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鄧紀念館
參觀周鄧紀念館有感
從小到大,周總理都是我心中的一座豐碑。對他,我不僅僅是緬懷,更是瞻仰敬佩。作為新中國的建立者之一,他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他的事跡被代代傳誦,他的光輝在世界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他在戰(zhàn)場上馳騁的英姿,他在工作時認真的神態(tài),他待人接物的親和,無一不深深地影響著當今青少年,多少人是讀著他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走進的學校課堂,多少人是念著他的求同存異為了世界和平合作而努力,他是一代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國的驕傲,我敬佩他,贊揚他!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我跟隨著老師一起走進了位于天津市的周鄧紀念館。
走進紀念館,迎面的即是周恩來和鄧穎超攜手的漢白玉雕像,雕像莊嚴中而不失風雅,肅穆中略含活潑,展現(xiàn)了周鄧夫婦作為社會主義革命者的颯爽英姿。走進紀念館正廳,仿佛是沿著歷史的長河,從周總理故居到覺悟社舊址,再到他年輕時讀書的課堂,看著那一幅幅風雨歲月中的照片,聆聽著講解員講述的周總理年少時的故事,感受著一代偉人成長的步伐。走著走著,視線被一張泛黃的紙張而吸引,這不就是當年萬隆會議時周總理的演講稿嗎?記得歷史學過,當時亞非各國對中國的態(tài)度很不友好,在感受都這一點以后,周總理只花了中午的休息時間一揮而就這篇世界文明的演講稿,他是多么的睿智而有思想,正是他所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方針,讓世界慢慢接受了中國,讓社會主義的力量得到了壯大。墻上的一副周總理工作時的照片讓我為之動容,他對待工作的認真和專注正是他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助手。毛主席在新中國成立前就曾經(jīng)說過:“至于新中國政府的組成人員,現(xiàn)在還不能確定,但是,周恩來同志肯定是要有的,職務(wù)是政府總理?!弊鳛樾轮袊闪⒑蟮牡谝蝗慰偫恚瞎M瘁死而后已,團結(jié)各階層人士,為新中國初期建設(shè)和政權(quán)鞏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在國際舞臺上,他作為新中國第一任外交部部長,為創(chuàng)建有利于國家建設(shè)的國際環(huán)境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人類進步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嘔心瀝血,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與擁護?!拔幕蟾锩敝兴鄵挝>郑ν炜駷?,他就是一座豐碑永遠屹立在人民心中!
走過周總理的紀念展廳,上了二樓便是鄧穎超鄧奶奶的展廳,年輕時的鄧穎超便懷有一顆濃烈的愛國之心,在為了社會主義而奮斗的過程中她與周恩來同志相識相知相戀,并最終攜手為了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鄧奶奶待人親切,謙和慈祥,七十多歲時還在還在視察中國的一些大型工程,可以說是為了中國的崛起和騰飛勞累了一輩子。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夫妻慶幸能到老,無限深情在險中,相擁相伴機緣少,革命情義萬年長”的詩句,這是周總理和鄧奶奶戎馬夫妻一生的寫照。兩位偉人為祖國而生,有了他們,山河為之壯麗,國魂為之昂揚,中華民族為之驕傲,世界大家庭為之贊嘆。
沒有太久,參觀便全部結(jié)束了,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對我心靈的震撼卻是及其強烈的,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會以周總理和鄧奶奶為榜樣,以為人民服務(wù)為己任,做一個對人民有用,對國家有用的人。我們會肩負起未完成的革命事業(yè),為中華之騰飛而奮斗不息!
天津外國語大學
求索榮譽學院2班
程華宜
第二篇:周鄧紀念館觀后感
.周鄧紀念館觀后感
每一次提起周恩來,我們有的絕不僅僅是一種緬懷,而是一個永不褪色的人格話題,而是一座永遠閃耀光芒的精神豐碑。懷著這種心情,我們跟隨校黨委,于2013年10月30號,一起去參觀了周鄧紀念館。
我們這一代人,絕大多數(shù)都不曾親眼看到過周總理,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對他的真切熱愛之情。如果說原來我對周恩來只是從書報上、從文字中了解的話,那么通過此次參觀活動,一個有血有肉的周恩來形象就赫然站在我的眼前。當來到周恩來肖像前,我久久佇立在那里,眼前浮現(xiàn)出那曾發(fā)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年俊朗的身影和在革命崢嶸歲月里那許許多多壯麗的詩篇。在莊嚴肅穆的大廳內(nèi),我的心情感到格外激動。
談到周總理,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周總理是全中國最偉大的總理之一,任勞任怨,工作認真,愛戴人民,他身上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優(yōu)點,周總理逝世時,聯(lián)合國都為他降半旗,十里長街送總理,這些都能顯現(xiàn)他在人民心中光輝的形象。他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又是一個極富人格魅力的人。緬懷他的生平,青少年時期的刻苦求學,五四運動時期的被捕與抗爭赴歐洲勤工儉學時的意氣風發(fā),到共產(chǎn)國際面見斯大林的曲折經(jīng)過,紅軍時期、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特殊經(jīng)歷,中美的乒乓外交,以及“文化大革命”**歲月中的艱難處境,令人感動。
周恩來出生在舊時代,由于生活所迫,使他幼小的年紀就要承受家庭的重擔。在那樣艱苦的歲月里,周恩來仍然不忘刻苦學習。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說得那樣震撼人心,正是這種超凡卓越的精神,使他成為新中國唯一的終身總理,世紀的偉人。周總理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為了民族的命運,日理萬機,嘔心瀝血地工作著,他所處的環(huán)境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還要繼續(xù)工作下去,并且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這,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種精神,在總理的身上,被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就是我們偉大的周恩來總理帶給我們的東西——“周恩來精神”!他品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他的品德、人格、風范、情懷早已成為中華民族一座豐厚的精神寶庫。
作為周總理妻子的鄧穎超,同樣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不僅一直支持周總理的工作,并且還一直致力于婦女運動??梢哉f作為女人的她,不僅要照顧家庭,支持丈夫的工作,還
要為人民服務(wù),做好自己的工作,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她是中國最偉大的傳統(tǒng)女性的典范。
這樣的兩個人因為共同的理想和高尚的目標走到了一起,并且在青年時期一直心系祖國,可以說為年輕的黨員,尤其是大學生黨員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愛情觀,培養(yǎng)高尚的目標和增強責任感都是學生黨員應(yīng)該重視的。
周鄧紀念館由三個主要展廳組成:瞻仰廳、生平廳和情懷廳。瞻仰廳內(nèi)有一座兩位偉人的漢白玉雕像《情滿江山》。兩位偉人的形象十分親切,同志們在此駐足仰望,感受著兩位偉人的風采。
生平廳是給人震撼最深的一個廳,它向我們展現(xiàn)了周恩來總理與鄧穎超在中國從沉睡到蘇醒再到崛起的各個時期做出偉大貢獻。同時,陳列了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珍貴歷史文獻、文物。我們看著一張張風雨歲月中的照片,心中對總理夫婦的敬意油然而生。
早在建黨之初周總理夫婦就已投身到拯救中國的革命之中。周總理領(lǐng)導了南昌起義,堅持白區(qū)斗爭,參與指揮長征,推動全民抗戰(zhàn),指揮解放戰(zhàn)爭。建國后的日理萬機更體現(xiàn)了周總理的偉大。他勾勒了中國建設(shè)宏圖,致力于促進民族團結(jié),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也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當我們踏入了英靈永駐展廳,熒幕上展示了十里長街送總理和舉國上下哀悼鄧穎超同志的情景,人民緬懷周總理、鄧大姐,是緬懷他們高尚的情操和高貴的人格。他們一生艱苦樸素,清正廉潔,光明磊落,無私無畏,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腳踏實地,求真務(wù)實。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后人不斷學習和發(fā)揚的。他們?yōu)楹笕肆粝铝藟邀愝x煌的事業(yè),自己帶走的卻是一身忠骨,兩袖清風。放映結(jié)束時,同志們還沉浸在深深的懷念中,久久不愿離去,眼淚也止不住潤濕了眼眶。
看著一件件文物、文獻、照片珍品,了解了周恩來當年到地震災(zāi)區(qū)慰問群眾、回延安看望老區(qū)人民等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以及周恩來家規(guī)、周恩來照相的風格、周恩來用餐的規(guī)定、周恩來的工資、周恩來最后的日子、一件珍貴的絲棉襖等小故事,領(lǐng)略到周恩來、鄧穎超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的高尚品德,尤其對他們艱苦奮斗、平易近人的作風感到由衷敬佩。
周恩來和鄧穎超這對親蜜無間的革命伴侶,以海的博大面對人生面對無盡的時季,必然能獲得海的壯闊、海的磅礴、海的瑰麗、海的永恒。他們的行動和精神形成一種能量,輻射世世代代,左右和影響著蕓蕓眾生。他們的生命過程里,那些超乎生命過程之上的永恒的精神和業(yè)績,熠熠閃光,是任何墳?zāi)篃o法埋葬也無法割斷的——這也正是人民永遠懷念并參觀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的原因。
在這個日益喧囂的社會,在這個容易浮躁的年代,年輕的我們有著太多無法解釋的困惑和無法擺脫的迷惘。我們需要這種精神,這種精神能夠給我們以方向和力量。生活在新世紀的我們,不相信靈魂的存在,但我們堅信,總理一直以慈父般寬容的心關(guān)愛我們,總理在等待我們年輕一代走出浮躁與迷惘,以一個后輩學人的身份,懷著一顆不染世俗風氣的心,與他進行靈魂深處的對話。
就我個人而言,我要更加努力積極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學習崗位知識技能,關(guān)心自然科學發(fā)展的最新成果,盡量保持與時代同步。同時必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用實踐去發(fā)展豐富自身修養(yǎng)。周總理時時處處維護毛澤東形象,維護整個黨、國家、民族的大局利益。所以,我希望我們單位的每一個人都以總理為榜養(yǎng),今后都能維護整個單位、整個黨和國家民族的大局,維護集體團結(jié)、集體形象。
活動結(jié)束后,大家都感慨萬分,每一名黨員都有了更新的認識,深知自己的歷史使命,擔任起社會責任感,要用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立足本崗,干好工作。在接受新的社會的同時,依舊要保持本我,記住這些老的革命傳統(tǒng),是對終身受益的。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嚴格的要求自己,在做學問之前先學會做人。作為黨員,我們更應(yīng)在社會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務(wù)群眾、服務(wù)社會,相信我們會讓周總理和鄧穎超前輩的精神光芒永遠閃耀!
第三篇:周鄧紀念館觀后感
周鄧紀念館觀后感
周鄧紀念館由三個主要展廳組成:瞻仰廳、生平廳和情懷廳。瞻仰廳內(nèi)有一座兩位偉人的漢白玉雕像《情滿江山》。兩位偉人的形象十分親切,同志們在此駐足仰望,感受著兩位偉人的風采。
生平廳是給人震撼最深的一個廳,它向我們展現(xiàn)了周恩來總理與鄧穎超在中國從沉睡到蘇醒再到崛起的各個時期做出偉大貢獻。同時,陳列了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珍貴歷史文獻、文物。我們看著一張張風雨歲月中的照片,聆聽著講解員講述不同時期的故事,心中對總理夫婦的敬意油然而生。
周總理一生在革命事業(yè)中奮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情況危急之時,他臨危不懼,晝夜奮戰(zhàn),局勢動蕩之時,他苦心支撐,力挽狂瀾,為了自己的祖國和人民,他以最偉大的方式,他用最實際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面對這件展品,我的心靈震顫了,我的心跳仿佛瞬間停止,不禁熱淚盈眶,佇立無言……
青年時期,周恩來與鄧穎超在五四運動中就成為了戰(zhàn)友,共同投身愛國運動。后來,周恩來赴法國留學,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22年秋,鄧穎超收到了周恩來的信,在信中,周恩來向她熱情地吐露愛意。在寄來的印有李卜克內(nèi)西和盧森堡像的明信片上,周恩來還寫道:“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像他們兩個人那樣,一同上斷頭臺?!焙翢o疑問,這是完全不同于常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者的愛情誓言,而在此后的歲月里,他們雖未一起上斷頭臺,卻為革命利益犧牲了很多很多。
看著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聽著講解員的講解,我思緒萬千心潮澎湃。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及人民的安危放在一起時,注定要有不平凡的一生。
周恩來鄧穎超的行動和精神形成一種能量,輻射世世代代,左右和影響著蕓蕓眾生。他們的生命過程里,那些超乎生命過程之上的永恒的精神和業(yè)績,熠熠閃光,是任何墳?zāi)篃o法埋葬也無法割斷的——這也正是人民永遠懷念并參觀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的原因。在這個日益喧囂的社會,在這個容易浮躁的年代,年輕的我們有著太多無法解釋的困惑和無法擺脫的迷惘。如何堅定地走好正路。是信念!信念是人生的羅盤,決定人生的方向,我們需要這種精神,這種精神能夠給我們以方向和力量。生活在新世紀的我們,不相信靈魂的存在,但我們堅信,總理一直以慈父般寬容的心關(guān)愛我們,總理在等待我們年輕一代走出浮躁與迷惘,以一個后輩學人的身份,懷著一顆不染世俗風氣的心,與他進行靈魂深處的對話。
通過參觀兩位偉人走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革命前輩留下的足跡和創(chuàng)造的偉大事跡,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第四篇:周鄧紀念館觀后感
周鄧紀念館觀后感
梅香撲面,一束束象征君子之姿的白梅后,是肅穆的面容,滿溢著敬重與懷念的的眼神。展館大廳處,人們莊重有序地經(jīng)過總理夫婦的白色大理石石像,在總理依舊溫和親切的目光中,慢慢走進一位偉人滿載光輝的一生。
誰不曾在年少時意氣風發(fā),憧憬著功成名就之時的暢意自得,然而,在那個內(nèi)憂外患,兵荒馬亂的年代,個人理想似被戰(zhàn)爭的濃煙熏染得失去光彩,壓抑著,日趨衰弱,蒼白,直至陷入麻木的絕望?,F(xiàn)實不斷潑之以冷水,澆熄著少年們?yōu)閲鵀榧业臒崆?。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少年挺立著身骨,以堅定的口吻如立誓般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边@是誓言,亦是周恩來對祖國,對人民的承諾。從課堂到戰(zhàn)場,他將最美的歲月,最滾燙的熱血奉獻給祖國。新中國的成立,外交局面的艱難開辟,建國初期的掙扎努力,文革十年的苦難磨礪,周總理始終以一顆赤子之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守衛(wèi)著祖國,服務(wù)著人民,用行動書寫著對祖國的滿腔愛意。
十里長街送總理。秋風哀鳴,菊香陣陣。當這位受億萬人民敬愛的總理,靜靜地躺在靈車上,最后一次接受人們滿含敬佩愛戴的注目相送時,我哭了。這位令聯(lián)合國降半旗以致悼的外交奇才,這位溫文爾雅的政壇紳士,這位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民公仆,這位位高權(quán)重卻僅有不足百元家產(chǎn)的清正之官,這位膝下無子,卻愛民如子的好總理,終究是在令天地動容的痛哭聲中,離開了我們。
當幼時課本上的畫面以錄像的形式在我眼前閃動時,一股巨大的哀傷瞬時籠罩了我。雖然沒能和總理同處于一個時代,但總理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信念卻似穿越了時代隔閡,重重撥起了我的心弦。淚水自然涌流,我莊重地深鞠一躬,隨人流緩緩前行。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周總理無疑用行動完美詮釋了他深沉的愛國之情。他用學識,光陰,血汗,家庭為祖國的崛起獻上一抔基土。反觀今天的一些所謂“愛國人士”,除了砸?guī)纵v日系轎車,參加幾次游行,起哄喊一些自己都不明白的口號外,又做了什么!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除了時常保持一顆滾燙的愛國之心,更需要像總理一樣,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樹立為國家為人民奉獻的理想信念。為愛國熱情鍍上時代進步的金邊,用智慧和汗水為祖國的騰飛高舉起青春的火炬!在祖國召喚時,義不容辭地奔赴最需要自己的那個崗位!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祖國之騰飛而奮斗!
第五篇:參觀周鄧紀念館
參觀周鄧紀念館
今天的天氣雖然不佳,但卻絲毫不能影響我們前往周鄧紀念館的熱情。同學起了個大早,就嘰嘰喳喳地討論今天的參觀計劃。周恩來是我們敬愛的總理,也許他沒有多么俊朗的相貌,但是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已經(jīng)足夠振奮人心。
周恩來和鄧穎超都是我們無比敬重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他們?nèi)娜夥?wù)人民,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以及新中國的建設(shè)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兩位偉人青年時代都在天津戰(zhàn)斗過,周恩來曾于南開中學就讀,并因此成為他們的一大驕傲!周鄧兩位前輩對天津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甚至留下遺囑,把骨灰撒到海河之中。
一進入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偉岸的周恩來肖像。我不禁想到了那個仍然坐在教室里刻苦用功的少年恩來。當老師問同學們?yōu)槭裁醋x書,有的同學說為了財富,有的說為了父母,有的則議論紛紛....當問到少年恩來時,他毫不猶豫地說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很多成年人都未必可以大膽說出的話。革命期間,周恩來一直堅持自己的革命理想。革命是需要流血流汗的,我們敬愛的恩來總理卻毫無畏懼。他領(lǐng)導南昌起義,堅持白區(qū)斗爭,參與指揮長征,推動全民抗戰(zhàn),等等等等。
展廳的大屏幕上播放著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場景,我又想起了小學時我們學習的《十里長街送總理》的課文。周總理和鄧奶奶他們一生艱苦樸素,無私無畏。去世以后更是為廣大人民所敬仰....全國人民都難掩那份心中的悲哀,寄托著對周總理的深深哀思.....我又想起一篇中
學時期學過的課文《周總理,你在哪里》.....那詩里反反復(fù)復(fù)地念著“周總理,你在哪里,在哪里?”至今仍然回蕩在耳邊.....周總理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出現(xiàn)在眼前。
講解員作了聲情并茂的介紹,那一件件展品,一張張圖片,都仿佛在向我們講述發(fā)生在幾十年前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周恩來家規(guī),周恩來照相的風格,周恩來用餐的規(guī)定,還有他的工資,還有無比感人的周恩來最后的日子....我們還觀看了周總理的專機,它靜靜地停在專門為它建造的棚子里,不言不語。它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無數(shù)次帶著周總理出訪,伴著周總理無數(shù)次獲得國際友人的好評。我又一次想起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的精彩外交表現(xiàn),各國代表一時議論紛紛,意見不合,只有周總理毅然決然地站出來,大聲說道“我們是來開會的,不是來吵架的”,并且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為新中國贏得了一次外交勝利!也為他自己贏得了世人的好評與敬仰!
在革命年代,無數(shù)共產(chǎn)黨人為了革命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快樂生活。還是那句老話,當我們在享受現(xiàn)代社會豐富的物質(zhì)時候,也應(yīng)該心存感激。沒有什么東西是應(yīng)該得到,沒有什么東西是無償?shù)?,只有有了那些像周恩來總理,鄧穎超奶奶一樣的偉人,還有很多不為人知但仍然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有了他們,我們才能擁有今天的生活。
這便是今天我參觀周鄧紀念館所想到的,人生苦短,我們只有利用有限的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才能讓生活充滿意義,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