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名言儲備:干群關(guān)系、遵紀(jì)守法篇
江西分校(jx.offcn.com)
2015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名言儲備:干群關(guān)系、遵紀(jì)守法篇
干群關(guān)系篇:
1、做人民的牛,做護(hù)堤的石,做爐中的炭,做鋪路的磚。(陳賽國)
2、人聚則強(qiáng),人散則弱。同心同德,庶幾有成。(清·魏源)
3、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宋·胡宏)
4、從來治國者,寧不忘漁樵。(明·謝榛)[釋義]從來治理國家的人,都不能忘記最普通的老百姓。“漁樵”泛指最普通的老百姓。
5、君舟民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荀子)
6、為官應(yīng)立“公仆志”,從政最貴“愛民心”。(當(dāng)代)
7、樹葉離開枝頭是腐爛的開始,干部脫離群眾是腐化的開端。(當(dāng)代)
8、力量越大,責(zé)任也就越大。(金龍升)
9、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李世民)[釋義]水能夠托載著船航行,但也能夠把船打翻弄沉。
10、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釋義]百姓是國家的根本,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就能太平。惟,惟獨,只有。邦,國。
11、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
12、公開是防腐的良藥,暗箱是腐敗的溫床。
13、清如秋菊何妨瘦,廉如梅花不畏寒。
14、權(quán)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15、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16、樂自清中出,煩從貪里來。
17、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
18、權(quán)力是一柄雙刃劍,用好了為民造福,用不好禍國殃民害己。
19、飲水當(dāng)思源,為官要清廉。遵紀(jì)守法篇:
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孟子)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3、執(zhí)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美·杰弗遜)
4、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5、誰把法律當(dāng)兒戲,誰就必然亡于法律。(英·拜倫)
江西中公教育總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陽明路310號江西省出版大廈8樓
江西分校(jx.offcn.com)
文章來源中公教育江西分校:http://jx.offcn.com/?wt.mc_id=bk11653
江西中公教育總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陽明路310號江西省出版大廈8樓
第二篇:2016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名言警句儲備:道德修養(yǎng)篇
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2016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名言警句儲備:道德修養(yǎng)篇
《左傳》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可見道德修養(yǎng)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dá)之基。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推進(jìn)道德建設(shè)進(jìn)行了戰(zhàn)略部署,為中國的核心價值體系建設(shè)奠定了基礎(chǔ)。為幫助各位考生提升道德類主題申論作文的深度和文采,中公教育專家特整理了以下道德修身的名言警句,以供考生參考。
1.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明·劉基)
【釋義】道德不廣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氣量不寬宏就不能使人們安全、安定。2.無德而官,則官不足以勸有德;無功而賞,則賞不足以勸有功。(宋·李覯)
【釋義】沒有道德的人作官,這樣的官就不能夠教育下屬樹立道德;對沒有功勞的人進(jìn)行獎賞,這樣的獎賞就不能激勵人們?nèi)チ⒐Α?/p>
3.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淮南子·人間訓(xùn)》)【釋義】天下有三種情況最危險:一是缺乏道德的人受到過多寵愛,二是才能低下的人占著高位,三是沒有大功的人享受豐厚的俸祿。
4.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臠之味,能敗十世之德。(清·唐甄)
【釋義】一個指頭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貪婪一片細(xì)肉的味道,能敗壞人們多年積成的道德。5.有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利物;無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殘身。(宋·胡宏)
【釋義】有道德的人富貴了,他以富貴之勢去做有利于人們的各種事物;沒有道德的人富貴了,他以富貴之勢來摧殘自己的身體。
6.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孔子)
【釋義】如果不多行善事,就不能夠成名;如果不多做惡事,就不會毀滅自身。7.不誘于譽,不恐于誹。(荀子)
【釋義】不被名譽所誘惑,不被誹謗所嚇倒。8.人重官非官重人,德勝才毋才勝德。(明·李廷機(jī))
【釋義】人們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職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應(yīng)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應(yīng)讓才勝過德。
9.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動之妄即改之。(明·薛喧)
【釋義】一有錯誤的念頭要立即遏制住,一有錯誤的舉動要立即改正過來。10.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孔子)
【釋義】德行淺薄而在要位上,知識少而謀劃大事,力量小而負(fù)重任,沒有不壞事的。11.見人之過,得己之過;聞人之過,得己之過。(宋·楊萬里)
【釋義】見到別人的過錯,象自己有了過錯去總結(jié)接受教訓(xùn);聽到說別人的過錯,也象自己發(fā)生了過錯去總結(jié)接受教訓(xùn)。12.人必其自愛也,然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諸。(漢·楊雄)
【釋義】人必須先要自愛,然后人們才會愛你;人必須先要自敬,然后人們才會敬你。原標(biāo)題:2016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名言警句儲備:道德修養(yǎng)篇
更多信息關(guān)注:云南人事考試網(wǎng) 云南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
第三篇:2016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名言儲備:愛國、治國、納諫、社會公平篇
江蘇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
http://js.offcn.com
2016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名言儲備:愛國、治國、納諫、社會
公平篇
更多請關(guān)注:江蘇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
輔導(dǎo)簡章:2015江蘇公務(wù)員面試輔導(dǎo)簡章
愛國篇:
1、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爵。(清·陳璧)[釋義]一片赤膽忠心為了報效國家,能留下愛國報國的業(yè)績名聲勝過被封官爵。
2、丈夫所志在經(jīng)國,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釋義]大丈夫所應(yīng)有的志向是經(jīng)營好國家,能夠使天下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3、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三國·曹植)[釋義]閑居著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國家的困難。
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釋義]假如對國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來,哪能因為有禍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5、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清·顧炎武)[釋義]國的興盛與衰亡,每一個人都有責(zé)任。治國篇:
1、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列子·說符》)
2、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6、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房玄齡語)
7、正其本者萬事理,勞于永者逸于使。(唐?張九齡《對嗣魯王道堅所舉道侔伊呂科?第一道》)[釋義]勞于永,為長遠(yuǎn)利益而操勞。逸,安心。使,經(jīng)常忙碌。
8、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釋義]居安,處于安全的境況。備,事先有準(zhǔn)備。
9、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老子》六十四章)
江蘇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
http://js.offcn.com [釋義]為wéi:做,防止。未有,沒有發(fā)生之時。未亂,尚未發(fā)生**。
10、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魏徽上疏)[釋義]浚,開浚,疏通。
11、召遠(yuǎn)在修近,閉禍在除怨。(《管子?版法》)[釋義]召遠(yuǎn),招徠遠(yuǎn)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國內(nèi)。閉,堵塞。納諫篇:
1、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宋?蘇軾《講田友直字序》)[釋義]夫,一般人。諾諾,連聲答應(yīng),表示順從不違。士,有識見的人。諤(è)諤,直言爭論。
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jīng)誤者在諸子。(漢?王充《論衡?書解篇》)[釋義]宇,屋檐。失,失誤。草野,指民間。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諸子,諸子百家。
3、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黃石公)社會公平篇: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
2、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吳兢)
3、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4、力量來自公正。(林肯)
5、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清·康有為)
6、缺乏公正,則無道義可言。(西塞羅)
第四篇:2015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名言儲備:愛國、治國、納諫、社會公平篇
中公教育·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2015國家公務(wù)員考試申論名言儲備:愛國、治國、納諫、社會公平篇
愛國篇:
1、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爵。(清·陳璧)[釋義]一片赤膽忠心為了報效國家,能留下愛國報國的業(yè)績名聲勝過被封官爵。
2、丈夫所志在經(jīng)國,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釋義]大丈夫所應(yīng)有的志向是經(jīng)營好國家,能夠使天下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3、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三國·曹植)[釋義]閑居著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國家的困難。
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釋義]假如對國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來,哪能因為有禍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5、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清·顧炎武)[釋義]國的興盛與衰亡,每一個人都有責(zé)任。治國篇:
1、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列子·說符》)
2、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6、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房玄齡語)
7、正其本者萬事理,勞于永者逸于使。(唐?張九齡《對嗣魯王道堅所舉道侔伊呂科?第一道》)[釋義]勞于永,為長遠(yuǎn)利益而操勞。逸,安心。使,經(jīng)常忙碌。
8、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釋義]居安,處于安全的境況。備,事先有準(zhǔn)備。
9、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老子》六十四章)[釋義]為wéi:做,防止。未有,沒有發(fā)生之時。未亂,尚未發(fā)生**。
10、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魏徽上疏)[釋義]浚,開浚,疏通。
11、召遠(yuǎn)在修近,閉禍在除怨。(《管子?版法》)[釋義]召遠(yuǎn),招徠遠(yuǎn)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國內(nèi)。閉,堵塞。納諫篇:
1、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宋?蘇軾《講田友直字序》)[釋義]夫,一般人。諾諾,連聲答應(yīng),表示順從不違。士,有識見的人。諤(è)諤,直言爭論。
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jīng)誤者在諸子。(漢?王充《論衡?書解篇》)[釋義]宇,屋檐。失,失誤。草野,指民間。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諸子,諸子百家。
3、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黃石公)社會公平篇: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
2、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吳兢)
3、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4、力量來自公正。(林肯)
更多公職類考試信息和資料
中公教育·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5、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清·康有為)
6、缺乏公正,則無道義可言。(西塞羅)
更多公職類考試信息和資料
第五篇:名言警句遵紀(jì)守法篇
遵紀(jì)守法篇
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献?/p>
2.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n非子
3.不為重寶虧其命,故曰令貴于寶;不為愛人而枉其法,故曰法愛于人。
——管仲
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6.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7.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yīng)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但丁
8.誰把法律當(dāng)兒戲,誰就必然亡于法律?!輦悾ㄓⅲ?/p>
9.執(zhí)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遜(美)
10.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獊喞锸慷嗟?/p>
—— 張衡 —— 孟德斯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