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淺談轉化“個性生”的策略
班級是學生成長的大家庭,每天都上演著不同的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后都潛藏著教育的契機。對于優(yōu)等生的教育,問題是迎刃而解的,但對于“個性生”的教育,是一項艱巨細致而又復雜的工作。作為一個擔任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的我認為:班主任只要對“個性生”關愛,寬容,善于觀察,循循善誘,就能把“個性生”轉化。
一、關愛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班主任要關愛學生,多和“個性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使自己的要求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只有這樣才能開啟他們封閉的心扉,促使他們及時調整方向,向好的方向不斷轉、不斷進步、茁壯成長。
如我教過的蘇龍威同學,他剛到我班時,不管老師講得多動聽,他都聽不進去,在座位上搞小動、思想開小差。課后也少語寡語。開學的第二天,我上語文課投影出學習目標叫大家預習課文時,蘇龍威竟在那里畫畫。我當時只是小聲叫他停畫,先按老師的要求做。他當時不說什么,只是很不情愿地放好了畫畫本。晚上,我找他出走廊(他是住校生),了解他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遠大理想等。他說:“我父親是個盲人,母親已改嫁,家里的一切開支都是靠一個已出嫁的姐姐(嫁到鄰村)在附近打工來維持。我的學習成績不好,就算好,也沒有錢讀大學。我想畫畫……”聽完他講的話后,我已經淚眼模糊,搭著他的肩膀和他談話。我說:“你從現在開始專心聽課,認真完成作業(yè),學習是可以進步的,畫畫的用具,我可以供應你。叫你姐幫你家申請“精準扶貧”。沒有文化,出到社會上處處會碰到‘釘子’……”我叫同學課間主動和他談話、做游戲。同時鼓勵他在合適的時間(美術課、課后、假期)和地點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心服口服。之后,我上語文課時,他不再畫畫,上課不再開小差了。提問他時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他答對了,他顯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漸漸地,他也敢舉手搶答題了。班里搞黑板報,我叫他畫畫。他畫得很認真,黑板報獲得了學校評的一等獎。期中考試,他的語文成績已進到中等。期末考試,他的語文成績已進到前第八名(全班45人)。他的姐姐打電給話給我:“謝謝老師!我的弟弟幸好得到您的關愛,他不但打好了學習基礎,而且發(fā)展了興趣和特長?!?/p>
二、寬容學生,促進學生提高素質
加載中,請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