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級國學經(jīng)典教案
六年級國學經(jīng)典教案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活動計劃
孫艷
一、閱讀導語,激發(fā)學習興趣
1.引語:同學們,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而我國正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貞浺幌挛覀兌紝W過哪些詩歌呢?你知道哪些詩人呢?
2.除了中國的詩人,詩作,你還知道其他國家有哪些著名的詩人和詩歌嗎? 3.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詩歌,天真的兒歌、樸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詩歌,那就讓我們在第六組的學習中一起去輕叩詩歌的大門吧。
二、合作討論,制訂活動計劃
1.引語:在進行綜合性學習之前,要做好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動計劃。有了好的活動計劃,就為活動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在制定綜合性學習活動計劃時有哪些要求?
2.學生匯報制定活動計劃的要求。教師相機強調(diào):(1)自由組成小組(2)討論活動內(nèi)容(3)制訂活動計劃(4)活動計劃包括:活動時間、活動內(nèi)容、參加人員、分工情況等(5)活動結(jié)束后要展示活動成果)
3.教師提示:為了更好地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課本中特向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請大家一同走進課本P99頁和106頁。4.學生自由讀P99頁和106頁的“活動建議”。
[要求:從活動建議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議要特別注意?] 5.明確建議,突出活動重點。(1)指名讀“活動建議”。(2)匯報讀懂哪些要求。
(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提示:圍繞“詩海拾貝”,“與詩同行”可以有選擇地開展哪些活動,如何開展活動。)
師進行總結(jié)這次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活動有:(1)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詩歌或記錄當?shù)氐拿窀?、童謠,以及有關(guān)詩歌的知識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類別,對搜集到的詩歌進行整理、歸類。(3)欣賞自己喜歡的詩歌,大體把握詩意,體會詩人的感情。(準備一個筆記本)(4)舉行詩歌朗誦會。(5)根據(jù)興趣,選擇開展寫童詩、詩歌知識競賽、合編小詩集等活動。
6.學生自由分組(適時關(guān)注學生分組的情況,并建議作適當調(diào)整)7.學生分組討論活動計劃。(提示:討論時要作好分工,如專人記錄討論結(jié)果,專人負責整理整理討論意見,并形成完整的計劃。)
三、討論交流,修改完善活動計劃 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活動計劃。2.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相機引導,提示注意計劃的完整、合理、科學以及活動形式盡量不重復)3.小組根據(jù)評議,修改完善活動計劃。
三、課外閱讀,搜集、查找、整理資料
學生根據(jù)擬定的計劃,進行相關(guān)的課外閱讀、資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指定活動計劃,使學生心中更加明確了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及意義。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利于更好的 完成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引領(lǐng)學生邁進詩歌的殿堂?!?/p>
詩海拾貝 閱讀材料
《詩經(jīng)·采薇》 《春夜喜雨》 教學目標:
1.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
2.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3.養(yǎng)成自主、合作的學習品質(zhì)和習慣。4.培養(yǎng)學生再造想像、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教學重點:
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再造想象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預設: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詩歌的歷史了。從古至今涌現(xiàn)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許多問答的詩人。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欣賞先人們給我們留下來的文化瑰寶。
二、學生初讀古詩,質(zhì)疑
1.出示古詩,指名讀,齊讀,教師相機指導學習“薇、矣、霏”三個生字。2.學生自由讀古詩,在書上標出不懂的地方。3.學生質(zhì)疑。
三、引導學生根據(jù)搜集的資料自學
1.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問題,說明大家讀書認真,善于思考。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小結(jié)方法:結(jié)合注釋,查找資料,上網(wǎng)等。)2.自學。
四、引導學生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
同學們,你們通過剛才的自學,了解了哪些與這首詩有關(guān)的知識,在小組內(nèi)和其他同學交流交流。如果還有疑問,也在小組內(nèi)提出來,請大家?guī)蛶湍恪?/p>
五、檢查學習效果、組織討論
1.通過自學與討論,你們有了哪些收獲?誰愿意來和大家說一說? 2.指名講解詩句的意思,簡單介紹《詩經(jīng)》。3.教師相機提問重點詞“昔、矣、依依、思、霏霏”。4.抽生談談詩的大體意思。
六、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感悟,引導讀背
1.播放多媒體課件。生想象當時的情景。
2.師作簡單講解:一位遠征戰(zhàn)士歸來,在回鄉(xiāng)途中,他撫今追昔,描寫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軍中的情況與心情。3.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自由練習朗讀。4.指名讀,師生互讀,讀后評議,齊讀。
七、總結(jié)學習方法
自讀質(zhì)疑──結(jié)合資料自學──合作學習──組織討論──感悟背誦
八、根據(jù)剛才總結(jié)的學習方法自主合作學習唐詩《春夜喜雨》,師引導學生重點體會“喜”字
九、背誦這首五言律詩。作業(yè)設計:
搜集幾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與同學交流。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天凈沙·秋思》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憑借注釋,借助工具書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歌。2.了解古詩的特點。
3.引導學生大體把握詩歌大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4.通過閱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大體把握詩歌大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魅力。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詩、詞、曲的有關(guān)資料。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預設: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詩經(jīng)?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學們已感受到了詩歌的美妙了,同學們還想不想繼續(xù)去了解詩歌,去感受詩歌的魅力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欣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天凈沙?秋》,跟隨詩人一起到詩歌的王國去繼續(xù)遨游吧。
二、初讀詩歌
1.自由地讀詩歌,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已查字典解決,把詩歌讀通順。2.小組合作讀,比比誰讀得流利,有節(jié)奏,優(yōu)美,并讀出古詩的韻味來。3.讓幾名學生朗讀,并讓其他同學作出評價,師相機引導學生讀出這首詞的節(jié)奏。
三、讀中悟意
1.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結(jié)合注釋、詞典理解詩歌大意。
2.讓幾名學生說說詩歌大意,師相機在學生展示資料的基礎上引導: ① 讓學生了解詩、詞、曲。西江月:詞牌名(相當于一首歌的調(diào),如1=G,它不是這首詞的題目,它與這首詞的內(nèi)容沒有關(guān)系,這首詞的題目是夜行黃沙道中。如我們學過的《憶江南》)天凈沙:曲牌名(它也是相當于一首歌的調(diào),如1=G,它不是這首曲的題目,它與這首曲的內(nèi)容沒有關(guān)系,這首曲的題目是秋。)詩、詞、曲是古代詩歌的三種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詩,詩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一首詞,詞盛行于宋代,它的調(diào)有定格,句子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詞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之分。單調(diào)就只有一段,如《憶江南》,雙調(diào)就是分為兩大段,即上下兩片(闕),兩段的平仄、字數(shù)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凈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種),曲盛行于元朝,體式與詞相近,它可以在字數(shù)定格外加襯字,多使用于口語,句式較為靈活,語言也比較通俗。② 解釋個別詞語。
別枝驚雀:驚動喜鵲飛離樹枝。見:同“現(xiàn)”。聽?。郝牭?。
七八個星天外:天外七八個星。兩三點雨山前:山前兩三點雨。茅店:鄉(xiāng)村小客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道路轉(zhuǎn)過溪頭,忽然出現(xiàn)社林旁邊舊時住過的茅店。
飛鴻影下:雁影掠過。
3.學生同桌或小組內(nèi)說說詞的大意。4.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讀詩歌。
四、品讀詩歌,讀中悟情,欣賞詩歌意境 1.默讀詩歌,體會兩首詩歌的異同。
2.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詩品讀,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3.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品讀的收獲:
① 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說說你在閱讀時仿佛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② 通過閱讀,你從中會到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閱讀的體會,師相機指導: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宋代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詞人把人們熟悉的月、鳥、蟬、蛙、星、雨、店、橋巧妙地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整首詞體現(xiàn)了詞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這也正是作才忘懷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歡樂。
《天凈沙·秋》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樸描寫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沒有秋景的清蕭,沒有悲涼的情緒。有的卻是色彩鮮明的美麗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紅葉”“黃花”三個詞語,讓我們感覺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鮮明。同時,全曲沒用一個“秋”字,卻傳達出了濃郁的秋意。整首曲詩人巧妙地并列六組名詞來描摹了一幅地面與天空的和諧畫面:日頭平西,落霞滿天,小村披拂著斜暉;炊煙裊裊幾如凝止,老樹枝椏不動紋絲,烏鴉樹羽輟立枝頭。在這一片寧靜的秋景當中,突然掠過一只大雁,飛下地面。曲中,靜中有動,動靜結(jié)合。5.分小組賽讀,看看哪組最能讀出作者的情感。作業(yè)設計:
1、課后背誦這兩首詩歌。
2、課外收集感興趣的宋詞、元曲。
《天上的街市》《白樺》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
2.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體會詩人的情感。
3.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比較現(xiàn)代詩和古詩的不同。4.通過閱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及詩人的情感。教學難點:
比較現(xiàn)代詩和古詩的異同;了解現(xiàn)代詩的特點。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現(xiàn)代詩的有關(guān)資料,搜集詩歌的特點的有關(guān)資料。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預設:
一、激情朗誦,導入新課
1.師配樂朗誦冰心的《紙船兒》。
2.讓生體會這首詩和上節(jié)課學的詩有什么不同。3.師小結(jié)導入
老師剛才朗讀的是一首現(xiàn)代詩,它和古詩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們就來讀讀《天上的街市》《白樺》這兩首詩,相信通過同學們的學習,就會明白的。
二、初讀兩首詩,了解大致內(nèi)容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以小組合作讀,自讀,賽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2.小組賽讀,男女同學賽讀。
3.小組交流:通過朗讀兩首詩,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詩,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三、品讀詩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讀詩歌,并邊讀邊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什么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體會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3.班上交流,師相機引導:
《天上的街市》中,詩人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把夜晚的天空想象成美麗的街市,把天上的明星比作無數(shù)的街燈,然后聯(lián)想到天上的人們提燈在夜游。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光明、自由、幸福、快樂的生活的向往、追求?!栋讟濉芬园讟鍨橹行囊庀?,從不同角度描寫它的美。滿身的雪花、雪繡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豐姿綽約,表現(xiàn)也一種高潔之美。詩中的白樺樹,既具色彩的變化,又富動態(tài)的美感。白樺那么高潔、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對家鄉(xiāng)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體會現(xiàn)代詩和古詩的區(qū)別 1.自讀《詩經(jīng)·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天凈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樺》 2.小組內(nèi)交流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
3.班上交流,師相機指點古詩與現(xiàn)代詩的不同:
古詩,一般講究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用韻;現(xiàn)代詩不像古詩那樣在字數(shù)和押韻上要求那么嚴格,它的寫法比較自由,句子長短自由,分為若干小節(jié)。
五、快讀閱讀材料,體會詩歌的特點 1.學生默讀閱讀材料。
2.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六首詩的發(fā)現(xiàn),師相機指導。① 詩歌的特點: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豐富的想象、聯(lián)想和幻想; 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② 這六首詩所寫的內(nèi)容都與什么有關(guān)?(自然景物)作業(yè)設計:
1.背誦這兩首詩。
2.課外閱讀描寫其他內(nèi)容的詩歌。
設計意圖:教師先引導學生學習六首詩歌,通過六首詩歌的學習,對詩歌從古至今的發(fā)展變化有了一個大致了解,為緊接下來的搜集詩歌的活動打下了基礎。
詩海拾貝 活動一 搜集詩歌
活動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詩人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詩歌。2.讓學生從詩歌里得到美的熏陶?;顒又仉y點:
通過閱讀報刊、書籍以及采訪等途徑,搜集詩歌?;顒舆^程:
第一課時
一、再次共同閱讀“詩海拾貝”中的6首詩歌。1.分小組感情誦讀這6首詩。
2.這幾首詩都是圍繞著一個什么主題? 吟詠大自然美好風光。
二、和學生一起回顧一下中國詩歌從古至今的變化。即由古代詩歌到近代詩歌的演變。
(1)什么是古代詩歌: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①古體詩的發(fā)展軌跡:《詩經(jīng)》→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學生稍作了解。
②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學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現(xiàn)代詩:
①按照作品內(nèi)容的表達方式劃分:敘事詩和抒情詩。
②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jié)構(gòu)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
三、在此基礎上確定搜集詩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組討論。
2.得出結(jié)果:采用閱讀報刊書籍、采訪、上網(wǎng)查找等形式。3.組內(nèi)分工,形成書面。
第二課時
一、利用校園資源開展活動。
1.分組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詩歌。2.搜集到后,用本子記錄下來。
二、利用課余時間采用多種形式繼續(xù)搜集并記錄。
活動二 整理詩歌、欣賞詩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對搜集到的詩歌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了解詩歌的豐富性。2.激發(fā)學生搜集詩歌的興趣,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故事的有趣。3.學會讀懂古詩和欣賞詩歌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熱愛。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整理詩歌,給詩歌分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詩海拾貝”中的6首詩歌。
1、自由朗讀這6首詩歌。
2、小組交流討論這6首詩歌的特點。
(明白這幾首詩的共同點──內(nèi)容都是描寫自然景物的)
3、學生分小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詩歌。
4、組內(nèi)誦讀這些詩歌,討論:詩歌除了可以按內(nèi)容分類,還可以按哪些方面來分類?
5、師生交流歸納:
(可以按內(nèi)容分: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山水田園詩、關(guān)于秋天的詩、關(guān)于春天的詩??
可以按題材分:山水詩、邊塞詩、思鄉(xiāng)詩、詠物詩??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 按體裁分;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 按國家和作者分:外國詩、中國詩 按創(chuàng)作方法分:詩歌、民歌或童謠
按時間分:古代詩、近代詩、現(xiàn)代詩、當代詩)
二、學習整理詩歌,將詩歌分類
1、小組學生在組內(nèi)將自己搜集的詩歌進行分類整理
2、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分類。詩歌分類表 整理人:
3、將自己分類整理好的詩歌交流交流。
4、師生交流:每一小組選一代表匯報小組的整理情況,并展示。
5、小組補充資料,補充搜集一些詩歌。
三、利用墻報張貼大家搜集整理的詩歌,供大家閱覽。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在交流詩歌之后在補充搜集,這有利于學生之間的資料的相互補充,既擴大了搜集面,又能夠體現(xiàn)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欣賞詩歌,推薦自己喜愛的詩歌 教學過程:
一、學習欣賞詩歌
1.學生自讀《給詩加“腰”》,思考:蘇小妹給詩加的“腰”好在哪里? 2.讀了這篇課文,你了解了有關(guān)詩歌的哪些知識?
3.你在課余生活中還知道哪些有關(guān)詩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嗎? 4.組內(nèi)學習《詩中的“秋”》,交流:怎樣欣賞、理解詩歌?(重點是學會明詩意和悟詩情)
5.討論:你還了解哪些有關(guān)詩歌的知識? 6.師生交流。
二、推薦“我最喜愛的詩歌”(詩歌推薦活動)1.出示“我最喜愛的詩歌”推薦表(每人一張)2.學生填表,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相互補充。3.交換朗讀自己喜愛的詩歌。4.說說自己喜愛的理由。5.欣賞詩歌(教師推薦)6.教師推薦書目:《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毛澤東詩詞鑒賞》等 設計意圖:學生經(jīng)過整理資料的過程,對自己搜集的詩歌又多了一份了解,也了解了同學們搜集的詩歌,通過相互補充,拓展了視野,這時再開展詩歌欣賞活動,學生的感受會更加豐富、深刻。
與詩同行
活動一 舉辦詩歌朗誦會 活動目的:
1.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詩歌,熱愛詩歌。2.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
活動重難點: 詩歌朗誦會的形式、內(nèi)容的確定?;顒舆^程:
一、在班里分組討論一下,怎樣開好詩歌朗誦會
1.確定內(nèi)容,詩歌朗誦會朗誦的詩,可以是搜集到的詩,也可以是自己寫的詩。可以利用教材,本學期教材中,《中華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誦詩,本組教材中的《我們?nèi)タ春!?,選讀課文中的《我們的方陣》都可作為選材。還可以是自己寫的詩歌。
2.小組內(nèi)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賽。
3.全班商議可以是小組合作參加,也可以是小組初選后,推薦代表參加班級的朗誦會。
4.確定朗誦的形式,要豐富多樣,可以個人朗誦,可以男女對誦,可以小組合誦,可以是詩表演,還可以配樂朗誦。
5.組織分工,力求每個同學或小組都有任務,如,環(huán)境布置、編排節(jié)目單、化妝,人人為班級朗誦會出力。6.確定時間、地點、形式等。
二、制定一張班級朗誦會安排表,活動二 自己動手寫詩
活動內(nèi)容:1.閱讀《致老鼠》《爸爸的鼾聲》,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詩歌。2.嘗試寫詩。
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近段時間以來,咱們在詩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許多美麗的貝殼,了解了許多關(guān)于詩歌的知識,誰能談談自己前一段活動的收獲?(預設:)2.在大家的心目中,詩歌是那樣神奇,那樣美好,詩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師想給大家介紹兩首你們的同齡人寫的詩,你一定會對詩產(chǎn)生不一樣的感受。
二、自讀《致老鼠》《爸爸的鼾聲》 1.你欣賞哪首詩?為什么?(預設:生:我喜歡《致老鼠》,因為作者把討厭的老鼠想象成了人來寫,很有趣。
生:我喜歡《爸爸的鼾聲》,作者很會想象,把爸爸的鼾聲比作了火車開動的聲音。)
2.師相機歸納板書:大膽想象
3.讀了這兩首詩,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預設:我知道寫詩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們也可以學著寫。寫詩就是寫平時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4.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詩歌,只要我們有一顆童心,能夠大膽想象,錘煉語言,就可以寫出有趣的童詩。
三、補充詩歌,讓學生欣賞。將下面的詩歌復印給學生,在小組里讀一讀,交流交流寫作方法。1.巧用比喻: 2.妙用擬人: 3.運用夸張: 4.運用假設
四、你喜歡哪首詩,就試著學它寫一寫,注意想象要大膽,語言要精煉,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組里交流你寫的詩,聽聽同學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組推薦優(yōu)秀詩作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詩歌朗誦是可以供每個學校、班級操作活動,但建議將活動一與活動二進行調(diào)換,學生可以在寫完詩歌之后進行詩歌朗誦比賽,學生可以借此朗誦自己的詩歌,以增強其成功感,提高寫作詩歌的興趣。
活動三 合作編詩集 詩歌知識競賽
活動目的:
1.通過編詩集,培養(yǎng)學生編輯、合作能力,進一步感受詩歌的魅力。2.通過詩歌知識競賽,增強對詩歌的興趣,加強詩歌的積累和理解。
第一課時
一、合作編本小詩集
1.咱們已經(jīng)收集了許多詩作,欣賞了著名詩人的佳作,還自己動手寫了詩當了小詩人了!這么多我們喜歡的詩猶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就讓我們來編本詩集,把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麗的珍珠項鏈吧!2.小組合作編輯
1)準備好選入詩集的詩,可以編入搜集到的詩或故事,也可以編入自己寫的詩,還可以是同學寫的詩。小詩集中還可以適當穿插詩歌故事或相關(guān)資料。還可以配上插圖,或者輔以書法。(注意引導學生要將搜集的詩歌、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搜集的詩歌故事、詩歌資料等要分類編排、有序組合。)2)可以請父母、老師或同學寫序。
3)注意封面設計的精美,詩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編排好目錄。3.成果展示
1)詩集編好了,我們來欣賞吧!小組把詩集放在展示臺上,并派代表介紹。2)同學們評一評,可從書寫、編排、美化等方面評。
3)選出優(yōu)秀的詩集交流,可在學校里展示,開展班與班之間的交流,還可以請家長參觀和評議。
第二課時
詩歌知識競賽
一、賽前準備
1.根據(jù)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幾組。
2.搜集競賽題目:可以是詩句接龍、詩歌常識、詩句釋義等。3.出題方式:學生出一半的題,教師出一半的題。
二、知識競賽
1.必答題.每組5道題,每題10分。
2.搶答題。共20道題,每題10分。答對得10分,答錯扣10分。
3.風險題。每組2題,分成10分、20分、30分三個分值檔,答錯扣相應分值。4.評出優(yōu)勝組。
三、小結(jié)
通過這次詩歌競賽,我們無論是對詩句的積累、理解,還是在詩歌知識的積累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希望我們能繼續(xù)積累更多的詩歌。
設計意圖:這項活動受一定的場地限制,最好能夠有搶答器之類的工具,并布置好場地,同時可邀請家長朋友參與,幫助順利完成這次活動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活動總結(jié)
學寫簡單的活動總結(jié)
活動內(nèi)容:寫簡單的活動總結(jié) 活動準備:帶上自己活動過程中隨時記下的點滴收獲和體會以及活動前擬訂的活動計劃
活動設計:一課時 活動過程:
1.同學們,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之下,開展得比較成功,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走出了語文課堂,把語文學習的過程延伸到了其他課堂和學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這樣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獲,今天,我們就把自己點滴的收獲總結(jié)一下,讓我們今后的活動開展得更好。
2.還記得活動開始時我們自己擬訂的計劃嗎?請大家將自己的活動計劃瀏覽一遍,回憶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想想本次開展了哪些活動,哪些活動自己收獲比較大,然后用5──8分鐘的時間寫一寫。
3.就象大家寫的一樣,這次活動我們有了不少的收獲,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還記錄了點滴體會,趕緊在小組內(nèi)與同學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活動中的收獲,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知識和能力兩方面談。(教師相機板書:詩歌的特點 詩歌的分類 朗誦的技巧 學習寫詩 合作精神和組織、策劃能力)
5.接著剛才所寫的活動過程,詳細地寫寫自己活動中的收獲。6.小組里交流總結(jié),評選出優(yōu)秀總結(jié)。
設計意圖:這是學生第一次寫活動總結(jié),可適當放寬要求,重在引導學生回顧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收獲。課后小記:
第二篇:六年級國學教案
六年級國學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中華經(jīng)典《論語》,感受祖國語言的魅力,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汲取知識營養(yǎng),打下扎實的文字功底,提高學習能力,為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
2、通過誦讀,使學生閱讀經(jīng)典,親近書籍,享受閱讀的樂趣,美化學生心靈,開發(fā)學生心智,在誦讀中提升境界。
3、通過誦讀,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學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質(zhì)得到全面提升。激發(fā)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教學重點:
采用各種方法誦讀,演譯,領(lǐng)悟內(nèi)涵。教學難點:
理解古文的,詞義、含義,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教學措施:
1、聯(lián)系學生生活,注重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注意挖掘經(jīng)典與現(xiàn)實的結(jié)合點,指導學生加強誦讀、在實踐之中學習。
2、培養(yǎng)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3、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第一課
課題:三孔
(一)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孔府。教學過程:
一、閱讀詩畫攬勝。
借助注釋讀懂原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欣賞孔慶镕詩《五柏抱槐》、李隆基詩《經(jīng)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二、溫馨點擊。
仔細閱讀細細品味,對孔府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活動廣角。
1、與同組的同學說說李東陽撰寫、的對聯(lián)是怎樣重視詩歌語言的?
2、有感情的朗讀《秋興八首》(其一)!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閱資料,了解杜甫詩歌的主要特點。
四、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好,與同學交流。
我的收獲……
第二課
課題:三孔
(二)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孔林。教學過程:
一、閱讀詩畫攬勝。
借助注釋讀懂原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欣賞張說詩《奉和圣制經(jīng)鄒魯祭孔子應制》。
二、溫馨點擊。
仔細閱讀細細品味,對孔林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活動廣角。
1、與同組的同學說祠堂上詩句表達了什么意思?
2、查閱資料,了解有關(guān)孔林的典故。
四、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好,與同學交流。我的收獲……
第三課
課題:三孔
(三)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孔廟。教學過程:
一、閱讀詩畫攬勝。
借助注釋讀懂原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欣賞乾隆皇帝及郭沫若詩句。
二、溫馨點擊。
仔細閱讀細細品味,對孔廟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活動廣角。
與同組的同學說說金聲玉振坊圖和文的關(guān)系?
四、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好,與同學交流。我的收獲……
第四課
課題:長江之歌
教學目標:使學生對長江有一個整體印象。教學過程:
一、閱讀詩畫攬勝。
借助注釋讀懂原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欣賞楊基詩《長江萬里圖》、李之儀詞《卜算子》。
二、溫馨點擊。
仔細閱讀細細品味,對李之儀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活動廣角。
1、背誦李之儀的《卜算子》?
2、學唱《長江之歌》。
四、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好,與同學交流。我的收獲……
第五課
課題:
巴山蜀水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長江上游詩。教學過程:
一、閱讀詩畫攬勝。了解長江上游是巴蜀之地。
欣賞贊美三峽的詩《渡荊門望楚》
二、溫馨點擊。仔細閱讀細細品味。欣賞陳毅詩句。
三、活動廣角。
1、對照地圖查找三峽景區(qū)。
2、了解流來觀的圖片及對聯(lián)。
3、整理描寫三峽的古詩文。
四、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好,與同學交流。
我的收獲……
陳子昂)、李白)。(唐《上三峽》(唐 第六課 課題:古楚風光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長江中游的名勝。教學過程:
一、閱讀詩畫攬勝。
借助注釋讀懂原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欣賞蘇軾詞《念奴嬌 赤壁懷古》、崔顥詩《黃鶴樓》。
二、溫馨點擊。
仔細閱讀細細品味,對兩首詩詞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活動廣角。
1、背誦蘇軾詞《念奴嬌 赤壁懷古》、崔顥詩《黃鶴樓》?
2、寫下《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朗讀毛澤東《水調(diào)歌頭
游泳》。
四、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好,與同學交流。我的收獲……
第七課
課題:吳越音韻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長江下游。教學過程:
一、閱讀詩畫攬勝。
借助注釋讀懂原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欣賞趙維烈《南鄉(xiāng)子
登燕子磯》、楊慎《臨江仙》。
二、溫馨點擊。
仔細閱讀細細品味,對萬里長江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活動廣角。
1、背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為詩配畫。
2、搜集三首與南京、揚州、鎮(zhèn)江這三處地方有關(guān)的古詩詞并朗誦給同學和老師聽。
四、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好,與同學交流。我的收獲……
第八課 課題:字謎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字謎的特點、組成形式,培養(yǎng)對字謎的興趣。搜集部分字謎。教學過程:
一、藝海拾貝 猜兩個謎語
有水有田方有米
添人添口便添?。ㄅ?/p>
何)兵書三卷橋邊授
忍字百篇家內(nèi)藏(張)
二、溫馨點擊
閱讀品味,了解關(guān)于謎語的知識
三、活動廣角
1、試猜字謎
三星斜帶一鉤月(心)
雁陣三行,時斜時橫(叢)點水蜻蜓款款飛(汗)
驢高欄低(騙)
2、搜集字謎,互相考一考
四、總結(jié) 我的收獲…… 第九課 課題:畫謎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畫謎的特點、組成形式,培養(yǎng)對畫謎的興趣。教學過程:
一、藝海拾貝 猜三個謎語
①春節(jié)
②一觸即發(fā)
③汆
二、溫馨點擊
閱讀品味,了解關(guān)于畫謎的知識
三、活動廣角
1、讀故事《秦少游猜謎》,猜謎底
2、讀《唐伯虎賣畫》,猜字謎
3、學生自己試著出畫謎。
四、總結(jié) 我的收獲……
第十課 課題:農(nóng)諺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農(nóng)諺的特點,培養(yǎng)對農(nóng)諺的興趣。搜集、積累部分農(nóng)諺。教學過程:
一、藝海拾貝
讀原文,了解什么是農(nóng)業(yè)諺語。
二、溫馨點擊
閱讀品味,了解諺語的定義。知道農(nóng)業(yè)諺語與氣象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三、活動廣角
1、背誦二十四節(jié)氣歌
2、讀讀背背幾個農(nóng)業(yè)諺語。
3、交流整理搜集到的諺語。
四、總結(jié) 我的收獲……
第十一課 課題: 學志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關(guān)于立志和學習的諺語;制作諺語卡片。教學過程:
一、藝海拾貝
朗讀文中關(guān)于立志和學習的諺語
二、溫馨點擊
閱讀品味,了解關(guān)于諺語的知識
三、活動廣角
1、讀諺語,談感想
2、講故事,背諺語
3、制作諺語卡片
4、填寫表格。
四、總結(jié) 我的收獲……
第十二課 課題:李白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及主要事跡。教學過程:
一、閱讀人物剪影。
借助注釋讀懂原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欣賞李白詩《上李邕》《春夜宴桃花園序》,體會李白的性格特點。
二、溫馨點擊。
仔細閱讀細細品味,對李白這個人物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活動廣角。
1、與同組的同學說說李白是怎樣上當?shù)模?/p>
2、有感情的朗讀《上李邕》《春夜宴桃花園序》!
3、你還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四、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好,與同學交流。
五、總結(jié) 我的收獲……
第十三課 課題:杜甫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主要事跡。教學過程:
一、閱讀人物剪影。
借助注釋讀懂原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欣賞杜甫詩《客至》,體會杜甫的性格特點。
二、溫馨點擊。
仔細閱讀細細品味,對杜甫這個人物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活動廣角。
1、與同組的同學說說杜甫是怎樣重視詩歌語言的?
2、有感情的朗讀《秋興八首》(其一)!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閱資料,了解杜甫詩歌的主要特點。
四、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好,與同學交流。
五、總結(jié) 我的收獲…… 第十四課 課題:南園十三首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李賀及其《南園十三首》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詩。教學過程:
一、經(jīng)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南園十三首 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宮北田塍曉氣酣,黃桑飲露窣宮簾。長腰健婦偷攀折,將喂吳王八繭蠶。
竹里繰絲挑網(wǎng)車,青蟬獨噪日光斜。桃膠迎夏香琥珀,自課越傭能種瓜。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長饑小甲蔬。橋頭長老相哀念,因遺戎韜一卷書。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長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詼諧取自容。見買若耶溪水劍,明朝歸去事猿公。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
泉沙軟臥鴛鴦暖,曲岸回篙舴艋遲。瀉酒木欄椒葉蓋,病容扶起種菱絲。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
長巒谷口倚嵇家,白晝千峰老翠華。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牽苔絮長莼花。
松溪黑水新龍卵,桂洞生硝舊馬牙。誰遣虞卿裁道帔,輕綃一匹染朝霞。
小樹開朝徑,長茸濕夜煙。柳花驚雪浦,麥雨漲溪田。古剎疏鐘度,遙嵐破月懸。沙頭敲石火,燒竹照漁船。
2、學生談感受。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并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學生談談交流背過的寫景的古詩。
五、成長階梯。認真填寫。我的收獲……
第十五課 課題:生查子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歐陽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詞。教學過程:
一、經(jīng)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2、學生了解歐陽修。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并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這首詞。
2、欣賞崔護《題都護南莊》
3、找歐陽修其他的詩來讀一讀。
五、成長階梯。認真填寫。我的收獲……
第十六課
課題: 壽陽曲·漁村夕照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馬致遠及其《壽陽曲·漁村夕照》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詞。教學過程:
一、經(jīng)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2、學生了解馬致遠。
二、出示譯文。
夕陽西下,酒家里好像也顯得寧靜閑適,只有幾只船兒還未曾靠岸??諝饫飶浡ㄏ悖B水好像也變得香了,茅舍也進入了夜色之中。斷橋頭上賣魚的人也散了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并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這首曲子。
2、欣賞《天凈沙·秋思》。
3、背誦。
五、成長階梯。認真填寫。我的收獲……
第三篇:六年級國學經(jīng)典教案
六年級國學經(jīng)典教案篇一
《春日》
一.教學內(nèi)容簡析。
在本單元中,本次學習的目的是誦讀《春日》,分別為北宋詞人秦觀的《春日》,北宋文學家晁補之的《春日》和南北詩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背誦詩歌。
2.感受我國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積淀的精美華章的魅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古典和國學的情趣。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探討春天引入課文。
同學們,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樣的景色?誰能用一些詞語來描述一下春天?
春天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歡描寫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就跟隨北宋文人的足跡,去欣賞欣賞春日的生機勃勃。
(二)整體感受。
1.學生自由讀三首春日,把詩句詩通順,讀流利,并自己通過鏈接認識詩人。
2.學生齊讀三首春日。
3.指名學生讀。
(三)誦讀第一首《春日》。(出示幻燈片)。
1.讀詩句。
(1)全班齊讀。
(2)指名讀,評讀。
(3)跟教師讀。
2.學生自主學習,交流(根據(jù)注釋,譯文了解詩句意思,從簡析中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3.全班齊讀譯文。
4.學習詩歌的寫作方式。
(擬人。原來詩歌也能用擬人的手法來寫,今天,我們又長見識了)
5.再把詩句美美地讀一讀,讀出詩人描寫的那么美的意境,讀出詩句的韻味。(配樂讀)
6.各種形式的背誦。
①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分小組背。(配樂背)
第二課時
(四)誦讀第二首《春日》。(出示幻燈片)
1.讀詩句。
(1)男女生讀。
(2)跟讀,齊讀。(配樂讀)
(3)比賽讀。(配樂讀)
(各小組派一名代表,比一比誰讀得好,獎勵“讀書小能手”稱號,獎品一本記事本)
2.學生自主交流
說說作者這首美麗的春天表達他怎樣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從這里我們又學到了一種寫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來吧!
3.背誦。
(1)同桌背
(2)指名背
(老師要聽聽哪個同學背得既流利又好聽)
(3)全班評出“背書小能手”,(獎勵一本記事本)
第三課時
(五)誦讀第三首《春日》,(出示幻燈片)
1.讀詩句。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指導讀。(配樂讀)
(3)學生與教師配合朗讀。(配樂讀)
2.學生默讀注釋,譯文,簡析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3.練習背誦
(老師要看哪位同學能以最快的速度把這首詩背下來,好,開始吧!)
4.檢查背誦(獎勵“背誦小能手”稱號)
5.布置背誦(沒有被熟的早讀接著背)
6.全班跟著音樂齊讀(齊背)三首《春日》。
四.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三首有關(guān)《春日》的詩句,并且把詩句背誦下來,你們表現(xiàn)得非常棒,我們一起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合作,老師感謝你們的努力。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六年級國學經(jīng)典教案篇二
《小兒垂釣》《所見》《村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能感受詩句中營造的充滿童趣的意境,能從中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并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方式:
朗誦詩歌、說詩意、談感受、明道理。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古詩嗎?(出示古詩)《小兒垂釣》。今天我們再一起
來學習一首新的唐詩,好嗎?
二、出示畫面:小兒垂釣
1、指名讀讀詩題。
2、看了詩題,猜猜詩里可能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過渡:是不是同學們所想象的呢?我們就來讀讀詩句。
三、初讀詩句,要求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
1、首先同學們自己讀兩遍,要求字音讀正確,節(jié)奏讀鮮明。
2、指名讀。
3、集體讀。
四、理解詩句,進入意境。
1、讀了那么多遍,誰來告訴老師,這首詩中寫到幾個人?
2、詩中怎樣稱小孩的?(稚子)這個稚還是什么稚?(幼稚 稚嫩 幼稚愿)總之都是指小孩那獨特的單純天真的感覺。
3、你能根據(jù)詩句內(nèi)容想象一下,猜猜這個小孩的外貌嗎? 結(jié)合學生的發(fā)言,理解“蓬頭”;再猜猜他的衣著啊。
4、感受詩句中營造的充滿童趣的意境,能從中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五、熟讀成誦,強化記憶
1、自己背誦。
2、同桌比賽背。
3、帶有動作表演背誦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兒垂釣》這首詩,主要體現(xiàn)了兒童的童貞稚氣,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除了這首詩,你還知道哪些充滿童趣的古詩呢?
二、拓展眼界,增長知識
1、出示《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出示《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三、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讀,教師隨時訂正錯字。
3、集體讀。
四、細讀古詩,體會意境
1、細細品讀,自己感受詩中意境。
2、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
五、誦讀古詩,感悟升華
1、自己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2、帶有感情地誦讀古詩,體現(xiàn)詩中的意境。
3、評選優(yōu)秀的誦讀者。
六、課堂小結(jié):
其實,生活中充滿情趣的事有很多,春天撲蝶、捉蝸牛;夏天捉蟬、游泳;秋日賞菊、采集標本;冬日玩雪、溜冰??只要我們有心,就能時時處處
感受到生活的美,老師今天的作業(yè)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找一個你認為好玩的事做
做,并寫下自己真實的體驗,好嗎?
六年級國學經(jīng)典教案篇三
板書設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能理解古詩內(nèi)容,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句所
描述的情境,感受詩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能學懂一組思念親友類古詩,提高閱讀、理解古詩的能力。教前準備:
學生預習并了解相關(guān)知識,收集相關(guān)資料。
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學習能理解古詩內(nèi)容,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句所描述的情境,感 受詩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次活動課上我們感受了表現(xiàn)兒童天真活潑的古代詩文。
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一首新的唐詩,好嗎?板書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指名讀讀詩題。
2、看了詩題,猜猜詩里可能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過渡:是不是同學們所想象的呢?我們就來讀讀詩句。
二、初讀詩句,要求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
1、同學們自己讀兩遍,要求字音讀正確,節(jié)奏讀鮮明。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集體朗讀。
三、理解詩句,進入意境。
1、讀了那么多遍,誰來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詩人在佳節(jié)里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及親人;詩人在外地;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jié)??
4、感受詩人的孤獨、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讀成誦,感悟升華
1、自己背誦。
2、同桌比賽背。
3、開火車背誦。
五、拓展延伸
課后搜集有關(guān)思念親友類的古詩。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古詩,誰來背一背?
2、檢查課前搜集的資料。(有關(guān)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古詩)
二、拓展眼界,增長知識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曹植《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讀,教師隨時訂正錯字。
3、集體讀。
四、細讀古詩,體會意境
1、細細品讀,自己感受詩中意境。
2、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
五、誦讀古詩,感悟升華
1、自己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2、帶有感情地誦讀古詩,體現(xiàn)詩中的意境。
3、評選優(yōu)秀的誦讀者。
六、課堂小結(jié):
我們都是在親情的呵護中長大的,讓我們學會感受親情,回報親情。讓我們帶有感情地誦讀這幾首詩!
第四篇:六年級國學教案 文檔
《春日》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簡析。
在本單元中,本次學習的目的是誦讀《春日》,分別為北宋詞人秦觀的《春日》,北宋文學家晁補之的《春日》和南北詩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背誦詩歌。
2.感受我國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積淀的精美華章的魅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古典和國學的情趣。三.教學過程。
(一)探討春天引入課文。
同學們,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樣的景色?誰能用一些詞語來描述一下春天?
春天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歡描寫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就跟隨北宋文人的足跡,去欣賞欣賞春日的生機勃勃。
(二)整體感受。
1.學生自由讀三首春日,把詩句詩通順,讀流利,并自己通過鏈接認識詩人。
2.學生齊讀三首春日。
3.指名學生讀。
(三)誦讀第一首《春日》。(出示幻燈片)。1.讀詩句。
(1)全班齊讀。(2)指名讀,評讀。(3)跟教師讀。
2.學生自主學習,交流(根據(jù)注釋,譯文了解詩句意思,從簡析中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3.全班齊讀譯文。
4.學習詩歌的寫作方式。
(擬人。原來詩歌也能用擬人的手法來寫,今天,我們又長見識了)5.再把詩句美美地讀一讀,讀出詩人描寫的那么美的意境,讀出詩句的韻味。(配樂讀)
6.各種形式的背誦。①自由背。②指名背。③分小組背。(配樂背)
第2課時
(四)誦讀第二首《春日》。(出示幻燈片)1.讀詩句。(1)男女生讀。(2)跟讀,齊讀。(配樂讀)(3)比賽讀。(配樂讀)
(各小組派一名代表,比一比誰讀得好,獎勵“讀書小能手”稱號,獎品一本記事本)
2.學生自主交流 說說作者這首美麗的春天表達他怎樣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從這里我們又學到了一種寫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來吧!3.背誦。
(1)同桌背(2)指名背(老師要聽聽哪個同學背得既流利又好聽)(3)全班評出“背書小能手”,(獎勵一本記事本)
第3課時
誦讀第三首《春日》,(出示幻燈片)
1.讀詩句。
(1)學生自由讀。(2)教師指導讀。(配樂讀)(3)學生與教師配合朗讀。(配樂讀)
2.學生默讀注釋,譯文,簡析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3.練習背誦
(老師要看哪位同學能以最快的速度把這首詩背下來,好,開始吧!)
4.檢查背誦(獎勵“背誦小能手”稱號)
5.布置背誦(沒有被熟的早讀接著背)
6.全班跟著音樂齊讀(齊背)三首《春日》。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三首有關(guān)《春日》的詩句,并且把詩句背誦下來,你們表現(xiàn)得非常棒,我們一起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合作,老師感謝你們的努力。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第4課時 《小兒垂釣》《所見》《村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能感受詩句中營造的充滿童趣的意境,能從中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并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教學方式:
朗誦詩歌、說詩意、談感受、明道理。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古詩嗎?(出示古詩)《小兒垂釣》。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一首新的唐詩,好嗎?
二、出示畫面:小兒垂釣
1、指名讀讀詩題。
2、看了詩題,猜猜詩里可能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過渡:是不是同學們所想象的呢?我們就來讀讀詩句。寫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來吧!3.背誦。(1)同桌背(2)指名背
(老師要聽聽哪個同學背得既流利又好聽)(3)全班評出“背書小能手”,(獎勵一本記事本)
第3課時
誦讀第三首《春日》,(出示幻燈片)1.讀詩句。
(1)學生自由讀。(2)教師指導讀。(配樂讀)(3)學生與教師配合朗讀。(配樂讀)
2.學生默讀注釋,譯文,簡析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3.練習背誦
(老師要看哪位同學能以最快的速度把這首詩背下來,好,開始吧!)4.檢查背誦(獎勵“背誦小能手”稱號)5.布置背誦(沒有被熟的早讀接著背)6.全班跟著音樂齊讀(齊背)三首《春日》。四.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三首有關(guān)《春日》的詩句,并且把詩句背誦下來,你們表現(xiàn)得非常棒,我們一起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合作,老師感謝你們的努力。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第4課時 《小兒垂釣》《所見》《村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能感受詩句中營造的充滿童趣的意境,能從中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并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教學方式:
朗誦詩歌、說詩意、談感受、明道理。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古詩嗎?(出示古詩)《小兒垂釣》。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一首新的唐詩,好嗎?
二、出示畫面:小兒垂釣
1、指名讀讀詩題。
2、看了詩題,猜猜詩里可能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過渡:是不是同學們所想象的呢?我們就來讀讀詩句。第6課時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能理解古詩內(nèi)容,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詩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能學懂一組思念親友類古詩,提高閱讀、理解古詩的能力。教前準備:
學生預習并了解相關(guān)知識,收集相關(guān)資料。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學習能理解古詩內(nèi)容,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句所描述的情境,感 受詩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課時安排: 2課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次活動課上我們感受了表現(xiàn)兒童天真活潑的古代詩文。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一首新的唐詩,好嗎?板書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指名讀讀詩題。
2、看了詩題,猜猜詩里可能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過渡:是不是同學們所想象的呢?我們就來讀讀詩句。
二、初讀詩句,要求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
1、同學們自己讀兩遍,要求字音讀正確,節(jié)奏讀鮮明。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集體朗讀。
三、理解詩句,進入意境。
1、讀了那么多遍,誰來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詩人在佳節(jié)里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及親人;詩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陽節(jié)??
4、感受詩人的孤獨、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讀成誦,感悟升華
1、自己背誦。
2、同桌比賽背。
3、開火車背誦。
五、拓展延伸
課后搜集有關(guān)思念親友類的古詩。
第7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古詩,誰來背一背?
2、檢查課前搜集的資料。(有關(guān)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古詩)
二、拓展眼界,增長知識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曹植《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讀,教師隨時訂正錯字。
3、集體讀。
四、細讀古詩,體會意境
1、細細品讀,自己感受詩中意境。
2、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
五、誦讀古詩,感悟升華
1、自己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2、帶有感情地誦讀古詩,體現(xiàn)詩中的意境。
3、評選優(yōu)秀的誦讀者。
六、課堂小結(jié):
我們都是在親情的呵護中長大的,讓我們學會感受親情,回報親情。讓我們帶有感情地誦讀這幾首詩!板書設計:
第8課時
《夜書所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2、感受詩中秋天的景色。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課前準備
課文插圖;學生搜集描寫秋景的古詩。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xiāng),獨自在 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寫的這首詩《夜書所見》。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jié)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
第9課時 《親自然》 教學內(nèi)容:
復習上學期學習過的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一節(jié)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能指導自己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國學經(jīng)典》中的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一節(jié),今天我們共同來回顧這一節(jié)的內(nèi)容。
二、自學詩句,感悟詩意
1、領(lǐng)讀“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墩撜Z?雍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吨芤?系辭下》”“達自然之至,暢萬物之情?!龂?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抖碳?河南程氏遺書?明道先生語一》”
2、自由讀一讀。
3、指名讀,糾正字音。
4、分組讀。
5、教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知道這四句詩句是什么意思嗎?請大家結(jié)合這一單元的主題來說說詩句的意思,先自己說,再同座互相說一說。
三、討論交流,理解詩意
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边@句話中的“樂”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2、“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周易?系辭下》”“達自然之至,暢萬物之情?!龂?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抖碳?河南程氏遺書?明道先生語一》”是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
3、讀一讀86頁杜甫草堂的詩,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結(jié)合自己的來談談你對這兩首詩的理解。
四、讀《網(wǎng)開三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五、讀《浦江歌二首》,說一說詩的意思。
六、聯(lián)系自己,指導行為
1、是的,大自然對于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看看90頁的生活實踐,說以說自己的看法。
2、說一說自己的對愛護花草的看法。
七、教師小結(jié)
其實,愛大自然要從身邊做起,愛護花草樹木。
八、自由背誦經(jīng)典要義。板書第三單元 親自然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墩撜Z?雍也》
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吨芤?系辭下》 達自然之至,暢萬物之情。——三國?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
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抖碳?河南程氏遺書?明道先生語一》 第10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二節(jié)的經(jīng)典要義。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
2、理解詩句的意思。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二節(jié)的經(jīng)典要義。
二、自學詩句,感悟詩意
1、范讀“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肚f子?知北游》”“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獣x?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卸妝,冬山慘淡而如睡?!?/p>
2、自由讀一讀。
3、指名讀,糾正字音。
4、分組讀。
5、教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知道這兩句詩句是什么意思嗎?請大家先自己說,再同座互相說一說。
三、討論交流,理解詩意
1、“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边@句話中的“樂”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2、“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句話中的“樊籠”、“返”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3、“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卸妝,冬山慘淡而如睡。”你能不能結(jié)合自己的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聯(lián)系自己,指導行為
1、談談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2、讓我們牢記這兩句吧,下面請大家自由背誦。點人背,分組背,全班背
五、學習《寄蜀中薛濤校書》
1、老師范讀,學生把不認識的字寫上拼音。
2、學生自由讀。
3、說一說詩詞的意思。
六、教師小結(jié) 經(jīng)典要義
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肚f子?知北游》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獣x?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卸妝,冬山慘淡而如睡?!?郭熙《山水畫論》
第11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二節(jié)的故事和生活實踐。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
2、理解故事的意思。
3、能指導自己的行為。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能指導自己的行為。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讀上節(jié)課學習的經(jīng)典要義。
二、自學,感悟
1、抽讀故事《徽之愛竹》。
2、自由讀一讀。
3、文章重要講什么?
4、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5、讀一讀課后的《十二月采花》。
三、結(jié)合生活實踐,討論交流。
1、情景一:走在大街上,你突然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個廢棄的易拉罐。這時,你會怎么做?自由發(fā)言。
2、情景二:家里有很多廢舊電池,你打算怎樣處理他們?自由發(fā)言。
3、情景三:這個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樂樂去植物園玩。樂樂帶了很多零食。吃完之后,他把垃圾裝在塑料袋里,準備丟進垃圾箱??墒桥R走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地上還零零星星地躺著別人隨手扔下的塑料袋。樂樂該拾起別人留下的塑料袋嗎?學生討論。
四、聯(lián)系自己,指導行為: 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你是怎樣做的?
五、學習《一剪梅》:讀,理解意義。第1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二節(jié)的經(jīng)典誦讀《論語?雍也》。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能指導自己的行為。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能指導自己的行為。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經(jīng)典誦讀中的《論語?雍也》。
二、自學詩句,感悟詩意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分組讀。
4、教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知道這些詩句是什么意思嗎?請大家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先自己說,再同座互相說一說。
三、討論交流,理解詩意
1、說一說,你知道哪一句的意思,能為我們講一講嗎? 學生自由說,教師引導。
2、學習《登錦城散花樓》:讀,理解意思。
四、教師小結(jié) 第13課時 教學內(nèi)容:《親自然》的第三節(jié)的經(jīng)典要義。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
2、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理解詩句的意思。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三節(jié)的經(jīng)典要義。
二、自學詩句,感悟詩意
1、范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肚f子?知北游》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八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薄墩撜Z?先進》
五谷不時,果實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獸魚鱉不中殺,不粥于市?!抖Y記?王制》
2、自由讀一讀。
3、指名讀,糾正字音。
4、分組讀。
5、教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知道這幾句詩句是什么意思嗎?請大家先自己說,再同座互相說一說。
三、討論交流,理解詩意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边@句話中的“美”、“言”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2、“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八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薄边@句話中的“春服”、“冠者”、“童子”、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3、“五谷不時,果實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獸魚鱉不中殺,不粥于市?!蹦隳懿荒芙Y(jié)合自己的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聯(lián)系自己,指導行為
1、談談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2、讓我們牢記這兩句吧,下面請大家自由背誦。點人背,分組背,全班背
五、教師小結(jié) 板書:
經(jīng)典要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肚f子?知北游》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八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薄墩撜Z?先進》五谷不時,果實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獸魚鱉不中殺,不粥于市。——《禮記?王制》 第14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三節(jié)的故事和生活實踐。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
2、理解故事的意思。
3、能指導自己的行為。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理解故事的意思,能指導自己的行為。課前準備:學生選擇一個自然環(huán)境較差的地方,進行一次環(huán)境小調(diào)查,然后填寫《環(huán)境小調(diào)查表》。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讀上節(jié)課學習的經(jīng)典要義。
二、自學,感悟
1、抽讀故事《梅妻鶴子》。
2、自由讀一讀。
3、文章重要講什么?
4、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三、交流《環(huán)境小調(diào)查》。
調(diào)查小組名稱: 調(diào)查地點: 調(diào)查時間: 以前的環(huán)境: 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
變化的原因: 調(diào)查結(jié)論: 改善建議:
四、老師小結(jié): 第15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三節(jié)的經(jīng)典誦讀《論語?述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能指導自己的行為。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能指導自己的行為。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經(jīng)典誦讀中的《論語?述而》。
二、自學詩句,感悟詩意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分組讀。
4、教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知道這些詩句是什么意思嗎?請大家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先自己說,再同座互相說一說。
三、討論交流,理解詩意
說一說,你知道哪一句的意思,能為我們講一講嗎? 學生自由說,教師引導。
四、教師小結(jié) 第16課時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通過誦讀,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3、能初步感受中華古詩文的博大精深,喜愛中國古典文化,更好地開展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教學重點:弄懂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體會這首詩明白如畫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愛國情感,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感受經(jīng)典
1、同學們,最近你在我們學校開展的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中表現(xiàn)怎么樣?都誦讀了哪些內(nèi)容?請你把最近背誦的內(nèi)容背給同學們聽一聽。
2、學生背。(看來同學們都非常喜歡誦讀古詩詞)
3、一位好的詩人就像一位好朋友,他能告訴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誼,告訴你無欲則剛、見賢思齊的人生哲理。古詩文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提供一個寄放自己心靈的空間。
二、揭示課題,了解背景
1、(師邊激情吟誦邊)出示古詩: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2、這首詩是誰寫的呢?(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杜甫)出示圖片。你了解杜甫嗎?誰能簡單的為我們介紹一下這位詩人。
3、學生交流
4、那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的這首詩呢?(看來,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了詩人當時的社會背景。)
5、(激情創(chuàng)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晚年的遭遇吧!公元755年,安史之亂讓原本繁華安定的國家岌岌可危,也把詩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層,開始了他長達八年的逃難生活。在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思鄉(xiāng)難歸。他親眼看到了叛軍的燒殺搶掠,看到了路有餓死骨的種種慘象,“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痹谶@國家危難之時,這位愛國詩人即使對著春日的花鳥也會心痛地流淚。忽然,傳來了喜訊,“忽傳收薊北”,如春雷炸響。驚喜的洪流一下子沖開了詩人郁久的情感閘門,噴薄而出人生第一首快詩——
三、自讀古詩
1、師配樂吟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大家喜歡這首詩嗎?你也來吟誦,注意(出示課件)生自由練習
3、誰愿意把這首詩吟誦給大家聽?請你來。還有誰想來? 我們一起吟誦可以看課本,也可以看著大屏幕。齊讀。
四、了解古詩大意
1、這首詩為什么被稱為“快詩”?都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請大家結(jié)合注釋和老師介紹的背景自己來學習學習,有信心學會嗎?實在不明白的地方,在旁邊畫上問號。
2、生自學
3、有不懂的地方嗎?(生相互解答,師隨機引導)
4、誰來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5、這么短的時間就把詩圣杜甫的詩弄懂了,你們真了不起!
6、這首詩為什么被稱為“快詩”?你懂了嗎?
五、深究古詩
1、文中哪一個詞最能表達作者的喜悅之情?
2、什么意思?(歡喜地近乎瘋狂)
3、再讀這個詞。
4、詩中的哪一句最能表達作者的喜悅之情呢? 預設: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生:詩人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高興到流眼淚
師:高興到流眼淚,這是喜極而泣,樂極——生悲,這是喜悅的淚水、激動的淚水、愛國的淚水。把你的這種理解送到句子中,讀。
收薊北這個消息來的怎樣?(快)從那個字可以看出?再讀這句話。(2)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生:胡亂地把書一卷就不管了,這不是杜甫這位詩圣的風格,他的風格應該是看完后把書卷好,整齊地放回原處,而他卻這樣做,那是因為太喜悅了。
是啊,對于杜甫這樣愛書如命的偉大詩人來說,胡亂地把書一卷,一放,確實不是他的風格,不是因為它不愛惜書,而是顧不上了,他這真是高興得忘乎所以,不知——所措,喜若狂
把這種理解再送到文字中,讀。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生:唱歌、喝酒,師:放和縱看出詩人的喜欲狂,詩人這時已是52歲了,這個年齡,既不適合放歌,也不適合縱酒,而他卻這樣做了,這真是得意——忘形!當事人想到能在鳥語花香和妻子、兒女作伴還鄉(xiāng),安享晚年,詩人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再讀這句話。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從巴峽到巫峽,周圍高山險峻,路途艱險,而出巫峽,到襄陽,從襄陽到洛陽又是怎樣的長途跋涉?在這里,詩人卻說“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你怎么理解? 急于想回家,這就是歸心——似箭,喜若狂,帶著這種理解,再讀。
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體會,詩人的喜悅之情已躍然紙上,怎樣把它表達出來呢? 指名讀。
六、鋪墊、感情誦讀 到現(xiàn)在為止,可能有的同學還不能體會詩人的驚喜之情,再來看詩人寫于安史之亂中的一首大作。
課件出示《春望》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自己讀
2、教師簡介前四句的意思,問從詩中體會到作者的什么心情?
3、讓我們連起來讀這兩首詩,感受詩人在大喜大悲之間命運的跌宕起伏、大落大起、大悲大喜。
4、生配樂讀。
5、詩人“喜”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相機插入相關(guān)古詩幫助理解,使教學的內(nèi)涵得以深化開拓,教學的容量得以合理的擴充,盡展我國古詩文的神奇魅力。
七、背誦古詩
1、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想象詩人間分別時的情景。
2、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設計意圖】回歸本體,落實目標。
八、課外閱讀,開拓視野懂詩人。
1、推薦出示古詩《示兒》、《離騷》。
2、學生自由誦讀。
3、鼓勵學生課外開展誦讀活動。
【設計意圖】拓展誦讀,舉一反三,促類旁通,由課堂有限的文本資源和時空開拓到課外的無限自由中去,任人翱翔,有效地推進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的開展。板書設計: 第17課時
《水調(diào)歌頭》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欣賞詠月詩詞。2.感受詩人的月下情懷。
二、教學重點: 學會欣賞詠月詩詞
三、教學難點: 感受詩人的月下情懷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一)導語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到了團團圓圓、甜甜美美的節(jié)日,什么節(jié)???(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有怎樣的習俗?(吃月餅、賞月)中秋之夜的月亮有什么特點呢?(又圓又亮)我們一般用中秋月亮的大、圓來比喻什么?(團圓)那么,當月圓之時獨在他鄉(xiāng)的感覺會是怎樣的呢?(孤獨、寂寞)用曾經(jīng)學過的詩句概括一下那種心情(獨在他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也是一首中秋夜思念親人的詞《水調(diào)歌頭》。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蘇軾,宋代詞人,寫作時正任密州知州,政治失意,客居他鄉(xiāng),在中秋月圓之夜,思念弟弟,寫下了這篇文章。
(三)初讀全詞,感知內(nèi)容 1.放錄音范讀。2.學生齊聲朗讀
3.教師評析:剛才大家讀得很不錯,說明大家已經(jīng)帶著感情、進入角色了。
過渡:這首詞不長,卻包含了豐富的內(nèi)容,我們對詩詞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想象,通過想象,再現(xiàn)詩詞的意境。
(四)發(fā)揮想象,再現(xiàn)情境 1.(放背景音樂-古箏:高山流水)通譯全文
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近詩人的世界,看看詩人對月飲酒的情景,揣摩詩人的內(nèi)心活動。2.再次朗讀
過渡:從大家的讀書來看,我們正在慢慢走進這首詞,正在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接下來請大家抓住關(guān)鍵詞,理清作者的情感脈搏。
(五)、品位詞句,體會詩情,回答問題 上闋: 1.詩人為什么要到天上去?(“問”“欲”,表現(xiàn)他對這現(xiàn)實的不滿,想要離開這個現(xiàn)實世界。)
2.詩人真要去天上的時候有什么想法?(“恐”表現(xiàn)詩人對離開現(xiàn)實世界的顧慮,高處寒冷,比不上有歌有舞的人間,又覺得還是有歌有舞的人間好,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板書:矛盾)3.詩人后來到底有沒去天上?(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下闋:
4.過渡到懷人的句子是哪句? 5.“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句話體 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口吻? 6.這種怨后來有沒有了? 7.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詩人的怨氣后來都沒了?
小結(jié)完成板書:這首詞通過作者一系列的感情變化,由矛盾-消極-積極,讓我們了解了作者的精神境界的-豁達。
(六)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
由教師單獨選人朗誦,并且點評。最后由全體共同朗誦
(七)聽歌 1.讓我們帶著對詩詞的理解,跟著歌聲再次走進《明月幾時有》。播放,學生輕聲跟唱。為加強背誦。
(八)積累
古往今來,人們愛月、賞月,有多少情感在詩人的筆下流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對月亮的獨特的感情,你能把有關(guān)月亮的句子表達出來嗎? 由學生個別回答后,出示例句。
(九)布置作業(yè) 熟讀《水調(diào)歌頭》,默寫后加以訂正板書設計:
第18課時 《陋室銘》 教學目標:
讀通古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古文。1. 指名學生讀自讀要求。2. 學生自由朗讀古文。3. 指名學生說讀后感受。
二、幫助學生學習古文。
1. 要求學生對照古文讀讀譯文。2. 出示相關(guān)字詞。
則 名 靈 陋室 唯 吾 鴻儒 白丁 調(diào) 閱 絲竹 案牘 亂耳 勞形 云 3. 幫助學生理解字詞的意思。
4. 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古文的意思。5. 簡介作者。6. 學生自由朗讀古文。
三、再讀古文。1. 學生自由讀。
2. 討論:這篇古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 交流學生討論情況。
4. 指名學生說說應該怎樣讀好。5. 學生自由練讀。6. 教師范讀。四、三讀古文。
1. 教師說說古文的一般讀法。2. 教師再次示范讀。3. 學生練讀。4. 指名學生讀。5. 學生齊讀。
五、作業(yè)設計。
讀懂《中華經(jīng)典誦讀》中的優(yōu)秀古文。
六、板書設計: 第19課時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 教學目標:
1、誦讀《三字經(jīng)》原文“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一段,理解其義,達到熟讀成誦。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拍鼙皇廊朔Q頌。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學重點:實踐中達到朗讀成誦。
教學難點:知道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拍鼙皇廊朔Q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這幾天,我們這兒都是陰雨綿綿,給我們上學和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從上月底開始已經(jīng)連續(xù)下了9天大暴雨,范圍波及15個市縣,受災人口達164.8萬,海南萬寧特大暴雨中心區(qū)致經(jīng)濟損失約5億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暴雨過程。水災如此嚴重,我們不得不說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個君主對治水很有辦法,他就是——大禹。你聽說過他治水的故事嗎?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擁戴,孔子《論語?泰伯篇》中說:“禹,吾無閑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閑然矣”!意思是:對于大禹,我沒有什么好批評的,為什么呢?因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辦得非常豐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時穿的衣服做得 很華美;他住得也很簡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卻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設上。對于禹,我沒有什么好批評的。這是孔子的原話。這就足以證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們的三字經(jīng)就把大禹這個有名的人物編了進去。你想讀一讀嗎?
二、大聲誦讀、品讀解意
1、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2)指名讀。
(3)教師領(lǐng)讀,學生跟讀,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2、品讀解意,邊讀邊試解釋內(nèi)容。
(1)從這四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個朝代,夏統(tǒng)治了四百年,商朝統(tǒng)治了六百年,周朝統(tǒng)治了八百年。禹、湯和武王指的是三個君主。
(2)你聽說過他們的故事嗎?學生分小組說說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組推舉一名代表來介紹故事。
(3)小結(jié):從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認為他們?yōu)槭裁茨艿玫绞赖娜俗鹁矗?/p>
(4)是啊,商湯、周武王和大禹一樣,也是非常善良、仁愛、開明的國君,所以這段經(jīng)文的意思是: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武王。這幾個德才兼?zhèn)涞木醣缓笕朔Q為三王。
(5)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再次誦讀,學生齊讀。
3、各種形式朗讀(1)學生練習朗讀(2)男生、女生賽讀(3)小組比賽讀
4、背誦比賽 A、重點字空留記憶 夏()商()周()稱三王 B、主句缺失記憶 夏有禹()周武王()
5、理解“稱三王”
(1)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個具體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畫而連其中”,三畫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間是頂天立地的一豎代表道,即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王,天下所歸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間的大道,它在人間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應該頂天立地,成為人群的典范和樣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統(tǒng)治方法。三王的統(tǒng)治用的是仁義道德,其結(jié)果就是無為而治,天下太平,這種政治體制是王道。歷史上描繪這個時期,是五日一風,十日一雨,萬民樂業(yè),天下太平。
三、聯(lián)系實際,感悟升華 如果你長大后,做了市長,甚至是國家主席,你會怎么做呢?
四、課堂小結(jié),提出希望 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第20課時 弟子規(guī)》 教學目標: 1.熟讀《弟子規(guī)》入則孝部分。
2.通過講解及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孝心。教學重點:
1.熟讀成誦,感受孝心的魅力。2.聯(lián)系實際,抒發(fā)孝心。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弟子規(guī)》知識搶答賽。
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可以背誦弟子規(guī),甚至可以倒背如流。關(guān)于《弟子規(guī)》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進入知識搶答賽。1.《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誰? 2.《弟子規(guī)》分為幾個部分? 3.《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誰? 4.《弟子規(guī)》的意思是什么?
二、熱情誦讀,齊誦《弟子規(guī)》——入則孝。1.讀書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嗎?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齊誦《入則孝》部分。3.小組比賽讀。
三、進入主題,講解“親有疾——不離床”部分。討論: 1.怎樣做才是孝順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覺是怎樣的呢?生病的時候你最希望身邊的人怎么照顧你? 3.父母生病的時候會怎樣想,他們希望我們做子女的怎樣做呢?
4.古時候,孝順的兒女是這樣做的(出示PPT: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有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生說,教師補充)
5.感動你的地方是哪里?(藥先嘗,不離床)父母心中會怎樣想呢?
四、情景體驗,感悟孝道。
古時候子為父母嘗藥,是為了為父母試探藥的溫度。可是現(xiàn)在我們不能為父母嘗藥,因為亂吃藥是危險的。當父母生病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小組討論后請一個小組到講臺上表演。(一個扮演生病的母親,一個扮演兒子)請大家給出建議和意見。給予鼓勵。五、積極討論,解決問題。
1.我們班的同學們都很聰明,現(xiàn)在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他解決嗎? 2.講述故事:“小明想跟媽媽學家務,可是媽媽說只要專心學習就好了。小明要怎樣做?” 同學發(fā)言。
3.你們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們覺得說服媽媽要注意哪幾點?(禮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媽媽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該怎么辦?(找機會再和媽媽講)
六、情景表演,小組活動。
如果遇到下列問題的時候,你會解決嗎?
講述:小明的爸爸隨手把垃圾扔到車窗外,小明該怎么勸說呢?小組活動,然后展示。七、總結(jié)升華,神情寄語。
孝心是最美的品質(zhì),孝順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孩子。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的孩子!齊誦《入則孝》部分,結(jié)束本課。
第五篇:六年級國學教案
六年級國學備課
第1課時
《春日》
一.教學內(nèi)容簡析。
在本單元中,本次學習的目的是誦讀《春日》,分別為北宋詞人秦觀的《春日》,北宋文學家晁補之的《春日》和南北詩人朱熹的《春日》。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背誦詩歌。
2.感受我國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積淀的精美華章的魅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古典和國學的情趣。三.教學過程。
(一)探討春天引入課文。
同學們,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樣的景色?誰能用一些詞語來描述一下春天?
春天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歡描寫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就跟隨北宋文人的足跡,去欣賞欣賞春日的生機勃勃。
(二)整體感受。
1.學生自由讀三首春日,把詩句詩通順,讀流利,并自己通過鏈接認識詩人。
2.學生齊讀三首春日。
3.指名學生讀。
(三)誦讀第一首《春日》。(出示幻燈片)。
1.讀詩句。
(1)全班齊讀。(2)指名讀,評讀。(3)跟教師讀。
2.學生自主學習,交流(根據(jù)注釋,譯文了解詩句意思,從簡析中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3.全班齊讀譯文。
4.學習詩歌的寫作方式。
(擬人。原來詩歌也能用擬人的手法來寫,今天,我們又長見識了)
5.再把詩句美美地讀一讀,讀出詩人描寫的那么美的意境,讀出詩句的韻味。(配樂讀)
6.各種形式的背誦。
①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分小組背。(配樂背)
第2課時
(四)誦讀第二首《春日》。(出示幻燈片)
1.讀詩句。(1)男女生讀。(2)跟讀,齊讀。(配樂讀)(3)比賽讀。(配樂讀)
(各小組派一名代表,比一比誰讀得好,獎勵“讀書小能手”稱號,獎品一本記事本)
2.學生自主交流
說說作者這首美麗的春天表達他怎樣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從這里我們又學到了一種寫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來吧!
3.背誦。
(1)同桌背
(2)指名背
(老師要聽聽哪個同學背得既流利又好聽)
(3)全班評出“背書小能手”,(獎勵一本記事本)
第3課時
(五)誦讀第三首《春日》,(出示幻燈片)
1.讀詩句。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指導讀。(配樂讀)
(3)學生與教師配合朗讀。(配樂讀)
2.學生默讀注釋,譯文,簡析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3.練習背誦
(老師要看哪位同學能以最快的速度把這首詩背下來,好,開始吧?。?/p>
4.檢查背誦(獎勵“背誦小能手”稱號)
5.布置背誦(沒有被熟的早讀接著背)6.全班跟著音樂齊讀(齊背)三首《春日》。四.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三首有關(guān)《春日》的詩句,并且把詩句背誦下來,你們表現(xiàn)得非常棒,我們一起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合作,老師感謝你們的努力。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第4課時
《小兒垂釣》《所見》《村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能感受詩句中營造的充滿童趣的意境,能從中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并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教學方式:
朗誦詩歌、說詩意、談感受、明道理。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古詩嗎?(出示古詩)《小兒垂釣》。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一首新的唐詩,好嗎?
二、出示畫面:小兒垂釣
1、指名讀讀詩題。
2、看了詩題,猜猜詩里可能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過渡:是不是同學們所想象的呢?我們就來讀讀詩句。
三、初讀詩句,要求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
1、首先同學們自己讀兩遍,要求字音讀正確,節(jié)奏讀鮮明。
2、指名讀。
3、集體讀。
四、理解詩句,進入意境。
1、讀了那么多遍,誰來告訴老師,這首詩中寫到幾個人?
2、詩中怎樣稱小孩的?(稚子)這個稚還是什么稚?(幼稚 稚嫩 幼稚愿)總之都是指小孩那獨特的單純天真的感覺。
3、你能根據(jù)詩句內(nèi)容想象一下,猜猜這個小孩的外貌嗎? 結(jié)合學生的發(fā)言,理解“蓬頭”; 再猜猜他的衣著啊。
4、感受詩句中營造的充滿童趣的意境,能從中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五、熟讀成誦,強化記憶
1、自己背誦。
2、同桌比賽背。
3、帶有動作表演背誦
第5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兒垂釣》這首詩,主要體現(xiàn)了兒童的童貞稚氣,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除了這首詩,你還知道哪些充滿童趣的古詩呢?
二、拓展眼界,增長知識
1、出示《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出示《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三、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讀,教師隨時訂正錯字。
3、集體讀。
四、細讀古詩,體會意境
1、細細品讀,自己感受詩中意境。
2、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
五、誦讀古詩,感悟升華
1、自己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2、帶有感情地誦讀古詩,體現(xiàn)詩中的意境。
3、評選優(yōu)秀的誦讀者。
六、課堂小結(jié):
其實,生活中充滿情趣的事有很多,春天撲蝶、捉蝸牛;夏天捉蟬、游泳;秋日賞菊、采集標本;冬日玩雪、溜冰??只要我們有心,就能時時處處感受到生活的美,老師今天的作業(yè)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找一個你認為好玩的事做做,并寫下自己真實的體驗,好嗎? 板書設計:
第6課時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能理解古詩內(nèi)容,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詩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能學懂一組思念親友類古詩,提高閱讀、理解古詩的能力。
教前準備:
學生預習并了解相關(guān)知識,收集相關(guān)資料。
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學習能理解古詩內(nèi)容,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句所描述的情境,感
受詩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課時安排:
2課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次活動課上我們感受了表現(xiàn)兒童天真活潑的古代詩文。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一首新的唐詩,好嗎?板書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指名讀讀詩題。
2、看了詩題,猜猜詩里可能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過渡:是不是同學們所想象的呢?我們就來讀讀詩句。
二、初讀詩句,要求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
1、同學們自己讀兩遍,要求字音讀正確,節(jié)奏讀鮮明。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集體朗讀。
三、理解詩句,進入意境。
1、讀了那么多遍,誰來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
2、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詩人在佳節(jié)里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及親人;詩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陽節(jié)??
4、感受詩人的孤獨、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讀成誦,感悟升華
1、自己背誦。
2、同桌比賽背。
3、開火車背誦。
五、拓展延伸
課后搜集有關(guān)思念親友類的古詩。
第7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古詩,誰來背一背?
2、檢查課前搜集的資料。(有關(guān)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古詩)
二、拓展眼界,增長知識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曹植《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讀,教師隨時訂正錯字。
3、集體讀。
四、細讀古詩,體會意境
1、細細品讀,自己感受詩中意境。
2、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
五、誦讀古詩,感悟升華
1、自己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2、帶有感情地誦讀古詩,體現(xiàn)詩中的意境。
3、評選優(yōu)秀的誦讀者。
六、課堂小結(jié):
我們都是在親情的呵護中長大的,讓我們學會感受親情,回報親情。讓我們帶有感情地誦讀這幾首詩!
板書設計:
第8課時
《夜書所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2、感受詩中秋天的景色。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課前準備
課文插圖;學生搜集描寫秋景的古詩。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xiāng),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寫的這首詩《夜書所見》。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jié)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
第9課時 《親自然》 教學內(nèi)容:
復習上學期學習過的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一節(jié)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能指導自己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國學經(jīng)典》中的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一節(jié),今天我們共同來回顧這一節(jié)的內(nèi)容。
二、自學詩句,感悟詩意
1、領(lǐng)讀“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墩撜Z?雍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吨芤?系辭下》”“達自然之至,暢萬物之情。——三國?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抖碳?河南程氏遺書?明道先生語一》”
2、自由讀一讀。
3、指名讀,糾正字音。
4、分組讀。
5、教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知道這四句詩句是什么意思嗎?請大家結(jié)合這一單元的主題來說說詩句的意思,先自己說,再同座互相說一說。
三、討論交流,理解詩意
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边@句話中的“樂”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2、“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吨芤?系辭下》”“達自然之至,暢萬物之情?!龂?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抖碳?河南程氏遺書?明道先生語一》”是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
3、讀一讀86頁杜甫草堂的詩,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結(jié)合自己的來談談你對這兩首詩的理解。
四、讀《網(wǎng)開三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五、讀《浦江歌二首》,說一說詩的意思。
六、聯(lián)系自己,指導行為
1、是的,大自然對于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纯?0頁的生活實踐,說以說自己的看法。
2、說一說自己的對愛護花草的看法。
七、教師小結(jié)
其實,愛大自然要從身邊做起,愛護花草樹木。
八、自由背誦經(jīng)典要義。板書:
第三單元
親自然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墩撜Z?雍也》
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周易?系辭下》 達自然之至,暢萬物之情?!龂?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
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抖碳?河南程氏遺書?明道先生語一》
第10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二節(jié)的經(jīng)典要義。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
2、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二節(jié)的經(jīng)典要義。
二、自學詩句,感悟詩意
1、范讀“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肚f子?知北游》”“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獣x?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卸妝,冬山慘淡而如睡?!?/p>
2、自由讀一讀。
3、指名讀,糾正字音。
4、分組讀。
5、教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知道這兩句詩句是什么意思嗎?請大家先自己說,再同座互相說一說。
三、討論交流,理解詩意
1、“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边@句話中的“樂”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2、“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边@句話中的“樊籠”、“返”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3、“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卸妝,冬山慘淡而如睡?!蹦隳懿荒芙Y(jié)合自己的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聯(lián)系自己,指導行為
1、談談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2、讓我們牢記這兩句吧,下面請大家自由背誦。點人背,分組背,全班背
五、學習《寄蜀中薛濤校書》
1、老師范讀,學生把不認識的字寫上拼音。
2、學生自由讀。
3、說一說詩詞的意思。
六、教師小結(jié)
經(jīng)典要義
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肚f子?知北游》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晉?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卸妝,冬山慘淡而如睡?!?郭熙《山水畫論》
第11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二節(jié)的故事和生活實踐。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
2、理解故事的意思。
3、能指導自己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能指導自己的行為。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讀上節(jié)課學習的經(jīng)典要義。
二、自學,感悟
1、抽讀故事《徽之愛竹》。
2、自由讀一讀。
3、文章重要講什么?
4、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5、讀一讀課后的《十二月采花》。
三、結(jié)合生活實踐,討論交流。
1、情景一:走在大街上,你突然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個廢棄的易拉罐。這時,你會怎么做?自由發(fā)言。
2、情景二:家里有很多廢舊電池,你打算怎樣處理他們?自由發(fā)言。
3、情景三:這個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樂樂去植物園玩。樂樂帶了很多零食。吃完之后,他把垃圾裝在塑料袋里,準備丟進垃圾箱??墒桥R走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地上還零零星星地躺著別人隨手扔下的塑料袋。樂樂該拾起別人留下的塑料袋嗎?學生討論。
四、聯(lián)系自己,指導行為: 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你是怎樣做的?
五、學習《一剪梅》:讀,理解意義。
第1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二節(jié)的經(jīng)典誦讀《論語?雍也》。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能指導自己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能指導自己的行為。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經(jīng)典誦讀中的《論語?雍也》。
二、自學詩句,感悟詩意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分組讀。
4、教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知道這些詩句是什么意思嗎?請大家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先自己說,再同座互相說一說。
三、討論交流,理解詩意
1、說一說,你知道哪一句的意思,能為我們講一講嗎?
學生自由說,教師引導。
2、學習《登錦城散花樓》:讀,理解意思。
四、教師小結(jié)
第13課時 教學內(nèi)容:《親自然》的第三節(jié)的經(jīng)典要義。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
2、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理解詩句的意思。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三節(jié)的經(jīng)典要義。
二、自學詩句,感悟詩意
1、范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肚f子?知北游》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八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論語?先進》
五谷不時,果實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獸魚鱉不中殺,不粥于市。——《禮記?王制》
2、自由讀一讀。
3、指名讀,糾正字音。
4、分組讀。
5、教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知道這幾句詩句是什么意思嗎?請大家先自己說,再同座互相說一說。
三、討論交流,理解詩意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边@句話中的“美”、“言”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2、“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八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這句話中的“春服”、“冠者”、“童子”、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
3、“五谷不時,果實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獸魚鱉不中殺,不粥于市。”你能不能結(jié)合自己的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聯(lián)系自己,指導行為
1、談談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2、讓我們牢記這兩句吧,下面請大家自由背誦。點人背,分組背,全班背
五、教師小結(jié)
板書:
經(jīng)典要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肚f子?知北游》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八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薄墩撜Z?先進》 五谷不時,果實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獸魚鱉不中殺,不粥于市。——《禮記?王制》
第14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三節(jié)的故事和生活實踐。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
2、理解故事的意思。
3、能指導自己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理解故事的意思,能指導自己的行為。
課前準備:學生選擇一個自然環(huán)境較差的地方,進行一次環(huán)境小調(diào)查,然后填寫《環(huán)境小調(diào)查表》。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讀上節(jié)課學習的經(jīng)典要義。
二、自學,感悟
1、抽讀故事《梅妻鶴子》。
2、自由讀一讀。
3、文章重要講什么?
4、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三、交流《環(huán)境小調(diào)查》。
調(diào)查小組名稱:
調(diào)查地點:
調(diào)查時間:
以前的環(huán)境:
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
變化的原因:
調(diào)查結(jié)論:
改善建議:
四、老師小結(jié):
第15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第三單元《親自然》的第三節(jié)的經(jīng)典誦讀《論語?述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能指導自己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能指導自己的行為。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經(jīng)典誦讀中的《論語?述而》。
二、自學詩句,感悟詩意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分組讀。
4、教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你們知道這些詩句是什么意思嗎?請大家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先自己說,再同座互相說一說。
三、討論交流,理解詩意
說一說,你知道哪一句的意思,能為我們講一講嗎?
學生自由說,教師引導。
四、教師小結(jié)
第16課時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通過誦讀,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3、能初步感受中華古詩文的博大精深,喜愛中國古典文化,更好地開展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教學重點:弄懂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體會這首詩明白如畫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愛國情感,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感受經(jīng)典
1、同學們,最近你在我們學校開展的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中表現(xiàn)怎么樣?都誦讀了哪些內(nèi)容?請你把最近背誦的內(nèi)容背給同學們聽一聽。
2、學生背。(看來同學們都非常喜歡誦讀古詩詞)
3、一位好的詩人就像一位好朋友,他能告訴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誼,告訴你無欲則剛、見賢思齊的人生哲理。古詩文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提供一個寄放自己心靈的空間。
二、揭示課題,了解背景
1、(師邊激情吟誦邊)出示古詩: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2、這首詩是誰寫的呢?(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杜甫)出示圖片。你了解杜甫嗎?誰能簡單的為我們介紹一下這位詩人。
3、學生交流
4、那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的這首詩呢?(看來,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了詩人當時的社會背景。)
5、(激情創(chuàng)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晚年的遭遇吧!公元755年,安史之亂讓原本繁華安定的國家岌岌可危,也把詩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層,開始了他長達八年的逃難生活。在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思鄉(xiāng)難歸。他親眼看到了叛軍的燒殺搶掠,看到了路有餓死骨的種種慘象,“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痹谶@國家危難之時,這位愛國詩人即使對著春日的花鳥也會心痛地流淚。忽然,傳來了喜訊,“忽傳收薊北”,如春雷炸響。驚喜的洪流一下子沖開了詩人郁久的情感閘門,噴薄而出人生第一首快詩——
三、自讀古詩
1、師配樂吟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大家喜歡這首詩嗎?你也來吟誦,注意(出示課件)生自由練習
3、誰愿意把這首詩吟誦給大家聽?請你來。還有誰想來?
我們一起吟誦可以看課本,也可以看著大屏幕。齊讀。
四、了解古詩大意
1、這首詩為什么被稱為“快詩”?都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請大家結(jié)合注釋和老師介紹的背景自己來學習學習,有信心學會嗎?實在不明白的地方,在旁邊畫上問號。
2、生自學
3、有不懂的地方嗎?(生相互解答,師隨機引導)
4、誰來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5、這么短的時間就把詩圣杜甫的詩弄懂了,你們真了不起!
6、這首詩為什么被稱為“快詩”?你懂了嗎?
五、深究古詩
1、文中哪一個詞最能表達作者的喜悅之情?
2、什么意思?(歡喜地近乎瘋狂)
3、再讀這個詞。
4、詩中的哪一句最能表達作者的喜悅之情呢?
預設: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生:詩人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高興到流眼淚
師:高興到流眼淚,這是喜極而泣,樂極——生悲,這是喜悅的淚水、激動的淚水、愛國的淚水。把你的這種理解送到句子中,讀。
收薊北這個消息來的怎樣?(快)從那個字可以看出?再讀這句話。
(2)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生:胡亂地把書一卷就不管了,這不是杜甫這位詩圣的風格,他的風格應該是看完后把書卷好,整齊地放回原處,而他卻這樣做,那是因為太喜悅了。
是啊,對于杜甫這樣愛書如命的偉大詩人來說,胡亂地把書一卷,一放,確實不是他的風格,不是因為它不愛惜書,而是顧不上了,他這真是高興得忘乎所以,不知——所措,喜若狂
把這種理解再送到文字中,讀。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生:唱歌、喝酒,師:放和縱看出詩人的喜欲狂,詩人這時已是52歲了,這個年齡,既不適合放歌,也不適合縱酒,而他卻這樣做了,這真是得意——忘形!當事人想到能在鳥語花香和妻子、兒女作伴還鄉(xiāng),安享晚年,詩人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再讀這句話。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從巴峽到巫峽,周圍高山險峻,路途艱險,而出巫峽,到襄陽,從襄陽到洛陽又是怎樣的長途跋涉?在這里,詩人卻說“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你怎么理解?
急于想回家,這就是歸心——似箭,喜若狂,帶著這種理解,再讀。
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體會,詩人的喜悅之情已躍然紙上,怎樣把它表達出來呢?
指名讀。
六、鋪墊、感情誦讀 到現(xiàn)在為止,可能有的同學還不能體會詩人的驚喜之情,再來看詩人寫于安史之亂中的一首大作。
課件出示《春望》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自己讀
2、教師簡介前四句的意思,問從詩中體會到作者的什么心情?
3、讓我們連起來讀這兩首詩,感受詩人在大喜大悲之間命運的跌宕起伏、大落大起、大悲大喜。
4、生配樂讀。
5、詩人“喜”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相機插入相關(guān)古詩幫助理解,使教學的內(nèi)涵得以深化開拓,教學的容量得以合理的擴充,盡展我國古詩文的神奇魅力。
七、背誦古詩
1、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想象詩人間分別時的情景。
2、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設計意圖】回歸本體,落實目標。
八、課外閱讀,開拓視野懂詩人。
1、推薦出示古詩《示兒》、《離騷》。
2、學生自由誦讀。
3、鼓勵學生課外開展誦讀活動。
【設計意圖】拓展誦讀,舉一反三,促類旁通,由課堂有限的文本資源和時空開拓到課外的無限自由中去,任人翱翔,有效地推進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的開展。板書設計:
第17課時
《水調(diào)歌頭》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欣賞詠月詩詞。
2.感受詩人的月下情懷。
二、教學重點:
學會欣賞詠月詩詞
三、教學難點:
感受詩人的月下情懷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到了團團圓圓、甜甜美美的節(jié)日,什么節(jié)???(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有怎樣的習俗?(吃月餅、賞月)中秋之夜的月亮有什么特點呢?(又圓又亮)我們一般用中秋月亮的大、圓來比喻什么?(團圓)那么,當月圓之時獨在他鄉(xiāng)的感覺會是怎樣的呢?(孤獨、寂寞)用曾經(jīng)學過的詩句概括一下那種心情(獨在他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也是一首中秋夜思念親人的詞《水調(diào)歌頭》。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蘇軾,宋代詞人,寫作時正任密州知州,政治失意,客居他鄉(xiāng),在中秋月圓之夜,思念弟弟,寫下了這篇文章。
(三)初讀全詞,感知內(nèi)容
1.放錄音范讀。
2.學生齊聲朗讀
3.教師評析:剛才大家讀得很不錯,說明大家已經(jīng)帶著感情、進入角色了。
過渡:這首詞不長,卻包含了豐富的內(nèi)容,我們對詩詞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想象,通過想象,再現(xiàn)詩詞的意境。
(四)發(fā)揮想象,再現(xiàn)情境
1.(放背景音樂-古箏:高山流水)通譯全文
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近詩人的世界,看看詩人對月飲酒的情景,揣摩詩人的內(nèi)心活動。
2.再次朗讀
過渡:從大家的讀書來看,我們正在慢慢走進這首詞,正在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接下來請大家抓住關(guān)鍵詞,理清作者的情感脈搏。
(五)、品位詞句,體會詩情,回答問題
上闋:
1.詩人為什么要到天上去?(“問”“欲”,表現(xiàn)他對這現(xiàn)實的不滿,想要離開這個現(xiàn)實世界。)
2.詩人真要去天上的時候有什么想法?(“恐”表現(xiàn)詩人對離開現(xiàn)實世界的顧慮,高處寒冷,比不上有歌有舞的人間,又覺得還是有歌有舞的人間好,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板書:矛盾)3.詩人后來到底有沒去天上?(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下闋:
4.過渡到懷人的句子是哪句?
5.“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口吻?
6.這種怨后來有沒有了?
7.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詩人的怨氣后來都沒了?
小結(jié)完成板書:這首詞通過作者一系列的感情變化,由矛盾-消極-積極,讓我們了解了作者的精神境界的-豁達。
(六)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
由教師單獨選人朗誦,并且點評。最后由全體共同朗誦
(七)聽歌
1.讓我們帶著對詩詞的理解,跟著歌聲再次走進《明月幾時有》。播放,學生輕聲跟唱。為加強背誦。
(八)積累
古往今來,人們愛月、賞月,有多少情感在詩人的筆下流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對月亮的獨特的感情,你能把有關(guān)月亮的句子表達出來嗎?
由學生個別回答后,出示例句。
(九)布置作業(yè)
熟讀《水調(diào)歌頭》,默寫后加以訂正 板書設計:
第18課時 《陋室銘》
教學目標:
讀通古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古文。
1.指名學生讀自讀要求。
2.學生自由朗讀古文。
3.指名學生說讀后感受。
二、幫助學生學習古文。
1.要求學生對照古文讀讀譯文。
2.出示相關(guān)字詞。
則
名
靈
陋室
唯
吾
鴻儒
白丁
調(diào)
閱
絲竹
案牘
亂耳
勞形
云
3.幫助學生理解字詞的意思。
4.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古文的意思。
5.簡介作者。
6.學生自由朗讀古文。
三、再讀古文。
1.學生自由讀。
2.討論:這篇古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交流學生討論情況。
4.指名學生說說應該怎樣讀好。
5.學生自由練讀。
6.教師范讀。
四、三讀古文。
1.教師說說古文的一般讀法。
2.教師再次示范讀。
3.學生練讀。
4.指名學生讀。
5.學生齊讀。
五、作業(yè)設計。
讀懂《中華經(jīng)典誦讀》中的優(yōu)秀古文。
六、板書設計:
第19課時
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 教學目標:
1、誦讀《三字經(jīng)》原文“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一段,理解其義,達到熟讀成誦。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拍鼙皇廊朔Q頌。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學重點:實踐中達到朗讀成誦。
教學難點:知道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拍鼙皇廊朔Q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這幾天,我們這兒都是陰雨綿綿,給我們上學和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從上月底開始已經(jīng)連續(xù)下了9天大暴雨,范圍波及15個市縣,受災人口達164.8萬,海南萬寧特大暴雨中心區(qū)致經(jīng)濟損失約5億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暴雨過程。水災如此嚴重,我們不得不說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個君主對治水很有辦法,他就是——大禹。你聽說過他治水的故事嗎?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擁戴,孔子《論語?泰伯篇》中說:“禹,吾無閑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閑然矣”!意思是:對于大禹,我沒有什么好批評的,為什么呢?因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辦得非常豐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時穿的衣服做得很華美;他住得也很簡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卻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設上。對于禹,我沒有什么好批評的。這是孔子的原話。這就足以證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們的三字經(jīng)就把大禹這個有名的人物編了進去。你想讀一讀嗎?
二、大聲誦讀、品讀解意
1、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2)指名讀。
(3)教師領(lǐng)讀,學生跟讀,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2、品讀解意,邊讀邊試解釋內(nèi)容。
(1)從這四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個朝代,夏統(tǒng)治了四百年,商朝統(tǒng)治了六百年,周朝統(tǒng)治了八百年。禹、湯和武王指的是三個君主。
(2)你聽說過他們的故事嗎?學生分小組說說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組推舉一名代表來介紹故事。
(3)小結(jié):從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認為他們?yōu)槭裁茨艿玫绞赖娜俗鹁矗?/p>
(4)是啊,商湯、周武王和大禹一樣,也是非常善良、仁愛、開明的國君,所以這段經(jīng)文的意思是: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武王。這幾個德才兼?zhèn)涞木醣缓笕朔Q為三王。
(5)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再次誦讀,學生齊讀。
3、各種形式朗讀(1)學生練習朗讀(2)男生、女生賽讀(3)小組比賽讀
4、背誦比賽
A、重點字空留記憶 夏()商()周()稱三王 B、主句缺失記憶 夏有禹()周武王()
5、理解“稱三王”
(1)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個具體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畫而連其中”,三畫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間是頂天立地的一豎代表道,即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王,天下所歸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間的大道,它在人間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應該頂天立地,成為人群的典范和樣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統(tǒng)治方法。三王的統(tǒng)治用的是仁義道德,其結(jié)果就是無為而治,天下太平,這種政治體制是王道。歷史上描繪這個時期,是五日一風,十日一雨,萬民樂業(yè),天下太平。
三、聯(lián)系實際,感悟升華
如果你長大后,做了市長,甚至是國家主席,你會怎么做呢?
四、課堂小結(jié),提出希望 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第20課時 弟子規(guī)》 教學目標:
1.熟讀《弟子規(guī)》入則孝部分。
2.通過講解及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孝心。教學重點:
1.熟讀成誦,感受孝心的魅力。2.聯(lián)系實際,抒發(fā)孝心。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弟子規(guī)》知識搶答賽。
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可以背誦弟子規(guī),甚至可以倒背如流。關(guān)于《弟子規(guī)》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進入知識搶答賽。1.《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誰? 2.《弟子規(guī)》分為幾個部分? 3.《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誰? 4.《弟子規(guī)》的意思是什么?
二、熱情誦讀,齊誦《弟子規(guī)》——入則孝。1.讀書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嗎?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齊誦《入則孝》部分。3.小組比賽讀。
三、進入主題,講解“親有疾——不離床”部分。討論:
1.怎樣做才是孝順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覺是怎樣的呢?生病的時候你最希望身邊的人怎么照顧你? 3.父母生病的時候會怎樣想,他們希望我們做子女的怎樣做呢?
4.古時候,孝順的兒女是這樣做的(出示PPT: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有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生說,教師補充)
5.感動你的地方是哪里?(藥先嘗,不離床)父母心中會怎樣想呢?
四、情景體驗,感悟孝道。
古時候子為父母嘗藥,是為了為父母試探藥的溫度??墒乾F(xiàn)在我們不能為父母嘗藥,因為亂吃藥是危險的。當父母生病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小組討論后請一個小組到講臺上表演。(一個扮演生病的母親,一個扮演兒子)請大家給出建議和意見。給予鼓勵。五、積極討論,解決問題。
1.我們班的同學們都很聰明,現(xiàn)在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他解決嗎? 2.講述故事:“小明想跟媽媽學家務,可是媽媽說只要專心學習就好了。小明要怎樣做?” 同學發(fā)言。
3.你們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們覺得說服媽媽要注意哪幾點?(禮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媽媽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該怎么辦?(找機會再和媽媽講)
六、情景表演,小組活動。
如果遇到下列問題的時候,你會解決嗎?
講述:小明的爸爸隨手把垃圾扔到車窗外,小明該怎么勸說呢?小組活動,然后展示。七、總結(jié)升華,神情寄語。
孝心是最美的品質(zhì),孝順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孩子。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的孩子!齊誦《入則孝》部分,結(jié)束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