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求大數的近似數 教學設計
求大數的近似數 教學設計
課題:求大數的近似數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近似數的含義,并能結合具體情境,能對大數目進行合理的估計。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會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3、體會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4、能自覺和同伴交流,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教材分析:
借助問題“觀察上面幾組數,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入對近似數相關內容的學習。通過本信息窗,學生學習用“四舍五入”法會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近似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知道了約等號的用法,并掌握了將整萬整億的數改寫成以“萬”和“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學生早在二三年級就已經接觸了估算,而估算也正是受到四舍五入的影響和作用,只要我們幫助學生在這些的基礎之上搭建一個數學活動的思考過程,學生就能形成四舍五入的技能。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的用“四舍五入”法會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教、學具準備:助學單、展臺 教學過程: 板塊一:自學信息窗,完成助學單。
1、師:讀了上面兩段文字,你有什么發(fā)現?邊看信息窗,邊完成你手中的助學單。
2、組內交流:完成了的同學,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板塊二:正確的用“四舍五入”法會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組內交流。
師借助數軸幫學生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含義。版塊三:課堂小結
1、關于求大數的近似數,你有什么疑問?求一個大數的近似數,你有什么好方法跟大家交流。
2、求近似數與大數的改寫相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版塊四: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略)
教學反思:
對于近似數學生在日常活動中也已經接觸到,不過沒有出現這樣的概念。而本課的學習相對系統(tǒng)一些,同時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
數據的改寫是對數據表示形式的變化,它的大小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對此,在改寫過程中應向學生說明改寫后為什么要寫計數單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萬,等號左邊的數是以“個”為單位,一般以“個”為單位就不寫計數單位了。而等號右邊是以“萬”為單位,如果這個計數單位不寫,那么就會變成以“個”為單位,這樣兩者之間就會相差很大。這些道理,可以結合具體的情景加以說明,以便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減少錯誤。
相對而言,大數的改寫學生掌握較好,多數學生課堂上發(fā)言積極,做題輕松而且學生興趣濃厚。學習“四舍五入法”來求一個大數的近似數時,學生接受較慢課堂教學進行緩慢,進行了大量的練習與講解,多數學生才能真正靈活掌握與運用。
第二篇:《大數求近似數的改寫》教學反思
《大數求近似數的改寫》教學反思
近似數學生在三年級已經應用過“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而本課的學習內容相對系統(tǒng)一些,應用“四舍五入法”進行求近似數后并改寫成以“萬”或“億”的方法。
一、結合實例,認識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較大的數據,由于書寫的不方便,需要將一些較大的數據改寫成以萬或者億作單位,這樣既方便書寫,又便于讀數。教材中安排的“國土面積”中的一些數據都是比較大的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改寫過程,讓學生體會到改寫的必要性。因此,數據改寫的活動使學生體會改寫所帶來的方便。
數據的改寫是對數據表示形式的變化,它的大小并沒有發(fā)生變化。教學中就出現2名學生學生發(fā)現沒有帶單位。在改寫過程中應向學生說明改寫后為什么要寫計數單位的道理。
如7600000=760萬,等號左邊的數是以“個”為單位,而等號右邊是以“萬”為單位,如果這個計數單位不寫,那么就會變成以“個”為單位,這樣兩者之間就會相差很大。這些道理,可以結合具體的情景加以說明,以便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減少錯誤,二、近似數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運用的數,它與精確數不同,表示的僅是某一對象的一定范圍。
對于近似數學生在三年級已接觸到,教師要再次強調下求近似數主要是以 “四舍五入”法,生活中有些求近似數時還有其它的方法。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的是“四舍五入”法。書中寫近似數的要求主要有兩種:
1、以“萬”(或億)作單位寫近似數。2.省略最高位以后的尾數寫近似數。補充習題上又出現了一種:“四舍五入”到個位、十位、百位??都要弄清什么是尾數。
三、教學中更要強調改寫與省略尾數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強調并讓學生明白改寫只改變數的計數單位而不影響數本身大小,用“=”;而省略尾數后改變了數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數的近似數,用“≈”。
相對而言,大數的改寫學生掌握較好,多數學生課堂上發(fā)言積極,做題輕松而且學生興趣濃厚。學習“四舍五入法”來求一個大數的近似數時,學生接受較慢課堂教學進行緩慢,教師要要求學生按步驟來完成,1、分級
2、確定位數“四舍五入”
3、改寫萬、億為單位的數。學生要進行了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方法步驟,真正才能靈活掌握與運用。
第三篇:求近似數教案[推薦]
第九課時:鞏固求近似數
教學內容:第16——17頁練習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小知識,了解0這個最小的自然數。
2、進一步鞏固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了解自然數0,進一步鞏固練習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想想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用什么方法?什么是四舍法?什么是五入法?
2.自主練習4從這兩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中的數據可以分為幾類?為什么?舉例說明怎樣求一個數的近似數?交流調查的生活中的近似數。
3..自主練習6 學生回憶,指名回答。按要求回答問題后,再交流自己調查的生活中近似數。先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說是怎樣運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數的?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鞏固復習求近似數的方法。
二、提高練習1.自主練習5 2.自主練習7:小組合作完成,采用動手擺一擺,量一量等方法,再通過估計和實際計算得出100粒、1000粒、10000粒、10萬、100萬、1000萬、1億粒米的長度。獨立完成后,同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然后集體訂正。
小組合作,采用動手擺一擺,量一量等方法,再通過估計和實際計算得出答案。
三、綜合練習。1.自主練習8 討論 :□內有幾種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學生先討論 □ 內的數字有幾種可能性,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1、學生獨立解答,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求的?
2、首先讓學生閱讀信息,了解世界之最,然后再來改寫。
3、可布置學生課前查資料,在課堂上向大家介紹一下。
4、布置學生回家完成這一作業(yè)。
5、學生獨立解答,然后教師總結,并讓學生會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6、獨立解決。提倡回家查找別的城市的面積。
7、引導學生完成。
第四篇:求近似數的教學反思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教學反思
青原區(qū)思源實驗學校 劉靜云
四年級上冊數學《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將整萬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教學難點是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這課的內容的學習將為今后學習省略億位后面尾數求近似數奠定基礎。
(一)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以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新課的開始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學校共有多少人口嗎?先估計一下吧。”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認識近似數,再通過班級人數這樣一個準確的數字與近似數對比,進一步增進學生對近似數的理解,認識到生活中常用近似數表示數的必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遷移、類推方法獲取新知,溝通新舊知識聯(lián)系。
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中,學生對于四舍五入法并不感到陌生,已經知道小于5就舍去,大于5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進1,但是不能完整給予表述,而這節(jié)課的內容實際上就是讓學生明確四舍五入法的具體含義,并根據具體的要求利用四舍五入法來求近似數。在這節(jié)課中四舍五入法并不是教學的難點,難點在于理解“省略萬后面的尾數”這個具體要求上,這是因為以往經驗沒有涉及“尾數”的概念,所以學生會產生理解上的不足。因此我在教學中,我通過復習求萬以內的近似數引入,讓學生回憶“四舍五入”的意義,三年級時已經學習過省略百(或十)位后面的數或者是估算整百(或十)數,所以我就先讓學生試著完成以下幾個復習題:
574(省略十位后的尾數求近似數)782(省略百位后的尾數求近似數)2659(省略千位后的尾數求近似數)讓學生復習萬以內的數的求近似數的方法:省略到哪一位就看它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下一位不滿5就舍去,改寫成0,如果下一位滿5就要向前一位進“1”,再把尾數舍去,改寫成0,求出近似數。為接下來的求億以內數的近似數打好基礎。
接著讓學生觀察例7,指名讀題,理解“大約是多少萬千米”,讓學生理解:其實就是省略這個數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再讓學生試著獨立解答并板演。在學生板演過程中,讓學生說說自已是怎么想的?說出:省略萬位后的尾數,只要看千位上的數,然后根據“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數。又引導學生結合上一課所學知識將求出的整萬近似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并讓學生思考理解為何前面是“≈”而后面是用“=”:因為第一步求出的是近似數,要用“≈”,而后面是直接把這個近似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沒有改就變它的大小,所以要用“=”。
最后通過13頁的“做一做”的練習加強鞏固,在這題中分別是省略百位、千位和萬位后的尾數求近似數,共把學生平均分成三組,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省略到哪一位就看它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下一位不滿5就舍去,改寫成0,如果下一位滿5就要向前一位進“1”,再把尾數舍去,改寫成0,求出近似數。
這節(jié)課,因為利用了新舊知識的遷移,類推,學生對省略萬位后的尾數這個方法掌握起來還是很輕松的,不足之處是讓學生說得太少了,要讓學生多說說為什么是這樣求的,根據是什么,這樣對于學生理解四舍五入法會更有幫助,今后還要加以改進。
第五篇: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設計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陳慧
教材依據:人教版四年級下冊P73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設計思路:按照“目標引導→自主探究→適時點撥→反饋糾正”的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設計。
1、學習目標制定
只有明確了學習目標,才能引起學生對知識的重視,增強學習的目的性,減少盲目性,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課的開始先進行整數求近似數復習,隨后引入本課具體教學目標,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利用知識的遷移,達到教學目標。
2、自主探究
引導學生復習舊知,為新課的達標起到鋪墊和遷移作用。
3、適時點撥
學生通過發(fā)現問題,獨立思考,同桌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體會獲取知識的喜悅。
4、反饋糾正
經過學生學習理解后做適當的檢測,和反饋并作以及時的糾正。學習目標:
1、能夠能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遇到的新問題。
2、能夠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3、主動學習,主動參與,認真傾聽老師的提問,學生的發(fā)言,爭當課堂上學習小主人。
4、能夠體會到保留的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教學重點:
理解“保留一位小數”“精確到十分位”等要求的含義,能運用 已有的知識,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難點:
知道在表示小數的近似數時,末尾的0不能去掉;知道在求近似 數時,保留的小數位數越多結果越精確。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把下面各數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課件出示 987620
58562
31200 40032
998010
14995 2.說一說怎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二、引入新課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也需要求出一個小數的近似數。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板書課題)
三、新授
1、師:同學們,你們對電子秤熟悉嗎?現在老師請大家?guī)兔纯闯?,我買了一些蘋果應付多少錢?課件出示,我應該付多少錢?(8.953元)哦,可是售貨員阿姨卻說“請付8.95元”你知道為什么要把8.953元取近似數8.95元呢?討論,了解在生活中在表示錢時最小只能到分,也就是保留兩位小數,我們沒有比分更小的貨幣,所以要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其實在生活中,不光在表示錢的時候用到近似數,在很多方面也有用到,不信你看,出示例1主題圖。
2、課件出示主題圖:
(1)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什么?(2)那0.984是怎樣得到它的近似數0.98的呢? A、思考:要保留到哪個數位,觀察哪個數位? B、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分享一下.C、說說你是怎么想的,請學生補充.(3)總結:你們剛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984保留兩位小數的?(也就是說小數的近似數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來求)你們太會學習了,能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課件出示求近似數的操作過程,便于學生直觀接受。
師:既然大家這么聰明,老師還想考考大家,你們敢于挑戰(zhàn)嗎? 3、0.984保留一位小數是()0.984保留整數是()思考:0.984保留一位小數與保留整數時的結果是完全一樣的嗎?(數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含義不同。)板書(保留兩位小數 精確到百分位)
舉例:寫出自己的身高,王平老師的身高,及姚明的身高,并保留整數。保留整數時,表示精確到個位,這時老師我的身高1.54米≈2米,王老師身高1.78米≈2米,姚明身高2.26米≈2米,看起來,我、王老師和姚明一樣高。事實是這樣嗎?板書(保留整數 精確到個位)
如果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這時老師身高1.54米≈1.5米,王老師身高1.78米≈1.8米,姚明身高2.26米≈2.3米,可見,我、王老師和姚明的身高懸殊很大。那么保留整數與保留一位小數哪種取近似值更接近實際情況?板書(保留一位小數 精確到十分位)
小結:表示小數的近似數,小數位數越多結果越精確。并板書 什么叫精確?也就是小數位數越多越接近準確結果。
(總結出盡管兩個數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確程度不同,它起到“占位和表示精確度”的作用,所以求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零不能去掉。)板書:表示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4、觀察,比較一下我們在求小數的近似數時需要注意什么呢?
5、小結:引導學生討論知道: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注意兩點: ①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
②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丟掉。
四、練習鞏固
1、填空
(1)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根據()法來保留小數的數位,保留整數時,表示精確到()位,保留一位小數時,精確到()位,保留兩位小數時,精確到()位.....
(2)近似數的結果一般的說6.0比6精確,因為6.0精確到了()位,6精確到了()位,所以6.0的末尾中的”0”不能去掉。
2、課本74頁做一做。
3、完成集體訂正,糾錯。
五、全課總結:
1、學了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在哪方面還需努力?
2、打開課本課本73頁,認真看一看本頁內容,找出書中你認為需要掌握的知識用筆做個記號,然后大聲地朗讀出來。
六、板書設計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四舍五入法
保留整數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兩位小數 ? 精確到個位 精確到十分位 精確到百分位 ? 在表示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零不能去掉。保留的小數位數越多,結果越精確。教后反思:
本節(jié)教材是用一位小朋友的身高的近似數來引入新課的:豆豆的身高是0.984米,小芳說約是0.98米,小明說約1米,通過說法的不同引出爭論。我先和孩子們一起復習了求整數近似數的方法——四舍五入法,為新課做好準備和鋪墊。然后通過類比的方法,以生活中常遇到 的購買商品這項事情為例說明求小數近似數是一種生活必要。然后通過學生自己嘗試,利用知識遷移,引出語句“保留整數、一位小數、兩位小數……”,還可以說成“精確到什么位”、“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數”,使學生理解小數近似數的求法和整數沒多大區(qū)別。
整節(jié)課下來,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第一,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學習求小數的近似數。理解求它是一種生活需要。第二,課堂上在讓學生理解求近似數時,保留的位數越多求得的近似數越精確。處理的很好,重點是舉得例子很形象直觀,很容易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并接受,理解起來很容易,同時為學生明白教學難點在表示小數的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零不能去掉做了很好的詮釋和論證。
同時本節(jié)課也存在不少問題,一、重點內容講解過快,在引導學生理解保留幾位小數的含義: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十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保留兩位小數就是精確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我盡量讓學生自己說出這些語句,部分學生沒有消化,不理解保留與精確之間的關系。也致使練習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錯誤。
二、課堂環(huán)節(jié)不很緊密,課件和課堂環(huán)節(jié)銜接不緊密,有疏漏。
三、課堂氣氛不活躍,未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針對以上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我深刻的意識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我必須高度重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努力學習,積極改進教學中的不足,在以后的的教學中尋求更好的進步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