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年說原文
《少年中國說》創(chuàng)作背景編輯
八國聯(lián)軍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少年中國說》寫于1900年,正在戊戌變法后,作者梁啟超流亡日本之時。那年是庚子年,當時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爆發(fā)了義和團愛國運動。帝國主義聯(lián)合起來,組成八國聯(lián)軍,勾結(jié)清政府,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當時八國聯(lián)軍制造輿論,污蔑中國是“老大帝國”,是“東亞病夫”,是“一盤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強共管或瓜分。而中國人中,有一些無知昏庸者,也跟著叫嚷“中國不亡是無天理”“任何列強三日內(nèi)就可以滅亡中國”,散布悲觀情緒,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戊戌變法失敗迫使梁啟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沒有就此放棄變法圖強的努力,到日本的當年就創(chuàng)辦了《清議報》,通過媒介竭力推動維新運動的繼續(xù)。當時帝國主義制造輿論,污蔑中國是“老大帝國”。為了駁斥帝國主義分子的無恥濫言,也糾正國內(nèi)一些人白暴自棄、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喚起人民的愛國熱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啟超適時地寫出這篇《少年中國說》。
文學(xué)賞析
《少年中國說》是梁啟超的代表作之一,是當時發(fā)表在《清議報》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響頗大,是一篇篇幅較長的政論文,作者站在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立場上,在文中將封建古老的中國與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國作了鮮明的對比,極力贊揚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勵人們肩負起建設(shè)少年中國的重任,表達了要求祖國繁榮富強的愿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被公認為梁啟超著作中思想意義最積極,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視為自己“開文章之新體,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
《少年中國說》開篇以駁斥西方列強和日本帝國對“我中國”的侮辱性的稱呼“老大帝國”入筆,引出梁啟超遠大而美好的政治理想——“少年中國”。作家以開闊的視野、博大的心胸,撫今追昔,在歷數(shù)唐虞郅治、秦漢雄杰、漢唐隆盛、康乾武功的基礎(chǔ)上,筆鋒頓挫,一轉(zhuǎn)而至感慨萬千:疇昔已隨歲月流轉(zhuǎn)為陳跡,“而今頹然老矣”!風(fēng)雨飄搖、山河破碎、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國為待死之國,民為待死之民。字里行間充滿著痛心疾首的深沉焦慮與憂愁。隨后,作家從政治家的遠見卓識指出造成國勢衰微的根源——“中國老朽”,亦即制度的因襲、官員的守舊。進而,作家指出創(chuàng)造少年中國的力量在于“中國少年”——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愛國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與此同時,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揭示了中國老朽與中國少年對于民族和時代的迥乎不同的責任心。在鮮明、冷峻的對照中,作家提出了“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張。在此基礎(chǔ)上,梁啟超以激昂飽滿的詩人般的筆觸描繪了一幅中國少年奮發(fā)有為而少年中國豪邁崛起的振奮民志、激動人心的畫面:美哉我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從思想上來說,《少年中國說》具有強烈的抒情性。一方面,文章極具批判的力度,對中國這個“老大帝國”逐層進行解剖,并對那些手握國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狀態(tài)作了無情的批判。另一方面,作者反復(fù)描述的“少年中國”則又寄托了作者渴望祖國繁榮昌盛的愛國思想和積極樂觀的民族自信心,同樣具有濃郁的抒情特質(zhì)。因此,梁啟超的“新文體”政論文往往以抒情之筆出政論之說?!渡倌曛袊f》通篇不是用冷靜的分析、嚴密的邏輯逐層論證,而似乎是順看情感的奔流,縱橫“詩”筆而成”文”。
從藝術(shù)上來說,《少年中國說》的價值首先在于其顛覆性地豐富了傳統(tǒng)散文的意象體系。文章不僅用“夕照”、“瘠?!薄ⅰ扒锪?、“隕石”等民族的、傳統(tǒng)的、為人熟知的形象對“老”作多側(cè)面的展示,從而對清帝國的衰敗萎頓進行了系統(tǒng)批判;而且大量地運用了“死?!?、“金字塔”、“西伯利亞大鐵路”等新時代、新生活、新知識、新事物提供的豐富形象,從而巧妙地把讀者的目光引向中華帝國之外的更為廣闊、豐富、鮮活、躍動的新世界。
從文體語言上來說,《少年中國說》也很有代表性,長短交替的句式、韻散結(jié)合的文風(fēng),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詞匯、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創(chuàng)造,無疑是對中國古代散文使用的詞法、句法系統(tǒng)進行了顛覆。就文體而言,《少年中國說》融辭賦、四
六、律句、古文于一爐,各體之間自由穿梭而又流利暢達,彰顯出作家深厚的操作文體的藝術(shù)功力。在中國文學(xué)語言、文體演進史上,梁啟超的散文無疑是從文言文轉(zhuǎn)變?yōu)榘自捨牡倪^渡形態(tài),并直接導(dǎo)出了五四白話文運動的方向。
《少年中國說》謳歌了祖國未來的英姿及其光輝燦爛的前程,對肩負著建設(shè)少年中國重任的中國少年寄予無限希望,鼓勵他們奮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國的戰(zhàn)斗中去。文字語言特點是高度凝練、概括,氣勢宏大,感情飽滿。文章多為四字一句,而且押韻,處運用反復(fù)、對偶、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大量地引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讀起來鏗鏘有力,朗朗上口。
后世影響編輯
梁啟超近一生坎坷波折,將民主進步之光帶給民眾,成為近代中國偉大啟蒙者。毛澤東說,年輕時影響他最大的人就是梁啟超;胡適說,少年時讀了梁啟超的文字像受到電擊。戊戌變法已經(jīng)過去一百多年,梁啟超卻從未淡出中國社會改革者的視野,每次我們回望梁啟超,都能夠強烈感受到新的啟迪與沖擊。
臺灣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梅家玲說:“他提出的對文化遺產(chǎn)的檢討的理念,對于青春、對于一個全新國家形態(tài)的憧憬和追求,感染并召喚了新一代的知識分子,直到現(xiàn)在,都有很大的影響力?!?/p>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風(fēng)行,將“少年”一詞在清末社會里變成一種時尚的革命名詞,彼時追求進步的年輕知識分子競相以“少年中國之少年”或“新中國之少年”自稱。1902年南洋公學(xué)學(xué)生組織“少年中國之革命軍”,而汪精衛(wèi)后來密謀行刺醇親王載灃被捕,吟出“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名句,“少年也已經(jīng)從概念、理想化身為血肉之軀、革命的先鋒、未來歷史的塑造者”。梁啟超面對腐敗無能的封建統(tǒng)治、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情勢,為喚醒民眾,救國圖強,寫下氣吞山河的《少年中國說》。這篇文章蘊含諸多的先進思想,善于從教育運行規(guī)律著眼,進行教育立意的深化,尤其在當代對加強與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主要思想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1。注重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培育2。要始終貫穿理想信念教育3。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4。堅定不移地貫徹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選擇。
作者簡介編輯
梁啟超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等,清朝光緒年間廣東新會人。近代中國啟蒙思想家,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政治家、教育家,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戊戌變法運動領(lǐng)袖之一。1890年赴京會試,不中。后投康有為門下,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xué)說并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人稱“康梁”。1895年春,梁啟超再次赴京會試,并協(xié)助康有為發(fā)動在京應(yīng)試舉人聯(lián)名請愿,是為“公車上書”。1898年,梁啟超回京參加變法維新。其間,梁啟超表現(xiàn)活躍,他的許多政論借助早期的媒體宣傳開始在社會上產(chǎn)生影響。變法失敗后,梁啟超逃亡日本并大量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xué)說,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影響很大。梁啟超涉獵廣泛,在哲學(xué)、文學(xué)、史學(xué)、經(jīng)學(xué)、法學(xué)、倫理學(xué)、宗教學(xué)等領(lǐng)域,均有建樹,一生著述宏富,其《飲冰室合集》凡148卷,計一千余萬字。
第二篇:說勤 原文
說勤
①中國有句俗話,叫作“一勤天下無難事”。唐代大文學(xué)家韓愈也說過:“業(yè)精于勤”。這就是說,學(xué)業(yè)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于勤奮好學(xué)。
②勤,對于上進的人來說,是一種美德。我們所說的勤,就是要人們珍惜時間,勤于學(xué)習(xí),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總結(jié)??垂沤裰型?,凡有建樹者,在其歷史的每一頁上,無不用辛勤的汗水寫著一個閃光的大字——“勤”。
③勤出成果。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動,艱苦奮斗了四十年,閱讀了數(shù)量驚人的書籍和刊物,其中作過筆記的就有一千五百種以上;我國歷史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從二十歲起就開始漫游生活,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匯集了大量的社會素材和歷史素材,為《史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chǔ);德國偉大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時間,搜集了大量材料,寫出了對世界文學(xué)界和思想界產(chǎn)生很大影響的詩劇《浮士德》;我國年青的數(shù)學(xué)家陳景潤,在攀登數(shù)學(xué)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nèi)外的有關(guān)上千本有關(guān)資料,通宵達旦地看書學(xué)習(xí),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可見任何一顯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勤奮分不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上海一個女青年堅持自學(xué),十年如一日,終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見,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勤分不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④勤出智慧。傳說古希臘有一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說家,因小時口吃,登臺演講時,聲音混濁,發(fā)音不準,常常被雄辯的對手所壓倒。可是,他氣不餒,心不灰,為克服這個弱點,戰(zhàn)勝雄辯的對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對大海朗誦,不管春夏秋冬,堅持五十年如一日,連爬山、跑步也邊走邊做演說,終于成為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我國宋代學(xué)者朱熹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福州有一個叫陳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讀一二百遍才能讀熟。但他不懶不怠,勤學(xué)苦練,別人讀一遍,他就讀三遍.四遍,天長日久,知識與日俱增,后來終于成了博學(xué)之士。這表明,即使有些天資比較差.反應(yīng)比較遲鈍的人,只要有勤奮好學(xué)的精神,同樣也是可以棄拙為巧,變拙為靈的。
⑤實踐證明,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一個人的知識多寡,關(guān)鍵在于勤奮的程度如何。懶惰者,永遠不會在事業(yè)上有所建樹,永遠不會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唯有勤奮者,才能在無垠的知識海洋里獵取到真智實才,才能不斷地開拓知識領(lǐng)域,獲得知識的酬報,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高爾基說過:“天才出于勤奮。”卡萊爾也說過:“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边@就是說,只要我們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艱苦的勞動中贏得事業(yè)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個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見的人,是一定能夠體會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第三篇:少年中國說全文
第四篇章:少年中國說
背景音樂:英雄的黎明
齊:天地蒼蒼,乾坤茫茫,中華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
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齊: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甲: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乙: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丙:鷹隼試翼,風(fēng)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焊蓪l(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4合: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齊: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fēng)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v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甲: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簤言瘴抑袊倌?,與國無疆!
齊: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第四篇:少年中國說
少年中國說 梁啟超
天地蒼蒼,乾坤(qián kūn)茫茫,中華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拍胸脯)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振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伸出右手臂)。潛龍騰淵,鱗爪(zhǎo)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yīnɡ sǔn)試翼,風(fēng)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yù yù)皇皇。
干將(gān jiāng)發(fā)硎(fā xíng),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斜伸左手臂)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ㄅe臂)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ㄅe雙臂)
第五篇:少年中國說
中國少年強
許吉如
演講稿
我選擇哪里是我喜歡,而不僅僅是需要,但是之所以我能繼續(xù)喜歡去選擇,是因為或許有更大層面的東西給了我資本,而于我個人沒有什么關(guān)系
我想請現(xiàn)場的男生去設(shè)想或者是回憶一個場景,你的女朋友呢,板著臉站在一邊,突然就很委屈的哭出來了。你問她什么都不開口的?!皩殞毿睦锟?,但是寶寶不說。”這個時候你心里很慌張,你想:不對呀,怎么回事呢?上個月看中的包我買了呀,昨天的朋友圈我點贊了呀,前天前女友發(fā)過來的短信我刪掉了的呀。這個時候她大小姐終于開口了,她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沒有安全感了?!边@個時候你的內(nèi)心是崩潰的,這是她第101次跟你提出安全感的概念。(鼓掌的那個哥們,可能你女朋友跟你提了200次。)這個時候男生會很沉默對吧,然后你妹子看你不理她就很慌啊,她就跑到知乎這樣的地方去提問。她發(fā)了個帖子叫:跟男朋友說沒有安全感,男朋友不理我了,姐妹們我該怎么辦?在線等,挺急的。
這種帖子底下一般評論也不會太多的,但是通常會有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老司機說一句廢話,而這句廢話被你的妹子視為真理。老司機就說:“妹子,安全感不是男朋友給的,安全感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啊。”這個老司機說的其實沒有錯,生活中的安全感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好好工作,會有物質(zhì)上的安全感,好好學(xué)習(xí),才能有期末考試的安全感,不作死你就不會死,那是愛情的安全感——安全感的本質(zhì),是我們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進行的一場等價交換。但是今天我想說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條件,不需要努力,我們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今年春天的時候我們學(xué)院組織同學(xué)去各個國家實地調(diào)研,我選擇了去位于中東地區(qū)的以色列,這個國家多災(zāi)多難,但卻是國際強國,所以我對它充滿了興趣。有兩個細節(jié)奠定了我對于這個國家的看法。第一個細節(jié)發(fā)生在機場。當時我去托運行行李,(大家都知道你托運行李一般就是5分鐘到10分鐘的時間,不會有人問你太多問題,對不對?)但是那一天,以色列的安檢人員對我進行了長達“半個小時”的盤問:你叫什么、姓什么、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念過什么學(xué)校、做過什么工作、去過哪些國家、有過什么夢想、寫過什么論文、愛過誰國......全部都要問。我覺得很被冒犯,因為我是一個普通的游客,你為什么要把我當做恐怖分子?這個時候我身邊的以色列同學(xué)跟我解釋,他說這其實是我們以色列航空多年的常態(tài),自從1948年建國以來,我們一直受到國際上各種恐怖勢力的襲擊,阿拉伯世界至今沒有承認我們的國家地位,所以我們只能用這種最保險的但是最笨的方法排查危險。國家太小,襲擊太多,我們輸不起。
第二個細節(jié)發(fā)生在機艙內(nèi),當飛機下降在特拉維夫這座城市的時候,機艙里響起了一陣掌聲。我很納悶,因為整趟行程是非常的安全的,沒有任何的氣流顛簸。換言之,它是一次常規(guī)到不能再常規(guī)的安全著陸,在這種情況下鼓掌有意義嗎?我的以色列同學(xué)又跟我解釋,他說:每一趟航班無論是國際航班還是國內(nèi)航班,只要安全著陸,我們就一定會鼓掌!因為我們對于安全有一種執(zhí)念。二戰(zhàn)時期,納粹對猶太人展開種族屠殺,我們的父輩不是在逃難就是在逃難的途中遇難,從那個時候起我們成為一個沒有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他的話讓我意識到:不安全感對于一個國家和他的國民而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不安 全感其實不影響你綜合國力的提升,因為不安全感催人奮進,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國防、軍事、科技、農(nóng)業(yè)、商業(yè)、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領(lǐng)域都是世界強國。但是這樣一種不安全感,一旦滲透進每一個國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進每一個國民他自己的心里,會讓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這份心安理得意味著,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釋你國家存在的正當性,你不需要時刻去提防國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擔心國破家亡而流落他鄉(xiāng)。這份安全感是一個國家給國民最根本的安全感。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們開頭所說它很多時候是一種等價交換,但是國家層面的安全感,是拋開個人因素不談,只因享有國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懼。
在美國的時候,我的班上有一個來自敘利亞的同學(xué),當他得知我畢業(yè)之后就要回到中國的時候,他跟我說:他說我很羨慕你呀,我的國家長年在內(nèi)戰(zhàn)。雖然在今天我們兩個都是在美國的留學(xué)生,但是我們各自都還有一個身份:我的身份叫敘利亞難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國國民。難民與國民的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你是否擁有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你是否一定要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一個別的國家,寄托在一紙非常冰冷的移民法案,還是說你可以輕飄飄的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這么好,我隨時可以回得來。
安全感所帶來的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是一個國家賦予年輕人最好的禮物。因為這意味著你不必因為在一個別國的國土上,成為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個體,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實實的,做一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國人,也會被善待。因為你的背后是一個穩(wěn)定的國家,而世界對你的國家,充滿敬畏。
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我經(jīng)學(xué)在在課堂上被我們老師安排,去向大家解釋中國的“十三五規(guī)劃”,“一帶一路”,解釋我們出臺不久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沖突”。其實我的語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觀點可能也很平凡,但是這樣的我能在課堂上永遠有一絲話語權(quán),那是因為他們覺得中國很重要,所以中國學(xué)生的話一定要聽。
一百多年前。梁啟超曾經(jīng)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中國強。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實道理反過來也一樣,中國強則少年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強。
因為一個強大的國家會賦予一個少年強大的安全感?;诎踩?,他可以自由的選擇他想生活的地點、職業(yè)狀態(tài)、乃至是心情。因為他是輕裝上陣去看這個世界,又理直氣壯的回到自己的家園。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如果你覺得你活很很舒服,那是因為有很多人在默默的為你付出。如果你覺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為你承擔風(fēng)險。他們是邊疆官兵,維和部隊,外交官,公共服務(wù)的各行各業(yè)……在為你和我更強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但即便不懈努力如他們,我們國家還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們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在在這個意義上,今日中國固然強,但今日之中國少年唯有更強。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驕傲的回應(yīng),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先生的期盼,告訴他說,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更強,中國強就是因為少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