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進三毛的撒哈拉
走進三毛的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一個神秘的國度;三毛,一個傳奇的女人。當我們透過這個傳奇女人的視角去感受一個神秘的世界時,一切,都變得那么奇妙有趣。讀《撒哈拉的故事》,也是讀三毛,正事因為三毛純真浪漫的性格和與眾不同的思維,才讓我們看到一些平易近人卻又與眾不同的東西。沙哈拉的故事靜靜的躺在遙遠的國度里,三毛賦予它生命力并把它帶到我們眼前。一幅幅異國沙漠生活圖,真真切切的展開,不是地理刊物般的細細講解,不是探險雜志般的追尋刺激,也不是旅游指南般的美好幻想,而是生活,異國的生活,一個中國女子在異國的生活。
這是一部收錄了三毛隨丈夫到撒哈拉生活期間的瑣碎故事的作品,單純的講述著一個又一個或暖人心或惹人惱的小故事,在這些故事里,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獨特的人格魅力,走進了傳說中的撒哈拉。
這里我看到了三毛自由浪漫的愛情。他因為愛人荷西的工作原因,來到了撒哈拉。《結(jié)婚記》里寫道,三毛想去沙漠,認識沙漠。而知道這件事的荷西便不聲不響的申請到一個在撒哈拉沙漠里的工作,這樣的荷西,必然是可以帶給三毛許多幸福的。在《沙漠中的飯店》中,她談及隨荷西到撒哈拉的原因,是因為荷西是他的飯票,飯票要走,她自然地跟著飯票走。讓人忍不住笑,真是一個率真可愛的女子!還有她總是在荷西好奇的問她做的東西是什么時,胡亂答一通。比如粉絲,她說是“雨”;海苔,她說是“復印紙”,可憐的荷西,總是被他騙,但一言一行中無不顯示出荷西對三毛無線的寵溺,他們夫妻間,恩愛又有趣。三毛說,我是婚姻自由自在化,說話自然隨我高興。她老說為自己丈夫笨而悲傷,看的出來,這里的“悲傷”也是快樂的。慶幸三毛遇見了荷西,一個愛上了保留了她的這種自由自在的男人,才使得她的婚姻生活如此趣聞橫生?!昂晌饔幸粋€很大的優(yōu)點,任何三毛所做的實情,在別人看來也許是瘋狂地行為,在他看來卻是理所當然,所以跟他在一起也是很愉快的事?!比绱藢懙?。我想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荒山之夜》里因為去找有化石的小烏龜和貝殼所經(jīng)歷的劫后余生和《素人漁夫》里因開支過大去海邊捕魚來賣的浪漫與庸俗。
在這里我了解到鮮為人知的異國風俗?!锻尥扌履铩防锊艥M十歲的小姑娘姑卡的婚姻,明明還是個孩子就要嫁人,如同販賣人口般的接受聘禮,結(jié)婚時新娘拼命掙扎以顯示自己是好姑娘的風俗,入洞房是大聲哭叫。如此殘忍的對待一個小女孩,看的人卻喜慶萬分。撒哈拉威人落后的文明方式實在讓人悲哀。還有《沙漠觀浴記》里一群擁擠在熱氣騰騰又散發(fā)著酸臭氣味的澡堂的沙漠女人們,當看到她們用石頭將自己身上積累了多年的臟東西刮下來,汗水夾雜下流下濃濃的黑水,我差點跟三毛一樣抑制不住惡心的沖動。最神奇的當是《死果》里受過詛咒的項鏈,為三毛帶來連連厄運,差點弄出人命,科學也實在無法解釋其中的奧秘,或許,真的是詛咒吧。原來沙漠是這樣的啊,原來這些人是這樣洗澡的啊,原來還有這種風俗啊,這是看完這些故事后最多的感慨。《撒哈拉的故事》滿足了我想要一窺沙漠秘境的好奇心。
在這里我看到了三毛豐富多彩的生活。辦女子學校當老師,教授不能上學鄰居女孩們知識和思想。懸壺濟世當醫(yī)生,用自己帶來的藥品在資源短缺的沙漠里為鄰居們看好了許多莫名其妙的疑難雜癥,甚至用過指甲油幫人家補牙齒。幫善良老實的沙侖給他的心上人寫信。沒考駕照卻每天開著車到處跑以至于考駕照時警察才發(fā)現(xiàn)原來她沒駕照。我驚嘆于三毛的不羈與孩童般的天真,時常讓人大跌眼鏡,忍俊不禁。當然三毛的生活也總不是那么一帆風順歡樂快活,也常因為鄰居們把她家當成救助站動不動就借或拿走她的東西兒氣憤惱火,因為意見不合和丈夫大吵,因為開支過大而生活窘迫.......當家庭主婦,去捕魚,觀察哈拉撒威人洗澡,養(yǎng)羊,治病,考駕照,吵架......各種瑣碎的雜事,各種奇奇怪怪的想法,我看到一個真正的三毛,善良率性,天馬行空,還有些小脾氣,她很真誠的吧這些故事講述出來,不刻意保持一種怎樣的形象,心態(tài)隨著生活在改變,視角隨著事件而不同。感覺她離我們很近,沒有許多文人墨客般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她不會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度而在鄰居們一發(fā)不可收拾的有借不還后忍氣吞聲,而向正常人那樣與她們爭吵。她在寫姑卡結(jié)婚時表現(xiàn)出對姑卡的關懷照顧,同時在姑卡拿走她的鞋給她帶來不便后憤怒的責罵她而不會因為同情姑卡而放縱她。這樣的行為,充滿了人性與生活氣息。這也讓遙遠的沙漠不再是神秘莫測。
人,無論在哪里,都是在生活,有錢的人過有錢的生活,窮人過窮人的生活,外國人過外國人的生活,中國人過中國人的生活,當這些生活交織在一起就會碰撞出一些火花,這是最自然的人之相處,事物之發(fā)展。但因為三毛特有的浪漫情懷,這些平淡的生活中卻又總是籠罩著一些浪漫色彩,比如把一個小小的家裝修的充滿民族特色,玻璃的屋頂,輪胎做的椅子,棺材板做的沙發(fā),放有駱駝頭骨的書架,沙漠人手織的彩色大床罩,奇形怪狀的風沙聚合的石頭,憑借著家人朋友們寄來的食材做出了糖醋排骨......每當看到三毛穿一身棉布長裙,聽著收音機里悠揚的音樂,趴在地毯上看《國家地理》雜志或是自己帶來的書籍時,心里難免一動,這是多少女孩夢寐以求的生活啊,有多少人懷揣著這樣浪漫的夢想踏上異國的道路,希望去感受平淡生活里富有情調(diào)的多彩生活,三毛是游者,是作家,更是生活家,藝術家。她懂得生活的藝術,用她那無拘無束的情懷以及特有的灑脫去追尋自由自在的人生。但三毛筆下的藝術與浪漫,最終還是歸于平凡的生活。
三毛只是一個凡塵俗世里的女人,縱然她萬水千山走遍,也依舊不曾離我們遙遠?!度龉墓适隆肪拖袢粯?,平凡,干凈,真實,而又充滿著浪漫。讓人難以忘懷。正如讓人難以忘懷的三毛。
第二篇:由 撒哈拉的故事 走進三毛 演講稿-----
一撒哈拉的故事
如果選擇了自己結(jié)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幸福的歸宿。”1991年1月4日清晨,三毛終于用她決絕的方式,給無數(shù)熱愛她、熱愛她的文字的人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背影。那朵頑強綻放在撒哈拉上的奇葩,至今還是多少人難忘的夢里落花……
翻開《撒哈拉的故事》,品味著三毛在沙漠中的生活,感受別有一番風味。
本書字里行間反映著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猶如走進一幅充滿異國風情的畫卷。濃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細膩而風致的文字里,一種情愫在縈繞,一種愛意在流淌,一種震撼心靈的人性美開始浸潤……
三毛是個眷戀沙漠生活的女子,貧瘠廣漠的大沙漠在她眼中充滿了無窮的誘惑。她勇敢地拋棄了繁華的都市生活來到大沙漠,迎接她的是黃沙滾滾、風聲嗚咽的惡劣環(huán)境,水源奇缺、物質(zhì)匱乏。還有那置于大墳場的破舊沙土房:狹窄簡陋,沒有家具,沒有床,頂上還有一個大窟窿……,但是這一切難不倒三毛。她和荷西一頭扎進去,甚至將生命中最神圣、最憧憬的婚禮也“搬”到了沙漠。在艱難的日子里,她和荷西動手設計房子,買石灰水泥糊墻、補窗戶,用裝棺材的外箱改做家具,到垃圾場拾汽車外胎自做“鳥巢”式的坐墊,巧用鐵皮和玻璃自制風燈,用沙漠麻布縫制彩色條紋窗簾……,積極樂觀地一步步建設著充滿情趣的“沙地城堡”,三毛還說“在一年以后,已成了一個真正藝術的宮殿”,引得人不禁贊美:“你把羅馬建成了”,三毛自豪地回應:“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與此同時,三毛也盡一切可能走進浩瀚的沙漠探尋她真實的面目,她用相機拍下極荒僻地區(qū)游牧民族的生活,隨身帶著藥箱為貧窮落后的撒哈拉威人義務診治,并將日用品等送給當?shù)氐娜藗儭鳛榈谝晃簧孀愦蠡哪臇|方女性,她以東方女性不常見的瀟灑和詼諧,以中國人特有的廣博與俠義的精神傳播著現(xiàn)代文明。同時,她也以現(xiàn)代文明的角度觀看古老文明與沙漠舊俗,并生動地記錄著她在沙漠的所見所聞所感。她在《沙漠觀浴記》描述了撒哈拉人的骯臟、奇異生活習俗。由于沙漠缺水,她們?nèi)哪瓴畔匆淮卧?,洗澡的方式聞所未聞,用石片刮掉身上的污垢,還用海水灌腸,讓人真實地感受到沙漠環(huán)境的惡劣與生活方式的落后,也為三毛在沙漠的生活捏了一把汗。
三毛就是這樣以極大勇氣和靈明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個個生動、浪漫、離奇的故事。她猶如開在沙漠里的繁花,到處綻放美麗,將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那份濃濃的愛流淌在沙漠里……
三毛的文字從感覺上讓人覺得很舒服,就像一陣微風吹過,有一種清爽的感覺,卻不留痕跡。我一直都很排斥那種用華麗的辭藻堆積起來的文章,覺得都只是一些花拳繡腿,華麗但沒有實際的意義,印象中,真正的好文章即使只是用最平淡的文字也能讓人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波瀾壯闊?!度龉墓适隆方o人的感覺正是如此!
《撒哈拉的故事》描述的是三毛與荷西在沙漠里的所見所聞,記載了他們多姿多彩的經(jīng)歷,從中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了三毛的樂觀、熱情、快樂的心境。其包含有《沙漠中的飯店》、《結(jié)婚記》、《懸壺濟世》、《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觀浴記》、《愛的尋求》、《芳鄰》、《素人漁夫》、《死果》、《天梯》以及《白手成家》這些篇章。在《沙漠中的飯店》中,三毛與荷西間的妙語讓人忍俊不禁,尤其是荷西無意發(fā)現(xiàn)三毛藏的所謂的“喉片”-----豬肉干很好吃后,竟像小孩子一樣偷了一大瓶送給他的同事,弄得那些口饞的同事一見三毛就不停的故意咳嗽,想再騙豬肉干吃,還包括回教徒在內(nèi)!最后,當三毛用小黃瓜代替筍做的“筍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板稱贊時,我也跟著樂了起來?!敖圃p”的三毛!《結(jié)婚記》顯示了公證結(jié)婚的隆重與簡潔,字里行間,流露出了新娘為只有一個“駱駝頭骨”作結(jié)婚禮物和“走路去結(jié)婚”的幸福和自豪?!榜橊勵^骨”作結(jié)婚禮物,常人會覺得不這卻恰恰顯可思議,其實,示出了三毛獨特的性格!獨特的三毛!
《懸壺濟世》主要是說三毛做醫(yī)生,給鄰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異獨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國藥書上的老法子,給當?shù)厝酥魏昧瞬 I踔劣幸淮?,三毛“改行?做牙醫(yī),用指甲油來補人牙齒,而且確實補得那幾個不肯去醫(yī)院的病人牙齒都不痛了,足可以咬東西。這件事荷西知道后,“嚇得全部頭發(fā)刷一下完全豎起來,像漫畫里的人物一樣”,又足以體現(xiàn)出了三毛聰慧調(diào)皮的性格.調(diào)皮的三毛!《娃娃新娘》則是整本書中,給我震撼最強烈的一篇文章。它講述了撒哈拉沙漠的一個風俗,就是新娘坐迎親的車時要被車上的男人一直毆打到男人家,而且說:“結(jié)婚不掙扎,事后要被人笑的。這樣拼命打才是好女子”。不僅如此,結(jié)婚初夜,竟然還公然用暴力奪取一個十歲小女孩的貞操!真的是很令人氣憤,真是不公平啊!憑什么男人就有權(quán)可以霸占女人,把她們作為自己的玩物?女人又憑什么要屈服于男人,失去自己的尊嚴?這一切聽起來真是荒唐!撒哈拉人以胖為美也就算了,這只是觀念上的不同,可是男尊女卑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單純的觀念的差別嗎?時代是進步的,大概撒哈拉的簡單生活并沒有被影響到,可是終有一天,女人不會再受到壓迫!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三毛是非常痛恨這個風俗的,體現(xiàn)了三毛是一個個性非常獨立的女性!獨立的三毛!
《荒山之夜》中,荷西差點死掉了??催@一個故事的時候,我真是感到身臨其境,被當時的緊張、恐懼的氣氛所打動,也感染了三毛當時的那種恐懼心理,與她同急、同憂、同喜……呵呵,三毛的文字渲染力真是非凡?。?/p>
《沙漠觀浴記》三毛離奇的遭遇讓我捧腹大笑;《芳鄰》里那些鄰居的行為讓我又好氣又好笑;《素人漁夫》中荷西和三毛“用十二倍的價錢在吃自己賣出的魚”,而后賣魚的收賬單又被洗衣機泡爛,真如同看到他們“又哭又笑”;《死果》則介紹了十分厲害的“靈異” 現(xiàn)象,“這種符咒的現(xiàn)象,就是拿人本身健康上的缺點在做攻擊,它可以將這些小毛病化成厲鬼來取你的性命”看得有些恐怖;《天梯》又描述了三毛考駕駛執(zhí)照的有趣經(jīng)歷……一個個故事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其中也可以看出三毛對撒哈拉的熱愛。
讀完《撒哈拉的故事》之后,我看到了一個廣闊美麗的撒哈拉沙漠,她用一篇篇耐人尋味的小則故事,深刻地描寫沙漠中的人情風俗。在保守的觀念下,當?shù)氐幕亟掏缴硎芄爬衔幕木窒?,令人感到愚昧不堪,卻又不禁令人憐惜他們的可悲。在遙遠的撒哈拉沙漠中,就有著他們那一群人,與他們的故事??吹搅艘粋€快樂的三毛,看到了三毛的美:想象的美、有趣的美、真誠的美、燦爛的美、豐富的美、深情的美、憂傷的美、懷舊的美……說不完也說不盡,我很奇怪那些再普通不過的字眼經(jīng)三毛一組織竟會有如此的美。
三毛,一朵開放了的沙漠之花,沒有任何一種花足以形容她的光彩。始終相信,三毛是最真、最純粹的!是最自由、最美麗的!三毛,感動人的三毛!
二.三毛的生平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農(nóng)歷2月21日)生于重慶。
幼年時期的三毛就表現(xiàn)對書本的愛好,五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看《紅樓夢》。初中時期幾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學,由父母親悉心教導,在詩詞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先后跟隨顧福生、韓湘寧、邵幼軒三位畫家習畫。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師》中記錄了這三位繪畫老師。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學創(chuàng)辦人張其均先生的特許,到該校哲學系當旁聽生,課業(yè)成績優(yōu)異。
1967年再次休學,只身遠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間,前后就讀西班牙馬德里大學、德國哥德書院,在美國伊諾大學法學圖書館工作。對她的人生經(jīng)驗和語文進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國,受張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學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離開,又到西班牙。與苦戀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4年,于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shù)胤ㄔ?,與荷西公證結(jié)婚。在沙漠時期的生活,激發(fā)她潛藏的寫作才華,并受當時《聯(lián)合報》主編的鼓勵,作品源源不斷,并且開始結(jié)集出書。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潛水意外事件喪生,回到臺灣。
1981年,三毛決定結(jié)束流浪異國14年的生活,在國內(nèi)定居。同年1月,《聯(lián)合報》特別贊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來后寫成《萬水千山走遍》,并作環(huán)島演講。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學文藝組,教小說創(chuàng)作,散文習作兩門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1984年,因健康關系,辭卸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xiāng),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品在大陸也擁有許多的讀者。并專誠拜訪以漫畫《三毛流浪記》馳名的張樂平先生,了卻夙愿。
1990年從事劇本寫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劇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滾滾紅塵》。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年僅48歲。
三.三毛死因
三毛一生“流浪”過54個國家。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宮內(nèi)膜肥厚,住進臺灣榮民總醫(yī)院,3日開刀完成手術。4日清晨,醫(yī)院清潔女工進入7樓婦產(chǎn)科單人特等病房,打掃浴室的時候,看見坐廁旁點滴架的160吊鉤上,懸掛著三毛被尼龍絲襪吊頸的身體。她身著白底紅花睡衣,現(xiàn)場沒有任何遺書。
法醫(yī)推斷三毛死亡的時間是凌晨2時。第二天,臺灣所有的報紙都報道了三毛的死訊,香港80余家報紙也對此作了詳細報道。然而事隔不到半年,就有各界人士對三毛的死因提出疑問,認為警方的現(xiàn)場勘察太匆忙、“因病厭世、自縊身亡”的結(jié)論太武斷,會不會有真正的兇犯逃脫法網(wǎng)。
臺灣女作家三毛已去世多年,可是她的確切死因至今仍是一個謎。近日,一本名為《三毛死于謀殺》的圖書紛紛出現(xiàn)在上海各家書店中。但其中對三毛的很多事都進行質(zhì)疑,讓人不得不懷疑他用三毛助自己出名的動機。
四.三毛的愛情
三毛和荷西之間仿佛是一段童話般的愛情,留給許多人無限傷感的是荷西的意外逝去??墒?,真的是這樣嗎?
初識荷西時,三毛正馬德里上大學三年級,而荷西只不過她學校附近就讀的一名高中生,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也就是圣誕節(jié)晚上,頭上一頂法國帽的荷西卻在她所居住的公寓樓下等她送她節(jié)日禮物與祝福!那時三毛根本就未將比自已小幾歲的荷西懷任何想法,而心底里卻有一絲虛榮:哇!天下竟然有如此帥氣的男孩?!要是做他的妻子,該是一種榮耀才對呢!隨即她只是以姐姐的身份教訓他:不要逃課!再逃課就不理你了!而荷西卻照樣逃課來看她,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臉認真地說,ECHO,你等我結(jié)婚好嗎?六年!四年大學,二年服兵役!好不好?
三毛覺察他的異常,便故意氣他,對他下最后通牒:再也不要來找我了,我有男朋友的!荷西也不生氣,只是揮揮他的法國帽,倒退著跟三毛說:ECHO,再見!
后來荷西便真的再也不來找三毛,偶爾在路上遇見,他只是禮貌性地擁抱一下三毛親親她的臉頰。而三毛身邊的男友似乎總在換來換去,有意或無意。
再次得荷西的消息是六年后,荷西托一個朋在捎來他的近照和一封信,照片上的帥小伙正在河里捉魚,留一臉的大胡子在陽光下燦爛地笑。三毛也沒太在意,只是感覺:荷西長大了!返臺后的三毛遭遇到了她的第一次情感不幸,也就是她的未婚夫意外身亡。痛苦之余她重返西班牙,于是,冥冥之中的異國姻緣開始走近他們。
那一天她接到一個好朋友的電話,說有要事囑她趕過去她家。她根本不記得這一天是荷西來看她的日子,而三毛與女友外出的下午,荷西打了十多個長途電話給她卻找不到人。臨近晚上時三毛便又匆匆趕去好朋友家,見面時,好朋友只是叫她閉上眼,等候。而此時,三毛被人突然攔腰抱起,旋轉(zhuǎn),三毛睜眼一看,是荷西!她開心得說不出話來,就任由這樣的快樂變成旋渦將她圍繞在里面。
七個月后,三毛與荷西舉行公證結(jié)婚,開始他們幸福而疼痛的愛情之旅。
三毛來到了非洲的撒哈拉。面對著凄艷寂寥的大沙漠,三毛幾乎不能自已,面對著殘陽如血,“在原本期待著炎熱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轉(zhuǎn)為一片詩意的蒼涼”。三毛去撒哈拉,荷西也追隨而至。他看出三毛去沙漠之意已決,就先在沙漠的磷礦公司找了個職位,提前在沙漠等著三毛了。三毛逐漸愛上了沙漠的狂暴與沉靜,愛上了沙漠美麗的星空。她成了一個快樂的家庭主婦,用中餐款待荷西;她教鄰居的女孩子們認字,用簡單的醫(yī)療知識解除他們的病苦;她曾一個人跟著運水車,深入沙漠腹地,了解真正的沙漠人的生活。
正因為荷西與三毛的愛情感天泣地,也因為他們的人生愛及天下,所以,我們愛三毛我們愛荷西!為他們的愛情感動,為他們的幸福祝福,為他們在天堂相愛相守而祈禱……
世上本沒有完美的事,再奇的女子,也要在人間煙火中尋找情感的寄托。三毛選擇了荷西,選擇了她最能伸手觸摸的幸福。這是三毛作為一個女人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在她內(nèi)心的深處,和荷西的愛戀,甚至愿意用童話般的思維去凈化和升華。
六.為什么喜歡三毛
三毛用平淡地文字發(fā)現(xiàn)了俗世中的浪漫
流浪 自由 勇氣
喜歡三毛很多年了,其實說起來最初甚至到今天,也不僅僅是被她的文章所打動。她的生命歷程就是個傳奇,她對喜歡的就會執(zhí)迷,對自己所想要的就會執(zhí)著追求。這對于女性而言,能夠做到這么的灑脫又這么隨心所欲的生活,實在是太難了,因為自己的希望而不可得,對她的一切也就充滿了羨慕與感動。
她和荷西的感情生活是最動人心腸的,這或多或少都體現(xiàn)在了她的作品中,是太美了,也太短暫了,更加令人向往。
而在她的作品中,充滿了一種愛的哲學。這和三毛是基督教徒有很大關系,每一句仿佛都能說到人心最溫柔的地方。
如果你愛好文學的,其實仔細看看三毛的東西,會發(fā)現(xiàn)她其實在作品中有意探索了很多種寫作手法,但是這些卻都顯得自然,仿佛純?nèi)惶斐伞?/p>
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希望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撒哈拉的故事》
四.三毛作品
文集:《傾城》《溫柔的夜》《哭泣的駱駝》《夢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馬》《背影》《我的寶貝》《鬧學記》《萬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記》《隨想》《談心》《我的快樂天堂》《高原的百合花》《親愛的三毛》《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三毛的書信札與私相簿》 劇本:《滾滾紅塵》
第三篇:我心中的三毛,我心中的撒哈拉
我心中的三毛,我心中的撒哈拉
我最欣賞的兩位女作家是三毛和張愛玲,我覺得女性作家寫作的視角是很特別的,她們的作品,就像是一潭水一樣,看著平淡無奇,其實卻是深不見底的,于無盡的平靜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平淡的閱讀中就可以感悟到那種深入骨髓的憂傷,然而這種憂傷并不會使我們沉淪,它只會使我們感悟,領略生活的真正含義,這是現(xiàn)在那些華而不實的青春文學所無法企及的,是作者的所思所感所經(jīng)歷的事情深深的烙印在讀者的心里形成的。
在這里,我只說三毛。
小的時候看過一部黑白電影叫三毛流浪記,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把兩個三毛搞混掉了,上初中的時候才分清楚的(三毛的筆名源自她對于《三毛流浪記》這個故事的喜愛)。我記得是上初中時讀的這本書《撒哈拉的故事》,書是我姐姐買的,無意間在家里看見就拿來讀了,現(xiàn)在想來有5、6年的時間了,5、6年的時間足夠我們?nèi)ッ靼缀芏嗟览?,即便那些記憶中的故事已?jīng)殘破不全。
老師講的其他的書大多沒讀過,我想了好久才想起來我讀過這本書。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其中的幾個故事,一個是講三毛和荷西去海邊抓魚,抓到魚賣到飯店了,然后他們又到飯店去吃飯,正好又碰到荷西的領導,他們?yōu)轭I導付了錢,回到家三毛把裝賬單的衣服給洗了,結(jié)果賣魚的錢全都沒了。還有一個是講三毛去那邊的公共浴室洗澡的,她講到那邊的洗澡的事情,使我到現(xiàn)在依然記得很清楚,那邊的人是怎么用瓦片一樣的東西來刮自己的身體,達到清潔的目的。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特意又在網(wǎng)上找了這本書,大致的讀了一下,所幸篇幅不長。我慢慢的讀著,卻再也不是幾年前的那種心境,我想這就是成長和經(jīng)歷帶給我們的吧。
三毛和丈夫荷西就這樣在撒哈拉生活了很多年,條件艱苦,薩哈拉威鄰居們也不盡如人意,但她卻也能把自己的家打扮成沙漠中的一幅畫,一個藝術館,她也能和鄰居們相處融洽,她能開著他們的“白馬”橫穿撒哈拉,她能從沙漠中,從薩哈拉威身上發(fā)現(xiàn)一個又一個故事。這不禁讓我覺得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真的能決定很多事情。要覺得生活是美好的,世界是美好的,我們就能經(jīng)意或不經(jīng)意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點滴的美,我們的心中才會有活下去和活得更好的希望。我向往的不僅僅是撒哈拉那片古老而神秘的沙漠,我向往的還是三毛對生活的那種態(tài)度,還有她生活的狀態(tài),我覺得她很幸福。
我想每個人都有起自己對于生活的感悟吧,就像三毛在她的書中,并沒有太多的提到她的感慨,但我們在閱讀他的文字的時候,去真切的感受到內(nèi)心的震蕩,我就是共鳴吧。
我有感于三毛,大多是關于愛情吧,畢竟我現(xiàn)在是個在校的學生,還未走上社會,對于生活的艱辛或許體會真的不多。很多人說三毛是克夫的命,因為先是他的德國未婚夫在他們即將
第1頁,共3頁
將舉行婚禮的時候死于心臟病,荷西又在他們結(jié)婚數(shù)年后死于意外,在她以后的生活中,雖然也有接觸過幾個不錯的對象,但都沒有結(jié)果,其實這只不過是迷信了命運給她開的玩笑罷了,人的一生,總會有那么幾個巧合,只是不幸的是三毛命運中的巧合都發(fā)生在了愛情上吧。但其實我最喜歡她的,是她對愛情的執(zhí)著。有一句話說,對于愛情的專一,并不是一個人一輩子只能愛一個人,而是愛一個人的時候就只愛這一個人。三毛是這樣的一個人,很多人都知道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殊不知三毛的愛情經(jīng)歷確實不止這一段,只不過,這一段愛的最纏綿,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三毛的第一本書《撒哈拉的故事》中窺見一二。我未經(jīng)歷過愛情,卻對身邊的很多人的愛情故事傷懷,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抵如此了。
人們說三毛是一個只沉靜在自己世界中的人,只一個人做自己的夢。我覺得這樣很好,人活在世上,牽掛太多,終歸會活得很不開心。我心中的撒哈拉,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撒哈拉吧,只是我們被太多的世俗所困擾,不能做到像三毛那樣,如此炙熱而熱烈的愛著這樣的一片土地,不惜拋開所有去擁抱它。我或許總是愛做夢,我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有這樣的生活,愛與恨不必埋藏在心里,即便是生活在撒哈拉一樣的地方,即便我們會彷徨,會有無盡的生活帶給我們的不痛快,我們依然擁有這樣一片土地上,擁有自我,不需要太多的去修飾,生活就像一杯平淡無奇的白開水,每天面對的都只是生活。我經(jīng)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可以拋開一切,提上行李到車站,買一張即刻就走的火車票,花光身上所有的錢,坐在窗口,欣賞沿途的風景,一個人去旅行,沒有太多的煩惱和牽掛,就只是行走在路上,偶爾用文字記錄下旅途中見過的人,發(fā)生的事情,這種生活,真的很美好。有一天,我將死去,我希望自己被埋葬在最后停留的地方,然而我的靈魂依然不會停止。我想三毛最想過的,是恣意的生活,她說:我用一生實現(xiàn)自己的夢,生命逝去的剎那永遠地沉睡其中。我這樣篤信于三毛,以至于我無法理解她的死亡。我特別欣賞文學家,我覺得作家是一種很無法言語的一類人,他們是最懂得生活的人,但很多真正的文學家的命運都是這么的坎坷,比如海明威,川端康成,海子,顧城,還有三毛??赡苁撬麄儗τ谏羁吹奶笍?,太明白了反而陷入了另一種絕望的深淵。
三毛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
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
為什么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第2頁,共3頁
流浪遠方 流浪
還有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 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
為什么流浪
為什么流浪遠方
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 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
為什么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第3頁,共3頁
第四篇: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讀后感
前天晚上把《撒哈拉的故事》看完了,很喜歡,不過很可惜,沒有記一下就給還了。有一些感受......1:自己好落伍:看這本書的一星期時間里,同學見了都說:“我看過了,不錯,好好看?!毕肫鸸疵?7歲寫《愛與痛的邊緣》時都看過那么多人的書而且有許多自己見解,他對三毛好像是這樣說的‘曾經(jīng)有段時間我迷三毛迷得緊。不為別的,只為只身跑到沙漠的神經(jīng)質(zhì)。那時候娶一個像三毛一樣的女子為妻然后一起遠行成為我最大的夢想。但它高高在上地懸在我的頭頂使我不得不仰望,在脖子酸痛的同時讓我明白:它遙不可及。’想著自己太虧了,小時候不知道看書也沒有條件看,如今狂補著涉獵各類書籍卻覺得有些晚,因為此時的記憶力真如老徐那樣:記得特快忘的也神速。
2:羨慕三毛:
羨慕三毛有那樣的父母:有著健康的身體、聰敏的頭腦,使孩子從小物質(zhì)上得到充分滿足,即使在三毛成家后仍給予很大的幫助與支持;一心愛著孩子教育很好并不約束孩子成長,試想有多少的家長愿意讓孩子一輩子隨自己性情流浪。
羨慕三毛有那樣的朋友:什么叫真朋友?就我的理解:真正的朋友是共分享共患難的朋友,當你在尖峰時并不急于沾取你的光芒,當你在低谷時又能給予幫助關心。而三毛交到的都是些真性情的朋友,不舍得她到沙漠受苦,但真要去了就盡力寄些所需東西,急人之所需雪中送炭都不夸張,即使是那些追求三毛的男性朋友,亦給予尊重和幫助(我始終認為男女朋友間應保持尊重,底線很重要)。
羨慕三毛有那樣的愛人:荷西!怎樣說他呢?看這本書,就覺得越看越喜歡荷西,最后就覺得以后找人過一輩子的話就找這樣的。
a:他是如此的愛三毛:他愛三毛矢志不渝,小時候就對三毛講‘從小的愿望就是娶三毛為妻’;他愛三毛一輩子為了她可以犧牲一切:撒哈拉沙漠,這是怎樣的地方?稍有常識的人就會知道這里的氣候、物質(zhì)上的貧瘠,更不用說風俗不同宗教不同......有多不同?你能想象那里人幾年不洗一次澡甚至許多人一輩子不洗澡;你能想象那里人不知道自己幾歲,女孩子8——10歲就要結(jié)婚;你能想象那里還有《湯姆叔叔的小屋》里如湯姆命運的黑奴買賣。我覺得不可思議。而就是這樣的環(huán)境,荷西聽說三毛堅持要去時不笑話不阻止更不拖累,默默的收拾了行李,先去沙漠的磷礦公司找到了事,安定下來,等三毛單獨去非洲時好照顧我。他知道三毛是個一意孤行的倔強女子,不會改變計劃的。前一段看《傳聞中的七公主》迷上雪七和小跟班的愛情,小跟班也是為了雪七自愿到戰(zhàn)爭下的伊拉克,當這種只可能發(fā)生在影視劇中的場景切切實實擺在我面前時,亦真亦幻,讓我著實感動了一番。
b:善良:讓沙漠人搭便車,和三毛一起幫助啞奴,成為撒哈拉威人的修理匠工匠。
c:信任:對愛人的信任,對朋友的信任。
d:負責:少說,多做,將一切付諸行動中。
e:孝心:當他們剛到沙漠時那樣的艱苦條件,荷西堅決不用三毛父母的錢說:“給父母養(yǎng)老,你的父母以后我們離開沙漠,安定下來了,都要接來?!彼私馊男⑿?,自己也是絕對的孝順。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白手起家。
f:穩(wěn)重,男人味:在溫飽問題未解決之時絕對不會兒女情長但也盡量不讓三毛受苦;當遇到危險與困難時會第一時間保護三毛;當發(fā)生戰(zhàn)亂時也沒有優(yōu)柔寡斷,馬上投身大義之中,但會冒生命危險抽身安撫安排三毛。這樣的男人總是理智的給你踏實安心的感覺。
g:可愛:但要相信f并不代表荷西沒有情調(diào),他會搞浪漫、會調(diào)皮。和三毛搶車、捉魚.....可愛極了。
h:愛國、是非分明:我很感動的一點就是當荷西的同事講:“殖民主義又不是只有我們西班牙,人家香港的華人,巴不得討好英國,這么多年來,唯命是從,這種榜樣,沙哈拉威人是看不見,我們是看得見……”時荷西的憤怒,絕對的明辨是非。
說不清楚荷西還有哪些優(yōu)點,總之他的言行證明了這樣的男人值得愛,也無怪乎三毛講她的男朋友中只有荷西沒有車,但荷西與她最合適;無怪乎三毛給父母信中說自己并不十分愛河西但當荷西意外失事時痛不欲生并寫過文章荷西我愛你。
越寫越覺得像雪七和小跟班,哦不對,是雪七和小跟班像極了三毛和荷西。不知道《傳聞中的七公主》的編劇是不是看過三毛的小說來的靈感改編成這樣的電視劇。哈哈,不管怎樣,都讓我喜歡。
3:敬仰三毛:
我不怎么真心說這個詞的,敬仰的對象太神圣了,舉個例子我敬仰周總理。所以說在此真心說敬仰三毛說明真的很喜歡、佩服她。
我也不多舉例說三毛那些和荷西共同的優(yōu)點了,比如說善良、孝順、正義、信任、寬容、愛憎分明......不舉例并不代表我的偏向,只是許多例子都是重復的。只想告訴大家三毛的這些優(yōu)點比荷西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男女有別,他們做事的方式、感情的表達上有所區(qū)別。
他們很重要的一點區(qū)別也是我佩服三毛的很重要一點是她的博學,文學我就不用說了,三毛是輟學生,但三毛有一句經(jīng)典的話:學??梢詽L,但書不可以不讀。聽聽三毛讀的書:天文、地理、妖魔鬼怪、偵探言情、動物、哲學、園藝、語文、食譜、漫畫、電影、剪裁,甚至于中藥秘方、變戲法、催眠術、染衣服……混雜得一塌糊涂,她是那樣的興趣廣泛,所以對于三毛的懸壺濟世、將飯做成中國飯店、將撒哈拉的屋子設計的如畫報似的美麗......就不足為奇了。
還有就是三毛的好奇心、大膽、冒險性、機智,天哪,看著生動的沙漠觀浴記、荒山之夜就能感受到這些特性。太佩服三毛了....好了,暫時就想起這些,覺得三毛的一生真是精彩,我也只有羨慕敬仰的份了。在我看來,人生有這樣的親情、友情、愛情足矣,有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足矣!
第五篇:三毛的撒哈拉雜文隨筆
無論是讀時還是讀罷,都感覺挺舒心的,有點小愉悅,感觸卻亂的理不清,不想對自己文章的構(gòu)思細想一下,只任心中的悸動在手中流淌,流淌到那片撒哈拉……
她的文字有親密的感覺,就像鄰居家愛冒險,愛闖禍的孩子,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她在撒哈拉的家從毛坯房愣是硬生生的被改造成羅馬莊園,是她的不消停火熱了那個被黃沙肆虐的地方。復雜活的絢爛,簡單也活得精彩。
誰都不是天生的藝術家,誰也不能“討好”每個人的七情六欲??伤齾s近乎完美的做到了,她敢于嘗試,并勇于樂于承擔這所帶來的一切后果。天漏了又如何。正如海子那首詩: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我們都是來人間歷練的孩子,可誰能記得我們的曾經(jīng)那樣美好,那樣純粹,但一番歷練后,我們便忘了自己曾經(jīng)是個孩子,即使厭惡現(xiàn)在的自己,那又能如何,失去了好奇心,也便懶得動一身的肉,順其自然罷了……
她不怕碰瓷,找麻煩,她看過書后給別人接生,用指甲油給別人填牙洞,她開了小型的女子學校,與她們慢慢的溝通她們未知的若干,她活的熱熱鬧鬧的,物質(zhì)的貧瘠根本封不住她的生命力。這不是對事物的一時新鮮,更不是冒犯別人眼中的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她似一個源泉般的不斷涌出清爽的甘霖,惠及他人,永不停歇。
她總是對任何有趣事情保持著體驗的心態(tài),越有挑戰(zhàn)性,就越正中她的心思,找化石,捕魚,考駕照……她已不再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強人了,她儼然成為了自己的冒險家,一個探索者。有人說,撒哈拉這段時光是她最快樂的日子,可誰敢說她的每一分每一秒又不是最精彩的呢。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下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沒有荷西的撒哈拉故事,終歸是不完整的。本書的男主人公,嫉妒的讓人牙癢癢,可假設他是你的另一半時,便不會有想象的那么可愛。我們終究不是三毛,而他愛的卻只有三毛。延禧攻略中的袁春望對女主角說,她的一個眼神,他就知道接下來要干什么,而對她,也是這般。荷西和三毛他們可以像一個人一樣活著,而兩個人卻又迸發(fā)新的靈感。他們歷經(jīng)過生死,卻生死相依。在平淡不平凡的日子里,他們從不說我可以為你死,而當死亡真正來臨時,他們成為了彼此的救命稻草。
這樣的人可以擁有一切,也值得擁有。好奇心,冒險勁,創(chuàng)造力,鬼主意,這些生于生命源頭的初心都寄托在她的身上,依附在她靈魂的最深處。而她只單純的屬于自己,是獨一無的,是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