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數(shù)學競賽獲獎文件(23號)
商城小發(fā)(2014)23 號
商州城關小學關于表彰在2013——2014學年度1~5年級數(shù)學競賽活動中成績優(yōu)異的班級及學生的決定
為了提高我校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開發(fā)智力,發(fā)展個性特長。根據(jù)學校工作安排,我校于2014年5月21日舉行了1~5年級數(shù)學競賽,此項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競賽結果現(xiàn)已揭曉,經學校行政會研究決定對本此競賽中成績優(yōu)異的16個班級和260名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附:1——5年級數(shù)學競賽獲獎名單
第二篇:數(shù)學競賽獲獎感言
(一)享受學習,享受快樂
高二(4)高南
曾幾何時,中國的廣大學子,寒窗苦讀,只為科舉之時一箭中的,方可一步登天。那時候,我們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茫然不知道為什么而學,只知道科舉之后可以食那五斗之俸,所以,文人便基本上被冠以“酸”這個詞語,不僅僅指一種舉止形態(tài),更多的是講學習的心已經因為發(fā)酵而有所變味。當有一天,你科舉中了狀元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人已老去,雄心亦已不在。
比曾幾何時再近一點的時候,科舉已廢,天下似乎隨之而百廢俱興,周恩來先生年少之時一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震驚了全天下的中國人,我們中國人似乎脫離了“酸”的概念,心存?zhèn)ブ?,一直?0年代,中國幸運地擠入世界第一經濟陣營,擺脫了窮困。
如今,中華已然崛起,我們又為了什么而讀書呢?有太多的誘惑擺在我們的面前,生活中的一切看似都比讀書美好,這時,我們似乎又忘了我們?yōu)槭裁炊x書。用政治說:沒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導致現(xiàn)實與理想脫節(jié)。用語文說:茍以天下之大,而從舊中國之故事,是亦在舊中國下也。用數(shù)學說:生活就像一個面,學習如同一條線,線只與面有兩個交點,那么學習就在生活之內。用物理說:學習的理由和結果就像兩條震動方向相反的偏振光,你要是只讓一個通過,另外一條必定不能通過。用化學說:找錯了催化劑。用生物說:自然選擇還沒有到位。用英語說:all above are serious。
作為學生,學習到底是何物,畢竟還是天下最大的問題啊。狹義的學習是做題加背書,而廣義的學習是提高一個人的能力。在杭外,英語節(jié),科技節(jié),文化節(jié),藝術節(jié),這些,我們可以把他們都看成學習,因為通過學習獲得的能力在這些活動中的運用,和事情結果帶來的享受,早已完全讓學習成為了快樂的源頭,我們在學習并且同時享受著快樂。
現(xiàn)在的學生,物質條件往往十分優(yōu)越,因此常常忽略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如果一個人認為學習是快樂的話,那么他戰(zhàn)無不勝,因為他不僅樂觀,而且時刻都在學習。那么,如何做到這點呢?首先,我們要做到充分理解你為什么而學習。如果說你認為學習可以等同于工作,等同于賺錢,那么你也未免過于膚淺。一個人的理想的實現(xiàn),分為貢獻和自我滿足,只有你真正貢獻了,你才能享受那種作為集體中一員的滿足,而要自我滿足,那你就更加需要學習,來獲得相應的素質,用來讓自己達到理想中的人生目標。學習是為了生活,學習是為了運用,學習是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人。
其次,不要讓學習作為一種壓力時刻沖擊著你。要知道,學習是有壓力的,但是壓力對你的作用卻取決于你,如果你患得患失,或者老是好高騖遠的話,那么你就會讓學習騎在你的頭上,你要有符合自己現(xiàn)狀的認識,同時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要有長久的計劃,這樣,學習的壓力會在無形中降低。
最后,再結合學習方法的恰當運用,以及心理的一些調整暗示,你會發(fā)現(xiàn),學習其實是快樂的。我們生在這個人力資源過剩的國家,競爭如此激烈已成為不可改變的歷史,但是學習并且享受學習會讓你終究脫穎而出,請記住:暴風雨后的天空,永遠是最美麗的。
僅以此自勉。
(二)學習需要阿q精神
高二(6)鄭亦欣
在很久很久以前,學習遠離了快樂,快樂拋棄了學習。
這是一件很無奈卻很必然的事情。對于學習的動機,我們迷茫;對于學習的過程,我們痛苦;對于學習的結果,我們又往往是失望。帶著對世界的無知走進學校,灌輸,記憶,操練,檢驗,我們得到了什么?對許多人來說,只是一點點知識和更多冷漠而已。這不是社會、學校抑或我們中的任何一方想看到的結果,但的確是不得不接受的現(xiàn)狀??鞓穼W習是一種境界,人人都想達到,但又談何容易?
一個人快樂,歸根結底是發(fā)展需求得到了滿足。學習的本意是對知識的探索與獲得,是一種滿足認知欲望的活動,它應該是帶來快樂的。但出于很多原因,我們天生的好奇心與熱情被重復的簡單訓練不斷消磨,從主動的求知蛻變成了被動的受苦,從去探索變成了被灌輸。當我們的主動性被不當?shù)慕逃椒屭s的時候,學習的快樂也悄然遠去了。
作為學生,無法改變規(guī)則,那只能改變自己。說是正視學習也好,阿q精神也罷,能培養(yǎng)一種能夠提高效率,有益身心的心態(tài)就是成功。能夠接近這個目標的方法有很多:
首先,讓自己相信所學的東西是真正有用的。中學教材內容如此繁雜,不可能字字珠璣,但哪怕是自欺欺人地認為有用也比不斷拷問自己學這些到底有什么用來得實在些。適當?shù)淖晕移垓_可以當作保護心理健康的手段。
其次,為用而學。我們在杭外豐富多彩的各項活動中體會到的快樂早已超過了學習,原因就在于圍繞一個目標學習能夠激發(fā)人的潛力。英語節(jié),水火箭,它們對動手能力和相關知識的激發(fā)應該能帶來一些啟示。尋找一些目標,讓自己感到每個階段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
再次,降低期望值以調節(jié)壓力,建立規(guī)劃、培養(yǎng)條理。這些都是不容易做到的陳詞濫調。
最后,看到自己的進步,并給自己以獎勵。巴甫洛夫用這招讓小狗建立了搖鈴反射,我們同樣也能用這種心理暗示強化獲得的快樂并轉化為繼續(xù)努力的動力。有收有放,找到一種健康的節(jié)奏。
這些話的確很阿q,但處在一個給學生的壓力大到如此無以復加的環(huán)境中,阿q一下也不失為一種自我調節(jié)的方式?!疤鞂⒔荡笕斡谒谷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不是阿q精神又是什么?請相信,享受過如此“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中國特色教育,接受大任的日子必不遠矣!
謹以此自勉。
(三)感悟數(shù)學競賽
高一(7)劉沈豫
說實話,其實這次的競賽我考得并不好,盡管還是進了,但分數(shù)比我高的大有人在,讓我寫這篇文章實在使我感到十分受寵若驚。
人人都說競賽是聰明人玩的游戲,不是每個人都能參加競賽的,而在各項理科競賽中又數(shù)數(shù)學競賽最難。我自己小的時候也并不知道除了普通的課本內容之外還有競賽這么一項富有挑戰(zhàn)性的“附加題”,自己也是在后來幾次聽說了別人獲獎有怎么樣怎么樣的好處,又是如何如何值得羨慕,并在老師的“號召”下才開始我的競賽生涯的,并在幾次牛刀小試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當然,可能也有家庭氛圍的關系)。沒有人會自愿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嘗到甜頭了,有了興趣,這樣才是一個好的開始。所以我以為,興趣是邁出第一步的關鍵。
然而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興趣僅僅只是一次點火,使木炭達到了著火點。但要想真正讓火焰燃燒下去而不熄滅,那就需要不斷地有氧氣補給,越充足的氧氣能使火焰燃燒得越旺。學習中的“氧氣”就是毅力和熱情。越充足的毅力和熱情越能使學習得心應手?!爸灰し蛏睿F棒磨成針”這句話無論放在何時都不會過時。學習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扎扎實實地學習,思考,再學習,日積月累,才能真正從量變轉化為質變。尤其像數(shù)學這樣的理科,只有不斷地做題與反思才是獲取成績的王道。在這次的競賽里,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填空題第一道的關于數(shù)列的題目。數(shù)列和不等式一直是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剛開始的時候甚至拿到題目根本無從下手。后來也是在慢慢一點一點在做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解答規(guī)律和技巧,然后我去查閱了資料,知道的朋友應該曉得這個學期初我交的課題報告就是關于如何利用特征方程解數(shù)列通項式的。于是在不斷的做題和積累下,我逐漸總結出了數(shù)列通項公式的一些一般解法,而這次的那道數(shù)列填空題,也在我一眼之下便認出是一普通的高階遞推式,利用我已知的方法迅速解決了??梢姡瑢W和思是分不開的。學習沒有捷徑,不要存有僥幸的心理。在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中,甚至是在所有的科目學習中,多花時間,多花精力,用心去學,去做,去思,只要工夫夠深,沒有一樣是難的。
學習永遠是苦的,這是我所體會到的、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們的事實。怕吃苦就永遠獲得不了成功。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學會如何在這注定痛苦的生活中發(fā)揚一下阿q精神,自己找樂子,即使只是騙自己的又怎么樣呢?我選擇了競賽,就不能只是抱著玩玩而已的心態(tài),既然選擇了,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前面還有很多題目要做,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我會記得我最初為何選擇了它,我不會使自己在茫茫書海中迷失了最初的方向。永遠不要放棄對成功的希望,時時提醒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想,建立在汗水上的成就才是最大的,最有意義的成就吧。
沒有過硬的分數(shù)就沒有發(fā)言權,在這里我也就不想再多說些什么。努力是不需文字解釋、也是不能用文字解釋的。我想,真正等到我有發(fā)言權的時候,就請等到全國聯(lián)賽之后再等我的消息。
第三篇:2006[108]號文件 文檔
國辦發(fā)〔2006〕108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土資源部、發(fā)展改革委、公安部、監(jiān)察部、財政部、商務部、工商總局、環(huán)??偩帧踩O(jiān)管總局《對礦產資源開發(fā)進行整合的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xiàn)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zhí)行。
國務院辦公廳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對礦產資源開發(fā)進行整合的意見
國土資源部 發(fā)展改革委 公安部 監(jiān)察部 財政部
商務部 工商總局 環(huán)保總局 安全監(jiān)管總局
對礦產資源開發(fā)進行整合是集中解決礦山開發(fā)布局不合理,實現(xiàn)資源規(guī)?;⒓s化開發(fā)的重要手段,是從源頭有效治理礦業(yè)秩序混亂的基礎性工作,是調整礦業(yè)結構、促進礦業(y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有效途徑,對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具有重大意義。各地根據(jù)《國務院關于全面整頓和規(guī)范礦產資源開發(fā)秩序的通知》(國發(fā)〔2005〕28號)的要求,在整頓和規(guī)范礦產資源開發(fā)秩序的同時,開展了以煤炭等重要礦種為重點的整合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在具體實施中,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一些地方做法不規(guī)范,只注重運用行政手段,不按市場經濟規(guī)律辦事,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礦業(yè)權人合法權益;有的地區(qū)對整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到
位,有畏難情緒,工作進展緩慢;有些違規(guī)礦山企業(yè)借整合之名拖延以至逃避關閉等。為進一步推進和規(guī)范整合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結合產業(yè)政策和產業(yè)結構調整需要,按照礦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通過收購、參股、兼并等方式,對礦山企業(yè)依法開采的礦產資源及礦山企業(yè)的生產要素進行重組,逐步形成以大型礦業(yè)集團為主體,大中小型礦山協(xié)調發(fā)展的礦產開發(fā)新格局,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化配置、礦山開發(fā)合理布局,增強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能力。
二、目標任務
通過整合,使礦山企業(yè)“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明顯改變,礦山開發(fā)布局趨于合理,礦山企業(yè)結構不斷優(yōu)化,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水平明顯提高,礦山安全生產條件和礦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一)礦山開發(fā)布局明顯合理。按照礦產資源自然賦存狀況、地質條件和礦產資源規(guī)劃,合理編制礦業(yè)權設置方案,重新劃分礦區(qū)范圍,確定開采規(guī)模,一個礦區(qū)只設置一個采礦權,徹底解決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等問題。通過整合,重點礦區(qū)和重要礦種的礦業(yè)權設置符合規(guī)劃要求。
(二)礦山企業(yè)結構明顯優(yōu)化。以優(yōu)并劣,扶優(yōu)扶強,礦產資源向開采技術先進、開發(fā)利用水平高、安全生產裝備條件好和礦區(qū)生態(tài)
環(huán)境得到有效保護的優(yōu)勢企業(yè)集聚。通過整合,使礦山企業(yè)規(guī)?;?、集約化水平明顯提高,礦山企業(yè)數(shù)量明顯減少。
(三)開發(fā)利用水平明顯提高。采用科學的采礦方法和選礦工藝,使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和選礦回收率達到設計要求,共生、伴生礦產得到綜合利用,廢石、尾礦等礦業(yè)固體廢物得到安全存放和二次開發(fā)。通過整合,使整合區(qū)域內的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率明顯提高。
(四)安全生產狀況明顯好轉。認真執(zhí)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強化安全監(jiān)管監(jiān)察,落實礦山企業(y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礦山企業(yè)安全生產技術裝備水平和從業(yè)人員安全素質,改善礦山安全生產條件,遏制重特大事故發(fā)生。通過整合,使因礦山開發(fā)布局不合理引起的安全隱患基本消除。
(五)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改善。按照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huán)??偩帧蛾P于逐步建立礦山環(huán)境治理和生態(tài)恢復責任機制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建立健全礦山環(huán)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制訂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通過整合,實施廢棄物集中貯存、處置,污染物集中治理并達標排放,重點礦區(qū)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減少,環(huán)境污染事故和生態(tài)破壞事件得到預防與控制。
三、基本原則
(一)統(tǒng)一規(guī)劃,分步實施。整合工作應按照礦產資源規(guī)劃、國家對有關礦產資源總量控制以及產業(yè)結構調整和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等規(guī)定,有計劃地分步實施。
(二)以大并小,以優(yōu)并劣。整合工作應根據(jù)資源自然賦存狀況,遵循市場經濟規(guī)律,結合企業(yè)重組、改制、改造,以規(guī)模大和技術、管理、裝備水平高的礦山作為主體,整合其他礦山。
(三)突出重點,分類指導。重點整合影響大礦統(tǒng)一規(guī)劃開采的小礦、小礦密集區(qū)、對國民經濟發(fā)展有較大影響的重要礦種和優(yōu)勢礦產;根據(jù)不同地區(qū)、不同礦種和礦山企業(yè)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做好整合工作。
(四)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資源為基礎、礦業(yè)權為紐帶,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推進整合工作。
(五)統(tǒng)籌兼顧,公開公正。兼顧各方利益,依法保護采礦權人的合法權益,積極穩(wěn)妥推進,維護社會穩(wěn)定;公開整合過程,廣泛接受社會監(jiān)督。
四、整合范圍
(一)重要礦種。煤、鐵、錳、銅、鋁、鉛、鋅、鉬、金、鎢、錫、銻、稀土、磷、鉀鹽等礦種,以及其他對各地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較大影響的礦種。
(二)重點礦區(qū)。影響大礦統(tǒng)一規(guī)劃開采的小礦,一礦多開、大礦小開的礦區(qū),小礦密集區(qū),位于地質環(huán)境脆弱區(qū)范圍內的礦區(qū)。
(三)其他礦山。開采方法和技術裝備落后,資源利用水平低的礦山;生產規(guī)模長期達不到設計要求,管理水平低、存在安全隱患,社會效益、環(huán)境效益較差的礦山。
五、工作安排
整合工作以省級行政區(qū)域為單元進行。各?。▍^(qū)、市)要在2007年3月底前,完成整合總體方案的編制、備案工作;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3個以上重要礦種和5個以上重點礦區(qū)的整合工作;在200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整合工作。整合工作分為編制總體方案、制訂實施方案、方案實施和檢查驗收四個階段。
(一)編制總體方案。各?。▍^(qū)、市)人民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和市(地)、縣級人民政府對礦產資源開發(fā)現(xiàn)狀進行調查摸底,確定整合范圍,明確工作任務,編制省級整合總體方案,并報國土資源部和發(fā)展改革委備案。省級整合總體方案應包括整合目標、進度安排、任務分工和責任落實等內容。整合區(qū)域跨省級行政區(qū)域的,由相關省份協(xié)商編制總體方案;協(xié)商不一致的,由國土資源部商發(fā)展改革委根據(jù)礦產資源自然賦存狀況和地質條件協(xié)調確定。
(二)制訂實施方案。各?。▍^(qū)、市)人民政府要依據(jù)省級整合總體方案組織國土資源部門和市(地)、縣級人民政府編制礦區(qū)整合實施方案。整合實施方案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整合實施方案應包括整合礦區(qū)礦產資源概況、已有礦業(yè)權設置情況、整合后擬設置礦業(yè)權方案、整合工作進度及保障措施等內容。
(三)方案實施。按照批準的礦區(qū)整合實施方案,確定整合后的主體,明確擬設置采礦權的礦區(qū)范圍,按照基本建設程序編制礦山整合技術改造設計方案,重新編制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等資料,換發(fā)采礦許可證等相關證照(煤礦企業(yè)還應重新取得煤炭生產許可證),實施礦山生產系統(tǒng)停產改造,經驗收合格后,按整合后礦山生產技術
方案組織生產。生產技術方案要充分采用能夠節(jié)約資源和清潔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
(四)檢查驗收。各?。▍^(qū)、市)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qū)域內整合工作進行自查,并向整頓和規(guī)范礦產資源開發(fā)秩序部際聯(lián)席會議提交自查報告。國土資源部、發(fā)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對全國的整合工作進行檢查驗收,并向國務院作出報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確保實施。整合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的系統(tǒng)工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工作由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省級整頓和規(guī)范礦產資源開發(fā)秩序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各成員單位按各自職能具體組織實施,同時加強通力協(xié)作,確保整合任務落到實處。有關部門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審批整合后需重新辦理的有關證照。國土資源部、發(fā)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協(xié)調,及時研究解決整合工作中出現(xiàn)的重大問題。
(二)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地方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對整合區(qū)域內的資源和礦業(yè)權設置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會同發(fā)展改革部門組織審查礦區(qū)整合實施方案,煤炭行業(yè)管理部門參與審查煤炭礦區(qū)整合實施方案。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劃定礦區(qū)范圍,依法辦理采礦許可證。工商部門負責對擬設礦山企業(yè)依法辦理企業(yè)名稱預核準和注冊登記手續(xù)。環(huán)保部門負責對嚴重破壞生態(tài)、污染環(huán)境的礦山企業(yè)依法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予以關閉,對整合后礦山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進行
審批。安全監(jiān)管部門、煤礦安全監(jiān)察機構負責礦山安全生產監(jiān)管監(jiān)察工作,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礦山提請當?shù)卣枰躁P閉,對整合后礦山的安全生產條件進行審核,依法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煤炭行業(yè)管理部門負責對整合改造后的煤礦依法辦理煤炭生產許可證。公安部門負責整合礦山爆炸物品管理工作,及時依法處置關閉礦山的爆炸物品,依法核定整合后礦山的爆炸物品用量。監(jiān)察部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jiān)督檢查,對整合工作中存在的濫用職權、失職瀆職、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等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查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三)規(guī)范操作,依法推進。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注重運用經濟手段推進整合工作,切實保護參與整合的礦業(yè)權人的合法權益。對影響大礦統(tǒng)一規(guī)劃開采的小礦,凡能夠與大礦進行整合的,由大礦采取合理補償、整體收購或聯(lián)合經營等方式進行整合。國有礦山企業(yè)之間的整合可在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監(jiān)管下,采用資產整體劃撥的方式進行。整合礦山原則上不得擴大礦區(qū)范圍,確需擴大的,必須列入省級整合總體方案,并報國土資源部備案。整合前礦業(yè)權未進行有償處置的礦山,整合時要按規(guī)定進行處置。整合后礦山的設計生產能力不得低于規(guī)定的開采規(guī)模要求。整合期間,整合區(qū)域及其毗鄰地區(qū)暫停新設置探礦權、采礦權。按整合實施方案設置的采礦權審批工作要嚴格按規(guī)定的權限進行。按照實施方案被列為整合對象但不愿參加整合的礦山,其有關證照到期后,相關部門不再為其辦理證照延續(xù)、變更手續(xù),由當?shù)卣婪ㄊ栈丶{入整合范圍。已列入關閉名單的礦山企業(yè)以及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予以關閉的礦山企業(yè),不參與整合,其資源
需要重新開發(fā)利用的,由省級國土資源部門根據(jù)礦產資源規(guī)劃組織編制礦業(yè)權設置方案,并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和國土資源部備案后,按規(guī)定的權限審批探礦權和采礦權。
(四)健全制度,加強督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建立監(jiān)督管理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有關問題,推動整合工作扎實開展,嚴防整合礦山弄虛作假、超能力生產。凡不能按期完成整合任務的地區(qū),暫停探礦權、采礦權等相關證照的審批。各地要加強政策研究,總結和推廣典型經驗,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礦產資源規(guī)劃、礦業(yè)權市場準入、礦業(yè)權市場配置、礦業(yè)權價款收益分配、礦產資源開發(fā)管理和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補償?shù)扰涮字贫?,切實加強對整合后礦山企業(yè)的監(jiān)管,鞏固整合成果,提高礦產資源管理水平,促進礦業(yè)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根據(jù)本意見要求,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制定具體實施意見。
第四篇: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獲獎感言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我很榮幸能參加第三屆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并在決賽中獲得一等獎,在得知我獲獎的那一刻,我真的很高興,很激動。
首先,我為什么要參加數(shù)學競賽?從小,我就對數(shù)字特別的敏感,幾個小小的數(shù)字,我都會好奇的琢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升初中,高中,我的數(shù)學成績都時候班上的佼佼者,遇到難題,老師也會很熱情的幫我解答,老師的鼓勵和支持,加重了我對數(shù)學的熱愛之情。即使上了大學,讀得專業(yè),對數(shù)學的要求并不高,但是,我還是沒有停止對數(shù)學的探索。得知可以參加全國數(shù)學競賽,我很興奮,這不僅僅是一次展現(xiàn)自己在數(shù)學方面的天賦的機會,也是和許多熱愛數(shù)學,喜歡數(shù)學的同學的一次競技,所以,我對這次競賽十分的重視。在準備初賽的那段日子,每個周末都會有數(shù)學知識的輔導,對于老師的每一個解題方法和思路,我都會反復琢磨,直到弄懂為止。終于,在初賽中,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以全校第一的成績進入了全國總決賽。得知進入了總決賽,我既高興又擔心,高興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擔心自己能力不夠,在決賽中不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在寒假的那段時間里,我沒事就拿起數(shù)學競賽的資料,看看題目,搞搞學習。一個月的寒假很快就過去了,來到學校的時候,距離決賽的時間也只有33天了,在輔導員的安排下,我擁有了個人的自習室,因此,在這33天里,我每天都會去學習數(shù)學。學習我愛的數(shù)學,我很開心。
第五篇:2012全國數(shù)學競賽樂山獲獎名單
第22期
樂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2012年5月28日
2012年全國初中數(shù)學聯(lián)合競賽樂山賽區(qū)
成績通報
2012年全國初中數(shù)學聯(lián)合競賽(初
二、初三組)決賽已于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在全國各地同時舉行,我市今年共有3000余人參加了決賽??荚嚱Y束后,由各考點嚴格按標準組織評閱,決賽成績經市教科所數(shù)學組審核后,再經四川省數(shù)學競賽委員會復評審核。我市初三組共有24人獲全國一等獎,48人獲全國二等獎,165人獲全國三等獎,24名教師獲全國一等獎指導教師證書,48名教師獲全國二等獎指導教師證書,164名教師獲全國三等獎指導教師證書。初二組47人獲省一等獎,90人獲省二等獎,179人獲省三等獎。47名教師獲省一等獎指導教師證書,90名教師獲省二等獎指導教師證書,179名教師獲省三等獎指導教師證書。另外我市還評出部分優(yōu)勝者,名單于后:
一、2012年全國初中數(shù)學聯(lián)合競賽獲獎名單
初三組
全國一等獎(24人)
學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犍為一中外校 井研縣研城初級中學 井研縣研城初級中學 井研縣研城初級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外國語學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夾江外校 夾江外校 夾江二中 五通牛華一中
姓 名 萬珂辛 余少琪 陳河潔 賈志峰 劉思利 朱筱涵 鄭堯 鄧心未 熊林林 肖行健 徐慧星 劉怡鑫
指導教師 田華倫 傅維銀 曹明榮 李英俊 張明仙 李英俊 徐宏偉 王光忠 朱碧群 姚永軍 姚永軍 干燕萍 王柏櫻
學校
犍為一中外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井研縣研城初級中學 井研縣研城初級中學 井研縣研城初級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夾江外校 夾江外校 夾江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姓 名 宋柯銳 杜人舟 楊杰 唐琪琳 周敏 易浩 屈穎剛 鄭少雄 張軒偉 楊天 曾文杰 周寒宇
指導教師 傅維銀 曹明榮 潘紅剛 張明仙 李英俊 李英俊 徐宏偉 何宣德 伍可明 姚永軍 姚永軍 江學元 徐宏偉
全國二等獎(48人)
學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夾江外校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外國語學校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七中(王浩)峨眉樂都中學 沫若實驗學校 夾江外校 夾江外校 夾江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峨眉四中 夾江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峨眉三中 井研縣研城中學 井研縣周坡初級中學 樂山外國語學校 五通牛華一中 夾江外校 夾江二中 夾江二中 夾江外校
學校
姓 名樂山七中(王浩)王浩旭 樂山七中(王浩)王敏竹 樂山外國語學校 謝沛禧 峨眉二中外校 鄧智亨 峨眉二中外校
曾新杰
樂山外國語學校 徐冰杰 樂山五中 杜樂謙 犍為一中外校 吳迪曦 樂山實驗中學 張宇軒 夾江二中
杜宗瀚
井研王村初級中學 田偉 樂山實驗中學 梁昆 峨眉二中外校
劉玲
沐川縣實驗中學 王譽舟 姓 名 指導教師 學校
姓 名 指導教師 何子坤 潘紅剛 峨眉四中
夏嘉隈 羅小平袁松 石建東 井研縣研城初級中學 談坤 李英俊 王迪申 何宣德 樂山實驗中學 李毅鑫 何宣德 王尋懿 朱小瓊 樂山外國語學校 蔣騫 朱碧群 涂杉 伍可明 夾江二中 熊國鑫 李小平田小龍 馮玉平樂山實驗中學 鄭雅芹 何宣德 張翔 李曉聰 沫若實驗學校 倪明玉 王小兵 周嘉星 王小兵 夾江外校 何沐根 石建東 方藝 石建東 夾江外校 楊博 石建東 劉志杰 姚永軍 夾江二中 陳璇琪 范麗君 李佳 江孝剛 夾江實驗中學 江濤 江學元 譚博文 伍 敏 峨眉二中外校 童磊 李薔 江川 吳桂容 夾江外校 張曉雅 姚永軍 鞠鵬 江孝剛 井研縣研城中學 龔憶恒 稅玉容 王韻杰 張寧芳 樂山實驗中學 唐昊 伍敏 代昕宇 楊光俊 井研縣周坡初級中學 季佳庚 詹勇 張羅 任建國 井研縣研城中學 李曉峰 任建國 楊秋萍 詹勇 井研縣研城中學 余美倫 稅玉容 張斯琦 王光忠 五通佑君中學 楊子賢 羅鉉銳 楊余杰 王柏櫻 峨眉七中 代江 周俊平劉信 石建東 夾江外校 徐浩銘 石建東 高一睿 范麗君 夾江二中 謝佳欣 范麗君 汪璐文 范麗君 夾江外校 王婧竹 姚永軍 劉犇
姚永軍
犍為一中外校
魏珂瑤
傅維銀
全國三等獎(164人)
學校 姓 名
學校
姓 名
學校
姓 名
樂山外國語學校 唐勤業(yè) 夾江外校 丁苒苒 樂山藝術實驗學校 胡婉楠 樂山七中(王浩)黃環(huán)宇 樂山外國語學校 曹凱星 樂山外國語學校 鄭璋曄 樂山實驗中學 張謹 樂山實驗中學 胡潤芷 樂山五中 曾夢蕓 夾江二中 徐嘉豪 井研縣研城中學 曾校棣 樂山實驗中學 袁夢超 樂山七中(王浩)唐潔 樂山實驗中學 李怡庭 樂山實驗中學 王超 樂山外國語學校 周敏瑤 樂山外國語學校 劉凌波 樂山實驗中學 呂樂奇 峨眉二中外校 張謙
峨眉二中外校
邱翔宇 樂山五中 吳桐 犍為一中外校 余欣鍵 樂山外國語學校 肖元源 樂山外國語學校 鄭弈 五通佑君中學 朱曉暉 峨眉三中 楊子依 峨眉二中外校 汪嘉俊 夾江二中 江天奇 夾江二中 趙孟茜 犍為一中外校 李佳卓 樂山實驗中學 宋文琦 樂山外國語學校 周磊 樂山實驗中學 焦頻萱 樂山外國語學校 粟蘭迪 樂山實驗中學 林宇宸 更生學校 王宇 峨眉三中 張偉杰 峨眉四中 彭星穎 峨眉三中 陳琛 沐川縣實驗中學
趙天
夾江外校
陳闖 井研縣研城中學
曾郁舒
樂山七中(王浩)袁月 樂山藝術實驗學校 向憶南 五通金粟中學 峨眉二中外校 峨眉四中 峨眉四中
李文粒 閆怡璇 謝雨辰 晏國勝
夾江外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峨眉桂花中學 夾江外校 樂山實驗中學 峨眉三中 樂山十二中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鄭凌逸 樂山七中(王浩)汪航 樂山七中(王浩)許飛 樂山實驗中學 邱夢婷 峨眉二中外校 李思靜 夾江外校 唐汝飛 樂山外國語學校 林茜蕓 峨眉二中外校 王靜可 樂山十二中 雷安瀾 樂山實驗中學 陳柯予 樂山外國語學校 蘇展 樂山外國語學校 李文杰 峨眉四中 胡宇翔 峨眉三中 王浩宇 五通竹根鎮(zhèn)中 戴一帆 夾江二中
任馳 劉裕劼 游坤藝 鐘若嵋 毛雅昕 黃蕊
井研縣研城中學 田宸鎧 樂山實驗中學
余宏練
廖李 樂山藝術實驗學校 戴鈺 戴森淼 樂山外國語學校 陶冶 樂山六中 談佳瑩 郭松睿 樂山外國語學校 周驍 樂山五中 峨眉二中外校 峨眉三中
樂山七中(王浩)樂山五中 峨眉四中 馬邊第一初中 峨眉二中外校 峨眉雙福中學
沐川縣實驗中學 犍為一中外校 峨眉四中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外國語學校 樂山五中 五通牛華一中 峨眉二中外校 樂山五中
學校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外國語學校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井研縣研城中學 井研縣千佛中學 井研縣三江初中 夾江外校 夾江外校 沫若實驗學校 峨眉四中
吳映雪 五通金粟中學 范一松 峨眉四中 楊瑤 峨眉二中外校 張曉雪 何越 沐川縣底堡學校 陳秀生 夾江二中 石姝靈 五通牛華一中 段瑋靖 陶逸
犍為一中外校 岑鑫 犍為一中外校
余武松 樂山外國語學校
梁雨靜 向豪 樂山七中(王浩)蔡雨池 樂山七中(王浩)王憲 樂山七中(王浩)汪靜峰 鮑俊杰 峨眉二中外校 趙昱欽 市中區(qū)悅來學校 張歡 峨眉四中 胡杰 古龍雨 沐川縣實驗中學 王婧好 峨眉四中 羅俊文 沐川縣實驗中學 舒琳 李拉布 樂山五中 肖超 峨眉三中 呂迎香 峨眉四中 黃磊 王凡 樂山外國語學校 譚慶香 五通佑君中學 彭嘉渝 峨眉龍池中學 林志遠 張勁松
峨眉二中外校 唐小嵐 峨眉四中 龐涌 沙灣嘉農二中 龔升平張傲雪 沐川縣實驗中學 李鵬翔 夾江二中 干東寧 犍為一中外校 袁可星 鄧開倫 樂山五中 黃宗海 峨眉三中 劉宇嘉 峨眉二中外校 簡凡林 胡釧星 樂山外國語學校 羅杰平樂山實驗中學 王逸飛 樂山實驗中學 肖涵柯 趙一凡
樂山五中 白天 市中區(qū)安谷中學 龔添 樂山七中(王浩)黎俊誼 張何弦 樂山外國語學校 金科宇 樂山外國語學校 李庭好 樂山六中 趙偉杰 張文驍 樂山五中 高嵩浩 夾江外校 楊堃 五通竹根鎮(zhèn)中 徐佳慶 李佳賢 五通牛華一中 趙冰玉 峨眉三中 周子涵 峨眉羅目中學 劉玉鳳 李姝瑤 夾江外校 季詩怡 夾江外校 史鴻元 夾江二中 許萌秋 田松
峨眉三中
劉雅俊 峨眉三中
羅楚青 犍為一中外校
徐翠
初二組
四川省一等獎(47人)
姓名 指導教師 學校
姓名 指導教師 唐浚哲 胡同祥 樂山外國語學校 葛燕 吳華春 朱虓葦 胡同祥 樂山實驗中學 劉上 胡同祥 謝兆益 胡同祥 樂山實驗中學 毛源 陳曉玲 虞皓博 陳曉玲 樂山實驗中學 余科潤 胡同祥 廖星煒 丁麗萍 樂山五中 周俊杰 廖紹均 易揚天 陳曉玲 樂山外國語學校 趙金漢 羅九成 郭書言 宋楊 樂山實驗中學 徐丹茹 譙雪梅 陳凱 *** 井研縣千佛中學 雷清才 鄧華 程晨媛 鄧華 井研縣研城初級中學 龔鵬飛 劉興洪 陳婉竽 陳建軍 犍為一中外校 楊媚滟 胡利瓊 宋思源 胡容 夾江外校 陳浩 胡容 趙晨曦 宿利霞 沫若實驗學校 鐘海倫 朱鳳群 何汶持 陳錫秋 沫若實驗學校 劉磊 陳錫秋 祝健鑫
龐秀生
峨眉三中
李嘉誠
羅志強
峨眉三中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井研縣研城中學 峨眉二中外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樂山實驗中學 夾江實驗中學 峨眉二中外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學校
樂山七中(王浩)樂山七中(王浩)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井研縣研城中學 犍為一中外校 夾江外校 峨眉四中 五通牛華一中 樂山實驗中學 五通竹根鎮(zhèn)中 樂山實驗中學 夾江實驗中學 樂山外國語學校 井研縣馬踏初中 夾江二中 峨眉四中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外國語學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夾江外校 峨眉三中 峨眉二中外校 峨眉四中 樂山七中(王浩)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外國語學校 葉靜文 樂山十二中
陳鵬宇 趙藍青 馮一倡 周振輝 李俊杰 馬浩瑜 李惟豪 宋馳 萬雯靖 李泓鉅
姓 名 彭虹淇 黃凱 胡博聞 向玥霖 程志強 張寒昱 楊磊 郭朋非 楊鴻森 陳肯 楊原 郭珺琥 張嘉欣 李若希 周川域 鄧宇航 李卓東 秦浩洋 韋峙才 楊茂藝 杜衡威 李馳航 譚錚 劉秋寒 羅煜 羅可 陳雨豪 吳適杰 峨眉五中劉雨雪
雷國全 五通牛華一中 譙雪梅 樂山實驗中學 譙雪梅 樂山外國語學校 曾建軍 夾江外校 江志彬 峨眉三中 張曉菲 樂山外國語學校 喻文彬 樂山外國語學校 王晉 夾江實驗中學 江志彬 樂山十二中 羅九成四川省二等獎(90人)
指導教師 學校
宋水清 水口中學
王剛 樂山藝術實驗學校胡同祥 樂山實驗中學 喻文彬 樂山外國語學校 曾學明 犍為一中外校 曾代友 犍為龍孔中學 胡容 沫若實驗學校 周利平五通牛華一中 杜群輝 樂山外國語學校 譙雪梅 樂山外國語學校 代顯華 樂山實驗中學 譙雪梅 井研縣三江初中 李郁青 樂山實驗中學 曹建康 井研縣研城中學 段欽煩 夾江外校 鄧勇軍 夾江實驗中學 何成躍 樂山十二中 宋楊 峨眉三中 鐘應龍 樂山實驗中學 王娟 樂山實驗中學 羅九成 犍為一中外校 胡容 夾江二中 王志忠 峨眉三中 黃會平峨眉四中 何成躍 樂山外國語學校 曹明銀 樂山七中(王浩)胡同祥 樂山實驗中學 羅九成 樂山實驗中學樂山七中(王浩)童順力
樂山實驗中學
肖志杰 黃遠律 談磊 宋楊 袁禎鎧 鐘應龍 尹雪梅 胡容 龍林江 王志忠 譚典 吳華春 劉可 王娟 王佳威 李郁青 徐飄逸 方莉
姓 名 指導教師雷雨橙 雷永忠 蔣久智 楊玉貴 毛宇婕 胡同祥 胡昕煒 王娟 敖祥 宋宏文 張鑫洋 侯瓊英 陳泓宇 陳錫秋 余林江 黃遠律 繆雪梅 羅九成 雷淞涵 羅九成 方正 胡同祥 龍良利 陳建軍 曹洋 陳曉玲 謝塵竹 曾伯軒 陳夢玲 宿利霞 李佳秘 李郁青 李昱卓 方莉 劉海萍 王志忠 漆岱峰 陳曉玲 盧恒寬 譙雪梅 稅蝶 吳英 郭振佳 陳玉芳 張聲遠 雷國全 陸一輝 付斌 孫嘉齊 鐘應龍 羅楚珺 任麗 張書博 胡同祥 潘璐璇 喻文彬 楊璽 孫旭東 宋冬明
帥培林
樂山外國語學校 樂山七中(王浩)峨眉二中外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井研縣研城中學 沙灣踏水中學 樂山七中(王浩)峨眉三中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外國語學校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五中 樂山外國語學校 峨眉五中
學 校 樂山七中(王浩)夾江外校 峨眉四中 樂山七中(王浩)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五中 峨眉四中 安谷初中 井研研城初級中學 樂山實驗中學 樂山七中(通江)犍為一中外校 夾江外校 沙灣踏水中學 峨眉三中 樂山七中(王浩)樂山七中(王浩)樂山藝術實驗學校 樂山五中 犍為清溪初中 犍為一中外校 犍為龍孔中學 犍為一中外校 樂山外國語學校 夾江實驗中學
曲別英英 丁麗萍 犍為一中外校 楊涔鈺 曹明銀 夾江實驗中學 夏夢渝 鄒小容 五通佑君中學 龔瀾 張曉菲 樂山五中 張瑞 張凱 井研縣研城中學 黃欣宇 王開元 峨眉四中 李麗儒 劉曉容 樂山實驗中學 張銘 雷國全 樂山十二中 李其臻 胡同祥 樂山實驗中學 李佳汶 胡同祥 樂山實驗中學 曾志坤 丁麗萍 樂山實驗中學 余林澤 譙雪梅 樂山實驗中學 劉佳茜 朱保林 樂山五中 劉宇翀 羅九成 峨眉三中 耿茂潔
峨眉三中
四川省三等獎(179人)
姓 名 學 校 姓 名 學 校 黃欣 樂山實驗中學 朱宣霖 井研馬踏初中 朱梓坤 峨眉三中 屈嘉豪 峨眉二中外校 徐浩航 峨眉二中外校 歐成林 五通牛華一中 喻媚婕 樂山十二中 周婷慧 樂山實驗中學 王廷威 樂山外國語學校 王晨旭 樂山五中 張淳 井研縣研經中學 廖建伊 沫若實驗學校 楊依凡 峨眉三中 文天宇 樂山實驗中學 章海文 樂山外國語學校 胡鈺婧 夾江實驗中學 張恒彬 樂山十二中 羅念一 樂山外國語學校 陳楠鑫 樂山實驗中學 李子衿 樂山外國語學校 陳雨 土主中學 舒洪 井研研城中學 鄭詩穎 犍為一中外校 劉洪驛 犍為一中外校 鄭欽勻 夾江外校 王澤琪 夾江外校 鐘瑤 峨眉三中 趙梓林 犍為一中外校 許建鋒 五通佑君中學
黃靖楠
樂山十二中 楊玉昆 樂山七中(王浩)稅心 樂山十二中 劉瀚文 水口中學 辜凱 樂山七中(王浩)周鷺 樂山實驗中學 李月瑤 樂山實驗中學 毛宇婷 樂山五中 姚志雄
樂山實驗中學
袁凱 犍為一中外校 李俊林 樂山十二中 牛晨淇 土主中學 向思斕 馬邊第一初中 陳紅燕 樂山外國語學校 吳紓婷 沫若實驗學校 黃玥深 犍為龍孔中學 楊又權 峨眉二中外校 熊崇霖 沫若實驗學校 曹紫菱 峨眉二中外校 雷小榆
沙灣踏水中學
徐楚謙
峨眉三中
蔡麗霞 宋遠安 江擒龍 王晉 袁曾泰 周洪林 李晨 范錦瑜 景韋喬 曾建軍 丁瀟鋒 李擁軍 王盛嘉 胡同祥 程艷麗 張雯 黃小珊 胡同祥 殷藝實 喻文彬 李菁潔 譙雪梅 吳思瀚 譙雪梅 黃匯宇 朱保林 陳玙如 宋奎 吳詩怡
羅志強
姓 名 學 校 徐翔宇 井研縣馬踏初中 任名楊 峨眉七中 楊舒 峨眉二中外校 鄧嘉誠 樂山外國語學校 吳佳興 樂山五中 趙媛 峨眉二中外校 周昊聞 樂山六中 李科蓉 沫若實驗學校 渠鈺瀟 樂山實驗中學 王文博 樂山五中 蔡文港 井研縣研城中學 周悅來 夾江外校 錢珂江 夾江二中 邱虹瑞 夾江二中 劉捍植 樂山十二中
游銳 樂山七中(王浩)駱凌子 樂山實驗中學 楊林夕 樂山實驗中學 姬豫 樂山五中
吳莎 樂山七中(王浩)蔣曉涵 樂山實驗中學
黃俊超 樂山藝術實驗學校楊蕊溪 樂山外國語學校 劉柯廷 樂山外國語學校 黃意超
樂山外國語學校
姓 名潘琴劉敏余鑫江沛杰鄧莉娟王宇芮曾瑤王沛一吳林柯魯嘉誠龍文韜宋星劉梓琨張浩謝媛洋李沙弟張藝露艾婷袁川鴻王嘉敏郝藝姍張或張鯤鵬袁浩菱羅康榮
5峨眉二中外校 付東旭 峨眉四中 馬健 五通佑君中學 我礦一子弟校 胡佳 樂山七中(王浩)李宜珂 樂山十二中 沫若實驗學校 劉翔宇 樂山實驗中學 李瑋欣 樂山七中(王浩)五通牛華一中 先志軒 樂山實驗中學 楊行健 樂山七中(王浩)樂山外國語學校 王子薇 夾江實驗中學 袁鵬 樂山七中(王浩)樂山五中 袁玉婷 峨眉二中外校 蹇沛利 樂山七中(王浩)安谷初中 潘雨晴 峨眉四中 王夢瑤 樂山十二中 樂山七中(通江)王琳慧 峨眉三中 羅文 樂山十二中 悅來中學 夏利琴 五通竹根鎮(zhèn)中 劉真慧 樂山七中(王浩)犍為一中外校 黃茂綺 樂山外國語學校 張鈴 樂山十二中 犍為一中外校 呂藝琳 犍為清溪初中 曹先軍 水口中學 夾江外校 高毅 夾江二中 楊旭 沙灣踏水中學 夾江外校 侯曉爽 夾江實驗中學 石倍 峨眉七中 夾江外校 李宇晗 夾江實驗中學 楊旭 峨眉二中外校 夾江外校 戴心月 夾江外校 杜晗睿 峨眉雙福中學 夾江外校 徐紫鈺 馬邊第一初中 曾佳睿 峨眉四中 夾江外校 楊珂昊 沙灣福祿中學 楊旭桃 峨眉樂都中學 夾江外校 余祥 沙灣踏水中學 譚旭 五通金山中學 夾江外校 汪子涵 沙灣踏水中學 黃雨昕 峨眉二中外校 夾江二中
江嵐
沙灣踏水中學
朱建波
夾江二中
二、2012年樂山市初中數(shù)學聯(lián)合競賽獲獎名單(略)
初三組
樂山市一等獎(84人)
市中區(qū)(20人)峨眉山市(12人)五 通(8人)犍為(7人)沙灣(6人)
沐川(6人)
峨 邊(5人)
馬邊(6人)樂山市二等獎(192人)
市中區(qū)(42人)峨眉山市(26人)五 通(18人)犍為(15人)沙灣(17人)
沐川(17人)
峨 邊(10人)馬邊(13人)樂山市三等獎(262人)
市中區(qū)(66人)峨眉山市(42人)五 通(27人)犍為(20人)沙灣(16人)
沐川(18人)
峨 邊(15人)馬邊(15人)初二組
樂山市一等獎(108人)
市中區(qū)(26人)峨眉山市(14人)五 通(10人)犍為(9人)沙灣(9人)沐川(8人)峨 邊(7人)
馬邊(7人)樂山市二等獎(238人)
市中區(qū)(60人)峨眉山市(30人)五 通(21人)犍為(19人)沙灣(19人)
沐川(19人)
峨 邊(16人)馬邊(15人)樂山市三等獎(348人)
市中區(qū)(80人)峨眉山市(50人)五 通(36人)犍為(28人)沙灣(23人)
沐川(26人)
峨 邊(22人)馬邊(22人)唐鵬杰 樂山實驗中學 彭思嫻 謝嘯谷 樂山實驗中學 王可欣 辜文佳 樂山外國語學校 劉暢 鄒林松 樂山實驗中學 劉一涵 徐建超 樂山實驗中學 陳嘉荔 易鑫 樂山五中 任婕 汪樺 樂山五中 成飛昊 呂宗衛(wèi) 安谷初中
呂書文
蘇嘉淮 樂山七中(通江)潘思宇 李怡 凌云中學 張耀華 雷文清 樂山實驗中學 羅逸軒 趙梵宇 沙灣嘉農二中 趙思琪 張龍 水口中學 覃雨霞 鄒雨璇 樂山外國語學校 蔡玥 李凌琴 沫若實驗學校 王于嘉 陳思璇 沫若實驗學校 姚羽 姜敏 峨眉三中 席子杰 王鵬 峨眉二中外校 童瑞樂 汪芮玉 沫若實驗學校 彭遠睿 龔旭濤
夾 江(8人)井研(6人)
金口河(4人)
夾 江(17人)井研(17人)
金口河(10人)
夾 江(26人)井研(17人)
金口河(12人)
夾 江(10人)井研(8人)
金口河(3人)
夾 江(20人)井研(19人)
金口河(9人)夾 江(35人)井研(26人)
金口河(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