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筆記:讓孩子學會謙讓
教育筆記:讓孩子學會謙讓
教育筆記:讓孩子學會謙讓
“李小多分果果,分到最后剩兩個,一個大、一個小,大的留給張小弟,小的留給他自己?!边@是一首充分體現(xiàn)了分享與謙讓的教育思想的兒歌,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在實際生活教育過程中,大部分幼兒做不到將大蘋果留給他人,也許經(jīng)過一定教育問幼兒選哪個時,幼兒嘴上會說選小的,但是實際去拿是一般都會拿大的(除非不喜歡)。幼兒能否理解分享與謙讓的道理,有一次,飯后我拿著西瓜準備分給小朋友,孩子們看到老師端著的西瓜興奮的叫起來:“老師給我一塊大的,老師我要最大的!”
下午區(qū)域游戲時,涵涵跑過來說:“老師陽陽要搶我的玩具的?”據(jù)我了解,陽陽是看到涵涵手中有很多玩具,自己卻只有很少的幾塊,所以就伸手去拿了。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們樂于分享,家里又好吃的東西,都愿意拿來分給小朋友,可是讓他們學會謙讓卻比較困難,有時雖然在老師的提醒下有謙讓的行為,但那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怎樣才能讓幼兒產(chǎn)生主動自發(fā)謙讓的行為呢?
孩子們年齡小,枯燥乏味的說教往往會使孩子們厭倦,于是我經(jīng)常為孩子們講一些禮儀故事,如《孔融讓梨》《蘿卜回來了》等等,而把良好的禮儀培養(yǎng)溶于故事中,讓孩子們從故事中學習,能提高孩子自主學習的愿望,樹立學好樣、做好孩子的愿望。
第二篇:教育筆記: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教育筆記: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教育筆記: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上午戶外活動時我?guī)Ш⒆觽冊诰毩曁K,可沒過一會兒就見幾個小男孩紛紛跑去草坪里的旗桿的水泥臺上圍在一起低頭在搗鼓什么,任憑我在這旁喊破了嗓子也沒人理。于是我好奇的走了過去。只見康康用一根小棍在使勁的摳著水泥地的縫隙。旁邊的幾個人則在一邊觀察指揮:“往左一點,往后一點,使勁??”我忙問:“你們在干嘛?”“老師,慧慧的小發(fā)夾不小心掉到縫里面去了?!笨悼颠吤钸吇卮鹞摇!芭叮襾韼椭銈儼??!闭f著我準備上前幫忙?!安挥美怖蠋煟夷苄?。”他連忙阻止我的行動。
看到他的舉動,想想以前班里只要出現(xiàn)一丁點兒得事情,孩子們都是求助依賴于老師,我們的一手包也讓他們很少操心或者從來不操心,以至于在遇到事情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差。而今天孩子們拒絕我的幫助,主動學會自己去想辦法解決,這未嘗不是件好事。于是我停止了幫助站在一旁觀看,看他們到底是怎樣將小發(fā)夾取出的。只見康康單腿跪在水泥臺上,左手拿著勉強能伸進石頭縫里的小棍在縫隙了撥來撥去,但是小發(fā)夾始終沒有出來。此時的浩浩說了:“康康你的這根小棍太粗了,你要找根細一點的小棍,用兩個手指捏住,把手也伸進去?!痹捯魟偮渑赃叺男∨笥蜒杆贀靵硪桓容^細的柳樹枝遞了過來,可是小棍依舊能來回碰到小發(fā)夾卻無法將它取出。這時旁邊的夢涵說了:“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找一盆水往里一潑,發(fā)夾就會順著水出來的??”話還沒說完浩浩馬上反駁說:“不行,如果倒上水會讓里面更濕,會黏住發(fā)夾的。”“老師,怎么辦?媽媽昨天晚上都批評我了,讓我今天帶回家?!贝藭r的慧慧略帶哭腔的向我求救?!盎刍勰銊e著急,我們想想辦法肯定能行的?!笨悼颠叢煌5挠眯」骼^續(xù)撥著發(fā)夾邊安慰著。
看著康康從容的樣子,我似乎感覺到了孩子突然之間的長大了,不再是那個動不動就愛哭鼻子找老師尋求幫助的小家伙了,而是學會了自己獨立思考、解決。正在此時,只見他興奮地高舉著小發(fā)夾喊著“楊老師,看我把它摳出來了?!薄班?,是嗎?快告訴我你是怎樣做到的?”我高興的問。“就是把柳枝的頂頭折出一個小鉤套住小發(fā)夾,然后慢慢向外拉,同時另一個手伸出兩個手指在它剛露頭的時候快速的捏住,這樣就拽出來?!笨悼岛苡谐删透械南蛭医忉?。
看著他的這一次成功,讓我認識到了:平時我們不能總做一個保護者,替孩子們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是要做一個引導者,讓他們學會自己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困難。其實我們不要小瞧孩子的能力,該放手時就放手,給他們多一些鍛煉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挑戰(zhàn)、不怕失敗的能力。相信每一次的進步、成功都是自己在不斷探索和積累中獲得。
第三篇:學會謙讓
龍源期刊網(wǎng) http://.cn
學會謙讓
作者:
來源:《課堂內(nèi)外·教師版》2013年第04期
近日,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鎮(zhèn)秦集小學發(fā)生了一起因擁擠引起的踩踏事故,造成4名學生死亡。
在血的教訓面前,我們除了反思學校的管理制度外,還應當從學校的安全教育內(nèi)容上反思。我們教給了孩子許多知識,卻忽略了教會孩子學會謙讓!
謙讓是一種美德,沒有謙讓的校園和社會會怎么樣?在校園,沒了謙讓,同學之間就會在分秒之間互相擁擠,互不相讓;在車站、機場、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沒了謙讓,大家就會互相爭搶,甚至大打出手;在公路上,沒了謙讓,有的司機就會把搶黃燈、加塞兒視為正常的事。
謙讓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教養(yǎng)、一種修養(yǎng)、一種境界,更是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古人云:“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這樣的古訓,相信很多人都誦讀過,可又有多少學校和家長教孩子將這樣的古訓內(nèi)化為實際行動?
對學校安全教育,我們也應轉換思維方式,學校在完善各項安全制度,開展技防、物防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要開展“人”防,教孩子們學會謙讓、體驗謙讓、懂得謙讓,讓孩子們享受到謙讓給自己生活帶來的快樂。
當謙讓成為一種習慣時,校園內(nèi)可能就再也不會發(fā)生踩踏事故了。
第四篇:學會謙讓
學會謙讓
放暑假了,朵朵一家準備去野外度假。在度假前一天晚上,她們一家都在忙著準備生活用品。文具們就從書包里探出頭來,爬上書桌聊起天來。
“朵朵最喜歡那個穿著粉色婚紗、梳著兩個馬尾辮的洋娃娃,這次度假也帶著她,她們兩個真是形影不離呀!”橡皮說。
“朵朵最喜歡的應該是戴在她脖子上的那條項鏈,那是在她七歲生日時,姑姑送給她的。朵朵只要一戴上它,就不會把它摘下來?!便U筆不甘示弱地說。練習本搶著說道:“朵朵最珍惜我們了,比如說我,當她每次寫作業(yè)時,都把字寫得端端正正,從不在我身上亂涂亂畫?!?/p>
聽練習本這么一說,文具們都嘰嘰喳喳地吵成一片,像熱鬧的菜市場一般。聽著這番吵聲,練習本大聲喊道:“你們先別吵,先別吵!現(xiàn)在你們排成一隊,我點到誰,你們就依次上來說一說朵朵最珍惜誰?!?/p>
聽了練習本這番話,文具們頓時安靜下來。它們有的推,有的擠,快速地排成一隊,等待練習本報到自己的名字。
“刨筆卷你先上來吧?!?/p>
“我覺得朵朵應該最珍惜我,每次把筆刨尖之后,都會把我肚子里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凈凈?!迸俟P卷是個大嗓門,一說話就把身旁的練習本吵得不耐煩。
“自動鉛筆你上來說?!?/p>
“我覺得朵朵最珍惜我,每次用我寫完作業(yè)之后,都會把里面的短筆芯取出來,使我的身體從不會堵塞?!?/p>
??
突然,朵朵推開房門走進來說:“剛才的一切,我都聽到了。你們中的每一位我都非常珍惜,你們應該學會謙讓?!?/p>
二年級:鄭嘉琪
第五篇:學會謙讓
學會謙讓
學會謙讓 一天晚上,我和弟弟去打羽毛球。突然,一陣打罵聲音響起。我情不自禁的跑去看。我顧不得人群的擁擠,看見一位亂蓬蓬的頭發(fā)的中年婦女和一位青年男子互相對峙著,惡狠狠的盯著對方。還沒到一會兒那個中年婦女抄起一個蘋果對青年男子砸去。他用手一擋 一天晚上,我和弟弟去打羽毛球。突然,一陣打罵聲音響起。我情不自禁的跑去看。我顧不得人群的擁擠,看見一位亂蓬蓬的頭發(fā)的中年婦女和一位青年男子互相對峙著,惡狠狠的盯著對方。還沒到一會兒那個中年婦女抄起一個蘋果對青年男子砸去。他用手一擋,然后向前往中年婦女沖去。
人群中,幾位孩子害怕的捂住了眼睛;老人們消失在人群中;幾位中學生看不下去了把頭往后轉過去;突然,人群里沖出兩個男人,黑色的皮膚顯出兇狠的光芒,手中拿著一個棍子對著中年婦女就是一打,中年婦女拼命反抗。另一個人就在砸東西。
事情的原因是這樣的:青年男子到中年婦女哪兒買五斤蘋果,結果回去一稱,發(fā)現(xiàn)少了一斤。就去和中年婦女理論,中年婦女不聽,就打起來了。
為了一斤蘋果而大打出手,見刀見血,值嗎?如果青年男子和中年婦女能互相謙讓會這樣嗎?
如果大家能夠互相謙讓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