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英語教師網(wǎng)絡授課體會
高三英語教師網(wǎng)絡授課體會
自x月xx日年級正式開展網(wǎng)絡授課以來,作為一名高三英語教師,我經(jīng)歷了從被動接受、手忙腳亂、煩躁退縮、壓力前進再到摸索方法的過程。
在準備階段,從安裝直播軟件到研究軟件的操作再到直播試課,每一步對于我這個技術小白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在直播初期,也面臨了很多棘手的問題:
首先,由于直播設備--手提電腦已經(jīng)老化,平時勉強可以應付學校的教學工作,可是網(wǎng)絡直播時,電腦發(fā)出很大的電流聲,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聽課效果。
其次,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家辦公時常會受到孩子的叨擾。9歲的老大上網(wǎng)課需要手機掃碼,兩歲的老二時常吵著要找媽媽,導致我無法精心思考、備課,更影響直播的效果。
再次,直播時缺乏師生的互動,總是把握不到課堂的節(jié)奏,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上完一節(jié)課后總會有深深的挫敗感。
最后,課后作業(yè)缺少實質性的監(jiān)督,上交率低,作業(yè)質量不高。
面對種種問題,深感新時代下作一名教師的不易,然而高考日益臨近,所以必須想辦法盡快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在嘗試多種降低電腦噪音方法無果后,我果斷地選擇購置新的手提電腦,噪音問題迎刃而解。針對孩子的問題,在直播前我會盡量安撫好孩子,做好溝通。直播時也會緊閉門窗,免受打擾。在備課方面,做到更加精心,精準。網(wǎng)課不比課堂教學,老師可以運用語言、表情、動作等多種方式來吸引學生,而網(wǎng)課主要是聲音的傳遞和交流,老師只有更精心地備課才能把課講得精彩,吸引學生的注意,才能保證課堂順利地進行。因此,對于很多教學內(nèi)容都會認真斟酌:我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是否值得在課堂上花費這個時間,能不能放在課前或課后讓學生自學。同時,我采用隨機讓學生連麥以及互動板留言結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更加地專注課堂。課堂上,也會增加語言的互動性,不自顧自地一言堂,先聽聽學生的反應,也會適當?shù)靥釂?,學生會很快以文字形式問答。作業(yè)方面基本做到全批全改,并附上鼓勵性的評語。目前學生作業(yè)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總之,新的形勢,需要我們更深入地思考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到底是什么,怎樣的課堂更有利于學生,也讓我們站在時代的前沿,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模式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
第二篇:高三英語教師的教學體會
來自一個優(yōu)秀的高三英語教師的教學體會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向大家匯報我們高三備課組在這個高三學年中所做的一些事,以及這些年在教學上的一些個人體會和想法。在座的有好多英語學科的教學好手、能手、高手,你們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今天我在這里班門弄斧了。
高三這一年里學生和老師做得最多的就是試卷,下面就從試卷的聽力、語法、閱讀、翻譯、寫作五個部分來談一下我們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經(jīng)驗共享
1、聽力
聽力部分在整張高考試卷中的難度系數(shù)是比較低的,高三密集訓練后可能可以達到較滿意的效果,但若高一高二完全放掉這個聽力環(huán)節(jié),僅靠高三猛補是不太可能達到十分理想的成績的(25分以上)。
在高一高二時,我們普通中學老師除要求學生聽配套教材的錄音磁帶外,還可以做這幾項工作:①單詞聽寫,句子聽寫,短文聽寫(spot dictation或全篇,依文章的難度和學生的水平而定);②每天大聲朗讀英語,保證一定的朗讀時間(每天20分鐘左右)。鼓勵學生模仿標準發(fā)音,改善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讀得地道“聽”起來自然就不難了。很多學生聽力差的根本原因就是未過語音關,不會讀自然就聽不懂了。
到了高三,保證“一周兩聽”高考題型的聽力練習(一周大約兩課時)。高三上以“精聽”為主,每套練習我們是這樣處理的:課前教師預聽,明了難點;課中學生聽整套題;check時,短對話部分的簡單題要求學生集體復述,難題個別復述,針對難題復聽第三遍(提倡“抓大意”,謹防抓單個詞而出現(xiàn)“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xiàn)象。);短文部分如是敘事體裁的,要求學生先抓文章大意,再通過猜問題抓細節(jié)信息,爭取全部拿下;如是其他體裁的,就盡力而為,待到check時找出影響理解的詞匯,然后復聽第三遍;長對話部分要求學生聽前先看表格確定主題,再抓細節(jié)信息,填出的目標詞匯應與主題一致,不至鬧笑話。
高三下,隨著學生聽力能力的增強,復述的時間減少,需復聽三遍的內(nèi)容也減少。針對測(高三下幾乎每周一測)的結果對錯誤率集中的題進行復聽和復述。要求聽力特別差的學生每周在家再增聽1到2次。
2、語法
大家都知道高考語法集中在復合句和動詞的考察上,抓好這兩大部分就等于抓住了12分左右,其他散點語法抓常見、??嫉念愋图纯桑ㄈ纾褐髦^一致有很多,但抓常見??嫉?;倒裝也有不少類型,也抓常見??嫉模T趶秃暇浜头侵^語動詞的語法教學中,我不喜歡把一個大語法點一股腦一次性教給學生,他們會手足無措,一灘渾水。我喜歡從高一開始做鋪墊、滲透工作,讓學生一點一滴,不慌不忙地接受,到時就水到渠成了。最后讓學生與老師一起歸納總結,找出關鍵點、易混淆點。待到再遇此舊知識點時,要求全班的任何一個學生都能說出一二,復現(xiàn)次數(shù)多了,再提高要求,要求全班任何一個學生都能把此知識點說全。高三綜合語法訓練階段時,常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花8-10分鐘做完一套語法題,對好答案,集中講解錯誤率高的。然后收齊全班的答題結果,對語法部分問題嚴重的學生進行課后個別輔導。總的來說,高三教學中花在語法上的時間不多,我覺得這項工作應是高一高二就做好的。這里舉個例子,由于漢語中沒有后置定語的概念,學生對‘后置定語’的用法很不習慣,考卷中遇到這類題錯誤率一直很高。例如,2010年高考語法最后一題40.That is the only way we can imagine _______ the overuse of water in students’ bathrooms.A.reducing B.to reduce C.reduced D.reduce,學生很容易選A,看不出we can imagine是作后置定語,而受imagine doing的影響。但其實類似的題在我們寶山區(qū)的一模、二模中都出現(xiàn)過。
一模38.Is this the best way you thought of ______ people getting into the dangerous areas?
A.to stopB.stopping C.stopped D.to have stopped(you thought of 是后置定語)
二模35.The cause he had devoted himself to ______ a perfect success.A.proving B.provedC.was proved D.has been proved(he had devoted to是定語從句)
從這個例子可看出,如果教師把學生錯誤率高的題講清、講透,在一段時間內(nèi)反復呈現(xiàn)類似的題,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那么凡是上課認真聽講的學生都應該能掌握。
3、閱讀
閱讀上應投入大量的時間,俗話說“得閱讀者得天下?!备呖贾校鞣N類型的閱讀題占了總分的1/3,所以閱讀的成敗決定了高考的成敗。我認為高一高二的“導入課”(課文整體教學)不可少,教師絕不可功利地“直奔主題”(講解課文),單一枯燥的教學會導致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缺失。再者閱讀新題型的出現(xiàn)更說明了整體教學的重要性,導入課為閱讀能力、詞匯學習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礎。當然,高一高二時也要上好“語言點課”,嘗試為學生創(chuàng)設話題、情境,讓學生“學中用,用中學”,讀說結合、讀寫結合,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翻譯、寫作鋪好路。這些年里,我本人明顯感覺,高考詞匯表中學生掌握最好的就是我們新世紀教材1-4冊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匯,也就是我們老師花大量心思上的高一高二配套閱讀教材的詞匯
高三學生要增加閱讀量,每天保證一定量的閱讀時間,20-30分鐘,保持“熟練閱讀”的狀態(tài),經(jīng)驗告訴我們這種狀態(tài)一直要保持到高考的前幾天。教師要做的是精選閱讀材料,保證材料的實效性、新穎性,摒棄重題、舊題,不浪費學生的寶貴時間。教師分析閱讀題時應做到:①抓特殊詞、關鍵詞②抓長難句③尋錯誤根源
①眾所周知,“上下文賦予了詞匯生命。”沒有上下文的詞匯是死的,而學生往往會把詞匯記死,導致僵化,即:只記它的某一個意思或某一種詞性,導致閱讀時的理解偏差甚至進入理解的死胡同。拿詞匯題或cloze來說,某個關鍵詞的理解偏差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連環(huán)錯誤。(如:2010年高考詞匯題,目標詞匯中有7個都可作動詞(producing, predicted, identified, matched, reducing, carried, increase),選錯一個,就會連環(huán)錯。死記硬背、不靈活的學生肯定翻船。還有2010年的cloze中的關鍵詞revise,不理解這個詞的學生整篇文章都無法看懂。這篇文章中還有一個詞preview,如果學生只死記“預習”這個意思是看不懂句子的,從上下文理解它就可推斷出是“排練,彩排”這種引申意思。)所以,分析時,一定要抓住這些關鍵詞、特殊詞,讓學生學會在語境中靈活地理解詞匯。
②長難句是閱讀理解的最大障礙之一,句子一長,結構一復雜,學生就頭大,沒心思讀了。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鼓勵學生“消除畏難情緒”,攻下長難句,獲取成就感。然后在課堂講解時要“講清楚、講透徹”,讓學生明白長難句并不可怕,只要語法概念清晰,斷句斷得對,主干找得出,就可迎刃而解。我經(jīng)常對學生說:所謂的長難句無非就是定狀補多,把這些次要成分拿掉不就完啦!有啥好怕的!以2010《精編》第九套cloze中的一句句子為例:At all universities there is a constant tendency towards grade inflation(giving ever more high marks)– that is ___53___fiercely at some universities and allowed to go unchecked for long periods at others.A.followed B.supported C.compared D.fought 這個例子說明只要教師堅持這樣的訓練和引導,學生分析長難句的信心會增強,能力會逐漸提高。
③我是一個教學中喜歡問為什么的人,某個學生如果總犯這類或那樣的錯誤必定有其個性化原因,把其個性化原因揪出來說清楚(是某個詞的理解出錯,還是與其背景知識相矛盾引起的錯,又或是缺乏閱讀技巧導致的錯還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產(chǎn)生的錯等等),起碼他下次再犯的可能性就小了。如果是全班性的集中錯誤,那就說明這個點我沒教到位,課堂上一定重點補足,而且會一段時間內(nèi)復現(xiàn)多次,讓學生加深記憶,到了一定的復現(xiàn)量就不易遺忘。(如:本次高二質管考詞匯題中出現(xiàn)的charge“充電”的用法學生掌握不好,那就利用提問、翻譯等各種形式、機會復現(xiàn)這一知識點,力求每個學生都記住。)
4、翻譯
翻譯教學中我們注重四點:詞塊意識、中英表達差異、課堂板演、課后面批。
國內(nèi)外很多語言學大家的研究表明,詞匯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語言中最常見的詞形,以及這些詞形的典型組合和它們的核心用法模式上。詞形的典型組合指的是詞的搭配,如:make out,而常見詞形的核心用法模式指的是詞的類聯(lián)接,如:claim的用法,claim sth, claim to do, claim that。大量語料庫研究表明,語言中存在一種詞匯程式(speech formulae)現(xiàn)象,即成串的語言結構。這些結構由于出現(xiàn)頻率高,形式和意義較固定,就像一個板塊一樣,因此Michael Lewis稱之為“l(fā)exical chunks”,即“詞塊”,既包含類聯(lián)接也包含搭配的概念。自然話語中70%以上是由詞塊來實現(xiàn)的,說話者根據(jù)情境直接檢索和提取儲存在大腦中的詞塊進行語言交流,所以,話語的流利度和地道性取決于大腦中詞塊的儲存量和詞塊的深度知識。
案例:(翻譯)近年來,由心理壓力引起的問題已經(jīng)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有個學生寫成:In recent years, the questions aroused by mental burden have affected more and mo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她把cause problems寫成arouse questions, mental stress/ pressure寫成mental burden。她費力選擇的這些詞只是與中文對應,但不準確、地道。如果她的詞塊庫中存有這些詞,絕不會犯這樣的錯。她會迅速提取詞塊庫中的“引起問題”,“心理壓力”,這句翻譯做起來應該順風順水,很容易得滿分。且看這句句子由7個詞塊組成:①in recent years,②cause problems,③be caused by,④mental stress,⑤affect sth.,⑥more and more,⑦middle school students。教師和學生應樹立詞塊意識,全力提高學生的詞塊儲存量,把教學的重點放在①最常見的詞匯②這些詞匯的核心用法③它們的典型組合。在這個方面,我校教研組通力合作,三個備課組資源共享,編寫教材每單元的重點詞組、句式,高考詞匯表中的核心詞組。
翻譯做得不好的學生往往寫出的英語從語序到詞序完全與中文對等,受到母語的強烈影響,其實這些學生的英語思維還未養(yǎng)成。比如:他嗓門很大。缺乏英語思維的學生就會直白地譯成:His voice is loud.高考翻譯題存在的價值無非就是考察學習者是否具備把地道的中文譯成地道的英文的能力。因此,學生先要準確理解中文意思,再用英語的語言習慣來表達。例如:2010閘北區(qū)二模卷中的一道翻譯:那里的服務無懈可擊,還可免費出借雨傘。(borrow)很多學生譯成:The service there is perfect, and can borrow umbrellas for free.后半句的譯法只是機械地與中文對應,根本不考慮句子的內(nèi)在邏輯。另外,我們高三備課組也協(xié)力歸納出詞匯表中常見的語法位置與中文語法位置不一致的詞匯幫助學生記憶,如:available, accessible, break up, happen to, strike, occur等等。
課堂里,學生的翻譯可課前寫在黑板上,上課時教師和學生一起糾錯,一起訂正,這種“板演”形象直觀,可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當然,課后的整理工作也很重要,有助于學生厘清出錯的理由,記清正確、地道、規(guī)范的表達。
每個學生的翻譯錯誤點不同,犯錯的原因也不同。教師對每個學生應了然于心,對于靠課堂上集體講解解決不了問題的學生應及時、適時進行面批,幫助鼓勵,減少他再次犯錯的機會。
5、寫作
寫作教學是我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我自己也有很多的困惑。高三教學中我一般要求學生作好“好詞好句的摘抄工作”;學生兩周一篇習作;教師認真批閱、整理優(yōu)秀學生范文或自己下水寫范文,及時講評、表揚;有時采用小組互批形式,以小組合作方式學習寫作技巧;課后教師手把手教寫作能力差的學生,增加他們的面批機會。但始終覺得一個班里寫得好的學生太少,有明顯進步的學生太少。普通高中的學生如果在寫作中能上個臺階,那潛力會更大。所以,我打算逼著自己在寫作教學方面設立研究課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一下比較有效的教法和學法。
二、不足與反思
雖然所帶教的這個班參加考試的40人中有14人上了120,但最高分只有130,也是唯一一個算是130以上的。兄弟學校的最高分比我們高得多。都說“好學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
是老師導出來的。”看來,我在“導”字上花的功夫還遠不到位,對于高端學生的關注度還不夠,需要好好反思,也需要向其他同行虛心學習。我想,對于有潛力成為130分以上的高端學生,應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從高一做起,從課外入手”。
高三的兩次模擬考中,我班學生的寫作平均得分都沒達到及格分15分,而且20分以上的寥寥無幾。普通中學的寫作教學如何改善?曾經(jīng)參加過曹楊中學英語教研組的“以讀促寫”研討會,感覺頗有價值。他們的做法是:以教材為基礎,融入報刊閱讀。先從仿寫句子、仿寫段落、仿寫文章結構到自己寫一句話評論、寫一個段落、再到一篇120-150字的短文。這種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獲得寫作的自信。接下來上高一的話,也可以嘗試著做。畢竟,寫作僅靠高三一年來提高是困難的,它是個漫長的從大量的輸入到點滴的輸出的過程。
三、心得體會
四次高三帶下來,我有三點較深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1、不搞題海戰(zhàn)術
不搞題海戰(zhàn)術的關鍵是教師要“做在學生前面”,教師科學選題,把好試題關,不讓學生做重復、無意義勞動,提高做題效率。
“凸顯每張卷子的價值”,學生精做,教師精講,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做一張講評一張,講評一張復習一張(艾賓浩斯的遺忘研究表明,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最初的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學得知識一天后,如不及時復習,只剩下原來的25%。瘋狂英語的創(chuàng)始人李揚有這么一句口號:天才就是重復次數(shù)最多的人。語言學習是積累的過程,復習是積累和保存知識的最好方法。)。我通常要求學生每天課后花15分鐘時間復習,第二天課堂上留出10分鐘的復習時間,做到“一步一回頭,兩步再回頭,三步又回頭?!敝R在不斷的復現(xiàn)中成為長期記憶。
2、最大限度地挖學生潛能
不要去抱怨我們的學生有多差,多懶,多不愛學英語。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擁有至少比他們目前成績好的“潛能”。一個好教師就應該擁有挖掘學生潛能的能力。某個目前考110分的學生,以他的能力應該可以考120的,你就要想辦法讓他達到這個水平;一個現(xiàn)在只有60分的學生,他的潛能就更大。我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四點:①關注和了解每一個教學對象,讓他們感受到真誠的師愛;②走進每一個教學對象的內(nèi)心,接觸他們學習以外的事物;③重視“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度。④恩威并施,既給學生動力也給學生壓力。
3、勤于反思,善于調(diào)整
教師專業(yè)成長理念是“專家引領,名師示范,同伴相助,自我反思。”教師的教學生涯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我們要“做出色的教師,更做出色的學生”。要向專家學,向書本學,向同伴學,向學生學。學無止境,常教常新,不斷完善。每年你的教學對象可能會變,所教的內(nèi)容也應該視學情而調(diào)整改變;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教學內(nèi)容應不斷調(diào)整,教學手段也應不斷改善。怎樣才能教得更好,學生學得更輕松?—始終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不管你的教齡是1年,10年亦或是30年。反思讓我們成長,反思也讓我們葆有一顆教學的熱心。蘇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長朱永新教授說: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我相信:思考的你是用心的,思想的你是美麗的!
第三篇:家長課程教師授課體會
二年級家長課程授課體會
11月17日,本班召開了《牽手兩代》第一期家長課程,并取得圓滿成功。此次開課,我感受頗深,現(xiàn)將體會總結如下:
一、家長重視程度高。
本次開課,全班48名學生的家長幾乎全部及時到場,確保開課按計劃時間進行。在開課過程中,各位家長認真地看牽手兩代書,并及時進行記錄,開課兩個小時,無一人中途退場,可見,各位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視!
二、授課方式新穎。
此次授課,以觀看專家講解的VCD為主要授課方式,替代了以往的班主任授課方式,形式更加新穎。由專家講解,內(nèi)容更加全面、科學,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際教育中,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對于下一步更好的進行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三、促進了家校溝通。
這次開課,為學校和家庭通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臺。一方面,老師和家長之間,可以就孩子的在校情況和在家情況進行溝通;另一方面,家長與家長之間,可以相互借鑒經(jīng)驗,取長補短。通過此次的溝通,對孩子今后的成長很有幫助。
四、小結。
通過本次開課,家長和老師都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對孩子今后的教育,可以借鑒專家經(jīng)驗,結合孩子自身特點,因材施教,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愿《牽手兩代》與我們攜手為孩子打造美好的成長環(huán)境!
南邵小學
二年級
2013.1.25
第四篇:授課體會
關于代《機械基礎》的體會
2002年3月25日 到7月2日,由我代99206/99207/99801班的機械基礎這門課,也是我工作的開始,心中難免有點緊張,但在第一次上課,我看到的是學生可愛的臉龐,就像給我一顆定心劑,所有的緊張都被學生熱情的掌聲所化解,很快我就溶入課堂的教學中去,并不斷的與學生進行交流,我渴望得到認可,同學呢,也是同樣的,我不斷的激勵自己要努力,也鼓勵學生樂觀的看到就業(yè)的好形勢,努力使我感到充實,在工作中我也不斷的向其他老師學習,請教,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時間因為充實而變的一晃而過,一學期在緊張的工作中告一段落。在教學過程,通過這段時間帶機械基礎,感觸較多,對于自己如何代機械基礎有以下幾點總結。
首先,分析對象。學校教育目的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切實做到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目的。本著這個中心,一方面對于教材的了解,熟悉教學目的和內(nèi)容,緊抓大綱,對所教的知識形成整體概念,做到融會貫通。另一方面,即分析學生現(xiàn)狀。由于所教的對象為中等職業(yè)學生,平均水平以及綜合素質不是很高,而且所教對象為非機專業(yè),對于本門課程的學習只是限于一般的整體概念的了解,及簡單的計算,而且整本書中基本將機械行業(yè)中所涉及的都基本講到,涉及的范圍很廣。因此,在代本門課程當中,將重點放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簡單的計算。同時,與實際相聯(lián)系。讓學生看到機械行業(yè)的重要性及發(fā)發(fā)展前景,充分調(diào)動其積極性。并對所學的知識的重要性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讓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但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教課過程從在書本中學習了一些系統(tǒng)方法也借鑒了別的老師的一些好的經(jīng)驗。興趣是靠點滴積累的如何小點滴匯成河流,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以感性思維觸發(fā)理性思維,從而達到培養(yǎng)興趣味目的;對于專業(yè)理論課學生普通感到?jīng)]有激情、枯燥無味。只有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才能好好聽課。比如可以通過做課堂演示的方法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或者是生活實例為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在講到常用機構時,就可以先讓學生認識一下折疊傘,人體假肢、鑰匙扣等常見的生活事例,在觀察傘撐起的過程當中了解桿件的運動,然后,再提出問題,工程中都有哪些機構,都完成那些作用,等等,這樣使學生不至于覺得抽象,枯燥,不好理解。(2)從底部開始螺旋式攀升,提高學生興趣;只有讓學生滿足成就感才能調(diào)動其學習熱情。我們?nèi)绻谡n時由簡入難,逐漸提高層次,讓學生成就感逐步積累從而引導他們興趣,進而提高了其綜合分析能力。(3)不能照本宣科;在講課過程中適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加以調(diào)整授課內(nèi)容。比如講到強度計算 的時候,針對與學生基礎較差,要求適當降低,使他們會簡單的計算。
三、增強互動性。上課過程當中,老師不僅要給予學生講述所教的知識,而且要作好與學生的交流。而交流不僅是知識交流、目光交流、感情交流,重要的是學生的參與性。這一點主要是讓學生知道老師很重視他們,從心理上認可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對于概念性的知識,要多提問,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對于涉及到計算、力學中的受力分析,主要是增強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性,也就是說,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作典型的習題,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再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重點講解,指出解題的關鍵。
最后,說道初為人師的感受。韓愈《師說》講到,“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不僅僅是授業(yè),解惑,還有傳道。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直接與學生接觸,自己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知識面要廣,切實作到引導者的作用。而且也要作到代言人的作用,即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僅要大方,簡潔,明快,讓學生易于接近,即親和力要好,這樣才能做好與學生的交流。一個老師的所作所為直接或間接就會影響到學生。因此,在教學當中,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著,也是道德品質的引導者?,F(xiàn)在的學生還處于思想不成熟的階段,很容易受到不好風氣的影響,控制不好自己,在這時候老師就要隨時給予幫助,無論你是否是班主任,作為老師,千教萬教,就是教人求真。積極引導學生走向陽光地帶。初為人師,有理解不到地方,還望給予指導。
以上只是自己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一點體會,通而這段時間的教與學,使自己以前所學的知識更靈活,在理解上也更深一層,同時,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深刻體會到當老師的重要性。初為人師,有理解不到地方,還望給予指導。
高職機械制圖課教學的幾點體會
(2002-12-30 19:25:19)機械制圖是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將影響到學生對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和課程設計。我院實行對口招生,為中等職教培養(yǎng)師資,所有學生均來自職業(yè)中學,學生在入學前已經(jīng)對所學專業(yè)具有一定的基礎。經(jīng)過對數(shù)屆學生的調(diào)查,機械類職高畢業(yè)生在機械制圖課程的學習中還存在以下問題:系統(tǒng)的投影幾何學的知識不足,難以理解和完成比較復雜的投影關系;對相似的原理和概念缺乏比較和鑒別,運用時往往容易出錯;作圖速度較慢;國家標準意識不強。針對上述問題,我在教學中精心設計教案、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及時總結教學經(jīng)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努力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和專業(yè)水平。要想上好課,先做好老師。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fā)展,各學科、各專業(yè)互相滲透的趨勢日漸增強。作為一個老師,必須時刻關注本學科的最新發(fā)展,學習新技術,研究新問題,防止知識老化。此外,熱愛自己的職業(yè),愿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也是搞好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加強討論式教學我院因教學對象是一群對專業(yè)基礎課程已有相當程度的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顧學情,盲目按照普通工科大學的教學模式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學生在上課時必然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精選教學內(nèi)容,做到重點突出,徹底擯棄對教材進行瑣碎詮釋的教學方式。對教材中的一些容易忽視、容易混淆的內(nèi)容,將其轉化為問題,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討論,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正確的結論。在教學中還組織學生對機械制圖的國家標準進行廣泛討論,熟悉國家標準的內(nèi)
容,增強國家標準意識。
3合理調(diào)節(jié)教學中的比例關系,做到精講多練我在教學中突出實踐課教學,增加練習課的比例,重點訓練學生提高制圖的速度和質量。鼓勵學生在大量的制圖練習中探求和總結作圖技巧,在實際作圖時加以恰當運用;并幫助學生總結經(jīng)驗,將其中的一些具有規(guī)律性的方法向所有同學推廣,求得制圖水平的整體提高。4加強直觀性教學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空間想象能力不足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運用實物、模型等教具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化抽象的投影關系為直觀的視覺印象,降低問題難度。此外,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實習工廠參觀,使學生有機會了解機械生產(chǎn)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達到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加深對課堂知識的了解的目的。5對學生嚴格要求,養(yǎng)成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和作風圖樣作為工程界的技術語言,在生產(chǎn)實際和技術交流中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只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制圖,才不會影響圖樣的通用性。盡管學生在入學前已經(jīng)學過了制圖,對投影關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他們對圖紙圖線的要求不夠明確,符號文字數(shù)字等書寫欠規(guī)范,圖畫馬虎。我在教學中注意強調(diào)國家標準的重要性,而且自己也以身作則,在板書圖畫時認真嚴格,指導學生作業(yè)時,重視圖面質量,杜絕不規(guī)范制圖。6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如將投影變換、截交線相貫線的求解等模型演示效果欠佳的投影幾何學問題用AUTOCAD及3DMAX等軟件制成三維動畫,在教室中的大屏幕電視上播講,使學生能在任意角度觀察到所求問題的投影變化,降低了相應知識點的學習難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7深入學生實際,了解學情有個別學生因各種原因,學習困難。作為教師一定要加倍地關心和幫助他們,為他們出謀劃策,共同研究解決的辦法。如采用個別輔導,區(qū)別對待后進生的作業(yè),時刻鼓勵他們,使他們增強自信心,逐步提高作圖
水平。
第五篇:授課體會
授課體會
我叫趙香榮,在半坡店鄉(xiāng)第一初中任教。
以前采用“教師講、學生聽”注入式的舊教學法,教師把知識嚼得很爛喂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shù)闹R,什么都跟著教師走。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yǎng)成“人云亦云”、“依樣畫葫蘆”、“吃大鍋飯”、“隨大流”等思想方法和習慣。雖然我也認識到這種方法不太適合現(xiàn)在的學生,但也找不到一種更好的教學方法。
這次有幸參加了咱們滑縣進修學校舉行的賽課活動,要求使用嘗試性教學法。對于這種方法,我今年是第一次聽說,感覺比較陌生。但聽了領導們的提示和上網(wǎng)查找,發(fā)現(xiàn)嘗試教學法,就是沖破注入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束縛,大膽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練習,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成功。這樣從小培養(yǎng)學生“試一試”的精神,長此以往,逐漸形成一種敢于探索的精神。
我感到,這應該是更適合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
這次賽課我所授的課是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一課《端午日》。
首先,在備課方面,我精心編寫了課前預習題和當堂檢測題,并設計了幾個針對本課教學目標的問題。然后制作了課件,和下載了一段有關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視頻,這樣就增強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在進行口語訓練方面有據(jù)可依。
其次,在上課時,我盡量去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去學。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使他們能夠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問題。然后我讓學生當堂寫一個片段作文,想象捉鴨子的場面,這樣既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又運用本節(jié)所學到的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當然,這節(jié)課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嘗試性教學要求學生在預習后和授課結束后提問題,我就沒有做到。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堅持使用這種“先練后講”的嘗試教學模式,讓學生用自學的方法,自己去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又得到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自學能力),也就是獲得打開知識寶藏的鑰匙。當學生走上社會后,就能用這把鑰匙,去打開未來知識領域的大門,去探索世間豐富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