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1
今天是端午節(jié),陽光明媚,不時還吹起陣陣涼風真是涼風拂面的好天氣。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和哥哥一起坐上公共汽車外婆家過端午節(jié)。
一路上我看到了家家戶戶都掛上了艾草,買來了五黃——黃酒,黃瓜,黃鱔,黃魚,蛋黃。一進外婆家我看見了這些可防五毒的中藥。
外婆拿出了一些材料—粽葉,糯米,肉,豆沙和線。我們看的很納悶,外婆拿這些東西干嗎?難道要我們包粽子嗎?我們可不會包呀!不過外婆是耐心的'教包粽子:了首先把粽葉包成漏斗的樣子,然后放入糯米和自己喜歡的餡,再把粽子抱起來用線綁好,粽子寶寶就做好了,馬上就可以下鍋了。
聽了外婆的講解我和哥哥的粽子寶寶都包好了,和外婆包的粽子寶寶一起下鍋了,我們看著粽子寶寶在鍋里跳舞,滾動。終于粽子寶寶出鍋了。那粽子寶寶散發(fā)出陣陣誘人的香味讓我們直流口水。
粽子寶寶燒好了,我說要送給最敬愛的媽媽;哥哥說要送給外婆;弟弟說要送給外公。算我們的一份敬愛吧!
在晚飯后我們?nèi)值苓M行了一場滑板大賽由外婆外公做裁判,我們各自用處自己的“絕招”來“殺敵”。最后哥哥第一個被淘汰弟弟第二個被淘汰而我拿到了冠軍獎勵西瓜一個,而哥哥弟弟獎勵西瓜半個。
到了深夜11點我們才戀戀不舍地回了家。
今年的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p>
小學(xué)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2
端午節(jié)即將來臨,祝愿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擁有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5月27日終于到來了,我和全家人一起過端午;爺爺奶奶問我說: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
奶奶對我說:屈原是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他關(guān)心國家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由于朝廷腐敗,國家山河破碎,自已也遭_臣陷害,他悲憤難忍,憤而投汨羅江自盡。相傳,人們在劃船尋找他的遺體時,一路敲鑼打鼓,喊著號了,還沿江撒粽子,不讓水中魚蟹吃他的尸體,這就是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的來歷。屈原一生寫出了許許多多流傳千古的優(yōu)美詩歌,他的詩句“路漫漫共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為人們廣泛傳頌和引用。
汨江,寂岑了古昔吶喊,淌著雨淚,幾泛水漪,獨情。屈公的'自沉,朽腐了,苦醉的楚辭??v落,扶把靈魂跌沉,一腔離騷別緒,涂共著肢身,泛浸汨水的滌洗。去了,一曾烙情。章卷的竹筒,消改不了昔夕的歷史,棲落眷故的淚水。
回懷汨水,蕩漾開辛酸的楚詞,漁舟,扶撈不起,赤骨血肉。戳淡了冗郁的靈魂,忠魂的腥氣,殘留在魚唇嘴口,尖齒的利牙,嚼噬著,哀麗的詩章。
我聽了這些話,我思考著屈原快一點回到祖國的身邊,我在家里思考著,突然一下子暗了起來,一下子又明亮了起來,原來爺爺、媽媽把粽子掛到天花板上,就象一個個粽子從天而降。
五月初五真快樂??!真開心啊!
小學(xué)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3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一大早,我們一家前往外婆家過端午。路上,媽媽跟我介紹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喝雄黃酒,掛艾草……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包粽子、賽龍舟。
外婆是個包粽子能手,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餡,包出棱角,最終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就算完工了。外婆動作麻利,邊說邊做,包的粽子模樣各個“標致”,我羨慕的不行,也想試一試,笨手笨腳地怎樣也沒包好,最終外婆的指點下,才算完工。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外婆,你真絕了!”把包好的粽子放進一個大鍋里煮,不久便從我垂涎三尺,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最終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剝開,咬上一口,真是美味無比!
端午節(jié)可少不了賽龍舟。中午過后,我們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觀看龍舟賽。湖邊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飄揚,湖面上聚集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龍舟。比賽人們的.期待中正式開始了,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鼓手坐龍頭有節(jié)奏的敲打著,劃槳手動作整齊劃一,奮力拼搏,一艘艘龍舟仿佛就像一支離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駛。賽場上的活力也點燃了場外的人們,“加油,加油!”我們伸長脖子,放開嗓子吶喊,水手們聽了更加賣力地劃船。龍舟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紋,原本平靜的水面跳起了歡快的芭蕾舞……
這一天,我們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觀賞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歡樂的一天??!
小學(xué)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4
我國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傳統(tǒng)“端午”佳節(jié)。端午節(jié)又叫“重五節(jié)”或“端陽節(jié)”。
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包粽子吃粽子。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當時的國王并不愿意采納的建議,再到后來國土淪喪,屈原滿懷憂憤,跳入汨羅江自盡。人們?yōu)榱藨涯钏?。兩千年來,每年在端午?jié),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不讓小魚小蝦吃屈原的尸體。四面八方的人劃著龍舟前來汨羅江打撈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形成端午賽龍舟的習俗。
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唱的: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我每年都到爺爺奶奶家去過端午節(jié)。我最喜歡他們家端午節(jié)的那種氣氛,滿屋梔子花香和著棕葉、艾草的香味,寓意著生活美滿幸福。最絕的是奶奶包的粽子,不僅式樣好看,而且有很多中口味。蜜棗味的、紅豆味的、牛肉味的、豬肉味的、豆沙味的'……。今年端午節(jié),我一下吃了七八種口味的粽子,把我肚子漲的連路都走不動了。
現(xiàn)在,中國人過端午節(jié)不光是為了放假休息,一家人團圓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時刻牢記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
小學(xué)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5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古代,端午節(jié)與春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并列為四大節(jié)日,深受人們的喜愛。
“玉粽襲香千舸競”,端午節(jié)是吃粽子、賽龍舟的時候。當天,大家都聚一齊,賽龍舟、吃粽子,其樂融融。這時,大人往往還會給孩子們講為什么要包粽子、賽龍舟,也饒趣味味。
民間,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傳說有很多,其中“屈原投江”的故事流傳最廣。相傳戰(zhàn)國時代,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可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jié)果楚懷王被囚死于秦國。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xù)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同年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自殺。
端午節(jié)為什么有包粽子、賽龍舟呢?因為當老百姓聞知屈原投江時,都紛紛開船打撈屈原的'尸體,婦女們都包粽子,然后都把粽子投到江里給魚兒吃,讓魚兒吃飽后不食屈原的尸體??墒谴驌屏巳烊购?,還是沒人打撈到尸體,從此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每當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賽龍舟的。
是啊,像屈原這樣忠心的人真是世間少有,我也必須要像屈原一樣,做一個忠心報國的人!
小學(xué)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6
端午節(jié)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就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搓成彩繩系在兒童的脖領(lǐng)、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并且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一天,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這一天,我們家的人都在忙著做粽子,媽媽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里面放上棗、花生等材料,用粽葉包起來,再用水煮熟就可以了??粗鴭寢屖炀毜陌兆?,便問媽媽:“媽媽,我從來不會包粽子,但是我覺得很有趣,你能不能教教我?”媽媽答應(yīng)了。我看著媽媽包粽子的同時,我也包了兩下,第一個粽子完成了,可是卻七扭八歪,于是,我便按照媽媽所說的辦法重新做了一個,可還是沒那么完美,但是我沒有氣妥,一個又一個地包,就算包得不如媽媽的好,我也心中沾沾自喜,因為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
粽子出籠了,我第一個吃的就是我自己包的,雖然不是很好吃,但是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龍船下水喜洋洋。
小學(xué)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7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學(xué)校放三天假,是雙休日和端午節(jié)加一齊的。說到端午節(jié),也就想到了屈原,據(jù)說,屈原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嵙⒖虅澊瑩凭?,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汨羅江中。
媽媽和爸爸帶我一齊去外婆家過,這時,外婆正煮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jié)有吃”五黃“的食俗?!蔽妩S“指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jié)的習俗,聽說江南地區(qū)他們?yōu)榱蓑?qū)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qū)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qū)鬼方法,是室內(nèi)掛避邪驅(qū)鬼的符咒。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嘗嘗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瞇瞇的說”看你這只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拔野阳杖~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罄峭袒⒀实爻粤似饋?。外婆說”此刻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聽著聽著,口水都要流了下來。
去了外婆家,我了解了不少知識,可是端午節(jié)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優(yōu)秀端午節(jié)日記1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屈原誕生的,到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而端午節(jié)的這天有非常多的習俗,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xiāng)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qū)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qū)蚊子、蒼蠅,凈化空氣。原來,端午節(jié)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么吃粽子呀?”奶奶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jié)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jù)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里面的米能喂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爆F(xiàn)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后,人們舍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后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qū)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這些,都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怎么樣,是不是覺得非常的多呢?其實,還有很多有地方特色的端午節(jié)的習俗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呢。
優(yōu)秀端午節(jié)日記2
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之一,因為這樣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呵呵,不知為了“吃”哦,因為嘛!嘻嘻,我也說不上來??墒牵宋绻?jié)可以做我想做的事,那就是:與哥哥比賽吃粽子。
端午節(jié)的粽子極為美味,我多想再吃,因為,那是心靈手巧的媽媽為我包的,我特別喜歡吃媽媽做的飯。端午那天,我去哥哥家,我把媽媽包的粽子,慢慢地從小口袋里拿了出來。哥哥說:“你帶粽子啦!我媽媽還沒給我包呢!”“恩,我?guī)Я恕!蔽艺f“哥哥,你的媽媽真沒給你包啊?”“我還騙你不成,恩,我們玩跌粽子吧!”告訴你吧!跌粽子是我和哥哥一起創(chuàng)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
一個人哪一個最大的粽子,另一個人哪一個最小的粽子,然后大粽子包開皮,小粽子也是包開皮。大粽子與小粽子黏在一起,吃一口,把一顆棗去掉,然后,大粽子去打小粽子,那樣小粽子的米粒就大大粽子里來了。哈哈!我是大粽子。我和哥哥一直分不出上下,因此,我很是悶悶不樂,想:“哥哥,這是我提的游戲,還贏不了你?”哥哥突然一擊,我輸?shù)袅?。哥哥高高興興的把兩個粽子放進嘴巴里。饞得我直流口水。我向哥哥哀求道:“哥哥,給我一個吧!”哥哥說:“不行,你剛才在說我的時候怎么不想你愛求我啊!”原來,哥哥看透了我的心思,我慚愧無比了。
優(yōu)秀端午節(jié)日記3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包好了粽子。在這一天大家都帶上香包,插上艾葉來“壓午”。
今天早上我媽媽給我準備的早餐就是香甜的粽子。我吃到了玫瑰餡兒和紅豆餡兒,粽子糯軟鮮香,吃到嘴里香甜可口,我一下吃了兩個大粽子。
因為我要在家復(fù)習功課,所以沒有出去觀看賽龍舟的活動。所以吃完飯后我翻開媽媽給我買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系列書的“端午節(jié)來歷”一書,了解到端午節(jié)的詳細來歷。原來,按照老年間的說法,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午時,是三“五”相重,所以又叫:“重五之日”。這是魔鬼的時辰,這個時候所有的妖魔鬼怪、毒蟲毒獸都會跑出來活動。在這一天,大家都會將毒物懼怕的雄黃涂在身上,佩戴藥包、香包來避邪。在古代,龍的力量非常強大,人們就在這一天通過賽龍舟的儀式,祈求龍王保佑大家不受毒魔的侵害。所以,端午節(jié)也叫“祭龍日”、“五毒日”,是一個祛邪的節(jié)日。
雖然今天沒有出去玩耍,但是我沉浸在書本的海洋,了解了有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相關(guān)知識,我非常的開心,我收獲了許多知識。
優(yōu)秀端午節(jié)日記4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
吃過早飯,我和媽媽搭乘爸爸的摩托車去街上湊熱鬧。路上,交通顯得有點擁擠。行人比平日里增加了不少,車流也時斷時續(xù)的。交警為了特別保證節(jié)假日里的交通安全,在交叉路口增設(shè)了崗哨。我們只能緩慢地行進。我沿途看見不少的婦女手提著大把小把的我叫不上名來的藥草往家里趕。
這是往常所沒有的景象。端午節(jié)時,不少的人家都要買很多的藥草,曬干后存放在家里,平日里用來泡澡或沏茶用。至于艾葉、蒲草之類的買回家后就直接插在門窗上,用來避邪驅(qū)五毒。我們好不容易來到了MM廣場,停好車后,準備去采購一些過節(jié)用的東西。因為人多,一不留神,我們就走散了。
我和爸爸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集貿(mào)市場附近的路段。這里比平時添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路兩邊,一字兒排開,地面上擺放滿了各種各樣的藥草。那些從鄉(xiāng)下上來的農(nóng)人們今天忙得是不亦樂乎。他們覺得這些東西比他們栽種的農(nóng)產(chǎn)品似乎搶手得多。路口處,有一個老太婆在賣一小包一小包的東西。我對此頓生了好奇心。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買了一小包,從中取了一小點,撒放在了我的頭頂上,并告知我這種東西叫雄黃。據(jù)傳說,人們在端午節(jié)時帶上它就能避邪。呵!天下竟然還有這等事。我越發(fā)地對端午節(jié)感興趣了。
我們轉(zhuǎn)悠了大半個上午,才戀戀不舍地回家的'。
優(yōu)秀端午節(jié)日記5
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飄逸出濃濃的粽香,歡聲笑語傳遍了街頭巷尾,我家也不列外,這不,我們都忙著包粽子呢。
包粽子需要蘆葉和糯米,如果你喜歡哪種餡,就可以在糯米里加點。我和外婆先來到河岸采蘆葉,只見蘆葉綠油油的,在河岸邊跳著搖擺舞,外婆叫我采又大又亮的蘆葉,因為這種蘆葉才好包粽子。十幾分鐘過去蘆葉終于采完了,把它都放在熱水里泡軟了就能包了。開始包粽子了,我學(xué)著外婆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起來,結(jié)果我一會兒拿蘆葉,一會兒舀米,一會兒拿繩子,一不小心手一松,米撒了一地,我的第一個粽子沒有成功。我灰心喪氣,覺得自己學(xué)不會了,正當我不想做的時候,奶奶的一句話忽然在我耳邊回響了起來:“失敗乃成功之母?!庇谑俏矣止钠鹦判膶W(xué)起來。
這一次我并不是像上次那樣了,我吸取了第一次包粽子的教訓(xùn)。我注意了握粽葉的姿勢和包粽子的方法,我先把粽葉一卷,直到洞卷尖了為止,然后又用勺子盛了一勺糯米,再放了我愛吃的赤豆,最后把蘆葉按照順序纏繞包裹,直到裹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用線給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包成了,雖然樣子沒有外婆做的那么好看,但總算是我的第一個作品,我心里喜滋滋的,開心地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
煮了一小時,粽香飄出來了,我品嘗著自己包的粽子,覺得味道真是不一般。
優(yōu)秀端午節(jié)日記6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粽子??粗@些小巧玲瓏的粽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jié)。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
我自告奮勇地說:“我也來包粽子吧!”說著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xué)著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zhuǎn),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jié)果一些米粒從里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
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著這個超級肥大的“粽子王”,我滿腹不解:“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發(fā)明的呀!”
爸爸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劃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尸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為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
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jié)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粽子呀!”我說。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門口盼著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diào)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jié)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優(yōu)秀端午節(jié)日記7
端午節(jié)即將來臨,祝愿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擁有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5月27日終于到來了,我和全家人一起過端午;爺爺奶奶問我說: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
奶奶對我說:屈原是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他關(guān)心國家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由于朝廷腐敗,國家山河破碎,自已也遭_臣陷害,他悲憤難忍,憤而投汨羅江自盡。相傳,人們在劃船尋找他的遺體時,一路敲鑼打鼓,喊著號了,還沿江撒粽子,不讓水中魚蟹吃他的尸體,這就是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的來歷。屈原一生寫出了許許多多流傳千古的優(yōu)美詩歌,他的詩句“路漫漫共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為人們廣泛傳頌和引用。
汨江,寂岑了古昔吶喊,淌著雨淚,幾泛水漪,獨情。屈公的自沉,朽腐了,苦醉的楚辭。縱落,扶把靈魂跌沉,一腔離騷別緒,涂共著肢身,泛浸汨水的滌洗。去了,一曾烙情。章卷的竹筒,消改不了昔夕的歷史,棲落眷故的淚水。
回懷汨水,蕩漾開辛酸的楚詞,漁舟,扶撈不起,赤骨血肉。戳淡了冗郁的靈魂,忠魂的腥氣,殘留在魚唇嘴口,尖齒的利牙,嚼噬著,哀麗的詩章。
我聽了這些話,我思考著屈原快一點回到祖國的身邊,我在家里思考著,突然一下子暗了起來,一下子又明亮了起來,原來爺爺、媽媽把粽子掛到天花板上,就象一個個粽子從天而降。
五月初五真快樂??!真開心??!
優(yōu)秀端午節(jié)日記8
端午節(jié)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就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搓成彩繩系在兒童的脖領(lǐng)、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并且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一天,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這一天,我們家的人都在忙著做粽子,媽媽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里面放上棗、花生等材料,用粽葉包起來,再用水煮熟就可以了??粗鴭寢屖炀毜陌兆?,便問媽媽:“媽媽,我從來不會包粽子,但是我覺得很有趣,你能不能教教我?”媽媽答應(yīng)了。我看著媽媽包粽子的同時,我也包了兩下,第一個粽子完成了,可是卻七扭八歪,于是,我便按照媽媽所說的辦法重新做了一個,可還是沒那么完美,但是我沒有氣妥,一個又一個地包,就算包得不如媽媽的好,我也心中沾沾自喜,因為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
粽子出籠了,我第一個吃的就是我自己包的,雖然不是很好吃,但是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龍船下水喜洋洋。
優(yōu)秀端午節(jié)日記9
每一個人一出生就有許多不會做的事情,而我每在端午節(jié)時,卻一直不能為家人出點力,心里總癢癢的.這下好了,有外婆教我包粽子了,終于能為家人出點力了。
我學(xué)著外婆的樣子,準備著材料:昨晚浸泡好的粽葉、外公做了的鮮肉餡兒和五彩線.一切準備就緒,等待外婆來教我了.
首先,取兩張粽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接著,放入一小碗米,大概125克差不多;然后,用食指在米中間輕輕地劃一字,放入外公做的鮮肉餡餡兒;下面,右手先把外端粽葉往里折疊并向后折去,折好后,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接著,要綁粽子了,要先在中間綁一次后才從一端逐一綁向一端以防變形,繩子緊度不能過緊,不然會煮爆的,如果過松,就會進水過多,所以以輕扯不移動即可.最后,把綁好的粽子放入鍋中,讓粽子慢慢地煮1一小時就可使用.
我聞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發(fā)出的陣陣清香,品嘗著自己的粽子的美味,心中比吃了蜜還要甜.
這就是我學(xué)包粽子的過程,那粽子真是太美味了.我驕傲,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