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名人名言語錄(精選100句)
1、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
2、他所談的我?guī)缀醵纪浟耍扔诓徽劇?/p>
3、但就我自己說罷,七年前為了幾個人,就發(fā)過不少激昂的空論,后來聽慣了電刑、槍斃、斬決、暗殺的故事,神經(jīng)漸漸麻木,也無言說了。
4、誠然,“無毒不丈夫”,形諸筆墨,卻還不過是小毒。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zhuǎn)過去。
5、巨大的建筑,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
6、我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chuàng)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dǎo)。
7、一碗酸辣湯,耳聞口講的,總不如親自呷一口的明白。
8、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來,滿本上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9、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后。
10、有一種可嘆的事,是讀者的感覺,往往還是叭兒靈。叭兒明白了,他們還不懂,甚而至于連譏刺,反話,也不懂?,F(xiàn)在的青年,似乎所注意的范圍,大抵很狹小,這卻比文壇上之多叭兒更可慮。
11、創(chuàng)作翻譯和批判,我沒有研究過等次,但我都給以相當?shù)淖鹬?。對于常被奚落的翻譯和介紹,也不輕視,反以為力量是非同小可的。
12、有些改革者,是極愛談改革的,但真的改革到了身邊,卻使他恐懼。
13、我來廈門,雖是為了暫避軍閥官僚“正人君子”們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幾時,及有些準備,不料有些人遂以為我被奪掉筆墨了,不再有開口的可能,便即翻臉攻擊,想踏著死尸站上來,以顯他的英雄,并報他自己心造的仇恨……但無論如何,用這樣的手段,想來征服我,是不行的,
14、有兩種很特別的現(xiàn)象:一種是新的來了好久之后而舊的又回復(fù)過來,即是反復(fù),一種是新的來了好久之后而舊的并不廢去,即是孱雜……雖至今日,而許多作品里面,唐宋的,甚而至于原始人民的思想手段的糟粕都還在。
15、要進步或不:退步;總須時時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異域,倘若各種顧忌,各種小心,各種嘮叨,這么做即違了祖宗,那么做又像了夷狄,終生惴惴如在薄冰上,發(fā)抖尚且來不及,怎么會做出好東西來。
16、誰說中國人不善于改變呢?每一新的事物進來,起初雖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然會改變。不過并非將自己變得合于新事物,乃是將新事物變得合于自己而已。
17、紳士將一點騙人的自以為所謂恩惠,頒給下等人,而下等人不大感謝時,則斥之日“不識抬舉!”
18、現(xiàn)在的許多論客,多說我會發(fā)脾氣,其實我覺得自己倒是從來沒有因為—點小事情,就成友或成仇的人。我還不少幾十年的老朋友,要點就在彼此略小節(jié)而取其大。
19、驕和諂相糾結(jié)的,是沒落的古國人民的精神的特色。
20、文字在人民間萌芽,后來卻一定為特權(quán)者所收攬。
21、這兩部小說(指《毀滅》和《鐵流》——編者),雖然粗制,卻并非濫造,鐵的人物和血的戰(zhàn)斗,實在夠使描寫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嬌百媚的佳人的所謂“美文”,在這面前淡到毫無蹤影。
22、當我在家鄉(xiāng)的村子里看中國舊戲的時候,是還未被教育成“讀書人”的時候,小朋友大抵是農(nóng)民。愛看的是翻筋斗,跳老虎,……對于劇情,似乎都不大和我們有關(guān)系。大面和老生的爭城奪地,小生和正旦的離合悲歡,全是他們的事,捏鋤頭柄人家的孩子,自己知道是決不會登壇拜將,或上京赴考的。
23、“白描”卻并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diào):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
24、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于舊狀況那么心平氣和,于較新的機運就這么疾首蹙額;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興之事就這么求全責備?
2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26、我是愛讀雜文的一個人,而且知道愛讀雜文還不只我一個,因為它“言之有物”。我還更樂觀于雜文的開展,日見其斑斕。第一是使中國的著作界熱鬧,活潑;第二是使不是東西之流縮頭;第三是使所謂“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作品,在相形之下,立刻顯出不死不活相。
27、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外還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進的。
28、中國太難改變了,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動,能改裝。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我想這鞭子總要來,……總要打到的。
29、我們看歷史,能夠據(jù)過去以推知未來,看一個人的以往的經(jīng)歷,也有一樣的效用。
30、無聊的打諢,是非徒無益,而且有害的。
31、如果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贊嘆,撫摩,陶醉,那可簡直是萬劫不復(fù)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別人永遠安住于這生活。
32、震駭一時的犧牲,不如深沉的韌性的戰(zhàn)斗。
33、也就是白活一世,于己于人,都無益處。
34、刪夷枝葉的人,決定得不到花果。
35、中國確也還盛行著《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但這是為了社會還有三國氣和水滸氣的緣故。
36、不待說,知識階級有知識階級的事要做,不應(yīng)特別看輕,然而勞動階級決無特別例外地優(yōu)待詩人或文學(xué)家的義務(wù)。
37、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8、革命當然有破壞,然而更需要建設(shè),破壞是痛快的,但建設(shè)卻是麻煩的事。
39、我生長于都市的大家庭里,從小就受著古書和師傅的教訓(xùn),所以也看得勞苦大眾和花鳥一樣。有時感到所謂上流社會的虛偽和腐敗時,我還羨慕他們的安樂。但我母親的母家在農(nóng)村,使我能夠間或和許多農(nóng)民相親近,逐漸知道他們是畢生受著壓迫,很多苦痛,和花鳥并不一樣了。
40、敵人不足懼,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是友軍中的從背后來的暗箭;受傷之后,同一營壘中的快意的笑臉。因此,倘受了傷,就得躲入深林,自己舐干,扎好,給誰也不知道。我以為這境遇,是可怕的。我倒沒有什么灰心,大抵休息一會,就仍然站起來,然而好像終競也有影響,不但顯于文章上,連自己也覺得近來還是“冷”的時候多了。
41、還記得在發(fā)熱時(指魯迅肺病發(fā)作時——編者),又曾想到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種儀式,是請別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別人。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指當時那些投敵而冒充“先覺”的叛徒們——編者)問起我來,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42、經(jīng)驗的所得的結(jié)果無論好壞,都要很大的犧牲,雖是小事情,也免不掉要付驚人的代價。
43、左翼文藝有革命的讀者大眾支持,“將來”正屬于這一面。
44、其實,戰(zhàn)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無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關(guān)聯(lián),這才是實際上的戰(zhàn)士。
45、虛懸了一個“極境”,是要陷入“絕境”的。
46、中國的一般的民眾,尤其是所謂愚民,雖稱孔子為圣人,卻不覺得他是圣對于他,是恭謹?shù)?,卻不親密。但我想,能像中國的愚民那樣,懂得孔子的,恐怕世界上是再也沒有的了。不錯,孔子曾經(jīng)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quán)勢者設(shè)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這就是“禮不下庶人”。成為權(quán)勢者們的.圣人,終于變了“敲門磚”,實在也叫不得冤枉。
47、中國的舊學(xué)說舊手段,實在從古以來,并無良效,無非使壞人增長些虛偽,好人無端的鄉(xiāng)受些人我都無利益的苦痛罷了。
48、以前,外國人所作的書籍,多是嘲罵中國的腐敗;到了現(xiàn)在,不大嘲罵了,或者反而稱贊中國的文化了。常聽到他們說“我在中國住得很舒服呵!”這就是中國人已經(jīng)漸漸地把自己的幸福送給外國人享受的證據(jù)。所以他們愈贊美,我們中國將來的苦痛要愈深的!
49、小心謹慎的人,偶然遇見仁人君子或雅人學(xué)者時,倘不會幫閑湊趣,就須遠遠避開,愈遠愈妙。假如不然,即不免要碰著和他們口頭大不相同的臉孔和手段。
50、這些采取;并非片斷的古董的雜陳,必須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贅說的事,恰如吃用牛羊,棄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養(yǎng)及發(fā)達新的生體,決不因此就會“類乎”牛羊的。
51、所以現(xiàn)在的中國,社會上毫無改革,學(xué)術(shù)上沒有發(fā)明,美術(shù)上也沒有創(chuàng)作;至于多人繼續(xù)的研究,前仆后繼的探險,那更不必提了。國人的事業(yè),大抵是專謀時式的成功的經(jīng)營,以及對于一切的冷笑。
52、一個人處在沉悶的時代,是容易喜歡看古書的,作為研究,看看也不要緊,不過深入之后,就容易受其浸潤,和現(xiàn)代離開。
53、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和異族屠戮,奴隸,敲掠,刑辱,壓迫下來的,非人類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過,每一考查,真教人覺得不像活在人間。
54、實彈打出來的卻是青年的血。血不但不掩于墨寫的謊語,不醉于墨寫的挽歌;威力也壓它不住,因為它已經(jīng)騙不過,打不死了。
55、人生現(xiàn)在實在苦痛,但我們總要戰(zhàn)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給后來的。我們這樣的活下去罷。
56、然而在實際上,文學(xué)界的陣線卻更加分明了。蒙蔽是不能長久的,接著起來的又將是一場血腥的戰(zhàn)斗。
57、我對于名聲,地位,什么都不要。
58、論“費厄潑賴”這一篇,……雖然不是我的血所寫,卻是見了我的同輩和比我年幼的青年們的血寫的。
59、口中國人的脊梁中國人向來有點自大?!豢上]有“個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愛國的自大”。這便是文化競爭失敗之后,不能再見振拔改進的原因。
60、社會停滯著,文藝決不能獨自飛躍,若在這停滯的社會里居然滋長了,那倒是為這社會所容,已經(jīng)離開革命。
61、我以為要論作家的作品,必須兼想到周圍的情形。
62、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并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tài),這才較為確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說夢的。
63、由歷史所指示,凡有改革,最初,總是覺悟的智識者的任務(wù)。但這些智識者,卻必須有研究,能思索,有決斷,而且有毅力。他也用權(quán),卻不是騙人,他利導(dǎo),卻并非迎合。他不看輕自己,以為是大家的戲子,也不看輕別人,當作自己的嘍羅。他只是大眾中的一個人,我想,這才可以做大眾的事業(yè)。
64、口堅忍不拔,持久戰(zhàn)斗敢想、敢說、敢做、敢斗爭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先該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
65、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
66、世界竟是這么廣大,而又這么狹窄;窮人是這么相愛,而又不得相愛;暮年是這么孤寂,而又不安于孤寂。
67、“不恥最后”。即使慢,馳而不息,縱會落后,縱會失敗,但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
68、用秕谷來養(yǎng)青年,是決不會壯大的,將來的成就,且要更渺小。
69、愈是無聊賴,沒出色的腳色,愈想長壽,想不朽,愈喜歡多照自己的照片,愈要占據(jù)別人的心,愈善于擺臭架子。
70、中國自古以來,就在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麄兪侵袊募沽骸?/p>
71、兒童與國家之關(guān)系,十余年后,皆為成人,—國盛衰,有系于此,則欲尋求方術(shù),有所振策,是為研究。、兒童之精神,雖以外物而有殊別:然有不可不同具者,則為中國國民應(yīng)有三:德與智與美三者。所以養(yǎng)成之者,則有小學(xué)校與社會教育。
72、要有茂林嘉卉,卻非先有這萌芽不可。
73、人們因為能忘卻,所以自己能漸漸的脫離了受過的苦痛,也因為能忘卻,所以照樣得再犯前人的錯誤。
74、什么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75、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為了一些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7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77、現(xiàn)在的所謂教育,世界上無論那一國,其實都不過是制造許多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要適如其分,發(fā)展各各的個性,這時候還未到來。
78、不滿是向上的車輪,難免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
79、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了。
80、早已成為渣滓,只值得煩厭和唾棄。
81、只要能培育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
82、我獨自向著自己的旅館走,寒風和雪片撲在臉上,倒覺得很爽快。見天色已是黃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織在密雪的純白而不定的羅網(wǎng)里。
83、咱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我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我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84、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85、但我也沒有在古今的名人中,發(fā)見能夠確保決無虛偽的人,所以對于人,我以為只能隨時取其一段一節(jié)。
86、疑并不是缺點??偸且桑⒉幌聰嗾Z,這才是缺點。
87、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創(chuàng)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88、偉大的心胸,應(yīng)該表現(xiàn)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yīng)付開始的不幸。魯迅人在逆境里比在在順境里更能堅強不屈。遇厄運時比交好運時容易保全身心。
89、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籠外,早已不能奮飛?,F(xiàn)在總算脫出這牢籠了,我從此要在新的開闊的天空中翱翔,趁我還未忘卻了我的翅子的扇動。
90、以后應(yīng)該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寫下去,不管修辭,也不要回頭看。等到成后,擱它幾天,然后再來復(fù)看,刪去若干,改換幾字。在創(chuàng)作的塗中,一面練字,真要把感興打斷的。
91、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
92、學(xué)習??次膶W(xué)書,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學(xué)青年,往往厭惡數(shù)學(xué)、理化、史地、生物學(xué),以為這些都無足輕重,后來變成連常識也沒有。
93、踏上人生的旅途罷。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94、泥土和天才比,當然是不足齒數(shù)的,然而不是堅苦卓絕者,也怕不容易做;不過事在人為,比空等天賦的天才有把握。這一點,是泥土的偉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
95、現(xiàn)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
96、節(jié)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97、使一個人的有限的性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性命。
98、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99、愿中國青年都掙脫寒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醒目事的干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暗中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待炬火。
100、游戲是兒童最合法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魯迅名人名言語錄匯總80句精選
1、撒一點小謊,可以解無聊,也可以消悶氣;到后來,忘卻了真,相信了謊。也就心安理得,天趣盎然了起來。
2、熟識的墻壁,壁端的棱線;熟識的書堆,堆邊未訂的畫集,外面的進行的夜,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guān)。
3、一碗酸辣湯,耳聞口講的,總不如親自呷一口的明白。
4、小市民總愛聽人們的丑聞,尤其是有些熟識人的丑聞。
5、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么來的,它終必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
6、兒童與國家之關(guān)系,十余年后,皆為成人,—國盛衰,有系于此,則欲尋求方術(shù),有所振策,是為研究。
7、一認真,便趨于激烈,發(fā)揚則送掉自己的命,沉靜著,又嚙碎了自己的心。
8、現(xiàn)在是多么切迫的時候,作者的任務(wù),是在對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是感應(yīng)的神經(jīng),是攻守的手足。潛心于他的鴻篇巨制,為未來的文化設(shè)想,固然是很好的,但為現(xiàn)在抗爭,卻也正是為現(xiàn)在和未來的戰(zhàn)斗的作者,因為失掉了現(xiàn)在,也就沒有了未來。
9、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10、我看中國有許多知識分子,嘴里用各種學(xué)說和道理,來粉飾自己的行為,其實卻只顧自己一個的便利和舒服,凡有被他遇見的,都用作生活的材料,一路吃過去,像白蟻一樣,而遺留下來的,卻只是一條排泄的糞。社會上這樣的東西一多,社會是要糟的。
11、中國公共的東西,實在不容易保存。如果當局者是外行,他便將東西糟完,倘是內(nèi)行,他便將東西偷完。
12、自從新思潮(指馬克思列寧主義——編者)來到中國以后,其實何償有力,而一群老頭子(指胡適之流——編者),還有少年,卻已喪魂失魄的來講國故了,他們說,“中國自有許多好東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新,正如放棄祖宗遺產(chǎn)一樣不肖?!薄舷壬韲?,當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讀死書,……但若拿了這面旗子來號召,那就是要中國永遠與世界隔絕了,倘以為大家非如此不可,那更是荒謬絕倫!
13、讀書人常??摧p別人,以為較新,較難的字句,自己能懂,大眾卻不能懂,所以為大眾計是必須徹底掃蕩的:說話作文,越俗,就越好。
14、現(xiàn)在的許多論客,多說我會發(fā)脾氣,其實我覺得自己倒是從來沒有因為—點小事情,就成友或成仇的人。我還不少幾十年的老朋友,要點就在彼此略小節(jié)而取其大。
15、我們需要的,不是作品后面添上去的口號和矯作的尾巴,而是即全部作品中的真實的生活,生龍活虎的戰(zhàn)斗,跳動著的脈搏,思想和熱情,等等。
16、看生物,是一到?;?,往往要滅亡的。未有人類以前的許多動植物,就因為太專化了,失其可變性,環(huán)境一改,無法應(yīng)付,只好滅亡。
17、當我在家鄉(xiāng)的村子里看中國舊戲的時候,是還未被教育成“讀書人”的時候,小朋友大抵是農(nóng)民。愛看的是翻筋斗,跳老虎,……對于劇情,似乎都不大和我們有關(guān)系。大面和老生的爭城奪地,小生和正旦的離合悲歡,全是他們的事,捏鋤頭柄人家的孩子,自己知道是決不會登壇拜將,或上京赴考的。
18、今之名人……要抹殺舊賬,從新做人,比起常人的方法來,遲速真有郵信和電報之別。不怕迂緩一點的,就出一回洋,造一個寺,生一場病,游幾天山;要快,則開一次會,念一卷經(jīng),演說一通,宣言一下,或者睡一夜覺,做一首詩也可以;要更快,那就自打兩個嘴巴,淌幾滴眼淚,也照樣能夠另變一人,和“以前之我”絕無關(guān)系?!绻@樣變法,還覺得麻煩,那就白一白眼,反問道“這是我的賬?”如果還嫌麻煩,那就眼也不白,問也不問,而現(xiàn)在所流行的卻大抵是后一法。
19、就是為了一點點犒賞,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還要做更廣泛的奴才,還得出錢去買做奴才的權(quán)利,這是墮民以外的自由人所想不到的罷。
20、翻翻過去的血的流水賬簿,原也未始不能夠推見將來,只要不將那賬目來作消遣。
21、每一新制度,新學(xué)術(shù),新名詞,傳人中國,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烏黑一團,化為濟私助焰之具,科學(xué),亦不過其一而已。此弊不去,中國是無藥可救的。
22、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外還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進的。
23、要做解放子女的父母,也應(yīng)預(yù)備一種能力。便是自己雖然已經(jīng)帶著過去的色采,卻不失獨立的本領(lǐng)和精神,有廣博的趣味,高尚的娛樂。
24、中國老例,一死是常常能夠增價的'。
25、生在有階級的社會里而要做超階級的作家,生在戰(zhàn)斗的時代而要離開戰(zhàn)斗而獨立,生在現(xiàn)在而要做給與將來的作品,這樣的人,實在也是一個心造的幻影,在現(xiàn)實世界上是沒有的。要做這樣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著頭發(fā),要離開地球一樣,他離不開,焦躁著,然而并非因為有人搖了搖頭,使他不敢拔了的緣故。
26、大破騎墻折中戰(zhàn)斗一定有傾向。
27、刪夷枝葉的人,決定得不到花果。
28、惡意的批評家在嫩苗的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
29、作者寫出創(chuàng)作來,對于其中的事情,雖然不必親歷過,最好是經(jīng)歷過?!宜^經(jīng)歷,是所遇,所見,所聞,并不一定是創(chuàng)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天才們無論怎樣說大話,歸根結(jié)蒂,還是不能憑空創(chuàng)造。描神畫鬼,毫無對證,本可以??苛松袼?,所謂“天馬行空”似的揮寫了,然而他們寫出來的,也不過是三只眼,長頸子,就是在常見的人體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長了頸子二三尺而已。這算什么本領(lǐng),這算什么創(chuàng)造?
30、乾隆朝的纂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為一代之盛業(yè)的,但他們卻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nèi)廷,還頒之文風較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里面,也曾經(jīng)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
31、有些外人,很希望中國永是一個大古董以供他們的賞鑒,這雖然可惡,卻還不奇,因為他們究竟是外人。而中國竟也有自己還不夠,還要率領(lǐng)了少年,赤子,共成一個大古董以供他們的賞鑒者,則真不知是生著怎樣的心肝。
32、不要只用力于抹殺別個,便和自己一樣的空無,而必須跨過那站著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
33、被壓迫者即使沒有報復(fù)的毒心,也決無被報復(fù)的恐懼,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兇手或其幫閑們,這才贈人以“犯而勿?!被颉拔鹉钆f惡”的格言,——我到今年,也愈加看透了這些人面東西的秘密。
34、我極愿意先看看戰(zhàn)斗的青年的戰(zhàn)斗。
35、我就是這樣,并不想以騎墻和陰柔來買人尊敬。
36、凡批評家的對于文人,或文人們的互相評論,各各“指其所短,揚其所長”固可,即“掩其所短,稱其所長”亦無不可。然而那一面—定得有“所長”,這一面—定得有明確的是非,有熱烈的好惡。
37、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么來的,它終必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38、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是務(wù),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若其道術(shù),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
39、現(xiàn)在有些不滿于文學(xué)批評者,總說近幾年的所謂批評,不外乎捧與罵。其實所謂捧與罵者,不過是將稱贊與攻擊,換了兩個不好看的字眼,指英雄為英雄,說娼婦是娼婦,表面上雖像捧與罵,實則說得剛剛合式,不能責備批評家的。批評家的錯處,是在亂罵與亂捧,例如說英雄是娼婦,舉娼婦為英雄。
40、中國的文化,我可是實在不知道在哪里。所謂文化之類,和現(xiàn)在的民眾有什么關(guān)系,什么益處呢?近來外國人也時常說,中國人禮儀好,中國人肴饌好。中國人也附和著。但這些事和民眾有什么關(guān)系?車夫先就沒有錢來做禮服,南北的大多數(shù)的農(nóng)民最好的食物是雜糧。有什么關(guān)系?
41、我的雜感集中,《華蓋集》及《續(xù)編》中文,雖大抵和個人斗爭,但實為公仇,決非私怨,而銷數(shù)獨少,足見讀者的判斷,亦幼稚者居多也。
42、中國的一般的民眾,尤其是所謂愚民,雖稱孔子為圣人,卻不覺得他是圣對于他,是恭謹?shù)模瑓s不親密。但我想,能像中國的愚民那樣,懂得孔子的,恐怕世界上是再也沒有的了。不錯,孔子曾經(jīng)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quán)勢者設(shè)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這就是“禮不下庶人”。成為權(quán)勢者們的圣人,終于變了“敲門磚”,實在也叫不得冤枉。
43、小心謹慎的人,偶然遇見仁人君子或雅人學(xué)者時,倘不會幫閑湊趣,就須遠遠避開,愈遠愈妙。假如不然,即不免要碰著和他們口頭大不相同的臉孔和手段。
44、這些采??;并非片斷的古董的雜陳,必須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贅說的事,恰如吃用牛羊,棄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養(yǎng)及發(fā)達新的生體,決不因此就會“類乎”牛羊的。
45、只有真的聲音,才能感動中國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須有了真的聲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46、現(xiàn)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
47、提倡白話的時候,保守者對于改革者的第一彈,是說改革者不識字,不通文,所以主張用白話。對于這些打著古文旗子的敵軍,是就用古書作“法寶”,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證明了反對白話者自己的不識字,不通文。要不然,這古文旗子恐怕至今還不倒下。
48、我也對于自己的壞脾氣,時時痛心,想竭力的改正一下。
49、《現(xiàn)實》中的論文,有些已較舊,有些是公謨學(xué)院中的人員所作,因此不免有學(xué)者架子,原是屬于“難懂”這一類的。但譯這類文章,能如史鐵兒之清楚者,中國尚無第二人,單是為此,就覺得他死得可惜。
50、中國青年之至死不屈者,亦常有之。
51、倘若思想照舊,便仍然換牌不換貨。
52、青年思想簡單,不知道環(huán)境之可怕,只要一時聽得暢快,說得暢快,而實際上卻是大大的得不償失。
53、近幾年來,在這里也玩著帶了鎖鏈的跳舞,連自己也覺得無聊,今年雖已大有“保護正當輿論”之意,但我倒想不寫批評了,或者休息,或者寫別的東西。
54、我覺得中國人所蘊蓄的怨憤已經(jīng)夠多了,自然是受強者的蹂躪所致的。但他們卻不很向強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發(fā)泄,兵和匪不相爭,無槍的百姓卻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證據(jù)。再露骨地說,怕還可以證明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萬丈的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燒掉什么呢?
55、要治這麻木狀態(tài)的國度,只有一法,就是“韌”,也就是“鍥而不舍”。逐漸的做一點,總不肯休,不至于比“輕于一擲”無效的。
56、只要從來如此,便是寶貝……
57、一個人的生命是可寶貴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寶貴,生命犧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這死是值得的。
58、愈是無聊賴,沒出色的腳色,愈想長壽,想不朽,愈喜歡多照自己的照片,愈要占據(jù)別人的心,愈善于擺臭架子。
59、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60、凡活的而且在生長者,總有著希望的前途。
61、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擠,總會有的。
62、刪掉枝葉的人,注定得不到花果。
63、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我想這鞭子總要來,好壞是別一問題,然而總要打到的。但是從那里來,怎么地來,我也是不能確切地知道。
64、所以我就有一種偏見,以為天下本無所謂閑事,只因為沒有這許多遍管的精神和力量,于是便只好抓一點來管。
65、“不恥最后”。即使慢,駛而不息??v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目標。
66、我每看戶外會時,常常這樣想: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67、人生很窄,得失只在方寸間。人生很寬,成敗猶在千里外。
68、發(fā)思古之幽情,往往為了此刻。
69、時間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擠,總還是會有的。
70、我可是覺得在北京仿佛沒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說,地氣北轉(zhuǎn)了,這里在先是沒有這么和暖。只是我總以為沒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銜接起來,夏才去,冬又開始了。
71、冰的針刺著我的靈魂,使我永遠苦于麻木的疼痛。生活的路還很多,我也還沒有忘卻翅子的扇動,我想?!彝蝗幌氲剿乃?,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
72、照我自己想,雖然不是惡人,自從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難說了。他們似乎別有心思,我全猜不出。況且他們一翻臉,便說人是惡人。我還記得大哥教我做論,無論怎樣好人,翻他幾句,他便打上幾個圈;原諒壞人幾句,他便說“翻天妙手,與眾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們的心思,究竟怎樣;況且是要吃的時候。
73、我愿意這樣,朋友——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并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
74、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75、我很早就希望中國的站出來,對于中國的社會文明,都毫無忌憚地加以批評。
76、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77、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沒。
78、心事浩芒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79、時間,天天獲得的都是二十四小時,但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伶俐和氣力,給懶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懊悔。
80、游戲是兒童最合法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