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題教學活動--語言
耳朵上的綠星星(中班語言主題教學活動)
2011級學前教育1班 02號
楊麗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萌發(fā)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感悟故事中所傳這的友愛情感。
2、豐富幼兒的語言,培養(yǎng)幼兒思維能力以及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3、引導幼兒仔細傾聽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和欣賞故事內(nèi)容。
活動重點、難點:幫助幼兒理解、感悟故事中所傳達的友愛情感。活動準備:
1、制作課件《耳朵上的綠星星》、故事錄音帶;
2、教具:小草、玫瑰花、螢火蟲、星星頭飾;小松鼠指偶等;
3、畫有小松鼠圖像的畫紙(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幼兒畫筆若干。活動過程:
一、提出疑問,導入課題
師:孩子們,你們好!你們愛自然么?你們是怎么跟自然做朋友的呢?
小松鼠:小朋友們好?。ㄐ∷墒笥芍笇Ю蠋煱缪荩?/p>
師:哦,是小松鼠來了,咦,小松鼠你的耳朵上怎么還有星星呀?星星不是在天上嗎?這是怎么回事?
小松鼠:聽了下面的故事,你們就知道了!請聽故事《耳朵上的綠星星》!
二、教師有感情的講述第一遍故事。師:孩子們,你們說這個故事名字叫什么?(〈耳朵上的綠星星〉)師:小松鼠,我們的孩子說得對嗎? 小松鼠:對!
師:那么,螢火蟲為什么跑到你的耳朵上呢?
小松鼠: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請你們看看我?guī)淼膱D片吧!師:喲,小松鼠還給我們帶了好看的圖片,讓我們快來看吧。
三、播放課件
請小朋友欣賞,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1、播放第一部分a、小松鼠上臺表演節(jié)目,他想怎樣來打扮自己b、小松鼠打扮了嗎?(沒有)為什么c、這件事情讓誰看到了?(螢火蟲)螢火蟲怎么說的?它為什么說小松鼠真好?d、小松鼠沒有戴用草編成的帽子、也沒有戴用花編成的項鏈,那他是怎樣去參加音樂會呢?
2、播放第二部分a、晚上,小松鼠是怎樣參加音樂會的?b、是呀!小松鼠一點也沒打扮,可是幕布一拉開,臺下的觀眾都驚呆了,他們看到了什么?c、孩子們,你們說,為什么螢火蟲跑到小松鼠的耳朵上呀?(幫助小松鼠)為什么螢火蟲要幫助小松鼠呢?
3、假設提問:如果小松鼠戴上了小草編成的帽子,用玫瑰花編成項鏈掛在脖子上去參加音樂會,那是不是很美呢?(很美)可是花園里沒有了綠綠的不草、紅紅的玫瑰花,那花園還漂亮嗎?是呀,你看,小松鼠并沒有只想著自己,它還想到了別人。那我們小朋友如果來到花園里,會不會用小草編帽子、用花編項鏈呢? 小松鼠:我們一中幼兒園的小朋友真棒,都是有愛心的好孩子!師:哎,小松鼠,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不僅是有愛心的好孩子,而且還都是小演員呢!小松鼠:是嗎?那快表演給我看一下好嗎? 師:孩子們,好嗎?(好)
四、表演故事
播放故事錄音,請幼兒進行表演。
五、結束活動
師:小松鼠,我們表演的好嗎?小松鼠:太好了!我真想和你們一起表演節(jié)目!師:好,那我們就帶小松鼠起到草地去表演節(jié)目吧!延伸活動:
幼兒自制圖書展,相互欣賞與評價
附故事:
繪本《耳朵上的綠星星》
一天晚上,大森林里舉行音樂晚會,小松鼠要到臺上表演唱歌。小松鼠來到花園里,它看到了綠草,小松鼠想:我用小草編一頂帽子,戴在頭上一定很美。小松鼠剛要去折小草,小草叫起來:“不要!我怕疼!”小松鼠沒有摘小草。
小松鼠又看見一朵紅紅的玫瑰花,它想:我用玫瑰花的花瓣,把嘴唇涂得紅紅的,一定也很美。小松鼠剛要去采玫瑰花,玫瑰花喊起來:“別采我,被采我,我怕疼!”小松鼠沒有采玫瑰花,它回家去了。這時候,躲在一片樹葉下的兩只螢火蟲看到了這一切,它們說:“綠綠的草,是我們玩耍的地方;紅紅的玫瑰花是我們睡覺的地方,小松鼠不摘草,也不采花,它真好。”
小松鼠回到家,心里直發(fā)愁,它想:我什么也沒打扮,去參加音樂會,一定不會顯得漂亮了。
晚上,月亮出來了,小松鼠去參加音樂會了。
小松鼠走過小草的旁邊,又走過了玫瑰花的身旁,這時候,兩只螢火蟲輕輕地飛了起來,悄悄地跟著小松鼠。
森林音樂會開始了,第一個上臺表演節(jié)目的就是小松鼠。幕布一拉開,臺下所有的觀眾都驚呆了,小松鼠今天晚上真漂亮呀!它的兩只尖尖的小耳朵上有兩顆綠色的小星星。啊,小松鼠從來沒有這樣漂亮過。
小松鼠的歌唱得那么動聽,把漫天的星星都唱出來了,眨著眼睛靜靜地聽。誰也沒有看出來,小松鼠耳朵上的綠星星,就是兩只螢火蟲。連小松鼠自己也不知道。
第二篇:2017語言文字工作主題活動
“說普通話 寫規(guī)范字”黑板報評比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通過上網(wǎng)查找或其他形式搜集有關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的知識,每個班級辦一份黑板報。
2.通過搜集有關語言文字法律法、規(guī)范標準等內(nèi)容,創(chuàng)作設計黑板報,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說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的意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動手、創(chuàng)新、寫作等綜合能力。
3.以黑板報的形式,舉行學生書法比賽。
二、比賽方法及要求:
1.以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相關內(nèi)容為主題,內(nèi)容充實;用粉筆字書寫,字跡工整、干凈整潔;版面設計美觀合理,形式多樣;圖案搭配合適,并用彩筆描繪。
2.以班級為單位完成參加比賽。
3.所有班級參加學校評比。
4.每份作品報頭填寫完整。
三、比賽時間:9月份
四、獎勵辦法:
1.班級獎:
一等獎:2名
二等獎:4名
三等獎:10名
2.單項獎:
最佳創(chuàng)意獎 一名
最佳美工獎 一名
最佳書寫獎 一名
“說普通話 寫規(guī)范字”黑板報評比活動小結
學校是推廣普通話和教學規(guī)范化文字的重要基地。為了推動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開展,使之更好地為提高教育質(zhì)量服務,清河鎮(zhèn)中學組織學生通過各種媒體和報刊了解關于什么是普通話,什么是規(guī)范字,以及說普通話和寫規(guī)范字的重要性,動手制作黑板報,開展了“說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黑板報評比活動?;顒釉O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美工獎,最佳書寫獎。孩子們的作品版面設計美觀合理,圖案搭配色彩協(xié)調(diào),硬筆書寫規(guī)范流暢。
活動中,各班級精心設計板報樣式、認真規(guī)范地一筆一劃書寫板報文字。經(jīng)過同學們的用心創(chuàng)作,一幅幅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板報呈現(xiàn)在了評委眼前。最后,評委老師分別從黑板報版面設計、板報內(nèi)容及整體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比,評出班級優(yōu)秀板報。
此次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我校全體師生語言文字規(guī)范意識和推廣普通話的參與意識,促進了我校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工作向縱深發(fā)展,讓我校全體師生對學好普通話,講好普通話,使用規(guī)范字有了更深刻地認識。
通過此次活動激發(fā)了學生說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樹立了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說好普通話,寫好規(guī)范字的決心,為我校語言文字推普工作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氛圍。同時學生在閱讀鑒賞、創(chuàng)意設計、動手操作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提高。
第三篇:語言教學活動案例
集體語言教學游戲活動案例
語言活動:滬語兒歌——比尾巴 活動設計思路:
幼兒鄉(xiāng)土文化教育是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結合日常生活,開展以方言為載體的教育活動有利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為更好地開展鄉(xiāng)土文化教育,讓幼兒了解、認知家鄉(xiāng)的獨特文化,結合班級中開展的語言教學活動,我在日?;顒又幸呀?jīng)逐步開始引導孩子們學習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簡單的上海話。在活動中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于學說上海話特別有興趣,無論是本地孩子還是個別外地孩子都能夠較快學會。鑒于上海方言詞匯與普通話詞匯在表達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我根據(jù)“阿拉上海人”書中收錄的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方言詞匯與普通話詞匯對照來指導孩子們學習。目前孩子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簡單、常用的上海方言詞匯,所以是開展“滬語兒歌”集體教學活動的時機了。考慮到幼兒的可接受性和學習過程的趣味性、游戲性,我選擇了“比尾巴”這首兒歌開展教學活動。活動名稱:滬語兒歌——比尾巴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學習用滬語念兒歌,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2、培養(yǎng)幼兒學說上海話的興趣?;顒訙蕚洌?/p>
動物圖片——猴子、公雞、孔雀、鴨子、松鼠、兔子。活動過程:
一、認一認小動物
1、出示動物圖片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名稱。
2、引導幼兒嘗試用滬語說一說這幾個動物的名稱。
3、鼓勵幼兒用滬語說一些其它動物的名稱讓同伴來用普通話翻譯。
二、小動物的尾巴
1、引導觀察這些動物的尾巴各有什么特點?
猴子的尾巴長;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傘;鴨子的尾巴扁;公雞的尾巴彎;孔雀的尾巴像把扇子。
2、鼓勵幼兒嘗試用滬語來說一說動物尾巴的不同樣子。
三、學習滬語兒歌——比尾巴
1、指導幼兒將兒歌中的一些字、詞的滬語發(fā)音練習正確。
有關字、詞:尾巴、啥人、長、短、像、把、傘、扁、彎、扇。
2、學習兒歌
兒歌內(nèi)容:比尾巴
啥人尾巴長?猢猻尾巴長。啥人尾巴短?兔子尾巴短。啥人尾巴彎?公雞尾巴彎。啥人尾巴扁?鴨子尾巴扁。啥人尾巴像把傘?松鼠尾巴像把傘。啥人尾巴像把扇?孔雀尾巴像把扇。
3、可以引導幼兒用問答的方式來反復進行練習念兒歌。
4、鼓勵幼兒試著邊念兒歌邊適當加入一點動作增加一點趣味性。
5、引導幼兒在來園游戲“小舞臺”中表演所學的這個兒歌。
活動反思:
從活動中可以看到幼兒們對于學說上海話特別有興趣,都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雖然班中有部分外地來的幼兒,但是他們也可以在活動中較輕松地學會一些簡單的滬語。由于選擇的兒歌內(nèi)容與孩子們最喜歡的小動物有關所以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為孩子們已經(jīng)積累一些有關動物知識,又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所以引導他們看看說說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可以幫助他們較快理解兒歌內(nèi)容。在活動中老師盡量讓幼兒先試著將普通話內(nèi)容讓幼兒用滬語來說,這樣一來為幼兒提供了嘗試和表達的機會,他們說對了給予肯定,說錯了給予糾正,這樣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自然能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和表現(xiàn)欲,使他們主動進行學習。在活動中為孩子們提供的小動物圖片都是我自己設計繪制的,看來孩子們很喜歡,對于幫助他們理解兒歌內(nèi)容也起到了作用。
第一次開展滬語兒歌教學活動我借鑒平時的兒歌教學方法看來還是可行的,無論是普通話教學還是滬語教學都是對幼兒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根據(jù)幼兒語言學習活動中的可接受性和學習過程的趣味性、游戲性這些特點只要選擇合適的內(nèi)容一定可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
開展以方言為載體的教育活動有利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為更好地開展鄉(xiāng)土文化教育,讓幼兒了解、認知家鄉(xiāng)的獨特文化,結合班級中開展的語言教學活動,我在日?;顒又袑⒗^續(xù)引導孩子們學習一些滬語兒歌和相應的游戲。
第四篇:語言教學活動的
語言教學活動的“瘦身”與“回歸”
作者:卞麗群 發(fā)布時間:2009-06-15 來源:
語言教學活動的“瘦身”與“回歸”
——記一次成功的語言公開課
一、背景:前段時間,我園開展了語言優(yōu)質(zhì)課的評比活動,樓建緣老師組織的大班詩歌《老鼠娶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我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參考和啟迪。
二、活動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在富有情趣的活動中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大膽合理的想象、討論,并恰當?shù)倪\用語言和動作進行表述。
2、培養(yǎng)對語言活動的興趣,感受兒歌的韻律和情趣,提高口頭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3、懂得勇敢和智慧能夠戰(zhàn)勝困難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貓、鼠圖片各一張,貓、鼠頭飾各一個,《貓和老鼠》的動畫碟片
(三)活動過程:
1、分別出示貓、鼠的圖片,圍繞這兩個角色組織談話,并引發(fā)幼兒進行討論和嘗試用語言、動作進行表現(xiàn)。
(1)老師請小朋友聽一首兒歌《老鼠娶親》,聽之前,先請你們猜一猜,兒歌里要娶親的老鼠可能是一只怎樣的老鼠?它有什么愛好?
(2)說到老鼠,就會想到貓,貓又是什么樣的?它又有什么本領呢?
(3)貓和老鼠相遇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2、教師分四段朗誦兒歌,并引導幼兒對兒歌的內(nèi)容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啟發(fā)和鼓勵幼兒戴上頭飾恰當?shù)剡\用不同的語氣和肢體動作進行表演。
(1)教師朗誦兒歌第一段:“一只老鼠要娶親,兩只老鼠放鞭炮,四只老鼠來吹號,八只老鼠抬花轎。”
問題設置:在這么熱鬧開心的時刻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2)老師朗誦兒歌第二段:“老貓聽了來賀喜,老鼠嚇得四散逃,哎呀呀,不得了,老鼠新郎被捉到?!?/p>
問題設置:老鼠新郎愿意被貓吃掉嗎?那么它會怎么想?老鼠該怎么做才能救自己?(求饒、哄騙、搏斗、恐嚇、逃跑、裝死、呼救等)鼓勵幼兒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引導幼兒相互合作,進行情境模擬表演。
(3)教師朗誦兒歌第三段:“新郎連忙開口說:‘貓大哥,別著急,聽我來說好不好?農(nóng)民伯伯種莊稼,秋天來了收成好,今天你也把我種,收獲一定也不少?!?/p>
問題設置:貓聽了老鼠的話會怎么想?怎么做?老鼠能得救嗎?
(4)老師朗誦兒歌第四段:“老貓聽著有道理,忙把老鼠種下地,老鼠打洞回家去,迎娶新娘真歡喜?!?/p>
小結:碰到困難,不要輕易認輸,一定要勇敢面對,智慧可以戰(zhàn)勝一切。
3、整體欣賞一遍兒歌,引導幼兒感受兒歌的韻律和情趣。
4、欣賞動畫,放松心情,引發(fā)延伸。
欣賞動畫片《貓和老鼠》,提醒幼兒注意聽有趣的對話、看夸張滑稽的動作。
(四)活動延伸:
提供一定的環(huán)境和道具,鼓勵和引導幼兒進行合作表演,創(chuàng)編《貓和老鼠》系列故事。
三、評析:
樓老師這節(jié)語言教學活動一改過去傳統(tǒng)觀念里繁復熱鬧的形式,沒有添加任何與主題關系不大的環(huán)節(jié),也沒有盲目地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卻很好地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過程: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水平,以每個幼兒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以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為思路,充分挖掘語言教學的元素和特質(zhì),使幼兒不斷得到提升并真正享受語言學習的樂趣的同時,執(zhí)教者也完成了一次語言教學活動實事求是的瘦身和回歸。所以,我認為這次活動是成功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選材與目標的“瘦身”與“回歸”:把握選材的正確方向,正視各領域間應有的界限,明確目標,突出重點。
我們組織教學觀摩活動時,容易走入一個怪圈:選材要選別人沒有上過的內(nèi)容,認為這樣才新穎、有創(chuàng)意。而樓老師選擇的是眾所周知的貓和老鼠之間的故事這一素材來組織語言活動,活動效果卻非常好,正是因為她在選材上注意的不是新、奇,而是把既考慮學科本身的特點,更關注幼兒的認知特點放在了首位,《老鼠娶親》這一內(nèi)容情節(jié)曲折,富于變化,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也為幼兒的思考和表達留下了足夠的展示空間,這才是選擇和組織活動內(nèi)容的正確方向。
為了體現(xiàn)整合的理念,很多老師往往淡化了領域間應有的界限,把與主題相關的各領域間的幾個活動內(nèi)容全部堆砌到一個具體活動中集中呈現(xiàn)出來,結果使活動顯得復雜冗長,結果分散了幼兒的注意力,消磨了幼兒的興趣,也無法有效地深入和提升教學活動的層面。而樓老師組織活動的重心,始終圍繞在語言教學的領域內(nèi),隨著活動層層遞進地深入,幼兒的活動興趣一次次被激發(fā),思維能力和表現(xiàn)力也不斷得以提升。
在活動的開始,樓老師就點出了語言活動的目標,她說:“今天,我要把快樂帶給小朋友們,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們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感受快樂,表達快樂,好嗎?”為了突出這個重點,她把幼兒帶入了貓鼠之間斗智斗勇的有趣情節(jié)中,貓吃老鼠是天經(jīng)地義,老鼠想逃也是人之常情,誰勝誰敗,自在個人智慧,隨著勢態(tài)的變化和發(fā)展,貓、鼠的個性凸顯在孩子們面前,即使在觀看動畫片《貓和老鼠》時,她也只是提醒幼兒注意聽有趣的動畫、看夸張滑稽的動作,而沒有提出一個個并不必要的問題給孩子們壓力。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中,孩子們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被激發(fā)起來,顯得非?;钴S,他們熱烈的討論著,踴躍地表達著,愉快地表演著,為后續(xù)的創(chuàng)編做好了充分的鋪墊。
(二)教具及教學手段的“瘦身”與“回歸”:不追求教具的華麗和手
段的花哨,重視實用性。
在以往的觀摩活動中,我們常會碰到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教師準備的教具相當豐富,需要很多人花幾天功夫幫忙制作,還有的教師不管必要不必要,都要制作多媒體動畫,光把這些教具演示完畢就需要很長時間了,哪里還有更多的精力來顧及幼兒的反應和掌握程度呢?至于教學手段,個別、小組、集體,面面俱到,說、唱、畫、貼樣樣上陣。試想,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本該屬于幼兒自己學習和消化的時間還能有多少呢?而樓老師的教具就是兩張小圖片和兩個小頭飾,卻演繹得有聲有色,讓人覺得輕松自由、簡便易行又意味深遠。至于她的教學手段,主要就是“說”,這種看起來“老土”的教學方法卻產(chǎn)生了極好的教學效果。她的“說”始終引發(fā)著幼兒的思考,促使他們積極討論、主動表達,也使教師、幼兒、教學活動三方面產(chǎn)生了良好的互動和共鳴。從而使這節(jié)語言活動的目標在快樂的氛圍中實現(xiàn)了。
(三)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的“瘦身”與“回歸”:恰當?shù)貏?chuàng)設可操作性強的語言環(huán)境,充分挖掘簡單材料所蘊含的語言元素。
以往,我們也會常常遇到這種情況:教師為了片面追求活動的整體效果,就會煞費苦心地把環(huán)境布置得場面大、材料多,看起來豪華、精致,但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卻很少提供機會讓幼兒與環(huán)境發(fā)生交互作用,或者由于環(huán)境、材料的復雜而占用了本該屬于幼兒的活動空間,使教學觀摩失去了應有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而樓老師只用了貓和鼠的兩張圖片和兩個頭飾這幾樣幼兒熟悉的、常用的、簡單的操作材料,就恰當?shù)貏?chuàng)設了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對材料所蘊含的豐富的語言屬性的充分挖掘,樓老師很好地引領、啟迪著幼兒的思維,讓他們邊玩邊學,邊說邊想,邊聽邊看,使他們在傾聽與交流的過程中,想象不斷得以豐富,表達不斷產(chǎn)生新意,而這種結果依靠的不是教師的傳授,而是幼兒在活動中自身經(jīng)驗的積累,真正體現(xiàn)了語言活動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的理念,真正地做到了讓孩子們在玩中樂、在樂中學。
(四)環(huán)節(jié)和過程的“瘦身”與“回歸”:環(huán)節(jié)和過程在游戲化的情境中層層遞進,流暢清晰,無繁雜累贅之嫌。
樓老師將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成了幾大板塊,使我感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而教學結構、教學過程、問題設計都遵循著層層遞進的原則,真正體現(xiàn)了教與學的層次性。在整個活動中,樓老師都和孩子們一起參與在游戲中:她的表情和動作夸張有趣,她蹲在小朋友旁邊親密地說悄悄話,她學著“老貓”傲慢自負的模樣??她始終以自然淳樸的語言為啟迪,以簡單的圖片和頭飾為索引,巧妙地引領著孩子們步步跟進的思考和表演,增強了孩子們的學習欲望,使他們在解決一個個問題的同時,也有層次地獲得了更多的感性經(jīng)驗。
四、反思:
聽了這節(jié)課,引發(fā)了我的思考:我該向樓老師學什么呢?語言教學活動如何更有效?我深深感到:她的這節(jié)課真正貫徹了以幼兒的發(fā)展為本的指導思想,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有所獲。這節(jié)語言活動無論是內(nèi)容、目標的確定和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還是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教具的應用,以及教與學的方法等等各方面都體現(xiàn)出一個“簡”字,清楚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實用的教具和教學方法、簡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過程使教師的活動比重降了下來,而幼兒的活動比重相應上升了,他們思考、合作的機會和時間更充足了,同時也使教師有了更多的精力關注幼兒的疑問和反應,并支持和引導他們進一步得以提升。瘦身后的語言教學活動更真實、更有效、更具語言課的特質(zhì)了,正應了那句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附兒歌:老鼠娶親
一只老鼠要娶親,兩只老鼠放鞭炮,四只老鼠來吹號,八只老鼠抬花轎。老貓聽了來賀喜,老鼠嚇得四散逃,哎呀呀,不得了,老鼠新郎被捉到。新郎連忙開口說:‘貓大哥,別著急,聽我來說好不好?農(nóng)民伯伯種莊稼,秋天來了收成好,今天你也把我種,收獲一定也不少?!县埪犞械览恚Π牙鲜蠓N下地,老鼠打洞回家去,迎娶新娘真歡喜。
第五篇:學前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
學前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
學前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有趣的京劇臉譜 適合年齡段:5—6歲 活動目標:
1、欣賞臉譜的對稱特征和艷麗的色彩,感受臉譜藝術的美。
2、嘗試用色彩對稱的方法畫出有特色的京劇臉譜。
3、簡單認識紅、白、黑三種主色調(diào)的臉譜,并能簡單區(qū)分人物的性格特征。
4、通過涂涂、貼貼、畫畫,體驗勞動后的成功喜悅,感受做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顒又攸c:
嘗試用色彩對稱的方法畫出有特色的京劇臉譜。
通過涂涂、貼貼、畫畫,體驗勞動后的成功喜悅,感受做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 活動難點:
認識紅、白、黑三種主色調(diào)的臉譜,并能簡單區(qū)分人物的性格特征?;顒訙蕚洌?/p>
錄音機、磁帶、京劇課件、臉譜圖片、壁掛、盤飾、若干小臉譜、水彩筆、油畫棒、手工紙、卡紙、剪刀、膠水、雙面膠等。活動過程:
一、律動
師:孩子們,你們好,我是王老師,認識你們我很高興,到老師身邊來,我們一起輕松一下。(律動《數(shù)鴨子》)
二、進入主題
師:寶寶們,王老師今天來呀,還給你們帶來了一份非常特別的小禮物,你們想不想知道?。∮變海合?/p>
師:那好,我們一齊來看一看吧。(放京劇課件,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師:提問①好了,欣賞完了,誰能告訴老師,你都看到了什么呀? 幼兒:演京劇、唱京劇????。師:②那么,你們知不知道京劇是哪國人唱的呢? 幼兒:????
師:京劇是中國的一種戲曲,是我們的國粹,只有中國才有,它形成于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xiàn)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已有200年歷史。另外,“京劇”也是一個網(wǎng)絡用詞,意思同“驚懼”。因為它非常好聽、特別好看,所以連外國人都很喜歡它。
師:③寶寶們,你們剛才注沒注意到畫面中的人,它們的臉都怎么了呀? 幼兒:他們的臉有黑臉、紅臉、白臉、藍臉、五顏六色的。
師小結:唱京劇的人,臉上都涂上了一些漂亮好看的花紋,這就變成了京劇臉譜,以象征這個人的性格和特質(zhì),角色和命運。今天呀,老師還把電視中的京劇臉譜帶到我們班上來了,但是臉譜想和小朋友們做個小游戲,它請你們把眼鏡閉上,不許偷看哪?。ń议_遮布,露出臉譜)
師:現(xiàn)在可以睜開眼鏡了,來吧,孩子們,讓我們來認識認識這些可愛的臉譜吧。
(幼兒到前面觀察各種臉譜,看看臉譜漂不漂亮,摸一摸感受一下)。師:臉譜說它很喜歡小朋友們,它說它想和最先回到座位上的那個小寶寶交朋友。
(把一張可愛的小臉譜獎勵給最先回到座位的寶寶)
三、說出臉譜的色彩及對稱特點
師:好,臉譜我們已經(jīng)觀察完了,誰能說說你剛才看的是哪一張臉譜,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幼兒說:如紅色臉譜、紅臉、綠眉毛、黑鼻子、紅嘴??)師:看到紅色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
(太陽、火??)太陽照在身上什么感覺?(紅色代表溫暖的顏色,它屬于暖色系)
師:還有哪位小朋友還看到了什么?說和他不一樣的。(引出其它臉譜)師小結:
(黑色代表寒冷的顏色,它屬于冷色系)
師:京劇臉譜這么漂亮,王老師也想和它們比一比,我請小朋友看一下老師的臉,老師用一根手指從中間把臉分成左邊臉和右邊臉,左邊臉有一只眼睛,右邊臉也有一只眼睛,左邊有半個鼻子??你們說,老師的左邊臉和右邊臉是不是一樣的?(小結:左邊臉、右邊臉是完全對稱的)
師:老師的臉是左右對稱的,觀察一下你旁邊小伙伴的臉,看看他的臉是不是左、右完全對稱的。
四、分辨臉譜人物特征
師:寶寶們,老師知道你們最喜歡看動畫片了,那么在你們看過的動畫片中,你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為什么?誰能說一說?(引導幼兒分辨出動畫片中的好人、壞人)
唱京劇的人畫上臉譜,我們就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了。象紅色含有褒義、代表忠誠勇敢的人;黑色為中性,代表忠厚、老實的人;藍色和綠色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色和白色含貶義,代表奸詐可惡的人;金色和銀色是神秘,代表神妖。
五、進行制作
師:臉譜這么美麗、這么漂亮,一些大畫家把它制成工藝品裝飾我們的家居。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多好多的材料,現(xiàn)在就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自己動手制作一個京劇臉譜吧!活動延伸:
寶寶們用你們制作的臉譜打扮一下王老師,裝飾我們的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