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
《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詮釋著中華民族“仁義禮智信”的傳統(tǒng)美德,用自己的滿腔熱情的濃濃愛意為我們書寫出中華民族美德的壯麗畫卷,讓我們沉浸在深深的感動里,也讓我們的靈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禮。
黃旭華、陳俊貴、段愛平、格桑德吉、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胡佩蘭、姚厚芝、方俊明、龔全珍,還有載人航天的十位英模代表。這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一直在眼前閃現(xiàn)。為什么他們能感動我們?他們的大愛無私,他們對理想和信念的堅持,他們在災難面前的堅強和執(zhí)著??無一不打動著我,我想,在被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感動的同時,我們的反應(yīng)不應(yīng)該僅僅只是流幾滴被感動的眼淚。
他們大多數(shù)其實就是普通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在于他們用一顆尚未泯滅良知的心,去做了自己認為應(yīng)該去做而大多數(shù)人無法堅持或者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
龔全珍,一個真正的將軍夫人,循著丈夫生前的足跡,幾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綿薄之力扶危濟困,每日反省自己是否好逸惡勞,堅持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理想主義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私奉獻,她的大女兒說:“媽媽甚至把自己生活開支降至每日三元,一條褲子補了又補還穿。”——在9月26日的全國道德模范表彰大會上,總書記見到出席會議的年逾90的龔全珍老人,飽含深情地說,我向大家介紹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同志,她是老將軍甘祖昌同志的夫人。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紅軍、新中國的開國將軍,但他堅持回農(nóng)村當農(nóng)民,龔全珍同志也隨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農(nóng)村艱苦奮斗。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龔全珍同志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精神,并當選了全國道德模范,出席我們今天的會議,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龔全珍老阿姨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要把艱苦奮斗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后來在一家企業(yè)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來,他助學的規(guī)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
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7年幾乎未嘗
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yǎng)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里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么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y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殘年風燭,發(fā)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yīng)該思考答案。
還有35年前仆后繼、追逐科技夢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中國載人航天十周年的中國航天人群體?
伴著感動的淚水,相信每個人都會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讓道德模范們做出這些不平凡的壯舉。我想,應(yīng)該是愛吧。對祖國對民族的愛、對生活對美德對正義的愛、對父母對子女親人的愛、對工作對戰(zhàn)友同事的愛等等,這些滿含真情的愛就像一盞盞明燈,讓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讓我們心中充滿愛,長懷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為榜樣,從日常點滴做起,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美德的光和熱溫暖我們,也照亮我們未來的路。
還是那句話:愛心永駐,從你我做起,無愧良知,你,就是自己的英雄。歷史的接力棒已經(jīng)交到我們手中,我們要大聲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難與輝煌,無愧今天的責任與使命,不負明天的夢想與追求。
第二篇:《點燃正能量、傳播真善美》
點燃正能量,傳播真善美
是太陽,就要用溫暖去愛撫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不論春夏秋冬; 是溪流,就要用濕潤去關(guān)懷枯木的每一寸肌膚,不管冷熱寒凍; 是清風,就要用涼爽去撫慰嫩苗的每一個細胞,不顧陰晴雨雪。是一個平凡的人,就要用毅力、用善良、用愛心去點燃正能量,去融化社會中冷漠的堅冰!
當充滿善心的阿里木江·哈力克舉起火炬;當憑借頑強毅力擊敗病魔的陶崇文點燃圣火,你的心中是否有一股沖擊著血液的激流流遍全身?是的,那就是正能量,那就是他們用信念、用堅強為這個世界點燃的正能量!只有點燃正能量,才能傳播真善美!
正能量是什么?是海明威參軍后身體百處負傷卻能活下來的頑強。海明威,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打不倒的鐵漢。參軍后,在一場戰(zhàn)役中,遍體鱗傷,在死神面前,回天乏術(shù)的他,居然挺了過來。他的頑強,他的不屈都凝結(jié)成了他的作品《老人與?!分械囊痪湓挘骸澳憧梢詫⑺驍?,卻不能將他打倒?!彼谜芰繂尤松暮酱?,駛向成功的彼岸。
正能量是什么?是白芳禮晚年用一分分毛票資助貧困生的善良。白芳禮,七十四歲開始便為了那些貧困的孩子打拼。三十五萬元,多少滴血汗,他捐給了學校,捐給了孩子,自己卻活得像個乞丐。他是一個慈祥的老人,他更是一個偉大的老人,他用他那顫抖的雙手點燃正能量,用他那蹣跚的步子丈量愛的偉大。
正能量是什么?是高淑珍用十五年為殘疾孩子搭建小院的愛心。她用粗糙的手支起課桌,用寬厚的背遮擋風雨,有了愛,小院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她的心和泥土一樣質(zhì)樸,善良卻長成了參天大樹。
十五年,就是那樣的十五年,她用心,用愛,用雙手,撐起了充滿幸福的愛心小院。是她給予了殘疾孩子別樣的關(guān)懷,別樣的母愛;是她點燃了正能量,傳播了真善美。
在愛面前,這個世界很小,但真的很溫暖。
點燃正能量,傳播真善美。這個世界像這樣的踐行者很多:用愛的雙手托起幼童的吳菊萍;用自己的器官拯救患者的女孩何玥;為救車禍受害者卻失去一條腿的刁娜;為了抗震救災卻失去生命的李成環(huán)??托舉哥周沖,誠信理發(fā)哥馬玉劍??因為他們,這個世界才顯得那么美好!泰戈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p>
雨果說:“人生是花,而愛是花的蜜?!?/p>
毛阿敏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而我要說:“用毅力去彰顯頑強,用善良去感動人間,用愛心去關(guān)懷世界,用生命去傳播正能量,這個世界才會更加和諧美好!。”1
我以我手傳正氣
商高三年級25班廖金旻
“正能量”是什么?
它是甘霖,洗盡社會的弊??;它是暖陽,溫暖饑寒的人心;它是燭光,點亮文明的方向。它是光芒,它是能量,它是善良,它是愛,它是夢想,它是希望。它是我們手中的火炬,亦是我們胸中那顆熊熊燃燒的心。
我以我手傳正氣,助人為樂創(chuàng)未來。我以我心散光芒,共鑄大同萬年音!傳遞正能量,糾正不良風。
當香車寶馬成為一種時尚,當燈紅酒綠成為一種夢想,奢靡的風氣在這個喧囂的年代里泛濫。如何扶正這個浮躁的社會風氣?唯有“正能量”。
不忘扎根于山野的楊善洲。當青絲已成白發(fā),他仍在用自己的光熱為百姓造福,樸素在他的臉上留下印跡,沒有紙醉金迷貪圖享樂,只有一心奉獻的儉樸一生。楊善洲用手中的正能量,遏住了社會的不良之風,讓社會少了一份奢侈,多了一份樸素。
傳遞正能量,溫暖他人心。
還在為“彭宇案”而有所顧慮嗎?還在為“小悅悅”而感到憤慨嗎?請你向上看,看到那輻散光芒的太陽,胸中銘記:正能量的光芒會像那片暖陽,溫暖每一個人的心。
阿里木江雖然收入微薄,但愛心不薄;張麗莉雖有些平凡,但善舉不凡。正能量的火炬在他們手中點燃,傳遞到時間的每一個角落,驅(qū)散每一個人心頭的冷漠。
傳遞正能量,點亮正方向。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我們不能因為看到了社會的負面而忽視了時代大局的前進,正是“正能量” 讓我們感受到了社會主流的力量,讓我們的國家朝著一個積極健康的方向前進。
陶崇文不懼病魔,頑強的與命運抗爭;劉偉失去雙手,卻用雙腳奏出天籟。每一個人都在用行動彰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而每個人生命之火的點燃,就是整個社會文明之路的燈塔,每個人的力量,就是時代的磁場!
我以我手傳正氣。“正能量” 的火炬需要在每個人的手中傳遞。積極響應(yīng)“光盤行動”,隨手關(guān)掉電燈、水龍頭;積極迎接新生活,創(chuàng)新自強我來做?!罢芰俊钡膫鬟f不一定要驚天動地,積極向上的平凡人一樣能成就偉大。
回到那個問題,“正能量”是什么?
它是羅陽一心為國的熱血,它是吳斌緊急停車的職責,它是孫樂兄弟萬里接力的誠信,它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具激情的一團烈火。
伸開你的手,傳遞“正能量”,每一個微笑,每一個眼神,當你心中充滿正氣,它們都在傳遞著積極的力量。
我以我手傳正氣,揚帆起航新天地!
第三篇:弘揚真善美 傳遞正能量
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文 ? 六(1)朱成磊
日本學者黑田鵬信說,知識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是人間理想。是的,人人都希望構(gòu)建一個和諧社會,而且這個社會里要充滿真善美,這是大家共同的理想。
然而,世界是紛繁復雜的,美與丑,善與惡交織在一起,這就要求我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明辨是非。
上個學期八年級的同學表演的小品“扶不扶”,你是否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jié):一個路人不僅不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而拿出手機拍下這一幕,然后去譴責別人??吹竭@,我們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我們是不是要該改變這種價值觀呢?更要深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扶不扶”這種矛盾的心理呢?這種現(xiàn)象也折射出了我們現(xiàn)在這個社會的詬病。
是的,一個人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為社會傳遞正能量。現(xiàn)代社會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二十四個字向我們每個人提出,我們都應(yīng)該樹立這樣的人生觀,價值觀。
雖然我們不能做到像李照清“生作當人杰,死亦為鬼雄”,但最起碼我們應(yīng)該為構(gòu)建美好的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能毫不猶豫的去扶起摔倒的老人,能為殘疾人讓讓座,能為環(huán)衛(wèi)工人捐獻一點愛心……
當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些,都有一顆向善的心,相信,我們的我們的學校會更美,我們的生活更多彩。
那就讓我們一起用心,用行動,為學校,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一起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第四篇: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杏園之聲”廣播站工作案例材料
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校園廣播充分發(fā)揮喉舌作用
在建校之初就成立的“杏園之聲”廣播站一直秉承“以人為本、服務(wù)師生、人才興校、創(chuàng)新強?!钡墓ぷ骼砟钸M行日常播音宣傳工作,致力于:突出學院特色,緊跟時代步伐,引領(lǐng)激昂青春。
一、基本做法:
1.從本學年伊始,“杏園之聲”廣播站在學院黨團工作處指導下,完成了干部競崗,以及成員納新活動。并對新成員進行了《中國共產(chǎn)黨青年團章程》、《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理論的教育。
2.校廣播站在在校黨委的領(lǐng)導下,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開展工作,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的基本原則,為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為廣大同學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的提高而服務(wù)。
3.活躍校園第二課堂生活,繁榮校園文化。校廣播站面向全院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拓展同學們的視野。
二、主要成效:
1.利用校廣播站對學院學生進行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為核心內(nèi)容的思想教育工作,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
2.通過中午、晚間的播音時段,滿足學院師生對尋物啟事、失物招領(lǐng)以及生日節(jié)日相互祝福的需要。3.舉辦“校園主持人大賽”、“濟南電臺參觀學習”、“章丘市民意調(diào)查”等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三、經(jīng)驗啟示:
1.要善于挖掘校園生活中的閃光點,多報道典型事跡、感人事跡,樹立校園模范形象,為校園營造更加良好和諧氛圍。
2.舉辦活動以及平時新聞播報,應(yīng)該緊跟時代步伐,在當前社會主旋律下,奏響屬于我校學生的青春樂章。
3.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校廣播站應(yīng)該注重創(chuàng)新,注重改革,不斷升華提高。
(圖為校廣播站成員在進行播音工作)
第五篇:弘揚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
弘揚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
——發(fā)揚老干部革命精神 永效社會正能量
中國的發(fā)展進步,始終都離不開積極向上的思想動力。我雖是一名早已卸下光環(huán),退出舞臺的人民教師,但一直緊跟時代的步伐,努力學習新的思想,始終與黨的路線保持一致,力爭發(fā)揮我們退休教師的余熱。
知識就是力量??倳浿赋觯簩W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就之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我們要做學習型的人,活到老、學到老。我們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增強文化修養(yǎng),提升道德水平,十分有助于健康,當我們朝著認為有價值的方向前進時,當我們清楚在生命中應(yīng)當堅持的事并努力實行,生活就變得豐富、充實、有意義,能保持樂觀、幸福就堅持下去。我們退休老干部一直都在幸福的學習道路中,通過學習,幸福才更美好,生活之花分外紅。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jié)奮進的不竭動力。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和精神樂園,也是一個國家走向富強的有力支撐。一些離退休干部以老年大學為基地,打造文化精神樂園,有的以書為魄、以畫為骨,富有詩書氣自華,美文佳作,巨著文章,繪畫人物、山水、花鳥、大自然奇觀美景,這些畫精工之極、簡淡華實、恢弘滄桑、氣勢雄強,精神內(nèi)涵和文化品格融入一體。他們出版展銷國內(nèi)外,深受各界人士的熱捧,彰顯中華文化璀璨生暉。桂林市疊彩區(qū)清風社區(qū)有一支文藝輕騎兵,由離退休50多名組成,他們自備服裝和樂器六十多件,他們高唱紅歌、傳統(tǒng)名曲、跳優(yōu)雅的舞、奏起動聽的樂曲,自編自演社區(qū)好人好事、鄉(xiāng)土人情,歌頌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政要事件,他們不畏嚴寒酷暑,堅持每逢四日演出,將民俗藝術(shù)融入精神文明建設(shè),弘揚了傳統(tǒng)文化,傳遞社會正能量,展現(xiàn)了敬老愛幼、互助友好、和睦相處、團結(jié)奮斗的傳統(tǒng)美德社區(qū)現(xiàn)象。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中國夢是國家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民的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中國夢、中國道路最終要落實到老百姓生活上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老年人有夢,把生活引向樂觀境地,讓晚年充滿陽光精神,生活更加瀟灑。有的老年人在舞蹈中求瀟灑,公園里悠揚的樂曲聲中,舞步的歡笑調(diào)節(jié)了精神愉悅心態(tài);有的老人,在旅游中求瀟灑,走進大自然,陶醉在滿目的美景中,所到之處,樹木蔥郁,綠水環(huán)保、奇山重疊、景色迷人,不僅能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而且還能鍛煉身體,能修身養(yǎng)性;有的老人在畫中求瀟灑,書法繪畫出神入化,能調(diào)節(jié)精神,陶冶情操;有的老人,在花鳥魚蟲中求瀟灑,花卉既能美化環(huán)境又能愉悅心情,中老年在茶余飯后滿懷樂趣地觀賞爭芬斗艷的姿態(tài),婉轉(zhuǎn)啼鳴的小鳥和千姿百態(tài)的金魚,增添了樂趣;有的老人在奉獻中求瀟灑,他們雖然兩鬢銀發(fā)卻朝氣蓬勃,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用知識和技術(shù)奉獻社會,有的加入社區(qū),搞綠化環(huán)境,有的參加社會治安聯(lián)防,在有生之年,展示人生的價值,為社會多作貢獻。
我是一名平凡的鄉(xiāng)村退休教師,回首過往,沒有悔恨,因為我曾堅守崗位,秉承教書育人的原則,始終在一線經(jīng)風雨,在艱苦環(huán)境中為祖國培養(yǎng)人才?!盀楣伯a(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生!”這句話是我在入黨時的宣誓詞,我愿用一生來踐行這句承諾。我雖年事已高,但志氣不減,愿意帶頭發(fā)揚老干部的革命精神,為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