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語文期中考試作文《生命的意義》素材
福建省大田第一中學秋季高三語文 期中考試作文《生命的意義》素
材
高三(3)班 陳生韜
指導教師 劉愛華
熱帶雨林中有種珍貴植物沉香,有位年輕人跋山涉水找到了它,可是愚昧的他急于獲得利益,為了滿足自己對財富的渴求之心,他竟將這一稀有的植物燒成木炭,拿到集市上販賣。后來,當知道這被他隨心所欲燒成木炭的樹木只需切下一小塊磨成粉磨,價值便超過了一車的木炭,他無不扼腕嘆息。
想必最是痛心疾首的該是這株無辜的沉香木吧,它原本可以被有經驗的藥農摘下,制成藥材,不僅價值連城,而且可以濟世于人,發(fā)揮其畢生的最大價值。然而如今的沉香木變成了一堆黑乎乎的木炭,便失去了它生命的真諦所在。沉香木的命運被糊涂的年輕人草率決定,那我們的命運呢?我想,誰也不甘愿做一棵被燒成木炭的沉香,我們的生命掌握于自己的雙手,由我們自己“指點江山”。因此,我們應把握有限的生命,矢志不渝地求索,實現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言:“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睂τ谏囊饬x,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詮釋與理解。于伽利略而言,生命的意義是馬不停蹄地實驗,探求一個個近在咫尺的真理;于王昭君而言,生命的意義是遠走邊疆,使大漢與匈奴和和睦睦風調雨順;于三毛而言,生命的意義是享受撒哈拉沙漠干澀的風,加納利群島冰涼的雨,瀟瀟灑灑地流浪于滾滾紅塵之中;在毛澤東的心中,人生的最大價值在于為解放中國,開創(chuàng)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而不懈奮斗。這些平凡的人應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價值,實現了人生的意義而脫穎而出,無不令人致敬。
反觀現世,我們有多少年輕人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將自己活脫脫地由“沉香”燒成“木炭”。那些在光怪陸離的夜店里縱情自我的紅男綠女,那些在幽暗的網吧里萎靡不振的少年,那些在紅街巷尾徘徊不定濃妝艷抹的女郎,那些懷揣著遙不可及的夢想,在傳銷組織里任人宰割任人支配的青年……有太多太多令人痛心的事例,它們鮮活而又扎眼地流淌于我們的周遭。然而我們需要面對更加慘不忍睹的事實——這些年輕人,這些喪失斗志,失去理想,人生觀與價值觀早已扭曲了的年輕人們,日后便是社會的建造者和祖國的接班人,試問僅以這樣一幫人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能承擔得起興國安邦的重任嗎?
面對這樣觸目驚心的現存事實,我們需要反思。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其中飽含了多少哲人留給我們的教誨與經驗,蘊含著多少關于人生與志向的肺腑之言,值得我們細細地汲取和體味。年輕人們,勿忘了王勃“窮且意堅,不墜青云之志”那鏗鏘有力的吶喊;勿忘了諸葛亮“志當存高遠”那永垂不朽的警示;勿忘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那是司馬遷留給我們的諄諄教誨。
總之,當代的年輕人不應該被社會的浮躁與腐朽所籠罩,我們需要反思,需要在一次次的社會獵奇中,在一次又一次理想與現實的摩擦沖突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并將它作為我們生命的指引。未來之路漫長而又坎坷,縱使前途叵測,但朝著心中規(guī)劃的藍圖行駛,為實現生命的真諦而奔走,明媚的曙光仍舊是依稀可見的。
第二篇:高三語文期中考試作文《堅持到底》素材
福建省大田第一中學秋季高三語文 期中考試作文《堅持到底》素
材
高三(18)班 吳春井
年輕人歷經艱辛得到的寶物最終卻因他無法堅持心中的信念——它是寶物而被毀在了熊熊大火之中。不禁讓我們扼腕嘆息。深究一番其中緣由,我們是否應該更加堅定的相信自己呢?答案是肯定的。
人們常說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確凡是這樣子做的人只會有兩種結局。一是取得大成就,讓自己名揚天下,成為后人瞻仰的楷模。另一種就是粉身碎骨渾不怕,戰(zhàn)勝自己就是戰(zhàn)勝一切。
最近,電視劇《辛亥革命》正在熱播。當看見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之后,我們總是熱血沸騰。但是,當我們對他們所取得的成就高度贊賞之時,應該問道:“是什么使他們取得如此成就?”是堅持。是堅持讓他們化作一柄銳利的匕首,劃開黑暗的世界,引來了光明。
一個從不會堅持自我主見的人從來都不會有成功可言。屬后主劉禪只懂得享受,卻不懂得思考。大軍出征的前夕,諸葛亮告誡他不要迷信宦官和謠言??墒沁^不了多久,當皇城之內布滿了諸如“丞相要造反”之類的謠言時,他還是敗了,敗在自己的意志不堅。最終成了亡國之君。
所以,我們要知道成功來之不易的不易最主要是無法堅持到底。
喬布斯新近逝世,全世界的人都對此哀悼。當他年輕時,創(chuàng)業(yè)受到了諸多阻撓。但他沒有成為那知難而退的人,堅持自己的設想建立了蘋果帝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
但有時,我們的判斷也會出現錯誤。那么我們就不應該去堅持這種判斷。是正確的做法就是集思廣益,及時糾正。前些日子,故宮上演了繼“失竊門”后的“錯字門”案件。一個“撼”字令人們對其大失所望。更可悲的是,明明錯了,卻還堅持一錯到底。
當我們無法堅持自己心中的信念時,我們應采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我是對的!”想想那些成功人士,哪一位不是受盡猜疑而走出了正確的道路。
當我們彷徨而踟躕不決之時,清告訴自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第三篇:高三語文期中考試作文《堅信自我》素材
福建省大田第一中學秋季高三語文 期中考試作文《堅信自我》素材
高三(4)班 伍曉蓉
指導教師 劉愛華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以及“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豪放不羈,正是他對自我才能的肯定。堅信自我,不是固執(zhí)己見,更不是傲慢自負,而是一種自我肯定,相信自我的表現。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在熱帶雨林中尋得一件寶物,便滿懷信心將其運到市場去賣,可是卻無人問津,而一旁的木炭卻很快一售而空,此時的他只是堅信此木就是寶物嗎,然而眼看時間一點一點地漏去,他慌了,他不再堅守了,決定講其燒成木炭,香木燒成木炭后,很快也一售而空了。然而,知道此事后的父親卻老淚縱橫,為何?原來此木正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樹木沉香。
原本只要切下一小塊磨成粉屑,價值就能超過一車的木炭的沉香,卻在年輕人的一念之間淪為與木炭同類,甚是可悲。如若那個年輕人能夠堅信自我,也許此時也是富貴之人了吧!堅信自我,并非一件易事,往往我們會因周圍的環(huán)境或誘惑而動搖內心的堅定。這也是需要具有相當的毅力的。
法國皇帝拿破侖雖只有一米六的身高卻在阿爾卑斯山前傲然放言“我比阿爾卑斯山還高”;西周時期的姜子牙,雖是用直鉤釣魚,卻有愿者上鉤;管仲、孫叔敖隨時隱于世,卻最終要用于朝廷。拿破侖最終建立了法蘭西共和國,而姜子牙也被周武王重用,為何?因為他們堅信自我的才華,堅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無論被埋藏的有多深,亦會被發(fā)現的。
堅持自我,是需要長期的自我肯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與香木相比較之下,世間之所以存在和氏璧是因趙國和氏人雖受過多次酷刑,確仍堅信此石是一塊寶,依然義無反顧的將它呈獻給上位。最終,震驚于世。如果和氏人與那年輕人一般遇到挫折就將此玉丟棄的話,那世間就不會有和氏璧的存在了。的確,堅信自我,是要受許多磨礪,可能是他人的不解與嘲諷,猶如魯國孔丘在戰(zhàn)爭時期雖遭多人的不解與嘲諷卻依然知不可而為之。這是他對自身信念的一種堅守,他堅定不移的守護著心中的信念并一生為此追求著。
堅信自我,是對自我的一中肯定一種認識。讓自身的信念在自我的肯定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第四篇:高三語文期中考試作文《相信自己,方可成功》素材
福建省大田第一中學秋季高三語文 期中考試作文《相信自己,方可
成功》素材
相信自己,方可成功
高三(1)班 林麗麗
指導老師:陳秀琴
某哲人說過:“茫茫世間路,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相信自己是必不可少的,否則,你無法到達。”可見,相信自己是多么重要。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千辛萬苦在熱帶雨林找到一種散發(fā)著香氣,放到水里即沉的寶物——香木。年輕人高興的將所得的香木帶回來賣。起初,他堅信香木一定會買個好的價錢,可是卻無人問津。他動搖了,最后把它燒到當木炭賣了。當其父親含淚告訴他這是價值連城的寶物——沉香時,他懊悔不已,造成了無法挽回的錯誤。追其根源,在于他不夠相信自己,不能堅定自己當初的想法,結果錯失了一個讓他發(fā)財致富的機會。由此可以看來,相信自己對一個甚至是這個人的一生會產生多大的影響,那么在當代這個社會,我們又如何相信自己通往成功之路呢?
首先,相信自己,通往成功之路需要一份自信和勇氣??疵凹嬷谱魅诵祆o蕾在某次采訪中談到自己的從影經歷后,原來她在北影學習表演時,因對自己不夠自信,在很多次表演練習中都放不開,因此演技得不到提高,這常使她很納悶,但經過老師們的一再指導,在年末匯演上,終于打開心扉。帶著自信和勇氣最終獲得了無數的掌聲和鮮花。自信和勇氣讓她在演藝圈道路上一路披荊斬棘,獲得了無數的榮譽。是的,勇氣和信心讓徐靜蕾成功了,而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需要那份自信和勇氣,為我們實現成功的夢想搭建一座最便捷的橋梁。自信和勇氣,讓我們獲得成功。
其次,相信自己,通往成功之路。需要一份與世無爭的淡薄心境。陶淵明,一個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他不為“五斗米折腰”,帶著那份看透世事的淡泊,他選擇了“歸隱”這條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感受那份田園生活的美好,相信適合自己的與世無爭,淡泊的田園生活。因為有這份淡泊的心境,他詩意的生活著。“歸隱”這條路成就了他“田園派”詩人的稱號。帶著那份淡泊的心境,相信你也可以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成功。一份與世無爭的淡泊心境,讓我們通往成功。
最后,相信自己,通往成功,需要一份執(zhí)著與堅持。當自己的王朝破滅時,當自己的妻兒被虜后,越王勾踐卻以一顆平常心面對,他沒有抱怨生活的殘酷,而是勵精圖治,讓心接受銳利刀刃的挑戰(zhàn),他堅持著自己的復國信念,他忍受著夫差的凌辱,忍受著亡國的痛苦。命運在這份執(zhí)著與堅持下凸顯了公平,勾踐在臥薪嘗膽后,三千越甲可吞吳,最終實現了復國之路。同樣,生活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的我們,更需要這份堅持和執(zhí)著,堅持和執(zhí)著,讓我們獲得成功。
讓我們帶著信心和勇氣,帶著淡泊的心境,帶著那份堅持于執(zhí)著去追求那份屬于我們的成功吧!
第五篇:生命的意義高三作文-高三作文
生命的意義高三作文-高三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命的意義高三作文-高三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命的意義高三作文-高三作文1在這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有著數以萬計無知的、已知的生命,而人類則是其中一個渺小的存在。在我們生活周圍,生命的齒輪正在不眠不休的轉動著,我們誕生于這個世界,轉瞬間,我們消逝在這片土地上,不久又是一個生命的開始。
“生命”,是無價、珍貴、美好的,然而尊重生命保護生命是需要我們去研究、省思的議題。例如:放生動物、吃素…等,大家或許沒有認真的思考過:保護生命和放生、不殺生能不能劃分成等號?這是需要智慧的、理智的行為。
我認為“放生”,是種消極的做法,因為如果某天你救起了一只即將被人獵殺的小鳥,把它救起,放生。但是放生后,它仍有可能被下一個人射殺。那或許不叫放生,那叫“害生”。別人殺生,你放生,別人殺的愈多,你救得愈多。在這循環(huán)之間,是不是又殘害了許多無辜的生命呢?
放生之前,至少要有心理準備,你不妨衡量一下,放生后你所能承受的后果如何?不是開口閉口說道理,鼓勵大家趕緊放生,無知的大愛容易產生問題,問心無愧即可。生態(tài)平衡要注意,才不失放生、保護生命的意義。
殺生、保護生命,意義就在于你心中是否存在著“將心比心”的想法,當動物將被宰殺前臨死的哀嚎,它在想什么?悲傷?無奈?憤怒?倘若你是那只動物,心中作何感想?若要決定殺生是對是錯,就要衡量你心中的那把尺。
我們應該尊重生命個體,每一個人、每種生物都該尊重、愛護自己的生命,因此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去傷害或侵犯他人的生命,但是我們卻無法停止宰殺動物,因為我們需要攝取動物身上的養(yǎng)分,失去了那些營養(yǎng)價值,人類可能無法生存下去。
我們無法不殺生,沒有目的的濫殺無辜生命,才是真正的無藥可救,然而,對于不幸被宰殺而消逝的生命,我們只能寄予無限的祝福?!跋蛏戮础保憩F出人類對生物的尊重,保護生命則是人類無法逃避的責任。
生命的意義高三作文-高三作文2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說,在生與死之間有一段距離,就叫做人生,而如何走過這段距離,被叫做生活,所以,在漸漸成長的.時間里,我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為何生下來,然后,又怎么樣活下去。我一直以為,生命跟生活有著莫大的關聯,生活的單一,讓我有種莫名的迷惘。每天,我就像一個機器人一樣,重復做相同的事情。起床,吃飯,上課,作業(yè),睡覺。一旦想到以往的日子都是跟第一天一樣,就寒意心生,甚至,還懷疑自己是否還活著,我常常捫心自問,既然你的生命沒有意義,你為什么還要活著?
我嘗試過利用科技來解決這個抽象的問題,但事實說明,科學無法解釋精神上的疑題。網絡上的有志人士各自探討著生命的意義。有人認為,生命的意義在于對社會的貢獻∶人生苦短,能造福人類為社會貢獻出一份力,你的生命對于整個社會都充滿著意義。有人則反駁,生命的意義在于思想∶有人活著就像死了一樣,而有人死了卻依然還活著,生命是有限的,思想是無限,把有限的生命寄托在無限的思想上,人得生與死才有意義可談。人們各自表達自己的思想,甚至還有人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尋找生命的意義。
對于現在,要我表達生命的意義的話,我會說,生命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要說有意義,那也是事物自身賦予生命一種意義。
譬如說,對于地球,生命的意義在于帶給地球活力。對于國家,生命的意義在于自身的貢獻…
因此,對于不同的事物生命的意義就不同,將思維擴散,就得出了對于不同的人生命的意義就不同。
科學家可能會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創(chuàng)造。
思想家可能會說,生命的意義在于思考。
哀怨悲傷的人生命的意義在于追求快樂。
窮極潦倒的人生命的意義在于追求財富。
那么,生命的意義也許就在于滿足需求和實現目標了。需求和目標得以實現,生命不再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每一條生命都在地球上跳躍著,繼續(xù)踏上追求生命意義的旅程!
生命的意義高三作文-高三作文3關于生命的意義,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的話題。在我看來,對他人,生命的意義在予付出和給予,充滿愛心;對親人,生命的意義在予珍惜親情、懂得感恩,充滿孝心;對個人,生命的意義在予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不灰心,有恒心,有信心!
有一位高考落榜的學生,巨大的壓力和心灰意冷讓他選擇告別這個世界,當他走到時河邊時,恰碰到兩個游泳的孩童溺水,他想都沒想拼盡全力將兩個孩子救到岸邊,孩子的父母事后竟然感激到給他下跪,電臺也為此表彰了他的奮不顧身,他忽然間也為自己感動,原來自己的生命在關鍵時刻可以如此有意義!他放棄了輕生的念頭,而且此后變得很陽光。是啊,在放棄自己時都沒有放棄愛心,最終救人亦救已。
一個小女孩兒和媽媽吵架后出走了,很餓又身無分文的她不自覺地走到了一家面館前。老板給了他一碗面吃,小女孩說:“叔叔你真好,謝謝你?!袄习逭f:“我只是給了你一碗面,你就這么感激我,你媽媽給你煮了十多年的飯,你感激過她對她說過謝謝嗎?”小女孩羞愧極了,她迫不及待地向家里沖去。我想,接下來的歲月,小女孩兒一定有一顆感恩的心伴隨其一生。
張海迪,一個鼓舞我們兩代人的名字,自小高位截癱,被斷言活不過28歲,然而,就是在這個斷言下,她爭分奪秒地和時間賽跑著學習,并鼓舞著她周圍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奇跡出現了,海迪不但在知識的海洋里取得了姣人的業(yè)跡,連生命都延續(xù)了下來;海倫,美國盲人女作家,小時候一場大病讓她活在了黑暗和無聲的世界里,這意味著與世隔絕嗎?不!海倫憑著一個光明的心靈艱難尋求著與世界的勾通,她成功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向全世界述說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靈。是啊,我們的榜樣用殘疾之軀以巨大的努力和熱情把生命演繹地如此美麗,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快樂而勤奮地生活呢?
讓我們把保爾·柯察金的話作為我們的座右銘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碌碌無為而嘆息,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