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確使用量詞》教案
《正確使用量詞》教案
湖北省洪湖市汊河鎮(zhèn)中心小學
肖元姣
問題分析:
二年級小學生對數(shù)詞、量詞這種抽象概念還不是很了解,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不能硬性地強加給學生概念性的知識,而是應該在具體活動情境中讓學生去理解、去體會、去運用。簡單流程:
一、活動目標
1.學會正確使用量詞。
2.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自主地掌握知識,訓練能力,發(fā)展思維。
二、活動準備
圖片、投影片。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同學們,今天喜羊羊、美羊羊、村長爺爺,還有灰太狼也來到了我們的可堂上,他們給大家?guī)砹撕芏喽Y物,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裝的是什么?好,你們看-----)
(幻燈出示圖片)觀察圖片,說說圖上畫的都是什么?根據(jù)每一幅圖中物體的多少來說一說(板書:三個、一串、四盤、兩堆、一籃、五瓶)。(指板書一、三、四、五、兩)我們叫它數(shù)詞,那么(用·標出個、串、盤??)這些是什么詞呢?(量詞)它常用在數(shù)字后面,表示事物的多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正確使用量詞。數(shù)詞和量詞在一塊兒就成了數(shù)量詞,請小朋友把這些數(shù)量詞一起讀兩遍。
(二)活動:讀信糾錯
明明和紅紅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明明給紅紅寫了一封信,邀請紅紅到他家去做客??墒羌t紅看了信,感到很稀奇,一直笑一直笑,笑得肚子都疼了,你們猜猜,紅紅為什么要這樣笑?讀信: 親愛的紅紅:
你好!我是你的好朋友明明。星期六,媽媽帶我去城里了,給我買了一瓶書,兩根毛巾,一把帽子,一個毛衣,一個褲子和一雙鞋子。媽媽還買了很多好吃的呢,有一頂面包,兩把魚,三頭牛奶,四頭蘋果,五塊火腿腸,請你到我家來和我一起吃,好嗎?
你的朋友
明明
2013年10月
1.看了這封信,你想笑嗎?為什么?它可笑在哪里?
2、明明他把什么詞說錯了?(量詞)
3、我們一起來幫明明糾正一下。
4、指導讀。
(三)練習:換一換
1、親愛的小朋友們,量詞能不能說錯?。繉?,說錯量詞就會鬧笑話。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換數(shù)量詞的小練習吧。除了可以說一朵鮮花、一杯牛奶,我們還可以怎么說?現(xiàn)在老師將“一朵”拿走,誰來換個數(shù)量詞說一說?再拿走“一杯”,誰來說?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這是老師想到的幾個,一起來讀一讀。
2、現(xiàn)在請大家再換詞語說一說。除了可以說一條毛巾,一斤蘋果,我們還可以說一條什么,一斤什么,現(xiàn)在老師拿走“毛巾”,誰來換個詞語說一說,再拿走“蘋果”,誰來說?同學們比老師說得好,看,老師都只想了這幾個,一起讀讀吧。
(四)活動:經(jīng)驗遷移
1、引入:生活中每一樣東西都有屬于它的量詞?,F(xiàn)在請小朋友們在教室里找一樣東西,把它的量詞說出來,看誰的量詞用得準確。
2、學生找實物,說量詞。
(五)活動:我中獎了
1、游戲規(guī)則:紙盒中放著一些物體卡片,卡片背面寫有相應的“獎品”名稱。小朋友從紙盒中摸出一張卡片,如果說對其量詞,就可獲得相應的獎品。
2、師生共同游戲。
(六)教師小結(jié)。
第二篇:《正確使用量詞》課后反思
《正確使用量詞》課后反思
洪湖市汊河鎮(zhèn)中心小學肖元姣
二年級小朋友由于年齡小,對于量詞不太理解,所以在運用中經(jīng)常鬧笑話。為了讓小朋友能正確使用量詞,我設(shè)計并主講了《正確使用量詞》這一活動課。語文活動課對語文教學來說是個并不常見的課型,我在選題的時候花了很多心思。
量詞是表示人、事物或動作單位的詞。但是這個概念小學二年級的孩子難以接受,怎樣把它更生活化一些?本節(jié)課前,我播放了學生喜歡的不同數(shù)量的桔子圖片,讓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看圖說量詞,不僅為學生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而且這樣淡化了概念,增強了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明白了什么是數(shù)詞,什么是量詞,什么數(shù)量詞。
然后我又創(chuàng)設(shè)情景用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引導學生大膽找出故事中用錯的量詞,在這種趣味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知道了量詞是不能用錯的,用錯了就會鬧笑話。
由于二年級學生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我則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安排了量詞游戲活動,這樣既緩解了學生學習緊張的氣氛,又使學生在游戲掌握量詞的正確使用方法,并能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是感受身邊的量詞,即讓學生在教室里找事物,說量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了身邊大量的量詞,感受到生活中離不開量詞。
再次是練習運用量詞。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整堂課的重點,我在教學中由易到難,逐步突破。練習過程體現(xiàn)了明顯的梯度:從練習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量詞,到運用不太常用的量詞,到拓展性練習(靈活運用 量詞),再到綜合性練習(運用量詞說話編故事)。采用了選擇性填空、游戲、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調(diào)動學生多感官投入,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對量詞的積累和運用,并激發(fā)了濃厚的興趣。
教學中最大的遺憾是在練習中增加難度的時候,沒有給學生足夠的爭議時間,老師過早地將答案和盤托出,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但令我欣慰的是,上了這堂有趣的學習量詞課后,小朋友對量詞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在以后的量詞使用中便能正確使用,再也不會鬧笑話了。
2010年10月
第三篇:正確使用量詞教學設(shè)計
正 確 使 用 量 詞
(二年級語文活動課)
一、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量詞、數(shù)詞、名詞。
2.在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學習正確使用量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圖片、卡片。
三、活動過程
(一)認識量詞、數(shù)詞、名詞
1、(出示圖片)孩子們,今天卿老師帶來了漂亮的圖片,你們想看嗎?(依次帖出圖片:一盤蘋果圖、四個蘋果圖)問:圖上畫的都是什么?(蘋果)
仔細觀察每一張圖片,根據(jù)每一幅圖中蘋果的多少來說一句完整的話。(如:圖上畫著一盤蘋果。)
生邊說師邊貼出詞卡:一盤蘋果、四個蘋果
2、孩子們,這兩個詞語中(手指一、四)都是數(shù)字,知道它們是什么詞嗎?(若不知則問)猜一猜它們叫什么詞?(出示卡片:數(shù)詞),叫兩遍他們的名字——數(shù)詞數(shù)詞。那么再猜一猜一盤的“盤”、四個的“個”(用點表示盤、個)又是什么詞呢?(出示卡片:量詞)叫三遍他們的名字,——量詞量詞量詞。數(shù)詞和量詞合起來叫數(shù)量詞,這些數(shù)量詞都和哪個詞語搭配在一起?(蘋果)蘋果是事物的名稱知道它屬于什么詞嗎?(出示卡片:名詞)叫叫它——名詞名詞。能把數(shù)量詞 “一盤”后面的“蘋果”換成別的名詞嗎?(幾生說)真聰明!誰還能給“四個”也添上別的名詞呢?(老師、學生??)
3、剛才我們認識了哪些詞?(師手指黑板:數(shù)詞、量詞、名詞)仔細看這個詞組:(出示)“五張桌子“。問:哪個是數(shù)詞?哪個是量詞?哪個是名詞?”一條小河”呢?數(shù)詞是——?量詞是——?名詞是——?
真能干,一會兒工夫就能分清數(shù)詞、量詞和名詞了。老師要獎勵你們一個小故事,想聽嗎?
4、幾年前,(貼丁當圖)幼兒園里有一個小朋友名叫丁當。有一天,丁當從家里帶了一個大蘋果,他高興地對大家說:“我有一根大蘋果。”老師問:“你說什么呢?”丁當大聲說:“我有一根大蘋果!”同學們聽了,哈哈大笑。知道同學們?yōu)槭裁匆Χ‘攩幔浚ㄋ岩粋€蘋果說成一根蘋果去了)對。是一個蘋果,不能說一根蘋果。他把什么詞用錯了呢?(量詞)量詞可不能用錯??!用錯了就要像丁當那樣鬧笑話。今天,我們就學習(貼出卡片:正確使用量詞)。
(二)正確使用量詞 1.游戲:找朋友
(1)孩子們,喜歡做游戲嗎?那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先看看這些都是什么詞?(把數(shù)量詞卡片分貼在黑板上:三朵 一杯 兩棵 七張 五把 一塊 一支)讀一遍這些數(shù)量詞。接下來又讀讀這些詞(依次出示:鮮花 牛奶 小樹 照片 手槍 黑板 鉛筆)。問:這些都是什么詞?
(2)現(xiàn)在,老師把名詞卡送給你們(發(fā)詞卡),拿到詞卡的孩子仔細看一看,想想它是哪個數(shù)量詞的朋友?找到了,等會兒就把它送到哪個數(shù)量詞下面,好嗎?
(3)接下來,老師要請一個同學上來領(lǐng)著大家呼喚數(shù)量詞的朋友。誰是班上聲音最洪亮,朗讀水平最高的同學?(請一學生上講臺)好現(xiàn)在你領(lǐng)著同學們呼喚:“三朵”的朋友在哪里?
“三朵的朋友在這里?!笔帜悯r花的同學一邊回答,一邊上臺。把“鮮花”放在“三朵”的下面,合成“三朵鮮花”。依次呼喚搭配完詞語。
三朵 一杯 兩棵 七張 五把 一塊 一支
鮮花 牛奶 小樹 照片 手槍 黑板 鉛筆
(4)檢查搭配情況,問:找對了嗎?數(shù)量詞和名詞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一起讀兩遍。若有錯,則引導糾正。
(5)現(xiàn)在老師把“三朵鮮花”中的“三朵”拿走(師動作演示),能給“鮮花”換個數(shù)量詞嗎?(一盆、一束、一籃)。再拿走“一杯”試一試(一瓶、一盒、一箱)。
(6)剛才我們都是換了數(shù)量詞,現(xiàn)在請你換換名詞說一說。(師拿走“鮮花”)請你給數(shù)量詞“三朵”再找個別的朋友。誰來?(白云、小花等)
2、助人為樂——修正不當量詞
你們真是越學越聰明了。孩子們,今天,喜洋洋(貼喜洋洋圖)聽說你們在學習正確使用量詞,它特意帶來了一些有問題的詞語,請你們幫它修改修改,你們愿意嗎?真是一群助人為樂的好孩子?。ㄙN出卡片):
一個書 一根鉛筆 一條人 一只糖
請仔細讀一讀,(師指詞條)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說給同桌聽,再和同桌說說怎么修改?
現(xiàn)在喜洋洋就在這里,每位同學選其中一個詞語,告訴喜洋洋錯在那里,要怎么修改。引導學生表達。
如,學生:“喜洋洋,你好!我告訴你,“一個書”中的量詞搭配不當,應該改成“一本書”?!毕惭笱螅骸爸x謝你,我明白了?!?/p>
(三)遷移應用
1、孩子們,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會用到量詞,想不想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量詞?好,選擇你身邊的一位同學,觀察一下他(她)的全身,把你看到的用上恰當?shù)亓吭~說給身邊的同學聽。
好,誰把你看到的說個全班聽?指名說(一件衣服、一張小嘴??)。
2、孩子們再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用量詞說一說教室里的有哪些物品?用“教室里有?!遍_頭說一句完整的話。
3、孩子們,丁當小朋友現(xiàn)在也上小學了,他也學了量詞。星期天,爸爸帶丁當?shù)綘敔敿胰?,丁當一口氣說了許多量詞,爺爺直夸丁當本領(lǐng)學得好,想象一下,在爺爺家里,丁當可能說了哪些量詞?(一張桌子、一條板凳??。)
爺爺很高興,把丁當帶到野外,丁當看到了這樣一幅風景,(出示圖畫)看到這么美麗的風景,丁當可能又對爺爺說了哪些有量詞的話呢?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表達。
出示:這里的風景真美?。〗?,中間,遠處,天空。
(四)提煉規(guī)律
孩子們,今天這堂課我們學到了許多量詞。想一想,我們在使用量詞時,發(fā)現(xiàn)量詞常常和誰在一起?(數(shù)詞)對,老師編了一句兒歌,請跟我讀(出示卡片):數(shù)詞量詞是朋友,他們總是手拉手。再仔細想一想,我們在使用量詞時,發(fā)現(xiàn)量詞還和誰肩并著肩地站在一起
呢?(名詞)對,老師又編了一句兒歌(出示),請跟我讀:量詞、名詞并肩走。(讀兒歌)
連起來再讀一遍: 數(shù)詞量詞是朋友,他們總是手拉手,量詞、名詞并肩走。
孩子們,今天這堂課你們覺得怎么樣?謝謝孩子們,再見!
第四篇:正確使用成語教案
正確使用成語教案
一、導入:
成語運用題在高考中屬必考題,從1992至2002年每年都有一道題。命題點往往落在成語使用不當?shù)乃膫€方面:對象搞錯、望文生義、語境不合、褒貶失當。至于高考考查的成語的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十分生僻,又非過于淺顯。選項設(shè)置的語境,大多是經(jīng)過強調(diào)的語境。高考試卷,除了以正確使用成語的考查為主要題型外,漢字的字形、字音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語為載體。二.試題的特點
①著重考查常用成語的使用
近幾年高考出現(xiàn)過的成語,不論在各種媒體上,還是人們的口頭,甚至中學生的作文中,其使用頻率都是比較高的。從命題的指導思想來說,它同考漢字讀音、書寫、實詞、虛詞使用是一致的。當然,我們說它著重考常用成語的使用,并不是說試題就沒有一定的難度,否則怎么會本項考查的得分率常常是比較低的呢?
1.(03·全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p>
A.濫挖天山雪蓮現(xiàn)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違法者眾多且分布廣泛而管理部門人手不足,因此執(zhí)法往往捉襟見肘。....B.今年頭場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沒有發(fā)生車輛堵車現(xiàn)象,在這種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著交通部門未雨綢繆的辛勞。....C.一項社會調(diào)查顯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難免會感到自慚形穢,甚至無端....地對自己進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櫥柜里擺滿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種老舊鐘表,每當他向慕名來訪的參觀者介紹這些寶貝時,總是如數(shù)家珍。....答案為D?!叭鐢?shù)家珍”的釋義為“好象數(shù)自己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本句中各種老式鐘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談不上“如”,因此是錯誤的。A“捉襟見肘”的意思為“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盉“未雨綢繆”中“綢繆”意為“緊密纏縛”。全詞是“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盋“自慚形穢”得意思為“形穢:形態(tài)丑陋,引伸為缺點。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漸愧?!睋?jù)釋義可知前三項為正確的。此題相對簡單,只是“如數(shù)家珍”相對錯誤較為隱蔽,學生需靜心自習閱讀方可做對。
2.(02·全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的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p>
A.面對光怪陸離的現(xiàn)代觀念,他們能從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出發(fā),汲取西方藝術(shù)的精華,積極探索....新的藝術(shù)語言。
B.幾乎所有造假者都是這樣,隨便找?guī)组g房子,拉上幾個人就開始生產(chǎn),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廠就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了。....C.整改不光是說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上,相信到下一次群眾評議的時候,大家對機關(guān)作風的變化一定都會有口皆碑。....D.加入世貿(mào)組織(WTO)后汽車價格變化備受關(guān)注,但作為市場主力的幾家汽車大廠,三四個月以來卻一直偃旗息鼓,沒有太大動作。.... 1 答案為A。光怪陸離,形容現(xiàn)象奇異,色彩繁雜。雨后春筍,春天下雨后春筍長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xiàn)。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稱贊。偃旗息鼓,一指放倒軍旗,停止打鼓,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也可指停止戰(zhàn)斗;二比喻停止批評、攻擊等。
錯解分析:錯選D,未把握成語的確切含義及使用對象。
方法技巧:成語的正確使用要靠扎實的平時積累,要多記成語,并準確把握成語的出處、本義、比喻義及感情色彩等,只有在積累的基礎(chǔ)之上,掌握有關(guān)命題方面基本規(guī)律和解題技巧,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使用成語的能力。
3.(02·春季)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最恰當?shù)囊痪涫?/p>
A.昨天晚上,忽然狂風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聾發(fā)聵的雷聲驚醒醒了。....B.《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實為依據(jù)的鴻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時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C.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場上情緒低落,心不在焉,傳球和防守都差強人意,真是令人失望。....D.當年中國音樂家往外走,現(xiàn)在世界著名音樂大師趨之若鶩地進入中國。....答案為B。振聾發(fā)聵: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鴻篇巨制:鴻、巨,大。謂篇幅很大的著作。差強人意:還算能振奮心意。比喻大致令人滿意?!安睢笔巧晕?、較、尚之意,如天氣差暖、差可告慰等。趨之若鶩:趨,奔赴,歸附。鶩,鴨。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成群的人爭相追逐不正當?shù)氖挛?含貶義。
4.(03·春季北京)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p>
A.時下,田園風光游、農(nóng)家樂等鄉(xiāng)村旅游很流行,滿足了人們走近自然、返璞歸真的愿望。....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響,去年春天來得早,春節(jié)剛過,北海公園就渙然冰釋,讓喜歡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C.本屆影展表現(xiàn)出參賽者對民俗攝影的深刻理解,參賽作品的題材從日常生活習俗、人物服飾到節(jié)慶活動應有盡有,真是蔚為大觀。....D.這部電視劇雖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銳批評和指責,但是批評者認為,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是無可..厚非的。..答案為B。反璞歸真:去掉外飾,還其本質(zhì)。渙然冰釋:渙然:流散的樣子;釋:消散。象冰遇熱消融一般。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蔚為大觀:蔚:茂盛;大觀:盛大的景象。發(fā)展成為盛大壯觀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無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議,否定。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5.(95·全國)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B.陜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夸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zhàn),于是使用水聲設(shè)備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D.關(guān)于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
答案為D。辨析:“無所不為”意為沒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壞事都干,用來形容科學家的勇氣,自然不當。“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舊制一斤為十六兩,半斤等于八兩)多含貶義。首當其沖:當:承當,承受;沖:要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想入非非:非非:原為佛家語,表示虛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虛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脫離現(xiàn)實地胡思亂想。②著重考查對常用成語的含義的理解
命題究竟從什么角度來考查常用成語的使用呢?是近義成語的比較,還是使用方法?是感情色彩、語體色彩,還是使用范圍、場合?雖然這些有時會偶然涉及,但是,從近幾年的試題看,重要是考常用成語含義的正確理解和結(jié)合語境的正確使用。
【例1】(00·全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p>
A.古人不乏刻苦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汗牛充棟。....B.“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圖片展,將偽科學暴露得淋漓盡致,使觀眾深受教育。....C.本刊洗心革面,繼續(xù)提高稿件的編輯質(zhì)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D.談起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專家又驚嘆不已。....這是2000年全國卷的的第4題,所選的4個加點成語全是常用成語。A項“汗牛充棟”中,“汗?!笔侵赣门@嚕@鄣贸龊?;“充棟”,指堆滿了屋子。整個成語形容書籍極多,而不能用來形容古人刻苦學習的楷模。C是是刊物廣告用語?!跋葱母锩妗币部烧f成“革面洗心”?!跋葱摹?,指清除邪惡的心思,“革面”,是改變舊的面目?!跋葱母锩妗北扔鲝氐谆诟?,指人的改過自新。C句指刊物決心“繼續(xù)提高稿件的編輯質(zhì)量”,既不是指人,也沒有“悔改”之意,顯然用得不恰當。D項的“左右逢源”有兩種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順利無阻,屬褒意;二是比喻處事圓滑,屬貶義,現(xiàn)在以貶義為常見。D項說一個孩子對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非常熟悉,解說得“頭頭是道”是可以的,“左右逢源”就顯然不對了。B項所用“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談話詳盡透徹,也可指暴露得徹底。其中“淋漓”指酣暢、盡情;“盡致”,達到極點,無以復加。用“淋漓盡致”來形容“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的圖片展對偽科學的揭露,恰到好處。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正確理解成語本身的含義并結(jié)合語境作恰當使用,是命題者考慮的主要問題。
③語例具有現(xiàn)實性和針對性
高考成語題所選用的語例多來自現(xiàn)實,如上題4句涉及刻苦學習、反對迷信、文學刊物質(zhì)量,以及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和針對性。這種情況近年來幾乎年年如此。
【例2】(01·全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p>
A.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一個多小時趕....到了大壩。
B.她從小養(yǎng)成了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優(yōu)越感,即使在醫(yī)院里要別人照顧,也依然頤指氣使,盛氣凌人。
C.會議期間,農(nóng)科院等單位會場外擺了鮮花盆景銷售攤。休息時,攤前車水馬龍,產(chǎn)品供不應....求。
D.你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shè)略嫌單調(diào),建議你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這是2001年全國卷第4題。成語用得恰當與否暫且不說,單說這4句話。它涉及搶險隊員不怕艱苦的精神,對人的作風態(tài)度、銷售鮮花盆景,以及喬遷新居等,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同樣具有觀賞的針對性。安步當車,慢慢地步行,就當是坐車。A句中的“安步當車”,是慢慢行走、就當著坐車的意思,而本句中描述的搶險形勢甚是緊急,不會有“安步當車”的閑情逸致。因而,成語與語境出現(xiàn)矛盾,“安步當車”的使用,與生活實際情況不相吻合。頤指氣使,不說話而用面部表情來示意,指有權(quán)勢的人的傲慢神氣。車水馬龍,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車輛很多,來往不絕。本處著重說 明人們爭購鮮花,其誤用類型亦屬對象不當,從語境來講,攤位前不過幾米或幾十米,也無法形成車如水、馬如龍的景象。“蓬蓽生輝”是表示由于別人到自己家里來,或張掛了別人的字畫而使自己非常光榮。例句把謙辭用于他人,顯然是錯誤的,它只能自用不能他用。另外,此題,命題者從成語與語境意義重復的角度,(用詞重復)設(shè)置誤點,來擾亂考生視線?!耙欢〞咕邮遗钌溕x”一句中,“居室”和“蓬蓽”意義重復累贅,因為“蓬蓽”是“蓬門蓽戶”的省略,就此而論,當刪去“蓬蓽”才行。錯解分析:錯選C項,未能把握車水馬龍的使用對象。答案:B。
三、設(shè)誤類型
1.曲解詞語,望文生義
【例1】(97·全國第4題D項)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里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例2】(98·全國第5題C項)今年初上海鮮牛奶市場燃起競相降價的烽火,銷售價格甚至低于成本,這對消費者來說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以上兩句,命題者故意曲解成語詞義,以便考查考生的識辨運用能力。第一句中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來了,句子表達的意思卻是:人們都在家里看電視,街上顯得靜悄悄的。曲解的詞義與所要表達之意正好相反。第二句中的“火中取栗”,語出法國寓言《猴子和貓》,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風險,吃了苦頭,卻沒有撈到好處。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費者利用廠家競相降價的機會得到實惠。所以,也犯了曲解詞義的錯誤。這是成語題中最常見的錯誤類型。
類似的有:①93年的“差強人意”、“不刊之論”,95年的“首當其沖”,98年的“望其項背”
都是從這個角度設(shè)題的。;如“不足為訓”中的“訓”容易理解為“教訓”,實際上應為“典范和法則”,“文不加點”的“點”不是“標點”之意,應為“涂點,表示刪去”,是形容文章寫得快不用涂改就成的。
②此類成語還有別無長物、不易之論、久假不歸、獨具只眼、目無全牛、一寒如此、貓鼠同眠、危言危行、望塵莫及、罪不容誅、屢試不爽、微言大義、曾經(jīng)滄海等。
2.用錯對象,張冠李戴
【例3】(99·全國第4題B項)博物館里保存著大量有藝術(shù)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例4】(00·全國第4題A項):古人中不乏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汗牛充棟。....此處命題者從成語使用的對象上命題,重在考查成語詞義適用的范圍和對象。例3句中的“美輪美奐”,語出《禮記·檀弓下》?!拜啞?高大,“奐”:眾多,形容高大華美,多用于贊美新屋。此句中用來贊美“花鳥蟲獸、人物形象”,屬于對象誤用?!昂古3錀潯?形容書籍極多。
類似的有:“穿云裂石”“六馬仰秣”是指歌聲的;“舉案齊眉”“破鏡重圓”“相敬如賓”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指男女兒童的;“浩如煙?!笔恰靶稳菸墨I、資料非常豐富”?!安煌岔憽薄皠e出機杼”是指文藝作品的?!皪渎额^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賞”一般用于對別人的評價。
3.誤用褒貶,情感錯位
【例5】(98·全國第5題B項)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lǐng)導積極開展市場調(diào)查,狠抓產(chǎn)品質(zhì)量和開發(fā),真可謂處心積慮。.... 【例6】(00·全國第4題C項)本刊將洗心革面,繼續(xù)提高稿件的編輯質(zhì)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
命題者從感情色彩上設(shè)誤來進行考查?!疤幮姆e慮”,意即千方百計地盤算,多用作貶義。犯了貶詞褒用的錯誤。例6,洗心革面,是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悔改。....類似的有:①95年的“無所不為、半斤八兩、各有千秋”;97年的“趨之若鶩”;
②“面目全非”、“始作俑者”都是有貶義色彩的詞,不能用在好的方面;而“危言危行”又只能用在褒義方面。
此外,應注意如下有貶褒色彩的成語:振振有詞、有口皆碑、附庸風雅、亦步亦趨、粉墨登場、徹頭徹尾、長篇大論、罄竹難書等。
4.顛倒尊卑,不知謙恭
【例7】同學們經(jīng)常向老師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值得提倡。....【例8】劉廠長的開場白可謂拋磚引玉,引導我們提出了許多建議。....這點涉及語言得體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尤顯重要。常見的謙辭有:拋磚引玉、狗尾續(xù)貂、班門弄斧、姑妄言之、信筆涂鴉、一孔之見、不情之請等。敬辭有:高抬貴手、卓爾不群、高朋滿座、大材小用等。
5.語義重復,自相矛盾
【例9】(97·全國第4題A項)那是一張兩人的合影,左邊是一位英俊的解放軍戰(zhàn)士,右邊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例10】當時那激動人心的場面至今還記憶猶新。....此處兩題,命題者從成語與語境的矛盾處設(shè)誤,以考查考生的邏輯能力?!拜份穼W子”意為眾多的學生,它的前面卻用“一位”修飾,自相矛盾導致邏輯錯誤。例8中“記憶猶新”的意思是過去的事,至今還記得清楚,就像新近發(fā)生的一樣。前面不能再用“還”。
6.搭配不當,不合習慣
有些成語由于詞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
【例11】我們都司空見慣了那種“違者罰款”的告示牌。....【例12】(98·全國)成都五牛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財力令其他甲B球隊望其項背。....“司空見慣”的意思是形容經(jīng)??吹?,不足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帶賓語。而“望其項背”多用于否定句或問句中,常與否定詞搭配,不符合其使用習慣。
7.夸大其辭,不知輕重
【例13】為了出版這本畫冊,他義無反顧地放棄了休息的時間。....【例14】考前每個考生都應該充分做好復習準備,否則上了考場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就會影響....正常水平的發(fā)揮。
義無反顧:義:道義;反顧:向后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三長兩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少成語的詞義后來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義偶爾還會出現(xiàn),當一個成語重新回到本義時,我們不能輕易認為它用錯了。
【例15】①(92·全國)每當夜幕降臨,飯店里燈紅酒綠,熱鬧非凡。.... ②我很胖,可是這位老護士很快就選準了一條血管,一針見血,我很佩服。....“燈紅酒綠”用在“飯店”之后,本義便“復活”了,不再有貶義。因而使用是正確的?!耙会樢娧蓖ǔJ潜扔髡f話、寫文章言辭直截、簡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義是一針就見到血,形容醫(yī)務人員技術(shù)熟練。這里正好適合使用本義。當然是正確的了。
在語言流傳過程中,有些成語派生出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這就決定了它們能適用于兩種以上的語境。如果對這類成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則易造成誤判。
【例16】①(00·全國)“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圖片展,將偽科學暴露得淋漓盡致,....使觀眾深受教育。
②蹇叔老謀深算,弦高勇敢機智,先軫忠直剛烈,都只寥寥幾筆,便刻畫的栩栩如生。.... “淋漓盡致”只理解為“形容文章或說話詳盡透徹”,因而認為不適合句中的語境。其實,“淋漓盡致”也可指暴露得很徹底,用來形容“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圖片展對偽科學的揭露恰到好處?!袄现\深算”形容計劃周密,辦事干練,富有經(jīng)驗,是中性詞。它常用來形容反面人物,使用于正面人物,也算恰當。
類似的有:“龍飛鳳舞”本來形容氣勢奔放雄壯,也可形容書法氣勢舒展活潑,也可形容字跡潦草難辨?!白笥曳暝础北局缸鰧W問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應手,順利無礙,有時也用于貶義,諷刺為人圓滑,善于投機。這些詞還有“按圖索驥” “如虎添翼”“高視闊步”“旁若無人”“指手畫腳”“秀色可餐”“粗枝大葉”“不絕如縷”“不見經(jīng)傳”“暗送秋波”、“應接不暇”、“先天不足”、“豁然開朗”、“粉墨登場”、“回光返照”、“行云流水”等。
明了高考成語題的設(shè)誤類型,考生才能準確無誤地判斷出成語運用的正誤,才能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語言增添亮色??梢?,要做到正確使用成語,這就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留心、多積累、多歸納,而在高考來臨之際,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語加強訓練,多注意近義成語的選用,多注意有歷史淵源特殊意義的成語及典故,也就顯得更加必要了。
四、考點落實要求
1、要分辨成語的語義。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見的成語,這時切忌望文生義,很多的時候,字面的意思與它本來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會出錯。
例如:成都五牛隊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財力令其它甲B球隊望其項背。(1998年高考題)
“望其項背”意思是“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脊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這里誤解了詞義,使用也不恰當。高考考過的類似的成語還有: “萬人空巷”(1997年)是指人們都聚集在一起,致使巷子都空了。“炙手可熱”(1999年)意思是手一接近便感到熱,用來比喻權(quán)勢氣焰之盛的,多含貶義。“首當其沖”(2000年春季)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
2、要辨明成語的細微差異。
漢語中的同義詞極其豐富,同義成語也比比皆是,因而在運用時,我們要注意同義成語的辨析工作,通過辨明其細微差異,達到準確貼切運用的目的。
例如:這次選舉,本來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來的所作所為不孚眾望,結(jié)果落選了。(1997年全國高考題)
“不孚眾望”與“不負眾望”,僅一字之差,但就是這一字之差,其語義迥乎不同。“不孚眾望”中的“孚” 是“信服”的意思,整個成語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負眾望”意為“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可見句中的成語“不孚眾望”運用是恰當?shù)?。高考考過的類似的成語還有:“應接不暇”“琳瑯滿目”“目不暇接”“美不勝收”(1996年),“聳人聽聞”“駭人聽聞”(1998年),等等。
3、要區(qū)分成語語義的范圍。
成語有一定的使用范圍,有些成語的誤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圍的大小。
例如: 這次匯報演出,反映了我國文藝舞臺百花齊放,姹紫嫣紅的繁榮景象。
“姹紫嫣紅”只用來形容花,而不能修飾“我國文藝舞臺出現(xiàn)的繁榮景象”,上句顯然超出該詞的使用范圍,因而誤用。該句應用“萬紫千紅”,其不但可用來形容花木,還可用來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榮昌盛,事物豐富多彩。
4、要注意成語語義與句子有些詞語意義重復。
這種類型的誤用主要表現(xiàn)在句子中已含有該成語的部分意思的詞語,造成整個句子疊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細辨,就會發(fā)生誤判。
例如: 看到他這種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國記者忍俊不禁撲哧一聲笑起來。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撲哧一聲笑起來”與“忍俊”的意思一樣,因而造成重復,可刪去“撲哧一聲笑起來”,句子才簡明。
5、要明確成語的本來意義。
不少成語的詞義后來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義偶爾還會出現(xiàn),當一個成語重新回到本義時,我們不能輕易認為它用錯了。
例如: 關(guān)于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1995年高考題)
“非非”,佛家語,指一般人認識所達不到的境界?,F(xiàn)比喻脫離實際,幻想不能實現(xiàn)的事情,含貶義。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義,更有利于表現(xiàn)古埃及人想象力的豐富。類似的成語高考考過的還有:“燈紅酒綠”(1992年),“淋漓盡致”(2000年),“指手畫腳”“不三不四”(2001年春季),等等。
6、、要重視成語所指的對象。
有些成語只適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適用對象,就會出現(xiàn)毛病。
例如: 本刊將洗心革面,繼續(xù)提高稿件的編輯質(zhì)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2000年全國高考題)
“洗心革面”比喻徹底悔改,指人的改過自新。而不能用來形容刊物。高考考過的類似的成語還有:“美輪美奐”(1999年)這一成語是用來形容高大華美的,而且一般多用于贊美新屋的?!昂古3錀潯保ㄐ稳輹畼O多)、“左右逢源”(2000年)(一是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順利無阻,屬褒義,另一是比喻處事圓滑,屬貶義)?!败囁R龍”(2001年)(形容車馬或車輛很多,來往不絕,非常熱鬧繁華)等等。(病因:望文生義、對象搞錯)
7、要辨別成語特定的方向性。
有些成語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理解時忽視了這方面的內(nèi)容,就會出現(xiàn)錯誤。
例如:判斷下句中成語使用是否正確:
在“校園文化藝術(shù)節(jié)”開幕式上,李校長拋磚引玉的即興發(fā)言,博得了全場一片掌聲。
“拋磚引玉”,謙詞,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由解釋可以看出這個成語的主語只能是第一人稱,因此上句中的成語運用是錯誤的。高考考過的類似的成語還有:“蓬蓽生輝”(2001年)也是謙辭,表示由于別人到自己家里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而使自己 非常光榮。這個成語的使用對象一般是指自己的居所。
8、要看成語與其他詞語的搭配。
一個詞語依據(jù)的某種語法關(guān)系,往往有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脫離這種搭配,則容易出錯,有些成語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規(guī)則,比如說修飾語與中心詞不搭配,動詞與賓語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帶賓語等等。例如:
如果對中國人民的嚴正聲明和強烈抗議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將自食其果。
“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聞”詞義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詞“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聞”常常和介詞“對”搭配,因此句中 “對”要改為“把”,“置之度外”要改為“置若罔聞”,才能是正確的。這樣的詞還有:“司空見慣”“耳濡目染”不能帶賓語;“同心同德”“深思熟慮”不能作修飾語,等等。
9、要分析成語所在句子的語境。
具體的語境往往有區(qū)別語義的功能,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忽視語境,否則就會用詞不當。例如:
只要你設(shè)身處地,到抗洪搶險第一線去,你就不能不為我們子弟兵那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所感動。
“設(shè)身處地”的意思是“設(shè)想自己處在別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語境是要“到抗洪搶險第一線去”,不是設(shè)想,因此此處不能用“設(shè)身處地”,只能用“身臨其境”才妥當。
10、要分析成語的感情色彩。
成語的感情色彩可謂褒貶分明,如“無微不至”與“無所不至”,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卻截然不同,因此,我們在運用時,要因目的、場合、對象的不同而異,用于贊揚、夸獎的使用褒義成語,用于貶斥、批評的使用貶義成語。否則,成語運用就不恰當了。
例如: 齊白石畫展在美術(shù)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竟相觀摩,藝術(shù)愛好者也趨之若騖。(1997年高考題)
這個句旨在突出“畫家”,尤其是“藝術(shù)愛好者”觀摩“齊白石畫展”的熱情,而句中卻用“趨之若騖”(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這個含貶義的成語來表示,運用不恰當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紛至沓來”。高考考過這樣的成語還有:“無所不為”(1995年),“處心積慮”(1998年),“殫精竭慮”(1999年),“蠢蠢欲動”(2000年春季),等等。
11、要注意成語使用是否符合邏輯。
有些成語從意義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沒有錯誤,這時不妨從邏輯事理的角度來檢查一下,成語誤用的“不合邏輯”主要表現(xiàn)是自相矛盾。
例如:那是一張兩人的合影,左邊是一位英俊的解放軍戰(zhàn)士,右邊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1997年)
查《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釋“莘莘”為“形容眾多”??梢姟拜份穼W子”就是“眾多的學子”。既然是“眾多的學子”何言“一個”?刪去“莘莘”,意思就通順了。高考考過的類似的成語還有:“安步當車”(2001年)。
12、要弄清成語的來源及其故事的內(nèi)容。
一般來說,成語的來源主要有五個方面,如,神話寓言,歷史故事,詩文語句,口語俗語以及外來吸收等。弄清這些成語的來源以及故事的內(nèi)容,有利于更好地幫我們理解成語的內(nèi)涵。
例如: 為了應付高考,老師越教越細,學生越學越碎,其結(jié)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長此以往,學生自然目無全牛,見一斑而不見全豹。
這個句子本來要表達的意思是學生們學習的是支離破碎的東西。但“目無全?!蹦懿荒鼙磉_這種意思呢?如果清楚這個成語的出處以及它的具體內(nèi)容,那么我們就很容易進行判斷了。“目無全?!背鲎浴肚f子·養(yǎng)生主》,講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藝高超,牛在他的眼里已經(jīng)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許多小的部分組成的。這個成語形容技藝精湛純熟??磥恚澳繜o全?!痹谶@里是用錯了的。類似的成語高考高過的還有:火中取栗(1998年)。
五、備考指津
成語的復習,一是要注意積累的“量”,二是要注意在使用過程中的“質(zhì)”。具體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1、高度重視積累。首先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成語,尤其是各冊教材附錄“現(xiàn)代漢語詞表”中的成語及課文注解中的成語,要做到讀得準確,寫得無誤,用得自如。其次,把平時學習和復習中用錯的成語進行梳理歸納,每隔一段時間分批分類復習一次,并通過一定量的練習加以鞏固。再次,要注意收集成語,注意積累報刊及其它課外讀物中一些正確使用成語的例句或成語使用不規(guī)范的病句。
2、確切掌握意義。首先要弄清成語的字面意義和整體意義?,F(xiàn)代漢語中大部分的成語的字面意義和整體意義并不一致,它們的意義并非字面意義的簡單相加,往往是通過引申或用本義作比喻而產(chǎn)生的整體意義。其次要注意成語中某些字的古義,了解成語的出處有助于對成語的理解。成語主要來自神話寓言、歷史故事、詩文名句和口頭俗語。比如:汗牛充棟、望洋興嘆、目無全牛、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刎頸之交、破釜沉舟、狡兔三窟、青出于藍、登堂入室、屢試不爽、一衣帶水、東施效顰、請君入甕等成語,如果不追其本源,簡單的照現(xiàn)代意義去理解,就會弄錯成語的含義,以致誤用成語。
3、仔細辨析差異。不同的成語,感情色彩和適用范圍常常不同,不理解這一點,就會導致成語運用不當。像良莠不齊、巧奪天工、鳳毛麟角、耳濡目染、萍水相逢、老氣橫秋、膾炙人口等,使用時就必須弄清它們的范圍。像始作俑者、趨之若騖、耿耿于懷、樂不思蜀、不可理喻、無所作為、大放厥詞、罄竹難書、彈冠相慶等,運用時就必須辨明它們的感情色彩。
辨析成語時,尤其要注意辨析近義成語的細微差異。要注意從對象、程度、褒貶、范圍、側(cè)重點等方面認真加以揣摩。例如:“風流云散”與“煙消云散”是對象的不同;“妄自菲薄”與“自暴自棄”是程度上的差別;“侃侃而談”與“夸夸其談”是褒貶的不同;“洞若觀火”與“了如指掌”是側(cè)重點的不同;“手無寸鐵”與“赤手空拳”是范圍的不同。
類似的還有,供辨析。包羅萬象—應有盡有,遍體鱗傷—體無完膚,病入膏肓—不可救藥,不動聲色—無動于衷,不共戴天—勢不兩立,不謀而合—不約而同,不由自主——情不自禁,趁火打劫—渾水摸魚,稱心如意—心滿意足,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當仁不讓—義不容辭,道貌岸然—一本正經(jīng),東山再起—死灰復燃,獨樹一幟—標新立異,耳聞目睹—耳濡目染,功虧一簣—前功盡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固若金湯—堅如磐石,海市蜃樓—空中樓閣,和衷共濟—同心協(xié)力,囫圇吞棗—生吞活剝,等等。
4、巧扣語境選用。使用成語,就表明成語是處在一種“動態(tài)”之中的。巧扣語境,就是要對上下文的內(nèi)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文的內(nèi)容,才會知道所用成語的語境意義是什么??梢哉f準確地把握了上下文,死死扣住語境,巧妙地聯(lián)系語境,也就找到了解答成語運用題的鑰匙。
六、強化訓練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p>
A.這里有表層的、看得見的、感同身受的變化——城市和鄉(xiāng)村日新月異,生活方式已與父輩大....不相同;但更有深層的,不易覺察卻能輻射未來的變化。B.要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場,必須建立一套可以操作的法律、法規(guī),從而能夠有效打擊在金融市場中翻云覆雨的“資金販子”。....C.為把該市建成經(jīng)濟和社會高速發(fā)展的特大城市,不久前召開的“兩會”上,代表和委員們集.思廣益,各抒己見,進行了熱烈的討論。...D.雖然炎熱的夏季早就過去,可是特麗瓏顯示器和鉆石瓏顯示器為占領(lǐng)未來的CRT市場的明爭暗斗依然如火如荼地進行。....B(A項“感同身受”意思是“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的恩惠”,也泛指給人帶來麻煩自己也能親身感受到,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感受。C項“集思廣益”使用范圍不當,不能用于互相討論。D項“如火如荼”,比喻聲勢浩大而熱烈,是褒義,與“明爭暗斗”相配合是不恰當?shù)模?.下列各句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p>
A.電視連續(xù)劇《激情燃燒的歲月》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人們對之評頭論足,大....加贊賞。
B.像《變形記》這樣在內(nèi)容和表達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多數(shù)讀者往往對其敬而遠之。....C.美國用武力解決伊拉克問題,其目的在于:既推翻薩達姆政權(quán),又能控制中東石油,可謂一.箭雙雕。...D.長達4個多小時的央視春節(jié)晚會終于伴著新年的鐘聲銷聲匿跡了,它給全國觀眾帶來了許多....歡樂。
C(“評頭論足”泛指對人對事說長道短,多方挑剔;“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態(tài)度蠻橫,不講道理;“銷聲匿跡”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出現(xiàn))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p>
A.對農(nóng)村問題的深入研究,使得他能夠見仁見智,寫出極有價值的學術(shù)著作。....B.個人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不管他是英雄豪杰還是平民百姓。....C.聲名不論大小,都是靠誠實的勞動獲得的。實至名歸,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礪志,才會不斷....進取。
D.在今天的半決賽中,歐洲兩支足壇勁旅把各自的風格特點表現(xiàn)得爐火純青,讓我們真正感到....了足球的魅力。
B(“見仁見智”,描對同一問題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順利的情況或反常現(xiàn)象,像平常一樣對待,毫不介意;“爐火純青”形容技藝純熟,而不能用來形容風格)4.下列各句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p>
A.這一黑幫團伙從境外購置了一批槍支后,如虎添翼,氣焰更加囂張了。....B.貪官們在貪污之初往往心有余悸,半遮半掩;趟慣了混水,很快就厚顏無恥了。....C.恐怖分子制造的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爆炸案,死傷幾百人,真是聳人聽聞。....D.美國在為何攻打伊拉克的問題上,一向含糊其辭,引起許多國家的不滿或不安。....A(“如虎添翼”可比喻強大的得到援助更強大;也比喻兇惡的得到援助后更兇惡。B項“心有余悸”用于事后,不能用于“貪污之初”;C項應用“駭人聽聞”;D項“含糊其辭”指表達的清楚不明確,該用“閃爍其辭”)
5.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p>
A.他在我們這個小山城里可以說是出類拔萃的才子,但比起京、滬等地的作家來,未免有些美.中不足。... B.青年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各種困難,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但是他們不應該舉棋不定,而應....勇往直前。
C.各級領(lǐng)導干部只有勤政廉政,一心為民,才能造成上行下效、正氣張揚的良好局面。....D.只要你設(shè)身處地地為下崗工人著想,你就會同情他們的境遇,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尋找....就業(yè)門路。
D(A項該用“相形見絀”;B項該用“猶豫不決”,以與“勇往直前”相對;C項“上行下效”是貶義)
第五篇:正確使用成語教案
考點五 正確使用熟語
一、熟語的定義
“正確使用熟語”是04年高考語文《考試大綱》新增加的一項內(nèi)容。熟語是語言中常用的定型的短語或句子。“短語”指成語、慣用語和歇后語,“句子”指諺語和格言。
二、熟語的特點
熟語有兩個特點,一是結(jié)構(gòu)上的穩(wěn)固性,構(gòu)成成分不能隨意更換,如“明日黃花”不能改為“昨日黃花”;一是意義上的整體性,熟語的意義是特定的,不能只從字面去解釋,如“周瑜打黃蓋”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之意,使用中與“周瑜”“黃蓋”無關(guān)。又如“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我們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邊騎著毛驢走路邊看演出。
三、熟語的分類
1、成語
成語是一種固定的詞組,音節(jié)以四字為主,大部分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成語最能體現(xiàn)熟語的兩個特點,即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固性和意義的整體性。使用時切忌望文生義。如: 七月流火。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七月流火”是說在夏歷七月,天氣漸漸轉(zhuǎn)涼,每當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F(xiàn)在常被誤用來形容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鬧出望文生義的笑話。萬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無一人,而是說人們都從巷子里出來來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兄容歡迎、慶祝等盛況?,F(xiàn)在常被誤用來表示街上空無一人?!安豢摗敝更c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觀點,形容言論精辟,無懈可擊。
2、諺語
諺語也叫“俚語”“俗語”“俗話”“直言”,具體通俗,形象生動。是人民群眾口頭流傳的通俗而含義深刻的固定語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觀事理,富于教育意義,或反映人生哲理,或反映生產(chǎn)經(jīng)驗,或反映階級斗爭的。如“天下烏鴉一般黑”,“眾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算計一世窮”,“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諺語與成語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諺語一般是句子,成語大多是詞組;諺語是口頭俗語,成語大部分是書面語。
3、歇后語
歇后語是廣大民眾喜聞樂道的生動形象而詼諧有趣的口頭語言,分前后兩部分構(gòu)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隱語,像謎語里的“謎面”;后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說明解釋,像謎語里的“謎底”,是表達意義的重要部分。兩部分之間有間歇,間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說出來,好讓人猜想它的含義,所以叫作歇后語。人們也常常把它稱為“俏皮話”。歇后語分為喻意的和諧音的兩類。喻意的歇后語,它的前部分是一個比喻,后部分是對前部分的解釋,如“大海里撈針——無處尋、快刀切豆腐——兩面光”。諧音的歇后語,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現(xiàn)象表達意思,這是一種“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語雙關(guān)的現(xiàn)象,如“旗桿頂上綁雞毛——好大的撣(膽)子、窗戶上吹喇叭——鳴(名)聲在 1 外”。說話或?qū)懽髦星‘數(shù)剡\用歇后語,可以使語言表達得形象活潑,饒有風趣,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較好的表達效果。
4、慣用語
慣用語是具有特定含義、形式短小、口語性很強的詞組。結(jié)構(gòu)簡括,形象生動,含義準確,出現(xiàn)頻率高,用處廣。例如“背黑鍋、碰釘子、回老家、磨洋工、?;ㄕ小钡取?/p>
慣用語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語義的雙層性,除字面意義外,必須具深層次的比喻義或引申義。如“踢皮球”本指以腳踢球的運動方式,后喻指不負責任地互相推來推去;“打預防針”,字面指注射防病的藥水,常用來比喻對人的思想毛病加以預防;“財神爺”本意是迷信中讓人致富的神,引申為掌管錢財或能給人錢財?shù)娜恕?/p>
其次,口語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濃厚,且褒揚、贊許和中性的極少,如“老黃?!薄捌铺旎摹薄按蛴螕簟?。諧謔、諷刺和貶義的占絕大部分,如“拍馬屁”“寄生蟲”“紅眼病”“小心眼”“吃獨食”“眼中釘”等。
第三,它在結(jié)構(gòu)上大都是“三字格”,也有少數(shù)二字或多字的,如“下海”“吃醋”“下課”“喝迷魂湯”“喝西北風”“鉆牛角尖”“打退堂鼓”“一推六二五”“解鈴還需系鈴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試比較下面兩組詞語,體會慣用語生動通俗的口語表達效果: 成語:置若罔聞 阿諛奉承 李代桃僵 慣用語:耳邊風 拍馬屁 替罪羊、背黑鍋
5、格言
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簡意賅的語句,大部分是出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過寫作體現(xiàn)出來。
例如:
1、知識就是力量。
2、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3、事實勝于雄辯。
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由此可見,熟語比成語更貼切生活,更貼切社會,更貼切實際;因而能進一步擴大中學生使用詞語與進行語言實踐的范圍。《考試說明》的調(diào)整更符合生活實際,對中學語文教學能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
四、規(guī)律探尋
1、命題規(guī)律與預測
熟語考查的命題思路和命題形式不會有變化,仍將放在第I卷,以選擇題的形式,結(jié)合成語一起考查。即在每題中有二至三個選項繼續(xù)考查成語,另外一至兩個選項考查慣用語、格言等,語料仍將選自報刊中的熱點報道。
高考中熟語考查以成語運用為重點,復習備考的時候,應以成語為中心,適當擴展涉及一些內(nèi)容健康,含義較為固定、短小定型的熟語。重點應落在成語使用不當?shù)膸讉€方面:對象搞錯,望文生義,語境不合,褒貶失當。
2、方法探究
要正確使用熟語,平時大量積累和細心分辨才是最根本的方法。系統(tǒng)、有準確突破點的復習效率才最好。所以最好做好三整理工作。一是把典故熟語(主要是成語)集中整理一下,如火中取粟、朝三暮
四、上下其手、青梅竹馬等,明其典故,則不會用錯。二是將含有易望文生義語素的熟語整理一下,如“不刊之論、不足為訓、萬人空巷”加...點字的意義,必須真正掌握。三是將有特定感情色彩且又容易忽視的熟語整理一下,如不見棺材不落淚(貶義)、吃不了兜著走(貶義)、冬寒抱冰,夏熱握火(褒義)等。
五、誤區(qū)警示
(一)改造成語?;蛘邠Q詞,或者出現(xiàn)錯別字。例如:
1、面對不幸,是怨天憂人,還是勇敢地迎接命運的挑戰(zhàn)? “怨天憂人”屬換詞誤用,看似通順,實則無此成語,應為“怨天尤人”
2、他們家窮得家徒四璧。
“家徒四璧”屬別字誤用,應為“家徒四壁”。
此類尚有如“寥若辰星(晨)”、“入目三分(木)”、“心”不在蔫(焉)”“大剎風景(殺、煞)、“堅忍不拔(韌)”“蔽帚自珍(敝)”等誤用例子??忌灰綍r稍有留意,即不難發(fā)現(xiàn)。
(二)不了解成語意思,望文生義。例如:
1、小說是虛構(gòu)的,但其人其事看來也并非空穴來風,無中生有。
“空穴來風”本意是“比喻消息或傳言并非完全沒有根據(jù)”,卻常被誤解為“沒有根據(jù)的消息或傳言”而用錯。
2、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里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萬人空巷”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里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而不是指街上空無一人。
3、我國企業(yè)遭遇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國際糾紛越來越多,但國內(nèi)能夠應對這些訴訟的高級人才卻是百里挑一,極其缺乏。
“百里挑一”,一百個里挑選出一個,形容十分出眾,而不是指數(shù)量少。
4、這篇文章不僅結(jié)構(gòu)混亂,而且文不加點,令人費解。
“文不加點”并非“寫文章不加標點”,而是“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寫成”。
5、發(fā)展生產(chǎn)力是當前首當其沖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當其沖”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jīng)_擊、壓力、攻擊或首先蒙受災難。
6、三人成虎,人多為王;這似乎成了宗派主義者們的信條。
“三人成虎”與“人多為王”不同義,它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就會使人信以為真。
7、也許有人認為唐代王維除了作詩之外別無長物,其實,王維的畫也是作得不錯的?!皠e無長物”不是說“別無長處”,而是指“形容家貧,一無所有”。
8、主觀主義者的濫調(diào)文章實屬不刊之論。
“不刊之論”也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論”,而是指“不能改動的言論”形容言論精辟,無懈可擊。
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高山仰止:比喻對崇高品德的仰慕。
與人為善:原指贊助人學好,現(xiàn)多指善意幫助別人。一衣帶水:比喻僅隔一水,極其鄰近。
尾大不掉:比喻機構(gòu)上強下弱,或組織龐大、渙散、以致指揮不靈。五風十風:形容風調(diào)雨順。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明日黃花:比喻過時的事物
如坐春風:比喻在某人跟前受到教育和感化。翻云覆雨:比喻反復無?;蛏朴谕媾侄?。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論,正直的行動。細大不捐:不管是大的不是小的東西都不丟掉。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容易誤假為真。不足為訓:不足以當作典范或者法則。天荒地老:比喻歷時久遠。為之側(cè)目:形容畏懼而又憤恨。
粉墨登場:指化裝上臺演出。多比喻壞人經(jīng)過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臺。秀色可餐:一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麗;二形容花木、山林非常秀麗。半壁江山:指保存下來或喪失掉的部分國土。
不贊一詞: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現(xiàn)也指一言不發(fā)。弊絕風清:形容社會風氣十分良好,沒有貪污舞弊等壞事情。不三不四:不正派,不像樣子。罪不容誅:罪大惡極,處死都不能抵償。
下里巴人:本指古代楚國通俗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藝作品。白頭如新:謂相知不深。
(三)對成語意思理解不準確,似是而非。例如:
1、體育館內(nèi)萬余名觀眾的掌聲經(jīng)久不息,振聾發(fā)聵,淹沒了館外的驚雷。4
“振聾發(fā)聵”本意是“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卻被誤解為“聲音大得震聾了耳朵?!备臑椤罢鸲@”即可。
6、如果上海有一家銀行人均創(chuàng)收達四萬元,誰都會不以為然。
“不以為然”原意為“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的成語改為短語“不以為奇”就行了。
另如有人把“不孚眾望”作“不負眾望”理解而誤用。高考還考查過“莘莘學子”“汗牛充棟”“洗心革面”“左右逢源”的誤用。
(四)用錯對象,張冠李戴。
有些成語有特定的使用對象,如果把握不準,就容易擴大使用范圍或誤作他用。例如:
1、叫我驚訝的是懸掛于屋門前旗桿上一面如火如荼的國旗。
“如火如荼”意為“比喻氣勢旺盛或熱烈”,用來修飾國旗是不當?shù)摹?/p>
2、導游帶著大家飽覽了莫高窟美輪美奐的彩塑和壁畫。
“美輪美奐”用來“形容高大華美(專指建筑物,而不是其他形式的美)?!本渲酗@然弄錯了修飾的對象。
3、小李新買的房子裝修得十分豪華,鋼絲紗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燈,真是琳瑯滿目。
“琳瑯滿目”比喻各種美好的東西很多,一般多指書籍或工藝品。此處不能用來形容“房屋裝修”。
4、各種花卉,爭奇斗研;若用國色天香來形容,實不為過。“國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備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種花卉”。
5、桂林的山水黃山的松,真是巧奪天工。
“巧奪天工”,意為“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黃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其他還有:
風姿綽約、楚楚動人、豆蔻年華(都用來形容女子)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不能用于同性之間)耳鬢廝磨(形容親密相片)
老氣橫秋(形容人沒有朝氣,暮氣沉沉的樣子。多用于年輕人身上)舉案齊眉(形容夫妻互敬互愛)
相敬如賓、結(jié)為連理、破鏡重圓、比翼雙飛、琴瑟和諧、秦晉之發(fā)(均用于夫妻之間)
音容宛在(對形容對互勉者的懷念)草長鶯飛(形容春天的景象)
入木三分(形容書法有力,也用來比喻議論、見解深刻)石破天驚(今多用來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一蹴而就、相提并論、望其項背(只用于速寫句中)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示出來)
類似的,還有“穿云裂石”、“六馬仰秣”是指歌聲的; “浩如煙海”是“形容文獻、資料非常豐富”?!安煌岔憽薄ⅰ皠e出機杼”是指文藝作品的?!皪渎额^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賞”一般用于對別人的評價。
(五)沒弄清成語意思,用上成語后,使句中詞語與詞語表意重復。例如:
1、坐在筆者身邊的一位外國記者忍俊不禁,撲哧一聲笑起來了。“忍俊不禁”本已有“忍不住發(fā)笑”的意思,與后面“笑起來”重復。
2、華西村在海內(nèi)外遐邇聞名?!板谶儭迸c前面“在海內(nèi)外”重復。
3、他穿著一身灰色筆挺的西裝革履。
“西裝革履”指身穿西裝,腳穿皮鞋。形容衣著入時。已有動詞性,與“穿著”重復。
4、西部大開發(fā)使我國東西部地區(qū)合作正在方興未艾,促進了僵經(jīng)濟發(fā)展格局的戰(zhàn)略性調(diào)整。
“方興未艾”就是事物正在發(fā)展,一時不會停止,與前面的“正在”重復。
(六)對成語本身的感情色彩沒把握住,褒貶不分。此種情況在成語誤成中最常見,又分為兩種情形。1.褒義成語誤作貶義成語用。例如:
①日元貶值勢如破竹,亞洲經(jīng)濟災難深重。
“勢如破竹”比喻節(jié)節(jié)勝利,毫無阻礙。應換為貶義詞“狂瀉不止”或“一瀉千里”。②他“小時偷針,長大偷金”,一生矢志不移強烈追求的就是行竊?!笆钢静灰啤敝赴l(fā)誓立志,決不改變。是個褒義詞
③《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一回,活畫了蔣干這個不學無術(shù),胸無城府的腐儒形象。
“胸無城府”,形容襟懷坦白,不隱瞞什么。含褒義。常見的褒詞貶用的成語:
殫精竭慮:殫:竭盡;慮:思慮。形容用盡心思。
不刊之論: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文不加點: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嘆為觀止:嘆:贊賞;觀止:看到這里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破釜沉舟: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爽:差錯的意思。易誤解為“沒有成功”。光怪陸離:光怪:光彩奇異;陸離:開卷參差。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嘈墓略劊褐缚嘈你@研,到了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也指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煞費苦心。
口若懸河: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細大不捐:細:微,?。痪瑁荷釛?。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慘淡經(jīng)營: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地經(jīng)營籌劃。后指在困難的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yè)。
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重整旗鼓:整:整頓,收拾。比喻失敗之后,整頓力量,準備再干。如雷貫耳:響亮得象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用于客套話。
力透紙背:透:穿過。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羚羊掛角:舊比喻詩文意境超脫,不著形跡等 2.貶義成語誤作褒義成語用。例如:
①成名歌手簽約上海,高林生是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比喻首開惡例的人。被誤作“第一位”用了。②他就是這種認準了,就執(zhí)迷不悟地把路走到底的人。
“執(zhí)迷不悟”本為“堅持錯誤而不覺悟?!本渥幼靼x詞用顯然不當。
③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lǐng)導積極開展市場調(diào)查,狠抓產(chǎn)品質(zhì)量和開發(fā),真可謂處心積慮。
處心:存心;積慮:經(jīng)過長時間的考慮。形容蓄謀已久。貶義 常見的貶詞褒用的成語:
無所不為:沒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壞事都干。
無所不至:至:到。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壞事都做絕了。搖身一變:現(xiàn)用來形容人不講道義原則,一下子來個大改變。罄竹難書:罄:盡,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指壞人得意的樣子
師心自用:以心為師,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形容自以為是,不肯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烜赫一時:在一個時期內(nèi)名聲威勢很盛。
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黨同伐異:伐:討伐,攻擊。指結(jié)幫分派,偏向同伙,打擊不同意見的人。
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貪圖眼前的成效和利益?;⒁曧耥瘢合罄匣⒛菢觾春莸囟⒅?。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死心塌地: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決不改變。移天易日:易:更換。比喻野心家篡奪政權(quán)。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復無?;驊T于耍手段。
頂禮膜拜:頂禮:佛教拜佛時的最敬禮,人跪下,兩手伏地,以頭頂著受禮人的腳;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種敬禮,兩手加額,跪下叩頭。虔誠地跪拜。
長篇大論:滔滔不絕的言論。多指內(nèi)容煩瑣、詞句重復的長篇發(fā)言或文章。衣冠楚楚: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
道貌岸然:道貌:正經(jīng)嚴肅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樣子。指神態(tài)嚴肅,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
徹頭徹尾:徹:通,透。從頭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推波助瀾:瀾:大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fā)展,擴大影響。
(七)顛倒主客,謙敬不分
有些成語是謙詞,只能對己;有些成語是敬詞,只能對人。如果辨別不準,就會導致謙敬錯位。
例如:
1、不論什么時候,冰心都是親切隨意,如坐春風,娓娓動聽,自如自在地發(fā)表她的觀點。
“如坐春風”比喻同品德高尚而有學識的人相處并受到熏陶。句中誤用在施動者(冰心)身上了。
2、兩人寬的拾級而上的青崗石山道,忽陡忽緩,忽彎忽拐。
“拾級而上”本意是“沿著石階而上”,只能用于施動者人,不能作修飾語用,改作“依山而上”即可。
3、劉廠長的開場白可謂拋磚引玉,引導我們提出了許多建議。
“拋磚引玉”,以自己粗淺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見解。是謙詞,只能用在自己身上。
4、在家里,爸爸做事總是先斬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讓我們知道?!跋葦睾笞唷保糜谙录壈咽虑樘幚硗旰笤傧蛏霞増蟾?,不適用于平輩關(guān)系或上對下。
5、同學們經(jīng)常向老師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值得提倡。
“不恥下問”,意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6、正值老教授八十壽辰之際,晚輩們集體送去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恭祝您老長命富”。
“長命富貴”,舊時用于對小孩的祝福。常見的謙辭還有:
拋磚引玉、狗尾續(xù)貂、班門弄斧、姑妄言之、信筆涂鴉、一孔之見、不情之請等。
敬辭有:
高抬貴手、卓爾不群、高朋滿座、大材小用等。
(八)忽視語境,不分范圍
1、近幾年,通過對城市聲環(huán)境的檢測與監(jiān)督,我國道路交通噪聲和區(qū)域環(huán)境噪聲污染總體上呈江河日下趨勢。
“江河日下”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況一天天地壞下去。而此句從整個語境看來,是想講情況得到緩解。
2、在叢飛病重期間,受過他資助的人沒有一個來探望他,但他虛懷若谷,毫不介意,還勸大家不要責怪這些人,這種胸懷令人欽佩。
從全句語境來看,該句是相強調(diào)他不介意,而“虛懷若谷”則是用來形容十分謙虛,因而錯誤。
3、在野外發(fā)現(xiàn)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無缺地取出來并加以研究,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完美無缺”指十分完善、美好,沒有缺點。句意是想講“完好無損”。
(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少成語的詞義后來都被引申了,派生出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這就決定了它們能適用于兩種以上的語境。如果對這類成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則易造成誤判。當一個成語重新回到本義時,我們不能輕易認為它用錯了。如:
1、每當夜幕降臨,飯店里燈紅酒綠,熱鬧非凡。(1992年高考題)“燈紅酒綠”原指燈光酒色,紅綠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爛的生活。
2、我很胖,可是這位老護士很快就選準了一條血管,一針見血,我很佩服。“一針見血”原指一針刺下去就見到血。比喻說話直截了當,切中要害。
3、為紀念中國話劇百年誕辰,話劇界一些前輩粉墨登場,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經(jīng)典劇目。
“粉墨登場”粉、墨:搽臉和畫眉用的化妝品。原指演員化妝上臺演戲。比喻壞人經(jīng)過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臺。
4、蹇叔老謀深算,弦高勇敢機智,先軫忠直剛烈,都只寥寥幾筆,便刻畫的栩栩如生。
“老謀深算”原指周密的籌劃,深遠的打算。形容人辦事精明老練。后也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想法很陰險或指計劃已久的壞事。
另外,諸如此類的兩用成語,還有很多,如:“龍飛鳳舞”本來形容氣勢奔放雄壯,也可形容書法氣勢舒展活潑,也可形容字跡潦草難辨?!白笥曳暝础北局缸鰧W問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應手,順利無礙,有時也用于貶義,諷刺為人圓滑,善于投機。這些詞還有“按圖索驥”、“如虎添翼”、“高視闊步”、“旁若無人”、“指手畫腳”、“秀色可餐”、“粗枝大葉”、“不絕如縷”、“不見經(jīng)傳”、9 “暗送秋波”、“應接不暇”、“先天不足”、“豁然開朗”、“粉墨登場”、“回光返照”、“行云流水”等。
(十)成語運用時,沒有注意其語法搭配,如有的謂語動詞不能帶賓語;有的能帶賓語也須防搭配不當?shù)那闆r。還有其他句子成分間的問題也應注意。此類成語誤用情況復雜,較難發(fā)現(xiàn),更需留意。
1、他往四周一看,就有了出奇制勝叛軍的妙計了。
“出奇制勝”意為“用奇兵奇計制服對方,取得勝利”,可作謂語、賓語,其后不帶賓語。句中帶了賓語“對方”不當。
2、這則笑話,因為對舊中國辦事推諉,漠不關(guān)心人民疾苦的“當事諸公”,諷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間廣為流傳。
“漠不關(guān)心”,多作謂語,謂語前常有介賓短語作狀語,后面也不能帶賓語,句子帶上了“人民疾苦”不當。
3、這篇雜文對社會時弊的議論更是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形容刻畫或描摹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語是“議論”,“惟妙惟肖”與它搭配,顯然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