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運漕中學教育民生工程宣傳材料
運漕中學教育民生工程宣傳材料
老師們、同學們:
教育民生工程是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為使廣大師生進一步了解教育民生工程,充分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懷。根據(jù)教育民生工程的要求,按照縣教育局關于做好2011年教育民生工程宣傳月活動的通知精神,受學校領導的委托。今天我將和大家一道共同學習有關教育民生工程等相關知識。
民生工程是政府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切實保障公民基本權利,提高生活水平,重點關心弱勢群體,采取的一系列積極政策舉措。一句話,民生工程就是政府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現(xiàn)代版“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xiàn)。
教育民生工程是以民生工程的旨意為宗旨,站在教育的角度拓寬思維開展的一系列幫扶工作。
也許有的同學會說教育民生工程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實際上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和我們有怎樣的關系。
教育民生工程包括:(1)校舍安全工程;(2)農村留守兒童之家;(3)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4)中職和普高學生資助等四個方面.一、校安工程:
2001年以來,國務院統(tǒng)一部署實施了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西部地區(q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和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提高了農村校舍質量,農村中小學校面貌有很大改善。但目前一些地區(qū)中小學校舍有相當部分達不到抗震設防和其他防災要求,C級和D級危房仍較多存在;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前和“普九”早期建設的校舍,問題更為突出;已經修繕改造的校舍,仍有一部分不符合抗震設防等防災標準和設計規(guī)范。
在全國范圍實施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學校舍安全狀況,直接關系到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和諧穩(wěn)定,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實施這項工程,是體現(xiàn)黨和政府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理念的重大舉措,是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戰(zhàn)略部署;是貫徹落實《防震減災法》、依法履行政府責任的具體行動; 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的目標是:在全國中小學校開展抗震加固、提高綜合防災能力建設,使學校校舍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并符合對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臺風、火災、雷擊等災害的防災避險安全要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從2009年開始,用三年時間,對地震重點監(jiān)視防御區(qū)、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區(qū)、洪澇災害易發(fā)地區(qū)、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易發(fā)地區(qū)的各級各類城鄉(xiāng)中小學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進行抗震加固、遷移避險,提高綜合防災能力。其他地區(qū),按抗震加固、綜合防災的要求,集中重建整體出現(xiàn)險情的D級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現(xiàn)險情的C級校舍,消除安全隱患。校安工程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黨和政府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下,三年來我縣共投入資金1.2億元,加固和改造校舍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消除“三重”危房校舍12萬平方米。全縣110多所學校的危房校舍得到改造,6萬多名中小學生用上了安全、寬敞、明亮的校舍。我校分別于2010年、2011年兩年對學校的男生公寓、學生食堂、蘊英樓進行了加固維修??偯娣e達6千多平方米,總金額233萬元。
二、留守兒童之家:
“留守兒童”指年齡在十八周歲以下、父母均連續(xù)外出工作數(shù)月,或全年累計外出六個月以上的在家兒童?!傲羰貎和笔浅鞘谢M程中出現(xiàn)的新的特殊群體,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是一項涉及到千家萬戶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一項事關社會和諧的長期任務。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工作是一項惠及廣大留守兒童的民生工程。它是針對廣大留守兒童的生存現(xiàn)狀和親情、教育、安全等缺失的實際,以提高留守兒童的素養(yǎng)為目標,以留守兒童的自主參與、自我教育為基本途徑,通過在校內設臵專門的留守兒童活動室,配備專職的管理人員,加強對留守兒童進行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努力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兩年來,我縣共建成86所留守兒童之家,接收省廳配套的電腦、電話、圖書等設備共計25.8萬元,各項目學校也自主配臵了相關的文體器材,真正為留守兒童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目前我校也正在積極爭取當中。相信很快我校的留守兒童之家就會建立。同時我校還針對留守兒童人數(shù)較多的特點(我校的留守兒童比例要達到三分之一以上,由于缺乏家庭的有效管理、年齡尚小,學習自覺性較差,晚上有一些同學經常在外玩耍、上網吧),學??吹搅?,老師看到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學校的倡導下,很多老師主動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已經在八九年級開展了晚自習及周六的輔導工作。
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總體偏低,許多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主要來自于向學生收取的學雜費,農民負擔十分沉重,上不起學成為輟學率長期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從2006年春季學期開始至今,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其覆蓋范圍已經從西部擴大到中部和東部的全部農村地區(qū)。新機制不僅有效減輕了農民家庭子女接受義務的經濟負擔,而且打破了多年來制約普及農村義務教育的經費瓶頸,成為繼免除農業(yè)稅之后又一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繼續(xù)免除城鄉(xiāng)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全面免除農村地區(qū)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教科書費用,并補助農村貧困寄宿生生活費(簡稱“兩免一補”)。
(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范圍對象
我縣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學生、完中初中部學生、特殊教育學校學生。
(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實行“兩免一補”
1、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具體標準為:農村小學325元/生〃年,農村初中525元/生〃年。所需資金由中央和省級財政共同承擔。
2、免費提供教科書。具體標準為:小學生均每年90元、初中生均每年180元,所需資金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
3、補助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寄宿生生活費。具體標準為:小學生3/天、中學生4元/天,學生每年在校天數(shù)均按250天計算。所需經費,中央按50%給予獎勵性補助,地方承擔50%部分由縣財政承擔。
縣教育局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寄宿生享受補助生活費的人數(shù)。經學生分學期申請,學校評審公示后,報教育局審核通過,由縣財政局將補助資金直接打入享受補助學生家庭的“財政補貼農民資金專用存折”。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向所在學校提出申請:(1)、持有當?shù)孛裾块T出具的特困證、卡或低保證的農村特困群眾和城市低保戶子女;(2)、父母雙亡,無任何經濟來源;(3)、父母一方已故,造成家庭經濟困難;(4)、父母雙殘或單殘,造成家庭經濟困難;(5)、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造成家庭經濟困難;(6)、家庭成員久病無錢醫(yī)治,造成家庭經濟困難;(7)、父母中有弱智或精神不正常,不能勞動者,造成家庭經濟困難;(8)、學生本人殘疾,造成家庭經濟困難;(9)、人口較多導致家庭經濟困難;(10)、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經濟困難。這項活動本學期在我校也已開展結束,共有10位同學獲得了補助。相信很多同學都知道。
4、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后,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只允許按規(guī)定收取作業(yè)本費(小學每生每學期10元,初中每生每學期20元),嚴禁再向學生收取其他任何費用。
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
中等職業(yè)、普通高中學校在校所有農村戶籍的學生和縣鎮(zhèn)非農戶口的學生以及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可以獲得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資助期限為兩年,主要用于支付學習和生活費用。同時,對在校生中農村、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yè)學生逐步免除學費。其中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中職學校在校生的15%確定;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在校城市學生的10%確定。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在校生總數(shù)的20%可以獲得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用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費用開支。同時,各校還從事業(yè)收入中足額提取3%-5%的校內資助經費,用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費減免、校內獎學金、助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方面的開支。另外我校還積極聯(lián)系社會各方力量捐資助學。目前徐麗獎學金、助學金在我校已開展有五年了,每年總額有三萬余元。用于資助家庭困難的、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受惠學生達幾百人。很多學生也已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民生工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大家都是民生工程的受益者?!懊裆}動最關情”。每一項細密的惠民政策,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各個方面,和諧社會的畫卷已經展開,潤澤江淮的雨露繼續(xù)播灑?!芭κ谷w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向著十七大提出的民生建設目標,我們正在闊步前行。
今后我們將繼續(xù)扎實有效地開展“民生工程進校園活動”,力爭讓每一個學生及家長、讓社會上更多的人應曉盡曉我市各項民生工程,讓民生工程這一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溫暖人心、鼓舞人心。
老師們、同學們,講到這里,今天我的《教育民生工程一堂課》就結束了。再次對我們的師生表示感謝,同時留下同學們的課后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
1、向家長、親戚、鄰居宣傳教育民生工程
、寫一篇心得感想,家長簽字后交班主任
第二篇:教育民生工程宣傳工作方案
展溝鎮(zhèn)東圩小學 教育民生工程宣傳工作方案
根據(jù)《利辛縣2012年教育民生工程實施方案》和《利辛縣教育民生工程宣傳工作方案》的具體精神,確保進一步提高群眾對教育民生工程工作的知曉度和滿意度,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結合我鄉(xiāng)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組織
為切實做好教育民生工程的宣傳工作,確保宣傳工作的力度和效果,特成立專項組織。
組長:龍興峰
成員:王萬明 王勇 張秀峰 張慧
二、責任及任務
1、全方位地加大宣傳,營造全鄉(xiāng)上下關心、支持、參與、監(jiān)督民生工程全面落實的良好社會氛圍,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宣傳內容包括廣泛宣傳實施教育民生工程的重大意義、主要內容;我鎮(zhèn)實施教育民生工程的具體步驟、進展情況,以及經驗與舉措;社會對教育民生工程的意見和要求。
三、宣傳方式
1、通過網絡宣傳及時掌握各級組織關于教育民生工程的
有關政策內容以及措施和舉措,從而及時針對性地宣傳我鎮(zhèn)的教育民生工程工作。
2、通過印發(fā)材料宣傳。學校通過櫥窗張貼《致家長一封信》,同時發(fā)放到各個班級進行宣講。
3、及時宣傳和解答有關政策內容及措施、舉措等內容。
4、通過宣傳月活動集中宣傳,擬定五月份為“教育民生工程宣傳月活動”,各班召開主題班會,部分家長會,學校掛橫幅,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活動。
四、工作要求
1、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親自過問,工作小組具體落實、科學協(xié)調。
2、宣傳工作要及時,方法要創(chuàng)新,形式要多樣,圖文并茂,務求實效。
展溝鎮(zhèn)東圩小學
2012年5月26日
第三篇:民生工程宣傳
民生工程宣傳活動總結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衛(wèi)生系統(tǒng)民生工程的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擴大民生工程的實施效果,動員全社會關注和支持民生工程工作。我中心精心組織了宣傳活動向轄區(qū)居民宣傳民生工程,進一步提高轄區(qū)居民對民生工程的了解和認識,積極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2013年3月5日上午在XX社區(qū)大門口開展民生工程宣傳活動,懸掛橫幅,發(fā)放宣傳材料,向群眾講解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醫(yī)療救助和生活補助事項、農村產婦住院分娩、婚前免費檢查、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等民生工程項目,現(xiàn)場有不少群眾詢問了有關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醫(y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程序、住院分娩補助及增補葉酸方面的情況,醫(yī)務人員都耐心的給予解答?,F(xiàn)場向居民免費發(fā)放各類宣傳單共5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200余人次。
本次宣傳活動使廣大群眾了解了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病人醫(y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機制和程序,使育齡婦女了解了更多更詳細的婦幼保健知識以及合肥市婦幼民生工程項目,如婚前醫(yī)學檢查是否是免費的、孕產婦如何辦理孕產婦保健手冊、如何增補葉酸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和農村戶口的孕產婦住院分娩如何得到政府的補助等,以及讓兒童家長清楚的知道預防接種、兒童保健的必要性。
第四篇:民生工程宣傳
民生工程救助貧困結核病人和貧困艾滋病人,幫助病人完成規(guī)范療程,減輕生活負擔,受到老百姓的歡迎。為了做好我區(qū)困難結核病病人和艾滋病病人的民生工程救助工作,提高病人的知曉率,我中心通過在單位櫥窗醒目位置張貼艾滋病和結核病民生工程救治流程圖,宣傳民生工程救助政策。結核病民生工程救助宣傳依托基層督導員面對面宣傳;艾滋病方面宣傳民生工程救助政策主要通過病人來拿藥時我們對其進行依從性教育,同時通過病人在做CD4細胞檢測和病毒載量檢查時進行宣傳,我區(qū)在制作的艾滋病宣傳畫里印有民生工程標識。通過不斷的廣泛宣傳,對擴大宣傳面和知曉率,起到了推動作用。
從2011年新年初始,我區(qū)都在積極部署民生工程的各項工作。截止到2011年3月底,我區(qū)已完成貧困肺結核病人的民生救助5例,完成全年任務的21.74%。
第五篇:寧國市教育民生工程政策宣傳
寧國市教育民生工程政策宣傳
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
政策內容:免除城鄉(xiāng)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并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繼續(xù)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繼續(xù)補助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
保障標準: 2011年,我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補助公用經費標準提高到小學525元/生.年;初中提高到725元/生.年。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為小學為750元/生.年,初中為1000元/生.年。國家課程免費教科書補助標準為:小學生均每年90元;初中生均每年180元,教科書由省實行政府采購,配發(fā)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
開支范圍: 一是教育教學支出,如儀器設備、圖書資料、教學業(yè)務與管理、文體活動等;二是教師培訓支出,如培訓的差旅費、伙食補助費、資料費和住宿費等;三是后勤方面支出;四是學校小型維修維護支出。不允許支出范圍:一是不能用于人員支出;二是不能用于償還學校債務;三是不能用于基本建設投資;四是不能用于公費旅游。
二、校舍安全工程
目標:以全市校舍排查鑒定結果為基礎,對中小學校教學用房、學生宿舍和食堂等三類重點校舍進行加固和重建,使其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
任務:根據(jù)三年規(guī)劃情況,2011年重建校舍34棟,項目面積31613平方米,加固校舍29棟,項目面積28313平方米,總投資共5526萬元,其中中央和省級投資3355萬元,本市配套資金2171萬元。
三、中職資助
中職國家助學金政策:凡具有全日制正式學籍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在校農村學生(含縣鎮(zhèn))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均享受國家助學金資助。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每月150元,按10個月發(fā)放,資助期限為兩年,第三年實行學生工學結合,頂崗實習。
中職免學費政策:對公辦中等職業(yè)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城鄉(xiāng)家庭經濟困難(藝術類相關表演專業(yè)學生除外)和涉農專業(yè)學生以及三年級頂崗實習有困難專業(yè)學生逐步免除學費。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縣鎮(zhèn))按中職學校在校生的15%,城市按在校城市學生的10%確定,符合教育部2010年發(fā)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目錄》中的涉農專業(yè)學生全部享受免學費。
中職校內貧困生資助政策:中職學校按事業(yè)收入5%足額提取經費,用于在校學生學費減免、國家助學貸款風險補償、勤工儉學、校內無息借款、校內獎助學金兒特殊困難補助等。
我市所有中職學生按農村學生執(zhí)行。
四、留守兒童之家
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
旨,以促進留守兒童快樂成長為要義,加強留守兒童課外場所建設,改善留守兒童課外活動條件,學校、家庭、社會相配合,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基本建立起留守兒童關愛體系,使留守兒童愛有所依。
工作目標和任務:2011年,全市建設15個留守兒童之家。相關學校是:梅林學校、黃岡學校、海螺學校、三津私立(初中)、津北小學、西津初中、東津小學、西津小學、實驗小學、寧陽學校、寧中初中、津河中學(初中)、胡樂小學、津南(楊山小學)、中溪(獅橋小學)。
2011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