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他的童年只有夏天
秋澀
他的童年只有夏天,沒有秋天,因為家門前就是美美的清水江。也許是長大了,也許是孤單久了,他的記憶就是秋天了,有些傷感之意,便開始被帶入它的情緒中。
初秋,是他和她認識的起點,因為每個村沒能力開辦四年級,他和她就這樣分到了一個班。她說他長得像她的弟弟,于是他便成了她的弟弟,他很高興有這么個姐姐,他們就這樣一直在一起到六年級。
在學校小學升初中考得好的話,便可以到縣城讀初中。也許是小男孩調皮,女孩懂事,那一年他們分開了,她考上了縣城最好的初中,而且是那屆唯一一個考得上的,而他只能繼續(xù)留在鎮(zhèn)上讀初中,但他為她自豪。
他家一直有養(yǎng)貓的習慣,也就是他們認識的秋天,大貓生了幾只小貓,以前貓和她是他的全部,現(xiàn)在只有貓陪著他了,只要不出遠門它就像狗一樣不離不棄。
他跟他說過在沒有她的日子,他把它弄丟過一次,不過又找回來了。因為他二姐婆家老鼠多便拿去捉老鼠,可沒曾它丟在了那,當他聽到這個消息他第二次流淚了,第一次是在他們分開的時候。當他同學說好像見過,于是那天就直接去找它了,可惜的是人是到了可它卻不見了,快要放棄的時候隱隱約約聽見有貓叫,于是趕過去果真是它,那一刻是他一生忘懷不了的,因為它瘦了許多。它和他十幾米的距離,雙眼相視對方,很深情,仿佛時間靜止般。然后就是相擁,它直接撲到他的胸前不停的叫喚,他摟著它留下了第三次淚,當時的心情無比難受,覺得這輩子都不會讓對方離開了。
仲秋,他被蛇咬了,是在五年級的時候,正因為這個他有一個弱點那就是怕蛇,比誰都怕。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說的就是他。于是在家治療了一個月才好,回校之后這也使他們更親了。
他追逐著她的腳步,他在鎮(zhèn)上讀初中,她在縣城讀初中。他們?yōu)榱吮3致?lián)系開始寫信,盡管內容沒什么重點,但這對于他來說就足夠了,可惜的是他在搬家的途中遺失了那些信,遺失了最美好的回憶。
中考時,他到她的學校來考試,但沒見著她,卻發(fā)生被打劫的事,后來報警了,當她知道后,她說:人沒事就好。他說:過去就讓它過去吧,因為他不愿再提這事。
初秋,他和她相識于姐弟,還有一位叫秋的同學。大家都叫她秋,因為她的名字有個秋字,可惜現(xiàn)在失去了聯(lián)系。
秋是他從四年級到初三的同班同學,高中也在同一所讀,他很感謝秋,因為小學初中他們幾個就玩得很要好。他說在高中時是他把自己和秋的關系鬧僵了,他很自責,因為他情懷于秋這個詞,又恰好在自己記憶里有那么個人,他曾經(jīng)試著去找她,找回以前的他們,雖然聯(lián)系上了,但還是不了了之,現(xiàn)在他仍努力,爭取得到他的原諒。
在初秋,他告訴她,他的貓死了,是在他高一放假回家前一晚,奶奶說是被毒死的,他除了難過,還是難過,為什么要這樣捉弄于他。他親手埋葬了它,從它身上拔了幾根回憶的毛,說是這樣它就一直還跟他在一起,永遠都不會丟了,他到哪它就到哪。那晚他哭了,因為他沒見著它最后一面,不明不白的走了,他看淡了村里的人情關系,他放下了最愛的釣竿,對門前的清水江也不再那么留戀了,于是他們村消失了最后一家養(yǎng)貓的。
深秋,他最可愛的奶奶走了,是在他快要高考的時候,貓不在的時候奶奶陪著他。
他是他們幾個大家庭中最小的一個,也是奶奶最疼愛的一個,幾乎整個童年都是在奶奶的影子下長大的,他現(xiàn)在的一切都是奶奶給的。他曾經(jīng)說過,奶奶要長命百歲,他要讓奶奶抱上自己的重孫,想想是多么諷刺,他食言了,現(xiàn)在有的只是奶奶冰冷的身體,他應該是個不孝的人,貓走的時候他也沒見它最后一面,奶奶走的時候他卻不在身邊,只是去見了奶奶睡走在天堂的路上,連最后下葬那天都沒有去,最不該的是連一滴眼淚都沒有留下,貓不在的時候他卻流淚了,他只說了句:那種欲哭無淚的感覺誰又能體會。
那年冬天下雪了,下得好大……
他追逐著她的腳步,他在縣城讀高中,她在市里讀高中。
如今他仍追逐著她的腳步,他在省內讀大學,她在省外讀大學,他越是想跟上她的步伐卻越離越遠,就像噩夢般,他開始莫名擔心了。
深秋,她給他寫信了。
她傾訴著在那邊的一切,他能明白,在別人眼里她的一切是那么的風光,又有誰知道背井離鄉(xiāng)背后是怎樣的辛酸,表面的錯覺麻痹了人們的神經(jīng),卻掩飾不了黑夜的寒冷。他不善言辭,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她,他說:北方冷,記得多照顧自己,別人他擔心,而他卻每年這時候都會感冒,而這一切她都懂。
現(xiàn)在他們大三了,又是秋風蕭瑟,它無情的吹打著你。雖然他們不怎么聯(lián)系,但一個人安靜的時候還是會想著讓人心悸的畢業(yè)之后的事,于是便想找個人好好聊聊。
記得他曾經(jīng)開玩笑:我的姐夫呢。她說:一切隨緣。他告訴過她在大一的時候曾喜歡一個女孩,準確地說是有好感,因為膽子小,放不開,最后不了了之,她聽著聽著就笑了。而她勇敢多了,主動表白,但還是無果,他聽著聽著也笑了。他說也有個女孩喜歡過自己但他拒絕了,她說也有個男生喜歡過自己但也拒絕了,最后他們一起都笑了。他說過一句:累覺不愛。
這個秋天,她的堂姐結婚了,他去喝喜酒了。
這個秋天,他認識比他大兩屆的學姐結婚了。他卻食言了,因為之前答應好的,學姐說她能理解。他還是很難過,也許去了能開心點,畢竟是喜事。
現(xiàn)在他成了兩個人的弟弟,而且她們都有親弟弟,他很幸運這樣的幸福。這個秋天,他開始面對以后每個秋天,不管夢里夢見貓還是奶奶又或者是想姐姐了,他不會再像個詩人那又惆悵情懷于秋,他要好好去愛,去生活,青春如此短暫,他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
第二篇:童年的夏天
童年的夏天
我的那段童年,是在那個叫德埔小區(qū)的地方開始的。記憶中的童年沒有什么高樓,沒有什么繁鬧,也沒什么喧囂,那兒似乎確鑿只有一片綠色大草坪伴隨著一塊小小的游樂園,卻是我一生中最美的一場夢。
不必說湛藍的天空,純白的云朵,皎潔的月色,絢爛的繁星;也不必說螳螂在小路上活蹦亂跳,鳴蟬在樹葉里長吟。單是那片大大的草坪上,就有無限趣味。麻雀們在這里盡情歡唱,蝴蝶在這里翩翩起舞。躺在草坪上仰望藍天會看見白云;雨后還有淺淺的彩虹,倘若靜靜凝望,便能看到幸福的翅膀在飛翔?;▋号c草兒打鬧著,花兒有可愛的臉蛋,草兒有動人的舞姿。有人說,蝴蝶是小仙子,觸摸到了她的翅膀了便可以永遠快樂,我于是在草坪上不知疲倦地追逐著蝴蝶,卻從來沒能觸摸到她,卻也仍然快樂每一天,我仍然選擇固執(zhí)地相信這份傳說。如果不害怕,夜晚還可以抓到螢火蟲,捧在小手里,用美麗照亮黑暗,讓人歡喜。
我最喜歡的就是夏天的童年,因為這里面有著無數(shù)的歡笑與眷戀,起舞,而永不落幕。
歡笑??兒時的夏天,是我們笑得最放肆的季節(jié),花兒在火辣辣的太陽的錘煉下,變得堅韌頑強,明艷絢爛。約幾個小伙伴,大家一起和知了比唱歌,在小樂園里劃滑梯,還可以在草坪上玩那我們最喜愛的老鷹抓小雞,無限快樂我們不停地穿梭在花叢和草地之間,女孩子們的花裙子變成了最奪目的花兒,嘻嘻哈哈彌漫在空氣里,久不散去。還有捉迷藏,記得我鄰居的那個小女孩猜拳猜輸了,便緊閉上眼睛,雙手靠在樹干上,然后頭搭在上面,認真地數(shù)著:一,二,三好了,我要開始找了。于是,便像無頭蒼蠅那樣到處亂竄,這里翻翻,那里找找。而我們另幾個小朋友,則躲在茂密的大樹里偷偷笑著,就這樣,我們笑著,鬧著,眷戀??兒時的夏夜,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刻,繁星在黑夜的陪伴下閃閃地眨著明媚的雙眸,燦爛而絕美。吃完晚飯,伙伴們一起來到那還帶點熱度的草坪上,躺在上面,清風送來的玉蘭花的芳香在我們的臉頰上留下淡淡的吻痕。然后數(shù)著星星一,二,三一起唱著歌,一起講故事,一起仰望想著天上到底有多少星星;想著月亮上會不會有位美麗的嫦娥;想著別的星球上,會不會有外星人,會不會有飛碟這是個好美好美的童話。靜謐的夜晚里彌漫著淡淡的香味,花兒的,草兒的,還有一點飄香的飯菜,真實而溫暖。
但時間總是要離開的,不挽留,不回頭,童年綺麗的夢~最終結束了。再見了,我的蝴蝶們!再見了,我的花兒們和草兒們!
童年的夢最終還是畫上了蒼白的句號,可它卻從不蒼白。紅橙黃綠青藍紫,一切的一切都匯聚在了這場夢里,忘不了那無憂的歡笑,忘不了那天真的玩伴,忘不了那明亮的夜空我想,那天空是因為童年才變得更為湛藍吧;我想,那云朵因為童年才變得更為純白吧;我想,那月色是因為童年才變得更為皎潔吧;我想,那繁星因為童年才變得更為絢爛吧銘記這場回憶,永遠地將她留在心中。
第三篇:耿耿星河只有他知道隨筆
有些事,一開始就是錯的,直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當你愛上ta的那一瞬間,就已經(jīng)注定了結局。只適合做朋友的人,當你說出愛,說出喜歡的時候,你們就注定尷尬。以前你說不喜歡偷笑這個表情,我改了,從你說過至今一向沒用過;以前你說你不喜歡吃米線;以前你說你太害怕傷害,太害怕那種感覺,我說我能夠一向等。
為你能夠跑大半個校園,只為了在下雨的時候不讓你淋雨,但是你卻在最后給我說,你沒去上課。
他們都說我很傻,做著沒有結局的事,但是我不覺得,我認為能為自我愛的、喜歡的人做任何事都是值得的,哪怕是很傻、很白癡的事情。但是到最后我才發(fā)現(xiàn),感情的事情,勉強不來。[由整理]
當你拉著你男朋友的手出此刻我面前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感情沒有先來后到,有的只是自我的感覺。你說你喜歡他的逗,我才苦笑著說一句:“原先你喜歡逗的?”
從那以后,我便明白了如果你們不能在一齊,最好的愛就是你愛的人能夠幸福。就像感情保衛(wèi)戰(zhàn)里面說的一樣:“相愛容易相處難,相處容易相信難,相信容易相諒難;如果相愛卻不能相處,最多是有緣無份;如果相處卻不能相信,最多是同床異夢;如果相信卻不能相諒,那就是唯我獨尊了。相愛其實很容易,只需要一點沖動就能夠愛得死去活來,但是相處卻很難。
我們其實真的相愛,但我們過不到一塊兒,沒有付出,沒有忍讓,那種愛是廉價的。相信無非就是感情中的忠誠,多想想別人的感受?!蔽揖褪翘炎晕耶敾厥聝?,忘記了去問你的意見。
《最好的我們》里簡單說:一廂情愿就得愿賭服輸,感情沒有誰對誰錯,有的只是愛上你的那一瞬間。所以,對我也一樣,一廂情愿就得愿賭服輸。最后耿耿不也選取了余淮了么?而路星河會為你一向保留那枚戒指。
雖然我不能做到像路星河那樣給你五十七次的求婚,但是我能夠像他一樣的愛你。
第四篇:我的心里只有你沒有他
我的心里只有你沒有他 你要相信我的情意并不假 我的眼睛為了你看 我的眉毛為了你畫 從來不是為了他(music)自從那日送走你回了家 那一天
不是我把自己恨自己罵 只怪我當時沒有把你留下 對著你把心來挖 讓你看上一個明白 我的心里可有他? 我的心里只有你沒有他 你要相信我的情意并不假 只有你才是我夢想 只有你才叫我牽掛 從來不是為了他 只有你才是我夢想 只有你才叫我牽掛 從來不是為了他
第五篇:關于高爾基的童年對他的積極影響
學 年 論 文
題 目學 生 指導教師 年 級 專 業(yè) 系 別 學 院
關于高爾基的童年對他的積極影響
論文
提要
每個人的童年都對其本身有很大的影響,童年若是幸福,其人格必然更完善一些,相反,童年若是不幸,人格的缺陷就更加突出一些??v觀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幼年喪父,跟隨母親和外祖母來到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的外祖父家里生活,他遭受了外祖父對他的毒打,目睹了舅舅們的斗毆,也認識了向小茨岡這樣的好朋友;經(jīng)歷了火災,也見識到外祖母臨危不亂的勇敢。既有俄羅斯底層人民對親情的單薄,又有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樂觀。同樣是在這里,高爾基見證了外祖父家的破產(chǎn),母親的再嫁和外祖父與外祖母的分家。直到母親的死去,讓高爾基不得不走向人間。然而這種童年的經(jīng)歷為什么還是會成長成高爾基這樣的偉人呢?這就要談及到對高爾基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各種人們。
關于高爾基的童年對他的積極影響
陳旭
摘 要:《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高爾基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丑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yōu)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yǎng)成不向丑惡現(xiàn)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關鍵詞:高爾基 童年 影響
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傳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島公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寧對高爾基說:“您應當把一切都寫出來,老朋友,一定要寫出來!這一切都是富有極好的教育意義的,極好的!”高爾基說:“將來有一天,我會寫出來??”不久,他實現(xiàn)了這個諾言。
每個人的童年都對其本身有很大的影響,童年若是幸福,其人格必然更完善一些,相反,童年若是不幸,人格的缺陷就更加突出一些。然而,縱觀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幼年喪父,跟隨母親和外祖母來到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的外祖父家里生活,然而外祖父由于所經(jīng)營染坊的日漸落敗導致了脾氣愈發(fā)的暴躁,高爾基經(jīng)歷了外祖父對他的毒打,既讓人慘不忍睹,但在外祖父去病床前探望阿廖沙的時候講起自己的身世,又讓人情不自禁的對他的身世產(chǎn)生同情。在這里,高爾基目睹了舅舅們的斗毆,也認識了向小茨岡這樣的好朋友;經(jīng)歷了火災,也見識到外祖母臨危不亂的勇敢。既有俄羅斯底層人民對親情的單薄,又有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樂觀。同樣是在這里,高爾基見證了外祖父家的破產(chǎn),母親的再嫁和外祖父與外祖母的分家。直到母親的死去,讓高爾基不得不走向人間。然而這種童年的經(jīng)歷為什么還是會成長成高爾基這樣的偉人呢?這就要談及到對高爾基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各種人們。一. 外祖母
外祖母無疑是對高爾基產(chǎn)生影響最為巨大的一個光輝人物。她仿佛一盞明燈,照亮了高爾基的心。在高爾基的著作里是這樣描寫第一次見到外祖母的情形:“круглая, большеголовая, с огромными глазами и смешным рыхлым носом;она вся черная, мягкая и удивительно интересная… она говорила ласково, весело, складно.Я с первого же дня подружился с нею.” 外祖母是高爾基童年最親密的朋友,在整篇小說中,外祖母這一主線貫穿高爾基的童年,她作為一個溫和,慈祥的老人的形象,帶給阿廖沙溫暖。事實上,外祖母從來都只以最溫和的形象來對待阿廖沙(童年的高爾基)。外祖母的身世也十分令人同情,幼年喪父,跟隨母親沿街乞討,后來憑著聰明能干,吃苦耐勞,嫁給了外祖父,與外祖父共同掙到小康家境。她樂觀積極,無私的將愛付出給周圍的所有人,人們感覺的到她的善良,感受到她的正直,感受到她的愛。她是勇敢的,在染坊著火的時候,外祖母一個人突出火焰的包圍,搶救出了一桶硫酸,避免火勢的擴大。高爾基在她的身上,學習到了正直,勇敢,以及無私。外祖母常常給童年時期的高爾基講關于上帝的童話和詩。在當時,高爾基的文學天才就已經(jīng)顯露出來,外祖母講過的每一個童話、詩,高爾基都能準確的記住。外祖母對上帝是虔誠的,相對,外祖母的上帝也是慈祥的,主宰一切,洞察萬物,高爾基用了大篇幅的文字來描寫外祖母的禱告。外祖母是大家庭的好主婦和頂梁柱。二. 母親
母親無疑是每個人最愛的人。高爾基也不例外。然而高爾基的母親的命運是痛苦的。她最愛的丈夫死亡后,帶著阿廖沙回到外祖父家,卻因忍受不了那里的家庭氛圍而再次出走。等到她再回來的時候,卻面臨著父親對她再嫁的逼迫,經(jīng)過她強烈的反抗之后,生活好不容易平淡了下來。然而由于父親的破產(chǎn),使她不得不再嫁。她的再嫁使她陷入到了更加痛苦的深淵。生活的痛苦導致母親對高爾基的態(tài)度冷淡而嚴厲。然而她對高爾基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她讓高爾基背許多詩,讓高爾基去上學,這都是對他開啟文學之路的啟蒙。然而她最后的死亡卻使得高爾基不得不離開家,去人間。高爾基的母親是善良聰明的,但也是任性的。她的再嫁是高爾基童年更加悲慘的序幕。三. 外祖父
外祖父在阿廖沙的心中是粗暴的,吝嗇并且貪婪的。但是在小說的中間部分,外祖父給阿廖沙講他的身世,又教阿廖沙識字和人生的哲理的時候,也讓大家看到了他慈祥的一面。然而生活日益窘迫,外祖父的脾氣愈加暴躁,到開始毆打外祖母,與外祖母分家的時候,貪婪與吝嗇的本性暴露無遺,讓原本對他的同情都化為烏有。
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的,但是他又很幸運可以遇到這些美好的人們作為朋友。使得他在以后苦難是人生中堅持自我,勇往直前。四. 小茨岡
小茨岡是高爾基到了外祖父家的第一個好朋友。他活潑開朗,樂觀純樸,是家里不可多得的一個好助手。他本是外祖母的養(yǎng)子,有著一雙金不換的好手,既干得一手好活,又能在外出替家人買東西的時候偷東西來省錢。在家庭舞會上,跳非常棒的舞蹈,讓大家都很歡樂。然而卻遭到高爾基幾個舅舅的嫉妒,在一次搬運十字架的時候被砸到脊梁慘死。高爾基在描寫此段時加入的大量的感情色彩,催人淚下,同時讓人看到了他另個舅舅卑劣自私的特點。五. 格里高利
格里高利是外祖父家的一位老雇工,為外祖父家勞累了一生。他年事已高,雙目接近失明。高爾基對他的描寫并沒有像其他人那么集中,而是分散開來,讓我們對格里高利的正直有了別樣的理解。格里高利每天都被高爾基的兩個舅舅惡作劇,然而他從不抱怨,只是默默忍受。他還具有外祖父家不具備的另一個優(yōu)點:尊敬女人。在染坊失火之后,高爾基的舅媽臨產(chǎn),外祖母被燒傷還要去接生的時候,格里高利就教育高爾基要學會尊敬女人,尊敬女人就是尊敬母親。高爾基還一度希望和雙眼失明的格里高利一起沿街乞討。然而在格里高利真正上街乞討的時候,高爾基卻無顏面對他,因為這是他的吝嗇、貪婪的外祖父趕他出去乞討的。在這里高爾基還特別提到了他的外祖父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上街乞討。從而說明高爾基是一個善惡分明,富有正義感的人。六. “好事情”
“好事情”是外祖父的一個房客。他沉默寡言,總是說:好事情。于是就有了“好事情”這個外號。他是一個做藥劑實驗的知識分子,因為他很窮,并且行為古怪,所有的人都不喜歡他,包括高爾基的外祖母。但是高爾基還是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和“好事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在高爾基的眼中是一名進步的優(yōu)秀知識分子,是一名感情豐富的人。在聽了外祖母講的童話后大聲的說要記下來,聽到阿廖沙講述外祖母幫助被毆打的鄉(xiāng)下人驅趕小混混時激動的叫好。對事物有很強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阿廖沙喜歡亂編造一些故事,但他總是被“好事情”戳穿,所以阿廖沙有時候為了試驗他這種能力就總愛說些瞎話,可“好事情”總能不受騙。最后,阿廖沙的母親要回來,他為了騰出房間來終于離開了,作者為他的離去而十分難受,還因為這個在吃飯的時候恨恨地折斷了湯匙,結果挨了一頓打。在本章的最末,高爾基描述與他的友誼是祖國無數(shù)優(yōu)秀人物中的第一個,足以讓人明了他對高爾基幼年的影響以及高爾基對他們友誼的不舍。七. 隔壁的三少爺 在高爾基童年時期,他還不熟悉隔壁的三少爺?shù)臅r候,他對他們是很羨慕的。高爾基生活的環(huán)境導致他從未認識過這樣團結,友愛,互助的孩子們?!敖煺叱?,近墨者黑”,朋友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高爾基對他們的羨慕與好感充滿了小說的字里行間。然而外祖父和三少爺?shù)母赣H上校奧夫相尼科夫都反對他們之間的交往,甚至馬車夫彼得伯伯也反對,只有外祖母贊同。后來在高爾基母親回來后,高爾基的注意力轉移,導致他們之間的這段友誼無疾而終了。八. 偷木板的小伙伴
這是高爾基在人間生活的前奏。他和這些在河邊認識的小伙伴一起偷木板賣錢來貼補家用。他們都有著窮困的家庭,但是并沒有影響到他們善良正直的心。艱苦的生活反而將他們緊緊的聯(lián)系在了一起。
縱觀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的,然而他也很幸運,有許多優(yōu)秀的人物陪伴他一起成長。
[1]“一種濃厚的、色彩斑駁的、離奇得難以形容的生活”,“仿佛是由一個善良而且極
[2]端誠實的天才美妙地講出來的一個悲慘的童話”。在敘述童年生活的過程中,幾乎高爾基遭遇的每一件比較大的事情,都會引起他一種意識的覺醒,這在作品中的表現(xiàn)就是每一件事情的敘述之后都緊隨一句或一段高爾基的哲理性的語言。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高爾基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
[3]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丑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yōu)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yǎng)成不向丑惡現(xiàn)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盁o疑,從這層土壤里仍然勝利地生長出鮮明、健康、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生長出善良——富有人性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對光明的人性的生活必然蘇
[4]醒這一不可摧毀的希望?!闭麄€作品雖然寫的是痛苦的過去,卻洋溢著明快的樂觀主義精神。
參考文獻:
[1] [2]高爾基:《童年》第二章節(jié) [3] [4]高爾基:《童年》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