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近我校組織青年教師觀看了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與至高榮譽的感人事跡
最近我校組織青年教師觀看了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與至高榮譽的感人事跡,看著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聆聽著他們感人的事跡,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們用自己平凡的工作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不平凡,同時也解讀了在新時期下什么是真正的人民教師。
首先,我感動于他們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他們當中也有80后、90后,有著和我們一樣的青春,一樣的夢想,但他們卻能夠在鄉(xiāng)村,在祖國最偏遠的山區(qū)把自己的青春無私地奉獻給教育事業(yè)。而這卻是在現(xiàn)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大多數(shù)80后、90后無法想象的,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證明了青春沒有什么不可能。
其次,我感動于他們無私地奉獻精神。石蘭松26個年頭,兩公里湖面,往返近4萬次,撐壞8艘小船。他憨厚而老實,散發(fā)著泥土的氣息,沒有那么多的私心雜念,也沒有那么多的患得患失,讓人感受到一種真實而純粹的美,一種如他家門前那片湖上的山水一樣自然、澄澈的美。這樣的美麗,源于他心底對山區(qū)孩子的愛,對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的熱愛與忠誠。這樣的熱愛與忠誠,是一種信仰,一種來自靈魂和生命的力量。
我還感動于他們對于學生無私地愛。對于留守兒童,陳萬霞堅信教育是呵護親情,而不是取代親情。在這種理念下,她幫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走出了塵封的心靈,打開了他們對于父母的心結?!安环艞壱粋€孩子” 這所學校里,單親孩子有40多個,每到這些單親孩子生日那天,陳萬霞都要給他們買新衣服,讓他們享受到母愛;當留守孩子與親生父母疏遠,只愿喊陳萬霞“媽媽”時,陳萬霞一口拒絕,想方設法做孩子與親生父母的工作,讓孩子重新親近父母??正如她的名字那樣,雖然普通且平凡,但卻照射萬丈霞光,讓孩子們封閉的心靈感受到親人愛的力量。
張麗莉老師很平凡,沒有豪言壯語,但英雄正是來自平凡,崇高的師德體現(xiàn)在平時點點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張麗莉老師的英雄壯舉,是商品時代對良知的一種呼喚;是利益沖撞時對道德的一種呼喚;是和平年代對英雄的呼喚。我們應該像張麗莉那樣在平凡的工作中,在細微處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和尊嚴。我們從張麗莉老師身上看到了人生價值的真諦。
同樣身為教師,我們更應該向這些最美教師學習,學習他們?nèi)绾卧谄椒驳膷徫簧蠄允兀绾卧诳炭嗟沫h(huán)境下磨礪,如何不為名,不為利,只為了學生甘愿奉獻自己的青春、夢想,如何更好的詮釋人民教師這個稱號。
第二篇:最近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感人事跡
美在責任,美在大愛
《向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學習》有感
最近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感人事跡,看著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聆聽著他們感人的事跡,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被這些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事跡深深感動的落淚了,他們是最美的鄉(xiāng)村教師,他們用自己的故事詮釋了太陽底下最光輝事業(yè)的真正含義,詮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職業(yè)道德!
劉效忠一位普普通通的鄉(xiāng)村教師,31年來默默地用行動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31年來西二屯沒有不入學的適齡兒童,沒有中途輟學的學生,只有二十幾戶的西二屯先后有18名學生考入全國統(tǒng)招大學。三十一載,他像田野里蒲公英一樣樸實,在大山里一年復一年用青春與愛放飛著山里娃娃的希望。
宋玉剛,一位在西藏高原奉獻了13年青春的普通的漢族鄉(xiāng)村教師,他學說藏語,融入藏民生活,將自己的家安在了高原,成為了藏族學生愛戴的“漢族阿爸”。在面對生活的種種誘惑,他毅然選擇了堅守自己的崗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教書育人,堅持一兩年不困難,難得的他用自己的青春都奉獻給了農(nóng)村的教育事業(yè)。
看著那一個個平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后卻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他們在感動中國的同時,也給我們每個人最真實的感動,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師,我也要向他們學習。
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yè),要忠于職守,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老師,美在責任,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從我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嚴格要求自己,敢于負責,敢于擔當。其次,要做到以身作則、熱愛學生。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關愛學生,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我們應時時刻刻關愛學生,對學生要有耐心,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最后,要有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奉獻。既然選擇了教師這條路,就要具有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的精神與意志。這是我們教師的精神,這種精神鑄成了教師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氣度,為了黨的教育事業(yè)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這就是師德,師魂。學校是教師教書的場所,同時也是育人的場所,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我決心以“最美教師”為榜樣,要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tài)度,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實實的做事,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第三篇:觀“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有感
《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觀后感
看了中央電視臺的《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頗為感動,其中幾個鏡頭令我看了之后久久留下思索。
鄧麗老師,湖北恩施高原小學的教師,在她來到這所學校前,這里沒有女老師,7位男老師的平均年齡是52歲。鄧老師2008年從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畢業(yè),在來到高原小學前是武漢一家知名的培訓機構的老師,每天出入寫字樓,月收入4000元左右。一年后,鄧麗參加了“農(nóng)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并主動要求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小學任教。高原小學的老師們知識結構老化,不會說普通話,更不會教英語,學生流失比較嚴重,鄧麗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訪,說服家長把輟學的孩子送來,哪怕一個學期先看看效果。結果從那以后,高原小學的學生減少不超過1人。鄧麗讓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英語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
宋玉剛老師,西藏自治區(qū)墨竹工卡縣日多鄉(xiāng)中心小學教師。1997年,年僅22歲的宋玉剛從拉薩師校畢業(yè),分配到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日多鄉(xiāng)中心小學。宋玉剛的事業(yè)就這樣開始了,上課、備課、改作業(yè)、關照孩子們起居、個別輔導、家訪……宋玉剛忙得不亦樂乎,許多時候忘記了吃飯,餓了就買些方便面。細心的藏族老師看見了,便邀請宋玉剛到他們
家吃飯,拿出酥油茶、風干牛肉等招待他。宋老師說:“我喜歡這個只有兩千多人的鄉(xiāng),即使有機會調(diào)走我也不想走,我只是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學生的成績能越來越好”。
于貴勤老師,河北省承德縣三家鄉(xiāng)孤山小學校長。于貴勤將一所破爛不堪、教學質(zhì)量較差的村級小學逐步打造成固定資產(chǎn)達220多萬元,辦學條件和教育教學質(zhì)量都成為縣、市、省、全國所關注的品牌學校。她幫助許多孩子走出深山,成為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她卻放棄多次進城機會,無怨無悔地工作在深山的第一線上。
在中華大地上其實有千百萬個鄉(xiāng)村教師像他們一樣在為祖國的未來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默默地奉獻,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奉獻青春。因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們甘受清貧,病痛而無怨無悔。我想起了那句話“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那句話,多么感人至深?;诮處煹牟晦o辛苦與誨人不倦,政府也越來越關心教師這一群體,為老師建立醫(yī)療保險,每年進行體檢關注教師健康,提高了教師在各方面的待遇。因此,我們更是應該學習“最美鄉(xiāng)村教師”那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精神品格:第一是忠于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老師,美在責任。他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tài)度,充分體現(xiàn)了他們敢于負責,敢于擔
當?shù)木?。向他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yè)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地干事,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第二是樂于助人、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堅守著可以沒有大師,沒有大樓,但絕不能沒有大愛的堅韌的信念和價值觀。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情懷,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第三是甘于奉獻、團結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團隊。正是因為學校的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贊歌。向他們學習,就要增強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強化團隊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強化工作的合力,為振興永康教育貢獻智慧和力量。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鄉(xiāng)村教師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條件艱苦的鄉(xiāng)村里,他們用不知多少個春夏秋冬的堅守闡釋了什么是希望的守望者?!鞍哑椒驳氖伦龅綐O致就是偉大”,從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里,我們看到了“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堅持和責任,體會到了他們那份始終不變的執(zhí)著情懷。在中國大地上其實有千千萬萬個鄉(xiāng)村教師像他們一樣在為祖國的未來、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崗位上
默默堅守無私奉獻,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奉獻青春。因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們甘受清貧、病痛而無怨無悔。正是有許許多多這些默默無聞耕耘在中國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中的教師,大山深處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才有了飛向未來理想的翅膀。
第四篇:觀《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有感
師德體會——觀《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有感
高枧小學周方號
觀看了“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那些平凡卻又偉大的教師們的感人事跡讓我內(nèi)心深受震撼,心靈深受洗禮??粗麄兡侵良冎翗愕男δ?,他們生活在窮村僻壤,他們穿著樸素,甚至破舊寒酸,但是他們都有著崇高的品質(zhì)和感人的事跡,令人心生敬意。
周勝群老師,桂平市西山鎮(zhèn)碧灘小學坪沖分校的“當家人”,在這從桂平市區(qū)到學校,坐渡輪、轉(zhuǎn)小舟要3個多小時;學校及周邊沒有網(wǎng)絡、手機70%的時間沒信號的偏遠的地方,周老師獨自一人扎根固守28載,教出學生246人;憑著一顆摯誠的心游說村民集資,建起一棟教學樓,完成了她二十八年來的人生堅守。
看著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聆聽著他們感人的事跡,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而這些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在中國偏遠的鄉(xiāng)村、大山中有好多好多,他們心中都時刻裝著學生,想著別人,他們都有一顆崇高的心。為了學生,他們可以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為了學生,他們可以犧牲自己。這一呆就是幾十年??我被這些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感人事跡深深感動的落淚了,真的,他們給了我太多的感動,我為我們教師隊伍中有這樣的教師而感到自豪驕傲。
首先我感動于他們的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這些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物質(zhì)生活極為匱乏,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他們都是凡人,他們也有妻子兒女,有生活的各種牽絆,當面對生活的種種誘惑也有內(nèi)心的掙扎,但是當面對那一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他們毅然選擇了堅守自己的崗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教書育人,堅持一年兩年不困難,難得的是他們這樣做了一輩子,他們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守護著知識的家園,這物欲橫流的當代社會,他們在用自己的行動撰寫者傳奇。
其次我感動于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梢哉f他們把自己能夠奉獻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農(nóng)村的教育事業(yè)。好多老師把自己的收入也就是養(yǎng)家糊口的錢,都接濟了自己的學生。我還感動于他們對學生最真誠的愛。有些偏遠山區(qū)大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這些教師不僅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孩子們的爸爸和媽媽。有些老師身染重病,但為了自己的學生,不肯放松一刻,是老師對自己學生深深的愛支撐著他們飽受病魔折磨的身軀,繼續(xù)教書育人。
同樣身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向“最美老師”學習,學習他們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始終不渝的頑強意志。學習他們把自己置之度外,心中只裝著學生,為孩子帶來無限希望。學習他們不為名不為利,默默奉獻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人民教師。
第五篇:觀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有感因為愛所以“美”
觀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有感因為愛所以“美”
來源: 新華網(wǎng)
在“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評比中,共有10人被評為“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參加頒獎現(xiàn)場的許多觀眾稱贊,這些教師“這天是最美的人”。一起看看這篇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觀后感表達了什么樣的贊美!
由中央電視臺和光明日報社聯(lián)合舉辦的“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從去年開始,經(jīng)層層選拔,共有10人被評為“最美鄉(xiāng)村教師”,20人被評為“特別關注鄉(xiāng)村教師”。第28個教師節(jié)來臨前,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參加頒獎現(xiàn)場的許多觀眾稱贊,這些教師“這天是最美的人”。(9月9日央視報道)
在全國1000萬中小學校教師中,鄉(xiāng)村教師達846萬,正是這超過80%的鄉(xiāng)村教師,撐起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天地。這次受表彰的30名教師,是千百萬教師的優(yōu)秀代表。在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把鮮花掌聲送給他們,既是對這些“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褒獎,也是對廣大鄉(xiāng)村教師的肯定。說他們是“最美的人”,一點也不過譽。
“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可以用一組數(shù)字來概括他們的付出。以這兩年評選出來的“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為例:趙世術,自身殘疾由妻子背著他堅持教學12年;鄒桂芬,34年背送10萬人次學生渡河;陳銀玉,30年陪伴500多名大山孩子求知??然而,數(shù)字的感人卻無法緩解他們面臨的困境:與城市教師對比,廣大鄉(xiāng)村教師的生存狀態(tài)、生活環(huán)境、經(jīng)濟待遇、精神生活不是用一個“差”字可以概括的,不要說尋找伴侶、生病看病這樣的大事,有時甚至連吃上一碗熱飯、喝上一杯凈水、過上一個雙休日等平常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小事,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奢求。
開展“最美鄉(xiāng)村教師”評選表彰活動,更大的意義在于,它都在提醒我們,農(nóng)村教師這個普遍而又特殊的群體需要我們的關注。我們要讓這種“最美”稱贊,時時可見、處處可覓,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教師節(jié)這一天里?;A不穩(wěn)、隊伍流失、人才斷層,近年來一直困擾著農(nóng)村教育。有人曾經(jīng)發(fā)出這樣的呼聲:二十一世紀誰來執(zhí)掌農(nóng)村教鞭?今天,這個問題依然嚴峻。在基礎教育還比較薄弱的當下,鄉(xiāng)村教師所承載的一切又是何等的沉重??梢赃@樣說,改善800多萬鄉(xiāng)村教師的生存和工作狀況,是確保農(nóng)村教育發(fā)展的基礎,更是千百萬農(nóng)村孩子的前途命運所系。
接受采訪的“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們說到他們?yōu)槭裁茨軌蜷L期默默堅守時,給出的答案是如此驚人的相似——因為愛。那么,有沒有可能讓這些鄉(xiāng)村教師留下來,不僅僅是出于這樣一個
比較高的精神層面的追求,而是僅僅出于這個職業(yè)的吸引力,哪怕僅僅是世俗眼里物質(zhì)方面的吸引力,而讓他們留下來呢?這是在表彰“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基礎上,應當深入思考的大問題。我們期盼,各級政府真正樹立起“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理念,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解決困擾農(nóng)村教育的實際問題上,把更多的氣力用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上,盡快縮短城鄉(xiāng)教育差距;我們期盼,捐資助教的企業(yè)、單位和個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農(nóng)村教育和農(nóng)村教師,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一點一滴、鍥而不舍地改變鄉(xiāng)村教師的生活狀況;我們期盼,在全社會愛心燭光的映照下,許許多多的鄉(xiāng)村教師能夠舒展身心,迎接心中美好的未來。
讓我們的鄉(xiāng)村教師美在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