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好公仆的標桿--學習李林森先進事跡有感
人民好公仆的標桿--學習李林森先進事跡有感
看完李林森同志的生平事跡,不由得想起《出師表》中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但是天妒英才,李林森奉獻一生卻“壯志未酬身先死”,最后只能“空留遺憾仰天嘯”,“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林森同志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如同五根蒼天之木深深的扎根在人民的土壤中,默默的為人民群眾遮風擋雨、遮陽蔽日,默默的揮灑著人生庇護著身后的子民,卻忘卻了自己。每年有多少人民的好公仆倒在自己一直堅守的崗位上,每年又有多少空悲切讓多少拋頭顱灑熱血的斗士含恨而終,每年又有多少彌留的目光望盡塵世的最后一眼。共產(chǎn)黨人不懼怕死亡,但留下未成的事業(yè),帶著無盡的遺憾而走,相信每個倒下的英雄都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放心不下。雖然他們都沒走到終點,但他們都走向了成功,他們以自己的事跡,感染著身邊的同志,影響著人心所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面對著世事滄桑和人民群眾對自己考驗,以自己的堅守忠誠留給后世無限的璀璨,以自己的一生無悔留得三世清風。
我開始思考:是什么讓英雄們堅持在戰(zhàn)線上永不放棄?是什么讓英雄們犧牲所有依然屹立在崗位上不動搖?是什么讓英雄們在俗世腐蝕和糖衣炮彈中仍堅
守著身下的凈土?我反復的揣測,若我身在他們的位子,有什么能讓我一如既往的奮斗?我想也許那是一種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自己的一種問心無愧,對職責的一種高度的責任心,對良心考驗的一種堅持的態(tài)度。在世間百態(tài)的洪流中飄蕩,作為中流砥柱的共產(chǎn)黨人更應該發(fā)揮好自己的基石作用,以服務大眾的態(tài)度獻身社會主義事業(yè)中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會價值。現(xiàn)在的我自認為沒有那么偉大的覺悟,也沒有太大的能力去造福百姓,但我知道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就像之前當志愿者一樣,雖然我做的事很簡單,幫忙指路、搬運、維護秩序等小事但同樣能反映出我對自己工作的負責,對社會的一份熱心,小小的我沉淪在別人一聲謝謝中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中而樂此不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今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困難重重亦如沉暮的天色,里面充滿著千絲萬縷的曙光。
第二篇:人民好公仆先進事跡
人民好公仆先進事跡
2月25日,大雪過后的河北省張北縣寒風凜冽。二臺鎮(zhèn)東灘村小學校長孫凱告訴記者:“等到一開學,我們學校就改名‘翠英小學’了?!?/p>
看著眼前8間寬敞、明亮的大教室,孫凱陷入回憶之中。一年半前的一天,張北縣副縣長高翠英前來檢查工作。當時,幾間低矮的土房塌了一角,雨水從屋頂?shù)目p隙里滴滴答答落下來,孩子們的腳和桌椅腿泡在汪汪積水里。高翠英心痛得掉了淚,說:“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來想辦法?!彪S后,她東奔西走,幫助村里爭取資金10萬元,翻新了所有教室。
xx年12月2日,40歲的高翠英在下鄉(xiāng)調研途中不幸遭遇車禍,因公殉職。噩耗傳來,東灘村44名村民聯(lián)名寫信,請求將學校更名為“翠英小學”。
“工作就如她的生命!”
回憶起高翠英,張北縣委書記魏福剛說:“在高翠英眼里,工作就如她的生命!”xx年1月,高翠英調任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張北縣副縣長,分管文教衛(wèi)生工作。上任后的一周內,她跑遍了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走訪了全縣30多所學校。為抓好學校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她制定了一整套調整方案,并千方百計到外邊爭取支持。
xx年4月初,在非典疫情嚴峻的日子里,高翠英無暇顧及因病發(fā)燒住院的兒子,堅守在抗擊非典第一線。連續(xù)60多個日夜,她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走遍了全縣所有鄉(xiāng)鎮(zhèn)、學校、醫(yī)院和企事業(yè)單位。本來瘦弱的她,又消瘦了一圈。張北縣計劃免疫、衛(wèi)生檢驗、地方病防治等7項工作獲得了當年的市級先進。廣播電視、文化體育、計劃生育等工作連續(xù)3年位居全市前列,這里都有高翠英的心血。
xx年“十一”前,她獲知省衛(wèi)生廳要選擇5個縣實施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改擴建工程,不顧重病住院的母親,連夜趕赴石家莊,為張北縣爭取資金315萬元。等她趕回醫(yī)院時,母親已永遠離她而去。
“她是黨的好女兒!”
“她沒有官架子,心里裝著老百姓!”在整理高翠英遺物時,一個小小的筆記本,讓在場的領導和同事們唏噓一片。那上面記得密密麻麻,全是貧困學生和貧困家庭的情況。哪家孩子快失學了,哪家的病媳婦又該復查了,哪所學校該搬遷了,哪個老教師的醫(yī)藥費該解決了??記得詳詳細細。
xx年,學生吳曉燕考上大學,全家卻為7800元學費犯愁。高翠英來了。她說:“如果張北縣文科狀元念不成大學,我這個主管副縣長也感到丟人!”她親自跑有關部門,為吳曉燕爭取到了4萬元助學基金。
高翠英平時刻苦鉆研,是公認的學習型干部。xx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并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
高翠英是張北人,在縣里有很多親友。在她當副縣長的3年中,全縣安排調動教師60余名,為縣醫(yī)院調入醫(yī)務人員32名,她沒有為一位親友開過口。
得知高翠英因公殉職的消息后,孫凱和東灘村小學的30多名學生連夜制作了999朵白花,第二天早早趕到縣城,擺放在高翠英遺體周圍。12月4日,為高翠英送行那天,張北縣殯儀館里,上千名干部群眾淚濕衣襟。高翠英的弟弟代表全家人向張北縣委、縣政府提出:在姐姐的身上覆蓋一面黨旗,因為她是黨的好女兒!
最近,河北省委追授高翠英“優(yōu)秀人民公仆”稱號。
第三篇:人民好公仆先進事跡
2月25日,大雪過后的河北省張北縣寒風凜冽。二臺鎮(zhèn)東灘村小學校長孫凱告訴記者:“等到一開學,我們學校就改名‘翠英小學’了。”
看著眼前8間寬敞、明亮的大教室,孫凱陷入回憶之中。一年半前的一天,張北縣副縣長高翠英前來檢查工作。當時,幾間低矮的土房塌了一角,雨水從屋頂?shù)目p隙里滴滴答答落下來,孩子們的腳和桌椅腿泡在汪汪積水里。高翠英心痛得掉了淚,說:“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來想辦法?!彪S后,她東奔西走,幫助村里爭取資金10萬元,翻新了所有教室。
XX年12月2日,40歲的高翠英在下鄉(xiāng)調研途中不幸遭遇車禍,因公殉職。噩耗傳來,東灘村44名村民聯(lián)名寫信,請求將學校更名為“翠英小學”。
“工作就如她的生命!”
回憶起高翠英,張北縣委書記魏福剛說:“在高翠英眼里,工作就如她的生命!”XX年1月,高翠英調任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張北縣副縣長,分管文教衛(wèi)生工作。上任后的一周內,她跑遍了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走訪了全縣30多所學校。為抓好學校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她制定了一整套調整方案,并千方百計到外邊爭取支持。
XX年4月初,在非典疫情嚴峻的日子里,高翠英無暇顧及因病發(fā)燒住院的兒子,堅守在抗擊非典第一線。連續(xù)60多個日夜,她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走遍了全縣所有鄉(xiāng)鎮(zhèn)、學校、醫(yī)院和企事業(yè)單位。本來瘦弱的她,又消瘦了一圈。張北縣計劃免疫、衛(wèi)生檢驗、地方病防治等7項工作獲得了當年的市級先進。廣播電視、文化體育、計劃生育等工作連續(xù)3年位居全市前列,這里都有高翠英的心血。
XX年“十一”前,她獲知省衛(wèi)生廳要選擇5個縣實施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改擴建工程,不顧重病住院的母親,連夜趕赴石家莊,為張北縣爭取資金315萬元。等她趕回醫(yī)院時,母親已永遠離她而去。
“她是黨的好女兒!”
“她沒有官架子,心里裝著老百姓!”在整理高翠英遺物時,一個小小的筆記本,讓在場的領導和同事們唏噓一片。那上面記得密密麻麻,全是貧困學生和貧困家庭的情況。哪家孩子快失學了,哪家的病媳婦又該復查了,哪所學校該搬遷了,哪個老教師的醫(yī)藥費該解決了……記得詳詳細細。
XX年,學生吳曉燕考上大學,全家卻為7800元學費犯愁。高翠英來了。她說:“如果張北縣文科狀元念不成大學,我這個主管副縣長也感到丟人!”她親自跑有關部門,為吳曉燕爭取到了4萬元助學基金。
高翠英平時刻苦鉆研,是公認的學習型干部。XX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并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
高翠英是張北人,在縣里有很多親友。在她當副縣長的3年中,全縣安排調動教師60余名,為縣醫(yī)院調入醫(yī)務人員32名,她沒有為一位親友開過口。
得知高翠英因公殉職的消息后,孫凱和東灘村小學的30多名學生連夜制作了999朵白花,第二天早早趕到縣城,擺放在高翠英遺體周圍。12月4日,為高翠英送行那天,張北縣殯儀館里,上千名干部群眾淚濕衣襟。高翠英的弟弟代表全家人向張北縣委、縣政府提出:在姐姐的身上覆蓋一面黨旗,因為她是黨的好女兒!
最近,河北省委追授高翠英“優(yōu)秀人民公仆”稱號。
第四篇:人民好公仆先進事跡
人民好公仆事跡
有這樣一位忠誠的共產(chǎn)黨員,在工作中始終踐行著在黨旗下的莊嚴承諾;有這樣一位群眾的知心人,在工作中始終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這樣一位公正廉潔的政法干部,在工作中始終踐行著廉潔奉公、淡泊名利的處事原則。他就是我們身邊的好榜樣、人民的好公仆——XX同志。
群眾眼中的好干部
“這些天一直在下雨,沒想到XX同志還冒著大雨來進行走訪,他來到我家的時候衣服和鞋子都是濕漉漉的。”村民眼里滿是感動。冒雨入戶的正是XX同志,平常在機關上班,日常事務繁多,下基層、進農(nóng)戶、話家常、了解村情民意的時間極少,他只能利用周末下村入戶,與老百姓談談心、擺擺龍門陣,了解老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他還有專門的小冊子進行登記,并對其進行逐條研究,制定方案,明確人員,落實責任,限期辦理。
同事眼中的工作狂
他的辦公室門總是第一個打開,而他辦公室的燈光往往是最后一個熄滅,就是這樣一位領導干部卻常常受到“痛風”、“中耳炎”等疾病的滋擾。
今年的端午節(jié),本來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在家吃粽子的時節(jié),可XX同志卻還是強忍著“痛風”給他帶來的行走不便,穿行在辦公室(他的辦公室在六樓且沒有電梯)與鐵路沿線之間,為的就是實地檢查指導工作。
家人眼中的吝嗇鬼
古人常說“朝中有官好做人”。“明光當了這么多年領導干部,親戚朋友沒有沾上一點光?!逼拮映3_@樣埋怨他。
第五篇:--學習李林森先進事跡有感--
生命寫忠誠,精神筑豐碑
——學習李林森先進事跡有感
(發(fā)帖于強國論壇 網(wǎng)評區(qū)網(wǎng)名:緒組言 作者:徐行小學徐敏
時間: 2011-10-2504:33)
這是一次尋常的學習,觀看遠程教育視頻,這是一次不尋常的學習,我被他的精神深深感動——他就是原四川萬源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林森同志。收看、聆聽《李林森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了解了他短暫感人的42年的人生歷程,他用生命寫忠誠,用精神筑豐碑。
在當今人情冷淡,甚至出現(xiàn)“小悅悅慘案”引發(fā)社會道德良心底線大拷問;物欲橫流,類似山東李華森、杭州許邁永排的貪官頻頻模糊著百姓的視野。李林森,他清正廉潔,心系百姓,務實創(chuàng)新,鞠躬盡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了一位共產(chǎn)黨員、一位組工干部的光輝形象。
他清正廉潔,心系百姓。最讓我感動的是李林森身患重病,做肝移植手術需要20萬元,其中15萬是向妻弟、妹妹借的,這位地道的“窮”部長,在固守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筑牢抵制不正之風的“防火墻”的同時,更用他的一身正氣,為組工隊伍豎起了淡泊名利、甘為人梯、廉潔奉公的模范標桿。在有些人眼中,組織部長有權,更不會差錢,而李林森卻始終堅守清正廉潔底線,永葆共產(chǎn)黨人政治本色。與之相反的是,他的錢哪里去了?在鄉(xiāng)鎮(zhèn)任職期間,他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困難群眾,從不寬裕的工資中拿出2萬余元資助留守兒童和農(nóng)村困難黨員;任組織部長后,他注重整合資源開展黨內幫扶,先后為30多位生活困難黨員群眾解決了10多萬元救助資金。這樣的領導干部,怎能不讓人敬仰和誠服?
他務實創(chuàng)新,鞠躬盡瘁。李林森深入基層,跑遍萬源53個鄉(xiāng)鎮(zhèn)和395個村(社區(qū))。2007年初春,達州市委把村級黨組織換屆試點任務交給萬源,曾經(jīng)在3個鄉(xiāng)鎮(zhèn)當過“一把手”的李林森,經(jīng)過深入調研,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大膽實施了擴大村干部民主選任的“四評村官”模式,讓沉寂的大山煥發(fā)了活力,并得到上級認可在全省、全國推廣。與事業(yè)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他的身體狀況,自2009年7月確診癌癥晚期,他經(jīng)歷了4次高難度手術和多次化療,卻隱瞞病情兩年多。在與病魔抗爭的日子里,他強忍癌癥晚期及多次高難度手術的痛苦折磨,忘我地一心撲在本職工作上,夜以繼日為黨的事業(yè)和山區(qū)群眾脫貧嘔心瀝血,發(fā)揮著最后的余熱。這樣的領導干部,怎能不讓人稱頌和傳揚?
李林森的先進事例一個又一個,每一個都折射出他對事業(yè)的熱愛、對崗位的負責、對人民的深情,他的一言一行詮釋、閃耀著共產(chǎn)黨人、領導干部的創(chuàng)新精神、務實精神和奉獻精神。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教師,黨務干部,學習李林森事跡后,不但是感動,更值得我反思。
反思之一:學習李林森創(chuàng)新精神,如何做到深入調研,計劃有新思路,工作有新突破,實踐有新成效?
反思之二:學習李林森務實精神,如何克服職業(yè)倦怠,引領教職工“為人、為師、為學“,增強職業(yè)幸福感?
反思之三:學習李林森奉獻精神,如何增強廉潔自律,積極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系列活動,營造校園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濃厚氛圍?
無論世事紛雜暫時模糊了我們的視野,但是優(yōu)秀組工干部李林森讓我們擦亮了眼睛,堅守共產(chǎn)黨干部的精神家園,實踐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人為民服務。我相信,我們的黨會更加堅不可摧,我們的社會會更加和諧溫情,我們的國家會更加廉潔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