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22《海底世界》教案(小編推薦)
22海底世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2.通過對本課重點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之間聯(lián)系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詞,讀準多音字“參”,會用“普通”和“物產(chǎn)豐富”造句。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2.指導學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詞,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習課文的興趣)
同學們,你到過海邊嗎?你看見過大海嗎?大海一望無際,大海波瀾壯闊。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壯觀,你可曾想過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呢?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去海底旅行,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奧秘吧!
(二)教師范讀課文。(配樂),學生邊聽邊想海底世界的樣子。
(三)學生聽讀后簡述海底世界的樣子。(能找出中心句或訓練概括能力。)
(四)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文中生字,并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詞。可讓學生采用填表法按要求進行自學。
(五)檢查自學。(檢查反饋讀書情況)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糾正讀音。2.提醒學生注意特殊韻母或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發(fā)音。
例:“卻”:que韻母中“ue”中的“u”上面的兩個點去掉了,這是因為ü見到j、q、x后要脫帽行禮。
“私”si和“異”yi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3.提示學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多音字組詞的方法,作鞏固練習。4.指名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
“卻”是左右結(jié)構(gòu),右半部是“卩”,不要寫成“阝”?!爱悺笔巧舷陆Y(jié)構(gòu),上半部是“巳”,不要寫成“己”。5.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組詞的方式作鞏固練習。
私()兔()煤()和()免()謀()
異()峽()饑()
導()狹()?。ǎ?/p>
(六)讓學生輕聲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詞語質(zhì)疑。1.比較近義詞,理解詞義。
奇異——特別,與“平常”不同,與“奇怪”意思相近。但“奇異”多用來形容景色,而“奇怪”可以形容人、事、景物,應用范圍廣。
蘊藏——與“儲藏”的意思相近。用在潛藏而未顯露或等待開發(fā)的地方。普通——平常的、一般的。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竊竊私語——原指人們偷偷地小聲說話。本課是把海底動物發(fā)出的聲音比作人在“竊竊私語”,顯得很生動。
物產(chǎn)豐富——物產(chǎn):天然出產(chǎn)的和人工制造的物品。豐富:(物質(zhì)財富、學識經(jīng)驗)種類多或數(shù)量大。即:天然出產(chǎn)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種類繁多,數(shù)量大。
(七)再次讓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八)作業(yè)。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背誦第3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二)通過課文3、4自然段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
(二)指導學生讀懂3、4自然段,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
三、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1.讓學生看錄相。
2.說說你看到的大海深處是什么樣兒的?
(二)抓重點句,了解特點。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讓學生思考,文中哪句話概括介紹了海底世界的特點? 3.指讀有關句子:
“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4.這句話著重介紹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點?(兩方面特點:景色奇異和物產(chǎn)豐富。)
(三)粗讀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并根據(jù)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段落。
2.指名回答,課堂討論。
通過討論讓學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側(cè)重講海底世界景色奇異。4、5、6自然段側(cè)重講海底物產(chǎn)豐富。
3.引導學生回顧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1)思——問題。(2)畫——重點句。(3)找——重點詞語。
(4)說——自己對內(nèi)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習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異。
(1)指讀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風浪嗎?有光嗎?(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點句。
“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3)課堂討論:“依然”是什么意思?讓學生將句中“依然”換成一個與它意思相近的詞,使句子意思不變。
“依然”指依照原來的樣子。經(jīng)過討論,句中“依然”一詞,可換成與它相近的“仍然”,句義不變。用這樣近義詞替換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當海面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卻同原來一樣寧靜。
(4)海底有光嗎?回答這一問題時教師讀有關句子,讓學生從中找出重點詞“卻”,然后展開討論:“卻”在這句話中起什么作用?
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卻”在句中有轉(zhuǎn)折連接的作用,說明黑中有亮。2.學習第3自然段。(理解并能體會海底神秘的聲音,激發(fā)學生對海底世界的探索欲望)
讓學生運用學習一段話的方法,學習這一段。
(1)思。想一想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話是什么意思?句與句之間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
(2)指讀句子,并分別說句意。(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沒有一點聲音呢?”
讓學生討論:“是否”是什么意思?將“是否”換成另外一個詞語,使句意不變?!笆欠瘛笔恰笆遣皇恰钡囊馑?,讓學生采用換詞語的方式理解句義。
3.學生自讀3~5句。想想這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中的哪個詞語講的?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弄明白這三句話是圍繞著第2句“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這句話的意思講的。
(1)指讀重點句,理解詞語。(2)什么是“竊竊私語”?
(“竊竊”形容聲音細小?!案`竊私語”指背著人輕輕地交談。本課是比喻海底動物發(fā)出輕微的聲音。)
(3)讓學生用動作演示“竊竊私語”。(4)作者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用這個詞語賦予動物以人的行為,使它們更加可愛、動人。)(5)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這一排比句式具體描寫動物發(fā)出的聲音,同時用“蜜蜂、小鳥、小狗”的叫聲來比喻海底動物的叫聲,這些都是孩子們熟悉的事物,特別能引起兒童的情趣。講課時,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加深理解。)
(6)海底的動物只有這幾種聲音嗎?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省略號在這里表示還有許多種動物的聲音。)(7)教師讀句子: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fā)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fā)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還會發(fā)出警報?!?/p>
提問: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這句話告訴我們各種動物還會根據(jù)情況的變化而變換自己的聲音。)(8)指讀這段話,并小結(jié)這段話表述的內(nèi)容:靜中有聲。(奇特)(9)小結(jié)學法:學習這段話我們主要抓住了什么?
讓學生明白,要弄懂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就必須注意抓重點句中的重點詞語。(10)讓學生自己說說海底景色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黑中有亮、靜中有聲)
4.用上面的學法自學課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產(chǎn)豐富。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海底有哪幾類物產(chǎn)?文中分別寫了些什么?
(1)指名回答,教師依照學生的回答板書。5.學習第4自然段。
(1)指讀課文,想想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本段共有五句話。第1句講“海底的動物,已經(jīng)知道的大約有三萬多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焙笏木浞謩e介紹了海參、梭子魚、烏賊、章魚和貝類的活動方式。)
(2)“已經(jīng)知道”這四個字說明了什么?
(說明海底動物不只是三萬多種,還有很多很多,只不過現(xiàn)在還沒有發(fā)現(xiàn)。)(3)第1句與2至6同之間是什么關系?(先總述后分述。)(4)你是怎么知道的?
(從“各有各的活動方法”這一概括詞語中看出來的。)(5)出示填空練習。
________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________每小時能________,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快。________利用水的反推力________。
________自己不動,能________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6)填空后指讀句子,體會作者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有些貝類自己不動,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边@句話作者給貝類賦予了人格化的描寫,使它們更加可愛、動人。)6.指讀5、6自然段。
(1)課文怎樣介紹海底植物色彩的?(2)指讀有關句子,找出其中的連接詞語。
(“有??有??還有??”作者用這樣的排比句式描寫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種多樣。)
(3)讓學生找最有特點的植物。(最大的、最小的)
(4)海底有豐富的礦產(chǎn),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陸地上蘊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毕∮薪饘偈呛軐氋F的礦產(chǎn)資源。在陸地上蘊藏都很少,但海底也有這種稀有金屬,說明海底有豐富的物產(chǎn)。)(5)課文中描寫植物和礦產(chǎn)的時候,為什么只寫這幾種?
(讓學生體會作者抓最突出的特點描寫的方法,同時說明海底豐富的物產(chǎn)中也包含著“奇異”。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chǎn)是分不開的。)
(五)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全文。
(六)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看圖,再激趣、展開想象。(對全文的深層的整體感知。)1.出示掛圖。2.談話激趣。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麗多彩,景色如此奇異,物產(chǎn)如此豐富。想象一下,假如你來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
以此深化和延伸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去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檢查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二)練習用“普通”、“物產(chǎn)豐富”造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練習用“普通”和“物產(chǎn)豐富”造句。
三、教學過程
(一)練習造句。1.理解詞義。
2.指讀原句,弄清句式及用法。3.師范引路。(1)普通。
媽媽是一位普通的教師。(2)學生口頭造句練習。(3)物產(chǎn)豐富。
原句: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例句:西沙群島是個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4)學生口頭造句練習。
(二)檢查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三)作業(yè):畫一幅海底世界的圖畫。板書設計
景色奇異 寧靜 有聲音
22、海底世界
動物 多種多樣
物產(chǎn)豐富 植物 色彩、形態(tài)
礦產(chǎn) 蘊藏豐富
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主要說明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如何讓學生認識“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海底世界呢?我認為可以采用“比較法”進行教學。
我運用了“比較”的方法,進行了本課的教學,效果是明顯的。我認為這也符合作者的思路,使學生不但了解了有關海洋的知識,還向?qū)W生滲透了讀文章可以用“比較”的方法。(要視文章內(nèi)容而定)當然,這節(jié)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學生對大海還很陌生,教師可以用課件進行輔助教學,等等。以后,我要努力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去做,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第二篇:蘇教語文三年級下冊成語
三年級下冊課本成語
銀光閃閃:銀白色的光閃爍不定。
星羅棋布:像星星似的羅列著,像棋子似的分布著,形容多而密集。蔚為壯觀:形容景象非常盛大。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騰云駕霧:形容奔馳迅速或頭腦迷糊,感到身子輕飄飄的。千姿百態(tài):形容姿態(tài)多種多樣,各不相同。瞬息萬變;形容極短的時間內(nèi)變化快而多。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流連忘返:形容留戀不止,舍不得離去。
氣象萬千:氣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富于變化,非常狀觀。風云變幻:變幻,變化莫測。像風云那樣變動不定。比喻事物變化復雜或局勢動蕩不安。
奇峰異嶺:非常奇特的山嶺。
若急若現(xiàn):形容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飄飄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脫塵世而成仙。多指舞姿輕松爽快或人在某種境界中的感受。
白云蒼狗:也作“白衣蒼狗”。天上白衣般的浮云,剎那間又變得象黑狗。比喻世事的變化無常。
遙不可及:形容距離現(xiàn)實很遠,遠的有點脫離現(xiàn)實,以至于無法去接觸到。風馳電掣: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
千山萬水:形容經(jīng)過的山水非常多,路途遙遠而艱難。
不知所措:措,安排,處臵。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fā)急。
有利可圖:圖,謀取??蓮闹兄\利益。
有機可乘:機,機會。乘,趁。有機會可趁,有空子可鉆。有根有底:比喻事情是有其根源和內(nèi)情的。
有始有終:有開頭,也有收尾。指人做事能堅持到底。有口難言:有嘴卻難以說出。形容有話不便說或不敢說。
有恃無恐:恃,倚仗,依靠???,害怕。因為有倚仗就無所畏懼或顧忌。有求必應:只要有請求,就一定答應。
有志竟成:竟,終于。有志氣的人,最后一定能成功。
盡心盡力:用盡自己的全部心思和力量。熱火朝天:形容場面、情緒或氣氛熱烈高漲。
影影綽綽:模模糊糊,不真切。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經(jīng)有通盤的考慮。文思如泉:指寫文章的思路象泉水一樣汩汩而出。筆走如飛:是說寫文章速度很快,一氣呵成。
拍案叫絕:拍桌子大為贊賞地叫好。形容贊賞至極。
出急預料:形容沒有想到。
風華正茂:風采和才華正在最好的時候。
出類拔萃:出,超過。類,同類。拔,超過。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形容品行、才干很杰出,超出同類之上。
才思敏捷:才思迅速而靈敏,或指反應很快。
后生可畏: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過他們的前輩,令人敬畏。手不停揮:手不停頓地揮寫,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極快。筆下生花:比喻所寫的文章非常優(yōu)美。
力透紙背:透,穿過。形容書法遒勁有力或文章深刻有力。
束手就擒:捆起手來由人捉拿,形容因無法脫逃或無力反抗而甘愿被擒獲。東逃西竄:指到處逃跑流竄。
挨挨擠擠:形容荷葉長得很密,互相擠在一起。翩翩起舞:形容輕快地跳舞,也形容動物飛舞。
精妙絕倫:精細美妙,無與倫比。
爐火純青:純,純粹。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等達到精純完美的境地?;铎`活現(xiàn):形容描述或模仿人或事物生動逼真。
栩栩如生:栩栩,生動活潑的樣子。形容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樣。夢筆生花,夢到筆頭生了花。比喻文思俊逸,有杰出的寫作才能。渾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斗酒百篇:斗,古時的盛酒器。飲一斗酒,能寫詩百篇。形容才思敏捷。鬼斧神工:鬼神所造,非人力所為。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藝高超奇妙。
無邊無際;沒有邊際。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到處都是。
波浪滔滔:指波浪奔流連綿不斷的樣子。
暴跳如雷:跳著腳喊叫,像打雷一樣,形容大怒的樣子。談笑風生:形容談話談得高興而有風趣。
沙漠之舟:沙漠里的船。
自強不息: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忍辱負重:負重,擔負重任。忍受屈辱,擔負重任。
始終如一:始,開始,終,結(jié)束。如,如同。自始地終都一樣。飛沙走石:沙子飛揚,石塊滾動,形容風很大。志在千里:指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義無反顧:反顧,向后看。在道義上只許奮勇向前,不容徘徊后退。堅定不移:移,改變,變動。非常堅定,毫不改變。
夜幕初垂:夜幕,在夜間,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樣。指天剛剛黑。小心翼翼:翼翼,嚴肅謹慎。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大意。斬釘截鐵: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七嘴八舍:形容人多嘴雜,講個不停。
坐觀成敗:指對于別人的成功或失敗采取旁觀的態(tài)度。
按兵不動:按,止住。兵,軍隊。使軍隊暫時不行動。等待時機?,F(xiàn)也指接受任務后暫不執(zhí)行,以觀望形勢的發(fā)展。
操之過急:操,做,從事。辦事過于急躁。
輕舉妄動:輕,輕率。妄,任意。不經(jīng)慎重考慮,盲目行動。
興風作浪:興,掀起。作,制造。原指妖魔掀起風浪。比喻挑起事端。
蠢蠢欲動:蠢蠢,蟲子蠕動爬行的樣子。指敵人準備進行攻擊或壞人策劃破壞活動。
雷厲風行:厲,猛烈。像雷一樣猛烈,像風一樣快。形容執(zhí)行政策法令等嚴厲而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聞風而動:風,風聲,消息。動,行動。一聽到消息就立刻行動。
千奇百怪:形容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事物和現(xiàn)象。龐然大物:外表龐大的東西。望而生畏:看見了就害怕。展翅高飛:張開翅膀飛向高空。
大大咧咧:形容隨隨便便,滿不在乎。
波濤洶涌:形容水勢盛大,奔騰起伏。
竊竊私語:私下里小聲交談。本課用來形容聲音很小。各種各樣:具有各種不同的種類。
一籌莫展:一點兒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兒辦法也想不出來。挺身而出:勇敢地站出來。
翻山越嶺:形容長途跋涉的艱辛。
披荊斬棘:指在前進道路上清除各種障礙,克服種種困難。千辛萬苦: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苦難。
煙波浩渺:煙波,指霧氣籠罩的江河湖海。浩渺,形容水面遼闊。這個詞語的意思是霧氣籠罩的大海十分遼闊。
一碧萬頃:形容遼闊的水面碧綠一片,無邊無際。
游人如織:如織,如織布機上的梭子。游人很多,穿梭往來。談笑風生:風,風趣。形容談話很有興致,并很活躍有趣。
一帆風順:船掛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曲折或障礙。風平浪靜:形容沒有風浪,十風平靜。比喻平安無事。鷗水相依:海鷗和海水緊密相依。比喻離不開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海波不驚:比喻平安無事或天下太平。
筋疲力盡: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興致勃勃:形容興趣很濃厚,情緒很高。毫不示絞痛:一點兒也不比對方軟弱。得意洋洋:形容非常得意的樣子。
喜笑顏開:因為高興而笑容滿面的樣子。反義詞,愁眉苦臉。
煙薰炎燎:熏,用煙火薰烤。燎,燒。有煙火上燒制薰烤。本課指把大雁直接放在火上烤。這樣烤出來的食物容易變焦,沾上煙火氣味,所以不好吃。
爭論不休:休,停。爭個不停。
兩全其美:全,成全,顧全。做一件事顧全兩個方面,使兩方面都好。
無影無蹤:一點影子、一點蹤跡也沒有。形容消失得干干凈凈,不知去向。聚精會神:全部精神集中在一起。形容注意力集中。近義詞,全神貫注。
歡天喜地:形容非常歡喜。
揠苗助長:揠,拔。把苗拔起,以幫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慮不解而自相驚擾,或比喻虛驚一場。
螳螂捕蟬:比喻目光短淺,一心圖謀侵害別人,卻不知有人也在算計他。鷸蚌相爭:比喻雙方相互爭持,結(jié)果兩敗俱傷。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那些刻板而不知隨實際狀況變化的人。
葉公好龍:比喻表面上似乎喜愛某種事物,實際上并非真正愛好它。狐假虎威:假,借,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來欺壓或嚇唬人。黔驢技窮:黔,指導貴州。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已經(jīng)用完。
第三篇: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海底世界》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2、通過對本課重點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之間聯(lián)系的訓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2.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教學手段: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已寫板書: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海底世界》一文的生字詞,還知道了課文主要描寫了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這兩個特點。今天我們將繼續(xù)乘坐潛水艇遨游這片瑰麗神奇的海底世界,請大家坐好,我們出發(fā)咯。
2、(播放海底世界錄像)
二、重點句,了解特點
1、你覺得海底怎樣?(美麗)五彩斑斕的顏色,可愛活潑的小魚兒,還有那些連名字也說不出來的小動物,構(gòu)成了海底一幅幅美麗動人的圖畫??墒呛5缀沃惯@些?就像作者所說: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全班回答)
2、到底海底的景色如何奇異,物產(chǎn)怎樣豐富呢?下面就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分別有哪些詞句能體現(xiàn)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chǎn)?請用“~~”畫出來。請先自學,自學后再進行小組交流。
3、學生匯報『形式:(讀課文句子)能體現(xiàn)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
黑中有光
a)這部分最特別的景觀是什么?(閃爍的星)我們一起去看看(放課件)
b)這么美的景色你想讀嗎?(指1名讀:在這一片……游動。)『點撥:“全黑了”“黑暗”等詞要讀得深沉些;星星要稍稍跳動?!?/p>
c)誰來試一下?(指1名)
d)我們一起來讀讀。
e)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眼前這景色嗎?本來陽光照不到海底,所以海底是一片黑暗,現(xiàn)在卻有點點的光,所以我們說這景觀是黑中有光。【板書:黑中有光】
靜中有聲
a)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小聲說話)你能表演一下怎樣竊竊私語嗎?(同位表演)
b)老師用海底錄音機把海底動物們的聲音錄了下來并放大,想聽嗎?(放課件)
c)有趣嗎?剛剛的聲音是老師故意放大了,海底動物們的聲音應該是怎樣的?(小小的)你能用朗讀來告訴大家它們是如何“竊竊私語”嗎?(指2名)『點撥:“竊竊私語”“嗡嗡”等要輕一些。』
d)同位互讀
e)剛剛是“黑中有靜”,眼前這景象又能用哪四個字來形容呢?【板書:靜中有聲】
動物物產(chǎn)
a)為什么你認為這部分能體現(xiàn)物產(chǎn)豐富?(動物、三萬種、各有各的)【板書:動物、三萬種】
b)下面請默讀對動物描寫的句子,想想:這些句子都是圍繞哪個意思去寫的?(他們各有各的活動方式)
c)他們的活動方式果然有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放課件)
d)下面請大家把自己當作是這些小動物,同位之間讀讀這句子,并配上可愛的動作。
e)誰來試試?(指1名)我們一起來。(全班站讀)
f)作者寫得多有趣呀!以后我們寫作時也要像文章這樣,圍繞一個意思多舉例子,把意思說具體。
1植物
a)這里寫的是什么物產(chǎn)?(植物)哪個詞最能說明他豐富?(多種多樣)【板書:植物、多種多樣】
b)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片海底森林。(放課件,配解說)
c)請大家一起讀讀這部分?!狐c撥:最小、最大、長達二三百米要重讀』
礦產(chǎn)
a)煤、鐵、石油、天然氣等都屬于礦產(chǎn)資源。這些資源蘊藏量怎樣?『板書:豐富的』
b)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部分
4、如果沒有了各種各樣的海地動、植物,海底世界能有這樣奇異的景色嗎?(不能)難怪作者說(由學生說: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
三、熟讀、背誦
1、這樣一個美麗奇妙的世界,相信人人都會喜歡它的,你們喜歡嗎?下面就請大家挑自己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讀一讀,可以自己讀,也可以讀給同桌聽,更可以離開座位去找你的好朋友讀。(可加動作)
2、下面我邀請大家跟我一起合作讀課文,到了你們喜歡的段落,就請你站起來讀,讓我們合作把這篇課文有感情地讀一讀,感受一下海底的奇妙。(配樂師生讀)
3、同學們的朗讀比過去進步多了,那么我們把要求提高一點,看誰能最快最準地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學生自背)
4、下面我們一起來合作背誦,我背開頭和結(jié)尾,你們背自己喜歡的部分,還不能背的同學可以看書,讓我們加上音樂和動作,相信我們的表演一定很精彩。(配樂)
四、拓展
1、課文告訴我們已發(fā)現(xiàn)的海底動物有三萬種,其實到今天為止,海底被發(fā)現(xiàn)的動物已達十多萬種了,而且還有更多更多有待我們繼續(xù)發(fā)掘??梢姾5资澜缡且粋€大寶庫,它不但擁有奇異的景色,豐富的物產(chǎn),還隱藏著許多許多的知識等待著愛好他的孩子。
2、你們有沒有去了解過這個神秘奇妙的海洋呢?大家收集到什么資料?(小組匯報——全班匯報)
五、總結(jié)
大家知道地球是一個水的星球,他只有30%的面積是陸地,其余的都是海洋,地球的一切生命就是在這里孕育的,它是生命的源泉,這樣一個瑰麗可愛、神奇奧秘的地方,我們必須盡量去保護它不受破壞,還要努力去了解他、認識他,讓他真正成為我們?nèi)祟惖呐笥选?/p>
板書:黑中有光
景色奇異
海底世界靜中有聲
動物三萬種
物產(chǎn)豐富植物各種各樣
礦產(chǎn)豐富的
第四篇: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海底世界》 教案
22、海底世界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六冊的第七單元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有關海洋的常識性課文,全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
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緊扣課題提出問題:“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樣的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第二至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具體、生動、有序的描述了海底的聲音、動物、植物、礦藏,展現(xiàn)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鮮艷、生動活潑、千姿百態(tài)的海底世界圖。最后一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jié),指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給學生留下一個整體的深刻印象。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會用“竊竊私語”造句;能根據(jù)問題的提示理解長句與難句的意思。
2、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來分段的方法,能抓住過渡段來研讀全文。
3、能獲得有關海底的一些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索大海秘密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生學習了解海底世界。并能向課外延伸,激發(fā)學生探知的欲望。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教法學法:
1、激發(fā)興趣
《海底世界》一課著重描寫了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教材雖配有插圖,但卻是靜止的,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我們精心制作了一套動畫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形象、直觀的和諧情境。
2、突破重點
《海底世界》一課,教學重點之一是讓學生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異之處,但這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海底那靜中有聲,動靜結(jié)合的奇異景色。為了便于學生充分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我創(chuàng)設了和諧情境,即通過CAI讓每位學生親自去領略一番。
這樣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創(chuàng)設和諧情境,把抽象的語言文字外顯為直觀形象的動態(tài)畫面,讓學生充分感受了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的重點,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讓學生自讀課文,勾劃生字詞,查字典、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自學本課的生字及課后第3題中的詞語??纯凑n文有幾個自然段,嘗試回答課后第4題中的問題,教師給予指導。)
二、揭示課題。
《海底世界》,“海底”指哪里?(大海深處)“世界”在本課指什么?(海底這個地方,這個領域中的情況)同學們,你們讀了這一課以后,能說出這一課寫的是什么嗎?(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chǎn)。)
三、劃分段落。
1、本課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7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提出問題——大海深處是怎樣的? 第2自然段:講海底寧靜黑暗。
第3自然段:講海底動物會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第4自然段:講海底的各種動物有不同的活動方法。第5自然段:講海底有各種各樣的植物。第6自然段:講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礦物。
第7自然段:概括說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
2、抓住“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兩個詞語,讓學生看看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寫這兩個重點的,從而讓學生把課文分成4個結(jié)構(gòu)段。
第1段(第1自然段)先總的提出海底世界是怎么樣的。第2段(第2、3自然段)講海底景色奇異。第3段(第4至6自然段)講海底物產(chǎn)豐富。
第4段(第7自然段)再概括地講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
四、檢查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生字,注意正音。
2、寫帶生字的詞語:(可讓幾個學生在黑板上寫)波濤、卻有、是否、竊竊私語、肌肉、伸縮、普通、有些、貝類、免費、峽谷、細胞、煤、稀有金屬、景色奇異。
3、注意矯正字形:“類”上下之間無點,“免”的第六筆是撇,“屬”的最后三筆是豎、提、點。
4、初步理解詞義。
波濤澎湃: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形容波浪很大。依然:仍然,照舊,跟原來一樣。寧靜:形容環(huán)境很安靜。
器官:生物身上具有一定功能的部分。是否:否,不。是不是。
竊竊私語:竊竊,形容聲音細小。指背地里輕輕地交談。聽音器:專門用來聽微小的或極遠的聲音的器材。
海參:形如黃瓜,體壁多肌肉,口和肛門在兩端,口周圍有觸手。食小動物,是珍貴的食品。
梭子:織布時用來牽引緯線的工具,兩頭小,中間粗。本課比喻一種魚的形狀。
烏賊:也叫墨魚。身體扁平,頭發(fā)達,眼大。體內(nèi)墨囊發(fā)達,遇見敵人就放出墨汁逃走。
章魚:身體卵圓形,無鰭。頭小,有八只腳。普通:平常的,一般的。反推力:與推力方向相反的力。巴:緊貼的意思。免費:不收費。峽谷:狹而深的谷地。單細胞:指一個細胞。細胞,組成生物體的最小單位。本課指一種最小的海藻。
海藻:生在海洋中的藻類,如海帶、紫菜、石花菜、龍須菜。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提制碘。蘊藏:包含,積存著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或被挖出來的。稀有金屬:指地球上儲藏量很少的金屬。
景色奇異:形容景色特別,與“平常”不同,與“奇怪”的意思相近。物產(chǎn)豐富:物產(chǎn)儲量大,花樣品種多。
五、作業(yè)練習。
1、讀讀寫寫課后第四題中的詞語。
2、默讀課文,思考、練習回答課后問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2課,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
(一)體會海底景色的“奇異”
1、理解“奇異”的意思。
2、讀1、2自然段,用心體會,把你體會到特別“奇異”的地方找出來好好讀一讀,說說奇異在哪里。
3、交流板書:暗——光 靜——動(1)換詞理解“波濤澎湃、依然”
(2)通過思考括號里的問題,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深海里的光點,是怎樣形成的?)(3)朗讀理解“竊竊私語”。
(二)說話訓練,進一步感悟海底的“奇異”
1、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體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讀。把課文中寫到的具體的物產(chǎn)名稱用“——”劃出來。
2、給物產(chǎn)名稱歸類
海參
海藻
煤
烏賊
天然氣
鐵 石油
貝類
章魚 梭子魚
3、研讀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劃出。(2)、討論學法抓住“海底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式”我們可以運用哪些方法學懂這段話?
討論歸納
有感情的朗讀;
(3)、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與選擇同一學習方法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
(4)、運用所選的方法先自主學習,再小組合作交流、學習。(5)、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6)、朗讀全段。
4、略讀5、6自然段。
(1)、自由讀。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學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讀好。
(2)、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推薦課外資料。
你還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識,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介紹大家去讀一讀。
三、總結(jié)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全文。
2、寫話練習,深化情感
學了課文,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你有什么想法,寫下來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做課后練習4、5題 板書設計 海底世界 暗——光
教學反思:
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靜——聲
動物
海參、梭子魚、烏賊、章魚、貝類植物
海藻
礦物
煤、鐵、石油、天然氣
第五篇:三年級語文下冊 海底世界4教案 蘇教版
海底世界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感知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2.指導學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到過海邊嗎?你看見過大海嗎?大海一望無際,大海波瀾壯闊。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壯觀,你可曾想過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呢?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去海底旅行,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奧秘吧!
引導學生就課題質(zhì)疑。介紹自己了解的海底的一些知識。
二、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想海底世界的樣子。
三、學生聽讀后簡述海底世界的樣子。
四、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文中生字,并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詞。
可讓學生采用填表法按要求進行自學。
五、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2.提醒學生注意特殊韻母或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發(fā)音。
3.提示學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多音字組詞的方法,作鞏固練習。4.指名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
六、讓學生輕聲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詞語質(zhì)疑。
1.比較近義詞,理解詞義。
奇異——特別,與“平?!辈煌c“奇怪”意思相近。但“奇異”多用來形容景色,而“奇怪”可以形容人、事、景物,應用范圍廣。
蘊藏——與“儲藏”的意思相近。用在潛藏而未顯露或等待開發(fā)的地方。普通——平常的、一般的。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竊竊私語——原指人們偷偷地小聲說話。本課是把海底動物發(fā)出的聲音比作人在“竊竊私語”,顯得很生動。
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用“竊竊私語”造句。
物產(chǎn)豐富——物產(chǎn):天然出產(chǎn)的和人工制造的物品。豐富:(物質(zhì)財富、學識經(jīng)驗)種類多或數(shù)量大。即:天然出產(chǎn)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種類繁多,數(shù)量大。
七、再次讓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每一節(jié)分別寫了什么?
八、作業(yè)。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背誦第3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你看到的大海深處是什么樣兒的?
二、抓重點句,了解特點。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讓學生思考,文中哪句話概括介紹了海底世界的特點? 3.指讀有關句子:
“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4.這句話著重介紹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點?(兩方面特點:景色奇異和物產(chǎn)豐富。)
三、粗讀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并根據(jù)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段落。2.指名回答,課堂討論。
通過討論讓學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側(cè)重講海底世界景色奇異。4、5、6自然段側(cè)重講海底物產(chǎn)豐富。3.引導學生回顧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1)思——問題。(2)畫——重點句。(3)找——重點詞語。
(4)說——自己對內(nèi)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習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異。
(1)指讀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風浪嗎?有光嗎?(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點句。
“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3)課堂討論:“依然”是什么意思?讓學生將句中“依然”換成一個與它意思相近的詞,使句子意思不變。
“依然”指依照原來的樣子。經(jīng)過討論,句中“依然”一詞,可換成與它相近的“仍然”,句義不變。用這樣近義詞替換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當海面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卻同原來一樣寧靜。
(4)海底有光嗎?回答這一問題時教師讀有關句子,讓學生從中找出重點詞“卻”,然后展開討論:“卻”在這句話中起什么作用?
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卻”在句中有轉(zhuǎn)折連接的作用,說明黑中有亮。課文介紹了海底的哪些聲音,用橫線畫下來。
文中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引導學生說說還有哪些聲音? 2.學習第3自然段
讓學生運用學習一段話的方法,學習這一段。
(1)思。想一想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話是什么意思?句與句之間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2)指讀句子,并分別說句意。(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沒有一點聲音呢?”
讓學生討論:“是否”是什么意思?將“是否”換成另外一個詞語,使句意不變?!笆欠瘛笔恰笆遣皇恰钡囊馑?,讓學生采用換詞語的方式理解句義。
3.學生自讀3—5句。想想這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中的哪個詞語講的?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弄明白這三句話是圍繞著第2句“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這句話的意思講的。
(1)指讀重點句,理解詞語。
(2)什么是“竊竊私語”?(“竊竊”形容聲音細小。“竊竊私語”指背著人輕輕地交談。本課是比喻海底動物發(fā)出輕微的聲音。)
(3)讓學生用動作演示“竊竊私語”。
(4)作者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作者用這個詞語賦予動物以人的行為,使他們更加可愛、動人。)
(5)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這一排比句式具體描寫動物發(fā)出的聲音,同時用“蜜蜂、小鳥、小狗”的叫聲來比喻海底動物的叫聲,這些都是孩子們熟悉的事物,特別能引起兒童的情趣。講課時,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加深理解。)
(6)海底的動物只有這幾種聲音嗎?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省略號在這里表示還有許多種動物的聲音。)
(7)教師讀句子: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fā)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fā)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還會發(fā)出警報?!?提問: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句話告訴我們各種動物還會根據(jù)情況的變化而變換自己的聲音。)
(8)指讀這段話,并小結(jié)這段話表述的內(nèi)容:靜中有聲。(奇特)(9)小結(jié)學法:學習這段話我們主要抓住了什么?
讓學生明白,要弄懂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就必須注意抓重點句中的重點詞語。(10)讓學生自己說說海底景色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黑中有亮、靜中有聲)4.用上面的學法自學課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產(chǎn)豐富。
(1)指名份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海底有哪幾類物產(chǎn)?文中分別寫了些什么?(2)指名回答,教師依照學生的回答板書。5.學習第4自然段。
(1)指讀課文,想想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話是什么意思?(本段共有五句話。第1句講“海底的動物,已經(jīng)知道的大約有三萬多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焙笏木浞謩e介紹了海參、梭子魚、烏賊、章魚和貝類的活動方式。)
(2)“已經(jīng)知道”這四個字說明了什么?(說明海底動物不只是三萬多種,還有很多很多,只不過現(xiàn)在還沒有發(fā)現(xiàn)。)(3)第1句與2至6句之間是什么關系?(先總述后分述)那么,這一節(jié)介紹了哪幾種動物,用方框圈出來,他們各有什么特點,用波浪線畫出來。
(4)你是怎么知道的?(從“各有各的活動方法”這一概括詞語中看出來的。)(5)出示填空練習。——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每小時能——,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快?!盟姆赐屏Α?/p>
——自己不動,能——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6)填空后指讀句子,體會作者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有些貝類自己不動,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边@句話作者給貝類賦予了人格化的描寫,使它們更加可愛、動人。)
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搜集的資料,說說海底還有哪些動物,各有什么特點? 6.指讀5、6自然段。
(1)課文怎樣介紹海底植物色彩的?
(2)指讀有關句子,找出其中的連接詞語。(“有……有……還有……”作者用這樣的排比句描寫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種多樣。)
(3)讓學生找最有特點的植物。(最大的、最小的)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搜集的資料說說自己還了解哪些海底植物及其特點。
(4)海底有豐富的礦產(chǎn),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陸地上蘊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毕∮薪饘偈呛軐氋F的礦產(chǎn)資源。在陸地上蘊藏都很少,但海底也有這種稀有金屬,說明海底有豐富的物產(chǎn)。)
(5)課文中描寫植物和礦產(chǎn)的時候,為什么只寫這幾種?(讓學生體會作者抓最突出的特點描寫的方法,同時說明海底豐富的物產(chǎn)中也包含著“奇異”。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chǎn)是分不開的)
海底還有些什么呢?
五、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全文。
六、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看圖,再激趣、展開想象。
1.出示掛圖。2.談話激趣。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麗多彩,景色如此奇異,物產(chǎn)如此豐富。想象一下,假如你來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
以次深化和延伸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去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第三課時
一、練習造句
1.理解詞義。
2.指讀原句,弄清句式及用法。3.師范引路。(1)普通。
媽媽是一位普通的教師。(2)學生口頭造句練習。(3)物產(chǎn)豐富。
原句: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例句:西沙群島是個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4)學生口頭造句練習。引導學生用“竊竊私語”造句。
二、檢查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三、作業(yè):
1.評價手冊 2.補充練習
3.畫一幅海底世界的圖畫。板書設計:
海底世界 寧靜 有聲音 景色奇異 動物 物產(chǎn)豐富 植物 礦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