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樹山參觀楊水才紀念館時強調(diào)以先進為鏡 做忠誠于黨服務人民群眾的表率
王樹山參觀楊水才紀念館時強調(diào)以先進為鏡
做忠誠于黨服務人民群眾的表率
市“兩會”剛剛閉幕,3月25日,市領導就前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基地參觀,現(xiàn)場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深切緬懷偉人領袖和革命前輩,以先輩先進為鏡,對照自己,查找不足,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做為民、務實、清廉的表率,做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好干部。
市領導王樹山、張宗保、申武裝、翟化夫、陳智勇、王登喜、魏世春、熊廣田、王忠梅、鄭傳德、王堃前往參觀。
以先進為鏡 做忠誠于黨服務人民群眾的表率
楊水才同志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享譽全國的農(nóng)村基層干部的先進典型。他的“小車不倒只管推,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干革命”的名言為大家廣為傳頌。他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了黨的事業(yè)、為了人民的利益奮斗不止。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市把楊水才同志作為學習榜樣,開展了“雙學雙爭”(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爭做為民務實清廉的表率;學習弘揚楊水才精神,爭做黨和人民的好干部)活動,楊水才紀念館被確定為我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基地之一。
在楊水才紀念館,一幅幅版面、照片,一件件遺物,生動展示了楊水才同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光輝一生。就是那輛手推車,他帶領群眾挖塘治崗時曾經(jīng)推過,累得吐血摔倒時他擦干血
-1- 跡,扶起小車,說了句“小車不倒只管推,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干革命”繼續(xù)推車向前;就是那架轆轆,植樹造林時為撈一顆核桃種,他不顧井水冰冷刺骨順著轆轆繩下到井中摸了一個多小時;就是那些珍貴的手稿,記錄著他為改變水道楊村落后面貌、為帶領水道楊村群眾擺脫貧困作出的種種規(guī)劃;還有那幾期珍貴的舊版《人民日報》,表明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楊水才,他的名字曾經(jīng)怎樣被廣為傳唱……
在紀念館里,各位市領導傾聽著,詢問著,沉思著,深切緬懷這位基層黨員干部的好榜樣?!拔覀兒芏嗳硕疾恢挂淮蝸淼竭@里,但每一次來都會感到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靈魂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得到了升華。”王樹山深情地說。
王樹山說,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展開,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蘭考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關鍵時刻,我們在這里緬懷楊水才同志,學習楊水才同志的先進事跡,很有意義。楊水才同志是我們身邊的典型,是我們許昌黨員干部的杰出代表。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發(fā)展,楊水才同志的名字仍然回蕩在我們廣大黨員干部當中,他的“小車不倒只管推”的精神仍然在激勵和鼓舞著我們。楊水才同志是一面鏡子,照著我們,讓我們叩問自己: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楊水才同志是一面不倒的旗幟,引領著我們,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為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的利益奮斗不息、戰(zhàn)斗不止。作為許昌的干部,在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同時,要帶著責
-2- 任、帶著感情認真學習楊水才同志的先進事跡。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像楊水才同志那樣,時刻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做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信念堅定的表率;都要像楊水才同志那樣,不怕苦、不怕累乃至不怕死,為了黨的事業(yè)、人民的利益自強不息、務實重干,做艱苦奮斗的表率;都要像楊水才同志那樣,心中始終裝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服務群眾,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需,做心系群眾的表率;都要像楊水才同志那樣,嚴于律己,只求奉獻、不求索取,做為民、務實、清廉的表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