第一篇:加入果殼網的感受
電 子 商 務 社 群 感 想
系別:機械工程系 班級:工業(yè)工程132 學號:201306104228 姓名:于超杰
加入果殼網的感受
在沒有學習電子商務之前,我對這類社群網站的了解是少之又少的,自從學習了電子商務這門課以后,我開始慢慢了解這類網站,并喜歡上了果殼網,在這里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及電子商務這門課,讓我找到了一個感興趣的東西。下面我說一下加入果殼網的感受。
首先在這里介紹一下什么是果殼網。果殼網是開放、多元的泛科技興趣社區(qū),幫你隨時隨地發(fā)現生活中的科技智趣。果殼網專為用戶設計的移動客戶端,簡單易用,讓你輕松訪問謠言粉碎機、健康朝九晚
五、性情、心事鑒定組等主題站的精彩文章。你不止可以閱讀,還能推薦有價值的內容,發(fā)表獨到評論。
接下來說一下我加入果殼網的感悟。首先從加入它的人群說起。喜歡果殼網的一般都是熱愛科學的人群,主要的發(fā)展消費群體為大學生,將各種高精尖的研究者的研究項目進行趣味推廣。而果殼網的總公司科學松鼠會開展的其他的項目,科學人和MOOC學院的主要消費人群是各高級別的科學家和研究者。比較知乎和豆瓣來看,果殼的消費對象的目的是更加直接的,他們的搜索定向是明確的,也就意味著有更多更加忠誠的用戶。曾經的工科學生,現在對于一些大眾化的科學常識也興趣不減,所以現在果殼網就是我經常訪問的網站。
其次從內容來講。果殼網上的內容不僅很有意思,而且訪問的速度也非常之快,一些視頻資料播放得十分流暢。還有就是這個網站并不是只局限于科技方面的知識,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算是都有,并且內容也非常貼近當前的流行話題,我覺得果殼網是一個適合絕大多數人閑暇時光來學習長見識的科普網站。
另外作為一個內容網站,果殼網有強大的編輯團隊。不僅內容拿捏得很好,而且科學素養(yǎng)很高。你還能找到另外一個像果殼網那樣,輕松幽默好玩能學到很多東西的科技網站嗎?而且在福島核電危機、各個食品安全問題和許多時事熱點上,果殼網跟進得很快很好很強大。在到處都是謠言的微博上,果殼的資訊可謂萬綠叢中一點紅。在到處都不科學的時代,講科學就顯得很搶眼了。
作為一個科技類社交網站,果殼網延續(xù)了其內容上的優(yōu)勢。喜歡果殼網的都是具備一定科學素養(yǎng)和對科學知識有一定需求的人,所以果殼網特別的氛圍對他們有很強的吸引力。特別是那些被認為是書呆子的理工科學生,到了果殼簡直就是找到了組織!而且果殼上的牛人不擺架子,互動的意愿很強,社交氛圍也很和諧。
果殼,或者說是果殼網現在是我的最愛。不在于他對問題的解釋有多么的科學性,也不是在于他是在對時時的新聞可以進行研究分析。而是他分析的趣味性,或者可以說是搞怪。將你想想不到的問題或者將你的某個有趣的想法進行科學的分析。興許在某一天的閱讀中就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在果殼,科學不在是離我們遙遠的,而是親近的,可愛的。但是從負面的評價看來,果殼常有進行辟謠的科學推送,但是辟謠文缺乏足夠的嚴謹性,對于爭議性比較大的、公眾關注比較多的議題,果殼過多的顯示了作者的個人觀點,對文獻的查證也是不夠的,作為一個大眾的科普推送,應該展示出作者已經對相關文獻進行了系統(tǒng)和全面的檢索和閱讀,而不應該過多的添加個人情緒。只有不偏不倚地反映出這些爭論,才能盡可能地把一個客觀真實的科學觀點傳遞給公眾。再有應該是網絡通病,用性話題來擴大傳播,走猥瑣宅男路線。雖然在點擊率和閱讀量方面或許會有顯著提升,但是如果要作為一個高逼格的網站它的確在這方面是有不足之處的。但這并不能阻擋我喜愛它的腳步,因為沒有哪個網站能夠做到完美,我們只能期待它能夠完美!
最后再說一下我對果殼的一些看法。果殼從創(chuàng)立開始,就一直聚焦于科普這個領域,雖然隨著民眾的科學素養(yǎng)逐步提升,科普不斷走進普通人的視線中,但與事業(yè)、感情、生活、新聞熱點、心靈雞湯這些話題相比,科普還是一個相對小眾的領域(盡管果殼將它包裝得不那么小眾)。
果殼的基因使得它無法廣泛流行于大眾之間,不過正由于它的小眾,果殼也很難被其他產品所替代。對于我來說,果殼的價值并不在于熱熱鬧鬧的討論,而在于其獨特的內容沉淀,和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也希望果殼能夠在這一方面繼續(xù)加油!
第二篇:加入社團感受
感受與收獲
自加入協(xié)力協(xié)會,感到非常高興。在這里不僅學習了許多心理學知識,還交了許多朋友,鍛煉了自己的交際能力與組織能力。在協(xié)會中非常開心,參加了許多活動,給學習生活帶來短暫的放松。很高心大家在一起。
具體的來說,每次參加活動老師都和同學進行友好愉快的交流,每次活動大家彼此團結合作,大家的相互交流增強相互了解和友誼加強。在這個大家庭里無時無刻不感到溫馨。收獲了大家的關心和愛護,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增長,感謝會給我的一切。我所在的秘書組更加溫馨,每周的例會加強了我們之間的相互了解,使我們都建立良好的私人關系,在我部的工作中大家有計劃的進行,相互之間密切配合。在這我的寫作能力得到了鍛煉,更加穩(wěn)重。我部缺點可能在表達上上不太好吧,大家處理文字的工作較多。就說這么多吧。
第三篇:大學生加入文學社感受
大學生加入文學社有感
我加入文學社已近一年半之久,這一年半來隨著生活閱歷的不斷豐富和在社團主角的不同,我有很深的感觸。大一時加入文學社正是興趣愛好的使然,不談職責,只為興趣。但在大二更多的是職責,是一種信任的鼓舞,更是一種使命的擔當。
文學社由我院黨委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老師等老一輩人建立,至今已走過二十五個春秋,二十五年來薪火相傳,披荊斬棘。如今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散發(fā)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學氣息,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是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而我個人,因為喜歡文字,喜歡用貧乏的文字記錄生活的瑣事,即使自己寫的很不好,談不上文學作品,但我仍然堅持寫作。即便所寫的東西也許只能發(fā)朋友圈,但用文字把自己的情緒發(fā)泄出來時內心深處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那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是我加這個社團初衷,也是我此刻所堅持的不可估量的動力所在。
今年六月下旬,我們從上屆主席團手中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由此,職責和使命成為最大的鞭策,我開始從新思索何謂學生社團?顯然隨著主角的轉變已不是當初的那種簡簡單單的興趣愛好,它的定義雖然是興趣相同的學生自發(fā)組織的,非盈利性的并且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組織。但在那里,興趣只能是最根本的內心動力,在日常的社團工作中,應對復雜多樣的問題和各種心理的社員心思面前,興趣也許有時間真的模糊,會淡化,而職責和使命則會更具體,更明顯。這種使命的最根本的動力還是來源于個人加入這個社團的初衷,其次是既然接過了歷史的接力棒,就要捍衛(wèi)歷代人用大好時光,用青春激情所換來的發(fā)展成果,不能在我們這一屆人上停滯不前,或者固步自封。我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前進,所以沒有理由不去堅持,更沒有理由去推脫。
讓我所幸的是,在這個大家庭里,不管是哪一屆的又或者身在何方,只要有活動,他們都能在百忙之中送來祝福。即使有些人從未謀過面,未曾相識,可只要提起就感覺找到了家人一般。相見時,那種感覺就像是在外漂泊的游子遇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透過二十五周年社慶,我感受到了這種溫暖,感受到了這種堅持背后是一個大家庭默默支持。
不久前,一個一三級的學長從天水到蘭州參加交大的應聘會,從交大出來已晚上將近七點,天已黑下來,但他仍然抵擋不住想回看看的激動情緒,想看看這個社團的狀況,了解了解最近的發(fā)展狀況。當我們接到他時,他那種興奮,那種喜悅就像是他鄉(xiāng)遇故知,雖未曾相識,但因為成為兄弟姐妹。人,情。我們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年在校時間,而且此刻已經度過了四分之三的時間。但一朝人,終生情。這就是我們堅持的理由,堅持的動力,堅持的使命索然。
第四篇:加入學生會的感受
加入學生會的感受
轉眼之間加入學生會已經一個月了,感覺這一個月的生活和我剛開始時的設想一點也不太一樣,所以感觸挺多的。
剛進入大學時,同學告訴我加入學生會事特多特別麻煩,所以,對大學還什么都不懂的我,心里還是對學生會有點抵觸……后來,通過柳孜姐在招新時給我們介紹,我漸漸對咱們的部產生了興趣,覺得社會實踐的工作,就跟高中時拉贊助一樣可以沒事往外跑,這樣不僅可以鍛煉自己,而且還可以讓我對保定這個城市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所以,就這樣我參加了學生會的選拔。
等到真正加入了咱們這個大家庭,我才發(fā)現,當初我對咱們部的認識有好多都是不對的……寫策劃、通知、總結,從來沒想過,而且對于我這樣一個討厭語文的人來說,這真的是很苦惱的一件事。逼迫自己去努力,漸漸地,雖然現在寫的還不是那么好,但是已經比一開始順手多了,至少不再像第一次寫時盯著電腦先看上半個小時那樣了。還有聯(lián)系敬老院,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項任務!跑到很遠的地方去,一個組的成員一路上有說有笑,不僅滿意的完成了任務,而且還和朋友們度過了很開心的一天。再有就該說說三位部長了,我原來一直以為,部長們都應該是很嚴肅、很嚴厲的人,整天不茍言笑的……后來發(fā)現,哥哥姐姐們真的好好呀,不但沒有和我們發(fā)過火,而且在一起時總是很輕松。您們三個在各個方面都很照顧、關心我們,特別是我這次請假回家,佳哥的叮囑、柳孜姐的關心、航哥的鼓勵,都讓
我很感動。
總之,加入學生會的這一個月,雖然累,但是我過得很充實、很開心,不再有剛入學時的孤單和想家時的傷感,而更多的讓我得到的是滿足。雖然我沒能堅持參加部里舉行的兩次大型活動,有遺憾、愧疚,而且自己也很不甘心,但是我不會放棄,就像航哥說的,以后我要更加的努力!
第五篇:加入學生會的感受(精選)
關于加入文體部近一月的的感想
轉眼之間加入文體部已經一個多月了,這一個月的生活有歡樂的,這一個月的生活有忙碌的,當然也有痛苦的……這一個月的生活充實之至。
還記得剛來學校時,科院學生會招新,來我們寢室的是一位信息技術部的學姐,她說她在科院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所以她選擇堅持到現在。
“大家庭”這個詞深深地觸動到了我,原本就想加入學生會的我,更加堅信了我的決定“加入科院學生會,加入文體部”。
不久,就是團學社咨詢會了,我毫不猶豫的走進了學生會的咨詢處,里面熱鬧的場景讓我很興奮,在詢問過眾多學長學姐后,我終于找到了我心心念念的文體部,也終于知道,原來那個我經常可以在科院各個地方看見的學姐就是文體部的,學姐說話的聲音很輕,卻特別有條理,因為對進入文體部我并沒有什么猶豫,所以只是象征性的問了幾個問題后就閃人了,估計錢璐學姐都對我沒有映像吧……
在順利地通過筆試后,我很幸運的有了一個提前小面試,依然是錢璐學姐,十人一組,先自我介紹,然后隨機應變的回答一些問題,問的問題挺犀利的……到我的時候其實我蠻緊張的,我說我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會樂器,我想做一個實干型的干事,心里有一點小忐忑……
第一輪面試后,我很榮幸的參加了新生達人秀的戶外海選,僅僅只有兩天,卻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我們大都是沒什么經驗的新人,每個人之間的配合并沒有多么默契,會不時的范點小錯誤,但我們依然用最大的熱情加入進去,有點小冷場時我們去拉人,去自己上場,下雨時我們手忙腳亂的去搬傘……當兩天的海選結束后,我有了一種小滿足,雖然它沒有多么完美我在里面也沒能盡多大的力,但它卻是我加入文體部所做的第一個工作。
在加入文體部讓我付出最大心力的或許就是那個BE WITH YOU的策劃案了,十一假期,我熬了一夜沒有睡寫出了第一個版本,隔天在看,不滿意,刪除,又寫,有點小糾結的性格讓我想把它做到完美,想把我第一份上交的策劃做到完美,很多人對我說,不用這么認真的,他們只是讓你寫寫而已,不會真的采用的,但我卻依然努力的做一份盡可能完美的策劃,整整五個版本,幾個沒有合眼的夜晚,這些都隨著郵件的發(fā)送而變?yōu)檫^去時
總之,加入學生會的這一個月,雖然累,但是我過得很充實、很開心,不再有剛入學時的孤單和想家時的傷感,而更多的讓我得到的是滿足。雖然我沒能堅持參加部里舉行的兩次大型活動,有遺憾、愧疚,而且自己也很不甘心,但是我不會放棄,就像航哥說的,以后我要更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