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2015年專利代理人考試相關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

      時間:2019-05-15 02:23:03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15年專利代理人考試相關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專利代理人考試相關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

      第一篇:2015年專利代理人考試相關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

      1.根據(jù)民法通則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宣告死亡的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 B.宣告失蹤是宣告死亡的必經(jīng)程序

      C.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D.同一順序的利害關系人,有的申請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則不應當宣告死亡 【答案】A 2.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按照合同取得財產(chǎn)的,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外,財產(chǎn)所有權從何時起轉移? A.合同簽訂時 B.合同生效時 C.財產(chǎn)交付時 D.貨款交付時 【答案】C 3.根據(jù)民法通則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項不屬于民法通則中規(guī)定的近親屬? A.配偶 B.孫女 C.兄弟 D.堂兄弟 【答案】D 4.根據(jù)民法通則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訴訟時效期間的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B.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五年 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十年 D.訴訟時效期間一律不得延長 【答案】A 5.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下列哪種協(xié)議適用合同法的規(guī)定? A.張某與某福利院簽訂的收養(yǎng)該福利院孤兒的協(xié)議 B.專利權人李某與某公司簽訂的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 C.王某與其前妻簽訂的變更子女監(jiān)護權協(xié)議 D.劉某與徐某簽訂的解除婚姻關系協(xié)議 【答案】B 6.重慶甲公司和上海乙公司簽訂貨物買賣合同,約定貨物交付地點為乙公司在上海的某倉庫。甲公司遂與丙公司簽訂運輸合同,合同中載明乙公司為收貨人。運輸途中,丙公司車輛與丁公司車輛發(fā)生追尾事故致貨物受損,無法向乙公司交貨。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乙公司有權請求甲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B.乙公司有權請求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C.乙公司有權請求丙公司駕駛員承擔違約責任 D.乙公司有權請求丁公司駕駛員承擔違約責任 【答案】A 7.張某和李某合作開發(fā)完成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但未約定權利歸屬。該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完成后,張某想要申請專利,而李某則想通過商業(yè)秘密保護,不同意申請專利。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張某不得申請專利

      B.張某可以申請專利,獲得授權后專利權歸張某和李某共有

      C.張某可以申請專利,獲得授權后專利權歸張某所有,李某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 D.張某可以申請專利,獲得授權后專利權歸張某所有,但獲得的收益應在兩人之間分配 【答案】A 8.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原告向兩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A.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 B.最先收到案件受理費的人民法院 C.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

      D.該兩個人民法院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的人民法院 【答案】C 9.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通知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代表當事人對案件事實所涉及的專業(yè)問題提出意見。下列關于該意見的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該意見視為證人證言 B.該意見視為當事人的陳述 C.該意見視為鑒定意見 D.該意見視為書證

      【答案】B 10.在一起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中,雙方當事人達成調(diào)解協(xié)議后,人民法院制作了調(diào)解書,但原告在調(diào)解書送達前反悔,拒不簽收。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人民法院可以留置送達該調(diào)解書 B.人民法院可以公告送達該調(diào)解書 C.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D.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答案】C 11.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誰指定管轄? A.同級人民檢察院 B.上級人民檢察院 C.所在地人民政府 D.上級人民法院 【答案】D 12.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基層人民法院有特殊情況不能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nèi)作出第一審行政判決,需要延長期限的,應如何處理? A.由該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批準 B.由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 C.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 D.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答案】C 13.王某不服某縣公安局作出的對其拘留15天的行政處罰,向市公安局申請復議,市公安局改為行政拘留10天,王某仍然不服,欲提起行政訴訟。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被告的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應當以該縣公安局為被告 B.應當以該市公安局為被告 C.應當以該縣公安局局長為被告 D.應當以該市公安局局長為被告 【答案】B 14.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關于行政上訴案件的審理,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第二審人民法院只審查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 B.第二審人民法院只審查被訴行政行為

      C.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和被訴行政行為進行全面審查 D.第二審人民法院只審查上訴狀提及的法律問題 【答案】C 15.根據(jù)市政府整頓農(nóng)貿(mào)市場的決定,某區(qū)工商局和衛(wèi)生局對集貿(mào)市場進行聯(lián)合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因某個體戶所售食品變質(zhì),兩局以共同的名義對其作出罰款決定,該個體戶不服,欲提起行政復議。根據(jù)行政復議法及相關規(guī)定,其應向誰申請行政復議? A.該區(qū)工商局 B.該市衛(wèi)生局 C.該區(qū)政府 D.該市政府 【答案】C 16.某行政復議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后,發(fā)現(xiàn)該行政復議申請不符合行政復議法和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的受理條件。根據(jù)行政復議法及相關規(guī)定,該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如何處理?

      A.作出中止行政復議的決定 B.作出終止行政復議的決定 C.作出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決定 D.作出駁回行政復議申請的決定 【答案】D 17.根據(jù)行政復議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種情形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A.張某對國務院某部委發(fā)布的規(guī)章不服的

      B.公務員王某不服其所在的行政機關對其作出的降級處分的 C.李某對某行政機關就其與某公司之間的民事糾紛作出的調(diào)解不服的 D.趙某對某行政機關作出的暫扣其許可證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答案】D 18.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商標注冊申請的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申請人可以通過一份申請就多個類別的商品申請注冊同一商標 B.申請人可以通過一份申請就多個類別的商品申請注冊多個商標 C.申請人可以通過一份申請就一個類別的商品申請注冊多個商標

      D.申請人需要就多個類別的商品申請注冊同一商標的,只能分別提出申請 【答案】A 19.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在查處商標侵權案件過程中,權利人同時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標侵權訴訟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如何處理? A.應當中止案件查處 B.可以中止案件查處 C.應當終結案件查處

      D.應當及時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答案】B 20.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在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件中,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賠償數(shù)額應當如何確定?

      A.由人民法院根據(jù)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五十萬以下的賠償 B.由人民法院根據(jù)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一百萬以下的賠償 C.由人民法院根據(jù)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二百萬以下的賠償 D.由人民法院根據(jù)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三百萬以下的賠償 【答案】D 21.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件時,某銷售商不知道所銷售的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了提供者。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該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認定該銷售商未侵犯商標專用權 B.該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責令該銷售商停止銷售

      C.該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沒收并銷毀侵權商品,并及時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D.該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要求該銷售商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答案】B 22.某商標代理機構甲未經(jīng)授權,以自己的名義將被代理人乙公司的商標進行注冊,并獲核準注冊。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自該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nèi),乙公司可以采取下列哪種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A.請求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 B.請求商標局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 C.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 D.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撤銷該注冊商標 【答案】C 23.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項屬于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客體? A.某人民法院就某專利權屬糾紛案件作出的民事判決書 B.某電視臺報道的時事新聞 C.化學元素周期表 D.某幼兒園小朋友的繪畫 【答案】D 24.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著作權產(chǎn)生時間的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自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起產(chǎn)生 B.自作品發(fā)表之日起產(chǎn)生

      C.自在作品上加注版權標記之日起產(chǎn)生 D.自辦理作品登記之日起產(chǎn)生 【答案】A 25.李某在甲期刊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未就轉載問題做出聲明,乙期刊欲轉載該文章。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乙期刊不可以轉載,除非得到李某的同意 B.乙期刊不可以轉載,除非得到甲期刊的同意 C.乙期刊可以轉載,但應按照規(guī)定向李某支付報酬 D.乙期刊可以轉載,且不需要向李某支付報酬 【答案】C 26.張某創(chuàng)作并演唱的某流行歌曲出版發(fā)行后,某網(wǎng)絡公司將該歌曲上傳到其網(wǎng)站,供在線播放和下載,但未經(jīng)張某同意。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該網(wǎng)絡公司的行為侵犯了張某的下列哪項權利? A.發(fā)表權 B.表演權 C.廣播權

      D.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 【答案】D 27.書法家王某為甲飯店題了一幅字,同意其在店內(nèi)展示。乙食品公司未經(jīng)王某和甲飯店許可,將該字幅拍攝照片后印制在其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包裝上。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項說法是正確的?

      A.乙食品公司侵犯了王某的發(fā)表權 B.乙食品公司侵犯了王某的復制權 C.乙食品公司侵犯了王某的展覽權 D.乙食品公司侵犯了甲飯店的復制權 【答案】B 28.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項行為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 A.某大學教授張某為研究某課題,少量復制了已經(jīng)發(fā)表的某篇論文供課題組內(nèi)部使用 B.王某為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引用他人未發(fā)表的作品

      C.某出版社將美國公民李某已經(jīng)發(fā)表的英文論文翻譯成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在我國國內(nèi)出版 D.某出版社為編寫出版大學教科書,匯編已經(jīng)發(fā)表的單幅美術作品 【答案】A 29.根據(jù)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種文件是申請布圖設計登記應當提交的? A.權利要求書 B.說明書 C.說明書附圖

      D.布圖設計的復印件或者圖樣 【答案】D 30.根據(jù)《與貿(mào)易有關的知識產(chǎn)權協(xié)定》的規(guī)定,關于知識產(chǎn)權的保護,一成員對任何其他國家的國民授予的任何利益、優(yōu)惠、特權或豁免,除該協(xié)定規(guī)定的特殊情形之外應當立即無條件地給予所有其他成員的國民。上述規(guī)定可以概括為什么原則? A.對等原則 B.差別待遇原則 C.最惠國待遇原則 D.國民待遇原則 【答案】C 31.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A.自愿 B.公平C.等價有償 D.誠實信用 【答案】ABCD 32.根據(jù)民法通則及相關規(guī)定,對于12歲的劉某實施的下列哪些行為,他人不得以劉某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為由主張無效? A.領取獎學金

      B.接受某慈善基金的捐助 C.自己購買一支價值一元的鉛筆 D.自己購買一臺價值五萬元的服務器 【答案】ABC 33.根據(jù)民法通則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法人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B.法人應當具有必要的財產(chǎn)或者經(jīng)費 C.法人應當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D.法人以它的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為住所 【答案】ABC 34.葉某與孫某簽訂了一份店鋪租賃協(xié)議,雙方約定如果葉某能夠獲得獎學金并辦妥出國留學手續(xù),就將其擁有的某店鋪租給孫某經(jīng)營。根據(jù)民法通則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因約定了將來不確定的事項,該租賃協(xié)議不成立 B.該租賃協(xié)議已經(jīng)成立,但未生效 C.該租賃協(xié)議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 D.該租賃協(xié)議是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答案】BD 35.根據(jù)民法通則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民事法律行為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B.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條件之一 C.民事法律行為一律不能采取口頭形式 D.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 【答案】ABD 36.根據(jù)民法通則及相關規(guī)定,對于下列哪些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A.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 B.行為人對行為內(nèi)容有重大誤解的 C.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D.顯失公平的 【答案】BD 37.根據(jù)民法通則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行為應當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 A.侵害他人肖像權的 B.侵害他人商標專用權的 C.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 D.未按約定支付購貨款的 【答案】ABC 38.根據(jù)民法通則及相關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采用下列哪些方式擔保債務的履行? A.保證 B.抵押 C.定金 D.留置 【答案】ABCD 39.甲化工廠發(fā)布公告就本廠的工業(yè)污水處理工程招標,乙、丙、丁公司分別根據(jù)公告制作了投標書參加投標,最終甲化工廠宣布丙公司中標。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甲化工廠發(fā)布的招標公告為要約 B.甲化工廠發(fā)布的招標公告為要約邀請 C.乙、丙、丁公司提交的投標書均為要約 D.甲化工廠宣布丙公司中標即為承諾

      【答案】BCD 40.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情形會導致要約失效? A.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B.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C.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D.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nèi)容作出實質(zhì)性變更 【答案】ABCD 41.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格式條款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xié)商的條款 B.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格式條款無效 C.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

      D.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有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答案】ABC 42.甲乙兩公司訂立合同,約定甲公司送貨到乙公司住所。后乙公司變更住所,未及時通知甲公司,導致甲公司無法按照約定地點交貨。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甲公司應當及時聯(lián)絡乙公司并繼續(xù)履行合同 B.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 C.甲公司可以中止履行 D.甲公司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答案】CD 43.甲公司與乙公司達成買賣合同,約定甲公司有償向乙公司供應原料。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合同履行抗辯權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合同未明確履行順序,甲公司在乙公司付款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 B.合同約定先供貨后付款,甲公司未按時供貨,乙公司有權拒付貨款

      C.合同約定先供貨后付款,甲公司有確切證據(jù)證明乙公司經(jīng)營狀況嚴重惡化,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D.合同約定先供貨后付款,甲公司有確切證據(jù)證明乙公司喪失商業(yè)信譽,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答案】ABCD 44.甲公司和乙公司雙方訂立合同后,債權人甲公司欲將其合同的權利轉讓給丙公司。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甲公司只能將合同的權利全部轉讓給丙公司,不能部分轉讓 B.如果依照法律規(guī)定該合同的權利不得轉讓,甲公司就不能轉讓 C.如果甲公司轉讓合同的權利未經(jīng)債務人乙公司同意,甲公司就不能轉讓

      D.如果甲公司將合同的權利轉讓給丙公司,應當通知債務人乙公司,否則該轉讓對乙公司不發(fā)生效力 【答案】BD 45.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關于合同解除的效力,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合同解除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B.合同解除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C.合同解除后,已經(jīng)履行的,當事人必須恢復原狀 D.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 【答案】ABD 46.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的,下列哪些情形下,另一方當事人不能要求其繼續(xù)履行? A.該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 B.該債務的標的履行費用過高 C.該債務在法律上不能履行 D.該債務在事實上不能履行 【答案】ABCD 47.甲公司委托乙專利代理機構代為處理本公司專利事務。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委托合同終止時,乙機構應當向甲公司報告委托事務的結果 B.乙機構應當按照甲公司的要求報告委托事務的處理情況 C.甲公司應當償還乙機構為處理委托事務墊付的必要費用 D.乙機構可以隨時解除該合同,但甲公司不可以 【答案】ABC 48.甲農(nóng)場委托乙運輸公司將農(nóng)場的水果運往某市水果市場。合同簽訂后,乙運輸公司有更大的運輸業(yè)務,欲將運輸甲農(nóng)場水果的任務委托給丙運輸公司。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乙運輸公司經(jīng)甲農(nóng)場同意,可以轉委托丙運輸公司運輸甲農(nóng)場的水果 B.乙運輸公司有權轉委托丙運輸公司,僅需事后通知甲農(nóng)場

      C.轉委托未經(jīng)甲農(nóng)場同意的,乙運輸公司應當對丙運輸公司的行為承擔責任 D.轉委托未經(jīng)甲農(nóng)場同意的,乙運輸公司僅需就其對丙運輸公司的指示承擔責任 【答案】AC 49.根據(jù)合同法及相關規(guī)定,合同無效后可能產(chǎn)生下列哪些法律后果? A.返還財產(chǎn) B.繼續(xù)履行 C.賠償損失 D.折價補償

      【答案】ACD 50.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

      B.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C.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區(qū),人民法院應當一律使用漢語言文字審理和發(fā)布法律文書

      D.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jù)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diào)解;調(diào)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答案】ABD 51.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法律規(guī)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下列哪些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 A.污染環(huán)境的行為 B.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C.侵犯某專利權、未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 D.侵犯某商標權、未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 【答案】AB 52.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人員可以被委托為民事訴訟的訴訟代理人? A.律師

      B.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C.當事人的近親屬

      D.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答案】ABCD 53.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可以作為民事訴訟證據(jù)? A.電子數(shù)據(jù) B.鑒定意見 C.書證 D.視聽資料 【答案】ABCD 54.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 A.眾所周知的事實 B.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推定的事實 C.自然規(guī)律以及定理、定律

      D.根據(jù)已知的事實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法則推定出的另一事實 【答案】ABCD 55.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就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權屬糾紛提起民事訴訟的,起訴必須符合下列哪些條件?

      A.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B.有明確的被告

      C.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D.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答案】ABCD 56.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發(fā)生下列哪些情形可以中止訴訟? A.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B.原告死亡,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C.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D.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jù),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答案】ACD 57.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對哪些裁定可以提起上訴? A.不予受理的裁定 B.不準許撤訴的裁定 C.管轄權異議的裁定 D.駁回起訴的裁定 【答案】ACD 58.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第二審程序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第二審人民法院僅對一審判決的法律適用進行審查

      B.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的處理,一律使用裁定 C.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不得進行調(diào)解

      D.原審人民法院對發(fā)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fā)回重審 【答案】BD 59.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當事人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定,不得申請再審

      B.當事人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調(diào)解書,不得申請再審

      C.當事人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D.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停止判決的執(zhí)行

      【答案】BC 60.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關于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遵循的制度,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依法實行合議制度 B.依法實行回避制度 C.依法實行公開審判制度 D.依法實行兩審終審制度 【答案】ABCD 61.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哪些訴訟?

      A.對行政機關制定、發(fā)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不服的 B.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確認荒地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C.對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的行政處罰不服的 D.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答案】BCD 62.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管轄權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B.人民法院發(fā)現(xiàn)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C.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D.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fā)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答案】ACD 63.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屬于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依據(jù)? A.法律 B.行政法規(guī) C.地方性法規(guī) D.部門規(guī)章 【答案】ABC 64.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行政訴訟參加人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當事人一方人數(shù)眾多的共同訴訟,應當由法院指定代表人進行訴訟

      B.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為發(fā)生的行政案件為共同訴訟 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

      D.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益的,第三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 【答案】BCD 65.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與本案有關的證據(jù),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diào)取?

      A.由國家機關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diào)取的證據(jù) B.涉及國家秘密的證據(jù) C.涉及商業(yè)秘密的證據(jù) D.涉及個人隱私的證據(jù) 【答案】ABCD 66.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行政訴訟第一審普通程序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nèi),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

      B.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jù)和所依據(jù)的規(guī)范性文件

      C.被告在法定期限內(nèi)不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止行政訴訟 D.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答案】ABD 67.根據(jù)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有關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行政行為證據(jù)確鑿,適用法律、法規(guī)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B.原告申請被告履行法定職責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C.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但認定事實清楚且適用法律、法規(guī)正確的,人民法院判決維持該行政行為

      D.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為 【答案】ABD 68.根據(jù)行政復議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選項屬于行政復議機關履行行政復議職責應當遵循的原則? A.公開原則 B.及時原則 C.合法原則 D.口頭審理原則 【答案】ABC 69.根據(jù)行政復議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行政復議申請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 B.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只能書面申請,不能口頭申請 C.行政復議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不得向申請人收取任何費用 D.行政復議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向申請人收取申請費

      【答案】AC 70.根據(jù)行政復議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行政復議受理機關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對縣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B.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向該部門的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C.對省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國務院申請行政復議

      D.對國務院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國務院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答案】ABD 71.根據(jù)行政復議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行政復議機關進行的調(diào)解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當事人之間的行政賠償糾紛,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則進行調(diào)解 B.當事人之間的行政補償糾紛,行政復議機關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則進行調(diào)解 C.當事人經(jīng)調(diào)解達成協(xié)議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不必制作行政復議調(diào)解書 D.調(diào)解未達成協(xié)議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及時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答案】ABD 72.根據(jù)行政復議法及相關規(guī)定,行政復議機關可以作出下列哪些行政復議決定? A.變更具體行政行為 B.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C.撤銷具體行政行為 D.維持具體行政行為 【答案】ABCD 73.根據(jù)行政復議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情形下行政復議終止? A.作為申請人的自然人死亡,沒有近親屬的

      B.作為申請人的法人終止,其權利義務的承受人放棄行政復議權利的 C.申請人要求撤回行政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構準予撤回的 D.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答案】ABC 74.電影《武林傳奇》由李某編劇,由導演胡某執(zhí)導,影星王某和趙某擔任主演,制片者為某電影制片廠。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編劇李某有權就其劇本單獨行使著作權 B.導演胡某、編劇李某享有署名權 C.主演王某和趙某享有該電影的著作權 D.該電影制片廠享有該電影的著作權 【答案】ABD 75.張某和李某于2013年合作創(chuàng)作了一部話劇劇本,后張某于2014年3月5日去世,張某沒有繼承人也未設立遺囑。李某于2015年5月19日去世。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張某去世前,該劇本的著作權由張某和李某共同享有

      B.2014年3月6日至2015年5月18日,該劇本的表演權由李某享有 C.該劇本的著作權中的改編權保護期截止于2064年5月19日

      D.李某去世后,該劇本的改編權在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保護期內(nèi)依照繼承法的規(guī)定轉移 【答案】ABD 76.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作者的下列哪些權利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A.發(fā)行權 B.署名權 C.修改權

      D.保護作品完整權 【答案】BCD 77.文學家張某收集了近現(xiàn)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并按照其獨特的文學理論進行分類,將上述作品的片段匯集成冊,編寫了《名人名家寫人》《名人名家寫景》《名人名家寫事》等三本書。某出版社未經(jīng)張某的許可復制上述三本書,向社會公開發(fā)行。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該出版社侵犯了張某的復制權 B.該出版社侵犯了張某的發(fā)行權 C.該出版社侵犯了張某的改編權 D.該出版社侵犯了張某的匯編權 【答案】AB 78.甲電視臺獲得了某歌星演唱會的現(xiàn)場直播權,乙電視臺未經(jīng)許可將甲電視臺播放的節(jié)目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備將來播放,并復制該音像載體。觀眾黃某未經(jīng)許可將甲電視臺的該節(jié)目復制一份供其兒子觀看。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乙電視臺侵犯了該歌星的作為表演者的權利 B.甲電視臺有權禁止乙電視臺的錄制復制行為 C.黃某的行為侵犯了甲電視臺的復制權

      D.黃某的行為侵犯了該歌星的作為表演者的權利 【答案】AB 79.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關于錄音錄像制作者的權利義務,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錄音錄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錄音錄像制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 B.錄音錄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錄音錄像制品,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但應支付報酬

      C.錄音錄像制作者使用改編、翻譯已有作品而產(chǎn)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

      D.錄音錄像制作者使用改編、翻譯已有作品而產(chǎn)生的作品,可以不經(jīng)原作品著作權人許可,但應支付報酬

      【答案】AC 80.根據(jù)著作權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屬于侵犯著作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A.停止侵害 B.賠償損失 C.消除影響 D.賠禮道歉 【答案】ABCD 81.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是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的權利人? A.著作權人 B.表演者 C.錄音錄像制作者 D.網(wǎng)絡用戶 【答案】ABC 82.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 A.三維標志 B.聲音 C.氣味 D.顏色組合 【答案】ABD 83.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A.帶有民族歧視性的

      B.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zhì)量等特點或者產(chǎn)地產(chǎn)生誤認的 C.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zhì)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shù)量及其他特點的 D.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 【答案】AB 84.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商標注冊申請等有關文件可以以下列哪些方式提出? A.口頭方式 B.書面方式 C.數(shù)據(jù)電文方式 D.錄音方式 【答案】BC 85.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注冊商標轉讓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轉讓人和受讓人應共同向商標局提出轉讓申請

      B.商標注冊人對其在同一種商品上注冊的近似的商標應當一并轉讓 C.對容易導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轉讓,商標局不予核準 D.受讓人自商標轉讓協(xié)議簽訂之日起享有商標專用權 【答案】ABC 86.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用于識別商品來源的行為屬于商標法意義上的“商標的使用”? A.將商標用于商品上

      B.將商標用于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上 C.將商標用于商品交易文書上 D.將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中 【答案】ABCD 87.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已經(jīng)注冊的商標存在下列哪些情形的,可以由商標局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

      A.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 B.其標志與我國國旗相同的

      C.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 D.申請商標注冊損害他人現(xiàn)有的在先權利的 【答案】ABC 88.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我國注冊商標包括哪些類型? A.服務商標 B.商品商標 C.集體商標 D.證明商標 【答案】ABCD 89.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行為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A.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B.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

      C.未經(jīng)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D.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答案】ABCD 90.根據(jù)商標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馳名商標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馳名商標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作為處理涉及商標案件需要認定的事實進行認定 B.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不得將“馳名商標”字樣用于廣告宣傳中 C.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可以將“馳名商標”字樣用于商品包裝上 D.僅有商標評審委員會可以對商標馳名情況作出認定 【答案】AB 91.根據(jù)反不正當競爭法及相關規(guī)定,經(jīng)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但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A、季節(jié)性降價 B、因轉產(chǎn)降價銷售商品 C、銷售鮮活商品 D、因歇業(yè)降價銷售商品 【答案】ABCD 92.根據(jù)反不正當競爭法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商業(yè)秘密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商業(yè)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jīng)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jīng)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jīng)營信息

      B.通過自行開發(fā)研制獲得商業(yè)秘密的行為不屬于侵犯商業(yè)秘密的行為 C.通過反向工程獲得商業(yè)秘密的行為屬于侵犯商業(yè)秘密的行為

      D.確定侵犯商業(yè)秘密行為的損害賠償額,可以參照確定侵犯專利權的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

      【答案】ABD 93.根據(jù)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屬于授予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當具備的特性? A.新穎性 B.獨創(chuàng)性 C.一致性 D.實用性 【答案】AC 94.某公司于2014年5月6日在外國就某果樹新品種提出品種權申請并被受理,并于2014年10月20日就同一品種在中國提出品種權申請,要求享有優(yōu)先權并及時提交了相關文件。我國審批機關于2015年10月30日授予其品種權。根據(jù)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關于該品種權保護期限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保護期限從2014年5月6日起計算 B.保護期限從2014年10月20日起計算 C.保護期限從2015年10月30日起計算 D.該品種權的保護期限是20年 【答案】CD 95.根據(jù)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保護期為25年

      B.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保護期自登記申請之日或者在世界任何地方首次投入商業(yè)利用之日起計算,以較前日期為準

      C.布圖設計專有權經(jīng)國務院知識產(chǎn)權行政部門登記產(chǎn)生

      D.無論是否登記或者投入商業(yè)利用,布圖設計自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起15年后,不再受到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保護 【答案】BCD 96.根據(jù)《與貿(mào)易有關的知識產(chǎn)權協(xié)定》的規(guī)定,受保護的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的所有人,對于載有或體現(xiàn)受保護的外觀設計的復制品或者實質(zhì)上是復制品的物品,應當有權制止第三方未經(jīng)其同意而為商業(yè)目的進行下列哪些行為? A.制造 B.進口 C.許諾銷售 D.銷售 【答案】ABD 97.根據(jù)《與貿(mào)易有關的知識產(chǎn)權協(xié)定》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屬于各成員在知識產(chǎn)權執(zhí)法方面應當履行的義務?

      A.知識產(chǎn)權的執(zhí)法程序不應不必要地復雜或花費高昂,也不應規(guī)定不合理的期限或?qū)е虏粦械耐涎?/p>

      B.就案件的是非作出的決定最好應寫成書面,并說明理由

      C.程序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有機會要求司法機關對終局的行政決定進行審查 D.應當建立一種與一般法律執(zhí)行的司法制度不同的知識產(chǎn)權執(zhí)法的司法制度 【答案】ABC 98.根據(jù)《保護工業(yè)產(chǎn)權巴黎公約》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優(yōu)先權期間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專利申請的優(yōu)先權期間為12個月 B.實用新型申請的優(yōu)先權期間為12個月 C.外觀設計申請的優(yōu)先權期間為6個月 D.商標申請的優(yōu)先權期間為6個月 【答案】ABCD 99.根據(jù)《保護工業(yè)產(chǎn)權巴黎公約》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強制許可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成員國不得以不實施為由授予專利強制許可 B.專利強制許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轉讓

      C.專利權人將在某成員國內(nèi)制造的物品進口到對該物品授予專利的國家的,不應導致該項專利的取消

      D.巴黎公約中關于專利強制許可的各項規(guī)定準用于實用新型

      【答案】CD 100.根據(jù)《保護工業(yè)產(chǎn)權巴黎公約》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不得以專利產(chǎn)品的銷售或依專利方法制造的產(chǎn)品的銷售受到本國法律的禁止或限制為理由,而拒絕授予專利或使專利無效

      B.發(fā)明人有在專利中被記載為發(fā)明人的權利

      C.在巴黎公約聯(lián)盟各國,因享有優(yōu)先權的利益而取得的專利的期限,與沒有優(yōu)先權的利益而申請或授予的專利的期限相同

      D.巴黎公約聯(lián)盟國家的國民向聯(lián)盟各國申請的專利,與在其他國家就同一發(fā)明所取得的專利相互獨立 【答案】ABCD

      第二篇:專利代理人考試綜合模擬試卷(一)及答案

      專利代理人考試綜合模擬試卷(一)及答案

      2010-05-28 【盤古網(wǎng):中國知識產(chǎn)權第一門戶】 【超大 中型 標準】點擊1810次

      專利代理人考試綜合模擬試卷(一)及答案 以下哪個選項屬于受專利法保護的范圍? A.以醫(yī)療為目的的各種毒勢、麻醉品、鎮(zhèn)靜劑。B.以娛樂為目的的棋、牌。

      C.偽造國家貨幣、公文、文物的設備。D.瘋牛病診斷測試方法。

      2.家具五廠申請一項兒童床的專利產(chǎn)品,玩具廠仿制了一批并將其銷售給第三百貨商店,張麗從第三百貨商店批發(fā)了200 只并已經(jīng)銷售。家具五廠發(fā)現(xiàn)市場上有仿制自己的專利產(chǎn)品銷售,如果家具五廠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解決這起侵權糾紛,下面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A.玩具廠為被告。B.第三百貨商店為被告。C.張麗為被告。

      D第三百貨商店、張麗為被告,但不承擔賠償責任。

      3.王力于1994年6月6日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遞交一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并要求了兩項本國優(yōu)先權。該兩項申請的申請日分別為1993年7月2日和1螂年11月15日。下列哪個選項是不正確的? A.1993年7月2日為該項實用新型專利的優(yōu)先權日。B.1993年11月15日為專利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的申請日。C 1994年6月6日為專利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的申請日。D 1993年7月2日為專利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的申請日。1993年1月4日,申請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遞交了專利申請并按規(guī)定交納了申請費。但由于疏忽12幅附圖中的圖1和摘要末放在郵寄的申請文件中。1993年2月15日,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通知申請人申請文件中缺少圖I和摘要n1993年3月1日,申請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交了圖1的正式附圖。1993年3月l日申請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交了摘要。根據(jù)以上事實,該申請的申請日是哪一天? A 1993年1月4日。B 1993年2月15日。C 1993年3月1日。D 1993年3月15日。

      5吳玉和魏紅同是某機械廠科研人員,同搞機床設計,吳玉打算就車床七可防止鐵屑纏軸的裝置申請一項實用新型專利,魏紅在吳玉打算申請的專利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也準備申請一項實用新型專利。當單位代理人李娜了解了這一情況并經(jīng)實踐證明將兩項專利合并更好后,便決定以吳玉和魏紅為共同設計人申請一項專利,請問李娜這種做法是否正確’ A正確,因為盡管吳玉和魏紅末在一起共同工作,但申請人同為某機械廠,每個人也并非對每個權利要求都做出了貢獻,但這個發(fā)明屬于統(tǒng)一的發(fā)明構思。B正確,因為吳玉和魏紅的發(fā)明都是職務發(fā)明。

      C不正確,因為吳玉和魏紅不在一個課題組,也沒有在一起工作。D不正確,因為吳玉和魏紅對要求保護的主題并未做出同等貢獻。6下述哪種情況下,專利申請不予受理’ A申請文件未打字或印制。B申請時未交納申請費。

      C申請類別(發(fā)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不明確或無確定。D書中缺少申請人姓名或名稱及地址。

      7黃坤找到代理人趙民,要求其代理一項將潤滑油作為捕鼠餌的發(fā)明專利。作為代理人,趙民的最好建議是什么? A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交發(fā)明點在利用該潤滑油為餌的方法專利申請。B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交發(fā)明點為新型捕鼠器的實新型專利申請。C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交發(fā)明點為該組合物的發(fā)明利申請。D別提交專利申請,因為該發(fā)明無專利性。8以下哪項請求需要付費' A要求著錄項目中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名稱進行變更。B不服專利申請視為撤回,請求復議。C要求恢復視為放棄的專利權。D不服專利申請被駁回,請求復審。

      9周某1998年4月15日發(fā)表了一篇小說,該作者于2000年8月11日死亡,其署名權的保護期是多少? A不受限制。B 2048年4月15日。C 2050年8月11 H。D 2050年12月31日。

      10.下列答案中哪項是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 A為教學少量復制他人的作品。B未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翻譯他人作品。C未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評論他人作品。D使用他人作品,未按規(guī)定支付報酬。

      11.下列各項中哪種不屬于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行為? A為個人學習使用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

      B免費表演未發(fā)表的作品。C.為報道新聞引用已發(fā)表的作品。

      D.翻譯他人的作品。

      12.黃某在其論文中適當引用丁某在《文學評論》中的內(nèi)容,下述答案中哪個是不正確的? A須經(jīng)丁某同意并付報酬。B不必經(jīng)丁某同意但要付報酬。C須經(jīng)丁某同意,但不必支付報酬。D.不必經(jīng)丁某同意,也無需支付報酬。13下列答案中哪個不得作為商標的文字或圖形? A巴黎牌香水。B北京牌空調(diào)器。C.健康牌香煙。D絕緣牌開關。

      14簽訂注冊商標使用許可臺同,應當滿足何種條件? A.應報商標局備案。

      B.應經(jīng)商標局核準。

      C應經(jīng)許可人的上級主管部門批準。

      D應經(jīng)許可人的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和商標局核準。15.下列商標中,哪個不得使用? A紅新月牌涂料。B笨鳥牌刀片。C葡萄牌紅酒。D美女牌洗衣機。

      16.就知識產(chǎn)權中的財產(chǎn)而言,具有法定保護期的限制是其一個基本特征,但并非知識產(chǎn)權中每一項財產(chǎn)都具有時問限制。根據(jù)知識產(chǎn)權法的規(guī)定,正確的答案是什么? A廠商名稱權、商業(yè)秘密權、商標權均有法定保護期限。

      B廠商名稱權、商業(yè)秘密權有法定保護期限,商標權無法定保護期限。C廠商名稱權、商業(yè)秘密權和商標權均無法定保護期限。

      D廠商名稱權、商業(yè)秘密權無法定保護期限,商標權有法定保護期限。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外觀設計的載體是用工業(yè)方法生產(chǎn)出來的物品。

      B外觀設計的載體是手工藝品。

      C外觀設計的載體是農(nóng)產(chǎn)品。

      D外觀設計的載體是畜產(chǎn)品。

      E外觀設計的載體是自然物。18某學院教師李明,在某大學學習時,獲取了該大學張教授編寫的英語考試試卷,后來自行將該套試卷收入其編寫的《英語復習指南》中,該《英語復習指南》在某出版社出版。試問,教師李明是否侵犯著作權? A不侵權,因為試卷不屬于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

      B不侵權,因為試卷經(jīng)考核后便進入了公有領域。C侵權,因為試卷屬于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D是否侵權,應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陸先生1999年1月1日,自行將我國剛頒布的一部法律譯成英文,投遞給某法律出版社,干1999年6月1日出版。國家有關機關認為陸先生的譯文質(zhì)量很高,經(jīng)與陸先生協(xié)商,于2601年12月5日發(fā)文,將該譯文定為官方正式譯文。陸先生對其譯文的著作權,下列答案中哪個是正確的? A 1999年1月1日起一直享有著作權。B.1999年6月1口起享有著作權。C 2001年12月5日起享有著作權。

      D 1999年1月1日起至2001年12月5日止享有著作權。

      20.天津市T公司開發(fā)的一種財務管理軟件,在我國受何種法律保護? A.《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1下列關于專利權效力的問題,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A專利權的終止,導致專利權無效。

      B專利權一經(jīng)終止,就不能恢復。

      C被宣告無效的專利權自宣告無效之日起無效。

      D由于未繳納年費,視為放棄已取得的專利權,意味著專

      利權自始無效。

      22下列專利保護客體中,哪項可獲得外觀設計的保護? A一種新型飲料。B飲料的包裝盒。C飲料的制造方法。D飲料的配方。E飲料罐。

      23有關知識產(chǎn)權保護的國際公約中,《伯爾尼公約》保護的對象是什么? A保護注冊商標。B保護文學藝術作品。C保護專利產(chǎn)品。

      D保護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廣播組織。

      24某國某公司打算到中國申請商標注冊,向該國的一位律師咨詢.得到如下意見。其中哪個選項符合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 A某國沒有參加有關商標注冊的國際公約,也沒有與中國簽訂有關的協(xié)議,所以,該公司不能直接在中國申請商

      標注冊。

      B該公司可以到中國投資設立一家獨資的公司,然后以這家公司的名義申請商標注冊。

      C該公司投資設立的這家公司申請商標注冊,可以自己的名義直接辦理。

      D該公司也可以在中國直接收購一個注冊商標,用它在中國市場銷售自己的產(chǎn)品。25有關申請商標注冊的下列選項中哪個是錯誤的? A申請人必須委托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可的商標代理組織代理申請。

      B申請人申報的商品,不得超出其核準或登記的經(jīng)營范圍。

      C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近

      似商標在同一天申請注冊的,各申請人應當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的,由申請人抽簽決定。

      D外國人申請商標注冊,應當使用中文或商標局允許使用的五種外國文字。

      E我國農(nóng)民可以自行申請商標注冊。26關于現(xiàn)有技術,下述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A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nèi)外出版物上公開發(fā)表。

      B在國內(nèi)公開使用。

      C.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

      D.在申請日以前由他人向?qū)@痔岢鲞^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27在判斷創(chuàng)造性時有一些特定情況下的輔助性判斷基準,它下列哪項? A發(fā)明解決了人們一直渴望解決、但始終未能獲得成功的技術難題。B發(fā)明克服了技術偏見。

      C發(fā)明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D發(fā)明在商業(yè)上獲得成功。

      28審查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實用性時,應當遵循的包括下述哪項? A以申請日提交的說明書包括附圖和權利要求書所公開的整體技術內(nèi)容為依據(jù),而不僅僅局限于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內(nèi)容。

      B能否實施是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否實現(xiàn)為標準。

      C.實用性與所申請的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是怎樣創(chuàng)造出來的或者是否已經(jīng)實施無關。D是否能重復生產(chǎn)不予考慮。

      29.不具備實用性的情形,下述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A無再現(xiàn)性。B違背自然規(guī)律。

      C利用獨一無二的自然條件的產(chǎn)品。

      D人體或者動物的非治療目的的外科手術方法。E無積極效果。

      30.專利申請應當符合單一性的要求主要原因是下述哪項? A經(jīng)濟上的原因。

      B.技術上的原因。

      C實施上的原因。

      D鼓勵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原因。31下列哪個不符合單一性? A不包括在一項權利要求內(nèi)的兩項以上產(chǎn)品或者方法的同類獨立權利要求。

      B產(chǎn)品和專用于制造該產(chǎn)品的方法獨立權利要求。

      C.產(chǎn)品和該產(chǎn)品的用途的獨立權利要求。

      D產(chǎn)品、實施該方法的設備的獨立權利要求。32關于分案申請的時間,下述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A申請人可以在收到專利局發(fā)出授予專利權的通知之前提出。

      B申請人可以在收到授予專利權的通知之日起兩個月內(nèi)提出。

      C.申請人可以在收到授予專利權的通知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提出。

      D申請人可以在收到授予專利權的通知之日起十二個月內(nèi)提出。33對于分案申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的要求,下列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A分案前原申請有A、B兩項發(fā)明,分案后原申請權利要求書若要求保護A,其說明書可以是A和B。

      B分案前原申請有A、B兩項發(fā)明,分案后原申請權利要求書若要求保護A,其說明書可以是A。

      C分案前原申請有A、B兩項發(fā)明,分案后原申請權利要求書若要求保護A,其說明書可以是B。

      D分案前原申請有A、B兩項發(fā)明,分案后原申請權利要求書若要求保護A,其說明書必須是A。

      34審查員檢索的目的是什么? A找出與申請的主題密切相關或者相關的現(xiàn)有技術中的對比文件。

      B找出抵觸申請文件。

      C找出防止重復授權的文件。

      D確定專利申請是否具有實用性。35檢索用的專利文獻包括下述哪項,A紙件形式的。

      B按國際專利分類號排列的審查用檢索文檔。C按流水號排列的各國專利文獻。D縮微膠片形式的各國專利文獻。E電子文檔形式的多國專利文獻。

      36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中某一數(shù)值范圍為xl:600—10000,對比文件中x2=240一l 500,允許修改為:

      A x1>1 500至X1=10 000。B X1=1 500~10 000。C X1=240—600。

      D.X1>=1 500至X1=10 000。

      37實質(zhì)審查程序的終止條件為下述哪項? A.審查員作出駁回決定且生效。

      B發(fā)出授予專利權的通知。

      C.申請人主動撤回申請。

      D.申請被視為撤回。

      38不授予專利權的化學申請為下述哪個選項? A天然物質(zhì)。

      B菜譜和烹調(diào)方法。

      C醫(yī)生處方。

      D物質(zhì)的醫(yī)藥用途。

      E組合物。

      39組合物權利要求有下述哪些形式? A開放式。B封閉式。C半開放式。D組合式。

      40專利局因未收到在先專利申請文件副本而對某申請作出視為未要求外國優(yōu)先權決定,申請人可以采用哪種程序和辦

      法,使該優(yōu)先權繼續(xù)有效? A接到視為未要求優(yōu)先權通知書之后二個月內(nèi),提出恢復請求書,繳納恢復費,并補繳申請文件副本。

      B接到視為未要求優(yōu)先權通知書之后二個月內(nèi),提出恢復請求,繳納恢復費,并補繳申請文件副本。

      C接到視為末要求優(yōu)先權之后三個月內(nèi),繳納恢復費并補繳申請文件副本。D接到視為未要求優(yōu)先權通知書之后二個月內(nèi),補繳申請文件副本。4l申請人要求本國優(yōu)先權,經(jīng)初步審查符合要求,其在先申合下述哪項說法? A 自后一申請的優(yōu)先權要求合格之日起即被視為撤回。B自后一申請?zhí)岢鲋掌鸺幢灰暈槌坊?。C白后一申請的優(yōu)先權公告之日起即被視為撤回。D自后申請初審合格之日起即被視為撤回。

      42凡是發(fā)明專利申請,經(jīng)初步審查合格的,下列選項中哪個確的? A自申請?zhí)峤蝗掌鹗€月內(nèi)公布。

      B無優(yōu)先權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C有優(yōu)先權的自優(yōu)先權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D要求提前公開的,初審合格后即行公布。

      43當權屬糾紛經(jīng)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或經(jīng)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作出調(diào)處決定并產(chǎn)生法律效力后,申請權發(fā)生轉移時,當

      事人應向?qū)@洲k理以下哪些手續(xù)? A提交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調(diào)處決定或人民法院產(chǎn)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

      B提交著錄項目變更申報書。

      C繳納變更手續(xù)費。

      D提交意見陳述書。E.提交補正書。

      44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專利申請文件有以下哪些情形的,專利局不予受理,并且

      通知申請人?

      A專利申請類別(發(fā)明、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不明確或者無法確定的。B未打字或者印刷。C使用少數(shù)民族文字。

      D未使用專利局統(tǒng)一制作的表格。E在請求書中未填寫專利代理機構名稱。

      45申請人提出分案申請時,應當在請求書中注明原案申請日和申請?zhí)柌⑻峤幌鄳奈募铝羞x項中哪個是正確的? A申請文件。

      B原案的各種證明材料、復印件。

      C原案的申請文件副本。

      D有優(yōu)先權要求的,提交優(yōu)先權文件副本。

      46在專利法規(guī)中,下述各項哪些是專門針對實用新型保護對象制定的? A專利法第五條。B專利法第二十五條。

      C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一條第二款。

      D專利法第二十三條。

      下述各選項巾哪一項內(nèi)容不可以寫入到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簡要說明中? A細長物品省略的長度。

      B請求保護色彩的情況。C產(chǎn)品外觀設計的優(yōu)點。D.主要創(chuàng)作部位。

      48文件送交地址不清無法郵寄,或者因地址不詳被郵局退回的通知和決定,專利局可以在專利公報上通過公告方式通知,當事人自公告之日起滿多長時間該文件視為已經(jīng)送達? A一個月。

      B二個月。

      C 十五日。

      D二十日。

      4q.甲于1999年4月1日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局提出一項發(fā)明專利申請,公開日為2000年l0月1日;乙于2000年4月1日也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局提出一項發(fā)明專利申請。下面給出甲乙申請文本的有關情況,請判斷在下列哪個選項中,乙的申請不能被批準? A甲、乙兩項申請的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完全一樣。

      B甲、乙兩項申請的權利要求書相同,但說明書記載的內(nèi)容有區(qū)別。

      C甲、乙兩項申請的獨立權利要求不相同,但說明書記載的內(nèi)容完全相同。

      D甲、乙兩項申請的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都不同。

      50對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關于外觀設計的決定不服的,當事人可作何處理’

      A可以起訴到人民法院。

      B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C可以請求專利局行政復議。

      D無司法救濟程序。

      51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法定期限為何時? A自專利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的任何時間。B自專利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C自專利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滿六個月后。D在專利權有效期限內(nèi)的任何時間。

      52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發(fā)明專利權無效的決定不服的,司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法定期限為何時?

      A自收到專利復審委員會的通知之日起二個月內(nèi)。

      B自收到專利復審委員會的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C自收到專利復審委員會的通知之日起十五天內(nèi)。

      D自收到專利復審委員會的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nèi)。

      53有人向你咨詢,在申請目以前有下列情況的,哪種不構成法所說的“公開發(fā)表”? A一件新產(chǎn)品已經(jīng)在某省工業(yè)部門給國務院的報告中描述過。

      B描述_件新產(chǎn)品的一本科技書已經(jīng)在新華書店的櫥窗中陳列。

      C希臘文描述一件新產(chǎn)品的一本書陳列在大山區(qū)某縣文化館的書架上。

      D講述一件新產(chǎn)品的鑒定報告書放在某省圖書館的公共閱覽室里。

      E申請人在提出后一申請之前五個月,專利局將申請人就同一新產(chǎn)品提出的一個在先申請不該公布而公布了。

      54洪彬于1993年3月1日提出申請,1995年10月9日獲得專利局授予制造某種合成纖維方法的專利權。以后,他在市場上發(fā)現(xiàn)一種紡織品,是合成纖維和棉紗混紡而成,其中纖維占70%。洪彬認為該合成纖維是一種新產(chǎn)品,是他的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他來找你咨詢制造該紡織紡織廠和制造該合成纖維的化工廠是否侵犯其專利權。該合成纖維確用其方法制造,以下哪個回答最合適? A.化工廠和紡織廠都侵權。B化工廠和紡織廠都不侵權。C化工廠侵權,紡織廠不侵權。D化工廠不侵權,紡織廠侵權。

      E化工廠侵權,紡織廠可能侵權也可能不侵權。

      55根據(jù)第54胚所列情況,現(xiàn)假設洪彬想告化工廠和紡織廠侵權。他的朋友告訴他,由于他尚未取得該合成纖維是否是用其專利方法制成的證明,法院或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還不會受理此案。洪彬來咨詢你的意見。你的回答是:

      A洪彬必須取得證據(jù)。因為他是原告,否則法院或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不予立案。

      B.洪彬已經(jīng)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f J處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訴。因為洪彬的專利是產(chǎn)品的制造方法專利,在此案中舉證的責任在被告。

      C洪彬已經(jīng)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訴。因為洪彬的專利是產(chǎn)品的制造方法專利,而且用該專利方法制造的合成纖維是新產(chǎn)品,故對此案舉證的責任在被告。

      D洪彬必須取得證據(jù),因為紡織廠有權拒絕舉證。

      E洪彬必須取得證據(jù),因為化工廠有權拒絕舉證。56 以下哪個具體行政行為能申請復議? A專利申請人對專利局作出的駁回專利申請的決定不服。

      B撤銷專利權請求人對專利局作出的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

      C專利權人對專利局作出的撤銷專利權的決定不服。

      D專利權人或?qū)嵤娭圃S可的被許可人對專利局作出的實施強制許可使用費用裁決不服。

      E.專利代理機構對專利局作出的撤銷其機構的處罰決定不服。

      57程誠于1994年4月12日向?qū)@稚暾埩艘豁棇嵱眯滦蛯@3陶\申請專利后發(fā)現(xiàn)有一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在仿制其產(chǎn)品,決定一旦專利授權即請求人民法院處理該侵權糾紛。程誠于1995年2月1日收到了授權通知書,立即交納了專利登記費后于4月5日得到了專利證書,專利證書上的日期是1995年5月15日。對程誠的侵權處理請求,人民法院應從何日起受理? A可以從1995年2月1日起受理,因為程誠已收到了專利局的授權通知書。

      B可以從1995年4月5日起受理,因為程誠已持有專利證書。

      C可以從1995年5月15日起受理,因為程誠的專利從該日起生效。

      D應當從該授權決定在專利公報上公告之日起受理,因為程誠的專利權從公告日起才對公眾生效。

      E在以上日期法院均可受理。5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國際申請指定中國時,必須指明要求獲得的是“發(fā)明專利”還是“實用新型專利”。

      B國際申請指定中國時,可以選定“發(fā)明和實用新型”。

      C國際申請指定中國時.不必指明發(fā)明的類型。

      D國際局傳送的小冊扉頁“指定國”一欄中記載了保護類型的信息。59向?qū)@麖蛯徫瘑T會請求復審程序的案件應當是下述哪項? A對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不服的。

      B專利權人對專利局關于實施強制許可的決定不服的。

      C當事人對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關于專利侵權糾紛的處理不服的。

      D對專利局駁回申請的決定幣服的。60專利的基本含義可歸納為:

      A專利是“專利權”的簡稱。

      B.專利與專利權具有不同的意思。

      C專利是“專利文獻”的簡稱。

      D記載發(fā)明創(chuàng)造內(nèi)容的文獻不等同于專利。

      E專利是指專利主管機關依照法定程序?qū)彶榕鷾实?,符合專利條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61在因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開發(fā)設計、使用以及保護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專利法調(diào)整: A因確認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歸屬而發(fā)生的社會關系。B因授予發(fā)明創(chuàng)造專利權而發(fā)生的各種社會關系。

      C因發(fā)明創(chuàng)造專利的實施、轉讓或者許可實施而發(fā)生的各種社會關系。

      D因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申請、審批而發(fā)生的各種社會關系。

      E因發(fā)明創(chuàng)造專利權的保護而發(fā)生的各種社會關系。62一般而言,專利制度具有以下何項的基本特征? A法律保護。B終身壟斷權。C科學審查。D公開通報。E國際交流。

      2001年實施的新專利法對我國原專利法修改的部分有哪些? A加強了對專利權的保護。B延長了專利權的保護期。C.取消了撤銷程序。D增加規(guī)定了本國優(yōu)先權。E增加了許諾銷售的內(nèi)容。64我國對下列哪項不授予專利權? A智力活動的設備、裝置。

      B用于診斷疾病的儀器。

      C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zhì)。

      D動物和植物品種。

      65申請專利的發(fā)明或者宴用新型在什么情況下便喪失新穎性? A在申請日以前被公開。

      B在申請日前六個月在北京國際展覽會首次展出。

      C申請日前三個月在E海地區(qū)學術會首次發(fā)表。

      D申請日前一個月他人未經(jīng)申請人間意而泄露其內(nèi)容。66發(fā)明被認為具有突出的實質(zhì)性特點是指: A通過邏輯分析得到。B通過推理得到。C通過試驗得到。

      D凡所屬技術領域普通人不能直接從現(xiàn)有技術中得到構成該發(fā)明必要的全部技術特征。

      67專利制度中的技術公開采用的出版物是指下列中的哪項? A英國科技雜志。

      B印刷品。

      C膠片。

      D磁帶。

      E電子出版物。

      68我國專利法所指的現(xiàn)有技術是指下列中的哪項? A在國外使用,導致整個技術方案被公眾所知。

      B在貴州等省演說。C在天津大學講演。

      D在美國作科技報告。

      E在新加坡講學。

      F在天津科委主持的鑒定會上將技術內(nèi)容發(fā)給評委。

      69一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申請日為2000年12月5日,假設專利局在2001年8H 8日發(fā)出授權通知及辦理登記手續(xù)的通知,并且申請人在2001年lO月8日辦理了登記手續(xù),專利局于2001年11月4日頒發(fā)專利證書,并于2001年11月20幾在專利公報上公告。試問該項專利權的生效日為何時? A 2000年12月5日。

      B 2001年10月8 日。

      C 2001年8月8日。

      D 2001年11月4日。

      E 2001年11月20日。

      70對外觀設計的理解,下州選項哪個是正確的? A申請外觀設計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一定要有美感。B申請外觀設計的發(fā)明刨造不一定與產(chǎn)品相結合。C申請外觀設計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定要適用于工業(yè)。D申請外觀設計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一定要求保護色彩。

      7l下列含有計算機程序的發(fā)明專利申請中,哪項可以授予專利權? A.計算機程序控制的刺繡工藝。

      B疾病診斷專家系統(tǒng)。

      C文獻檢索方法。

      D財務軟件。

      72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專利糾紛的時效為兩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shù)弥掌鹩嬎?。因此,在處理專利權屬糾紛時,推定的當事人“應當?shù)弥铡睘椋?/p>

      A專利局作出授權決定之日。

      B專利權生效之日。

      C專利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

      D自專利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的三十天期限屆滿之日。73以下哪項不是發(fā)明專利申請審批中的必經(jīng)程序? A初步審查。

      B請求實質(zhì)審查。

      C實質(zhì)審查。

      D請求復審。74判斷多項優(yōu)先權,哪一結論正確? A要求外國優(yōu)先權時,在符合單一性條件的情況下,申請人可以就其在外國分別提出的一件方法申請和一件產(chǎn)品申請向我國提出一件合案專利申請,該合案申請中的方法和產(chǎn)品發(fā)明,可以享受該兩件在先申請中任一優(yōu)先權日。

      B要求外國優(yōu)先權時,在符合單一性條件的情況下,申請人可以就其在外國分別提出的一件方法申請和一件產(chǎn)品申請向我國提出一件合案專利申請,該合案申請中的方法和產(chǎn)品發(fā)明,可以共同享受該兩件在先申請中最早的優(yōu)先權日。

      C要求外國優(yōu)先權時,在符合單一性條件的情況下,申請人可以就其在外國分別提出的件方法申請和一件產(chǎn)品申請向我國提出一件合案專利申請,該合案申請中的方法和產(chǎn)品發(fā)明.只能共同享受該兩件在先申請中最晚的優(yōu)先權日。

      D要求外國優(yōu)權時,在符合單一性條件的情況下,申請人可以就其在外國分別提出的一件方法申請和件產(chǎn)品申請向我國提出一件合案專利申請,該合案申請中的方法和產(chǎn)品發(fā)明可以分別各自享受其在先申請的優(yōu)先權日。75判斷專利權的期限起點,哪一結論正確? A專利權的期限從申請日起開始計算。B專利權的期限從授權公告日起開始計算。C專利權的期限從頒發(fā)專利證書之日起開始計算。

      D專利權的期限從申請日起開始計算,但有優(yōu)先權的,從優(yōu)先權日起開始計算。76關于發(fā)明與實用新型兩者之間相同之處,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發(fā)明與實用新型的創(chuàng)造性要求是一樣的。

      B發(fā)明與實用新型的新穎性要求是一樣的。

      C發(fā)明與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撰寫要求是一樣的。

      D發(fā)明與實用新型的審批程序是一樣的。

      77下列各項內(nèi)容哪個選項屬于專利法第五條規(guī)定的不授予專的范圍? A 種治療癌癥的藥品,但剮作用很大。

      B一種以正當娛樂為目的的紙牌,可被人用來賭博。C一種必須經(jīng)主管機關批準方能生產(chǎn)的武器。D一種可以使盜竊者雙目失明的防斑裝置。E一種老鼠藥。

      78同一申請人的兩項申請,在先申請的說明書記載了兩項技術方案M和N,權利要求書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為N;在后申請的說明書記載了兩項技術方案為M和z,權利要求書中兩項獨立權利要求限定的技術方案分別為M和z請問下列說法哪項正確’

      A在后申請不能要求享有在先申請的優(yōu)先權,因為在先申請的說明書中并沒有包括M和z這兩項技術方案。

      B在后申請不能要求享有在先申請的優(yōu)先權,因為在先申請的權利要求書沒有要求保護技術方案M。

      C在后申請只能就技術方案M享有優(yōu)先權。

      D申請人可以對在后申請進行主動修改。加入技術方案N.并能就該技術方案獲得優(yōu)先權。79無效宣告具有的法律后果為下列哪個選項? A追溯力。

      B對任何第三人的約束力。

      C對雙方當事人的約束力。D對一般公眾的約束力。80專利標記指的是下列哪個選項? A“P”符號。

      B專利證號碼。

      C“中國專利”、“專利”等字樣。

      D專利權人名稱。

      E專利局授予專利權日。

      81專利侵權行為人應承擔的行政責任.下列選項中哪個是正確的?

      A停止侵權。

      B消除影響。

      C罰款。

      D賠償損失。

      E恢復原狀。

      82知識產(chǎn)權領域第一個世界性的多邊公約為下列哪個選項? A《保護工業(yè)產(chǎn)權巴黎公約》 B《成立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公約》 C《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xié)定》 D《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83下列選項中,所列內(nèi)容均屬于專利法保護的智力成果的為: A關于~種新化學元素的發(fā)現(xiàn),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聚合方法。B一種速算方法,一種演示新計算方法的教學用具。C 一種減肥新藥,一種新型減肥食品。

      D一種診斷早期癌癥的新方法,一種新的放射方法。84下列有關專利權人聲明放棄專利權的敘述,錯誤的是:

      A專利權人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聲明放棄專利權的,專利權在期限屆滿前終止。

      B.對于只聲明放棄部分專利權的,專利局不予受理。

      C若一項專利權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專利權人共有,則放棄專利權的聲明應當?shù)玫饺w專利權人的同意。D部分專利權人聲明放棄專利權的,并不能導致該項專利權終止,只能導致放棄聲明人所享有的部分權利喪失。

      85某設計院1998年5月9日向?qū)@稚暾埩艘豁棇嵱眯滦蛯@?0月9日該院考慮到保護期限太短轉為發(fā)明專利,但發(fā)明人經(jīng)過反復試驗認為此發(fā)明創(chuàng)造性程度不高,仿制很容易,不如實用新型批準得快,所以該院于1999年5月3日又向?qū)@痔岢錾暾垖l(fā)明專利轉為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試問:下列選項哪個是正確的? A某設計院可以通過優(yōu)先權將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轉為發(fā)明專利申請。

      B某設計院不能通過優(yōu)先權將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轉為發(fā)明專利申請。

      C某設計院可以將轉為發(fā)明專利的申請再轉回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D某設計院不能將轉為發(fā)明專利的申請再轉回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參考答案

      專利考試綜合卷(一)答案

      1.A、B、D 2.A、B、C、D 3 B、D 5.A 6.A、C、D 8.C、D 9 A 10.B、D 11.B、D 12.A、B、C 13.A、B、C、D 14 A 15 A、C 16.D 17 A 18.D 19.D 20.D 21.A、B、C、D 22 B、E 23 B 24 A、B、C、D 25.A、C、D 26 A、B、C 27.A、B、C、D 28 A、B、C 29.A、B、C、D、E 30.A、B 31.D 32 A、B 33.A、B 34.A、B、C 35.A、B、C、D、E 36.A 37 A、B、C、D 38.A、B、C、D 39.A、B、C 40 B 41 B 42.B、C、D 43.A、B、C 44 A、B、C、D 45.A、C、D 46.C 47 C 48.A 49.A、C 50 A 51.A 52.B 53.A 54.A 55.C 56.E 57.D 58.A、D 59 D 60.A、C、E 61.A、B、C、E 62 A、C、D、E 63.A、C、E 64 C、D 65 A、C 66.D 67 A、B、C、D、E 68 B、C 69.E 70 D 71 A 72 C 73 D 74 D 75 A 76 B 77.D 78 C 79 A、B、C、D 80.B、C 81 A、B、C、D 82 A 83.C 84 A 85 A、D

      第三篇:專利代理人考試

      1742179217 思博賬號2099774098

      有用書籍:

      我覺得對考試有用的書籍主要有(書籍不在多,在于充分利用,多讀,精度........):

      (1)考試指南

      (2)相關法備考寶書(zhangsf110匯編)-思博上下載

      (3)楊立歷年真題

      (4)專利代理實務應試指南及真題精解

      (5)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撰寫案例剖析

      (6)專利法修改導讀和專利實施細則修改導讀

      2)關于培訓論壇里的培訓錄音也下了很多,但是許多都沒怎么去聽,其中何越峰老師的錄音對我來說效果最好,我反復聽了至少三遍,很多的疑惑都是在聽了他的培訓錄音之后,才豁然開朗的。相關法碰到不怎么懂的,我就去網(wǎng)上下司考的培訓錄音,有針對性的聽,感覺效果也還不錯。另外還參加了省知識產(chǎn)權局舉辦代理人考試考前培訓。雖然說關鍵還是靠自己努力,培訓班只能錦上天花,但是我覺得,如果有時間和條件,還是可以考慮參加培訓,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看書,各個章節(jié)感覺都懂,但是一做起題目來,卻很容易錯,這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知識點是有關聯(lián)的,而我們自己看,很難將他們竄起來。培訓老師雖然不能給我們劃重點,但是培訓老師所起的作用,正好是將知識點竄起來,使思路更加的清晰。如果沒有條件,就上論壇找錄音,思博上還是很多朋友很樂意分享資料的。

      3)備考時間安排6月1號正式開始復習,距離考試有160天。當時給自己的安排是用三個月的時間系統(tǒng)看兩遍考試指南,特別是審查指南。國慶過完開始做真題。由于平常要上班,能用到的時間只有周末和晚上,給自己的安排是,下午五點半下班后,在所里看書看到7點,然后回家吃飯,休息;晚上十點半開始讀書,讀到十二點半;周末盡量去所里讀書。具體實行起來,發(fā)現(xiàn)周末的時間最難把握,總是有一堆的事情影響著讀書,最好發(fā)現(xiàn)還是發(fā)現(xiàn)晚上十點半到十二點半的效率最高。審查指南看了兩遍,還有就是法條和細則反復的看,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專利法和實施細則修改導讀也反復看了好幾遍。我覺得因為是今年是考新法,修改的地方肯定很多是重點,所以我覺得這兩本書很重要,結合法和細則來讀,效果很好。

      參考資料:

      考試大綱(包含審查指南)+楊立真題+何岳峰的錄音+zhangsf110的相關法筆記

      第四篇:專利代理人考試-相關法律知識知識點串講

      相關法律知識 知識點串講

      1、民法調(diào)整的對象

      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diào)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私法關系)

      1、財產(chǎn)關系:

      (1)物權法律關系(維持財產(chǎn)靜的安全)(知識產(chǎn)權可以理解為準物權)(2)債權法律關系(維持財產(chǎn)動的安全)

      2、人身關系

      (1)人格權法律關系(維護基本人權)(2)身份權法律關系(維護特定身份權)

      2、民法的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

      2、自愿原則

      3、公平原則

      4、等價有償原則

      5、誠實信用原則(帝王條款)

      6、公序良俗原則

      7、權利濫用禁止原則

      近代民法的三大原則:契約自由、所有權絕對、過錯責任

      3、民事法律關系

      概念:民事法律關系是指由民法所調(diào)整的社會關系(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特征:

      1、主體為平等的關系(私法關系)

      2、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nèi)容的關系(非道德關系)

      3、民法調(diào)整、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的關系(強制性)

      4、本質(zhì)上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5、包括靜態(tài)(物權)和動態(tài)(債權)關系

      4、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

      民事法律關系構成三要素:

      1、主體(承擔權利義務的當事人)(1)自然人(2)法人

      (3)其他組織(合伙企業(yè)、私人企業(yè)、非法人團體等)

      2、客體(標的):權利義務指向的對象:物權法意義上的財產(chǎn)、知識產(chǎn)權、行為和人身權。

      3、內(nèi)容:權利和義務

      5、民事法律關系構成示例

      6、自然人的民事主體地位

      1、公民從出生到死亡,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2、不滿10周歲的為無行為能力人 3、10周歲以上為限制行為能力人 4、16周歲至18周歲已經(jīng)有勞動收入并自立的,視為完全行為能力人

      5、滿18周歲為完全行為能力人

      6、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由其父母或者配偶等親屬為監(jiān)護人。

      7、民法上的監(jiān)護

      概念:監(jiān)護是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設立保護人的制度

      1、被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人是被監(jiān)護人的法定代理人)(1)未成年人(2)精神病人

      3、監(jiān)護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兄姐、單位或居委會指定的親朋。

      4、監(jiān)護人的職責:(1)針對財產(chǎn)(2)針對人身

      8、公民失蹤和死亡宣告

      1、公民下落不明滿2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宣告其失蹤;

      2、宣告失蹤后其財產(chǎn)由其親屬代管;

      3、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宣告其死亡(意外事故時是2年);

      4、宣告死亡后其財產(chǎn)發(fā)生繼承轉移;

      5、被宣告失蹤或者死亡的人重新出現(xiàn)時,財產(chǎn)要返還。

      9、公民的住所和經(jīng)常居住地

      1、公民以其戶藉所在地為住所

      2、經(jīng)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jīng)常住所地為住所

      3、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xù)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yī)的地方除外。

      10、民事權利能力

      1、概念:作為民事主體所具有的“靜”的能力。(人格、法人格),享有民事權利與承擔民事義務(責任)的資格。

      2、權利能力和權利的區(qū)別:

      3(1)民事權利能力是一種可能性和資格,并非現(xiàn)實的權利(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2)民事權利能力的內(nèi)容和范圍由法律加以規(guī)定,與民事主體的個人意志沒有直接關系

      (3)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主體人身的存在是不可分離的(處分的可能性)

      3、公民和法人均具有權利能力

      11、民事行為能力

      1、概念:指作為民事主體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與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動的能力”自己親自進行民事行為的能力)。

      2、公民:

      (1)無行為能力;(2)行為能力受限制;(3)完全行為能力;

      3、法人

      由法人機關或法定代表人行使

      12、自然人與法人權利能力的區(qū)別

      1、自然人的權利能力與行為能力是不同步的,法人是同步的(始于成立,終止于法人消滅)。

      2、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是平等的,法人是不平等的。(自然人的權利能力生而平等)

      3、法人權利能力的行使由其機關,自然人則由本人(未成年時為監(jiān)護人)自然人與法人各有獨有的權利能力(交叉關系)

      13、怎樣理解法人

      1、概念:(法律擬制的人)

      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2、法人具備的條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財產(chǎn)或者經(jīng)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法人僅承擔有限責任

      14、法定代表人及法人住所

      1、法定代表人

      依法律或章程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人,是法定代表人(“行政上”的第一把手)

      2、法人住所

      法人以其主要營業(yè)地和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

      3、法人的國藉

      以登記或注冊國為國籍

      15、法人的主要分類

      1、公法人與私法人

      國知局為公法人,公司為私法人

      2、公益法人與營利法人

      醫(yī)院、學校為公益法人,公司為營利法人

      3、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

      公司為社團法人、基金會為財團法人

      民法通則例舉了4種法人:機關法人、事業(yè)法人、企業(yè)法人和社團法人

      16、怎樣理解公司

      1、概念

      公司是指依法成立的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

      2、特征(1)依法成立(2)公司具有法人資格

      (3)公司具有集合性(獨資公司例外)(4)公司以營利為目的(新公司法包括一人公司)

      17、怎樣理解分公司

      1、概念:分公司對應于本公司,屬于本公司建立的分支機構,代表本公司直接從事業(yè)務或者聯(lián)絡等工作。

      2、特征:

      (1)分公司沒有獨立的經(jīng)濟和法律地位,本質(zhì)上是本公司的一個部門(不具有法人資格)

      (2)分公司可以從事經(jīng)營活動,屬于本公司設立的固定經(jīng)營場所(3)分公司必須以本公司的名義進行活動,并由本公司承擔經(jīng)濟和法律后果

      (4)外國在中國的分公司仍然是外國本公司的一部分(5)不排除分公司作為訴訟主體的情況。

      18、怎樣理解公司的辦事處

      1、概念:指本公司在外地、或外國建立的代表本公司從事聯(lián)絡等工作的機構。

      2、特征:

      (1)是本公司在外的服務機構,不具有獨立的經(jīng)濟和法律地位(2)不能從事經(jīng)營性營利活動,區(qū)別于分公司(3)服務性工作包括對內(nèi)和對外

      19、公司財產(chǎn)權的歸屬

      1、概念:即公司財產(chǎn)到底歸公司所有還是歸股東所有的問題

      2、理解該問題的角度:

      (1)要區(qū)分民法學意義上的“所有”和經(jīng)濟學(所有制)意義上的“所有”(2)一物一權原則屬于民法意義上的“所有”(3)公司對其財產(chǎn)擁有民法意義的所有權

      (4)股東對公司的財產(chǎn)擁有經(jīng)濟學(所有制)意義上的所有(5)股東不能直接處分公司財產(chǎn),只能通過行使股權來間接處分公司財產(chǎn)

      20、怎樣理解合伙企業(yè)

      1、概念:

      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在中國境內(nèi)設立的普通合伙企業(yè)和有限合伙企業(yè)。(07年生效的新合伙企業(yè)法)

      2、種類

      (1)普通合伙:每個合伙人均承擔連帶責任的合伙(2)有限合伙:一部分合伙人不承擔連帶責任的合伙

      3、特征:

      (1)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yè)、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普通合伙人

      (2)成立的法律基礎是合伙合同(合伙合同對內(nèi)具有法律效力。公司章程對外具有法律效力,公司是制定法的產(chǎn)物)

      (3)合伙企業(yè)不具有法人資格(4)合伙企業(yè)強調(diào)人的聯(lián)合

      (5)合伙企業(yè)可以有自己的財產(chǎn)(合伙人共有財產(chǎn))(6)合伙企業(yè)屬于民事活動主體,可以進行民事活動(7)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yè)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21、怎樣理解聯(lián)營企業(yè)

      1、概念:企業(yè)之間或者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之間聯(lián)營,組成新的經(jīng)濟實體。

      2、分類:

      (1)符合法人條件的聯(lián)營,形成新的法人

      (2)不符合法人條件的聯(lián)營,屬于聯(lián)營主體之間的合同關系(3)第一種聯(lián)營,即形成法人的聯(lián)營可以作為專利權人。

      22、怎樣理解個人獨資企業(yè)

      1、概念: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chǎn)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chǎn)對企業(yè)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jīng)營實體

      2、特征:

      (1)投資主體為自然人(2)投資的財產(chǎn)為個人所有(3)個人承擔無限責任

      (4)個人獨資企業(yè)不具有法人資格(可起字號)

      (5)以家庭共有財產(chǎn)作為個人出資的,應當以家庭共有財產(chǎn)對企業(yè)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獨資企業(yè)和一人公司的區(qū)別

      23、財產(chǎn)權的范圍

      24、如何理解物權

      1、概念:直接支配物(財產(chǎn)),并享受利益的排他性權利(對世權)

      2、分類

      (1)自物權(所有權、完全的物權)專利所有權為自物權(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

      (2)他物權(不完全的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兩類。如專利權的質(zhì)押屬于擔保物權、獨占實施權、房屋租用權,專利實施許可權等屬于用益物權)

      (3)占有(事實支配狀態(tài))

      3、物權法的意義:明確財產(chǎn)歸屬和使用,合理利用資源,定分止爭,物盡其用。

      25、物權與債權區(qū)別示例

      26、物權有哪些基本原則

      1、物權絕對原則(就物權的性質(zhì)而言)

      2、物權法定原則(就物權的種類而言)

      3、一物一權原則(就物權的客體而言)

      4、物權優(yōu)先原則(就物權的效力而言)

      5、物權公示、公信原則(就物權的成立或變動而言)

      27、對物權絕對原則的理解

      1、概念:絕對權是指物權人可以自己所享有的權利對抗任何第三人

      2、解釋和理由:物權絕對原則是物權區(qū)別于債權的基本標志。絕對權為對世權,相對權為對人權。絕對權是指物權人以自己享有的權利對抗任何第三人。物權絕對原則包括“時”和“空”,“空間”是指可對抗任何人、“時間”是指物權沒有時效限制。

      28、對物權法定原則的理解

      1、概念:物權法定原則,即是說物權不能隨便創(chuàng)設,而必須由法律來明確規(guī)定和創(chuàng)設。

      2、理由:相對債權而言,物權往往更為涉及公眾與社會的利益,因此必須由法律來設定,而不能自行設定。

      如:在擔保法發(fā)布前,專利權就不能作為質(zhì)押的客體。否則就有可能侵害不知情的受讓人等人的利益。

      29、對一物一權原則的理解

      1、概念:是指在一物上不能同時設定一個以上的物權(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

      2、解釋和理由:一物一權原則是一個古老的民法原則,通俗的說法,就是一件物品不能既屬于張

      三、又屬于李四。所有權是各種物權中支配力量最完全最徹底的權利,在一物上不能同時有兩個最完全最徹底的權利,否則就既不完全又不徹底了。

      3、意義:可以有助于人們明確財產(chǎn)所有權的歸屬,及其他財產(chǎn)權的界限。如專利獨占實施權的權利界限。

      民法意義上的“所有權”與經(jīng)濟學(所有制)中的“所有”是有聯(lián)系的兩個不同的概念。

      30、對物權優(yōu)先原則的理解

      1、表現(xiàn)在物權與物權之間:成立在先的物權優(yōu)先于成立在后的物權。

      2、表現(xiàn)在物權與債權之間

      (1)在受償順序上,物權較債權優(yōu)先。(2)在追索權上,物權較債權優(yōu)先。(3)在權利轉讓上,物權較債權優(yōu)先。事例1:在受償順序上較債權優(yōu)先

      事例2:在權利轉讓上較債權優(yōu)先

      事例三:在權利轉讓上較債權優(yōu)先

      31、對物權公示、公信原則的理解

      1、物權公示、公信原則:公示原則是指物權變動行為須以法定公示方法進行才能生效的原則。公信原則是指善意受讓人基于對公示的信任,仍能取得物權的原則。

      2、公示方式:動產(chǎn)以占有為公示,不動產(chǎn)以登記為公示,專利權以登記為公示

      3、物權登記的公信力,是指物權或物權權能產(chǎn)生、轉移或者滅失,一經(jīng)政府機關登記對外公示,將對公眾產(chǎn)生信用。既使公示內(nèi)容有錯誤,公眾因善意相信該公示的內(nèi)容而為的行為應受到保護。

      32、專利登記的公信力

      1、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登記的公信力; 如:甲乙共有一項技術,乙在甲不知情的情況下申請了專利,并許可丙使用,丙相信專利局登記,使用權利應予保護。

      2、專利申請視為撤回登記的公信力;

      如:發(fā)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被視為撤回,公眾使用后又予以恢復,公眾的使用應受法律保護(中用權問題)。

      3、專利權終止登記的公信力;(終止后的恢復)

      4、專利權無效登記的公信力;(無效后再審有效)

      5、專利權授予登記的公信力。

      如:甲的發(fā)明專利先申請,乙的實用新型后申請先授權,均是分別獨立研制出的,在乙專利無效后,相對甲專利權,乙是否可以在原有范圍內(nèi)實施。

      33、物權是怎樣行使的

      物權的行使(物上請求權)

      1、排除妨害請求權(請求停止專利侵權)

      2、妨害防止請求權(禁令,財產(chǎn)保全,防止專利侵權)

      3、恢復原狀請求權

      4、返還原物請求權

      34、怎樣理解債權

      債概念: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在當事人之間產(chǎn)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

      債權概念:要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請求權。特點:

      1、債權為財產(chǎn)權(不能直接支配財產(chǎn))

      2、債權為相對權(針對特定人的請求權)

      3、債權具有期限性(訴訟時效)

      4、債權具有相容性(可以同時設定一個以上的債權)

      5、債權具有平等性(主體平等)

      35、債權的種類 債的種類:

      1、合同所生之債(市場交易的常態(tài))

      2、無因管理所生之債(市場交易的變態(tài))

      3、不當?shù)美畟ㄊ袌鼋灰椎淖儜B(tài))

      4、侵權賠償所生之債(市場交易的變態(tài))

      36、合同所生之債

      1、概念:指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債權債務關系的合意

      2、特點:

      (1)雙方當事人的法律行為引起(2)因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3)合同中的債權債務相互對應(4)合同之債具有任意性

      37、侵權行為所生之債

      1、概念: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行為。加害人有賠償對方的義務,以此形成的債即是侵權行為所生之債。

      2、特點:

      (1)由非法行為引起(合同是由合法行為引起)(2)由加害人單方行為引起

      (3)是法定之債(當事人不能約定免除,合同是意定之債)(4)主要內(nèi)容為賠償損失

      38、無因管理所生之債

      1、概念:指沒有法律規(guī)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而為他人管理事務。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稱為管理人;該他人稱為本人。因事務的管理而在管理人與本人之間發(fā)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即無因管理之債。

      2、構成

      (1)客觀上為他人管理事務

      (2)主觀上又為他人管理的意思(為他人謀利益)(3)無法定或約定的義務(4)不違反本人的意思 如:代為管理他人走失的寵物等

      39、不當?shù)美畟?/p>

      1、概念:指沒有法律根據(jù)而取得利益,致他人受有損失的事實。

      2、要件:

      (1)受有財產(chǎn)上的利益

      (2)致他人損失或損害,并有因果關系(3)無合法根據(jù)

      3、法律后果(1)返還原物(2)賠償損失

      如:收取了商店多找的錢,檢到他人錢包等

      40、連帶之債

      1、概念:指債權人或者債務人有數(shù)人時,各債權人均可以請求任一債務人履行全部債務。各債務人均有履行全部債務的義務。

      2、發(fā)生

      (1)法律規(guī)定(如共同侵權人和合伙人負有連帶責任)(2)當事人約定(如保證合同)

      3、和連帶責任的關系:連帶之債是連帶責任產(chǎn)生的原因之

      一、是連帶責任的前提。

      41、怎樣理解債的擔保

      1、概念: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財產(chǎn),保證債權人實現(xiàn)債權的制度。

      2、目的:保證債權的實現(xiàn)

      3、類別

      (1)人的擔保(信用):保證

      (2)物的擔保(財產(chǎn)):抵押、質(zhì)押、定金、留置 債的擔保圖示

      42、怎樣理解“人保”

      1、概念:保證,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約定履行債務或承擔責任的行為。

      如:甲借給乙50萬元,丙向甲提供書面保證,如果到期乙不償還,丙承擔償還的義務。

      《》國家機關和公益法人不能作為保證人,2、保證方式:

      (1)一般保證:強制執(zhí)行后(2)連帶保證:強制執(zhí)行前

      43、怎樣理解抵押

      1、概念: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對財產(chǎn)的占有,將該財產(chǎn)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對該財產(chǎn)有優(yōu)先受償權。

      2、特點:

      (1)不轉移對財產(chǎn)的占有(一般為不動產(chǎn))(2)是讓渡抵押物中交換價值支配權的行為(3)抵押人在抵押期間不得轉讓抵押物(4)抵押物有余時,一物上可以設定多個抵押(5)禁止“流質(zhì)契約”(6)登記為生效或?qū)挂?/p>

      44、怎樣理解留質(zhì)

      1、概念:是指債權人合法占有債務人的動產(chǎn),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前,債權人有權扣留債務人的該動產(chǎn)。

      2、構成要件:(1)留置物必須是動產(chǎn)

      (2)與債權為同一法律關系(企業(yè)之間留置除外)(3)債權人必須合法占有留置物(4)債權已屆清償期

      質(zhì)權不因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而消滅,但留質(zhì)權則在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時消滅

      45、怎樣理解定金

      1、概念:是當事人在合同訂立或代價支付前,由一方向?qū)Ψ街Ц兜慕疱X。

      2、定金的效力:

      (1)交付定金后生效(要物合同)

      (2)支付定金一方不履行義務的,無權返還(3)對方不履行義務的,雙倍返還

      (4)雙方均履行義務的,可抵作價款或者收回。

      3、定金和違約金的主要區(qū)別:

      (1)定金必須先行給付,違約金可以是后付(2)定金是法定擔保形式,違約金由當事人自行約定

      4、權利行使時的限制:通說定金和違約只能主張一項

      46、怎樣理解質(zhì)押

      1、概念: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chǎn)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chǎn)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該動產(chǎn)折價或者拍賣,并優(yōu)先受償。這種優(yōu)先受償權就是質(zhì)權。

      2、法律特征:

      (1)包括動產(chǎn)質(zhì)押和權利質(zhì)押;(2)轉移質(zhì)物(動產(chǎn)或債卷等)的占有;(3)質(zhì)物轉移后合同生效;(4)無形財產(chǎn)的質(zhì)押登記后生效(5)禁止流質(zhì)契約

      47、對不動產(chǎn)和動產(chǎn)的理解

      1、概念:不動產(chǎn)是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著物。動產(chǎn)是指不動產(chǎn)以外的物。(擔保法92條)

      2、特征:如果移動將造成財產(chǎn)的破壞即為不動產(chǎn)(如電線桿、鐵塔、高爐等)。如果移動不造成財產(chǎn)的損害即是動產(chǎn)(如可移動的機器設置)

      不動產(chǎn)不包括地下礦藏等

      48、人身權包括的內(nèi)容

      人身權:人格權和身份權

      人身權是指民事主體(含法人)依法享有的,與其人身不可分離亦不可轉讓的沒有直接財產(chǎn)內(nèi)容的民事權利

      1、人格權(自然人或法人所享有的法定權利)

      (1)范圍: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人身自由權、通信自由權、婚姻自由權

      (2)性質(zhì):(1)非財產(chǎn)權;(2)為絕對權(對世權);(3)專屬權(不得讓與)

      2、身份權(與特定身份有關的權利)

      如:監(jiān)護權、發(fā)明人的署名權等

      49、民事法律事實及其構成

      1、民事法律事實:導致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或消滅的原因(幾個以上法律事實的總合)

      2、構成:(1)行為(2)事件 A、自然事實 B、不可抗力事件 C、意外事件 民事法律事實構成圖示

      50、怎樣理解民事法律行為

      1、民事法律行為:指發(fā)生民(私)法上效果的以意思表示為要素的一種法律事實。

      2、特征

      (1)以意思表示為構成要件(2)合法行為

      (3)發(fā)生私法效果的法律事實

      如合同行為、遺囑行為

      51、民事法律行為的構成要件

      1、主體合格

      自然人主體、法人主體、其他民事主體、特殊情況下的國家主體

      2、意思表示真實

      自然人的意思表示、法人的意思表示

      3、內(nèi)容合法

      (如禁止流通物就不得交易)

      52、怎樣理解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指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發(fā)生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消滅的客觀事實。

      1、自然事實:如人的出生和死亡、人的下落不明為自然事實;

      2、不可抗力事件:自然災害、或社會**

      3、意外事件:是指非因當事人的過錯或不可抗力,出乎當事人意料之外而發(fā)生的事件。如車禍、空難等

      53、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

      法律行為的主要分類

      1、單方、雙方、多方法律行為

      2、基于債權發(fā)生的行為與基于物權發(fā)生的行為。(賠償請求為基于債權發(fā)生的行為,停止侵權請求為基于物權發(fā)生的行為)

      3、要式法律行為與不要式法律行為

      4、有償法律行為與無償法律行為

      5、要物法律行為與不要物法律行為

      6、附條件法律行為與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54、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概念:是指當事人以將來不確定是否發(fā)生的事實,作為法律行為是否生效的條件。

      1、生效條件:條件成就時生效

      如:考上清華大學,單位提供獎學金

      專利一旦授權,就提高付費數(shù)額

      2、解除條件:條件成就時喪失效力

      如:約定一旦收入超過一定數(shù)額,不再提供生活費

      確定發(fā)生或者不發(fā)生的事實不能作為條件(如日出日落不能作為條件)

      55、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

      概念:是指當事人以將來一定會到來的事實或者時間作為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條款。

      1、附生效期限:期限到來時法律行為生效(如:一旦天晴即發(fā)貨)

      2、附終止期限:期限到來時法律行為終止效力(如:一旦大水退走,就停止供應草袋)

      期限或事實必會發(fā)生,但發(fā)生的時間可以不確定

      56、怎樣理解民事代理

      1、代理的含意: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nèi),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2、構成代理的四要件:

      (1)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活動

      (代理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2)代理人須向相對方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3)代理人在代理權范圍內(nèi)活動

      (4)代理活動直接對被代理人產(chǎn)生權利義務

      57、代理權的來源

      1、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權

      2、法定代理

      法定代理人依法律規(guī)定行使代理權

      3、指定代理

      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權

      58、如何理解委托合同

      1、概念: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理委托人事務的合同。(合同法第396條)

      2、特征:

      (1)委托法律關系不必然產(chǎn)生代理;(2)委托法律關系是雙方法律行為;

      (3)委托法律關系可以是授權行為的基礎法律關系。

      59、如何理解授權委托行為

      1、概念:委托人向代理人授予代理權的行為。

      “委托代理的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權限和期限,并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民法通則第65條)

      2、特征:

      (1)授權委托行為是單方法律行為;(2)授權委托書是對外文件;

      (3)委托合同往往是授權委托行為的基礎法律關系;

      (4)公法代理時,簽訂委托合同的主體是單位,但被授權的代理人一定是自然人(如律師和專利代理人)。

      (5)授權委托行為往往具有人身信賴的關系。

      60、不當代理的法律后果

      1、沒有代理權和越權代理:被代理人事后追認時,具有法律效力;

      2、第三人明知沒有代理權或越權的:第三人和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3、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的: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

      4、表見代理及法律后果:

      概念:“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第49條)

      特點:

      (1)屬于無權代理;(2)本人有過錯;

      (3)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4)產(chǎn)生與有權代理相同的法律后果;(5)相對人可以行使撤銷權。

      61、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能力

      1、民事責任

      不履行法律義務應受到的制裁和后果

      2、民事責任能力

      指民事主體據(jù)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資格(侵權行為能力)

      62、民事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狹義的民事責任)要件:

      1、損害事實

      2、行為違法

      3、損害事實與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

      4、過錯(過失和故意)

      63、怎樣理解過錯

      概念: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

      故意: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產(chǎn)生危害他人的后果,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直接和間接故意)

      過失:

      1、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他人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

      2、輕信過失:已經(jīng)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他人的后果,但輕信能夠避免。

      民法上的故意和過失與刑法上含義是相同的

      64、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廣義的民事責任)

      (1)停止侵害(2)排除妨害(3)消除危險(4)返還財產(chǎn)(5)恢復原狀(6)修理、重作、(7)賠償損失(8)支付違約金(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賠禮道歉(道德責任法律化)

      65、民事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1、概念:是指行為人因其行為或物件致他人損害的事實發(fā)生以后,應依何種標準使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問題。

      2、歸責的形式

      (1)過錯責任(包括推定過錯責任)(3)無過錯責任(4)公平責任

      66、怎樣理解不可抗力

      1、概念: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可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情況。(153條)

      2、不可抗力事由的構成

      (1)客觀方面:A、不能預見;B、或者雖然可以預見但不可避免及克服。(2)主觀方面:主觀努力損失也不可避免 是否構成不可抗力的事由只能具體情況而論

      67、怎樣理解正當防衛(wèi)

      1、概念: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當防衛(wèi)行為。

      2、構成要件:

      (1)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行為;

      (2)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侵害;(主觀想象的、已經(jīng)完成的、尚未進行均不能認為是正在進行的)

      (3)必須是針對侵害人進行;(4)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

      68、怎樣理解緊急避險

      1、概念:是指行為人在遇到某種危險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益遭受損害,不得已而采取的侵犯法律所保護的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行為。

      2、構成要件:

      (1)必須是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益遭受損害;(2)必須是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主觀想象的、已經(jīng)完成的、尚未進行均不能認為是正在進行的)

      (3)必須是在沒有其他辦法可行的情況下;(4)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

      69、怎樣理解訴訟時效

      1、概念: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時間期限(消滅時效)

      2、特征:

      (1)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算(2)從權利被侵害超過20年的不予保護

      (3)最后6個月內(nèi)如果發(fā)生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可以中止(訴訟時效的中止)

      3、種類:一般訴訟時效是二年

      特殊時效(一傷未租寄,兩年有效期;三環(huán)被污染,四年兩國際;五年人壽險,二十殊可延。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70、訴訟時效的中止

      1、概念:“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nèi),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保穹?49條)。

      2、特點:

      (1)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必須為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事件;(2)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止的事由必須發(fā)生在訴訟時效最后六個月內(nèi)。(3)原因消除后繼續(xù)計算(以原剩時間為準)。

      71、訴訟時效的中斷

      1、概念:“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保穹?40條)

      2、特點:

      (1)在訴訟時效期間,但不得超過絕對時效20年;

      (2)必須是權利人向?qū)Ψ阶鞒隽酥鲝垯嗬谋硎?,或者對方作出了同意履行義務的表示;(如停止侵權通知)

      (3)中斷不同于中止,中止是繼續(xù)計算。中斷是從“頭開始”。(4)訴訟時效中斷的舉證責任在權利人(注意保存證據(jù))(5)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期不適用時效中斷。(除斥期間不中斷)

      72、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和效力

      1、目的:

      (1)明確權利義務關系,穩(wěn)定社會生活;(2)促使權利人行使權利;(3)避免了年代久遠的舉證困難。

      2、效力:

      (1)喪失的是訴訟上的勝訴權;

      (2)權利人仍有權向義務人請求履行義務;(3)義務人如履行了義務,有合法的效力;(4)屬于民法中的“消滅時效”(相對“取得時效”)。

      73、涉外民事法律的適用

      1、和國內(nèi)法相沖突時,優(yōu)先適用國際條約或雙邊協(xié)定:(分為是否轉換為國內(nèi)法)

      2、涉及不動產(chǎn)時適用不動產(chǎn)地法:(如房屋的繼承,適用房屋所在地國家法);

      3、涉外合同當事人可以選擇法律: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4、侵權糾紛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

      5、中國人和外國人結婚適用登記地法,離婚適用法院所在地法;

      6、遺產(chǎn)繼承,動產(chǎn)適用被繼承人死亡地法,不動產(chǎn)適用所在地法。

      74、合同的概念和形式

      1、合同概念:平等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

      2、合同的形式(1)書面形式(2)口頭形式(3)其他形式 不適用于人身關系

      75、怎樣理解“要約”

      1、要約概念: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約效力:一經(jīng)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約束。

      3、要約生效的時間: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4、要約的失效:(1)拒絕要求的通知到達要約人;(2)要約人提前撤回要約;(3)承諾期屆滿;(4)受要約人對要約內(nèi)容作出實質(zhì)性的變更。

      76、怎樣理解“承諾”

      1、承諾概念: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2、承諾的效力:要約一經(jīng)受要約人承諾,合同即成立。

      3、承諾生效的時間: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或者依交易習慣生效。

      4、承諾的失效:(1)承諾人提前撤回承諾的;(2)承諾人對要約內(nèi)容作出實質(zhì)性變更的。

      77、怎樣理解合同的成立

      1、合同的成立:是指對雙方當事人產(chǎn)生的不得撤回要約或者承諾的法律效力(并不一定意味著合同內(nèi)容的生效。如專利權轉讓合同,在簽訂時成立,登記時所有權發(fā)生轉移)。

      2、合同成立的時間:簽字蓋章時成立。

      3、合同成立的地點:承諾生效地點(收件人主營業(yè)地點)

      4、最高法院2009年的司法解釋:成立后未登記可以判決強制登記

      78、怎樣理解合同的生效

      1、通常情況下,合同成立時即生效。(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合同)

      2、規(guī)定登記為生效要件的情況下,登記后生效(如專利權轉讓合同等)

      3、附條件或附期限的合同,條件或者期限成就后生效。

      4、涉及所有權轉移時,合同生效后,債權人轉為物權人

      5、有強制內(nèi)容時可強制執(zhí)行

      79、格式合同條款的效力

      1、格式合同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xié)商的條款。

      2、格式合同條款的效力:

      (1)提供條款一方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權利的,無效。

      (2)對格式條款發(fā)生爭議時,有兩種解釋時,應當按有利于對方進行解釋;(3)有非格式條款的,非格式優(yōu)先。

      80、什么是無效合同

      無效合同(第52條)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同中的解決爭議的條款仍有效

      81、什么是可撤銷合同

      1、可撤銷合同的構成(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2、撤銷程序

      (1)受損害人可以提出撤銷

      (2)必須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請求(3)期限為得知之日起一年,不中斷期限

      82、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后同的區(qū)別

      1、可撤銷的合同可以變更為有效合同

      2、無效合同被無效后,視為自始就無效

      3、撤銷期限是一年,而合同無效訴訟時效為兩年

      83、合同的履行

      1、同時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互負債務的,沒有先后順序,應同時履行;

      2、不安履行抗辯權:指先履行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因?qū)Ψ疆斒氯饲啡甭男袀鶆盏哪芰蛘咝庞?,拒絕履行合同的權利。

      84、怎樣理解合同的代位權

      概念: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如乙廠欠甲廠100萬元到期,而丙廠欠乙廠100萬到期,但乙廠不向丙廠要求支付該款,此時甲廠經(jīng)法院,28 可以自己要求丙廠向自己支付)

      85、怎樣理解債權人的撤銷權

      概念: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無償轉讓財產(chǎn),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要以請求法院撤銷該行為。(時效為一年)

      86、合同的變更

      1、合同內(nèi)容的變更:經(jīng)協(xié)商一致的,可以變更合同。

      2、合同主體的變更:

      (1)債權人的變更,應當通知債務人(2)債務人的變更,應當經(jīng)債權人許可

      (3)債務人原抗辯權,可以對新債權人行使;(如原債權人支付的貨物有問題)

      87、合同的終止和解除

      1、合同的終止:(1)履行(2)解除(3)抵銷(4)提存

      (5)債權人免除對方債務(6)債權債務歸于同一人(混同)

      2、合同的解除:(1)不可抗力

      (2)對方當事人表示不需要履行(3)遲延履行,經(jīng)催告仍不履行的

      (4)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88、合同的抵銷、提存和混同

      1、抵銷:當事人互為債務,且標的物種類、品質(zhì)相同可以抵銷,但要通知對方。

      2、提存:由于債權人的原因,債務人無法履行債務的。經(jīng)公證機關或者法院裁定,交有關機關保管,視為履行債務。(如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3、混同:債權債務同歸于一人。

      89、合同的違約責任

      1、一方違約造成他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相當于因違約造成的損失。

      2、可以約定違約金和其他損失額的計算方法;

      3、支付定金的,給付定金一方違約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相反,另一方要加倍返還定金。

      4、定金和違約金不能同時要求

      5、不可抗力可以構成免責事由

      6、由于第三方的原因造成違約的,違約一方應當先行承擔責任,再向第三方追償。90、怎樣理解技術合同

      1、概念:技術合同是當事人就技術開發(fā)、轉讓、咨詢、或者服務訂立的確立相互之間權利義務的合同。

      2、特點:

      (1)廣義的技術:包括專利和非專利技術(2)廣義的轉讓:包括所有權轉讓和許可(3)客體包括服務等

      91、技術合同的種類

      1、技術發(fā)開合同:指當事人之間就新技術、新產(chǎn)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tǒng)的研究開發(fā)所訂立的合同。(包括合作發(fā)開和委托開發(fā))

      2、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申請權、權利權轉讓、技術秘密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3、技術咨詢合同:對特定技術項目提供可行性論證、技術預測。專題技術調(diào)查、分析評價報告等合同。

      4、技術服務合同:指當事人一方以技術知識為另一方解決特定技術問題所訂立的合同。

      92、怎樣理解贈與合同

      1、概念: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chǎn)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2、構成:

      (1)雙方法律行為

      (2)實踐性法律行為(要物法律行為)(3)但經(jīng)公證或者公益性捐款則為諾成性(4)贈與可以附義務,受贈人應履行義務(5)受贈人侵害贈與人的,可一年內(nèi)撤銷

      (6)贈與人的經(jīng)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93、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

      1、范圍: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

      2、特點:

      (1)屬于廣義的民事法律關系(2)包括婚姻、收養(yǎng)、繼承法律關系

      (3)間接包括勞動法律關系(不得直接起訴)

      (4)包括一些非訴案件(選民資格、宣告失蹤和死亡、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涉及債務票據(jù)等)

      94、民事訴訟的法律關系圖示

      95、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和原則

      1、基本制度(1)回避制度

      (2)兩審終審制度(四級)(3)公開審判制度

      2、基本原則(1)獨立審判原則(2)同等和對等原則(3)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4)辯論原則

      32(5)處分原則

      96、我國法院的設置和審級

      1、法院設置:(1)全國分為四級法院

      (2)和行政區(qū)劃相對應(直轄市的中院除外)(3)法院的人財物均由本級政府主管

      2、兩審終審制

      97、民事訴訟的級別管轄

      概念:是指上下級法院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

      1、基層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2、中級法院:(1)重大涉外案件;(2)本轄區(qū)有重大影響的案件;(3)最高法院確定由中級法院管轄的案件。

      3、高級法院:本轄區(qū)在重大影響的案件;

      4、最高法院:(1)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2)認為應當由其審理的案件。

      98、民事訴訟的地域管轄

      概念:是指同級法院在本轄區(qū)內(nèi)對第一審民事案件的管轄分工。

      1、一般地域管轄:被告住所地或經(jīng)常居住地法院管轄(原告就被告)

      2、特殊地域管轄:合同、侵權、保險、事故、海難等糾紛

      3、專屬管轄:不動產(chǎn)、繼承

      4、協(xié)議管轄:(約定管轄和合意管轄)由合同當事人按約定辦

      5、移送管轄

      99、民事訴訟的審判組織

      1、獨任制

      限于一審中的簡易程序

      2、合議制

      一審中可以有陪審員

      二審必須合議制,并且只能由審判員參加

      合議制不等于開庭

      發(fā)回重審的另行組成合議庭

      再審的,另行組成合議庭

      3、審判委員會

      100、民事訴訟的原告人

      1、原告人構成要件(當事人構成要件):(1)糾紛的主體或有利害關系(2)以自己的名義參加訴訟(3)受法院裁判約束

      2、“實體當事人”和“程序當事人”

      程序當事人是啟動訴訟時的原、被告,但可能是不適格的當事人。

      101、普通的共同訴訟

      1、概念: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jīng)當事人同意的(普通的共同訴訟是基于訴訟經(jīng)濟的目的)。

      2、構成要件:

      (1)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2)訴訟標的為同一種類(如分別債務)(3)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4)當事人同意

      102、必要的共同訴訟

      1、概念: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是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共同的,而成為不可分之訴,法院必須合并一案審理。(追加的原告可以棄權、追加的被告不到庭的,可以拘傳和缺席判決)

      2、種類:

      (1)涉及共有財產(chǎn)分割的訴訟(2)涉及共同共有財產(chǎn)時的債務訴訟(3)涉及共同權利的侵權訴訟(4)涉及對合伙組織的訴訟等

      學術上的觀點:固有的和類似的必要共同訴訟(連帶債務時為類似的必要共同訴訟)

      103、訴訟第三人

      1、概念:是指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認為具有獨立的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但案件的審理結果與其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參加到已經(jīng)開始的訴訟中的人。

      2、特征:

      (1)必須他人訴訟正在進行

      (2)對訴訟標的或者有請求權或者有利益(3)以自己的名稱參加訴訟,并為維護自己的利益

      104、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1、概念:指對當事人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而參加訴訟的人。

      2、特征:

      (1)對訴訟標的有獨立或部分獨立的請求權(2)以原被告為共同被告(3)所參加的訴訟正在進行(4)有上訴權

      105、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1、概念:指對原被告爭議的標的沒有獨立的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可能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2、特征:

      (1)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結果有利害關系(如甲與乙爭訴某物的歸屬,但該物在丙處,丙為第三人)

      (2)參加到已經(jīng)開始的訴訟

      (3)必須提出書面申請,或被法院追加(4)沒有上訴權(判決承擔責任時有上訴權)(對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學術上現(xiàn)多有爭議)

      106、訴和訴和種類

      1、概念: 訴是指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的保護其實體權益或確認、變更、消滅法律關系的請求。

      (包括訴訟客體、訴訟理由和訴訟請求三要素)

      2、類別

      (1)確認之訴:請求確認是否存在某種法律關系的訴訟(如繼承權確認之訴)(專利申請權確認之訴)(積極和消極的確認之訴,如確認不侵權為消極的確認之訴)

      (2)給付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履行一定民事義務的訴訟。(定物、非特定物、行為)(專利侵權賠償為非特定物給付之訴)

      (3)變更之訴:請求變更現(xiàn)存的法律關系(如離婚、解除合同等)

      107、代表人訴訟制度

      1、概念:即群體性訴訟制度,一方或雙方人數(shù)眾多,為達到訴訟經(jīng)濟的目的,視一人或數(shù)人起訴為整個群體起訴,法院對群體訴訟所作判決效力及于群體中的每個人(分為人數(shù)確定和不確定兩種類型)。

      2、要件:

      (1)當事人人數(shù)眾多(10人以上)

      (2)眾多當事人一方訴訟標的相同或?qū)儆谕环N類

      36(3)訴訟請求或抗辯方法相同(4)代表人合格

      (5)符合代表人訴訟案件管轄的有關規(guī)定

      當是不確定代表人訴訟時,判決對未登記的當事人具有預決的作用。

      108、民事訴訟中的財產(chǎn)保全

      1、概念: 為防止事后不能執(zhí)行,依請求或依職權,對爭訴的標的,采取財產(chǎn)保全的強制措施。

      2、種類

      (1)訴前保全:在訴訟前進行的,訴前保全的請求人必須在15日內(nèi)起訴,否則解除保全

      (2)訴中保全:包括一審和二審(如專利權屬糾紛的當事人,即可依專利法起訴時啟動保全程序。也可以在訴訟中要求法院采?。?/p>

      (3)執(zhí)行程序中的財產(chǎn)保全

      109、民事訴訟中的證據(jù)

      1、概念: 指能證明案件客觀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材料

      2、證據(jù)必須具備的要件

      (1)客觀性。即證據(jù)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材料

      (2)關聯(lián)性。即證據(jù)必須與證明對象有客觀的聯(lián)系,能夠證明證明對象的一部分或全部。

      (3)合法性。該特征有二層含義:一是形式合法(如符合7種證據(jù)形式)(如要求公證),二是合程序法(包括取得證據(jù)合法和提交證據(jù)的時間合法)。

      證據(jù)能力(合法性)和證明力(關聯(lián)和客觀性)

      110、民事訴訟證據(jù)的種類

      概念: 指訴訟法規(guī)定的各種類證據(jù)的外部表現(xiàn)形式

      1、書證: 以內(nèi)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

      2、物證:以自身存在的形態(tài)、物質(zhì)屬性和外部特征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物品或痕跡。

      3、視聽資料:音像資料。

      4、證人證言:直接或間接知道案件情況的人的陳述

      5、當事人陳述:在訴訟中向法院的陳述

      6、鑒定結論:鑒定后的鑒定人意見

      7、勘驗筆錄:對實地的勘查等

      111、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

      概念: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如果舉證不能,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行為上與結果上的)

      1、一般的舉證原則:誰主張誰證

      2、特殊的舉證原則:舉證責任的倒置(如當是方法發(fā)明時)

      3、法院依職權調(diào)查 《》舉證的推進責任 《》積極和消極的事實

      112、有關訴訟期間的規(guī)定

      概念: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1、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nèi)。

      2、期間屆滿的最后一日是節(jié)假日的,以節(jié)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3、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4、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nèi),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113、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1、概念:指法院在民事訴訟中,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人采取的強制性方法。以排除影響訴訟的障礙。

      2、主要內(nèi)容:

      (1)被告經(jīng)兩次合傳喚不到庭的,可拘傳;(2)對違法法庭紀律的人,可以采取措施;

      38(3)對偽造證據(jù)等妨害訴訟的行為,可以刑事制裁;(4)對拒不執(zhí)行生效判決、裁定的,可采取措施;(5)對拒絕協(xié)助執(zhí)行,可采取措施;

      114、民事訴訟的起訴條件

      1、概念: 即立案條件

      2、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115、怎樣理解本訴和反訴

      本訴:即原訴,指原告首先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請求。

      反訴:反訴是本訴的對稱,指在法院已經(jīng)開始的民事訴訟中,本訴的被告向原告提出的與本訴的訴訟標的和訴訟理由有牽連的、獨立的訴訟請求。

      反訴的特點:

      1、被告向本案的原告提出;

      2、反訴的標的和理由既有牽連又適得其反;

      3、目的在于抵銷本訴;

      4、應當在同一訴訟中審理。

      如原告要求返還加工物,被告反訴加工費。

      116、民事訴訟的一般進程

      117、民事訴訟的第二審程序

      1、必須組成合議庭

      2、必須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

      3、可以進行書面審(即不開庭)

      4、仍是全面審(事實和法律審)

      5、審限是3個月,可延長

      6、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

      7、可以直接改判

      8、二審判決為終審判決

      118、民事訴訟的再審程序

      1、概念: 指對已經(jīng)生效的判決、裁定、調(diào)解發(fā)現(xiàn)錯誤后,糾正錯誤的程序。

      2、特征:

      (1)院長向?qū)徟形瘑T會提出再審(2)最高法院提出再審

      (3)上級法院提出再審或自己提審(4)檢察院提出的抗訴(5)再審程序不是法定程序

      (6)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生效兩年內(nèi)提出。(7)繳納訴訟費

      119、民事訴訟的執(zhí)行程序

      1、概念: 指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義務的程序。

      2、特征:

      (1)是民事訴訟的三大程序之一,但不是必經(jīng)程序;(2)執(zhí)行根據(jù)是生效法律文書(3)執(zhí)行的客體只能是財產(chǎn)

      (4)執(zhí)行期限:“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zhí)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guī)定”。

      120、涉外民事訴訟程序

      1、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語言和文字原則

      2、委托中國律師原則;

      3、不在中國的,委托書應當公證認證;

      4、當事人可以書面選擇那一國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專屬管轄的規(guī)定;

      5、涉及在中國的自然資源開發(fā)的合同糾紛,由中國法院管轄;

      6、向外國當事人送達,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外交、委托、郵寄、公告等)

      121、民訴中的督促程序

      1、概念:督促程序是指對于債權人提出的以給付一定數(shù)量的金錢、有價證券為標的的財產(chǎn)請求,基層人民法院根據(jù)債權人的單方面申請,不經(jīng)過開庭審理,以他的主張為內(nèi)容,直接向債務人發(fā)出支付命令的非訟程序。

      2、條件

      (1)必須是以金錢、有價證券為標的物的給付之訴。(2)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3)支付令能夠送達給債務人。

      (4)異議(缺陷:應當進入訴訟但不自動進入)

      122、民訴中的公示催告

      1、概念:公示催告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公開告示,要求不確定的或者不明確的權利人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間內(nèi)申報權利,如不申報即喪失其權利的程序。(如記名股票被盜、遺失或者滅失)

      2、適用范圍

      (1)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jù)(2)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項

      3、程序

      (1)申請人向法院提出申請

      (2)法院通知銀行等停止支付,并進行公告(3)作出除權判決

      41(4)申請人持判決到銀行請求支付

      123、民事訴訟的生效法律文書

      供執(zhí)行的法律文書

      1、判決書(上訴期15天)

      2、調(diào)解書

      3、裁定書(上訴期10天)部分裁定書不能上訴

      124、商標的概念

      概念:商標是指生產(chǎn)者為使自己的商品在市場上同其他生產(chǎn)者或者經(jīng)營者的商品相區(qū)別,而使用于商品或其包裝上的,由文字、圖形或文字、圖形的組合所構成的一種標記。而注冊商標就是經(jīng)商標局核準注冊的商標。(Mark)(TradeMark)(Brand)

      我國保留的最早的商標

      125、商標的功能

      1、識別不同商品的功能(針對商品)

      2、標示商品來源的功能(針對廠家)

      3、保證商品或服務品質(zhì)的功能

      4、廣告宣傳的功能(商品的信譽和市場的份額成正比)商標的反相功能: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126、商標的使用對象和分類

      1、對象:商品和服務(Trade Mark)

      2、分類:尼斯協(xié)定(57年在法國簽訂)如25類(商業(yè)類):服裝、鞋、帽

      如36類(服務類):保險、金融、貨幣事務、不動產(chǎn)事務

      3、每一件商標只限于注冊一種商品或一種服務。一件商標可以在不同商品或服務上注冊。

      127、商標的構成要素

      商標構成的要素:(必須是可視性標志)聽、觸、嗅不保護(1)文字商標(2)圖形商標(3)立體商標(4)顏色商標

      (5)各種要素的組合商標

      聽覺商標:米高梅制片廠

      128、商標的分類

      1、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以識別的對象為標準)(1)商品商標:如“長虹”電視機(2)服務商標:如:PIIC 中國保險公司

      2、文字商標、圖形商標和組合商標(以構成要素為標準)

      3、注冊商標和未注冊商標(以是否注冊為標準)

      4、制造商標和銷售商標(以使用者的在市場中的地位)

      (1)制造商標:又叫生產(chǎn)商標,是指商品制造或者生產(chǎn)廠家使用的商標。如“戴爾”牌電腦

      (2)銷售商標:如宜家(IKEA)的產(chǎn)品。

      5、平面商標和立體商標

      6、證明商標、聯(lián)合商標和集體商標

      (1)證明商標:是指由對某種商品或者服務具有監(jiān)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該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務,用以證明該商品或者服務的原產(chǎn)地、原料、制造方法、質(zhì)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zhì)的標志。(如純羊毛標志)

      (2)聯(lián)合商標:指為了防止他人使用或者注冊,對自己的核心商標構成威脅或損害而進行注冊的商標。(如“樂口福”又注冊了“口樂?!薄ⅰ案?跇贰保?/p>

      (3)集體商標(見下頁)

      7、強制注冊與非強制注冊商標 如香煙為強制注冊

      集體商標:指工商業(yè)團體或其他行業(yè)性組織申請注冊的供其成員在其商品或服務上使用的商標。如合作社、行業(yè)協(xié)會注冊的供合作社、行業(yè)協(xié)會使用的商標。

      129、商標注冊的條件

      1、合法性(對應于專利法第5條)消極條件:

      (1)商標法第10條、第11條規(guī)定的不得用于商標的標志。(如國旗等)(2)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2、非功能性(對應于外觀設計的美感)積極條件

      3、在先性(對應于專利先申請和重復授權)

      (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并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

      4、顯著性(對應于專利的新穎和創(chuàng)造性)積極條件

      130、商標的合法性要求

      131、商標的顯著性要求

      4、商標的退化 Aspirin(阿斯匹林)

      索尼公司的“Walkman”,由于被《杜登字典》收為商品名稱,該商標被奧地利法院撤銷。

      132、在先性標準(相同或相近似)

      133、注冊商標主體

      1、自然人(包括私人企業(yè)主或者合伙企業(yè)的合伙人)

      2、法人(包括企業(yè)法人、事業(yè)單位法人)

      3、其他組織

      主體寬于專利,而窄于版權

      134、怎樣理解商標申請的優(yōu)先權

      1、概念: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xié)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yōu)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yōu)先權。

      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yōu)先權。

      2、特征:

      (1)只有外國優(yōu)先權,沒有本國優(yōu)先權

      (2)專利制度中的“寬限期”,商標制度中為優(yōu)先權

      135、商標注冊程序

      136、商標注冊的撤銷程序

      1、注冊不當商標的撤銷

      (1)商標局依職權的撤銷(如用和紅十字近似的,沒有期限的限制)(2)第三人向評審委員會提出撤銷(如上述情況,沒有期限限制)

      2、爭議商標的撤銷

      (1)5年內(nèi)由第三人向評審委員會提出(如與在先他人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

      (2)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沒有期限

      此類撤銷理由,相當于專利法第5條和第25條的理由,近似于專利的無效程序

      137、注冊商標的管理性撤銷程序

      1、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

      2、自行改變注冊人的

      3、自行轉讓注冊商標的

      4、連續(xù)3年停止使用的

      5、注冊商標的商品粗制濫造、以次充好的

      此類撤銷屬于行政處罰性質(zhì)的管理行為,不屬于審查程序,但仍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訴。商標權從撤銷之日起失效。

      138、對非注冊商標的行政處罰

      1、冒充注冊商標的

      2、違反第10條規(guī)定的(用禁止的標志作商標,如用外國國旗作商標的)

      3、非注冊商標的商品粗制濫造、以次充好的 上述處罰屬于對非注冊商標的管理措施

      139、馳名商標的標準

      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1、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

      2、該商標使用的持續(xù)時間;

      3、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xù)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

      4、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

      5、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由商標局、評審委員會和法院來認定.個案處理,被動認定

      140、馳名商標的認定程序

      1、通過授權前的異議程序認定(行政程序)

      認定的主體涉及商標局、評審委員會、北京一中院和北京高級法院

      2、通過授權后的撤銷程序認定(行政程序)

      認定的主體涉及評審委員會、北京一中院和北京高級法院

      3、法院在侵權訴訟中進行認定(民事程序)

      認定主體涉及所有可以處理商標侵權案件的法院及上訴法院(效力僅限于個案)

      個案處理,被動認定

      141、對馳名商標的特殊保護

      1、馳名商標沒有注冊也給保護:馳名商標沒有在中國注冊,如果有人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申請注冊,將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法13條)

      2、馳名商標保護延及到不相同商品:馳名商標已經(jīng)在中國注冊,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的商品上如果他人申請注冊,也予禁止。(法13條)(如申請“聯(lián)想”牌襯衣)(“索尼”牌襪子)

      3、馳名商標所有人具有特別期限排他權:即如有上述兩種情況發(fā)生,在上

      第五篇:2015年專利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30題,每題1.5分,共45分。)

      1、乙公司委托甲公司研發(fā)某產(chǎn)品,甲公司指定員工呂某承擔此項研發(fā)任務,呂某在研發(fā)過程中完成了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沒有任何約定的情形下,該發(fā)明創(chuàng)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誰? A.呂某 B.甲公司 C.乙公司

      D.甲公司和乙公司

      【答案】B

      2、甲乙二人于2014年5月10日就同樣的面包機分別提出了發(fā)明專利申請,如果甲乙二人的專利申請均符合其他授予專利權的條件,則專利權應當授予誰? A.甲 B.乙 C.甲和乙共有

      D.經(jīng)甲和乙協(xié)商確定的人 【答案】D

      3、甲公司是一家光纜設備公司,王某是甲公司負責光纜設備研發(fā)的技術人員。王某在2011年3月從甲公司離職,并加入了乙公司。乙公司2012年1月就王某發(fā)明的一項光纜設備技術提交了一件專利申請,并獲得專利權。下列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A.專利權應歸甲公司所有 B.專利權應歸乙公司所有

      C.專利權應歸甲公司和乙公司共同所有

      D.王某及乙公司負責人有權主張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fā)明人 【答案】A

      4、下列哪個屬于可以授予專利權的主題? A.偽造人民幣的設備

      B.快速記憶德語動詞規(guī)則的方法 C.促進種子發(fā)芽的紅外光 D.原子核裂變的反應器 【答案】D

      5、下列哪個屬于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客體?

      A、一種復合齒輪,其特征在于將熔制的鋼水澆鑄到齒模內(nèi),冷卻、保溫后而成 B、一種藥膏,其特征在于包含凡士林5%-20%、尿素10%-30%、水楊酸8%-30% C、一種建筑沙子,其特征在于將其堆積成圓臺狀

      D、一種葫蘆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主體為葫蘆型,容器上口內(nèi)鑲有襯套 【答案】D

      6、張某和劉某同日就同樣的吸塵器分別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交了一件發(fā)明專利申請。在下列哪個情形下,張某和劉某的專利申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構成同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A.張某的申請請求保護吸塵器X,劉某的申請請求保護吸塵器X’,X與X’的區(qū)別僅僅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慣用手段的直接置換

      B.張某的申請請求保護吸塵器X,劉某的申請請求保護包括吸塵器X的清潔系統(tǒng)Y C.張某的申請請求保護吸塵器X,劉某的申請請求保護吸塵器X及包括吸塵器X的清潔系統(tǒng)Y D.張某的申請請求保護吸塵器X,劉某的申請請求保護吸塵器X在清潔系統(tǒng)Y中的應用 【答案】:C

      7、下列說法哪個是錯誤的?

      A.如果一項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則該發(fā)明具備創(chuàng)造性 B.如果一項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不具有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則該發(fā)明一定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 C.對發(fā)明創(chuàng)造性的評價應當針對權利要求限定的技術方案進行,未寫入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征不予考慮

      D.如果發(fā)明僅是從一些已知的可能性中進行選擇,而選出的方案未能取得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則該發(fā)明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

      【答案】:B

      8、下列哪個發(fā)明名稱符合相關規(guī)定? A.一種蘋果牌手機

      B.一種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C.一種F-2痤瘡治療儀 D.一種降低能耗的技術

      【答案】B

      9、以下關于實用性的觀點哪個是正確的?

      A.發(fā)明的實用性,是指其申請的主題必須能夠在產(chǎn)業(yè)上制造或者使用,并能夠產(chǎn)生積極效果

      B.發(fā)明必須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產(chǎn)生了更好的技術效果才具備實用性 C.一項發(fā)明的市場銷售狀況不好,可以確定該發(fā)明不具備實用性 D.一項發(fā)明在實施過程中成品率低,可以確定該發(fā)明不具備實用性 【答案】:A

      10、關于涉及遺傳資源的專利申請,下列說法哪個是錯誤的?

      A.對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獲取遺傳資源,并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授予專利權 B.對違反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利用遺傳資源,并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授予專利權

      C.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

      D.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申請人無法說明直接來源的,應當在申請文件中陳述理由

      【答案】D

      11、關于涉及生物材料的專利申請,下列哪個情形是符合生物材料保藏要求的?

      A.申請人自申請日起第2個月在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認可的保藏單位進行了生物保藏,并提交了保藏及存活證明

      B.申請人于申請日前2個月在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認可的保藏單位進行了生物保藏,自申請日起第6個月提交了保藏及存活證明

      C.申請人于申請日前半個月在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認可的保藏單位進行了生物保藏,自申請日起第2個月提交了保藏及存活證明

      D.為防止泄密,申請人于申請日前2個月在其學校的國家重點生物實驗室自行進行了生物保藏,自申請日起第2個月提交了保藏及存活證明 【答案】C

      12、下列寫入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簡要說明中的內(nèi)容,哪個是錯誤的? A.外觀設計產(chǎn)品名稱是沙發(fā) B.產(chǎn)品內(nèi)部設有加熱裝置 C.省略仰視圖

      D.本外觀設計的形狀是設計要點 【答案】B

      13、在下列哪個情形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將重新確定申請日?

      A.甲通過郵局寄交的專利申請,因郵戳不清,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以收到日作為申請日,甲于收到受理通知書一個月后提交了郵局出具的寄出日期有效證明

      B.乙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說明書中寫有對附圖3的說明,但缺少相關附圖,接到審查員發(fā)出的補正通知后,乙刪除了該附圖說明

      C.丙提交的發(fā)明專利申請文件中缺少說明書摘要,一個月后丙補交了說明書摘要 D.丁提出的分案申請請求書中原案申請日填寫錯誤,三天后經(jīng)補正符合規(guī)定 【答案】D

      14、下列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A.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負責管理全國的專利工作

      B.專利復審委員會負責受理針對專利權評價報告的更正請求 C.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設立的專利代辦處受理所有專利申請 D.基層人民法院負責管轄本轄區(qū)內(nèi)的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 【答案】 A

      15、關于委托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專利事務,下列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A.在中國內(nèi)地沒有營業(yè)所的澳門公司在中國申請專利的,可以不委托專利代理機構 B.上海某國有企業(yè)作為第一署名申請人與某英國公司共同在中國申請專利的,應當委托專利代理機構

      C.在中國內(nèi)地沒有經(jīng)常居所的香港人在中國申請專利的,應當委托專利代理機構 D.委托專利代理機構申請專利的,僅限委托一家專利代理機構且不可更換 【答案】C

      16、一件享有外國優(yōu)先權的發(fā)明專利申請,優(yōu)先權日為2011年2月20日,申請日為2012年2月7日。下列說法哪個是錯誤的? A.該申請自2012年2月7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

      B.申請人提出實質(zhì)審查請求的期限為自2011年2月20日起三年

      C.如果該項專利申請被授予專利權,則其保護期限自2012年2月7日起算 D.2011年2月20日以前公開的相關技術屬于該發(fā)明專利申請的現(xiàn)有技術 【答案】:A

      17、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郵寄了一件專利申請,寄出的郵戳日為2015年3月6日。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于2015年3月8日收到了該申請,并于同日發(fā)出了受理通知書。申請人于2015年3月10日收到了該受理通知書。申請人最遲應當在哪一天繳納申請費? A.2015年3月25日 B.2015年4月7日 C.2015年5月6日 D.2015年5月8日

      【答案】C

      18、下列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A.分案申請不能作為要求本國優(yōu)先權的基礎

      B.申請人可以以發(fā)明專利申請為基礎,提出實用新型專利分案申請

      C.要求本國優(yōu)先權的在后申請的發(fā)明人應當與在先申請的發(fā)明人一致或者部分一致 D.申請人應當在其分案申請遞交日起三個月內(nèi)提交原申請的申請文件副本,期滿未提交的,分案申請將被視為未提出

      【答案】A

      19、下列哪個主體不能作為專利申請人? A.某研究所課題組 B.某有限責任公司 C.某監(jiān)獄服刑人員

      D.某十四周歲的中學生 【答案】A

      20、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于2014年3月6日向申請人劉某發(fā)出其申請視為撤回通知書,但該通知書由于地址不詳被退回,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于2014年5月29日公告送達。劉某最遲應當在哪天繳納恢復權利請求費? A.2014年5月21日 B.2014年7月29日 C.2014年8月13日 D.2014年8月29日 【答案】D

      21、下列關于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主動修改,哪個說法是正確的? A、申請人可以自申請日起2個月內(nèi)提出主動修改

      B、申請人可以自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3個月內(nèi)提出主動修改 C、超出修改期限的修改文件,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一律不予接受

      D、對權利要求書的修改僅限于權利要求的刪除、合并和技術方案的刪除 【答案】A

      22、申請人對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作出的下列哪個決定不服的,可以向?qū)@麖蛯徫瘑T會請求復審? A.專利申請視為撤回的決定 B.駁回專利申請的決定 C.不予受理專利申請的決定 D.視為未要求優(yōu)先權的決定 【答案】B

      23、某件被駁回的發(fā)明專利申請,申請人為甲、乙,發(fā)明人為丙、丁。下列哪個復審請求應當被受理?

      A.甲和乙中任何一人或者其二者共同提出的復審請求 B.丙和丁中任何一個或者其二者共同提出的復審請求 C.甲和乙共同提出的復審請求

      D.甲、乙、丙、丁共同提出的復審請求 【答案】C

      24、復審請求人甲某在復審程序中對申請文件進行了修改,下列哪個修改符合相關規(guī)定? A.駁回理由是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甲某對權利要求進行修改時將權利要求1的類型由方法修改為產(chǎn)品

      B.駁回理由是權利要求1得不到說明書支持,甲某對權利要求進行修改時增加了一項從屬權利要求

      C.駁回理由是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甲某對權利要求進行修改時將權利要求1中的一個技術特征刪除

      D.駁回理由是權利要求1缺少必要技術特征,甲某對權利要求進行修改時將說明書中相應技術方案的特征補入到權利要求1中 【答案】D

      25、在下列哪個情形下無效宣告程序終止?

      A.請求人請求撤回其無效宣告請求,但專利復審委員會認為根據(jù)已進行的審查工作能夠作出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

      B.專利權人未提交口頭審理回執(zhí),也未參加口頭審理

      C.當事人在收到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未向人民法院起訴 D.專利復審委員會對無效宣告請求作出維持專利權有效的審查決定 【答案】C

      26、復審請求人丁某收到專利復審委員會發(fā)出的口頭審理通知書后,其下列哪個做法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

      A.丁某不參加口頭審理,委托兩名專利代理人參加 B.丁某在指定的期限內(nèi)進行書面意見陳述,不參加口頭審理 C.丁某未進行書面意見陳述,在指定日期參加口頭審理 D.丁某與其委托的四名專利代理人在指定的日期參加口頭審理 【答案】D

      27、某發(fā)明專利,申請日為2008年8月1日,優(yōu)先權日為2007年9月1日,公布日為2009年1月10日,授權公告日為2012年3月1日。該專利權的期限屆滿日是哪一天? A.2027年9月1日 B.2028年8月1日 C.2029年1月10日 D.2032年3月1日

      【答案】B

      28、下列關于訴前停止侵權行為的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A.專利權人提出訴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的申請時,應當提供擔保 B.專利權人可以向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提出訴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的申請 C.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不能單獨提出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的申請 D.當事人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或提起上訴 【答案】A

      29、甲公司擁有一項產(chǎn)品發(fā)明專利,其權利要求包括a、b、c、d四個特征,其中a、b、c三個特征屬于必要技術特征。未經(jīng)甲公司許可,乙公司制造的下列哪個產(chǎn)品侵犯甲公司的專利權?

      A.產(chǎn)品包括特征a、b、c、f,其中特征f是記載在甲公司專利說明書中的特征 B.產(chǎn)品包括特征b、c、d、e C.產(chǎn)品包括特征a、b’、c,其中b’與b是等同的技術特征

      D.產(chǎn)品包括特征a、b、c、d、g,其中特征g是沒有記載在甲公司專利說明書中的特征 【答案】D 30、下述說法哪個是錯誤的?

      A.中國采用國際專利分類法對發(fā)明專利申請進行分類 B.中國采用國際專利分類法對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進行分類 C.中國采用洛迦諾分類法對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進行分類 D.中國采用洛迦諾分類法對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進行分類 【答案】C

      31、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發(fā)明專利申請須經(jīng)過初步審查、公布、實質(zhì)審查才能授予專利權 B.實用新型專利保護對產(chǎn)品及其制造方法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C.外觀設計專利權授予最先設計的人

      D.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實施許可合同 【答案】AD

      32、下列哪些專利申請不能作為就相同主題提出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優(yōu)先權基礎? A.在中國提出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B.已享受過本國優(yōu)先權的專利申請 C.不是第一次在外國提出的專利申請 D.已被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 【答案】ABCD

      33、對于共有的專利權,在共有人無任何約定的情形下,下列哪些行為必須獲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A.專利權的轉讓 B.專利權的普通實施許可 C.以專利權入股 D.專利權的出質(zhì)

      【答案】 ACD

      34、某公司員工張某執(zhí)行本公司任務完成了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其公司就該發(fā)明獲得了發(fā)明專利權。在沒有約定的情形下,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該公司應當自專利權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nèi)發(fā)給張某獎金 B.該公司給予張某的獎金數(shù)額最低不少于3000元

      C.該公司如果自行實施該發(fā)明專利,則應當從實施該發(fā)明專利的營業(yè)利潤中提取不低于2%作為報酬給予張某

      D.該公司如果許可他人實施該發(fā)明專利,則應當從收取的許可費中提取不低于10%作為報酬給予張某

      【答案】ABCD

      35、關于合伙制專利代理機構的設立,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應當由3名以上合伙人共同出資發(fā)起 B.應當具有不低于5萬元人民幣的資金

      C.作為另一專利代理機構的合伙人不滿2年的,不得作為新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的合伙人 D.合伙人應當能夠?qū)B殢氖聦@順I(yè)務 【答案】ACD

      36、李某是某專利代理公司聘用的專職專利代理人,其在任職期間的下列哪些行為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

      A.受該代理公司的指派,到一家制藥公司從事專利事務方面的咨詢 B.以個人名義對來該代理公司任職之前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提出專利申請 C.在該代理公司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業(yè)余時間接受張某的委托,從事專利代理業(yè)務 D.與朋友私下交談時提及了所代理的他人案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內(nèi)容 【答案】BCD

      37、下列哪些屬于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客體? A.帽子上的絹花造型設計

      B.通電后才顯示的霓虹燈的彩色圖案 C.餅干的月牙形設計 D.餐巾扎成的玫瑰花形狀 【答案】ABC

      38、某發(fā)明專利申請的申請日為2014年2月5日,優(yōu)先權日為2013年3月6日。下列哪些技術構成了該申請的現(xiàn)有技術?

      A.2013年3月出版的國外某科技專著上公開的與該申請相關的技術 B.2013年2月在歐洲公開使用的與該申請相關的技術 C.2013年3月6日在國內(nèi)某期刊上公開的與該申請相關的技術 D.2013年2月5日在國內(nèi)某展覽會上公開的與該申請相關的技術 【答案】:BD

      39、一件中國發(fā)明專利申請的申請日為2014年2月1日,優(yōu)先權日為2013年3月5日。下列記載了相同發(fā)明內(nèi)容的專利文獻哪些構成該申請的抵觸申請?

      A.一件西班牙專利申請,其申請日為2011年10月15日,公開日為2013年5月6日 B.一件在韓國提出的PCT國際申請,其國際申請日為2011年9月8日,國際公布日為2013年3月8日,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日期為2014年4月8日,中國國家公布日為2014年8月8日

      C.同一申請人于2013年1月4日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交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授權公告日為2013年3月6日

      D.美國某公司在中國提出的發(fā)明專利申請,其申請日為2013年3月1日,公開日為2014年9月1日

      【答案】:BCD 40、一件發(fā)明專利申請的權利要求書如下: “1.一種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部件a,b和c。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部件d。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部件e。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部件f。”

      審查員檢索到構成本申請現(xiàn)有技術的一篇對比文件,其技術方案公開了由部件a、b、c、d、f組成的設備。上述a、b、c、d、e、f為實質(zhì)不同、且不能相互置換的部件。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權利要求1不具備新穎性 B.權利要求2不具備新穎性 C.權利要求3不具備新穎性 D.權利要求4不具備新穎性 【答案】:AB

      41、下列哪些情形一定會導致申請專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喪失新穎性?

      A.該發(fā)明創(chuàng)造于申請日前5個月在我國政府主辦的某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公開展出 B.該發(fā)明創(chuàng)造于申請日前4個月被獨立作出同樣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他人在科技部組織召開的科技會議上首次公開

      C.該發(fā)明創(chuàng)造于申請日前7個月被他人未經(jīng)申請人同意發(fā)布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

      D.該發(fā)明創(chuàng)造于申請日前2個月在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主辦的核心期刊上首次公開發(fā)表 【答案】BCD 【來源】ZXL 【知識點】新穎性寬限期

      【依據(jù)】《專利法》第24條,《專利審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一章6.3節(jié)

      42、某建材公司發(fā)明了一種仿古瓷磚,在國內(nèi)市場上銷售一段時間后,該公司就該瓷磚的相關內(nèi)容提出專利申請。上述銷售行為在下列哪些情形下不會影響該專利申請的新穎性? A.公司提出的是該仿古瓷磚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B.公司提出的是關于該仿古瓷磚外部構造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C.公司提出的是關于該仿古瓷磚原料的發(fā)明專利申請,其原料配方無法從瓷磚中分析得出 D.公司提出的是關于該仿古瓷磚的制備方法專利申請 【答案】CD 備注:趙霞2008 知識點:使用公開

      依據(jù):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法第二十三條、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2.1.2.2

      43、一件發(fā)明專利申請,涉及將已知的解熱鎮(zhèn)痛藥阿司匹林用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取得了預料不到的療效,其權利要求書如下:

      “1.阿司匹林在制備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

      2.用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p>

      一份現(xiàn)有技術文獻公開了阿司匹林用作解熱鎮(zhèn)痛藥物的用途。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阿司匹林屬于現(xiàn)有技術中已知的藥物,權利要求2不具備新穎性

      B.用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具有預料不到的療效,權利要求2具備創(chuàng)造性 C.阿司匹林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新用途并未改變阿司匹林的成份結構,權利要求1不具備新穎性

      D.權利要求1的用途發(fā)明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是非顯而易見的,因此具備創(chuàng)造性 【答案】:AD

      44、下列哪些專利申請的技術方案不具備實用性?

      A.一種南水北調(diào)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照地形地貌的特點,由丹江口水庫引水,自流供水給黃淮平原地區(qū)

      B.一種手工編織地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舊毛線和粗帆布為原料經(jīng)手工編制而成 C.一種微型機器人,其特征在于用于外科手術中

      D.一種紋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紋眉針刺入皮膚,注入紋眉液 【答案】:AD

      45、某發(fā)明專利申請的權利要求如下:

      “1.一種鋁鈦合金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熱溫度為200~500℃。

      2.一種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鋁鈦合金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熱溫度為350℃。” 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對比文件1公開的鋁鈦合金的生產(chǎn)方法中加熱溫度為400~700℃,則權利要求1相對于對比文件1不具備新穎性

      B.對比文件2公開的鋁鈦合金的生產(chǎn)方法中加熱溫度為500~700℃,則權利要求1相對于對比文件2不具備新穎性

      C.對比文件3公開的鋁鈦合金的生產(chǎn)方法中加熱溫度為200~500℃,則權利要求2相對于對比文件3不具備新穎性

      D.對比文件4公開的鋁鈦合金的生產(chǎn)方法中加熱溫度為450℃,則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2相對于對比文件4均不具備新穎性 【答案】 AB

      46、以下關于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實用性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一項發(fā)明只有在具備新穎性的前提下,才判斷其是否具備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 B.授予專利權的發(fā)明應當具備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 C.具備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明一定具備新穎性

      D.從屬權利要求具備創(chuàng)造性,則其引用的獨立權利要求也具備創(chuàng)造性 【答案】:BC

      47、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將兩件產(chǎn)品的外觀設計認定為實質(zhì)相同的外觀設計? A.互為鏡像對稱的兩張電腦桌

      B.難以察覺細微差異的兩扇百葉窗,其差異僅在于具體葉片數(shù)不同

      C.形狀、圖案和色彩均相同的兩個玻璃杯子,其區(qū)別僅在于一個是鋼化玻璃的,一個是普通玻璃的

      D.形狀、圖案和色彩均相同的浴巾和地毯 【答案】ABC

      48、專利申請請求書中的下列哪些內(nèi)容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 A.發(fā)明名稱:一種離心分解裝置 B.發(fā)明人:XX大學

      C.專利代理機構名稱:美國XX專利代理事務所 D.申請人:XX大學科研處 【答案】BCD

      49、在滿足其他條件的情況下,下列哪些文件可以作為說明書“背景技術”部分的引證文件? A.公開日在本申請的申請日與公開日之間的外國專利文件 B.公開日在本申請的申請日與公開日之間的中國專利文件 C.公開日在本申請的申請日與公開日之間的非專利文件 D.公開日在本申請的申請日之前的非專利文件

      【答案】B D 50、下列權利要求的主題名稱中,哪些不能清楚表明權利要求的類型? A.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裝置包括圓筒 B.一種空氣凈化機作為空氣加濕器的應用 C.用二氯丙酸作為除草劑

      D.一種自動修復計算機系統(tǒng)元件的技術 【答案】AD

      51、某專利申請的權利要求書如下: “1.一種鋼筆,包括筆桿、筆帽和筆尖。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筆帽上設有帽夾。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筆帽,其特征在于,該筆帽是塑料的。4.根據(jù)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鋼筆,其特征在于,所述筆尖是銅合金材料。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鋼筆,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夾是塑料的?!?上述從屬權利要求的撰寫哪些是不正確的? A.權利要求2 B.權利要求3 C.權利要求4 D.權利要求5 【答案】B C D

      52、一件專利申請的權利要求書如下:

      “1.一種散熱裝置,包括進氣管、出氣管和散熱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箔為金屬(鋁)箔。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管的形狀如附圖1所示。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箔為金屬箔,最好為銅箔。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的形狀為螺旋狀?!?上述權利要求中哪些存在撰寫錯誤? A.權利要求2 B.權利要求3 C.權利要求4 D.權利要求5 【答案】ABC

      53、下列關于權利要求得到說明書的支持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權利要求概括的技術方案不得超出說明書公開的范圍

      B.如果獨立權利要求得到說明書的支持,從屬權利要求也必然能得到支持

      C.只要將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拷貝到說明書中,就可以克服權利要求得不到說明書支持的缺陷

      D.判斷權利要求是否得到說明書的支持,應當考慮說明書的全部內(nèi)容 【答案】A D

      54、關于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附圖,下列說法哪些是錯誤的? A、摘要附圖應是從說明書附圖中選出的能夠反映技術方案的附圖

      B、如果說明書文字足以清楚的描述所要求保護的產(chǎn)品的形狀,可以沒有附圖 C、說明書附圖可以是彩色照片

      D、結構復雜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允許有兩幅摘要附圖 【答案】BCD

      55、下列在請求書中寫明的使用外觀設計的產(chǎn)品名稱哪些是正確的? A.方凳 B.MP3 C.小型書桌

      D.地、空兩用飛行汽車

      【答案】AD

      56、下列選項中的發(fā)明哪些一定具有單一性? A.具有相同的技術特征的多項發(fā)明 B.具有相應的技術特征的多項發(fā)明 C.屬于一個總的發(fā)明構思的多項發(fā)明 D.具有相應的特定技術特征的多項發(fā)明 【答案】CD

      57、某發(fā)明專利申請的權利要求書如下: “1.一種燈絲A。

      2.一種用燈絲A制成的燈泡B。

      3.一種探照燈D,裝有用燈絲A制成的燈泡B和旋轉裝置C。4.一種制造旋轉裝置C的方法?!?/p>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燈絲A具有創(chuàng)造性,旋轉裝置C是現(xiàn)有技術。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權利要求1和2之間具有單一性 B.權利要求1和3之間具有單一性 C.權利要求1和4之間具有單一性 D.權利要求3和4之間具有單一性 【答案】A B

      58、在設計構思相同的情況下,下列哪組產(chǎn)品的外觀設計可以合案申請? A.彼此相似的兩個電飯鍋 B.材質(zhì)相同的餐桌和餐椅 C.同一商家出售的浴缸和沐浴房 D.沙發(fā)和可放在沙發(fā)上使用的靠墊 【答案】ABD

      59、下列關于優(yōu)先權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申請人要求本國優(yōu)先權的,其在先申請自在后申請?zhí)岢鲋掌鸺匆暈槌坊?B.申請人要求外國優(yōu)先權的,應當自在后申請日起兩個月內(nèi)提交在先申請文件副本 C.申請人要求優(yōu)先權的,應當在繳納申請費的同時繳納優(yōu)先權要求費 D.申請人要求優(yōu)先權的,應當在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

      【答案】 ACD 60、某外國公司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遞交了一件發(fā)明專利申請,如果其要求享有一項外國優(yōu)先權,則應當滿足下列哪些條件?

      A.該申請應當自在先申請的申請日起十二個月內(nèi)提出 B.該申請的權利要求應當與在先申請的權利要求相同

      C.在先申請的申請人不是該外國公司的,應當提供優(yōu)先權轉讓證明 D.該外國公司應當在法定的期限內(nèi)提交在先申請文件的副本 【答案】ACD 61、根據(jù)ZC0006—2003專利申請?zhí)枠藴剩铝嘘P于專利申請?zhí)栔猩暾埛N類號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1表示發(fā)明專利申請 B.2表示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C.3表示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D.4表示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發(fā)明專利申請 【答案】A BC 62、因當事人延誤了下列哪些期限而導致其權利喪失的,不能予以恢復? A.優(yōu)先權期限

      B.不喪失新穎性的寬限期 C.提出實質(zhì)審查請求的期限 D.提出復審請求的期限 【答案】AB 63、下列哪些期限經(jīng)請求可以延長? A.復審請求補正通知書中指定的補正期限 B.提交作為優(yōu)先權基礎的在先申請文件副本的期限 C.無效宣告請求補正通知書中指定的補正期限 D.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中指定的答復期限 答案:AD 64、下列哪些是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因申請人或?qū)@麢嗳说⒄`期限而可能作出的處分決定? A.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的權利 B.專利權終止 C.視為未提出請求 D.視為未要求優(yōu)先權 【答案】ABCD 65、下列哪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向外國申請專利前,需要經(jīng)過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的保密審查? A.某外資公司在深圳完成的發(fā)明 B.李某在浙江完成的外觀設計

      C.資料收集在天津完成,技術方案的實質(zhì)性內(nèi)容在紐約完成的某發(fā)明 D.某中資企業(yè)在北京完成的實用新型 【答案】AD 66、專利申請文件有下列哪些情形時,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不予受理? A.發(fā)明專利申請文件缺少說明書摘要 B.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沒有說明書附圖 C.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缺少簡要說明 D.說明書正文未使用中文 【答案】BCD 67、下列關于專利權評價報告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專利權人針對專利權評價報告可以提請行政復議

      B、專利權人認為專利權評價報告的結論存在需要更正的錯誤的,可以請求更正 C、已經(jīng)終止的實用新型專利不屬于專利權評價報告請求的客體 D、專利權評價報告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處理專利侵權糾紛的證據(jù) 【答案】BD 68、下列有關代表人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多個申請人以書面形式提出專利申請且未委托專利代理機構的,除請求書中另有聲明的外,以請求書中指明的第一申請人為代表人

      B.多個申請人提出電子申請且未委托專利代理機構的,以提交電子申請的電子申請用戶為代表人

      C.申請人為單位的,其聯(lián)系人為代表人

      D.代表人可以代表全體申請人辦理撤回專利申請的手續(xù) 【答案】AB 69、當事人因?qū)@暾垯嗟臍w屬發(fā)生糾紛,可以請求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中止下列哪些程序? A.專利申請的初審程序 B.授予專利權程序 C.放棄專利申請權手續(xù) D.變更專利申請權手續(xù) 【答案】ABCD

      70、下列有關國防專利申請和國防專利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專利申請涉及國防利益需要保密的,由國防專利機構受理并進行審查

      B.經(jīng)主管部門批準,國防專利權人可以向國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轉讓國防專利權

      C.國防專利申請人在對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進行答復時,可以對其國防專利申請主動提出修改

      D.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負責國防專利的復審和無效宣告工作 【答案】AC 71、張某于2014年3月2日就同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同時提交了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和發(fā)明專利申請。張某發(fā)現(xiàn)該實用新型的說明書附圖缺少圖2,并于2014年3月20日補交了附圖2。該發(fā)明專利申請于2014年10月25日公開。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該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可以保留原申請日2014年3月2日 B、應重新確定該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申請日為2014年3月20日 C、該發(fā)明專利申請破壞該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新穎性 D、該發(fā)明專利申請構成該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抵觸申請 【答案】BCD 72、下列關于說明書附圖的修改,哪些未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 A.增加的內(nèi)容是通過測量附圖得出的尺寸參數(shù)技術特征 B.將記載于優(yōu)先權文件中、但未記載在本申請中的附圖追加至本申請中 C.將說明書附圖中的文字注釋刪除,并增補到說明書中

      D.在文字說明清楚的情況下,為使局部結構清楚起見,增加局部放大圖 【答案】CD 73、下列關于申請人答復審查意見通知書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申請人可以僅僅陳述意見,也可以修改申請文件 B.申請人可以在答復期限屆滿后提出延長答復期限的請求 C.申請人直接提交給審查員的答復文件不具備法律效力 D.答復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的期限是四個月 【答案】ACD 74、王某向?qū)@麖蛯徫瘑T會提出了復審請求,下列哪些情況下會導致其復審程序終止? A.王某未在復審通知書指定的期限內(nèi)進行答復,其復審請求被視為撤回 B.在作出復審決定之前,王某主動撤回其復審請求 C.王某的復審請求被受理后因不符合受理條件而被駁回

      D.王某在收到維持原駁回決定的復審決定之后,于法定期限內(nèi)向人民法院起訴 【答案】ABC 75、下列哪些人可以提出宣告發(fā)明專利權全部無效的請求? A.專利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 B.專利侵權訴訟中的被告 C.職務發(fā)明的發(fā)明人 D.專利權人

      【答案】ABC 76、張某的專利包括權利要求1-3,李某對張某的專利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其理由是權利要求1-3相對于對比文件1和對比文件2的結合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宣告權利要求1、2無效、在權利要求3的基礎上維持該專利權有效的決定。該無效決定生效后,下列哪些無效宣告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不予受理?

      A.王某以權利要求1、2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為由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B.李某以權利要求3相對于對比文件1和對比文件2的結合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為由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C.李某以權利要求3相對于對比文件1和對比文件3的結合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為由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D.王某以權利要求3相對于對比文件3不具備新穎性為由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答案】AB 77、張某針對李某的發(fā)明專利提出無效宣告請求,李某在收到無效宣告請求書后,在專利復審委員會指定的答復期限內(nèi),采取下列哪些做法是符合相關規(guī)定的? A.以合并方式修改權利要求

      B.提交外文期刊及其中文譯文作為反證 C.與張某接觸,商談和解事宜

      D.委托專利代理機構,在專利復審委員會指定的答復期限內(nèi)陳述專利權應維持有效的意見 【答案】ABCD 78、下列哪些屬于無效宣告請求的理由? A.權利要求書沒有清楚地說明要求保護的范圍

      B.PCT申請經(jīng)修改后的授權文本,其要求保護的范圍超出了原始提交的國際申請文件所記載的范圍

      C.獨立權利要求缺乏必要技術特征

      D.授權的多項獨立權利要求之間缺乏單一性 【答案】ABC 79、甲于2013年3月5日針對乙的某項發(fā)明專利權向?qū)@麖蛯徫瘑T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在以下哪些情形下,乙可以在答復期限內(nèi)對權利要求作出合并式修改? A.針對甲于2013年4月7日補充提交的美國專利文獻

      B.針對甲于2013年4月2日補充提交的意見陳述書,其中增加了權利要求1缺必要技術特征的理由但沒有補充證據(jù) C.針對甲的無效宣告請求書

      D.針對專利復審委員會依職權引入的理由

      【答案】BCD 80、關于無效宣告程序中專利權人對專利文件的修改,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外觀設計專利的專利權人不得對簡要說明進行修改 B.實用新型專利的專利權人不得對專利說明書進行修改 C.發(fā)明專利的專利權人不得對專利說明書進行修改 D.發(fā)明專利的專利權人不得對權利要求書進行修改 【答案】ABC 81、甲針對乙的某項專利權提出了無效宣告請求,當事人可以依據(jù)下列哪些理由請求進行口頭審理?

      A.乙要求同甲當面質(zhì)證和辯論 B.甲需要當面向合議組說明事實 C.甲需要實物演示

      D.乙需要請出具過證言的證人作證 【答案】ABCD 82、無效宣告請求人在提出無效宣告請求時提交了施工合同和設計圖紙,在之后的1個月內(nèi)補充提交了臺灣專利文獻。兩個月后,請求人在口頭審理時提交了《化工原料手冊》、臺灣專利文獻公證書和韓國出版的專業(yè)雜志文獻及其譯文。專利復審委員會對請求人提交的下列哪些證據(jù)會予以考慮?

      A.請求人口頭審理之前提交的上述臺灣專利文獻

      B.請求人口頭審理時提交的上述韓國出版的專業(yè)雜志文獻及其譯文 C.請求人口頭審理時提交的上述《化工原料手冊》和臺灣專利文獻公證書 D.請求人提交的上述施工合同和設計圖紙 【答案】ACD 83、李某對張某的專利權提出無效宣告請求,理由是權利要求1與對比文件1的區(qū)別特征X是所屬領域的公知常識,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chuàng)造性。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李某必須提交證據(jù)證明區(qū)別特征X是所屬領域的公知常識

      B.李某可以在口審時提交公知常識性證據(jù),證明區(qū)別特征X是所屬領域的公知常識 C.李某可以在口審結束后復審委員會作出無效決定之前,提交公知常識性證據(jù),證明區(qū)別特征X是所屬領域的公知常識

      D.張某認可李某提交的公知常識性證據(jù),復審委員會可以確認其證明力 [答案]BD 84、甲乙二人共同擁有一項發(fā)明專利權。在沒有任何約定的情形下,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甲可以單獨實施該專利

      B.甲在未經(jīng)乙同意的情況下可以以獨占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 C.甲單獨實施該專利獲得的收益應當在甲乙之間分配 D.甲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其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甲乙之間分配 【答案】AD 85、中國的甲公司將其擁有的一項專利申請權轉讓給美國的乙公司。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該轉讓須經(jīng)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進行保密審查 B.該轉讓應當訂立書面合同 C.該轉讓自合同訂立之日起生效

      D.該轉讓要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登記后方可生效 【答案】BD 86、林某委托某專利代理機構申請了一項發(fā)明專利。下列有關林某放棄該項權利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林某隨時可以主動要求放棄該項專利權 B.林某可以要求放棄該項專利權中的某個特定部分 C.放棄專利權的手續(xù)應當由該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D.林某放棄專利權后,該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答案】AC 87、某公司擁有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權。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該公司應當在其生產(chǎn)和銷售的該專利產(chǎn)品或產(chǎn)品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 B.該公司在該專利產(chǎn)品上標注專利標識的,應當采用中文標明專利權的類型

      C.在該專利權被授予前,該公司可以在產(chǎn)品上標注專利申請?zhí)?,但應標明“專利申請,尚未授權”字?/p>

      D.該公司在該專利權期限屆滿前在產(chǎn)品上標注專利標識,在專利權終止后繼續(xù)銷售上述產(chǎn)品的,不構成假冒專利行為 【答案】BCD 88、甲將一項專利權質(zhì)押給乙,于2012年3月1日簽訂了質(zhì)押合同,并于2012年3月5日到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進行了登記。后經(jīng)乙同意,甲于2012年5月10日與丙簽訂了專利權轉讓合同,并于2012年5月17日到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進行了登記。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質(zhì)權自2012年3月1日起生效 B.質(zhì)權自2012年3月5日起生效 C.專利權的轉讓自2012年5月10日起生效 D.專利權的轉讓自2012年5月17日起生效 【答案】BD 89、甲公司就一項手術刀于2010年6月10日提出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并于2010年9月29日獲授權。乙公司2010年8月15日自行研制出了相同的手術刀,于2010年9月29日前完成了生產(chǎn)制造的準備。未經(jīng)甲公司許可,乙公司于2010年10月開始制造該手術刀,并通過丙公司銷售給了丁醫(yī)院使用。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乙的制造行為侵犯甲的專利權

      B.乙在專利授權前已經(jīng)做好了生產(chǎn)制造的準備,其制造行為不侵犯甲的專利權 C.丙的銷售行為侵犯甲的專利權

      D.丁能證明其產(chǎn)品的合法來源,其使用行為不侵犯甲的專利權

      【答案】AC 90、甲公司擁有一項雨傘的外觀設計專利權。未經(jīng)甲公司許可,重慶的乙公司生產(chǎn)了該專利雨傘,并將該雨傘在成都銷售給當?shù)氐谋频晔褂茫坠舅煜蛉嗣穹ㄔ浩鹪V。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甲公司可以向重慶的基層人民法院起訴乙公司 B.甲公司可以向成都市的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丙酒店 C.甲公司可以向成都市的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乙公司

      D.甲公司提起訴訟時可以向受理法院提交專利權評價報告 【答案】CD 91、甲公司在中國擁有一項抗癌藥品的專利權,并在中國國內(nèi)進行了制造銷售。以下未經(jīng)甲公司許可的哪些行為侵犯了甲公司的專利權?

      A、乙是病人,從印度購買仿制的該專利藥品自己服用,并將多余的藥品帶回國內(nèi)銷售 B、丙從甲公司購買了該專利藥品,將其加價賣給第三人 C、丁在國內(nèi)某報紙上發(fā)布印度仿制的該專利藥品的銷售廣告

      D、戊見甲公司銷售的藥品價格過于昂貴,自行制造并低價銷售該專利藥品 【答案】ACD 92、甲公司擁有一項新型藥物的專利權。未經(jīng)甲公司許可,下列哪些行為侵犯了甲公司的專利權?

      A.乙公司通過電子郵件向某醫(yī)院發(fā)出銷售該新型藥物的介紹信息 B.李某在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文章對該新型藥物的性能作了全面介紹 C.某醫(yī)院為盡快治療好患者,自行配置并使用了該新型藥物 D.丙公司為提供行政審批所需要的信息,自行制造了該新型藥物 【答案】AC 93、甲未經(jīng)專利權人乙的許可而實施了其專利,引起了專利侵權糾紛。乙可以通過下列哪些途徑解決該糾紛? A.與甲協(xié)商解決

      B.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C.請求地方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D.請求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處理 【答案】ABC 94、下列哪些行為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 A.專利權終止后繼續(xù)在產(chǎn)品上標注專利標識 B.未經(jīng)許可在產(chǎn)品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C.將擁有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變造成發(fā)明專利證書 D.偽造專利文件

      【答案】 ABCD 95、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對下列哪些專利糾紛進行調(diào)解? A.專利申請權歸屬糾紛 B.發(fā)明人資格糾紛

      C.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發(fā)明人的獎勵和報酬糾紛

      D.在發(fā)明專利申請公布后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fā)明而未支付適當費用的糾紛 【答案】ABCD 96、世界貿(mào)易組織成員國X國爆發(fā)了一場流行疾病,甲公司在中國擁有治療該疾病藥品的專利權。乙公司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出申請,請求對甲公司的藥品專利給予強制許可。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在作出給予強制許可的決定前應當組織聽證 B.給予強制許可的決定應當寫明給予強制許可的范圍和期限 C.乙公司獲得強制許可后,無須向甲公司交納專利使用費 D.乙公司獲得強制許可后,應當將制造的藥品全部出口到X國 【答案】BD 97、某PCT申請的國際申請日為2009年10月26日,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日期為2012年2月26日。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該申請應當視為2012年2月26日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出的專利申請 B.在進入中國國家階段時,申請人可以選擇外觀設計作為保護類型 C.申請人不能在該申請進入中國國家階段后提出新的優(yōu)先權要求

      D.如果該申請被授予專利權,則專利權的期限自2009年10月26日起計算 【答案】CD 98、某中國申請人于2012年2月26日就其在中國完成的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交了一件PCT國際申請。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該PCT國際申請是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出的,因此視為同時提出了保密審查請求 B.申請人應當委托依法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PCT國際申請的相關事務 C.申請人應當在2014年2月26日前辦理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手續(xù)

      D.在辦理進入中國國家階段手續(xù)時,申請人可以選擇要求獲得發(fā)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 【答案】AD 99、下列關于PCT國際申請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居民可以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交PCT國際申請,也可以向國際局提交PCT國際申請

      B.不能就外觀設計提出PCT國際申請

      C.中國國民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交的PCT國際申請,可以指定歐洲專利局進行國際檢索 D.PCT國際申請在進入國家階段之前必須經(jīng)過國際初步審查

      【答案】AB 100、某專利文獻扉頁上印有“CN100378905 A”,由此專利文獻號可以分析出下列哪些信息? A.這是一篇中國專利文獻 B.這是一篇實用新型專利文獻 C.該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

      D.第一位數(shù)字1表示發(fā)明專利申請 【答案】AD

      下載2015年專利代理人考試相關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word格式文檔
      下載2015年專利代理人考試相關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wǎng)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的內(nèi)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nèi)聯(lián)系你,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

      相關范文推薦

        2015年專利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

        2015年專利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 年專利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及參考答案 答題須知: 1、本試卷共有100題,每題1.5分,總分150分。 2、本試卷要求應試者在機考試卷上選擇答案。......

        專利代理人考試復習計劃

        復習計劃三輪復習時間安排:3月-8月基礎復習階段;9月-10月強化階段;11月-12月考前沖刺;時間安排細化:一、3月、4月復習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用書:《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

        專利代理人考試經(jīng)驗

        作為一名理科生,從未接觸過法律知識,看起專利法和相關法來,那是一個頭疼。那些法條,從字面上看去,都能看懂,可是真正的做起題目來,發(fā)現(xiàn)卻不是那么一回事,這是我剛開始復習時,最大的感......

        專利代理人實務考試

        無效宣告請求書模板 要點:按照獨立權利要求+缺陷類型劃分 新穎性包括的四個方面:技術方案已經(jīng)完全被公開、技術領域相同、解決的技術問題相同、達到的技術效果相同。 專利復審......

        2008年專利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試題及答案

        相關法律知識試題及答案 1、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事項屬于民法調(diào)整的范圍? A.稅務局向某個體工商戶征稅 B.趙某與其鄰居因為房屋采光產(chǎn)生糾紛 C.工商局向某公司頒發(fā)營業(yè)執(zhí)......

        專利代理人解釋及考試用書

        什么是“專利代理人”呢?首先,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是國家知識產(chǎn)權舉辦的從事專利代理行業(yè)的職業(yè)資格考試,這項考試開始于1992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一般在11月......

        專利代理人考試綜合模擬試卷(二)及答案范文大全

        專利代理人考試綜合模擬試卷(二)及答案 2010-06-01 【盤古網(wǎng):中國知識產(chǎn)權第一門戶】 【超大 中型 標準】點擊912次 專利代理人考試綜合模擬試卷(二)及答案 (共100題,時限90......

        2010年專利代理人考試試題和答案

        相關法律知識試題及答案 答題須知: 1、本試卷共有100題,每題1分,總分100分。 2、本試卷所有試題均為不定項選擇題,即每一試題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答案。應試者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