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冬天的濟南作文1000字一
冬天的濟南作文1000字一:冬天的濟南(995字)
今年泉城的冬天與往年不同,她自有獨特的韻味,不像北方的其它城市那樣凜冽的寒冷,也不像南方的城市那樣溫熱的濕潤,它是明媚的,溫暖的,即使有那么寒冷的時候,也是很快就被溫暖的陽光驅散。這自然是它地處溫帶、群山環(huán)繞、地勢低洼、泉水遍布的緣故了。
這是濟南人的福氣。想想哪個城市能夠像濟南一樣擁有這樣多的青山綠水呢?千佛山以北是大盆景一般的“齊煙九點”,九座玲瓏青翠的小山分布在城市北部,它們不僅僅成為城市的裝點,更是濟南冬天的屏障。千佛山永遠是綠意蔥蔥的,它更像城市溫暖的懷抱,小心翼翼的把濟南攬在懷中。千佛山以南是連綿起伏的蒼翠的青山,它們不僅僅讓濟南在冬天里依然擁有著不盡的綠色,更成為凜冽的北風不可逾越的屏障。
無數(shù)冒著熱氣的泉對于冬天的濟南是功不可沒的。一到了冬天,那些泉眼里就冒出了裊裊的熱氣,它們散發(fā)在泉池的上方,又飄散到城市的街道和角落,成為城市的加濕器,也給城市帶來幾分氤氳的濕潤。在冬天的時候,到各個泉池里去看看漂浮在泉水中的野鳥,看看那些在其中冬泳的人們,就自然知道泉水的溫度了,它們很少結冰,也很少干渴,一直默默無聞地為城市貢獻著自己的殷殷情意。
濟南的二環(huán)以南就是連綿的群山,如果是在北方的其它地方,冬天的山里除了裊裊的炊煙就沒有了任何的人跡。但是,濟南的南部山區(qū)卻截然不同,即使在溫度最低的這些天里,你順著叫錦陽川、錦云川、錦繡川的三條峽谷中的公路行駛,沿路河邊的那些農(nóng)家小吃依然生意紅火,依然是車輛爆滿。一間間溫暖的小屋里,飄蕩著酒香菜香,到處彌漫著歡聲笑語。那里依然是濟南人游覽和朋友聚會的心儀之地。
大明湖自然是濟南冬天的美景之一,因為新近的大擴容,古老的大明湖煥發(fā)了生機,它不僅僅吸引來了外地的游客,也成為堅強的濟南冬泳者的天堂。定期舉行的冬泳比賽,不僅僅為大明湖增添了熱鬧,也給城市的人們帶來了抗拒寒冷的力量。
黃河對于濟南來說就像一堵高高的圍墻,它蜿蜒在城市的北部,高高的河堤像結實的臂膀。
濟南的冬天很少感覺到有呼嘯而來的朔風,也很少下那種漫天的暴雪,也極少刮那種彌漫天空的風沙。但是陽光卻十分偏愛,一到了冬天,溫暖的陽光就成了濟南上空的???。
今年的泉城之冬是多少年以來很少見的沒有雪的一個冬天,沒有東北城市那樣到處的冰凍,那樣徹骨的寒意,到處充滿了藍天下的暖意和溫情。
這樣溫暖的城市,這樣一個在冬天里依然綠意盎然的城市,這樣一個有著明媚陽光的城市,你怎么能不喜歡呢? 冬天的濟南作文1000字二:冬天的濟南(899字)
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xiàn),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壤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回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古老的濟南,城里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技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冬天的濟南作文1000字三:冬天的濟南(1049字)
冬天,是我最喜愛的季節(jié),而冬天的濟南則是我最喜愛的城市。
趵突泉,大家應該都會知道吧,它,給濟南增光添彩,有了它,泉城這個名稱才值得濟南擁有。但是,我覺得趵突泉它還有一個“魔法”。其他的湖、河、小溪,在冬天時會凍結成冰,而趵突泉卻不一樣,里面的泉水仍“呼呼”地向上噴涌著,不肯向那寒冷的氣候投降。冬天的趵突泉中,每一個噴水的泉柱中都會不停地向外“吐”著水,形成一個高高的水柱。而下面的湖經(jīng)過冬日的微風洗禮更是異常的美麗,微波粼粼。但是如果換成別的河流,噴泉,我相信,一定會結成冰,無法讓人們欣賞了吧!想到這里,我不由的贊嘆:大自然真是太厲害了,簡直就是一個魔術師,一手造出這么美得景物,這么奇妙的景觀,讓人著實嘆服!
冬天的趵突泉中,直接飲用水還是在源源不斷地流淌著。清澈的泉水在黑色的石獅子嘴中流了出來,顯得更加珍貴。接水的人多極了,好似一條長龍,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不可能吧,絕對是吹牛,哪能那么多人,再說了,大冬天的,灌個熱水袋都覺得冷,誰還傻得去喝涼水?”嘿!你別說,還真是這樣,趵突泉中的水異常清涼,還有一種說不出的甜甜的味道,而最讓人受歡迎的原因,還是因為創(chuàng)造趵突泉的巧匠是大自然,絕對沒有對身體的一點危害,所以人們便特別喜愛這兒的水。至于第二個嘛,人們當然不傻嘍!這么好喝的水,為什么不喝呢?并且,在冬天喝清涼的泉水,也別有一番滋味!
冬天的趵突泉中,泉池中的水仍然像夏天一樣美麗,依然那么純潔,活潑,鮮明,魚兒在水里歡快地游來游去。在冬天中,人們看到這景象,可算是奇跡吧!而它不結冰的原因就是地下的泉水都不停地向上涌著,所以造成了這奇妙的景象,并且還可以喂魚,自帶魚食去后,就可以小塊小塊地扔到泉池里,這時,魚兒就會順著香味兒游過來,爭先恐后的搶食物,每次我看到這,都會被小魚們逗笑。相信你看到后,也一定會心曠神怡吧!
冬天的趵突泉中,游客并沒有減少,即使穿的像一個個小面包,也一定要來欣賞那美景,可見,趵突泉是多么有吸引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斷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在我的心目中,趵突泉可是一個萬人迷!基本人人都是它的“粉絲”,當然,也包括我在內啊,呵,趵突泉成明星了!
我覺得趵突泉的美不僅要讓我們欣賞,它那頑強不屈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別的泉水早已向寒冷的冬天舉起了白旗,投降了,結成了冰,但是趵突泉呢,它不,它仍是堅強的向上噴涌著,頂著呼呼的北風,頂著寒冷的氣候,但是它沒有投降,并且做到了,你們說,難道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不值得我們擁有,學習嗎?
冬天的濟南,你真美!我愛你!
冬天的濟南作文1000字四:冬天的濟南(1326字)
要說濟南,以前我并不是怎么了解,只偶爾聽到過這個名字,只知道老舍筆下的濟南。
——題記
對于一個在南方土生土長的人,像我,一年四季要是哪個季節(jié)見不到綠色,就會有幾分詫異——在南方都是四季常青的,“濟南”雖然有個“南”字,卻也是像北方一樣,秋風一吹,樹葉就全部掉光了,正是“秋風掃落葉”,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丫杈。有幸在冬天親臨濟南,這里的天氣真的是不同凡響:太陽掛在天上,不是火紅的,也不閃耀著金光,它是淡淡的黃,有些紅潤。還微微透著點兒光,想一個溫暖的小火爐,但又很遠很遠,整個冬天,幾乎都是這么晴朗,就是陰天,太陽也會偶爾露露臉;在溫暖中,時常也會吹吹風,不像北方的冬天,陣陣寒風吹來,冰冷刺骨,也不像南方,伴隨著雨雪撲面,它像秋風一樣,暖暖的溫度中給你帶來些涼爽,是那么怡人,那么輕柔。但畢竟是北方,湖泊,河流,小溪都結上了厚厚的一層冰,我上去踩過幾次,滑滑的,很結實。
就像老舍說的那樣,“在北中國的冬天,能有這樣的天氣,濟南真算是個寶地?!?/p>
泉城公園,悠閑而美麗;而那雄壯的泰山,連綿不絕、氣壯山河。
在濟南的十多天里,最遺憾的就是沒有親眼目睹濟南的雪景,老舍說,濟南只下小雪,那些小山太秀氣,受不住大雪,日落時,薄薄的雪微微露出點粉色,像害羞的小姑娘,美極了。
我想,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再來到濟南,但不會是冬天,希望我能看到不同于冬季的濟南。
冬天的濟南作文1000字五:冬天的濟南(994字)
北風卷落了簾帳,摘下了樹葉,揚起了白花,才驀然發(fā)現(xiàn),冬天來了。早晨,太陽在干冷的風兒的催促下,把金光緩緩地柔和地鋪開來,午后熾烈且淡化,然后慢悠悠收攏自己,一點一點。濟南仿佛被這冬日的太陽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繁華的街道上,人流,車流絡繹不絕。每個人都精神煥發(fā),絲毫沒有屈服于冬天的蕭條冷清。
風在城市里一無阻擋地呼嘯著,和枝條嬉鬧著,讓寒冷像潮水一般向人們涌去。但是一些小商小販的吆喝聲仍然此起彼伏:“油旋兒,油旋兒,香酥的油旋兒嘞。”“烤地瓜,烤玉米。”一切的一切,都好像在傾訴著泉城濟南的不甘于落寞,不屈于寒冷。忽然,我仿佛嗅到了空氣中自然粗獷、溫馨親切的的氣息,可能這就是濟南的冬天特有的味道吧。
目光穿過一條條街巷,越過一幢幢高大氣派的樓房,在冬天濟南的喧囂之下,我似乎又看到了她靜謐秀巧的一面。
溫暖的陽光在大明湖面上閃動,湖邊樹上的最后幾片紅葉還傲然挺立在枝頭。鮮紅和碧綠,這并不調和的色調,組成了別具一格的濟南冬景。有時,一陣冷風吹來,早已沒有了綠葉的枝條,發(fā)出“沙沙”的聲音,令人產(chǎn)生一種蕭索的感覺。可是你再看看枝條,隱隱約約有了嫩芽的痕跡,這毛茸茸不惹人注意的嫩芽,使你立刻想到未來的春天,想到那生氣盎然、繁花似錦的日子。
不知看到了什么,眼前忽然一亮。關于冬天的濟南作文1000字5篇哦—原來是濟南的南部山區(qū)格外扎眼。朔風,飛雪,銀裝素裹的世界。白茫茫,靜悄悄,一切污穢全部湮沒在厚厚的積雪下,所有的美好,都凝成晶瑩剔透的冰花綻放于枝頭。正所謂是“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毖?,還在紛紛揚揚地落下。一片片,一朵朵,翩翩飛舞,恰如清純婀娜的仙子,裊裊婷婷地舞于天際,最后悠悠投身于大地的懷抱。這自由的精靈啊,天空是它的舞臺,大地是它的向往,想怎么飛就怎么飛,想怎樣落就怎樣落。不由得,心頭浮上韓愈的“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放眼望去,田野像一張棕色的大毯,在白雪的襯托之下,更加無垠。撲面而來的泥土清香,更是讓郊外充滿了令人驚詫的幽美空靈與攝人心魂的清新。起霧之時,眺望群山:薄薄的霧,輕煙一般,細紗一般,在山間來回飄繞回旋著,為冬天的濟南涂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朦朧之間,令人頓生無窮的遐思。冬天的濟南便是如此:既有粗獷的外表,又有內在的秀巧美麗。是她讓我明白:人生就像冬季,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質地與色澤。人生在世,只有經(jīng)過如同隆冬嚴寒一般最嚴峻的考驗,才會獲得最美好的東西,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
第二篇:濟南的冬天
《濟南的冬天》
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并融情于景的寫法。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一提到冬天,同學們有什么感覺?聯(lián)想到寫冬的哪些詞語?——冰天雪地、水瘦山寒、粉妝玉砌------
一提到冬季,大家馬上會聯(lián)想到一副天寒地凍的景象。在北方的冬季,嚴寒幾乎成為一種思維定勢在影響著人們對冬天的感覺。那么,同樣位于北中國的濟南,那里的冬天也是這樣的嗎?今天,讓我們跟隨語言大師老舍先生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看看那里的冬天是什么樣的?
二、板書課題、作者
三、自由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建議:
1、同位輪讀,一人讀一段,可以互相訂正一下讀音,兩人都讀不準的字可以問老師。
2、讀完后,你感覺到濟南冬天天氣的總的特點是什么?試著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班內交流:
1、指名讀一讀課后的生字詞,然后齊讀
2、讓學生說說對濟南冬天天氣的總的感受:
生答:響晴、溫晴、慈善、暖和等
四、師生根據(jù)本文的內容和寫作特色商議明確本文的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并融情于景的寫法。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五、細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內容和寫作思路:
(一)第一段:
1、請同位兩人輪讀第一段,一人讀描寫外地天氣的句子,一人讀描寫濟南天氣的句子
2、此段用了什么寫法?——對比
3、用文中哪個詞概括濟南冬天天氣的特點更準確呢?——溫晴
小結過渡: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所以,在冬季到濟南去旅游居住,真是一大樂事?,F(xiàn)在,假設在座的各位都是在冬天慕名而來的游客,而你是一位濟南的導游,你應該向大家介紹游覽濟南冬天的那些主要景物?來拉走我們這些游客呢?
(二)第二至五段:
1、請同學們認真閱讀這四段,介紹的時候注意兩點:(1)抓住主要景物及特征(2)符合導游的身份
2、分別請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到講臺前做導游,展開競爭,看誰的解說詞說得好,拉走的游客多
3、請學生評價一下,說說為什么愿意跟隨這位導游去旅游。
小結:寫濟南的任何一個季節(jié),都要寫濟南的“山、水”。因為濟南三面環(huán)山,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和景觀,距市中心五里還有著名的千佛山;而濟南又多泉水,自古就有“泉城”之稱,著名的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等,清人劉鳳誥詠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而寫濟南“冬天”的景,則還要寫濟南的“陽光”和“小雪”,因為濟南冬天的天氣最大的特點是“溫晴”。所以無論寫哪一個地方的景物,都要緊緊抓住當?shù)鼐拔锏奶卣?;而寫此地的某一個季節(jié)的景,則要緊扣此季節(jié)的景物特點。
六、精讀賞析第五段:
1、在寫景的四段中,有一個句子流露出作者對這段景物描寫的特殊喜愛,請你根據(jù)這個句子找出這一段?!白蠲畹氖窍曼c小雪呀”一段。
2、你是從哪個詞體味出來的? ——“最妙”
3、自讀此段,說說作者認為下小雪后“妙”在哪里呢? ——妙在“山上”、“山尖”、“山坡 ”、“山腰”。
4、具體說說為什么妙呢?
——“山上的矮松”下小雪后“好象日本看護婦”,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矮松的秀美和小雪的形態(tài);
“山尖”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山色的美 ;
“山坡上”雪色和草色相間,給山們穿上帶水紋的花衣,用比喻的手法寫出小雪后的美景引人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山腰上的薄雪在陽光斜射下好象害了羞”,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夕陽斜照下雪色嬌美的情態(tài)。
5、這是按照什么順序寫景的呢? ——由高到低
6、美讀體味:“最妙”寫出了作者對小雪后的山景的喜愛,你能不能把作者這種對妙景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七、自讀并賞析第二、四、五段:
走進老舍筆下的濟南的冬天,發(fā)現(xiàn)有許多美景令我們陶醉。剛才我們集中賞析了最美的一個景點,下面我們四人一小組自由活動,從這三段中任選一段:
1、先有感情的自由朗讀課文
2、找出文中精彩的擬人句,說說好在哪里
3、看看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最好能提出一兩個你感到困惑的、值得大家討論的問題
八、班內交流:
1、品味語言的美。
2、交流、討論不懂的問題。
九、教師也提出一個問題讓大家討論:
文章以“濟南的冬天”做標題,為什么結尾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尾呢?改為“這就是濟南的冬天”結尾可以嗎?比較一下,哪一個更好,為什么?
——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huán)境里的冬天的美景,不同于開頭所提到的北京、倫敦的冬天;而結束語“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強調歌頌了在“冬天”這個特定季節(jié)里濟南的美。
課下探討:如果以《冬天的濟南》為題,課文開頭應怎么對比?
十、拓展閱讀并歸納中心:
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是美的,那么,濟南的其它季節(jié)美不美呢?請看下面一段文字:(投影顯示)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墻,環(huán)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么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設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墒?,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濟南的冬天》老舍
小結: 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冬是美的,秋也是美的。普通的山水,在先生的筆下含有了人情味,這是因為作者熱愛濟南這方熱土,熱愛這特殊地理環(huán)境下的秋和冬。
十一、寫作練習:
1、解說詞:
國慶節(jié)大家想不想去濟南看看呢?現(xiàn)在的濟南和老舍先生生筆下的濟南有很多相同點,更有許多新的景點值得大家去游玩、去經(jīng)歷。根據(jù)你去濟南旅游的經(jīng)歷,回來寫一篇真正的解說詞??凑l寫的好,我們大家以后去濟南就請他做導游。
2、調查研究報告:比較現(xiàn)在的濟南和二、三十年代的情況,看看那里的山還那么綠,水還那么清嗎?比較現(xiàn)在的濟南和過去在各方面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可以查閱資料,也可以咨詢知情的老人,寫一份調查研究報告。
第三篇:濟南的冬天
:整體感知
采用多種形式反復閱讀,如放錄音、教師范讀、齊讀、散讀等。
可以分組進行朗讀,誦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特別是學習文學作品,更要在誦讀中體會其中美感。在閱讀中可以思考如下問題:
1、課文中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2、你讀了課文,吧、是不是覺得濟南的冬天如作者所說,是“暖和安逸”的?為什么?
3、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手法?
活動二:深入理解
本文可供欣賞的部分很多,如觀察角度的選擇與變化,在欣賞的過程中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點,集中欣賞幾個重點語段,以收見微知著、窺一斑而見全豹之效。欣賞時,一定要根據(jù)文學作品的特點,把注意力放在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語言美這些上。
活動三:聯(lián)想拓展
古今中外寫冬天的作品很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的廣泛閱讀,開拓視野,拓展思路。
可以采用詩文朗誦等形式引導學生搞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布置作業(yè):選擇課文中的一個片段,仿照其寫法,以“-----的秋天”為題寫一篇短文
此題意在借鑒課文的寫法,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一要借鑒課文的寫法,學習課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二要有具體的景物描寫;三要讓語言變得精彩生動。
第四篇:濟南的冬天
濟南的冬天
【學習目標】
1.理解重點詞語,品味積累語言,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初步培養(yǎng)感悟散文的能力:學習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多方面地寫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征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不說溫暖明媚的春天、喧囂熱烈的夏天、金色輝煌的秋天,單表一下多姿的冬天。“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說燕京一帶冬天雪花的特點,“瀚海闌干百丈冰”是描繪邊塞冬天的奇寒;東北的冬天風中帶刀,云南的冬天飽含色彩。而素有“泉城”之稱的濟南,冬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現(xiàn)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1918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學校。1924年赴英國講學,并開始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1930年回國,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1936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了十幾國的文字,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后,創(chuàng)作了《龍須溝》、《春華秋實》、《茶館》等23個劇本,小說《無名高地》和其他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三、朗讀,感知全文
1、弄清字詞 濟南()倫敦()鑲上()奇跡()寬敞()看護()貯蓄()水藻()髻兒()響亮:本課指天氣極為晴朗、明亮,與上文“響晴”意義相近。溫晴:天氣溫暖、晴朗。出奇:特別、不尋常。安適:安靜而舒適。
慈善:原指仁慈、善良,對人關懷,富有同情心,本課指溫和,合人心意。鑲: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或圍在另一物體的邊緣。貯蓄:存放、積存。
澄清:本課指清亮,透明??侦`:美妙無窮而不可捉摸。思考以下問題
1、濟南的冬天的天氣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
濟南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運用對比的寫法。①沒有風聲(和北平比)
北平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②沒有重霧(和倫敦比)
倫敦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③沒有毒日(和熱帶比)
熱帶地方的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濟南有溫晴的天氣。運用對比手法的好處? 通過三組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贊益它是個“寶地”,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文章緊緊抓住這一天氣特點,描繪濟南冬天的景色。
2、濟南冬天給人的總體感覺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暖和安適
理想境界
濟南的這些小山的地理特征決定的: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
3、作者選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來描寫濟南的冬天?
山(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水(水色)
4、濟南人對濟南冬天什么情感?
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表現(xiàn)了人們對濟南冬天的真切留念,也洋溢著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5、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全文抒發(fā)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之情
全文結構圖(板書)
一、(1)寫濟南的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
二、(2~4)寫濟南冬天的山景
⒈陽光朗照下的山景。⒉雪后的山景。⒊城外遠山。
三、(5)寫濟南冬天的水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研讀重點段落,賞析文章語言
一、速讀全文,說說濟南的山。㈠山有什么特點
山:⒈陽光朗照下的山景——可愛。
⒉雪后的山景——秀氣。⒊城外遠山——淡雅。
(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淡雅的特點。)
㈡重點研讀:薄雪覆蓋下的山景圖
1、“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妙在雪光雪色雪態(tài))①雪光
“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 ——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 ②雪色
“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③雪態(tài)
“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以動寫靜,寫出了雪動人的形態(tài);
“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tài)。
2、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由高到低,自上而下,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寫景順序:
移步換景: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由高到低)
城里——城外(由里到外)
㈢重點研讀:水色圖
1、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①水的暖
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 ②水的綠:
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lián)想到綠的精神,聯(lián)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用擬人突出水的綠的特征。)③水的清、亮:
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用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2、作者用了什么寫作順序?
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板書)
水: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暖 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綠 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清
三、探究
1、“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中“這”指代的是什么?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作為全文的結束語,抒發(fā)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的結尾,和開頭的“寶地”相呼應,又點題,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
2、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于贊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四、賞析語言
㈠修辭手法用的好
(過渡)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文中 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說說好在哪兒? ㈠復習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比喻(見書54頁)定義:
分類: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像似、仿佛、猶如”等聯(lián)結。其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樣。例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lián)結,有時不用喻詞。其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時候,烏云四合,層巒疊嶂 都成了水墨山水。借喻: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例如: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 著一髻兒白花。
比喻的條件:本體和喻體要有相似點。作用:使描寫生動形象,說理通俗易懂。擬人
見書57頁 定義:
作用:使物人格話,使描寫生動形象。
1、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八薄皢拘选倍际菙M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xiàn)了冬天的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2、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 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 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溫存體貼的撫慰,從而給濟南人們帶來溫暖.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山坡上臥著些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字用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的狀樣、情態(tài),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xiàn)。
4、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而這樣寫的目的,更是為了寫綠,寫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
㈡詞語用得妙
1、頂:因為在樹尖上,這點明雪少,位置高
2、鑲:因為“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遠遠望去山尖積雪猶如給藍天劃了一道銀圈,用“鑲”就恰如其分。
3、露:因為有的地方雪厚點,山被覆蓋著,雪薄的地方草色就只有顯現(xiàn)出來了,這與下文的“花衣”照應。
小結:本文是寫景的典范。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fā)現(xiàn)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五、寫作練習:借鑒課文的寫法,用你的筆描繪一副“校園秋景圖”。
第五篇:濟南的冬天
一、教學設計說明:
1.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的一篇情辭并茂、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文章生動而真切地描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題目《濟南的冬天》明確地交代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濟南位于山東省內,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東接佛懋山,西邊南馬鞍山、四里山,這些山形成了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濟南的冬天與北中國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氣候截然不同。
文章抓住“溫晴”這一文眼來構思,角度獨特,描繪出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表達出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因此,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受到美的熏陶。
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先總提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再從濟南的山、水兩方面寫出濟南冬天的這一特點,最后以一句簡明有力而耐人尋味的話結束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優(yōu)美的意境中,表達出作者贊美的真情。
2.學情分析
對于老舍,孩子們已經(jīng)學習了他的作品《貓》,對他有了一個淺顯的了解,雖然說老舍對于孩子們來說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讀過他的其他作品,對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過本課學習,讓孩子們對老舍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睋?jù)此并結合本文內容,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畫面再現(xiàn)法、鑒賞品評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漁。本課就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思維,啟迪智慧。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認讀5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2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溫晴”、“響晴”“設若”、“水墨畫”、“貯蓄”、“空靈”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4.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
5.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各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理解課文,達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2).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情景交融地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
4.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側重講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2)、引導學生把握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5.教學難點:
1)、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發(fā)。
2)、揣摩語言,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熟讀課文,會生字,能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3、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背景資料,搜集有關作者老舍的資料。
三、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都經(jīng)歷過冬天,那么,石家莊的冬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說到北方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出那白雪皚皚的畫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會想到呼嘯的北風,迎面如刀割的凜冽寒風,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蕭條畫面??傊?,北方的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既有美麗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風。然而,在北中國有這么一個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而且冬天里沒有呼嘯的寒風,卻有著無限的溫暖,那水不但不結冰,反倒冒著點熱氣,同學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今天,我們一起跟隨老舍的腳步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溫情吧。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事物自然導入,給學生以親切自然之感,同時教師也點到了濟南的冬天與一般的北方冬天有不同之處,給學生以提示。
二、驗收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并想辦法記住它。
(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什么?
(3)搜集有關老舍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第一項。
過程:4人小組學習中1號同學當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匯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并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3、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2號同學負責,在小組中讀正確。
4、檢查詞語能否讀正確。3號同學讀詞語。
5、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6、檢查課文朗讀情況。4號同學在小組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意在通過小組學習的主要形式驗收學生的認讀情況,小組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同學都能在團隊中負責,都有任務,鍛煉、培養(yǎng)了每個學生的能力。
三、驗收預習第二項,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默讀課文,然后試著想一想濟南的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
濟南的冬天——溫晴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養(yǎng)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這在教學大綱中對高年級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四、再讀課文,感受。
1、教師設置情景導入,讓孩子們想象濟南的冬天的畫面。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濟南的冬天的?
預設:去感受濟南的冬天。
3、配樂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體會濟南冬天的美。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之后,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可以讓學生交流的過程更加整合,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討論有更熱烈,有更多的感受與同伴分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誰來說一說,文章圍繞“濟南的冬天”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回顧全篇,盡快讓學生走進文本,為后面賞析課文做好準備。
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走進這個不同尋常的“冬天”,品讀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圍繞中心話題,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以及作者的情感:
學生賞析濟南山、水
接著作者又寫了濟南的山、水,現(xiàn)在請四組同學的代表分別上臺給我們介紹作者筆下的山水,其余同學把書合上,從畫中,從同學的復述中感受濟南的山、水。
1、第一張圖片:陽光下山景圖。
請第一組學生代表上臺根據(jù)圖片復述課文第二自然段內容。
教師提問:濟南陽光下小山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下學生回答。
板書:陽光下的小山:溫晴
2、第二張圖片:薄雪后山景圖。
請第二組學生代表上臺根據(jù)圖片復述第三自然段內容。
教師指導背誦:根據(jù)學生復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指導背誦。
提問:濟南小雪的小山有什么特點?
板書:小雪后的小山:秀氣
3、第三張圖片:城外遠望山景圖、冒著熱氣的綠水圖
設計意圖:使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對問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
三、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小組交流中心話題。
課文處處流露著作者對冬天的濟南的熱愛?,F(xiàn)在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用心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組中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
預設點: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p>
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②.“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xiàn)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③“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p>
“臥”字用得很貼切。濟南城外的小村莊被作者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它們都“安適地睡著”,盡情享受這“溫晴”的天賜。這“臥”字,正好與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相呼應,用擬人的手法寫活了濟南。
④雪后山景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白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態(tài):“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tài);“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tài)。
在實際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可能會不定性的說到某一部分。教師深入學生回答,與之展開深入對話,有機結合在一起。
設計意圖:以一個問題,統(tǒng)領全課。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
二、回顧全篇,拓展延伸。
1、向生活延展。
教師引導: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xiāng)的冬天》準備抓住什么特點?
學生寫簡要發(fā)言提綱,然后口述。
教師作綜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將語文打開。
①推薦閱讀:《沁園春.雪》
三、作業(yè)。
1、背誦整篇文章。
2、學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記錄下今天的收獲??梢圆捎迷姼?、文字配畫等形式。
3、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限。
設計意圖:向書的世界引領,激勵著學生種下自己心中生命之花的種子。
四、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課后檢測: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濟南()綠萍()
寬敞()澄清()
二、看拼音,寫漢字。
bì
1、小明一()上眼睛,就會想起那位可憐的老奶奶。
chǎng
2、你應該向大家()開心扉,這樣你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關愛。
jǐ
3、他的老家是山東省()南。
三、填空:
1、《濟南的冬天》作者是(),原名(),字()()人。(地點)
2、《濟南的冬天》中濟南的冬天的總的特點是(),字里行間表現(xiàn)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
3、老舍用飽含深情的筆,從()()幾個方面來描寫了濟南的冬天。
四、讀句子,想一想表現(xiàn)了濟南冬天怎樣的特點,你從中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十二
濟南的冬天
教學設想: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下的一篇情辭并茂的寫景散文,是現(xiàn)代散文中的精品。文章生動形象的描寫了濟南的冬天氣候溫和、冬日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文不僅僅停留在自然景物的描摹上,而是把景物當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意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較好的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全文脈絡清晰,行文有序。先運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然后緊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和空靈水晶圖。在景物描繪中,不但運用了大量恰當?shù)谋扔骱蛿M人句,更在詞語選用方面十分講究,把自然景物描摹得極富生機和活力。因此,教學中,在鍛煉、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同時,著重通過分析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進而感悟文中描繪冬景的精妙,感悟用語的精當,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但面面俱到的講析卻不利于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應該讓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之下充分的感知課文,探究作者寫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寫作方法,并能運用所學去閱讀理解同類的文章。在教學上安排2節(jié)課的時間,其中第一課時在整體感知、理清文脈的基礎上重點研讀第3語段,欣賞景物描寫方法。第二課時體會文中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對突出事物形神特點的作用,如揣摩喻體選用的精妙。與《春》在寫法上的對比閱讀。
當然,在開課之前,不忘告知學生,一切的答案你們那里,即由學生之口道出本課的教學內容及答案,不失為明智之舉,因為學生在解讀文本之前,就已經(jīng)獲得了自信。這樣,他們已不僅僅在感悟自然之美、文字之美了。惟其如此,才能讓學生們敢于積極主動,敢于去自由發(fā)揮想像的翅膀,展開合作探究課文,讓他們在實踐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欣賞文章的能力。
作家介紹,課下注釋已有,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解讀,不必再去贅述,瞎耽誤學生的時間。生詞教學也可在學生朗讀過程中解決,不必過于追究,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知、能目標:
1、能有感情的熟練朗讀課文
2、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3、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4、明白作者采用對比寫法的作用。
5、培養(yǎng)欣賞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朗讀—討論—賞析
情、價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把握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景物描寫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首先,引導學生說說本地冬天的氣候、景象。接著,引導學生說出學過或知道的描寫冬天景色的古詩詞句(柳宗元的《江雪》、《風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讓大家感受北方的天氣,與課文中的冬景形成鮮明對照。大家知道嗎?在咱們北中國的一個地方,它的冬天卻是另一番風味,到底是怎樣的別是一般滋味呢?下面我們帶著美好、愉悅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
二、范讀課文。
1、學生聽讀,作勾畫。
2、點評。
三、自讀、朗讀,整體把握。
1、邊朗讀(學生模仿范讀,大聲朗讀),邊勾畫生詞,查工具書,準備朗讀比賽。
2、幫助老師將課文科學合理的分成四個任務塊,并說明你這樣分組的理由(為下節(jié)課分組研習、討論做好準備)。
(第一自然段為一組,第二自然段為一組,第三四自然段為一組,第五自然段為一組。按照:冬天的特點—山景—雪景—水景層次。)
如果程度較好,可以進一步歸納出課文的主要脈絡:
小山搖籃圖
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雪霽初晴圖
空靈水晶圖
3、學生推薦重點生詞。著落、髻兒、鑲上、水藻、貯蓄、澄清
4、小組內交流。
5、集體交流。
四、朗讀、感悟:
1、師生展開朗讀比賽。
2、自選段落,讀完后說說自己為何選讀該段。自己是用何種情感朗讀的?如何把握的,你認為自己讀到了什么。
3、學生點評。
4、大家公認的優(yōu)美段落齊聲朗讀。
五、布置任務:
課下按組分工,搜集資料,準備下節(jié)課討論。
熟練朗讀課文。
積累優(yōu)美文句。
第 二 課 時
一、學生分組展開討論。
1、劃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小組內交流。
2、互動、研習該句的妙處(修辭、選詞)。
3、小組內形成共識,并推薦出發(fā)言的代表。
4、如果任務提前完成,可以幫助其他組解決問題。
5、教師巡視、指導。
二、集體討論,教師點撥。
第一組:預設
1、第一自然段首先把濟南與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接著把濟南與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再把濟南與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最后把濟南與整個_____相比,突出濟南冬天_____特點,這主要運用了_____手法。
(北平,沒有風聲;倫敦,響晴;熱帶(指新加坡),毒曬;北中國,溫晴。對比)
2、“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一句,能否把“聲”字刪去,為什么?
“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是說濟南冬天的風并不猛烈,是柔和的,若把“聲”字去掉,說成“沒有風”不切合實際。
3、文中的“毒”“響亮”又是什么意思?
這里“毒”是厲害的意思,“響亮”一詞,一般用來形容聲音的宏大,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在此處是指“晴朗得刺眼”。
4、想想看,作者有沒有告訴我們濟南冬天的特別之處呢,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呢?
特點有“沒有風聲,響晴,溫晴。”明確:總特點是“溫晴”
第二小組:預設
1、想想,文章怎樣由寫總特點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2、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
3、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huán)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山景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情。躺在搖籃里承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著搖籃曲,秀美的睡態(tài)再現(xiàn)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4、陽光下的小山——暖和安適的小搖籃
第三小組:預設
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是下點小雪呀。
2、“看護婦”是對雪后矮松秀美形態(tài)的比喻,借矮松寫出雪的形態(tài)。
3、“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tài)。
4、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寫出雪色嬌美的情態(tài);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艷悅目。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xiàn),呼之欲出
點撥:
1、寫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間順序,有層次地把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tài)展現(xiàn)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韻。
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2、畫面色彩的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松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全段的朗讀要求:朗讀中不僅要讀好文中的描寫部分,而且要讀好首尾兩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都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4、“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智兒
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tài):“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tài);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tài)。
5、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tài),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相呼應。
6、總結:薄雪覆蓋下的山——穿上花衣服。
城外的遠山;是張小水墨
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抹殺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溫晴”越發(fā)顯露了出來。
檢查:就如下內容品析研討。請同學們自由選擇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抹殺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溫晴”越發(fā)顯露了出來,進行答題。
①全段的層次劃分是:全段分為三層: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②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矮松、山尖、草色、陽光。
③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
④文中是怎樣化靜為動的呢?化靜為動的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⑤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主要是擬人,文中的三個“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第四小組:預設 研讀第5自然段: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薄熬蛻{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征。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突出了水的碧綠和清亮,充滿著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3、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lián)想到綠的精神,聯(lián)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4、第5段文字寫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即水面上--空中--半空中—天上。先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充滿贊美之情。
文章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xiàn)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
寫水色:
提問]
三、總結:
1、為什么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明確]a.細致觀察b.抓住特征c.安排順序(角度)d.運用修辭e.情景交融。
2、表情朗讀,品味濟南暖冬慈善若娘親,可愛似少女,清亮賽水晶的藝術形象。
3、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范圍,接著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贊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著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全文的結束語,抒發(fā)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
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四、比較閱讀:《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提示:兩篇散文都通過幾幅具體生動的畫面來表現(xiàn)特征。《春》一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五幅畫面,體現(xiàn)了春的“新、美、力”的特點。而《濟南的冬天》同樣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圖,表現(xiàn)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五、作業(yè)設計:
1、寫一段文字描寫你家鄉(xiāng)的冬天,并能恰當?shù)倪\用各種修辭手法。
2、寫一段描寫校園景色的文字,要求運用上面學到的觀察方法。
3、課后練習第一、2題,第二大題。
六、附件材料:
濟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戶戶插柳”。大致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zhí)端拇笕?。趵突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噴涌如沸,隆冬季?jié)依然水霧繚繞,四周的亭臺樓閣都罩上一層輕紗,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還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劉鳳誥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詠湖名句。
附板書:
沒有風聲
總特點:溫晴的冬天
響晴
濟南的冬天
陽光下的山:暖和安適的“小搖籃”
山
小雪下的山:穿上花衣服
城外的遠山:是張小水墨畫
碧綠
水
清亮
毒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