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防止踩踏事故和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范文模版]
如何防止擁擠踩踏事故和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教學內容:
如何防止擁擠踩踏事故和溺水事故的發(fā)生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充分認識發(fā)生擁擠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嚴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的危險性。
2.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討論如何防止擁擠踩踏事故的發(fā)生。3.讓學生了解基本的防溺水安全知識。
4.深入開展學生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教學過程:
一、介紹近年來部分校園踩踏事故: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轄內的湘鄉(xiāng)市私立育才中學發(fā)生一起傷亡慘重的校園踩踏事故,造成8人罹難、26人受傷。
2010年11月29日12時許,新疆阿克蘇市第五小學發(fā)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學生受傷。
2012年11月28日長沙育英二小發(fā)生踩踏事故,33人受傷,3人留院。2013年04月17日深圳發(fā)生小學生踩踏事故,8名兒童受傷,4人傷勢嚴重。2014年9月26日,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明通小學發(fā)生的踩踏事故再一次給所有中小學校的安全管理敲響了警鐘:安全無小事,事事關安全。由于疏忽,一塊躺在過道上極易被忽略的海綿墊無情地奪走了6條鮮活的生命,傷亡31人。
二、擁擠踩踏事故發(fā)生的特點
(1)易發(fā)生事故時間:事故多在下課、上操、就餐和集會時,學生集中上下樓梯,且心情急切。
(2)易發(fā)生事故地點:事故多發(fā)生在教學樓樓層之間的樓梯轉角處。
(3)易發(fā)生事故的學生群體:事故發(fā)生主要集中在小學生和初中生。他們年齡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差,遇事容易慌亂,使場面失控,造成傷亡。
(4)易發(fā)生事故的因素:一是通道狹窄,樓梯,特別是樓梯拐角處狹窄,不能滿足學生集中上下的需要;二是建筑不符合標準,一棟樓只有一個樓梯,不易疏散;(5)易發(fā)生事故的其他因素:是個別學生搞惡作劇,在混亂情況下狂呼亂叫,推搡擁擠,致使慘劇發(fā)生。
三、導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出口不足、樓梯狹窄、調皮學生的惡作劇等等,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客觀理由,慘劇的根源還在于學生秩序意識的缺失。校園踩踏事故頻發(fā),這更暴露出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逃生技能嚴重缺乏的問題。
1.人群較為集中時,由于擁擠或不慎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沒有止步導致踩踏。
2.人群受到驚嚇,產生恐慌,如聽到尖叫聲、爆炸聲、其它刺耳的聲音和突如其來的變故,出現(xiàn)驚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無組織無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擁擠踩踏。
3.人群因過于激動(興奮、憤怒等)而出現(xiàn)騷亂,易發(fā)生踩踏。
4.因好奇心驅使,專門找人多擁擠處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員集中而導致踩踏。
5.在上下樓梯時,故意擁擠、起哄、惡作劇、打鬧、推搡、突然停留和開玩笑等,特別在人多時,有上述情況發(fā)生,更容易發(fā)生踩踏事故。
四、校園踩踏事故的預防
1.課間休息或放學后不要急于搶行下樓,牢記安全第一。
2.上下樓梯要嚴格按照學校對各班規(guī)定的樓梯行走。
3.上下樓梯要按規(guī)則:靠右、慢行、禮讓。做到:遵守秩序、輕聲慢步、禮讓右行,不能擁擠。
4.學生下樓梯不能超過兩排,上樓梯不能超過一排。
5.上下樓梯時,不系鞋帶、不撿掉在地上的物品、不攀肩而行、不高聲喧嘩、不搞惡作?。饨?、亂喊、開玩笑、大鬧、三兩打肩而行)、不快跑亂竄。
6.要避免人員高峰期(上課、下課、放學、集合),可適當提前或延后上下樓。做到“集體上時切勿下、集體下時切勿上”尤其是手上持有重物、身體有病或傷更應注意。
7.盡量避免到擁擠的人群中,不得已時,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
8.發(fā)覺擁擠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來時,應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亂,不要奔跑,避免摔倒。9.順著人流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10.假如陷入擁擠的人流時,一定要先站穩(wěn),身體不要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彎腰撿鞋子或系鞋帶。有可能的話,可先盡快抓住堅固可靠的東西慢慢走動或停住,待人群過去后再迅速離開現(xiàn)場。
11.如有偶發(fā)事件發(fā)生,要沉著冷靜,立即停止腳步,千萬不能驚慌失措、高喊大叫、亂擠亂竄,不能往人多的地方去探究竟,服從老師或學生的指揮。
12.偶發(fā)事件發(fā)生時,所有學生和老師有權利和義務組織安排在場人員有序疏散。在指揮過程中,應盡量及時聯(lián)系外援求助,就近報告學校領導或老師。
五、危急時刻如何保持心理鎮(zhèn)定
1.在擁擠的人群中,一定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總是被好奇心理所驅使。當面對驚慌失措的人群時,更要保持自己情緒穩(wěn)定,不要被別人感染,驚慌只會使情況更糟。
2.已被裹挾至人群中時,要切記和大多數(shù)人的前進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試圖超過別人,更不能逆行,要聽從指揮人員口令。同時發(fā)揚團隊精神,因為組織紀律性在災難面前非常重要,專家指出,心理鎮(zhèn)靜是個人逃生的前提,服從大局是集體逃生的關鍵。
六、安全脫險
▲在行進中,發(fā)現(xiàn)慌亂人群向自己方向涌來,應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墻角下,等人群過去后再離開。
▲在擁擠混亂的情況下,雙腳站穩(wěn),抓住身邊一件牢固物體(欄桿或柱子),但要遠離店鋪和柜臺的玻璃窗。
▲在人群擁擠中前進時,要用一只手緊握另一手腕,手肘撐開,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彎腰,形成一定空間,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一旦被人擠倒在地,設法使身體蜷縮成球狀,雙手緊扣置于頸后,保護好頭、頸、胸、腹部。
七、教育學生如何預防溺水。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huán)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wèi)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 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shù)、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qū)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八、教育學生掌握遇險后基本的自救處理常識
1.及時呼救:遇到意外或危險時應迅速及時發(fā)出求救信號,以取得別人的救助。2.爭取時間:時間就是生命;危急關頭要保持鎮(zhèn)靜,在水中盡量采用仰臥位,呼吸要做到深吸、淺呼,爭取更多時間等待獲救。
3.靠岸意識: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努力向岸邊靠攏,靠岸越近獲救的機會越高。
九、教育學生遇到他人溺水時如何施救
1.大聲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聲呼喊,盡量引起大人注意,請大人開展營救。2.簡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員講清落水人數(shù)、地點,便于開展營救工作。
3.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若沒有救護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未成年人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十、課堂總結 1.同學們小結:
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師小結:
偶發(fā)事件、自然災害有時不可避免地要發(fā)生,只要我們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識和自救方法,面對偶發(fā)事件沉著冷靜、處亂不驚、正確應對、服從指揮,便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使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請同學們要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從 自己做起,從今天開始,從每天上下樓道做起,做一個有素質、講文明的學生,讓校園里踩踏的悲劇永遠不要再發(fā)生!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給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幸??鞓氛莆赵谀愕氖掷?,希望同學們通過這堂安全教育課,學會珍惜生命,養(yǎng)成自覺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保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彰顯魅力?!罢鋹凵?,安全第一”讓我們共同努力,為祖國的未來,社會的和諧,教育的發(fā)展,筑起一道無堅不摧的安全長城。
2014年10月10日星期五
第二篇: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首先,給大家讀幾則近年來校園踩踏事故的新聞報道:
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鄉(xiāng)市私立育才中學發(fā)生傷亡慘重的校園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難、26人受傷。
2009年11月25日,重慶彭水縣桑柘鎮(zhèn)中心校下午放學時,學生流在一樓、二樓樓梯口發(fā)生擁堵、踩踏,造成5名學生嚴重受傷,數(shù)十人輕傷。
2009年11月3日,衡陽常寧西江小學在準備做課間操時,由于人多擁擠,學生下樓時發(fā)生嚴重的踩踏事故,6人受傷。
2007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馬龍縣一所小學發(fā)生踩踏事件,導致17名學生不同程度受傷,2名學生傷勢嚴重。
2006年12月22日,河北永年縣第一實驗學校中午放學時,位于三樓的小學三年級學生蜂擁而出,擁向樓梯口,引發(fā)1名學生死亡,2人受傷的慘劇。
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縣土塘中學因學生系鞋帶,引發(fā)一起學生擁擠踩踏傷亡事件。造成6人死亡,39名學生受傷。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zhèn)小學晚自習結束后,學生在下樓梯時發(fā)生擁擠踩踏事故,8名學生死亡,27名學生受傷。2005年10月16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第二中學學生在下樓參加升國旗儀式時,發(fā)生擁擠踩踏事故,1名學生死亡,12名學生受傷。
2003年1月5日,陜西省寶雞縣虢鎮(zhèn)初級中學學生在放學下樓時,一名學生不慎踩空,撞倒前面同學,后繼學生發(fā)生擁擠踩踏,造成3名學生死亡,6名學生重傷,13名學生輕傷。
聽了以上的報道,心里不禁也有幾分懼怕吧?老師現(xiàn)在來給大家講解《防踩踏嘗試與防范應急措施》,只要大家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我們就一定是安全的。
首先,擁擠是指一種在很短的時間內,因為某種突發(fā)的原因,在人員集中的場所內引起的情緒亢奮、行動過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現(xiàn)象。在行進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繼續(xù)向前行進的話,那么人群中極易出現(xiàn)連鎖倒地的擁擠踩踏現(xiàn)象。下面,跟大家分析:
1、造成校園擁擠踩踏事故的原因:(1)時間多在放學或集會、就餐之時,學生相對集中,且心情急迫。(2)事故發(fā)生地點多在教學樓一、二層之間的樓梯拐彎處。上面幾層的學生下到此處相對集中,形成擁擠。(3)學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慌亂,常常出現(xiàn)擁擠并大喊大叫的現(xiàn)象,使場面失控。(4)學生不善于自我保護,在擁擠時或彎腰拾物被擠倒,或被滑倒、絆倒,造成擠壓事故。(5)平時缺乏對事故防范知識的學習和訓練,無應急措施。(6)有個別學生搞惡作劇,遇有混亂情況時趨勢狂呼亂叫,推搡擁擠,以此發(fā)泄情緒或惡意取樂,致使慘劇發(fā)生。(7)晚上突然停電或樓道燈光昏暗,造成擁擠事故。(8)樓梯較窄,不能滿足人員集中一下需要。
2、防擁擠踩踏常識:(1)上下樓梯要相互禮讓,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活動中,不求快,要求穩(wěn)。(3)不準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等。(4)各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防止踩踏積壓等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5)上下樓梯的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xiàn)象給予制止,防止擁擠堵塞現(xiàn)象的發(fā)生。(6)上課期間,教學大樓的所有大小門都要打開,一旦發(fā)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等問題,便于及時有效地疏散。(7)樓梯發(fā)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8)一旦發(fā)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現(xiàn)場的教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9)學生必須遵守學校規(guī)定,特別是上下樓道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老師經常講,學生要引起高度重視。
3、公共場所發(fā)生人群擁擠踩踏事件如何預防:(1)發(fā)覺擁擠的人群向著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2)如果到達樓層時有可以暫時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間,可以暫避一時。切記不要逆著人流前進,那樣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穩(wěn)住雙腳。切記遠離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傷。(4)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5)如有可能,抓住一樣堅固牢靠的東西,待人群過去后,迅速而鎮(zhèn)靜地離開現(xiàn)場。(6)在擁擠的人群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fā)現(xiàn)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群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7)在擁擠的人群中,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fā)因素。(8)在擁擠的人群中,一定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總是被好奇心理所驅使。當面對驚慌失措的人群時,要保持自己情緒穩(wěn)定,不要被別人感染,驚慌只會使情況更糟。驚慌可以,萬萬不可失措。(9)已被裹挾至人群中時,要切記和大多數(shù)人的前進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試圖超過別人,更不能逆行,要聽從指揮人員口令。同時發(fā)揚團隊精神,因為組織紀律性在災難面前非常重要,專家指出,心理鎮(zhèn)靜是個人逃生的前提,服從大局是集體逃生的關鍵。(10)如果出現(xiàn)擁擠踩踏的現(xiàn)象,應及時聯(lián)系外援,尋求幫助。趕快撥打110或120等。(11)在出現(xiàn)火情、地震等緊急情況時,在場的教師和領導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標志和圖示合理正確的疏散學生。(12)舉止文明,人多的時候不擁擠、不起哄、不制造緊張或恐慌氣氛。(13)發(fā)現(xiàn)不文明的行為要敢于勸阻和制止。(14)盡量避免到擁擠的人群中,不得已時,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15)應順著人流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補人流推倒。(16)在人群中走動,遇到臺階或樓梯時,盡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17)當發(fā)現(xiàn)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時,要馬上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18)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面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19)擁擠踩踏事故發(fā)生后,一方面趕快報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醫(yī)務人員到達現(xiàn)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傷者的原則。判斷傷勢的依據(jù)有: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者傷勢較重;脈搏急促而乏力者傷勢較重;血壓下降、瞳孔放大者傷勢較重;有明顯外傷,血流不止者傷勢較重。(21)當發(fā)現(xiàn)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趕快做人工呼吸,輔之以胸外按壓。
第三篇: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宋營小學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請各班班主任今日放學前進行專題教育)案例一:
中新網2013年2月27日消息,當日上午6時15分左右,湖北省襄陽老河口市薛集鎮(zhèn)秦集小學發(fā)生一起因擁擠引起的踩踏事件。事件造成11名學生受傷,其中4名重傷學生經搶救無效死亡,其余傷者正在救治。案例二:
2013年3月28日13時許,西工大附小組織學生到曲江海洋極地館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期間由于正在運行中的自動扶梯站立者稠密,導致小學生發(fā)生踩踏,致16人傷。點評:
教育部三令五申要重視學生安全工作,對避免學生踩踏事故更是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踩踏事故應該引起教育部門與教育者的反思。應對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一條重要原則就是預防為主。事實上,如果學生平常接受了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教育與演練,如果學校安全負責落實到人,實現(xiàn)精細管理,踩踏事故應該可以避免。學校一方面要對不喑世事的孩子加強教育、引導,幫助孩子掌握自護自救、應對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的本領;另一方面更要實現(xiàn)科學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建立安全責任追究制。
中小學生不同于成年人,對于出行舉止不是很注意,尤其是在完成了一天的緊張學習后,往往就隱含著不安全因素。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上下樓注意秩序,深入地進行安全教育,保持理智而不驚訝,進而避免盲目逃脫的錯誤判斷,不至于因為蜂擁欲逃,加劇擁擠,最終釀成人禍。還要對學生進行公共場所安全教育。中小學校建筑事關學生生命安全。其建筑標準的安全系數(shù)應該更大一些,才能保證學生的安全。如果不是教學樓樓梯過于狹窄,樓道光線過于陰暗,怎么會輕易就發(fā)生踩踏事故呢?徹查踩踏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不放過任何導致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包括學校建筑標準上可能存在的問題,亡羊補牢,采取各種措施避免此類悲劇的再次發(fā)生,不是我們應該采取的態(tài)度。防踩踏嘗試與防范應急措施
擁擠是指一種在很短的時間內,因為某種突發(fā)的原因,在人員集中的場所內引起的情緒亢奮、行動過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現(xiàn)象。在行進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繼續(xù)向前行進的話,那么人群中極易出現(xiàn)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連鎖倒地的擁擠踩踏現(xiàn)象。
1、造成校園擁擠踩踏事故的原因:
(1)時間多在放學或集會、就餐之時,學生相對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發(fā)生地點多在教學樓一、二層之間的樓梯拐彎處。上面幾層的學生下到此處相對集中,形成擁擠。
(3)學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慌亂,常常出現(xiàn)擁擠并大喊大叫的現(xiàn)象,使場面失控。
(4)學生不善于自我保護,在擁擠時或彎腰拾物被擠倒,或被滑倒、絆倒,造成擠壓事故。
(5)平時缺乏對事故防范知識的學習和訓練,無應急措施。
(6)有個別學生搞惡作劇,遇有混亂情況時趨勢狂呼亂叫,推搡擁擠,以此發(fā)泄情緒或惡意取樂,致使慘劇發(fā)生。(7)晚上突然停電或樓道燈光昏暗,造成擁擠事故。(8)樓梯較窄,不能滿足人員集中一下需要。
2、防擁擠踩踏常識:
(1)上下樓梯要相互禮讓,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活動中,不求快,要求穩(wěn)。(3)不準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等。
(4)各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防止踩踏積壓等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5)上下樓梯的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xiàn)象給予制止,防止擁擠堵塞現(xiàn)象的發(fā)生。
(6)上課期間,教學大樓的所有大小門都要打開,一旦發(fā)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等問題,便于及時有效地疏散。(7)樓梯發(fā)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8)一旦發(fā)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現(xiàn)場的教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
(9)教師有責任教育學生遵守學校規(guī)定,特別是上下樓道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要經常講,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3、公共場所發(fā)生人群擁擠踩踏事件如何預防:
(1)發(fā)覺擁擠的人群向著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到達樓層時有可以暫時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間,可以暫避一時。切記不要逆著人流前進,那樣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穩(wěn)住雙腳。切記遠離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傷。
(4)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
(5)如有可能,抓住一樣堅固牢靠的東西,待人群過去后,迅速而鎮(zhèn)靜地離開現(xiàn)場。
(6)在擁擠的人群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fā)現(xiàn)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群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
(7)在擁擠的人群中,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fā)因素。
(8)在擁擠的人群中,一定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總是被好奇心理所驅使。當面對驚慌失措的人群時,要保持自己情緒穩(wěn)定,不要被別人感染,驚慌只會使情況更糟。驚慌可以,萬萬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挾至人群中時,要切記和大多數(shù)人的前進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試圖超過別人,更不能逆行,要聽從指揮人員口令。同時發(fā)揚團隊精神,因為組織紀律性在災難面前非常重要,專家指出,心理鎮(zhèn)靜是個人逃生的前提,服從大局是集體逃生的關鍵。
(10)如果出現(xiàn)擁擠踩踏的現(xiàn)象,應及時聯(lián)系外援,尋求幫助。趕快撥打110或120等。
(11)在出現(xiàn)火情、地震等緊急情況時,在場的教師和領導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標志和圖示合理正確的疏散學生。
(12)舉止文明,人多的時候不擁擠、不起哄、不制造緊張或恐慌氣氛。(13)發(fā)現(xiàn)不文明的行為要敢于勸阻和制止。(14)盡量避免到擁擠的人群中,不得已時,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15)應順著人流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補人流推倒。(16)在人群中走動,遇到臺階或樓梯時,盡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7)當發(fā)現(xiàn)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時,要馬上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8)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面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19)擁擠踩踏事故發(fā)生后,一方面趕快報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醫(yī)務人員到達現(xiàn)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傷者的原則。判斷傷勢的依據(jù)有: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者傷勢較重;脈搏急促而乏力者傷勢較重;血壓下降、瞳孔放大者傷勢較重;有明顯外傷,血流不止者傷勢較重。
(21)當發(fā)現(xiàn)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趕快做人工呼吸,輔之以胸外按壓。2017.2.13
第四篇:防火_防溺水、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防踩踏、防溺水、防暴恐、消防安全教育》教案
授課班級:五二班 班主任:南卡
教學目的:
1、使同學們知道有哪些社會、家庭、校園的暴力傷害。
2、了解踩踏事件產生的原因。
3、懂得一些溺水急求知識和消防安全知識。教學重難點:
1、如何防范和應對暴力傷害,保護自身安。
2、懂得怎樣預防踩踏事件的產生。
3、預防溺水事件發(fā)生懂得急救。教學準備:文檔資料 教學過程:
一、防踩踏事件
(一)、出示案例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轄內的湘鄉(xiāng)市私立育才中學發(fā)生一起傷亡慘重的校園踩踏事件,目前已造成8人罹難、26人受傷,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學會避免踩踏事故的相關知識,來保護自己和他人。
(二)討論:
1、踩踏事件產生的原因。
2、怎樣預防踩踏事件的產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傷者怎么辦?
4、怎樣面對學校踩踏事件?
(三)學生發(fā)言,同學指正補充。
(四)、預防踩踏發(fā)生
1、要時刻保持冷靜,提高警惕,盡量不要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
2、要事前熟悉所管轄范圍內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時要保障安全出口處的暢通無阻。
3、當身不由己混入混亂人群中時,一定要雙腳站穩(wěn),抓住身邊一件牢固物體。安全脫險
4、在行進中,發(fā)現(xiàn)慌亂人群向自己方向涌來,應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墻角下,等人群過去后再離開。
5、在擁擠混亂的情況下,雙腳站穩(wěn),抓住身邊一件牢固物體(欄桿或柱子),但要遠離店鋪和柜臺的玻璃窗。
6、在人群擁擠中前進時,要用一只手緊握另一手腕,手肘撐開,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彎腰,形成一定空間,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7、當帶著孩子遭遇擁擠的人群時,最好把孩子抱起來,避免其在混亂中被踩傷。
8一旦被人擠倒在地,設法使身體蜷縮成球狀,雙手緊扣置于頸后,保護好頭、頸、胸、腹部。
9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
二、防溺水
1、游泳中要注意的問題:組織學生觀看安全教育專題片中學生游泳的畫面。學生討論:在游泳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分組討論以后,教師進行總結:游泳要嚴格遵守“四不”: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網上搜集學生發(fā)生溺水而導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組織學生共同分析發(fā)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師作總結: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不會游泳;游泳時間過 2 長,疲勞過度;在水中突發(fā)病尤其是心臟?。幻つ坑稳肷钏鰷u。
3、溺水的急救
(1)發(fā)現(xiàn)溺水者如何將其救上岸。教師進行詳細講解:
方法一: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為什么?)然后拖運。拖運時通常采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未成年人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護法也規(guī)定:“未成年不能參加搶險等危險性活動?!睂W生按照教師的講解方法,全班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護者。每個小組輪流進行,其他同學細心觀察,最后做出總結,指出優(yōu)點和缺點。(2)如何開展岸上急救 教師詳細講解急救步驟:
第一步:當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應立即將其口腔打開,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異物。如果溺水者牙關緊閉,要從其后面用兩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頂住他的下頜關節(jié),并用力向前推進。同時,兩手的食指與中指向下扳頜骨,即可搬開他的牙關。
第二步:控水。救護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頭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他的背部,這樣即可將其腹內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對口吹氣的方法效果較好。若心跳停止還應立即配合胸部按壓,進行心臟復蘇。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時,要迅速打急救電話,或攔車送醫(yī)院。
三、消防安全
(一).引入案例
案例回放一9月20日晚23時許,深圳龍崗區(qū)龍崗街道龍東社區(qū)舞王俱樂部發(fā)生一起特大火災事故,經龍崗區(qū)消防部門全力撲救,火災快被撲滅。據(jù)初步統(tǒng)計,截止9月21日凌晨3:30,事故共造成43人死亡,住院51人。
案例回放二:某校通往學校的巷子不到兩米寬,僅能容摩托車通過,兩邊都是擁擠的店鋪,消防車根本就開不進去。另外,該校教學樓與一住宅樓相鄰,住宅樓的陽臺都差不多接到了學校的圍墻上,兩建筑物間的防火間距幾乎為零。居民樓底是一家專賣紙張的商場,一旦火 災發(fā)生,火勢將無法控制。
(二).小組討論(每四個人為一小組),討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消防安全隱患。
(三).消防安全具體防范措施:(同學在一邊聽講同時要做好相關筆記)
1、預防火災應該注意什么?
(l)不玩火。玩火時,一旦火勢蔓延或者留下未熄滅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2).不吸煙。吸煙危害身體健康,又容易誘發(fā)火災,要遵守學生守則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堅決杜絕吸煙。
(3).愛護消防設施。為了預防火災,防止火災事故,居民樓、公共場所都設置了消防栓、滅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設施,還留有供火災發(fā)生時人員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覺愛護消防設施,保證安全通道的暢通。
2、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家庭中的火災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電器不當引起,同學們要注意:(l).使用火爐取暖,火爐的安置應與易燃的木質家具等保持安全距離,在農村,則要遠離柴草。
4(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長時間離開。(3).火爐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4).生火時,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燒發(fā)生火災。
(5).掏出的未熄滅的爐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別的物體燃燒起火。
(6).使用家用電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亂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發(fā)火災
(7).使用發(fā)熱的電器(如電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8).電器使用完畢或人離開時,要及時關閉電源,以防電器過熱而發(fā)生危險。(9).使用煤氣器具要防止煤氣泄露,使用完畢應關閉氣源。小結:
安全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使學生形成安全行為,從而在學習生活中遠離安全事故。學校是公共場所,學習是集體性生活,學生是未成年、缺乏責任感的人群,安全隱患難以避免。我們要做好的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重中之重是扎扎實實抓好養(yǎng)成教育,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引導學生以文明的行為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成長。學校和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認真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以此去占領學生課余時間和空間,使之遠離安全事故。
學校安全無小事。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做有心人,安全教育從點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它發(fā)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那時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寧,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第五篇: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講話稿
金剛臺小學安全教育——防踩踏事故安全
時間:2018年11月23日
講話人:曾
越
各位同學:
上午好!本周我們開展安全教育的主題是——“防踩踏事故安全”。案例一:
2013年2月27日,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鎮(zhèn)秦集小學發(fā)生一起因擁擠而引起的踩踏事件,4人搶救無效死亡,10余名學生受傷。
案例二:
2014年7月26日,云南省昆明市明通小學發(fā)生踩踏事故,造成學生6人死亡、26人受傷。事故原因為學生在通過臨時放置于午休宿舍樓一樓單元過道處的海綿墊時發(fā)生跌倒,引發(fā)下樓學生相互疊加擠壓,導致學生嚴重傷亡。
防踩踏嘗試與防范應急措施:
擁擠是指一種在很短的時間內,因為某種突發(fā)的原因,在人員集中的場所內引起的情緒亢奮、行動過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現(xiàn)象。在行進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繼續(xù)向前行進的話,那么人群中極易出現(xiàn)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連鎖倒地的擁擠踩踏現(xiàn)象。
1、造成校園擁擠踩踏事故的原因:
(1)時間多在放學或集會、就餐之時,學生相對集中,且心情急迫。(2)事故發(fā)生地點多在教學樓一、二層之間的樓梯拐彎處。上面幾層的學生下到此處相對集中,形成擁擠。
(3)學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慌亂,常常出現(xiàn)擁擠并大喊大叫的現(xiàn)象,使場面失控。
(4)學生不善于自我保護,在擁擠時或彎腰拾物被擠倒,或被滑倒、絆倒,造成擠壓事故。
(5)平時缺乏對事故防范知識的學習和訓練,無應急措施。
(6)有個別學生搞惡作劇,遇有混亂情況時趨勢狂呼亂叫,推搡擁擠,以此發(fā)泄情緒或惡意取樂,致使慘劇發(fā)生。
(7)晚上突然停電或樓道燈光昏暗,造成擁擠事故。(8)樓梯較窄,不能滿足人員集中一下需要。
2、防擁擠踩踏常識:
(1)上下樓梯要相互禮讓,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活動中,不求快,要求穩(wěn)。(3)不準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等。
(4)各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防止踩踏積壓等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5)上下樓梯的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xiàn)象給予制止,防止擁擠堵塞現(xiàn)象的發(fā)生。
(6)上課期間,教學大樓的所有大小門都要打開,一旦發(fā)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等問題,便于及時有效地疏散。
(7)樓梯發(fā)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
(8)一旦發(fā)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現(xiàn)場的教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9)教師有責任教育學生遵守學校規(guī)定,特別是上下樓道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要經常講,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3、公共場所發(fā)生人群擁擠踩踏事件如何預防:
(1)發(fā)覺擁擠的人群向著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到達樓層時有可以暫時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間,可以暫避一時。切記不要逆著人流前進,那樣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穩(wěn)住雙腳。切記遠離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傷。
(4)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
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
(5)如有可能,抓住一樣堅固牢靠的東西,待人群過去后,迅速而鎮(zhèn)靜地離開現(xiàn)場。
(6)在擁擠的人群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fā)現(xiàn)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群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
(7)在擁擠的人群中,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fā)因素。
(8)在擁擠的人群中,一定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總是被好奇心理所驅使。當面對驚慌失措的人群時,要保持自己情緒穩(wěn)定,不要被別人感染,驚慌只會使情況更糟。驚慌可以,萬萬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挾至人群中時,要切記和大多數(shù)人的前進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試圖超過別人,更不能逆行,要聽從指揮人員口令。同時發(fā)揚團隊精神,因為組織紀律性在災難面前非常重要,專家指出,心理鎮(zhèn)靜是個人逃生的前提,服從大局是集體逃生的關鍵。
(10)如果出現(xiàn)擁擠踩踏的現(xiàn)象,應及時聯(lián)系外援,尋求幫助。趕快撥打110或120等。
(11)在出現(xiàn)火情、地震等緊急情況時,在場的教師和領導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標志和圖示合理正確的疏散學生。
(12)舉止文明,人多的時候不擁擠、不起哄、不制造緊張或恐慌氣氛。(13)發(fā)現(xiàn)不文明的行為要敢于勸阻和制止。
(14)盡量避免到擁擠的人群中,不得已時,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15)應順著人流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補人流推倒。(16)在人群中走動,遇到臺階或樓梯時,盡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17)當發(fā)現(xiàn)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時,要馬上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8)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面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19)擁擠踩踏事故發(fā)生后,一方面趕快報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醫(yī)務人員到達現(xiàn)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傷者的原則。判斷傷勢的依據(jù)有: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者傷勢較重;脈搏急促而乏力者傷勢較重;血壓下降、瞳孔放大者傷勢較重;有明顯外傷,血流不止者傷勢較重。
(21)當發(fā)現(xiàn)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趕快做人工呼吸,輔之以胸外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