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讀書筆記600字
《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讀書筆記
600字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600字
文/盧山
劉備登位后,不想著如何更好地治理疆土,如何一步步地聯(lián)結(jié)東吳打敗曹丕,再打敗孫權(quán),而是為自己死去的結(jié)拜兄弟關(guān)羽報仇。還聽不進去趙云的勸告,執(zhí)意要打,從這里也看出劉備這個人隨著事業(yè)的蒸蒸日上,漸漸被沖昏了頭腦,已經(jīng)不會冷靜的思考了,也沒有遠見,打東吳,并不能雪恨,反而賠的越多,結(jié)果把張飛搭進去了,還把自己也搭進去了。
一個開明,睿智的君主是應該認真傾聽手下的意見,再權(quán)衡利弊,如此無
望的仗,自然很難打成,當年東吳明知是諸葛亮害死周瑜這個在東吳算得上是二號人物的,還能咬牙繼續(xù)與蜀周旋而不是拼命抵抗,以至于能逐漸壯大勢力,最后奪回荊州。
由此,也可以看出結(jié)拜兄弟的弊端;它雖然能使劉關(guān)張三人一條心,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樣在集體中,無論劉備,關(guān)羽還是張飛誰立了軍令狀又沒有完成任務,都不會因此受罰,這樣對其他人就不公平,容易激化矛盾,還有就是關(guān)羽被殺,劉備定不能坐視不管,再加上自己當上皇帝,早已有些飄飄欲仙,不能冷靜思考了,便去打東吳,最后,兄弟三人全部賠給了東吳!
報殺弟之仇,十年不晚!玄德先團結(jié)東吳,表示原諒,相約一齊討伐曹丕,待到打敗曹丕,瓜分土地之后,因東吳與蜀國勢力相當,且后來的東吳亂賊當?shù)?,吳國皇帝早已失去實?quán),再一統(tǒng)天下,痛痛快快地一雪弟恨,封關(guān)羽,張
飛為什么什么候爵,再寫本書稱贊他們,記錄他們的當年的豐功偉績,讓他們流若百世,永遠被世人記住,我想,這個結(jié)局才是真正的義氣!
東吳聽說劉備要打過來,便派諸葛亮瑾前來陳說利害,劉玄德此時一意孤行,根本就聽不進他說的話,臭罵一通后,被諸葛亮瑾回來。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600字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度龂萘x》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guān)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著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著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
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guān)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里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沖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后人嘆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tǒng)、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占據(jù)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
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guān)系著成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xiàn)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么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00字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中的《鳳雛死臥龍定西川》這篇故事講了劉備要去攻打西川。第二天早上,劉備說自己做了個噩夢。而且孔明有書信說最近不吉利,勸龐統(tǒng)不要去打西川,擔心這次不能順利取勝。龐統(tǒng)卻說,這是軍師怕
他立功才這么說的。說著他就調(diào)動兵馬準備去攻打西川,在去的路上,龐統(tǒng)從馬背上摔了下來。他和劉備交換了坐騎,劉備走大路,他走小路,這時張任等人聽說劉備要來攻城就決定在小路上設伏,龐統(tǒng)大軍走到這里時,張任騎白馬的一定是劉備,想亂箭殺死他,與此同時龐統(tǒng)問士兵這里是什么地方,士兵回答叫落鳳坡。龐統(tǒng)一聽覺得此地對自己不好就準備回去,可是此時伏兵四起,亂箭齊發(fā),龐統(tǒng)就這樣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00字
放暑假了,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少兒拼音版《三國演義》的書,讓我可以在家里獨立閱讀。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以講故事的形式來講魏、蜀、吳三國的建立,以及三國之間的戰(zhàn)爭和三國滅亡的過程。我非常喜歡這本書,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三國時期許多經(jīng)典故事,有劉備、張飛、關(guān)羽桃園三結(jié)義,關(guān)羽過五關(guān)斬六將,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草船借箭和火燒赤壁等。我還認識了許多英雄人物,有張飛、關(guān)羽、劉備、曹操、諸葛亮、周瑜、馬超等等。我最喜歡諸葛亮了,他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歷史上有名的草船借箭就是講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就借到十幾萬支箭的故事。
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以后,我很喜歡。它讓我增長了知識,也讓我明白現(xiàn)在的生活多么幸福。
第二篇:《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讀書筆記600字
這個周末,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三國演義》。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并不想讀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文字是文言文,很難懂,需要仔細推敲,才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但是,經(jīng)過媽媽的一翻軟磨硬泡之后,我才開始看它了。才看第一章,我就覺得有點意思了,就開始往后看了。
這本書上形形色色的故事,十分打動我。上面有一個故事使我印象十分深刻:周瑜因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想記報復。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nèi)借到箭,且這些箭需解決軍隊的燃眉之急。諸葛亮卻說,只要3天。本就想借著天數(shù)短而想使諸葛亮出丑的周瑜,聽諸葛亮這么說,開心不已,還立下軍令狀,心想著要借此機會讓諸葛亮身敗名裂。可諸葛亮卻想出一個好的計謀,不僅超額完成任務,還讓敵方損失慘重。
從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時候,壓迫感也能成大事。壓迫,本是一個貶義詞,可是,我確認為,如果沒有了壓迫,我們有時候反而不能成就大事。正是因為有了周瑜的壓迫,才會讓諸葛亮想出了至今還廣為流傳的草船借箭的故事;正是因為現(xiàn)實的壓迫,才會讓居里夫人取得偉大的成就;正是因為有著“不是婦女的事業(yè)”的理念的壓迫,才會讓夏洛蒂勃朗特創(chuàng)作出《簡愛》這部舉世聞名的作品。
還記得我們以前的老師:王老師,對我們的要求十分地高,每次的期末考試,語文都要是全年級第一。當然,這可不是突發(fā)奇想,每天,我們的作業(yè)都是全年級最多的,連完成作業(yè)最快的同學,也至少要到晚上8點,才能完成所有的作業(yè)。每天都有抄詞、聽寫的作業(yè),有的詞一而再再而三的聽寫、抄寫,就連復責報詞的家長都煩了。我們最不愿意的日子還不是這個,是接近期中、期末考試的那些日子。卷子總是做一遍,講一遍,到了期中、期末考試完了以后,收拾卷子,足可以趕得上新華字典的厚度了。正是有著如果考的不好,王老師在這個暑假、寒假布置的作業(yè),肯定比一座大山還多的壓迫,每次期中期末考試時,總是保持120分的精神,一刻也不敢馬虎。
壓迫在成功的道路上也很重要。
第三篇:《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讀后感
《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讀后感
今年暑假,我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其中令我感興趣的是《孔明用計草船借箭》這一回。
這一回主要講了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nèi)造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但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結(jié)果是箭按時交給了周瑜,讓周瑜輸?shù)眯姆诜?/p>
在這一回里,在同周瑜的斗智斗勇中表現(xiàn)出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其實,諸葛亮的聰明不是一時的,而是平時日積月累的結(jié)果。他懂天文和地理,才能算出天氣;又算準了那天有大風,借助大風勢順水推舟,可以很快把他們送回來;他懂人心,打心理仗,也算好了人,知道魯肅忠厚守信,特向魯肅借船,知道曹操生性多疑,所以假裝攻打曹營。幾方面綜合因素讓諸葛亮的借箭計劃得以成功。諸葛亮的成功是經(jīng)過長期的苦讀,潛心研究才能得到的。
四年級:噬月武神2013
第四篇: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之美女如云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之美女如云
101305125**
女性美,總是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中永恒的主題,經(jīng)久不衰,常用不衰。即使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這個絕對男人的世界中,關(guān)涉女性的篇章也有許多。她們或慧,或美;或勇,或智;或貞,或烈;或義,或忠;或妒,或短;或悲,或慘。讓人可贊,可嘆;可恨,可慕。體會到在在英雄之外,亦有巾幗;亂世之中,頗多紅顏。
《三國演義》中英雄雖然不計其數(shù),但是美女也如云。以下是影響較為深刻,較為佩服的女子,或為其命運所悲嘆的女子。
1、糜夫人
在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只見一個人家,被燒 壞土墻,糜夫人抱著阿斗,坐于墻下枯井之傍啼哭。云急下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見將軍,阿斗有命矣。望將軍可憐他父親飄蕩半世,只有這點骨血。將軍可護持此子,教他得見父面,妾死無恨!”云曰:“夫人受難,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請夫人上馬。云自步行死戰(zhàn),保夫人透出重圍。”糜夫人曰:“不可!軍豈可無馬!此子全賴將軍保護。妾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為累也。”云曰:“喊聲將近,追兵已至,請夫人速速上馬?!泵臃蛉嗽唬骸版砦瘜嶋y去。休得兩誤。”乃將阿斗遞與趙云曰:“此子性命全在將軍身上!”趙云三回五次請夫人上馬,夫人只不肯上馬。四邊喊聲又起。云厲聲曰:“夫人不聽吾言,追軍若至,為之奈何?”糜夫人乃棄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后人有詩贊之曰:“戰(zhàn)將全憑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壁w云見夫人已死,恐曹軍盜尸,便將土墻推倒,掩蓋枯井。掩訖,解開勒甲絳,放下掩心鏡,將阿斗抱護在懷,綽槍上馬。
劉備被曹軍重重圍困追擊,在這性命攸關(guān)的時候趙云在亂軍中找到了受傷的糜夫人,面對唯一的生存機會,她卻不肯上馬,擔心成為趙將軍救阿斗的累贅。糜夫人為了保護并非己出得阿斗,毅然的投身枯井而死。她絲毫沒有顧惜自己的性命,讓趙云殺出重圍,就出小主人,實乃女丈夫之行為。在我心中糜夫人的這種行為是我大為敬佩的,一種為了為大局著想,有著不怕犧牲的精神。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也體現(xiàn)了古代的封建禮教,在女子的思想當中丈夫即使天,一切行為都必須為夫君而著想,糜夫人即為這樣,十分賢惠,也常想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2、孫夫人
在《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時孫夫人在吳,聞*亭兵敗,訛傳先主死于軍中,遂驅(qū)車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后人立廟江濱,號曰梟姬祠。尚論者作詩嘆之曰:“先主兵歸白帝城,夫人聞難獨捐生。至今江畔遺碑在,猶著千秋烈女名?!?/p>
孫夫人雖和劉備“兩情歡洽”,在這場以“美人計”為背景的政治婚姻中獲得了真正的愛情。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她是一個極具悲劇性的人物,雖然在三國之中描寫的不多,但是卻足以窺視到她命運多舛的一生。
她的父親江東猛虎孫堅,英年早逝,當時孫夫人只有十歲左右的樣子,在幼年就失去依靠。然而長兄如父,可兄長孫策卻常年出征,自然照顧她的時日也就不多,后來兄長卻又離他而去。另一位兄長孫權(quán)繼位,赤壁之戰(zhàn)后,終于迎來了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孫夫人也迎來了女大當嫁的年齡,可是對于雄霸一方的孫權(quán)來說,心中只有爭取天下這一個目標,妹妹的感受又何曾考慮考慮了幾分呢,只不過把這位單純的妹妹當做美人計中的工具罷了。
可見她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悲劇的結(jié)局,后來又在中年喪夫,老年失子,人生中最不幸的事都由她一人承受著。死后葬身于茫茫長江,為自己所愛的人奉獻一生,最后安安靜靜的離開。
3、貂蟬
貂蟬四大美女之一,素有“閉月”之稱,是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為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huán)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之后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后,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終。
我覺得她只不過是連環(huán)計中的工具,也有人說它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女間諜。貂蟬在演義中是位舍身報國的可敬女子,她為了挽救天下黎民,為了推翻權(quán)臣董卓的荒淫統(tǒng)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連環(huán)計(連環(huán)美人計),周旋于兩個男人之間,成功的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呂布將董卓殺死,結(jié)束了董卓專權(quán)的黑暗時期。誰說女之不如男,如果不是貂蟬,外戚專權(quán)怎能如此順利的結(jié)束。
4、大喬、小喬
廬江皖縣喬國老有二女,名曰大喬、小喬,皆有沉魚落雁之姿,傾國傾城之容。建安四年,孫策與周瑜率軍攻皖城,皖城即今天的潛山,“時得喬公二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娶小喬?!庇⑿奂讶?,這樣的婚姻表面看來確是非常幸福美滿了。然而,大喬和小喬的婚姻又確是不幸的。
大喬與孫策婚后一年左右,孫策就被仇家暗殺,大喬傷心欲絕,數(shù)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但孫策死前交代要照顧幼弟孫權(quán),助他接掌大權(quán),當時大喬才二十歲剛出頭,卻落得如此悲慘。小喬和周郎也為三國里的一組佳配,被傳為千古佳話。只可惜小喬在三十歲左右時周瑜病逝,留下她獨守空閨,也為悲劇。姐妹二人就這樣長期過起了寡居生活。人們過于關(guān)注國色天香的美貌,英雄佳人的婚姻,在此方面不惜大作文章,而對大喬和小喬的命運卻缺乏足夠的關(guān)注。我認為可用烏以風先生生前歌詠美女的詩句:“雙雙身世付王侯,傾國空憐漢鼎休。誰識深閨殘井水,至今似有淚痕流?!眮砀爬ù髥獭⑿瘫瘧K的人生。
《三國演義》中美女如云,人物各具其態(tài),有長有短??偟膩碚f讀了這本書讓我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以上是給我印象很深的女性。很多地方都值得敬佩和學習,對于我們新一代來講,我們更應該了解名著,學習其精髓。
以上是我讀《三國演義》部分人物的讀書筆記和感想。
第五篇:《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我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家羅貫中根據(jù)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群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家們?yōu)楸尘埃适率怯晌?、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要角色劉備、關(guān)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大加贊賞,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然而,將東吳的主要角色周瑜、魯肅和孫權(quán)等只是作為“配角”作了輕描淡寫。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屬章回小說,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讓人拍案叫好。本人較喜歡的故事有“過五關(guān)斬六將、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
2013.9.14 過五關(guān)斬六將千里走單騎
《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描寫的“過五關(guān)斬六將”,乃是書中流傳最廣的故事之一。當時關(guān)羽因為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暫時屈服于曹操軍營之下。用今天的話說,當時關(guān)羽雖然接受了“漢壽亭侯”一職,而心里卻無時無刻不在掛念他的大哥 劉備,時時打聽劉備的下落,當他得知劉備在河北時,便“掛印封金”離開曹營,護送兩位嫂嫂及少數(shù)隨行星夜趕路,投奔劉備。途中先后經(jīng)過五個關(guān)口;因未向曹操討取領(lǐng)牌,沿途受到阻撓,不得已連創(chuàng)東嶺關(guān)、洛陽等五道關(guān)口,相繼斬殺孔秀、韓福等六員戰(zhàn)將,史稱“過五關(guān),斬六將”。史書用大量的篇幅,夸張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描寫給廣大的讀者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歷史上實際沒有“過五關(guān)斬六將”這段故事,這是作者的藝術(shù)虛構(gòu),其目的是為了表達關(guān)羽不辭艱辛千里尋兄的忠貞之節(jié)和義勇之慨。盡管“過五關(guān)、斬六將”在邏輯上經(jīng)不起推敲,但它卻符合聽三國故事而無暇辨別地理方位的廣大民眾的審美心理,天長日久,“過五關(guān)、斬六將”不僅已被人們接受,而且已經(jīng)成為典故,化作成語,成為今天人們茶余飯后的美談。
2013.10.18
三顧茅廬
《三國演義》描寫劉備經(jīng)謀士徐庶指點(推薦),說隆中臥龍崗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勝過自己百倍有余(當時傳說:臥龍鳳雛得一人皆可安天下,諸葛亮號稱“臥龍”)。當時劉備正處在窮困潦倒、急需用人之際,就帶著關(guān)羽、張飛三次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因為前兩次恰逢諸葛亮出游(或有意躲避劉備,試探其是否誠心廂請)。然而,劉備為了表達一片赤誠之心,連續(xù)三天齋戒,并且在關(guān)羽和張飛極其不情愿的情況下,三請諸葛亮,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所感動,愿出山輔佐劉備成就一番事業(yè)。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幫助劉備連續(xù)打了多少次勝仗,迅速擴充了領(lǐng)地,為劉備后來建立蜀國奠定了有利的基礎(chǔ)?!度龂萘x》把這段故事稱為“三顧茅廬”。
歷史上雖然對“三顧茅廬”眾說紛紜,但作者用本故事啟發(fā)后人,人才是做好一切事物動力和根本。
2013.12.19
草船借箭
《三國演義》“火燒赤壁”,講的是劉備與東吳聯(lián)合抵御曹操的故事。因東吳大都督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怕以后成為東吳的后患,多少番設計陷害諸葛亮,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nèi)趕制10萬支凋零箭,以備攻打曹操使用。然而,諸葛亮明知是周瑜想借此機會殺害自己,但諸葛亮為了不破壞孫、劉兩家的聯(lián)合破曹的大事,憑借著聰明的才智和豐富的地理知識,利用大霧天氣,巧妙的從曹操那里借來(巧取)了10萬余支凋零箭,史稱“草船借箭”。
該段故事虛構(gòu)成分極多,據(jù)正史記載,“草船借箭”確有其事,但那是發(fā)生在孫權(quán)與曹操之間的戰(zhàn)爭故事?!皩O權(quán)坐船親自去刺探曹操的軍情,被曹操發(fā)現(xiàn)命令士兵射箭攻擊孫權(quán)的船只,因船的一側(cè)帶箭過多,因而船發(fā)生傾歪險些翻船沉沒,孫權(quán)急中生智,便讓士兵掉轉(zhuǎn)船頭,繼續(xù)讓曹操的士兵射箭,使船得到了平衡方才脫險。孫權(quán)的聰明讓曹操十分感嘆,留下一句名言:”生子當如孫仲謀“。此外,史書記載周瑜的心胸非常寬廣,根本不可能會嫉妒諸葛亮。
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極其夸張描繪了這段故事,故事中既反映了諸葛亮的智慧、才能,又巧借了凋零箭,促進了孫劉的進一步聯(lián)合;既反映了周瑜心胸狹窄,同時周瑜心中也暗暗佩服諸葛亮,有為后來周瑜的死埋下了伏筆;既反映了當時曹操在軍事上勢力的強大,又襯托出驕兵必敗得哲理。該故事給我們后來的讀者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和無限的遐想。
2014.3.22
《三國演義》讀后有感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提起來誰都能講上多少個段子,但真正要讀懂《三國演義》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本人雖 愛《三國演義》,盡管看完原著,又看了多少次電視劇,但仍是一知半解,很難讀懂羅貫中先生之真諦,也只能是從多少段故事中受到一些膚淺的啟迪和錯略的領(lǐng)悟罷了。
一是做人要謙虛謹慎,取得一點成績決不可漂漂然。正像毛澤東主席講的那樣,我們的干部一定要到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二是說明知識和才能的重要性。諸葛亮只不過是比別人多懂了一些天文和地理知識。假設當時要有現(xiàn)在的天氣預報,曹操如何會如此上當,當時人們對天氣的識別只能靠經(jīng)驗和推測。三是聘用和使用人才要有良好的政策作保證,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當今的經(jīng)濟大潮中,人才就是市場,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生產(chǎn)力。四是團結(jié)就是力量,在機關(guān)團結(jié)出干部,在商界團結(jié)出效益,在戰(zhàn)場團結(jié)就是力量,就能夠戰(zhàn)勝一切敵人和困難。古人為了抵御強敵都能做到孫劉聯(lián)合。五是重義氣,講感情,當然不是拉山頭搞幫派。劉備當時在生產(chǎn)力極其低下的情況下,能夠奪得三分天下,除其它因素外,”人和“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正是”義氣和感情"幫助劉備的到了人心。因此作者說,得民心者的天下。六是深感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作者羅貫中先生把所有人物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guān)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七是《三國演義》屬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xù)性,特別是拍成電視連續(xù)后,更讓人有流連忘返,韻味無窮,編排得當,緊張刺激,給人一種深陷其中之感。
讀一遍《三國演義》原著,便有一次收獲,看一遍電視劇便有一次體會,本人只能愚鈍的告訴各位,《三國演義》好書,其情節(jié)妙哉,令我愛不釋手。
2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