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明是一種全球共識--地理競賽小論文--廣場舞怎么看
文明是一種全球共識
據美國《僑報》報道,紐約布魯克林的日落公園已經成為華人大媽們展示風采的舞臺。但是,她們熱熱鬧鬧的歌舞卻引來周邊居民的投訴甚至報警,華人大媽被當?shù)鼐焐狭耸咒D和開出了傳票。這件事在網上炸開了鍋,不少網友認為美國人大題小做,當中涉及種族歧視,處罰方式也太過嚴厲尖銳,也有網友認為華人大媽們本身就有錯,這歌舞在別人耳中不一定就是“歌舞”。然而,在我看來,雙方都有問題,因為文明是一種全球共識,不分地域與種族,是基于互相尊重和理解之上的。
廣場舞在我國很受歡迎,每天早上,傍晚,各地的公園總有一群中年婦女用熱鬧的歌舞展現(xiàn)她們的活力,這項活動總是伴隨著很大的音響聲,若不是享受其中相信是令人難以忍受的。有網友說廣場舞在中國很平常,但其實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廣場舞的,我看過這么一則新聞:“廣場舞大媽遭襲擊,住戶扔糞彈趕人”。剛開始看的時候我覺得很震驚,當?shù)鼐用裎疵馓珱]素質了吧,可看到下面發(fā)現(xiàn),這件發(fā)生在伍家?guī)X的事情的確事出有因,記者在現(xiàn)場用分貝儀測試,離廣場舞隊伍十余米左右,音量平均值在68分貝左右。我查過資料,知道了對于人來說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而且有的居民說,他們平時早上6點就被吵醒,晚上10點才能睡。這對于美國人來說,不能忍受很正常。他們通過報警這種方式去解決問題沒什么不對。文明是不分種族,不分文化差異的,互相尊重是蘊含在文明里最基礎的東西。居民區(qū),這個給人休息的地方的確不應該有大噪音,這是常識才對。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劃分一定的區(qū)域,較為遠離居民區(qū),又能給大媽們一個練習的場所,相信是可行的。
而就美國警察而言,他們也有不對的地方,要知道在美國,其實有很多上了一定年紀的婦女是不會說英語的,溝通是理解的前提,大媽們聽不懂英語是很難清楚知道自身的問題的,因此,我認為,警察方面應該排除會說中文的人去溝通加強理解,如此一來,這件事一定不會變得這么嚴重。
文明是一種全球共識,不分地域與種族,是基于互相尊重和理解之上的。我們不能因為文化上的差異就讓文明的標桿有所傾斜。
第二篇:初中生地理小論文 全球變暖
全 球 變 暖
2009年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這次大會給我們打響了保護地球的警鐘。
從2008年初到現(xiàn)在,自然災害越來越多:08初的冰災、5.12汶川特大地震、8.8臺灣臺風、1.12海地地震、2.27智利地震、09年末的全球雪災、云南旱災、印尼海嘯、最近的日本海嘯????這一切都告訴我們要保護地球——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了,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人類“制造”的全球變暖。
氣候變暖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礦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由于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變暖對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
全球升溫會引起地球南北兩極的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過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中國上升了11.5cm。全球沿海和島國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受到威脅。如果極地冰冠融化,經濟發(fā)達、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qū)會被海水吞沒,馬爾代夫、塞舌爾等低洼島國將從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約熱內盧、東京、曼谷、紐約等海濱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蘭、埃及等國也將難逃厄運。
氣候是決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氣候變化能改變一個地區(qū)不同物種的適應性并能改變生態(tài)系統(tǒng)內部不同種群的竟爭力。自然界的動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無法適應全球變暖的速度而做適應性轉移,從而慘遭厄運。以往的氣候變化(如冰期)曾使許多物種消失,未來的氣候將使一些地區(qū)的某些物種消失。全球變暖還會使高溫、熱浪、熱帶風暴、龍卷風等自然災害加重。因全球氣溫升高,世界糧食生產的穩(wěn)定性和分布狀況將會有很大變化。
人類健康取決于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全球變暖將成為下個世紀人類健康的一個主要因素。極端高溫將成為下世紀人類健康困擾變得更加頻繁、更加普遍,主要體現(xiàn)為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瘧疾、淋巴腺絲蟲病、血吸蟲病、鉤蟲病、霍亂、腦膜炎、黑熱病、登革熱等傳染病將危及熱帶地區(qū)和國家,某些目前主要發(fā)生在熱帶地區(qū)的疾病可能隨著氣候變暖向中緯度地區(qū)傳播。
我們一定要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防止地球變暖。我們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還要減少礦物燃料的使用量,還得開發(fā)利用新能源。面對這場全球性的“戰(zhàn)爭”,我們人人都有責任,為了我們,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整個地球,加油吧!
點評:
這篇小論文,它展示了一位地理老師的教學效果,農村地理教學一直是薄弱學科,學生不愿學,高招又不考,如何取得課堂效果一直困擾著教學。多媒體的運用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小作者通過課堂引入、課堂演示、課堂管理等對地理產生了興趣。文中的老師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教師本身要有創(chuàng)造思維,要思維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才會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取得理想效果。
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述,既氣候變暖引發(fā)的種種災難,進而談到氣候變暖對人類的影響,特別是對物種的影響,讓地球人類不能漠視,一定保護我們的家園,每個人、每個國家要從自身做起,保護家用,人人有責。
通過閱讀這篇小論文,無論我們教那一學科,只要用心挖掘教材,組織好課堂教學,抓住學生的特點,都能使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在以后地理教學中,多運用新方法,思想放開點,一定讓地理知識貫徹到每一個學生心中。
第三篇:政治小論文是學生學習政治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政治小論文是學生學習政治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素質,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币虼?,在教育中,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好的學習方法,那會使學生受用終身的。撰寫政治小論文就是一種學好政治、學活政治并培養(yǎng)能力的好方法。
政治小論文是政治課的一項實踐活動,堅持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實現(xiàn)了課本知識向學生高層次的思維能力的遷移與轉化,促進了中學生思想素質的健康發(fā)展。(而且教參中也多次建議教師組織學生寫政治小論文。)但現(xiàn)在的普遍現(xiàn)象是:教師對此重視不夠,認為政治小論文可有可無,高考中又沒有,何必費那么多的精力呢。學生們也在追求著分數(shù),認為這是一項費時費力又沒有什么好處的事情,都不愿意在這上面花費過多的精力,不愿意去研究,更別提寫作了。在這些年的教學中,我認為不是這樣,寫好政治小論文,對于增強學生敏銳的視角,培養(yǎng)學生的時代感和主人翁意識有著重要作用。政治小論文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拓寬中學生的知識視野,變死學習為活學活用,實現(xiàn)知識、能力和情感的互相滲透,互相促進和互相提高,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貫徹素質教育方針。那么,怎樣才能寫好政治小論文呢?我的想法如下。
一、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時代感,關注社會熱點,實現(xiàn)理論和時代的結合
提高觀察力,這是寫好政治小論文的前提。政治小論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的創(chuàng)作過程依賴于作者對社會生活進行全面、深入和細致的觀察,可以說,觀察是學生認識事物的起點和積累創(chuàng)造素材的前提。社會生活是變化萬千的,錯綜復雜的,應怎樣進行觀察,才能做到實事求是,寫出有價值的作品來呢?這就是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做和觀察的。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目光放至國家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和我們生活的實際中去。只有這樣學生寫出的小論文才能言之有物,避免空洞和泛泛。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細致的觀察事物??刹扇Ρ扔^察、解剖觀察等方法。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避免千篇一面。例如,針對去年我們撫順市的十個市直國有企業(yè)的轉制現(xiàn)象,如電纜廠、電瓷廠等,許多同學不理解,認為這會不會弱化國有企業(yè)的主導作用,改制后這些企業(yè)的現(xiàn)狀如何,原有職工的生活怎樣等問題困擾著同學們。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實物觀察。通過對其中一個或兩個企業(yè)的調查采訪,了解其情況。可深入廠房車間,對組織機構建設,勞動力使用情況,企業(yè)技術水平,工人的福利待遇等情況進行調查,了解這些企業(yè)改制后的現(xiàn)狀,了解企業(yè)的經營狀況。之后進行對比觀察和解剖觀察。把改制后企業(yè)狀況和原先企業(yè)狀況進行比較,在認識各個事物特征的基礎上,把握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展示其最本質的內容,獲得新認識,摒棄那些混淆、片面的認識。學生在這樣的調查采訪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方法,獲得了第一手資料,獲得了豐富的、有價值的創(chuàng)作材料,為寫好政治小論文奠定了基礎。
二、具有分析與綜合的科學思維方法,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分析與綜合是一種辯證的科學思維方法,它對于學生正確處理創(chuàng)作材料具有深遠的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整體和部分是有機統(tǒng)一的。任何一個整體都是由它們的各個部分、要素組成的有機統(tǒng)一體,都是由它的若干變化階段內在聯(lián)結構成的全過程。所以,在分析事物的過程中,首先要分析要素,否則就失去了研究整體的基礎。其次,要進行綜合,否則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而我們獲得的感性材料是比較零碎的、表面的,而且摻雜有主次、虛實的成分。這就需要學生在已有原理的基礎上,有效地對感性材料進行思考和加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運用分析與綜合的思維方法,使我們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透過現(xiàn)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例如,在經濟學中講過了企業(yè)和公司的有關知識之后,可給學生布置一篇“假如由我辦公司”的政治小論文。這就需要學生分析辦好公司的一些條件。學生必須進行市場調查,進行市場預測,經營決策,考慮供求變化,對建立公司的一系列條件,以及經營者應具備的素質做出全面和系統(tǒng)的研究并進行推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它們相互之間的基本要素從內在聯(lián)系上認真綜合,找出規(guī)律,懂得只有做到精通市場情況,經營者具備較高素質,企業(yè)的技術水平要適合生產要求,才能在做好經營決策的基礎上,使公司紅火,創(chuàng)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學生只有經過對各種材料進行辯證思維,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和綜合能力,為寫好政治小論文提供保證。
三、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求異思維
創(chuàng)新思維是要求學生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面對實際,主動地、獨創(chuàng)性地發(fā)現(xiàn)新事物,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求異思維,強調思維的多樣性,有利于學生學會思維,鍛煉思維,發(fā)展思維。教師應鼓勵并引導學生標新立異,發(fā)揚敢于創(chuàng)造的品質。這樣在思維的多樣性中,才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黨中央、國務院宣布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戰(zhàn)略,作為一名東北人,我們都非常關心,也熱切地盼望東北能趁此東風一飛沖天。中央的這項舉措攪動了學生的思緒,因此,可讓學生就此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對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思考”為大題目,可自擬小題目寫一篇政治小論文。要求學生從多維角度進行思考,寫出特色和新意。這樣,學生在作文中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有以人才為視角的,從東北留不住人才為起點。有的論述留住人才的意義,東北需要何種人才等方面進行了多種創(chuàng)作。有以環(huán)境資源為視角的,從東北資源枯竭為起點,有的論述應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的論述應發(fā)展持續(xù)產業(yè),從充分開發(fā)和利用本地資源等方面契入的。有的學生還以“假如我是撫順市市長”為題寫了一篇小論文。在這樣的鍛煉中,學生的思維視野得到了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培養(yǎng),閃爍著創(chuàng)造的火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個性,為培養(yǎng)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創(chuàng)造了條件。創(chuàng)新思維和求異思維也是寫好政治小論文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
由上所述,我認為只要學生具備了以上的素質,就能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政治小論文。把教室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又教給了學生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使政治小論文成為學生暢談天下,指點江山的新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