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國夢”:《嘉莉妹妹》和《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比較研究
最新英語專業(yè)全英原創(chuàng)畢業(yè)論文,都是近期寫作
湯姆叔叔的小屋中湯姆形象分析 淺析中文商標(biāo)英文翻譯的使用策略 《名利場》中男性與女性形象解析 對中西方禮貌原則差異的研究
任務(wù)型教學(xué)在初中英語的實施情況研究 論《紫色》中的姐妹情誼
商務(wù)談判口譯的語用失誤的成因及負(fù)面影響對學(xué)習(xí)的啟示 維多利亞時期簡愛與苔絲的不同命運
文檔所公布均英語專業(yè)全英原創(chuàng)畢業(yè)論文。原創(chuàng)Q 805 990 74 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對外漢語教學(xué)中的成語研究
從社會語言學(xué)的視角研究蔑視女性的詞匯表達(dá)法
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在英語專業(yè)八級翻譯考試中的應(yīng)用 英語國家姓氏文化研究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 商務(wù)英語中縮略詞的運用及翻譯
美國猶太文化與傳統(tǒng)猶太文化的沖突——淺析《再見吧,哥倫布》 英語“名詞 + ly”類形容詞的詞化分析、語義特征及句法功能 論小說與電影《最后的大亨》的敘事特征 教師在英語自主學(xué)習(xí)中的作用
艾米麗·勃朗特《呼嘯山莊》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分析 淺析托尼.莫瑞森《最藍(lán)的眼睛》中皮克拉悲劇命運的根源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概念隱喻及其英譯方法 試析《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的成長主題 論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的英文化妝品說明書翻譯 英漢恭維語及其應(yīng)答的對比分析
托馬斯·哈代《還鄉(xiāng)》中的時間與敘事 人性的蘇醒—《香蕉魚的好日子》主題研究 從服飾看中西方文化差異與融合 目的論與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
論《一個溫和的建議》中的黑色幽默
淺談英語科技文獻(xiàn)漢譯時應(yīng)注意的幾個方面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女性主義形象分析 商務(wù)交際中you-attitude的語用功能探討 從《都柏林人》看喬伊斯的美學(xué)思想 對《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性格的分析 二戰(zhàn)后大蕭條對美國社會福利的影響
環(huán)境、性格、命運--評《遠(yuǎn)大前程》主人公皮普 成功智力理論對英語素質(zhì)教育的啟示 英漢化妝品說明書對比及漢譯策略 漢英交替?zhèn)髯g中的語篇銜接分析
從《傲慢與偏見》看簡?奧斯丁的婚姻觀
從標(biāo)記理論看英語詞匯性別歧視現(xiàn)象
《麥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爾頓人物形象分析 從大衛(wèi)?芬奇《七宗罪》看宗教極端主義 《茶館》英譯本的翻譯對比研究 英文商務(wù)信函的語言特點和寫作原則 《簡愛》中的人文主義思想述評 從禮貌原則看中英委婉語的差異
模糊語在國際商務(wù)談判中的語用功能研究 課后練習(xí)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xué)中的作用
論企業(yè)國際化中的品牌翻譯開題報告+論文()麥克?莫波格《柑橘與檸檬啊》的敘事藝術(shù) 論英語新聞中的模糊語言
笛?!遏斮e遜漂流記》中魯賓遜形象解析 李清照詞英譯研究
外貿(mào)企業(yè)的匯率風(fēng)險規(guī)避
從女性主義視角分析《純真年代》中兩位女主人公的不同愛情觀 關(guān)于愛倫坡詩歌死亡主題的探討 《白鯨》的象征意義和悲劇內(nèi)涵分析
詞匯的語義關(guān)系及其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xué)中的運用
欲望與命運--《推銷員之死》與《旅行推銷員之死》中主人公的悲劇根源之比較 美國夢的文化觀察
愛米莉狄金森詩歌中的植物隱喻
從《喜福會》母女代溝看中西文化沖突 從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簡·愛》 論《紅字》中的清教主義思想
《老人與海》中海明威的生死哲學(xué) 論《太陽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義 淺析哈克貝利的叛逆精神
An Approach to the New Women’s Consumerism in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 從文化角度淺析中美兩國幽默的特點 《紅字》中霍桑的女性觀
《純真年代》中愛倫和梅的對比分析 淺析任務(wù)型教學(xué)的理論基礎(chǔ) 論《紫色》的敘事現(xiàn)代性分析
海明威的“冰山原則”與其短篇小說的人物對話 中西思維方式差異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淺析《掘墓人的女兒》所體現(xiàn)的猶太尋根主題 英語商務(wù)演講的技巧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旅游文本英譯中的歸化與異化 論《紅字》中珠兒的象征意蘊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xué)法研究綜述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女性主義形象分析
《論語》中“孝”的英譯——基于《論語》兩個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88
企業(yè)文化構(gòu)建的話語分析路徑 90 淺析《法國中尉的女人》中的自由 91 漢英語序?qū)Ρ葴\析
凱特?肖邦小說《覺醒》中的超驗主義思想分析 93 《荒原》中的神話溯源 94 《老人與?!分械暮椭C關(guān)系
走出迷茫,尋回丟失的信念——富蘭克林給畢業(yè)者的條忠告 96 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中的女性人物性格分析 97 從關(guān)聯(lián)翻譯理論看《圣經(jīng)》漢譯過程中的關(guān)聯(lián)缺失 98 《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的人格探析
分析《華倫夫人的職業(yè)》中母女矛盾所折射出的社會問題
A Comparative and Contrastive Study of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merica 101 論《奧蘭多》中雙性同體觀
英漢“拉”類動詞的語義成分和詞化模式的對比分析 103 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主義 104 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學(xué)習(xí)英語的興趣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rom the film The Treatment(Gua Sha)106 超驗主義和美國個人主義
《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義分析
淺談簡?奧斯丁的婚姻觀在《勸導(dǎo)》中的體現(xiàn) 109 淺析奧斯丁的女性意識
從《野性的呼喚》淺析杰克倫敦的哲學(xué)思想及其哲學(xué)傾向 111 《遠(yuǎn)大前程》中皮普的性格發(fā)展與外界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 112 英語語篇連貫中的詞匯銜接
試析英語中的性別歧視及去性別化改革
The Heroine’s Love 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 115 英漢語言間的形合與意合在商務(wù)合同翻譯中的體現(xiàn) 116 小學(xué)英語學(xué)習(xí)策略及研究 117 從宗教建筑看中西文化差異
戴?赫?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鮑爾頓夫人的角色分析 119 解析《飄》中斯嘉麗的女性主義思想在其婚姻中的體現(xiàn) 120 論中西飲食文化差異
淺談商務(wù)英語于商務(wù)信函中的運用 122 英語中天氣隱喻的認(rèn)知解讀
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以《我彌留之際》中三個兒子的悲劇為例 124 《藥》的兩個英譯本中翻譯技巧比較 125 宋詞英譯中的模因傳播分析 126 淺析英語交際法教學(xué)及其運用 127 論《福谷傳奇》中的象征
從弗洛姆的社會過濾理論看中國詩詞翻譯中的文化傳遞 129 論英語聽力難點及解決方法
論漢語成語中數(shù)字英譯的語用等效性
薩拉的性格魅力
A Probe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Hot Cyber Word—“Geili” 133
英語成語跨文化翻譯策略 135 論修辭格在英語廣告中的運用
淺析希臘羅馬文化對英語詞匯的影響 13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8 A Feminist Reading of Virginia Woolf and A Room of One’s Own 139 Comment on American Film-Television Culture Invasion 140 《哈利波特》的原型——亞瑟王傳奇
王爾德家庭道德觀在《認(rèn)真的重要性》中的體現(xiàn)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Class 143 An Analysis of the Femi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144 英文征婚廣告和中文征婚廣告所體現(xiàn)的文化差異 145 新聞標(biāo)題中的對話性
The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147 從自然主義視角審視《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運抗?fàn)幣c幻滅 148 淺談中學(xué)英語教學(xué)中交際任務(wù)型教學(xué)活動的設(shè)計 149 英漢“去除”類運動事件表達(dá)異同的對比研究 150 析《傲慢與偏見》中達(dá)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 151 目的論下英語廣告仿擬格的漢譯
152 論石黑一雄《別讓我走》中新與舊的世界
153 淺談古希臘羅馬神話對《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前四部)的影響 154 淺析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英社交稱謂
155 報刊雜志詞頻分析與大學(xué)英語教學(xué)中詞頻分析的比較
156 A study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standards:faithfulness,fluency and beauty 157 Two Trapped Roses—A Comparative Study on Emily and Miss Havisham 158 從《紅字》看霍桑的道德思想觀 159 淺談自有品牌在中國零售企業(yè)的發(fā)展 160 淺談中國電影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問題及對策
161 愛與孤獨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經(jīng)滄海》與戴維勞倫斯《馬販子的女兒》對比研究
162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63 從中西文化差異的角度淺析商宴之道 164 《圣經(jīng)》對英語習(xí)語的影響
165 群體隱私和個體隱私——中美家庭中隱私觀念的對比研究 166 《黑暗之心》主人公馬洛的性格分析 167 英語詞匯教學(xué)中聯(lián)想記憶法之研究 168 論《科利奧蘭納斯》的政治悲劇
169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170 英漢同義詞對比及翻譯 171 怎樣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口語
172 論“看,易,寫”方法在旅游翻譯中的應(yīng)用 173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xué)中學(xué)生自主學(xué)習(xí)能力的培養(yǎng)
174 簡論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和翻譯 175 淺析卡夫卡小說中的荒誕意識 176 論《兒子與情人》中的戀母情結(jié)
177 從傳播美學(xué)分析國內(nèi)暢銷知名化妝品廣告中的譯文 178 民族文化差異與廣告語言創(chuàng)意
179 哈珀?李《殺死一只知更鳥》中斯科特的性格 180 淺論英文原聲電影在英語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
181 從叔本華的哲學(xué)思想角度簡析《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的悲劇 182 漢語中疊詞的英譯策略
183 《乞力馬扎羅山上的雪》中的生與死
184 澳大利亞英語詞匯和澳大利亞文化(開題報告+論)18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6 《老人與?!分惺サ貋喐绲男愿穹治?/p>
187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188 從《盲人》中的“血性意識”看勞倫斯的文明觀 189 淺析中國時政術(shù)語的常用英譯方法 190 關(guān)于中國文化教學(xué)的文獻(xiàn)綜述
191 《荊棘鳥》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尋荊棘的女人
192 論《德伯維爾家的苔絲》中的環(huán)境描寫----從視覺和聽學(xué)的角度 193 淺析旅游景點文本中文化負(fù)載詞的翻譯
194 論《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體系及霍爾頓的精神世界 195 高中生英語閱讀教學(xué)中合作學(xué)習(xí)理論的運用 196 中英文稱謂語的比較與翻譯
197 試從關(guān)聯(lián)理論的角度分析《老友記》中的言語幽默 198 從接受美學(xué)視角看旅游廣告的翻譯 19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00 從電影《暮光之城》淺析吸血鬼文化的改變
第二篇:美國文學(xué)嘉莉妹妹教學(xué)
Theodore Dreiser西奧多·德萊塞
One of the pioneer and representative writers in American modern novels.One of the great American naturalist writers.One of the three giants of modern American novels with Hemingway, Faulkner(??思{).His novels are full of tragedies, serious subjects and miserable, vulgar and ugly side of the society.Main works: Sister carrier, Jennie Gerhardt(珍妮姑娘), An American Tragedy(美國悲劇)
(上節(jié)課我們學(xué)過杰克倫敦和他的作品馬丁·伊登,我們知道杰克倫敦也是一位偉大的自然主義作家,好吧,上節(jié)課已經(jīng)離我們很遙遠(yuǎn)了,那時候可能我們都還小,還是先來復(fù)習(xí)一下好了。)一.Naturalism:(自然主義)
Naturalism designates a literary movement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in France, America and England.Major features:(主要特征)
(1)Humans are controlled by laws of environment and heredity.(2)American Naturalism:pessimistic realism-misery and poverty of underdogs of lower society.(在嘉莉妹妹這篇文章中對“人類受環(huán)境和遺傳的影響有充分的體現(xiàn))背景:當(dāng)時美國正在發(fā)展資本主義經(jīng)濟,也是美國夢最盛行的時候,大量的rural Americans(農(nóng)村人)涌入大城市想要實現(xiàn)他們的美國夢。
(1)Environment:(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一句話,請大家看到113頁第一段的第一句話
When Caroline Meeber boarded the afternoon train for Chicago, her total outfit consisted of a small trunk, a cheap imitation alligator-skin satchel, a small lunch in a paper box, and a yellow leather snap purse, containing her ticket, a scrap of paper with her sister's address in Van Buren Street, and four dollars in money.(有同學(xué)自愿翻譯的嗎?今天回答問題最多的同學(xué)下課我請他吃飯)當(dāng)嘉洛林·米貝搭赴芝加哥的下午班火車時,她的全部行裝包括一個小皮箱,一個便宜的仿鱷魚皮提包,一小紙盒午餐和一只有暗扣的黃皮荷包,里面放著她的車票,寫著她姐姐在凡布侖街住址的紙片,還有四美元現(xiàn)錢。
(大家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什么,她的家庭環(huán)境怎么樣:不富裕對吧。嘉莉就是由于對農(nóng)村貧窮、落后環(huán)境的不滿,同時為追求心中的夢想,純樸善良的她背井離鄉(xiāng)、孤身一人坐上了去大城市芝加哥的火車,離開了農(nóng)村。)
(大家再看到第113頁的第三段)When a girl leaves her home at eighteen, she does one of two things.Either she falls into saving hands and becomes better, or she rapidly assumes the cosmopolitan standard of virtue and becomes worse.Of an intermediate balanc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re is no possibility.一個18歲的女孩離開家庭,有兩種遭遇,必得其一?;蛘呤怯泻萌讼嘀昧似饋?,或者是很快染上了大都市的惡習(xí)而墮落下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不好不壞是不可能的。(這是當(dāng)時美國社會環(huán)境導(dǎo)致的兩個必然的結(jié)果。這也體現(xiàn)了自然主義的一個特點:對客觀現(xiàn)實的描述。我個人認(rèn)為這句話也是為嘉莉最后的結(jié)局埋下了伏筆,因為她馬上就在火車上遇見了對她有好感的高富帥Drouet杜洛埃,最后她變成了百老匯舞蹈明星,成功躋入美國上流社會)
(2)Heredity(第114頁第二段的第四行)
Warm with the fancies of youth, pretty with the insipid prettiness of the formative period, possessed of a figure promising eventual shapeliness and an eye alight with certain native intelligence,she was a fair example of the middle American class.心里充滿著青春的幻想,帶著發(fā)育期還未容光煥發(fā)的美,生有一副將來會出落得儀態(tài)萬方的身材,眼睛透著天真的智慧,她是美國中等階級出身的一個典型少女。(她天生的美貌就是自然主義中遺傳的影響)二.Symbolism(象征主義)1.衣服(clothes)(第115頁倒數(shù)第二段的6行)His suit was of a striped and crossed pattern of brown wool, new at that time,but since become familiar as a business suit.The low crotch of the vest revealed a stiff shirt bosom of white and pink stripes.From his coat sleeves protruded a pair of linen cuffs of the same pattern, fastened with large, gold plate buttons, set with the common yellow agates known as “cat's-eyes.” His fingers bore several rings--one, the ever-enduring heavy seal--and from his vest dangled a neat gold watch chain, from which was suspended the secret insignia of the Order of Elks.The whole suit was rather tight-fitting, and was finished off with heavy-soled tan shoes, highly polished, and the grey fedora hat.He was, for the order of intellect represented, attractive, and whatever he had to recommend him, you may be sure was not lost upon Carrie, in this, her first glance.Lest this order of individual should permanently pass, let me put down some of the most strik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s most successful manner and method.Good clothes, of course, were the first essential, the things without which he was nothing.衣服在小說在有著重人的象征意義。德萊塞通過人物的衣著打扮來表小不同人物的不同社會地位。在嘉莉看來,衣服代表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也預(yù)示著他所享有的快樂。她對衣服的理解源于她對兩個同樣陌生男人的態(tài)度。她在火車上初次見到杜洛埃時,經(jīng)過簡知的攀談之后,她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穿著很扎眼,是一套棕色隱條力一格花昵裝,背心領(lǐng)口開得很低,露出白底粉紅色條子襯衫的漿硬的胸襟,雪自的高硬領(lǐng)系著一條款式別致的領(lǐng)帶。上衣袖子里露出一雙跟白底粉紅色條子襯衫料子相同的袖口,扣著人顆鍍金鈕子,上面還鑲著叫做“錨兒眼”的黃瑪瑙。嘉莉只看了他一眼,就不免感受到相形見絀。她身那套鑲有黑棉布條裝飾的藍(lán)色衣裙,她心里覺得挺寒酸。她感到自己腳上的鞋子也太舊了,就可以肯定對他不會感興趣。從衣著上判斷,杜洛埃生活富有且處于社會上層。在嘉莉心中服裝代表一個人的地位,是本質(zhì)的東西。沒有它杜洛埃就什么都不是。2.窗口(windows)(第116頁的倒數(shù)第二段)
“Oh, do you?” she interrupted, aroused by memories of longings their show windows had cost her.“啊,你認(rèn)識嗎?”她接上來說,又想起了他們店里的樣品櫥窗,它們曾經(jīng)引起了她多少渴望。
其實后面也有幾次替代嘉莉妹妹總是長時間地盯著商店櫥窗里的商品,她是如此強烈渴望獲取它們,但是有形的櫥窗卻構(gòu)成了她和她所夢寐以求的商品之間開形的社會障礙,因為當(dāng)時她畢竟還是一個鄉(xiāng)下窮女孩。所以說窗口是劃分想象的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之間的一個象征。(然后我們來看一下這篇文章中使用的對比手法)Comparative(對比)On one hand,the rich lives the life of luxury and dissipation(Drouet);On the other hand, the poor lives the hard and miserable life(Carrie).Causes for the shaping for the Carrie’s destiny(我們從這一章節(jié)來看,導(dǎo)致嘉莉妹妹最終的命運的有哪些,有沒有同學(xué)來總結(jié)一下)External causes: a.the social reality b.the influence of Drouet Internal causes: a.Positive character:innocence,diligence,gumption b.Negative character:vanity,endless desire Summary 《嘉莉妹妹》這部作品向人們展示了一個金錢掌控世界,人的本性被扭曲的事實。金錢只能滿足人們物質(zhì)的需求,但是卻得不到快樂,它深刻的揭示了美國夢僅僅是一個騙人的傳說。
第三篇:《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版本比較
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于1925年問世,奠定了作者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文學(xué)史上的大師地位。小說也受到好萊塢的青睞,從問世至今的近90年里,已被5次搬上銀幕,今年迪卡普里奧主演的版本是最新最華麗的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3D版。此前的4部,分別是在1926年、1949年、1974年與2000年,其中1926年的版本是黑白默片,1949年版的膠片已再不可尋,而其中2000年版則是以“電視電影的形式”演繹。新聞背景
近期,由澳大利亞導(dǎo)演巴茲·魯赫曼導(dǎo)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以火熱之勢在國內(nèi)上映,掀起了新一輪的觀影熱潮。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說原著,這是近一年來繼《安娜·卡列尼娜》、《悲慘世界》、《遠(yuǎn)大前程》后,國內(nèi)大銀幕上映的第四部西方名著改編電影。名著改編對導(dǎo)演和演員來說都充滿挑戰(zhàn)性,尤其像菲茨杰拉德和他筆下奢靡的爵士時代,更是很多電影人詮釋夢想的激情所在。最原味:1926年版本
這部電影誕生于小說發(fā)表的第二年,由赫伯特·布列努導(dǎo)演,沃納·巴克斯特、洛伊斯·威爾遜、尼爾·哈彌爾頓主演,是一部時長80分鐘的默片。由于時間太過久遠(yuǎn),完整的影像早已無跡可尋,我們只有通過僅有的殘片與海報來領(lǐng)略那個原汁原味的20年代了。最著名:1974年版本
《了不起的蓋茨比》迄今為止最著名的改編電影是拍攝于1974年的版本,影片由羅伯特·雷德福和米亞·法羅兩位當(dāng)年最紅的演員主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擔(dān)當(dāng)編劇,并且最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最佳電影音樂獎和金球獎最佳女配角,堪稱正統(tǒng)學(xué)院派最認(rèn)可的版本。最失?。?949年版本
1949年,艾倫·拉德和貝蒂·菲爾德主演了第二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但當(dāng)時這部電影的票房和口碑均告失敗,直到現(xiàn)在眾多影評人也認(rèn)為1949年版本是迄今為止所有版本中“最失敗”的。該片由派拉蒙影業(yè)公司發(fā)行,時長91分鐘。最平淡:2000年版本
2000年版本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部電視電影,雖然有奧斯卡得主米拉·索維諾主演,但反響平平。該版本可以說是五個版本的蓋茨比中最讓人印象不深刻的了,平淡無奇的改編與表演,連影評人都“不屑于”對它“指手畫腳”。稱之為各版里的“最水”之作也毫不為過。
了不起的蓋茨比:午夜曼哈頓 The Great Gatsby: Midnight in Manhattan(2000)
導(dǎo)演: BBC Home Entertainment / Warner Home Video 類型: 紀(jì)錄片 制片國家/地區(qū):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0-04-03(英國)片長: 49分鐘
最奢華:2013年版本
此次巴茲·魯赫曼的3D版《了不起的蓋茨比》是21世紀(jì)的第一部蓋茨比電影,投資高達(dá)1.05億,力求通過先進(jìn)的視覺特效打造原著里紙醉金迷的“幻象”。因此,我們看到了視覺上壯麗輝煌、極具野心,遠(yuǎn)遠(yuǎn)超越《小時代》之流兩個層次。綜合《北京娛樂信報》、《生活報》等報道 兩問《蓋茨比》 該不該拍3D?
希望觀眾伸手碰碰這些角色
《了不起的蓋茨比》在放出用3D形式拍攝的消息時就曾經(jīng)遭到反對。有讀者懇求導(dǎo)演放過經(jīng)典名著,不要用3D形式拍攝這部影片。同時有媒體認(rèn)為,《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場面并不像那些動作片、科幻片,而是只有一些大型宴會、車禍的激烈場景,全片只開了兩槍,不可能像市面上其他3D片那樣驚心動魄,所以不需要3D格式來表現(xiàn)這個以對白、表演為主的愛情故事。但導(dǎo)演魯赫曼表示,希望觀眾有這樣的感覺,他們看電影過程中會想伸出手碰碰這些角色。音樂穿越對不對? 浮夸的嘻哈表達(dá)年輕的瘋狂
就像魯赫曼在《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紅磨坊》所做的那樣,他在這個近百年前的故事中融入了流行現(xiàn)代音樂作為電影配樂,而不僅僅停留于爵士,包括大聲得浮夸的嘻哈音樂。鑒于嘻哈音樂帶有爵士樂的因子,所以影片的曲風(fēng)就是各種爵士樂的混合。主創(chuàng)希望可以讓人們感受生活在當(dāng)時是什么感覺——新世界正在形成,每個人都年輕、美麗,又是如此瘋狂,只為當(dāng)下而活。(金鷹)
第四篇:(英語畢業(yè)論文)分析《了不起的蓋茨比》及美國夢的幻滅分析(范文)
本科生畢業(yè)設(shè)計(論文)封面
(2016 屆)
論文(設(shè)計)題目 作 者 學(xué) 院、專 業(yè) 班 級 指導(dǎo)教師(職稱)論 文 字 數(shù) 論文完成時間
大學(xué)教務(wù)處制
英語原創(chuàng)畢業(yè)論文參考選題(200個)
一、論文說明
本寫作團隊致力于英語畢業(yè)論文寫作與輔導(dǎo)服務(wù),精通前沿理論研究、仿真編程、數(shù)據(jù)圖表制作,專業(yè)本科論文3000起,具體可以聯(lián)系qq958035640。下列所寫題目均可寫作。部分題目已經(jīng)寫好原創(chuàng)。
二、原創(chuàng)論文參考題目 1 2 3 4 5 6 7 8 9 從跨文化角度對品牌名稱的研究——以化妝品品牌為例 女性意識在《紅字》中的表現(xiàn)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 哈克貝利費恩對“文明世界”的適應(yīng) 《動物莊園》中的黑色幽默分析
冰與火具有毀滅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嘯山莊》主題探討 論商務(wù)談判中的文化因素
On Social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Expression 10 淺析隱藏在“面紗”之后的伯莎梅森 11 中美時間觀差異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12 《霧都孤兒》中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 13 分析文化差異在國際商務(wù)談判中的影響 14 苔絲的悲劇命運分析 從合作原則的角度分析廣告語的修辭特點 16 初中生英語口語常見錯誤分析及糾錯策略 目的論在電影字幕翻譯中的應(yīng)用——以《功夫熊貓》為例 18 《身著獅皮》中的話語、移民與身份 19 從文化視角看中西方的禮節(jié)差異 20 論《米德爾馬契》中的人性主題 21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22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23 英語習(xí)語的文化內(nèi)涵 比較《簡愛》中女性“陳規(guī)形象”與《飄》中女性“新形象” 25 中西校園流行語的文化對比 26 中學(xué)英語口語教學(xué)中的互動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8 從電影《吸血鬼日記》分析現(xiàn)代西方人們新的價值取向 29 陶淵明和華茲華斯的共同追求——自然 從精神分析學(xué)的角度論勞倫斯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31 淺析英語交際法教學(xué)及其運用
藝術(shù)與現(xiàn)實之間的沖突--解讀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 33 海絲特白蘭—清教時代的新女性 34 淺析隱藏在“面紗”之后的伯莎梅森 35 《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經(jīng)人物原型分析 36 斯佳麗,在逆境中成長 37 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xué)中的運用 38 西進(jìn)運動對美國民族精神的影響 39 英語閱讀有效教學(xué)活動設(shè)計研究 40 簡愛性格魅力分析
On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Subtitle of Ashes of Time Redux 42 從《永別了,武器》中看戰(zhàn)爭對人性的影響 43 The Basketball Cultures of China and America 44 中英文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及翻譯 45 解讀《拉帕希尼的女兒》中的父愛 46 中美面子觀比較及其對商務(wù)談判策略的啟示 47 國際貿(mào)易中常用支付方式下的風(fēng)險及其防范 48 淺析隱藏在“面紗”之后的伯莎梅森 49 英漢愛情隱喻比較研究
Angel and Devil: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Hero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51 論《重返巴比倫》中女性的身份的自我建構(gòu) 52 《潛鳥》女主人公——皮格特托納爾悲劇的探析 53 淺析《苔絲》中的象征主義
商務(wù)英語談判的翻譯技巧
論《永別了,武器》中戰(zhàn)爭對人物的影響 56 中西方酒類廣告的文化互文性研究 57 《虹》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 58 許淵沖的詩歌翻譯理論與實踐 59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新哥特元素
Golding’s Perception of Human Nature Viewed from Lord of the Flies 61 從小說《愛瑪》主人公婚姻觀看女性命運 62 從中美家庭差異看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 63 Scarlett’s Pragmat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 64 英語經(jīng)濟新聞標(biāo)題翻譯在模因傳播中的分析 65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66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67 人格、環(huán)境與命運——以弗洛伊德“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分析《還鄉(xiāng)》中的主要人物命運
歸化與異化在文學(xué)翻譯中的融合應(yīng)用——評《紅樓夢》兩英譯本中的習(xí)語 69 論《追風(fēng)箏的人》中“風(fēng)箏”的象征意義 70 淺析《老人與?!分猩L醽喐缲S富的精神世界 71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72 論文化差異如何影響商務(wù)談判策略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74 《寵兒》的非線性敘事模式
許淵沖的“三美”原則在國外化妝品品牌名漢譯中的應(yīng)用 76 淺析隱藏在“面紗”之后的伯莎梅森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 78 會話含義的語用初探 79 中西方商務(wù)禮儀的差異
淺析簡奧斯汀《理智與情感》中的婚姻觀
Terror of the Soul-Analysis of Features in Poe’s Gothic Fictions 82 流行語的翻譯
任務(wù)型教學(xué)法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研究 84 論《紅色英勇勛章》中的象征主義 85 “工業(yè)小說”《瑪麗巴頓》的宗教解析 86 中西服飾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 87 試論金融英語詞匯的特點與翻譯 88 商務(wù)談判中幽默語的運用
從《成長的煩惱》和《家有兒女》的對比看中西方家庭價值觀的差異 90 論例句在中學(xué)英語課堂中的應(yīng)用
愛默生的自然觀--生態(tài)批評視域下的《論自然》 92 愛倫坡偵探小說中恐怖氣氛的營造方法 93 中美談判商務(wù)禮儀之比較 94 星巴克在中國取得的成功及啟示 95 英語歌曲名稱漢譯研究
淺析美劇《神盾局特工》中庫森的美國企業(yè)家精神 97 The Painful Growth of Scarlett O’Hara in Her Three Marriages 98 英漢基本顏色詞文化內(nèi)涵之對比研究
矛盾的女性意識:從《傲慢與偏見》看簡奧斯汀的婚戀觀 100 淺析《老人與海》的主人公——圣地亞哥的人物形象分析 101 《紅樓夢》中的顏色詞及其翻譯 102 論色彩在《紅字》中的運用與藝術(shù)效果 103 美國電影《花木蘭》中的中美文化差異與融合 104 探究漢英翻譯的中式英語現(xiàn)象 105 多媒體教學(xué)在中學(xué)英語教學(xué)中的利與弊 106 On Romanticism in Ode to the West Wind 107 文化雜糅背景下的身份訴求——解讀奈保爾的《半生》
An Insight into Cause for Feminine Tragedy--A Case Study of A Rose for Emily 109 基于跨文化視角文化全球化的分析
《哈姆雷特》中不言而喻的隱喻魅力(開題報告+論文+文獻(xiàn)綜述)
從《簡愛》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獨立意識 112 英語廣告雙關(guān)語的語用分析 113 華茲華斯自然觀淺析
哲學(xué)視角下的中英數(shù)字對比研究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116 《麥田里的守望者》中霍爾頓的反叛和自我救贖 117 體育新聞標(biāo)題翻譯的關(guān)聯(lián)理論視角 118 從電影《功夫熊貓》看中國英語的發(fā)展
守望愛情的孤獨勇士--論電影《暮光之城》愛德華的永恒魅力 120 論英漢成語翻譯
以迪士尼為例分析美國文化在全球擴展這一趨勢對其本身影響 122 論雙性同體理論下的《達(dá)洛衛(wèi)夫人》 123 分析中國和美國的慈善文化 124 論商標(biāo)翻譯的原則及策略 125 《簡愛》的女性主義視角解讀 126 對《老人與?!分惺サ貋喐绲男愿穹治?/p>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merican Inaugural Address 128 探究《蠅王》中的人性
中美動畫電影所折射出的文化差異 130 話語風(fēng)格的性別差異
從會話含義分析鮑西婭人物形象 132 淺析《蠅王》的人物及其象征意義
淺析《德伯維爾家的苔絲》中造成苔絲悲劇的因素 134 時事政治漢譯英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35 論基督教教義對美國人慈善觀的影響 13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7 解讀羅伯特彭斯的愛情觀——以《一朵紅紅的玫瑰》和《約翰安德生,我的愛人》為例
電視公益廣告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 139 李寧的品牌推廣
An Analysis of Textual Functions of the English Passive Voice 141 中學(xué)生詞匯自主學(xué)習(xí)對閱讀能力影響初探 142 跨文化交際視角下沉默行為的解析 143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解構(gòu)與重建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145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 146 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從社會習(xí)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異 148 語用預(yù)設(shè)在廣告語言中的應(yīng)用
淺析《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主要人物性格 150 關(guān)聯(lián)理論視角下《生活大爆炸》中言語幽默的漢譯 151 中英文求職信中言語行為對比分析 152 顏色詞的中英對比翻譯 153 薩拉的性格魅力 154 李清照詞英譯研究 155 中美稱贊語的對比分析
156 從解構(gòu)主義視角分析邁克爾翁達(dá)杰《英國病人》中小說中心的消失 157 An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158 從禮貌原則看英語委婉語的構(gòu)成和社會功能 159 借代和提喻的對比研究 160 中英文化差異與英語教學(xué) 161 論《科利奧蘭納斯》的政治悲劇
162 《一位女士的畫像》伊莎貝爾婚姻悲劇的原因分析 163 淺談在華跨國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164 論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悲劇
165 論環(huán)境和社會制度對人的行為和品格的影響——以《霧都孤兒》中南希的形象分析為例
166 《玻璃動物園》中的逃避主義解讀
167 從叔本華的悲劇理論分析《紅字》的悲劇性 168 淺析中英恭維語
169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70 《湯姆叔叔的小屋》中湯姆的形象分析 171 關(guān)于高中生英語閱讀策略運用情況的調(diào)查 172 中英思維模式比較分析
173 索爾貝婁《掛起來的人》的存在主義解讀
174 相似的母愛,不同的表達(dá)——對比研究《黑孩子》和《寵兒》中的母親形象 175 分析《玫瑰色茶杯》中的女性主義 176 淺析如何通過英語原版電影學(xué)習(xí)英語 177 《老人與?!分惺サ貋喐绲男愿穹治?/p>
178 從《純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華頓的女性意識 179 論女性的犧牲——對《兒子與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180
181 從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故事影片名字的英漢翻譯 182 漢語請求策略的分析
183 中美價值觀的比較--以 《老友記》為例 184 對英漢基本顏色詞翻譯的跨文化研究 185 朱維之《復(fù)樂園》譯本研究
186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Approach in Reading Instruction 187 淺析《德伯維爾家的苔絲》中造成苔絲悲劇的因素 188 淺析美國高等教育的創(chuàng)新
189 中美學(xué)生對待教師的禮貌言行的對比分析 190 淺析好萊塢英雄主義中的傳統(tǒng)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191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92 The Theme of Absurd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193 《永別了,武器》的存在主義解讀
194 二十世紀(jì)六十年代的美國種族主義:電影《相助》賞析 195 《善良的鄉(xiāng)下人》的喜劇性分析
196 《道林格雷的畫像》中的現(xiàn)實元素(開題報告+論)197 英語多義詞習(xí)得的實證研究
198 試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態(tài)倫理觀 199 淺析隱藏在“面紗”之后的伯莎梅森 200 勞倫斯《馬販子的女兒》中人物與社會的沖突
第五篇:縹緲的夢,幻滅的人生——《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
縹緲的夢,幻滅的人生
----《了不起的蓋茨比》 《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美國二十世紀(jì)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读瞬黄鸬纳w茨比》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小說的背景是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美國社會中上階層的白人圈內(nèi),偶然的機會,窮職員尼克闖入了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隱秘的世界,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內(nèi)心惟一的牽絆竟是對河岸那盞小小的綠燈——燈影婆娑中,住著心愛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現(xiàn)實容不下縹緲的夢,到頭來,蓋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過是凡塵俗世的物質(zhì)女郎。當(dāng)一切真相大白,蓋茨比最終徹底成為自私而殘忍的黛西的犧牲品,他的悲劇人生亦如煙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滅才是永恒。一闋華麗的“爵士時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筆下,如詩如夢,在美國當(dāng)代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墨色濃重的印痕。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完全是處于一個偶然的機會,原想趁閑暇之余讀讀打發(fā)時間,然而開頭那句父親的忠告卻讓我有了莫大的興趣:你在評論他人的時候,要記住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這樣優(yōu)越的條件。喜歡看著蓋茨比站在海邊遙望黛西家碼頭上的綠燈,喜歡看著他“以奇怪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歡那種驚奇和熱切;喜歡蓋茨比豪宅上徹夜不明的燈光,和從花園里隨風(fēng)飄至的音樂和笑聲,那樣聲色犬馬,醉生夢死。以及蓋茨比躲在這一切繁華背后的孤獨和被壓抑的欲望。喜歡死后的那段人情冷暖,喜歡看著那輛來自另一個世界盡頭的汽車來到豪宅門口,卻沒有發(fā)現(xiàn)美好的宴會早已散場。也喜歡書中的語言、隱喻、講故事的方式,和精致卻縝密的結(jié)構(gòu)。只有在反復(fù)閱讀之后,你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書中的每個人不僅豐滿、獨立,而且在無形之中又被歸攏在情節(jié)的網(wǎng)羅里,成為情節(jié)的一部分。
在愛情面前,蓋茨比永遠(yuǎn)是在等待,從他發(fā)現(xiàn)在碼頭盡頭黛茜的倩影還有她身后的那盞綠色的燈開始,他就陷入了堅毅但痛苦的守望,雖然這種守望在許多時候?qū)τ诳此坪苈斆鞯娜藖碚f,簡直是愚不可及。當(dāng)我們面對一個滿眼只有金錢但卻當(dāng)著你的面柔情的說愛你的女孩該如何應(yīng)對呢?更恐怖是,她并沒有逢場作戲,她真誠的眼神讓你無法回避你那什么也沒有的錢包時候,也許我們抱以回應(yīng)的只能是尷尬的猜測與沉默了。但蓋茨比卻堅定的意識到,她是愛他的,只是他沒有錢。于是,蓋茨比的悲劇也就此開始上演。菲茨杰拉德也偉大的令我們有無數(shù)話需要表達(dá)卻也只好閉緊嘴巴,看著蓋茨比無可挽回的漸漸的倒在了后來他自己建造愛情幻想花園的后院中。
準(zhǔn)確的說,我們應(yīng)該討厭的并不是那個物質(zhì)主義女孩黛茜,與她對世態(tài)的冷漠與玩世不恭一起,她選擇了生活的安逸與平淡,盡管她不一定是達(dá)到了她選擇的初衷。有人說菲茨杰拉德向我們昭示了美國“爵士時代”充滿泡沫般的浮華現(xiàn)實中的幻像,然而我卻似乎只看到了蓋茨比在他那盛大的派對中,在那絢爛燈火照耀下的觥籌交錯中,在那無數(shù)富豪和耀眼明星互不相識的假惺惺的暢談中,緊張的向著大海方向涌動與生命逆流反叛的沖動,一股永遠(yuǎn)等待的沖動,因為黛茜就在無視他已經(jīng)飛黃騰達(dá)的歲月的不遠(yuǎn)的地方,與人談?wù)撝谡煞蛴辛饲槿酥蟮年P(guān)于把世界看穿的真理。每天,蓋茨比都會在大海的邊緣向著這種等待發(fā)抖,不管夜色有多么溫柔,不管黛茜的身影離他多么的迫近,他能做的只是伴著他身后那閃耀的城堡式的豪宅,沉重的呼吸以及永恒的孤獨。
最終,只有蓋茨比唯一的朋友尼克理解了他的等待。也許,應(yīng)該說菲茨杰拉德理解了人群中的等待。雖然菲茨杰拉德隨后也把這種等待拋諸腦后,墜入不可遏制的失敗中,他終究沒有辦法化解掉等待那難言的孤苦與焦慮。但當(dāng)蓋茨比荒唐的被手槍打死的一刻,他筆下的尼克傷感坐在了蓋茨比無數(shù)次去過的海灘上緬懷著那個久遠(yuǎn)的,未知的世界。他理解了蓋茨比第一次認(rèn)出了黛茜的碼頭后那奇妙的驚訝,也明白了蓋茨比之后在藍(lán)色草坪上等待黛茜靠岸的所有舉動,更重要的是,在他無限的悵惘中,蓋茨比的夢也已經(jīng)飄散,在依稀的人聲鼎沸的幻覺中,只有蓋茨比消逝于這個混沌的世界,留下的是逆水行舟后的倒退,還有他鎮(zhèn)定而緊張的等待愛情與夢幻的孩子一樣的眼神。
尼克還回想起了青年時代那令人激動的返鄉(xiāng)的火車。我們有理由懷疑,蓋茨比并沒有在漫長的等待中回家,但那黃昏中聚集在幽暗車站上純真的問候與相互依戀,還有寒冬的黑夜里向奔馳的火車兩邊遠(yuǎn)方無限伸展的所有歸鄉(xiāng)人的雪,就在蓋茨比死后似乎可以讓包括菲茨杰拉德在內(nèi)的我們意識是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遺憾的是,雖然我們?nèi)慷悸犚娏恕皣?yán)寒的黑夜里雪車的鈴聲”,也都看見過“圣誕冬青花環(huán)被窗內(nèi)的燈火映在雪地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