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官舟鎮(zhèn)小學語文教師參加部編教材網絡培訓
繼 續(xù) 教 育
簡 報
官舟鎮(zhèn)教育管理中心 【2016】第2期 2016年10月14日
=================================
用活用好新教材,守正出新
————沿河縣第三片區(qū)小學語文教師參加部編教材網絡培訓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10月13日,沿河縣第三片區(qū)(官舟鎮(zhèn)一、二、三完小)小學語文教師通過直播參加“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行部編小學語文教材全國網絡培訓會”。培訓場地分別在一完小會議室和三完小會議室。8:40培訓會開始。首先聽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社長羅先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寄語全國小學語文教師要緊隨國家發(fā)展大勢,用活用好新教材,并能守正出新,為進一步完善新教材貢獻力量。
(開幕式)
當天的網絡培訓會分為兩場,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編輯室編輯、部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責任編輯張沛和全國優(yōu)秀教師、北京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李潔玲老師,分別就一年級上冊部編語文教材內容和教學建議進行了講座。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編輯室編輯張沛)(北京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李潔玲)
聆聽了兩位專家的講座,提高了我鎮(zhèn)參培教師對新版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的了解和認知,得到一致好評。
(一完小培訓會場)
據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編輯室副主任徐軼介紹,2012年3月,教育部啟動了新版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溫儒敏擔任總主編,高校教授、語言文字專家、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教研員和一線教師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編輯室全體編輯組成編寫組,歷時4年完成。新版教材以2011年版的課程標準為依據,把握繼承和發(fā)展的關系,追求守正與創(chuàng)新的目標,汲取十年來語文課程改革的實踐經驗,從框架設計到活動安排,力求體現新觀念,呈現新特色。在經歷了學科審查、綜合審查、專題審查等十幾輪嚴格審查后,經中央批準,這套部編新版教材于今年秋季開始投入使用。
第二篇: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培訓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培訓
一、明確統(tǒng)編教材的不變與變化
一)
不變的1、編排方式科學合理。
2、課程理念依舊。
1)
立德為魂——堅持“人文”與“語文”的有機統(tǒng)一。
2)
能力為重——強調閱讀表達關鍵的能力培養(yǎng)。
3)
讀書為要——課外閱讀課程化。
4)
語用為本——突出語文課程的應用導向。
二)
變化的1、閱讀進階
1)
循序漸進,學習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2)
嘗試不同文體作品的閱讀,形成初步的文體意識。
3)
了解文章表達順序,初步領會文章表達方法。
4)
從寬泛的感受體會文章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言到初步文學鑒賞。
5)
漸次掌握提問,有目的的閱讀策略,發(fā)展閱讀關鍵能力。
6)
便學利教,有情趣。
7)
強調實踐,重視讀寫結合。
由上述內容可見,新舊教材相比較,變化極大,所以在運用統(tǒng)編教材教學時不能一課一課的研讀,而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去看,教學授課不用太費心思做花哨,要按提示,老老實實的教教材。
二、統(tǒng)編教材的特點。
一)抓住“語文要素”?!耙亍笔侵钢匾脑?,是微得不能再微的元素,是細節(jié)?!罢Z文要素”中“語文”一詞,不是指語文這一學科或事物,而是指語文這件事?!罢Z文要素”應該理解為“語文學習要素”既包括語文知識,也包括語文能力,還包括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溫如敏先生的語文要素思想:一必備的語文知識;二基本的語文能力;三適當的學習策略;四良好的學習習慣。部編教材從三年級形如,每個單元前的單元頁中便明示了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
那么如何識別“語文要素”呢?
我們可以在單元頁中看到左上、右下出示的句子。上面句子或抒情或名言或詩句,這部分內容是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即點明了本單元展示的文明、文化或傳統(tǒng)等)。下面內容提出了訓練項目,及與閱讀有關的目標則為“語文要素”。
如:四年上第一單元單元頁中右下內容為①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②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推薦的理由?!跋胂蟆薄ⅰ案?/p>
受”、“推薦”指向了”語文要素“中的“策略”和“能力”。有必要一提的是,第二條中提到的“向同學推薦一個地方,寫清推薦的理由?!?/p>
除明確指向學生要具備的要素之一“語文能力”外,還明示了本單元的習作內容,所以也將此條稱之為“習作要求”。在設計教學時,一定要仔細研讀,以便抓住教學重心。
另外,從三年級開始,每冊書里都有兩個特殊單元。在翻閱單元頁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三、四、五、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右下“語文素養(yǎng)”部分會有一個筆狀圖標,這一單元頁中“語文素養(yǎng)”的內容更多會指向習作要求,同時這一單元后會出現帶點評的習作例文,則這一單元為“習作單元”。
教科書究竟為什么要設置這么一個獨特的習作單元呢?
習作單元的出現是希冀成這一個“像作家一樣閱讀”的理想課程。比如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從閱讀到習作都圍繞“觀察”這一概念,即如何培養(yǎng)我們學生發(fā)現美的眼睛,這難道不是培養(yǎng)我們學生未來作家的基本素養(yǎng)嗎?
又如六年上第五單元的主題是“怎樣圍繞中心選取不同的事例來寫”強調的是立意。本單元的兩個“語文要素”1、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2、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的事例,表達中心意思。這兩個要素都側重于“寫作”,被確定為寫作要求,所以整個單元的教學要圍繞著“圍繞中心選材”這一寫作學習主題,以兩篇精讀課文為例,將閱讀訓練要素,轉變?yōu)閷W習活動。
統(tǒng)編教材另一個特殊單元為“策略單元”。這一單元出現在三、四、五、六年級上冊教靠前的單元。如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主是“策略單元”,這一單元的三篇課文依次是《搭石》、《將相和》、《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這三篇課文從題目上看便知道無論是體裁還是內容都完全不搭,但實際上它們都指向一個目標“提高閱讀速度”,這便是學習本單元的策略。這三種不同體裁的文章旨在讓學生在不同文體中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所以第一篇課文前都有文前導言,為學生提供了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如《搭石》中介紹了“不要停下來,不回讀”,《將相和》中提供了“連詞成句的讀”,《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是篇說明文,但重點不是突出說明方法,而是推薦學生“借助關鍵詞語讀”來提高閱讀速度。
除此之個,包括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在內的,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閱讀策略是“預測”,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閱讀策略是“提問”,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閱讀策略是“有目的的閱讀”,這四個閱讀策略的選擇是層層遞進、螺旋上升的,教材文本積極構建以閱讀策略為導向的閱讀教學,從“教課文”走向“教閱讀”,從而一步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
講求策略
什么是策略呢?
以前我們常說講方法,方法是什么?方法是手段,它具有可操作性、可視性。而策略是內隱,是實現一個目標預先根據可能出現的問
題,制定若干方案,并根據形式的變化和發(fā)展重新組合制定出新方案或選擇相應的方案實現最終目標。如夫妻吵架,女方慣用手段是哭、鬧、上吊,經過無數實踐最終得出要一哭二鬧三上吊,那么哭、鬧、上吊為獲勝而使用的方法,而對三者的排序便是策略,三都順序是不能顛倒的。而教材所編排的策略亦是如此,我們把四個年級教材“策略單元”單元頁內容對比便會發(fā)現語文學習策略是在一步步循序漸進地教會學生閱讀。
同時還要明確的是“策略單元”的出現最終目的是為學生應用作鋪墊,語文的兩大核心能力是“讀”和“寫”,二者密不可分,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讀”和“寫”的遷移,做到閱讀與表達并重,在語文教學中努力做到像作家
一樣去觀察,你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精彩;像作家一樣去思考,你才能在平凡中見到深刻;像作家一樣去表達,你才能把所思所想和更多人去交流,所以統(tǒng)編教材的單元文本組合為精讀課文、略讀課文、課外閱讀“三位一體”,課堂中要倡導“1+x群文閱讀”的方法,將課外閱讀課程化。
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的作用是什么呢?
精讀課文是:給例子,教方法。
略讀課文是:用例子,練方法。
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結合“交流平臺”進行“教”與“學”,因為“交流平臺”的作用是通過人物對話的內容提示我們每一課用什么
方法學,學些什么內容。同時不能忽視“閱讀鏈接”,因為它的作用是對前面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遷移,既幫助理解課內又用于學到的方法的檢測。有一則案例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小狗學叫》,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學習生字和多音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將生字以詞組形式分別以加拼音、去掉拼音方法引導學生識記生字,又將多音字放在句子里學習,雖是略讀講課文,也做到了重視“識字與寫字”的教學。
第二環(huán)節(jié):首先提問學生預測的方法,接下來從題目入手連續(xù)設計四個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預測,期間穿插朗讀教學和標點教學。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對故事的三種結局進行預測并與原文結局相比較,討論交流自己的猜測與作者思路的異同。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在預測基礎上引導學生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是根據課后練習題設計的,所以除“交流平臺”外設計教學時“課后練習”也要充分考慮。
第四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如何閱讀地一個總結,并順勢出示了一篇課外閱讀《死了一百萬次的貓》,授課教師講述故事的開頭,講到貓死了兩次以后便戛然而止,要求學生猜測以后貓是怎么死的?這個過程中學生將嘗到的閱讀策略——猜測、想象發(fā)揮到了極致,并引起了閱讀原著的興趣。這堂課到此也充分展現了“1+x群分閱讀”的作用與優(yōu)勢,同時提升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低年級又該如何教學呢?
漢字的特點是“以言著象,以象盡意。”低年級的孩子仍以“識字與寫字”教學為主,但要與閱讀相結合,讓本課生字在語境中反復呈現,最終達到語用的目的。
例如: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夜宿山寺》,本課要求認識的8個生字其中6個是本詩中的,在教學中應將生字放入語境當中學習識記。如“宿”字,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拆字想象,寶蓋——房子,單人——人,百字先了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在“百”在古代是人用來躺著的席子,所以百——席子,這樣通過識記生字進而理解了題目“夜宿山寺”是詩人李白到山里游玩到天黑,無法回家而找了一家寺廟借宿。既教會了孩子學習的方法也使他們在想象中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1、預測類,提問類,提速類課文,不能提前預習。
2、老課文在新單元有新任務,要用新辦法解決它。
3、類似《好的故事》這樣的文章,要借助相關資料讀。
4、古典名著要讀起來、讀進去、讀出來,不要強調積累,不要因任務而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
第三篇:官舟鎮(zhèn)小學道德與法治網絡培訓簡報
繼 續(xù) 教 育
簡 報
官舟鎮(zhèn)教育管理中心 【2016】第3期 2016年10月18日
=================================
守正出新,立德樹人
————沿河縣第三片區(qū)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參加部編教材網絡培訓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10月17日,沿河縣第三片區(qū)(官舟鎮(zhèn)一、二、三完?。┬W全體品德老師參加2016年國家教育部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標新教材網絡培訓。培訓場地分別在一完小會議室和三完小會議室。8:45培訓會開始。首先聽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社長羅先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寄語全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緊隨國家發(fā)展大勢,用活用好新教材,并能守正出新,立德樹人,為實現“中國夢”培養(yǎng)人才。
(一完小培訓會場)
培訓中,專家指出了新舊教材之間在編制理念、結構和內容的不同,分析、展示了大量的教學案例,為一線的小學品德老師們解決了拿到新教材時的諸多困惑,為教師們充分利用教材和使用教材起到了引路作用。
培訓結束后,教師們紛紛表示,返回到教學工作崗位上后,要盡快將培訓收獲轉化為教學實踐,用新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四篇:部編一年級語文教材網絡培訓學習心得
部編一年級語文教材網絡培訓學習心得
東津新區(qū)堰坡小學 董 亮
2017年3月2日,我在區(qū)實驗小學參加了部編一年級語文新教材網絡培訓。上午是熊寧寧老師的講解,她分別從識字、寫字,閱讀方面和口語交際三個方面對新教材進行了介紹,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下午是王紅艷老師和賈寧老師對如何用教材教向我們提出了更好的教學建議,條理清晰,講解細致,讓我懂得了怎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如何有效的利用新教材上的資源去教學。
作為教育部審定的新教材首先就體現了核心價值觀,其次是接地氣,編寫體現科學性,貼近當代學生生活,體現時代性。新教材注重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選文多為經典文章,文質兼,激發(fā)孩子們上學的興趣,學語文的興趣。新教材在識字方面堅持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寫字方面也提高了對寫字的要求,在生字上面增加了筆順,音形義結合,提高了孩子識字的興趣和效率。在閱讀方面要抓住讀好長句子的練習,并發(fā)揮老師伴讀的作用,讓學生去感受模仿。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重視了老師范讀的引領。其它模塊如“我的發(fā)現”“和大人一起讀書”的設置,增強了一年級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也為親子共讀提供了平臺。每一個版塊的設置以及他們之前的順序都體現了編寫者以學生為本的意識,也凝聚了他們的智慧。在分析新教材的特點時,我不禁感嘆編寫者的匠心獨運和奇思妙想,我想孩子們用這樣的教材學習不僅能學到知識,相信也會變得會思考,懂創(chuàng)新。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我們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我們要和學生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第五篇:九年級部編語文教材網絡培訓心得體會
2018統(tǒng)編教材網絡培訓(初中語文)心得體會
大通五中
史朝萍
2018年9月26日我參加了統(tǒng)編教材網絡培訓會,雖然只有一天的時間,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fā)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通過這次培訓,我對于怎樣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實新大綱的指導思想、克服語文教改中的困難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材編寫的基本理念
1、立德樹人:挖掘教材的育人功能,發(fā)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傳統(tǒng)教育、法制教育、領土安全教育等)
2、守正創(chuàng)新:守正,遵循我們自己的語文教育規(guī)律,結合課標要求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吸納使用以來出現的課改經驗以及國外一些創(chuàng)新理念。
3、語文素養(yǎng):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本冊教材中寫作有六個單元安排,體現出新版教材對寫作的重視,并結合本單元課文文體特點進行寫作;使學生能做到學以致用??谡Z交際安排了兩個單元,分別是第一、五單元; 二、三大創(chuàng)新特點
1、和原來的人教版教材作比較,課文數量總的是減少了,由原來的30課變成現在的24課,雖然課文量減少了,但不等于教學總量的減少,而是幾個板塊內容的調整,使教學內容更豐富,也更有效。單元是按照(人文主題加語文要素組織的。
2、關于語文知識問題,語法、修辭、文學常識等以補白的形式出現在課下,注意和閱讀的配合,課文中經常出現的就在課后系統(tǒng)的歸納出來,突出基礎性、實用性。
3、閱讀教學實施“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設計(教讀、自讀、課外閱讀)。部編本語文教材有意識改變課型混亂的狀況,加大了精讀和略讀課型的區(qū)分度,改精讀為教讀,改略讀,為自讀。
4、另外,每單元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寫作。我們以閱讀為抓手,以活動為任務,最后落實到寫作。
新大綱、新教材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體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以適應教材和時代的要求。廣博的知識、較高的語言水平和誦讀能力是新形勢下語文教師所必備的, “終身學習”不再是我們對學生的要求 更是時代對每位教師的要求。
鑒于以上原因,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仍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提升自我:
一、抓住契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部編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語文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專家們的講座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征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fā)。那么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yǎng)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二、抓住契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部編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語文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采用形式各異的開展各項閱讀名著活動。讓學生知道什么是閱讀,教會學生如何閱讀
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遵循新教材設計原則,在教讀課、自讀課、綜合課、作文課中解放學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解放頭腦,讓學生能想解放眼睛,讓學生能看;解放雙手,讓學生能干;解放嘴巴,讓學生能談;解放空間,讓學生能接觸自然;解放時間,讓學生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
這就是我在新教材培訓中的點滴體會,抓住文本,取其本意。在今后的教學中努力鉆研,勤于總結,相信自己會有更深的認識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