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國人的宴席座次禮儀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講禮儀,循禮法,崇禮教,重禮信,守禮儀,是中國人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安粚W禮,無以立”,禮的核心是人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是中國民眾已經(jīng)習慣和風俗化了的社會性行為準則、道德尺度與各種禮節(jié)。所謂“禮節(jié)民心,讓則不爭”;“衣食既足,禮讓以興”,禮就是個人利欲心的節(jié)制和人群利益的調(diào)度。講禮,就是要謙恭退讓,“禮”與“讓”往往相連,這就是“禮讓”一詞的由來和義釋。
中國最早的禮和最普泛、最重要的禮,可以說就是食禮,“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用食來敬神,表明“禮”是極隆重的事,并且是起源很早的。禮是以個人的文化學識與心性修養(yǎng)為基礎(chǔ)的。檢驗一個人修養(yǎng)的最好場合,莫過于集群宴會了。因此,“子能食食,教以右手”(《禮記·內(nèi)則》),家庭啟蒙禮教的第一課便是食禮。而中國宴會繁縟食禮的基礎(chǔ)儀程和中心環(huán)節(jié),即是宴席上的座次之禮——“安席”。史載,漢高祖劉邦的發(fā)跡就緣于他于沛縣令的“重客”群豪宴會上旁若無人 “坐上坐”。當時還是“席地而坐”,“上坐”,乃宴席的“尊位所在”,亦即“席端”。這種宴席上的“上坐”,因坐制的飲食基礎(chǔ)器具、幾案、餐桌椅形制的歷史演變而有時代的不同。兩漢以前,“席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即以面朝東坐為上?!妒酚洝ろ椨鸨炯o》中鴻門宴會的座次是一規(guī)范:“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坐”,此即顧炎武所謂:“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敝侵傅摹笆摇眱?nèi)設(shè)宴的座禮。而在位于宮室主要建筑物前部中央坐北朝南的“堂”上,則是以南向為最尊,次為西向,再次為東向。隋唐以后,開始了由坐床向垂足高坐起居方式的轉(zhuǎn)變,方型、矩型諸種形制餐桌均以齊備,座次利益也因之有新的改變。方桌以邊長92.5厘米、高87.5厘米的“八仙桌”為代表,貴客專桌,等而下之可2人、3人、4人、6人或8人一桌。除專桌以外,兩人以上者,一般為1:1主陪客制。圓桌是應(yīng)聚宴人多和席面大的要求之運而生的。最初也讓用慣了方桌的人們頗不順應(yīng),正如袁枚《園幾》詩所說:“讓處不知誰首席,坐時只覺可添賓?!?/p>
圓桌成清中葉后飯店酒樓流行的餐臺式樣,今日家庭中亦普遍使用,尤為今日餐飲業(yè)及機關(guān)企業(yè)食堂的會宴用桌面。其座次一般是依餐廳或室的方位與裝飾設(shè)計風格而定,或取向門、朝陽,或依廳室設(shè)計裝飾風格所體現(xiàn)出的重心與突出位置設(shè)首位。通常服務(wù)員擺臺時以口布折疊成花、鳥等造型,首位造型會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而隆重的大型宴會則往往在各餐臺座位前預先擺放座位卡(席簽),所發(fā)請柬上則標明與宴者的臺號。這樣或由司儀導入,或持柬按圖索驥、對號入座,自然不易出錯。
就一張餐臺的具體座位來說,目前中餐通行的規(guī)范是:主人座于上方的正中,主賓在其右,副主賓居其左,其他與宴者依次按從右至左、從上向下排列,如圖一示:
圖一1
231.第一主人3.夫人或副主賓
782.主賓4.第二主人 9105、6.副主賓7-10.陪同等
門
臺灣等省區(qū)的流行模式則如圖
二、圖三所示:
圖二(單一主人)
231.主賓
452-11.賓客依次排列
12.主人
1011
門
圖三(男女主人)
321.主賓
542-10.賓客依次排列
7611.男主人
9812.女主人
1110
門
宴席位次的設(shè)定,既屬約定俗成,故其時空差異性較大,而依我國時下理念習尚,則首論職務(wù)尊卑,次敘年齒,后及性別(先女后男),以示重女觀念)。當然,這都是首席座位確定之后始循行的一般模式。
第二篇:中餐宴席座次禮儀
一般在中國的宴會上,要講究一些座次禮儀,其實中國的座次禮儀并不是那么難掌握,本文就告訴大家,中國座次禮儀的基本規(guī)則,一起來了解下吧。
座次安排
就宴會而言,一般都要事先安排好桌次和座次,以方便參加宴會的人都能各就各位,也體現(xiàn)出對客人的尊重。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以主人的桌為基準,右高、左低,近高,遠低。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慮以下幾點:首先,以主人的座位為中心,如果女主人參加時,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基準,近高遠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其次,通常要把主賓安排在最尊貴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賓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盡可能與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談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賓,翻譯一般都安排在主賓右側(cè)。家宴的席次相對簡單,主人與女主人一般相對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對廳壁。
座次方位
一般情況下北為上。以往,在婚禮或者葬禮的宴會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大家讓座的情況,比如幾個年紀輩分差不多的老人一起就座時,難免會互相謙讓,“來您老上座”另外一個會說“別介呀,還是您來”,拉拉扯扯幾個來回都確定不下來,這時有眼力的司儀或者茶房就會大喊一聲“四方為上,入座了您!”這樣大家才會相繼入座,也就不分什么上座下座了。
座次講究
左低右高:當兩人一同并排就座時,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yōu)先受到照顧。
中座為尊:三人一同就餐時,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兩側(cè)就座之人。
面門為上:倘若用餐時,有人面對正門而坐,有人背對正門而坐,依照禮儀慣例則應(yīng)以面對正門者為上坐,以背對正門者為下座。
觀景為佳:在一些高檔餐廳用餐時,在其室內(nèi)外往往有優(yōu)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應(yīng)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
臨墻為好:在某些中低檔餐廳用餐時,為了防止過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擾,通常以靠墻之位為上座,靠過道之位為下座。
臨臺為上:宴會廳內(nèi)若有專用的講臺時,應(yīng)該以靠講臺的餐桌為主桌,如果沒有專用講臺,有時候以背鄰主要畫幅的那張餐桌為主桌。
各桌同向:如果是宴會場所,各桌子上的主賓位都要與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以遠為上:當桌子縱向排列時,以距離宴會廳正門的遠近為準,距門越遠,位次越高貴。
第三篇:中國宴席餐桌座次安排
中國宴席餐桌座次安排
宴會是對外交往中很重要的一項禮節(jié)。通過宴會,不但可以同外賓溝通感情、融洽關(guān)系,也可促成一些事項。無論是參加宴會或舉辦宴會,都應(yīng)講究一些規(guī)矩。這里強調(diào)10點:
(一)掌握好時間
一是應(yīng)邀出席宴會的抵達時間(前面講到),即不能遲到,也不能過早。遲到了,讓人家等著不禮貌;太早了,人家沒有準備好,顯得倉促。二是宴會的時間,不能太快,也不能沒完沒了。一般掌握在一個小時左右,最長不得超過一個半小時。
(二)宴會的座次
出席正式宴會,應(yīng)聽從主人的安排。如果桌上有桌簽,一定要看清楚對號入座,切不可隨意亂坐。入座后,可把餐巾鋪在膝上;如果是大餐巾,也可對折使用,其開口兩側(cè)是用來拭嘴的 我方舉辦宴會,要安排好座次,主人坐哪、客人坐哪、譯員坐哪,都有要求。最好是事先擺好桌簽(詳見下圖)。
A.未邀請夫人出席的宴會,主賓坐在主人對面:
B.長桌,主、賓帶夫人座次:
C.圓桌,未邀請夫人出席宴會:
D.圓桌,主賓帶夫人座次:
(三)儀態(tài)和舉止
首先,入席時要有優(yōu)雅的風度和良好的儀態(tài):手應(yīng)該是干凈的(不要以為有餐巾布,手就可以臟的),頭發(fā)應(yīng)梳得整齊;椅
子擺放適當;人應(yīng)當坐直,雙腳靠攏,兩足平放地上,不可將兩腿交疊;雙手不宜放在鄰座的椅背上,或者把手放在桌上,更不可把雙肘撐在餐桌上,這即不雅觀,更是失禮之舉。
就餐時,無論菜肴可口與否,都應(yīng)該吃一些,以示尊重,不要拒絕;進餐時應(yīng)自然大方,從容進食,即不能狼吞虎咽,暴飲暴食,也不可過分地細嚼慢咽,扭扭捏捏,給人以行動遲緩的感覺。
符合禮儀的吃相應(yīng)該是:咀嚼食品時應(yīng)雙唇合攏,不要發(fā)出很大的聲響;進食要適中、適度;不要去挾離自己很遠的食物;喝湯時不可啜飲,而應(yīng)一口咽下。若控制不住打噴嚏、咳嗽時,應(yīng)當用手帕捂住口鼻,低頭面向一旁,盡量避免發(fā)出聲響,并輕輕地說聲“對不起”。嚴禁伸懶腰、打哈欠、挽袖子、抖動腿等不良動作。
(四)就餐時的交談
按照西方人的習慣,宴 會上要盡量保持安靜,少講話。但是目前有所改變,宴會上可以交談。一般來說,宴會上的談話應(yīng)該是自由、輕松的,每個人都有可選擇適當?shù)脑掝},交談面十分廣泛。注意的是,交談時即要顧及談話的內(nèi)容,又要講究談話的藝術(shù),還要注意到某些忌諱。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其一,急于想同近旁的人交談時,一定不可用手碰人家;其二,與身旁的人說話時,注意不可把背向著另一個人;其三,最好不要隔著別人進行兩個人的交談,特別是不可大
聲與餐桌對面的人交談。
其四,不可打斷別人的談話,也不要打聽桌上別人談話的內(nèi)容
其五,與近旁的人說話,聲音不可太高,也不要耳語;若談的內(nèi)容不便公開,應(yīng)當?shù)搅硗夂线m的場合再談。
其六,嘴里嚼東西時不可交談,不要為了想急于講話而吃得太快;若有人跟你說話,應(yīng)當?shù)茸炖锏氖澄镅氏氯ズ笤匍_口。其七,不可對餐桌上的菜肴評論挑剔,也不要抱怨服務(wù)員的工作。
其八,如果因健康或習俗等原因不能吃某樣菜時,不要明顯地拒絕,也不必做太多的解釋;一定不要在餐桌上談及自己的疾病。
其九,如果旁邊坐有女士,應(yīng)適度地為其布菜或勸菜,但不要過分殷勤。
其十,正式宴會上,說話不要太多,口若懸河的長談是令人厭煩的;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就某個問題進行爭論,更不要在餐桌上諷刺、挖苦或嘲笑他人。
(五)祝酒
這是宴會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敬酒時,人要上身挺直,雙腳站穩(wěn),以右手或雙手舉起酒杯,并向?qū)Ψ轿⑽Ⅻc頭示禮,待對方飲酒時再跟著飲。
祝酒詞要言簡意賅,講一些友好、祝愿或令人輕松、高興的話,切忌“政治報告”或長篇大論。
需要干杯時,應(yīng)當按照禮賓順序由主人與主賓首先干杯。舉杯時態(tài)度要從容、有禮,并目視對方;干杯后應(yīng)向?qū)Ψ近c頭示在賓客較多的情況下,主人可以提議大家一起干杯。這時主人只須舉杯示意即可,不必一一碰杯。
祝酒時應(yīng)該注意的是:
客人或下級不能首先提出為主人或上級干杯(正式宴會上通常由男主人首先舉杯),若主人向賓客敬酒,會喝灑的應(yīng)有禮貌地奉陪,而不應(yīng)拒絕;不會喝酒的可以要一些飲料代酒,并說明自己不會喝酒。
做到“敬酒不勸酒,不拚(比)酒”,如果外賓已經(jīng)說“不能喝了”、“酒量有限”等,主人就不要硬往客人杯子里倒酒,也不可“再喝一點”、“再來一杯”的一再勸酒。
把握住自己,按照“酒量不得超過自己(能力)的三分之一”要求,適可而止。
(六)寬 衣
一般來說,在正式的宴會中,無論天氣怎樣炎熱,都不應(yīng)當眾解開或脫掉外衣;但在小型便宴中,當主人請客人寬衣時,男士可以脫下外衣搭在椅背上。
(七)吃水果
正式的宴會結(jié)束前都要上水果。如果吃蘋果或梨,不可整個拿著吃,而要用水果刀切成四或六瓣后再用;吃香蕉時應(yīng)先剝皮,用刀切成小塊吃;其它瓜類水果也如此,切忌邊吃邊吐果核或果皮。
(八)用水盂
有些宴會上,上一些手扒食物,如大蝦、燒雞等,同時上一個小水盂(或是水晶玻璃缸,或是銅盆,或是瓷碗),水上漂有玫瑰花瓣或檸檬片,有的放
一、兩?;ㄊ印_@是供涮手用的,千萬不能誤認為是飲料。方法是:
洗手時兩手應(yīng)輪流沾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后再用餐巾擦干。
(九)用餐時注意事項
1、使用餐具時,不可用餐巾布或餐巾紙去擦拭,以免引起誤會,、給外賓布菜,一定要用公用餐具挾?。?/p>
3、主人不必說“灑菜不好”、“招待不周”、“沒什么好吃的”、“隨便用點”等之類的謙虛話,否則會引起外賓的誤會,認為你是瞧不起或敷衍他。
4、宴會結(jié)束后,不應(yīng)當著外賓的面拿走桌上的東西,包括煙酒、飲料、水果等。
(十)我方舉辦宴會應(yīng)注意的事項
1、我方宴請外賓時,不要按中國習慣問客人“你想吃什么”,而是應(yīng)問“你不吃什么”。
2、外國人特別是歐美人一般不吃“五葷”,即:蔥、姜、蒜、韭、菖。
3、安排菜肴時,不要有下列內(nèi)容,因為他們一般是不吃
A、動物的內(nèi)臟,(心、肝、腸、肚等)
B、動物的頭、腳(爪、蹄),C、寵物(狗、貓等)、D、珍?。ūWo)動物,E、淡水魚(鯉、鰱等),F(xiàn)、無鱗無鰭之魚(蛇、鰍、鯰、鱔等)
第四篇:餐桌上座次禮儀
餐桌上座次禮儀
1、“主陪”位置:主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一順位,即是請客的最高職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貴的人。位置在正沖門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莊主,把握本次宴請的時間,喝酒程度等。
2、“副陪”位置:副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二順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貴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對面,即背對門口。這個位置更多的是帶動客人喝酒。
3、“三陪”位置:有些地方是沒有這個位置的,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第二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賓”夾在中間,便于照顧。
4、“主賓”位置:主賓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順位,是客人里面職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貴者做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
5、“副主賓”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順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6、“三賓”位置:副賓是客人一方的第三順位。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7、“四賓”位置:副賓是客人一方的第四順位。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
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場景有特殊因素,應(yīng)視情而定。
若人多,可參照以下的規(guī)則:
1、“主陪”位置:主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一順位,即是請客的最高職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貴的人。位置在正沖門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莊主,把握本次宴請的時間,喝酒程度等。
2、“副陪”位置:副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二順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貴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對面,即背對門口。這個位置更多的是帶動客人喝酒。
3、“三陪”位置:有些地方是沒有這個位置的,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第二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賓”夾在中間,便于照顧。
4、“主賓”位置:主賓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順位,是客人里面職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貴者做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
5、“副主賓”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順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6、“三賓”位置:副賓是客人一方的第三順位。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7、“四賓”位置:副賓是客人一方的第四順位。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
從上面說得可以看出,整個位置是按照“主陪”位置的確認而來的。那么如何確認“主陪”的位置?有兩種辦法。一是餐巾的擺放。一般情況下,由于各地餐巾的折疊方式不同,從形狀上很難區(qū)分。但主陪的餐巾折疊是最高的,或者主陪位置的餐巾顏色跟其他不同。二是筷子。比較正規(guī)的酒店,主陪和副陪位置的筷子是各兩雙,俗稱“公筷”
中餐不同西餐,座位有很大的講究.如果只是知道一部分,到時可能會出錯.你需要詳細了解.位次排列
宴請時,每張餐桌上的具體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別。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條,它們往往會同時發(fā)揮作用。
方法一,是主人大都應(yīng)面對正門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方法二,是舉行多桌宴請時,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應(yīng)根據(jù)距離該桌主人的遠近而定,以近為上,以遠為下。
方法四,是各桌距離該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講究以右為尊,即以該桌主人面向為準,右為尊,左為卑。
另外,每張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數(shù)應(yīng)限在10人以內(nèi),最好是雙數(shù)。比如,六人、八人、十人。人數(shù)如果過多,不僅不容易照顧,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根據(jù)上面四個位次的排列方法,圓桌位次的具體排列可以分為兩種具體情況。它們都是和主位有關(guān)。
第一種情況:每桌一個主位的排列方法。特點是每桌只有一名主人,主賓在右首就坐,每桌只有一個談話中心。
第二種情況:每桌兩個主位的排列方法。特點是主人夫婦在同一桌就坐,以男主人為第一主人,女主人為第二主人,主賓和主賓夫人分別在男女主人右側(cè)就坐。每桌從而客觀上形成了兩個談話中心,如圖9-5和如圖9-6。
如果主賓身份高于主人,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而請主人坐在主賓的位子上。
1.筷子
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須成雙使用。用筷子取菜、用餐的時候,要注意下面幾個“小”問題:
一是不論筷子上是否殘留著食物,都不要去舔。用舔過的筷子去夾菜,是不是有點倒人胃口?
二是和人交談時,要暫時放下筷子,不能一邊說話,一邊像指揮棒似地舞著筷子。
三是不要把筷子豎插放在食物上面。因為這種插法,只在祭奠死者的時候才用。
四是嚴格筷子的職能。筷子只是用來夾取食物的。用來剔牙、撓癢或是用來夾取食物之外的東西都是失禮的。
2.勺子
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有時,用筷子取食時,也可以用勺子來輔助。盡量不要單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時,不要過滿,免得溢出來弄臟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以在原處“暫?!逼?,湯汁不會再往下流時,再移回來享用。
暫時不用勺子時,應(yīng)放在自己的碟子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讓它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它倒回原處。而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燙,不可用勺子舀來舀去,也不要用嘴對著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涼了再吃。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者反復吮吸、舔食。
3.盤子
稍小點的盤子就是碟子,主要用來盛放食物,在使用方面和碗略同。盤子在餐桌上一般要保持原位,而且不要堆放在一起。
需要著重介紹的,是一種用途比較特殊的被稱為食碟的盤子。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暫放從公用的菜盤里取來享用的菜肴的。用食碟時,一次不要取放過多的菜肴,看起來既繁亂不堪,又像是餓鬼投胎。不要把多種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們會相互“竄味”,不好看,也不好吃。不吃的殘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應(yīng)輕輕取放在食碟前端,放的時候不能直接從嘴里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夾放到碟子旁邊。如果食碟放滿了,可以讓服務(wù)員換。
4.水杯,主要用來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樂等軟飲料時使用。不要用它來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喝進嘴里的東西不能再吐回水杯。
5.中餐用餐前,比較講究的話,會為每位用餐者上一塊濕毛巾。它只能用來擦手。擦手后,應(yīng)該放回盤子里,由服務(wù)員拿走。有時候,在正式宴會結(jié)束前,會再上一塊濕毛巾。和前者不同的是,它只能用來擦嘴,卻不能擦臉、抹汗。
6.牙簽。盡量不要當眾剔牙。非剔不行時,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剔出來的東西,不要當眾觀賞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隨手亂彈,隨口亂吐。剔牙后,不要長時間叼著牙簽,更不要用來扎取食物。
人們總是以為,家居講的只是裝飾、家具等家居的元素而已。其實,我們的家就是我們的生活,家居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居的改變緣于生活態(tài)度與觀念的轉(zhuǎn)變,體現(xiàn)國人素質(zhì)。同樣,餐桌上的禮儀也能體現(xiàn)出個人的素質(zhì)與品位。而且中國人一定要對中國人繁雜的餐桌禮儀了解一二,才能不愧對我們數(shù)千年的歷史與文明,才不至于貽笑大方。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認為,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jīng)驗。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飲規(guī)則的知識便顯得特別重要了,無論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須掌握一些規(guī)則?!駡A形餐桌頗受歡迎。因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對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長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過他的座位而辨認。客人應(yīng)該等候主人邀請才可坐下。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為一大忌。必須等到所有人到齊才可以開始任何形式的進餐活動———即使有人遲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開場白了。進餐期間,主人必須承擔一個主動積極的角色———敦促客人盡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一張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當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張座位前可見放在盤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組筷子與湯匙,分別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場合上,會出現(xiàn)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中國古今餐桌禮儀
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據(jù)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jīng)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贊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xiàn)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為漢族傳統(tǒng)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于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妄R后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腿俗?,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yīng)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后才是主人。宴飲結(jié)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這種傳統(tǒng)宴飲禮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保留完整,如山東、香港及臺灣,許多影視作品中多有體現(xiàn)。
清代受西餐傳入的影響,一些西餐禮儀也被引進。如分菜、上湯、進酒等方式也因合理衛(wèi)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禮儀中。中西餐飲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飲禮儀更加科學合理。
現(xiàn)代較為流行的中餐宴飲禮儀是在繼續(xù)傳統(tǒng)與參考國外禮儀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其座次借西方宴會以右為上的法則,第一主賓就坐于主人右側(cè),第二主賓在主人左側(cè)或第一主賓右側(cè),變通處理,斟酒上菜由賓客右側(cè)進行,先主賓,后主人,先女賓,后男賓。酒斟八分,不可過滿。上菜順序依然保持傳統(tǒng),先冷后熱。熱菜應(yīng)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cè)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后主,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頭尾朝向正主位。這些程序不僅可以使整個宴飲過程和諧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體現(xiàn)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禮儀可使宴飲活動圓滿周全,使主客雙方的修養(yǎng)得到全面展示。
中國餐桌禮儀入門篇
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認為,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jīng)驗。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飲規(guī)則的知識便顯得特別重要了,無論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須掌握一些規(guī)則。
●圓形餐桌頗受歡迎。因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對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長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過他的座位而辨認??腿藨?yīng)該等候主人邀請才可坐下。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此為一大忌。
必須等到所有人到齊才可以開始任何形式的進餐活動———即使有人遲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開場白了。進餐期間,主人必須承擔一個主動積極的角色———敦促客人盡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張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當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張座位前可見放在盤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組筷子與湯匙,分別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場合上,會出現(xiàn)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燈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驚訝的是,米飯不是與菜式同上,不過可以選擇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應(yīng)該個別品嘗,而且一次只從碗中吃一種,不是混合品嘗。不可用盤子吃,只能用碗。骨頭和殼類放在個別盤中。不干凈的盤子必須經(jīng)常用清潔盤子替換。
●除了湯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赡軙峁┑?,但身為中國人,最好用筷子??曜邮沁M餐的工具,因此千萬不可玩弄筷子———把它們當鼓槌是非常失禮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當然,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這正好像葬禮上的香燭,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動,應(yīng)該先用眼睛看準你想取的食物。當你用筷了去取一塊食物時,盡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赡艿脑挘门赃叺墓旰蜏?。吃完飯或取完食物后,將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飲如果沒有茶便稱不上正式了。為此,盡可能貯存不同品種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確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顧到。有關(guān)茶的問題,應(yīng)該注意幾件關(guān)鍵的事。座位最近茶壺的人應(yīng) 該負責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歲,由最長者至最年青者,最后為自己斟。當人家為你斟茶時,禮節(jié)上應(yīng)該用手指輕敲桌子,這樣做是對斟茶者表示感謝和敬意。
用餐對于家居生活是頭等大事,體現(xiàn)個人素質(zhì)和品味
眼睛看準食物才能動筷子
斟茶的順序很講究,先長后幼,先女后男
設(shè)宴原因有喜有悲
中國人向來「以食為先」,飲食除了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傳統(tǒng)習俗,聚首飯桌前大快朵頤。設(shè)宴的原因可以是慶賀,也可以是哀痛。每逢農(nóng)歷新年、結(jié)婚、中國節(jié)日如中秋節(jié)等,中國人便會一家老少聚首飯桌前共賀佳節(jié);但另方面,若有人離世,喪家會在葬禮完成后設(shè)“解慰酒”,宴請出席葬禮的親戚朋友,向他們表示謝意,可見中國人十分重視聚首飯桌前分享喜樂與悲哀。
灶君
中國人不單止十分尊重吃的藝術(shù)及禮儀,甚至會敬拜由“火神”衍生而來的“灶君”,他們認為“灶君”能保佑廚房避開火災及各種不幸事件之發(fā)生,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都準備一頓美味佳肴祀奉“灶君”,包括一只完整的雞、燒豬、多樣蔬菜、飯等,以多謝“灶君”對他們過去一年的保佑。他們通常會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肴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數(shù)個小時后才拿走食物。
吃的禮儀與迷信有何關(guān)系?
客人與傳統(tǒng)的中國家庭同桌用飯,須尊重他們的文化、禮儀及習俗,用飯時注意不要觸犯多樣的禁忌,因為中國人認為飲食與個人命運幾乎是息息相關(guān)的,用飯時犯了禁忌,便會惹來衰運。例如吃魚,當吃完了一面魚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條魚翻轉(zhuǎn)至另一面,他們認為若翻魚時弄破魚身,便意味著漁船會翻沉,這是由於香港在開埠初期是一個漁港,漁民很關(guān)注船只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國人從不會端上七碟菜肴用飯,因為葬禮后的“解慰酒“須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飯的中央,因這樣有點像在拜祭祖先;用飯后不可說“我吃完飯了”,這意謂自己已死去,不會再有機會吃飯,而應(yīng)該說“我吃飽了”;吃飯時避免筷子觸碰飯碗而發(fā)出聲音,這不單止是不禮貌,亦意味著「無飯吃」;要培養(yǎng)吃光碗中飯的習慣,一粒飯也不可剩余在飯碗,否則將來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臉」的,亦不尊重辛勞耕種的農(nóng)夫。這些迷信的飲食習俗流傳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為中國人的飲食禮儀。
用餐俗例
在飯食方式方面,中國人與西方人有點不同,西方人喜歡各自品嘗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國人則有一定的用飯規(guī)例,他們喜歡叫數(shù)碟佳肴,放在飯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飯共同配這數(shù)碟菜肴,飯吃完可再添;夾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飯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禮貌的;依照慣例,客人出席正式或傳統(tǒng)的晚餐,是不會吃光桌上的菜肴,以免令主人家誤以為菜肴預備不足,因而感到尷尬。餐桌擺設(shè)
日常飯食的擺設(shè)是在各座席擺上一個飯碗、一雙筷子、一只湯匙、一碟調(diào)味醬,用飯后通常會給客人一條熱毛巾,代替紙巾抹手及抹嘴巴。所有菜肴同時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從各碟共享的菜肴夾取食物;湯水一大鍋的端上,各人同飲一鍋湯??腿擞蔑垥r絕對可以來一招「飛象過河」,夾取放在遠處的菜肴。由於中國人喜歡全體共享菜肴,他們的餐桌大多數(shù)是圓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長形餐桌。
怎樣叫一頓中式飯
先叫一個冷盤以刺激食欲,接著叫一鍋清湯,熱湯有助增加體溫,喝過熱湯后便開始品嘗主菜,通常按照自己的口味叫主菜,但必要叫一碟十足辣味的菜肴,才算得上為一頓合宜的中式飯,以辣味菜肴配清淡的白飯,使菜肴辣而溫和,白飯淡而香濃;一頓飯的壓軸食品是甜點,通常是甜湯,如紅豆沙、芝麻糊等,亦有其他種類,如布丁、班戟、雪糕等,同樣香甜可口。
吃的方式
要待熱湯變涼一點而入口時又不失湯味,應(yīng)用湯匙一小口抿出聲的飲;至於吃飯,要提起飯碗貼著唇邊,用筷子把飯粒推入口里,這是一個最容易的吃飯方法,亦表示喜歡吃那頓飯;若吃飯時不提起飯碗,即表示不滿意飯桌上的菜肴。
宴會
中國人很少在日常用飯時喝酒,但酒在他們的盛宴上則擔當重要的角色。在宴會開始時,主人家必先向客人祝酒,這時客人的飲酒興致便油然而生,啤酒或汽水都可用來祝酒,要先為別人添酒或汽水,后為自己添加,才合乎禮儀,且要添至近乎滿瀉為止,以表示尊重對方及彼此友誼,而主人家要盡情灌醉客人,才算合乎禮儀。若你不想飲酒,應(yīng)在宴會開始時便表明,以免出現(xiàn)尷尬的場面。
一,正式或大型宴會
正式或大型宴會一般都排席位,也可只排部分客人席位,其他人員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
1、宴會席位主要是根據(jù)出席人員禮賓次序安排的,同時還要綜合考慮政治關(guān)系、語言使用、宗教信仰和專業(yè)等諸因素。
2、同一桌上,席位的高低以離主人的座位遠近而定,右高左低。
3、兩桌以上的宴會,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與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面對主桌的位置為主位。
4、如遇主賓身份高于主人,為表示對他的尊重,可以把主賓擺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主人則坐在主賓位置上,第二主人在主賓的左側(cè)。
5、如果出席人員中有身份高于主人者,可以由身份高者坐主位,主人坐在其左側(cè)。
6、有女賓時,中國習慣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賓坐男主人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按照國際一般慣例,不安排夫婦坐在一起,通常是將男女摻插安排,以女主人為準,主賓在女主人右上方,主賓夫人在男主人右上方,7、主賓帶夫人,而主人的夫人又不能出席,通??烧埰渌矸菹喈?shù)膵D女作第二主人。如無適當身份的婦女出席,也可以把主賓夫婦安排在主人的左右兩側(cè)。
8、如使用長桌,一桌6人、10人或14人時,男女主人可坐在餐桌兩端的傳統(tǒng)位置上。如果一桌8人或12人時,男女主人就職宜坐在長桌兩端。
9、如使用圓桌,譯員一般安排在主賓的右側(cè);使用長桌時,也可以安排在主賓與主人的對面。譯員不上席時,則坐在主賓和主人的身后。
二,較小型或非正式餐會
招待客人進餐時,必須判斷上、下位的正確位置,以下的座位是上位:窗邊的席位、里面的席位上、能眺望美景的席位上。
安排座位時,請客人先人座;和上司同席時,請上司在身旁的席位坐下,你應(yīng)站在椅子的左側(cè),右手拉開椅子,而且不發(fā)出聲響。
還有,預訂場地時,應(yīng)交待店方留好的位置,不要廁所旁或高低不平的角落
現(xiàn)代較為流行的中餐宴飲禮儀是在繼續(xù)傳統(tǒng)與參考國外禮儀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其座次借西方宴會以右為上的法則,第一主賓就坐于主人右側(cè),第二主賓在主人左側(cè)或第一主賓右側(cè),變通處理,斟酒上菜由賓客右側(cè)進行,先主賓,后主人,先女賓,后男賓。酒斟八分,不可過滿。上菜順序依然保持傳統(tǒng),先冷后熱。熱菜應(yīng)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cè)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后主,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頭尾朝向正主位。這些程序不僅可以使整個宴飲過程和諧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體現(xiàn)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禮儀可使宴飲活動圓滿周全,使主客雙方的修養(yǎng)得到全面展示。
主人坐上座,就是面朝門的方向,然后按身份重要性依次坐在主人的左右兩邊
開席,主人往往在講上幾句話后,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時,賓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并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jīng)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
首先在倒酒時,通常正確的方式為酒杯只倒二分之一滿。
不論宴會是在住家或餐廳舉行,如果你提供的是珍品佳釀,務(wù)必把酒瓶拿出來給客人瞧瞧。
如果你提供的只是普通酒類,請事先把酒倒在有塞子的玻璃瓶內(nèi),玻璃瓶不用放在墊子或銀盤上。
許多品酒師都覺得,加重酒精濃度的葡萄酒,應(yīng)先倒進有塞子的玻璃瓶,再端出款客。
款客的紅酒溫度應(yīng)相當于室溫。如果你的紅酒太冰,可建議客人用手暖酒。
宴會前請先把白酒擺在冰箱至少兩小時,或放人裝著冰塊和冰水的冰酒器20分鐘。記住,白酒品質(zhì)愈好,降溫所需時間也愈短。如果忘記預冰,請把酒瓶放進冰室15分鐘。不過,不管你將它放在哪兒,千萬別忘了取出來!
許多人偏好整晚只喝自己喜愛的某種酒,所以一個用 心的主人會同時準備紅酒和白酒。雖然隔熱器放在桌上不好看,但在盛夏夜晚用來保持白酒冰度卻相當實用。第一次上酒時,作主人的可以親自為所有客人倒酒不過記住,依逆時鐘方向進行,從坐在左側(cè)的客人開始,最后才輪到主人自己。客人喝完一杯后,可以請坐在你對面的人(也就是二主人)幫忙為他附近的人添酒。如果你同時準備了紅酒和白酒,請把兩種酒瓶分放在桌子兩端。記住絕對不要讓客人用同一個杯子喝兩種酒,這是基本禮貌。
除非技巧爐火純青,否則倒酒時請在瓶頸墊上一條毛巾防滑,而且瓶口盡量朝上,免得酒灑出來。
有時你需要一個裝酒瓶的籃子,酒瓶以近水平的斜面放置,這樣瓶中沉淀物就不會和酒混在一起。
別給別人夾菜,更不要把筷子調(diào)過來給別人夾菜。不禮貌
我印象中是主人坐在主位,一般是對著門的位置。主人右邊是最主要的客人,然后其他客人是按主次分別從主人的左邊開始坐起,直到最后一個位置。有經(jīng)驗的服務(wù)員斟酒的時候就是從主人右邊開始,順時針斟酒!
第五篇:座次禮儀講座
你跟客人你是個秘書,你去陪著人家客人走路無非你跟他的關(guān)系就是互動的,前后左右。首先左右怎么分,你去看,有前后也有左右,你左右怎么分?請記住我下面這句話,這是接待禮儀,社交禮儀一個游戲規(guī)則,規(guī)則不討論的,規(guī)則就是把墻讓給客人,明白我的意思嗎?實際上就是讓客人走在內(nèi)側(cè),而你陪同人員走在外側(cè)。我國道路游戲規(guī)則行進規(guī)則是右行,實際上你想想靠墻走是個什么概念,就是客人在右,陪同人員在左,換句話說,客人在里面你在外面,為什么要把客人讓在靠墻的位置,受到騷擾和影響少,假定外面下大雨,我陪著一個女孩子在外面走,這個污泥濁水,積了很深,一個汽車飛駛而過,會把污泥濁水濺起來,我要真是個紳士,是個有教養(yǎng)的男人,我就要主動走到外側(cè),萬一那車開過來,濺起污泥濁水,我就是一堵?lián)躏L的墻,所以要把墻讓給客人,這是游戲規(guī)則。
那要前后怎么看?這個有多種答案,如果客人要不認路,陪同引導要在前面帶路,那人家不認路,你去不就是帶路去了嗎?引導者帶路之人也。你躲到我后面,上去,下去,拐彎,進去,我是玩具,你是遙控,要你做甚?陪同引導的標準位置是什么?客人的左前方。還是要左,因為你是外側(cè),萬一對面有人來了的話你別擋路,客人人家靠里側(cè)人家就不讓了,你讓讓,你閃避,標準化位置是什么?左前方1米到1.5米處,換句話說,一步之遙。你別拉太遠,你也別離太近,搞不好人家一腳把你鞋跟踩掉怎么辦?一般的情況下,應(yīng)該是身體側(cè)向客人,這樣你可以用左手去引導一下,你理解我的意思嗎?這側(cè)向客人比較好,你別把一整個后部全對著人家,讓你看什么那是?從禮儀的角度來講,正后部對著人家,說難聽點就是屁股對著人家這是不太禮貌的。側(cè)前方。但是如果這個客人認路,尊重客人,就要把選擇前進方向的權(quán)利讓給對方,尊重別人就是尊重人家的選擇。另外上下樓梯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前后順序沒有變的,但是特殊情況就不好說了,比如我們一般在國際交往中講女士優(yōu)先,女士優(yōu)先最常規(guī)的做法是女士先行一步,把選擇前進方向給她,但是如果這個女孩子穿一超短裙,現(xiàn)在上樓,尤其那種樓梯它可能是螺旋狀的上升,你能讓穿超短裙尤其是喇叭裙的女孩走在前面,不可能因為人們上樓有習慣動作,仰望,聽懂我的意思了嗎?所以當遇到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說實際上就是男士要走在前面,你別讓女人尷尬,這才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男人,說白了就是老百姓那句話,你得有眼色,所以這個位次問題有時候很麻煩。
國際會議,它也有個排序的問題,比如我們現(xiàn)在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90年代以來,我國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現(xiàn)在國際展會在我們這兒隨處可見,本世紀頭XX年,我們有些大型展會,比如XX年沈陽的園藝博覽會,園博會,XX年北京的奧運會,XX年的上海世博會,我們這前十年這三個最大的展會,那這個大型展會它就有問題,掛國旗,怎么排序,開會的時候報順序,怎么排序?國際慣例,排列會議順序,來賓的順序怎么排,按照拉丁字母順序排列,有人問,那不就是英文字母嗎?你咬什么文,擺什么學問,不就英文字母嗎?不能說英文字母,因為英文字母實際上的祖宗是拉丁字母,除了英國用,法國、德國也用。舉個例子,中國、意大利、日本、德國四方開會,你怎么排序,按照拉丁字母順序排列,也就是說是中國可能就會排在前面去了,因為中國字母c,德國d可能排第二,日本和意大利可能就靠后了,一個j,一個i,是吧,那么聯(lián)合國大會它怎么排序,它的標準做法就是26個字母去排,可是開著開著,它有時候也出一個問題,我們也搞過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這就出一個問題,出一什么問題?字母要是z的國家就倒了大霉了,比如贊比亞,zambia,永遠是老末,不爽,所以聯(lián)合國開會后來就想了一個變通的措施,每次開會之前,26個字母里拽一個出來,抽哪個字母,哪個字母打頭,聽懂我的意思嗎?沒準今天主席一拽,拽了一個z,第26個字母,人家贊比亞就排前面去了,南斯拉夫可能又排后面去了,因為它字母是y,轉(zhuǎn)了一圈它老末了,還有一個問題,兩國家的名字第一個字母一樣怎么辦?比如澳大利亞和奧地利,那看第二個字母,第二個一樣怎么辦,看第三,字母全部一樣怎么辦?一般沒有可能,最大的可能是你把一個國家的名字寫了兩次,可是實踐中還真有,你還別笑,這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就是剛果共和國,實際上我們知道歷史上出現(xiàn)過兩個剛果,我們怎么辦呢?我們標法的話中文標法是括號把首都名字給它括一下,剛果金,首都金沙薩,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我講這個意思我沒有任何別的意思,我是想告訴你,排序它是門學問。當然我也跟別人開玩笑,我說有的情況下,你座次你還是能不排就不排,不排不出錯,你不會排,你弄巧成拙,你貽笑大方。
下面我想跟同志們講講排序的幾個游戲規(guī)則,第一個游戲規(guī)則,就是要遵守慣例,比如我剛才講的國際會議,體育比賽按照字母順序排列就是個慣例,現(xiàn)在我們搞民主選舉,我原來在工會也工作過,當過工會委員,有時候工會選舉,現(xiàn)在講差額選舉,差額選舉其實投票的候選人名單排序有講究的,最標準的做法是按照姓氏筆畫,漢字筆畫排列,你明白嗎,說個實話,實際上如果你是差額十個人的話,前一兩個人當選概率極高,所以你要姓丁你革命就比較容易成功,你要姓傅,繁體的那個傅字你可能就比較吃虧,你排最后,我票用完了,沒你的事,一般是排在前面,尤其是中排前面的人他容易成功,那怎么辦?像我這個金,我不前不后,我八畫,我居中,有時候還偏后,那我也不能說,我干脆把那兩個點給去掉,我姓全,我六畫,我干脆我就兩畫,姓人,那不可能的,所以排序我們選舉一般票就是按照漢字筆畫順序排列,這就比較公平,你要怪怪你祖宗去,誰讓他那姓給你起一個繁體筆畫多的字,所以第一你要遵守慣例。
第二排序的話,你要注意座次這樣一個規(guī)則,就是內(nèi)外有別。坐,請坐,請上座,招呼外人的,跟家人不講這套,我不相信電視機前的或者現(xiàn)場的哪個男士今晚回家之后跟你老婆講的第一句話就是坐,請坐,請上座,人家一定會懷疑,你小子干了什么缺德的事了,你什么地方對不起我了,兩口子不玩兒這個,但是來了外人你是要講的,它內(nèi)外有別,還有一點我想跟同志們講的是什么呢?就是我在講到介紹的時候,說到握手的時候都談過,它中外有別,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你不能以偏概全,譬如你是辦公室主任,是什么單位辦公室?,一個區(qū)政府的辦公室主任,現(xiàn)在區(qū)政府開一個部委辦局局長的會,區(qū)政府開個辦公會,我是主管副區(qū)長,你們在下面坐著,電視觀眾,現(xiàn)場的電視觀眾你們就是那些部委辦局的長們,我是主管副區(qū)長,比如管經(jīng)濟、管外貿(mào),我現(xiàn)在跟你們做報告,我面對著你們在臺上就座,我正在講著講著,區(qū)委書記來了,就是我們這個區(qū)的一把手來了,那我現(xiàn)在辦公室必須在臺上給區(qū)委書記加個位置,讓他也面對著各位就座,問,各位,假定你們是區(qū)委辦公室主任,你們在臺上擺區(qū)委書記這個位置,你們認為怎么擺是最好的?
那么公務(wù)禮儀,政府公務(wù)員禮儀這個排座次,主席臺排座次有三句話,第一句話前排高于后排,你看人大、政協(xié)開會,黨代會它好幾排,第一排的人肯定位置高,主要領(lǐng)導都在第一排,但是兩個人這個不成立,不可能區(qū)長坐前面我坐后面,我們倆又不是騎自行車,這不成立,第二句話這兒其實可以用的,就是中央高于兩側(cè),當然在這兒也沒必要去用,其實也是可以用的,就是說把一把手,把地位高的人放在正中間,表示他的主要位置,中央高于兩側(cè),第三句話,其實是我這里要講的,就是內(nèi)外有別、中外有別的事,是左高還是右高,公務(wù)禮儀、政府禮儀講的是中國傳統(tǒng)習俗,有中國特色的做法,中國傳統(tǒng)習俗是左高還是右高,不用我教你,中文就教過你了,中文講前后左右怎么講的,中文是講前后、左右,說明左比右高,前比后高。左高,你要覺得左高兩字太少我們再加兩字,左高右低,但是會有技術(shù)性問題,我在講禮儀操作中我其實講過這個例子,我在這里要強調(diào),因為這個問題容易錯。它技術(shù)性問題是什么呢?就是左和右是怎么確定的,我在前面講話我講過這個事,你跟他講左高有時候你講了白講,因為左和右是怎么確定的,請我們現(xiàn)場的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動個腦筋,您知道、您覺得您的想法您覺得左右是怎么確定的呢?
我告訴各位,這跟您看書看報看電影還真不一樣,座次排列的左和右我們的專業(yè)講法是當事人自己之間的左和右,所以如果我和區(qū)委書記倆人在臺上坐,我是二號他是一號的話,那么區(qū)委書記的標準化坐法應(yīng)該是什么?是我的左邊,我的左邊。所以我要是副區(qū)長的話,區(qū)委書記就是在我的左側(cè),這不討論的。但是,我要跟你們只講這一句是不夠的,我國對外開放,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在接受和了解中國,所以中國人不僅要講中國傳統(tǒng),在國際交往中還要講國際禮儀,比如,商務(wù)禮儀就是講國際禮儀的,因為中國已經(jīng)加入wto,國際經(jīng)濟一體化,這個方面你講中國特色有時候人家不接受你,國際慣例是怎么排座次呢?國際慣例排座次的做法跟中國傳統(tǒng)排法正好相反,國際慣例是右高左低,我想我們電視機前的觀眾和現(xiàn)場的觀眾,絕大多數(shù)人英文應(yīng)該不錯,英文里怎么講左右呢?英文里左右的標準化說法是rightandleft右左,所以你今天晚上看電視,xx或者是xx總理或者是xx委員長他們會見外國客人的話,我國領(lǐng)導人在我國境內(nèi)會見外賓,我如果是xx總理或者我如果是外交部長李肇星,那么外國客人應(yīng)該是哪里?是我的右側(cè),大家電視上是不是天天看到這樣的鏡頭,以右為上是國際慣例,而以左為上是我國傳統(tǒng),所以我要跟你們強調(diào),內(nèi)外有別,我講了,首先要遵守慣例,其次要內(nèi)外有別,再者要中外有別。
最后我還要跟各位講一句話。掌握技巧。比如我剛才講的就是個技巧,左和右是怎么確定的?是當事人之間左和右。我為了大家操作中方便,我再跟同志們講一講社交場合具體排列座次時的五大技巧。說實話,我下面講的五句話你要能把它記住了,你排列座次應(yīng)該是沒有大問題了,我下面就把五大技巧來說一說,第一個技巧我們叫做面門為上。就是說,在室內(nèi)活動的話,面對房間正門的位置是上座,大家到餐館里面雅座包間吃過飯吧,注意了嗎,那雅座包間一般面對房間正門的位置都是主位,我們說是買單的位置,因為它視野開闊,標準的報告廳、會場主席臺都是面對正門的。第二個技巧,居中為上,就是中央高于兩側(cè)。第三句話,以右為上。剛才我講了,以左為上是我國傳統(tǒng)習俗,目前在我國主要是在政務(wù)禮儀中比較通行,一般的社交場合和商務(wù)交往乃至國際交往我們現(xiàn)在都是趨同,遵守國際慣例,而國際慣例都是以右為上,比如我們剛才講,陪同客人行進要把墻讓給客人,墻是不是右?剛才講了,吃飯的話,一般右手是主賓,它是不是右,實際上我們是講以右為上的。第三句話。第四句話,前排為上,你人大也好,政協(xié)也好,單位內(nèi)部開會也好,臺下坐的也好,臺上坐的也好,是不是第一排的人位置高,前排為上。最后一句話,以遠為上,以遠為上,就是距離房間正門越遠位置越高,離房門越近,位置越低,你離門近你得開門得關(guān)門,現(xiàn)在刮風,把門兒吹開了,有人敲門,誰去開?不能讓我這個主人去開吧,不能讓我主賓去開吧,誰離門近,工作人員,秘書人員去開。以遠為上。所有的位次實際上就是這五種情況的組合。為了便于我們現(xiàn)場的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更好地掌握禮儀,我下面將把幾種情況和各位來說一說。
我們遇到的最多的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行進,走動,剛才我已經(jīng)講了兩句話了,左側(cè)低于右側(cè),一般要讓客人走在內(nèi)側(cè)是右,而陪同人員或者主人走在左側(cè),第二種情況,一般來講前方高于后方,除非這個人不認路,因為我們講前后左右就說得很清楚了,前比后高,左比右高。你看開運動會開大會,國慶檢閱,第一個出來的旗子是誰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因為國旗是我國最重要的旗,所以任何會議最先出來的都是國旗,國旗完了才是彩旗,前排為上。那有的時候人要多點怎么辦,比如舉個例子,我,我老婆,我娘我們仨上街,游公園去了,我們仨人不至于排隊,我娘第一,我老婆第二,我第三,打群架去了,游行去了,不會吧,我們仨游公園可能并排走,并排走的話中央高于兩側(cè),我這兒子我要聰明的話我不站中間,我站中間我兩邊招架不起,跟我娘多說兩句老婆可能不爽,跟老婆多說兩句我娘不爽。痛苦來自比較之中,我足夠聰明我站在或者坐在左外側(cè),跟她們說話時看著她們大家就行,吃飯嗎?誰愛吃就吃,不吃拉倒,我不能說,媽吃嗎?老婆就不干,為什么不問我。老婆喝嗎?媽不干,沒有我怎么會有你。所以這個排序它其實是有技巧的,你在外側(cè)就行了,中央高于兩側(cè)。
那我下面講幾個具體的情況,出入房門怎么講,一般的游戲規(guī)則應(yīng)該讓客人或者貴賓在通過房間的門的時候先入先出,因為前面比后面高的,同樣的道理,在屋里就座的時候應(yīng)該讓長輩、讓客人先坐先起,這是基本禮貌,領(lǐng)導沒坐呢、長輩沒坐呢,客人沒坐,你主人坐那了,你擺什么譜啊,除非你是他爺爺,除非你起不來了,所以客人來了,貴賓來了,領(lǐng)導來了,長輩來了客人是先進門,先出門,先坐下先站起來,最不濟你也跟人家同起同坐,你別坐在人家前面別走在人家前面,除非你是帶路的。這個通過房門也有講究。行進中還一個問題,這個我們這兒也講就是出入電梯,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在前面曾經(jīng)說過一次,我現(xiàn)在想把這個問題說得具體一點,我們在日常交往和生活中碰到的電梯其實是三種,我上次只講了一種,第一種平面移動電梯,首都機場去過吧?如果游過香港它也有這種平面電梯,第二,升降式電梯,升降式電梯又分兩種,第一是有人駕駛的,還有一種像我們寫字樓,居民樓是無人駕駛電梯,你自己去開,它這個位次是有講究的,我下面分別說一說,平面移動式電梯你一定要遵守一個游戲規(guī)則,就是單行右站。單行右站,這兩年好一些了,因為我們有很多同志在報紙、電視上都寫文章呼吁,過去這個東西剛出現(xiàn)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一個問題,好嘛,不管是上商廈的那種也行還是平面電梯也行,上去的或者下移的,經(jīng)常有那么一家子三口老爸老媽中間勒一個兒子,仨人把電梯給你擺一個墻,擋住,你上面有人或者下面有人有急事你過去你過不去,大家理解我講的意思,你有教養(yǎng)的人,文明人你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就是你不管是升降式還是平面移動的你靠右側(cè)站立,萬一對面有人要過來的話他能過去,后面有人有急事他可以過去,比如人家趕飛機人家想跑過去,你這仨,你再肥肥,把路一擋,很別扭。要尊重他人的權(quán)利,不管是迎面來的還是背后有事要過去的你要右側(cè)站立,這是平面電梯。那么,無人駕駛的升降式電梯,我再給各位出個小問題,無人駕駛的升降式電梯你要陪著客人出入電梯你認為應(yīng)該先進還是先出?后進還是后出?
你要是陪著客人出入這種無人駕駛的升降式電梯時,陪同人員的標準化做法需要先入后出。先入后出兩個原因第一是安全的考慮,你把門一打開就把客人讓進去了,里面有壞人嗎?里面安全嗎?再說個難聽的,電梯底板上來了嗎?它萬一沒上來呢?你一伸手就等于把人家給扔下去了,因為有時候人家交談可能顧不上注意腳下,有教養(yǎng)的人走路他是不說話的,你萬一在那兒寒暄來不及呢?還有一個就是方便,電梯門口那個按鈕咱把它叫升降鈕,你一按電梯下來,你一按電梯過來,但是它到了設(shè)定的程序,15秒、20秒、30秒它會關(guān)門,它走了,萬一這有時候客人多還沒進完怎么辦?有同志著急,拿胳膊跟門搏斗看誰能干過誰,搞不好你把客人夾了,而電梯里面的那個按鈕它是開關(guān)鈕,電梯里面的開關(guān)鈕你一按,門兒就會自動地開自動地關(guān)而且不會給你出現(xiàn)夾人的問題。那么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說有人駕駛的電梯,這個有時候你也會碰到。它有電梯電梯員給你開電梯,他為你服務(wù)的,有人駕駛的電梯一般的標準化順序是客人和你的問題是什么呢?是客人是先進先出,陪同人員是后進后出,跟我們一般走路差不多。當然這個事有時候你別絕對,比如舉個例子,你進了電梯,人很多,七八個,你是最后一個進去,堵在門口那你就得先出來,否則你最后一個進去,那人多,你堵在門口,你讓別人怎么出來,從你上邊出來還是下邊出來,所以這個有的時候也沒必要太較真,我這里講的,后進后出的前提就是電梯里面人少,可能就一兩人。
再者我還想講一個會客時的座次,會客,家里或者辦公室來了客人,我給我們現(xiàn)場的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出這樣一個小問題,你是一個女孩子,您到我辦公室來做客來了,或者我到你辦公室或者家里做客,屋里就咱們兩人,有長沙發(fā),我坐在長沙發(fā)上了,我對面還有單獨的沙發(fā),我先坐了,我年齡大,我老師,我長輩,我坐在這個長沙發(fā)的一側(cè)了,你這個女孩子你是跟我一塊兒坐在長沙發(fā)上好呢?還是坐在我對面好?我把這個問題給各位。
這個我們在公司企業(yè)里招聘雇員我們經(jīng)常用這種問題,這實際上是一個很活的題,這個會客排座次一般有四個模式,第一個模式最省事叫自由式,就隨便坐,這一般是私人交往或者說是不好排座次的時候排座次,你說你兄弟姐妹過年去給老爸做壽去了或者過年吃年夜飯去,你排座次嗎?老大坐第一號,老二坐第二號,老小把門,科長坐第一桌,科員站著,一般人不吃,沒那回說法。那是自由坐的。第二種排座次我們一般叫主席式,這是什么?來的是貴賓,比如你老爸做壽,那大家都坐你老爸對面,給老爸做壽,圍著老爸,主席式,這個是眾星捧月,就像老師講課,就像我現(xiàn)在一樣,我一個人在上面,我對著你們大家,你們大家捧我的場,主席式,它是明顯的上下級和尊卑關(guān)系。第三種、第四種情況就是我剛才要講的,相對式和并列式。面對面就座叫相對式,并排就座叫并列式,說實話我剛才這個問題有點怪,如果那個女孩子先坐了,我到他家里去,女孩子已經(jīng)坐在這個位置上了,金教授要選位置的話,金教授是要坐她對面,相對式是什么呢?是公事公辦,拉開距離,商務(wù)談判,領(lǐng)導跟部下布置工作,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它一般都是相對式,這是公事公辦,拉開距離的。我是個男人,我要想讓這個女孩子有安全感的話,我要有點空間距離,我坐她對面去,但是如果這個女孩子是我的晚輩是我的侄女,是我的學生她要對我表示尊重和友善的話,她其實是可以跟我坐并排的,平列式是關(guān)系平等,表示親密和友善。距離實際上是一種關(guān)系,距離是一種態(tài)度,您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所以你要明白,并排就座是平起平坐表示親密友善,所以會客一般都是并列式,你看國家領(lǐng)導人會見外賓都是并列式,而談判都是相對式,談判是有實質(zhì)問題討價還價的,關(guān)于會客。
那么下面再想講一個問題也挺有意思,轎車的座次。問,各位,如果你去迎送一個客人,雙排座轎車,別克、捷達、雅閣、桑塔納,雙排座轎車,請問這個雙排座轎車上面上座應(yīng)該是哪個位置?第一號位置讓客人坐你認為坐在哪里比較好?
說實話,各位,我曾經(jīng)拿這個問題去考過研究生面試的,他們很多人遇到我這個問題就完蛋了,它其實是比較麻煩的事情,它需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最標準的做法是什么呢?我說了你可能會笑的,客人坐在哪里,那里就是上座??梢园阉献プ?,人家不愿意坐你管不著。尊重別人就是尊重人家的選擇。你沒必要告訴他老王你坐錯了,金教授說這不是上座,坐這兒找死,你罵人家傻,你要尊重人家,人家坐那兒可能有人家的考慮,是吧,我有一個朋友他請我吃飯,他就不愿意坐在面對著門的位置,因為他告訴我,他說認識我的人很多,我是當?shù)氐拿耍彝@兒一坐大家熟人進來都跟我干一杯,還不干死我?他就喜歡坐在一個別人看不見他的位置上,他有他的考慮,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想的事不一樣的。第二車的類型不同想的位次不一樣,比如吉普車,吉普車上座是副駕駛座,吉普車注意了嗎?底盤高,功率大,越野是主要功能,你要坐在后面還不顛死他,全成烙餅了,我們北京和外地很多城市前幾年有小巴,招手停,小巴招手停一般多排座車,上座哪里呢?離門越近,位置越高,上下車方便,你坐個小巴你愿意到里面去嗎?你下一車得弄三分鐘,你煩嗎?它是車類型不同,想的事不一樣,當然我們現(xiàn)在講的轎車一般是雙排座轎車別克、雅閣、桑塔納,雙排座轎車哪個座位是上座呢,實際上是跟司機和開車的人關(guān)系有關(guān),一般的游戲規(guī)則是主人親自開車時,上座是副駕駛座,你跟我金教授是朋友我開車去接你,你能坐到后面去嗎?我好心好意接你去,我是看得起你,否則我讓你打的過來我給你報銷行不行,主人親自開車接送客人時你是不能坐到后面去的,你坐到后面去等于宣布,老子打的。我成了給你干活的了,當然,主人開車時如果他的配偶在車上,那沒你的事,比如我老公在車上,或者我老婆在車上我倆平起平坐,我跟你假客氣讓你到前面來你也別來,你要來你叫燈泡,這是第一種情況,主人親自開車。
第二種情況我們稱為專職司機開車,就是出租車司機或者單位司機班車隊的師傅開車,他接你送你是為了工作,而不是看得起你對你示好,他是公事公辦,專職司機開車時上座是那個位置呢?司機后排的對角線,我國車輛右行,上座實際上就是后排右,因為方向盤在左的,我國香港地區(qū),日本、英國它是方向盤居右,它是左行,那么上座就是后排座,為什么?原因第一是安全,現(xiàn)在車輛一般出問題往往是追尾或者碰撞,副駕駛座一般情況下死亡概率較高,出車禍那位置一般最先死最先亡,那為什么主人開車我坐那兒呢,舍命陪君子,你說我老婆開車的話我不在她面前給她壯膽,誰給她壯膽?那是特殊情況,第二你要坐在后面右座的話,在我國境內(nèi)實際上是上下車方便,因為我國車輛右行,我坐在后排右座我伸腿上車、抬腿下車,你坐在左門你有時候別扭,出租車那左門都鎖死的,你知道嗎?到酒店去過嗎,酒店你要轎車盤上去的運行上去的話,后排右座門正好對大堂正門,酒店的門童都被我這種人教育過,開門只有開后排右門的,那叫對接,因為他知道,那個位置是老大,車上的最重要的人,你坐在左門,對不起,沒人理你,你自己下去自摸自和吧。其實轎車上座還有第三個,第三個我們稱為vip的位置,高級官員、高級將領(lǐng),他們實際上比較喜歡坐那個位置,那個位置好處有二,第一,安全,出車禍那個位置死亡概率、負傷概率較低,第二,隱秘性比較高,別人看不見。你像劉德華之類,明星曝光率太高,沒有什么個人自由,今天想悄悄出去吃頓飯,你讓他坐在后排右座,紅燈一停,交警都看到,老劉,阿華,他飯吃得就不爽,你讓他坐在里面的話,有點距離,再加上汽車的窗戶覆膜,不趴到窗戶上看一般看不到他,有助于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
我剛才舉了一些例子,開會排列順序,轎車排列順序,出入電梯排列順序,會客排列順序,進入房間排列順序,就座排列順序,引導客人排列順序,實際上是座次中的小小的一段。簽字、談判、開會、國旗懸掛那樣的問題還不可勝數(shù),我們這里講這一段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視,排列座次不僅是尊重別人,某種意義上也是尊重自己,說明我懂行,說明我講規(guī)矩,這也是個人素質(zhì)問題。那么謝謝各位,本講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