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刑事證明標準

      時間:2019-05-15 09:38:27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刑事證明標準》,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刑事證明標準》。

      第一篇:刑事證明標準

      刑事證明標準

      摘要:證據(jù)問題可以說是現(xiàn)代刑事訴訟制度的的基礎和核心,而在所有的證據(jù)理論中,證明標準又是一個蘊含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爭議的問題。從英美法和大陸法關于刑事證明標準的規(guī)定看,證明標準的層次性或差異性主要從訴訟階段、證明對象、證明主體三個方面得到了體現(xiàn)。通過對兩大法系刑事證明標準的分類、理論基礎、實踐價值等問題進行梳理和分 析,比較兩者的差異并結合我國的刑事訴訟立法現(xiàn)狀,對我國刑事訴訟證明標準提出了一些完善對策。

      一、刑事證明標準的概念與實踐意義

      我國使用的教科書大多數(shù)都將刑事訴訟證明標準定義為“承擔證明責任的人提供證據(jù)對案件事實加以證明所要達到的程度”[1]。筆者認為關于證明標準的含義應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在廣義上,刑事訴訟證明標準指的是法律規(guī)定的司法人員在訴訟中對案件事實等待證事項的證明所要達到的尺度。在狹義上,刑事訴訟證明標準應是法律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決所應達到的尺度。需要指出的是,在這里,廣義上的證明標準存在于刑事訴訟各階段,即在立案、逮捕、移送審查起訴、提起公訴和審判各階段,都要有相應的證明標準。這一點,李學寬教授等人已經(jīng)明確提出了建立多層次性的證明標準觀點,在此不必贅述[2]。而狹義上的證明標準僅適用于人民法院判決階段。本文則主要討論狹義上的刑事訴訟證明標準。證明標準在刑事訴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證明標準的高低與否直接決定著案件的最終處理結果,直接關系著被告人罪與刑的有無與輕重;另一方面,對證明主體來說,其對證明對象的證明是否達到證明標準,是其是否能夠卸除證明責任的標志。”[3]正如英國證據(jù)法學者摩菲所言:“‘證明標準’術語,是指卸除證明責任必須達到的范圍或程度。它是證據(jù)必須在事實審理者頭腦中形成的確定性或蓋然性的尺度;是負擔證明責任的當事人在有權贏得訴訟前必須運用證據(jù)說服事實審理者的標準,或是他為獲得有利于己的認定而對某個爭議事實進行證明所應達到的標準。所以,從卸除證明責任的角度看,它是證據(jù)的質量和說服力應達到的尺度?!盵4]可見,證明標準在刑事訴訟中至關重要,證明標準設置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刑事訴訟目的的實現(xiàn)。也正因為如此,訴訟法學界才會如此關注證明標準問題。

      二、當前我國刑事證明標準及其不足(改革我國證明標準的必要性)

      我國傳統(tǒng)證據(jù)法學在證明問題上一直堅持下述觀點“:我國訴訟中的證明任務是查明案件的客觀真實或案件的真實情況。查明案件的客觀真實,歸根結底,就是要求司法人員底主觀認識必須符合客觀實際”,進而認為“,法院判決中所認定的案件事實與實際發(fā)生的事實 完全一致”。簡言之,即要求訴訟證明達到客觀真實的程度。這在《刑事訴訟法》第162條中有所體現(xiàn),該條規(guī)定“: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依據(jù)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隨著我國訴訟法制的不斷發(fā)展,有學者開始意識到客觀真實理論的不足,這一標準已經(jīng)明顯滯后,其理由如下:

      (一)以客觀真實作為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實質上是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遺跡

      “職權主義審判模式實行裁判中心主義,起訴中實行卷證移送主義;法官在審判期日之前就對被告的犯罪事實及相關的證據(jù)已有認識?!笨陀^真實模式的前提是法官“無所不能”,訴訟中采納這種審判模式,所追求的即是“實體真實”再現(xiàn)的審判價值觀念,全部訴訟活動都緊緊圍繞探明事實真相。

      (二)客觀真實說與刑訴法規(guī)定的“疑罪處理原則”和“無罪推定原則”存在邏輯上的矛盾 刑訴法規(guī)定的“疑罪處理原則”規(guī)定的是司法機關在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是此罪抑

      或彼罪有疑義時,從司法公正與效率和保障人權的角度規(guī)定的有利于被告人的處理原則,以保障訴訟效率和實現(xiàn)司法的人權保障功能。如果堅持客觀真實說,任何一個案件的事實真相都應該被司法人員所掌握。這不僅需要大量的物力,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但現(xiàn)代法治國家“,沒有效率的公正不是公正”已成為人們所深諳的一種觀念。刑事訴訟作為一種社會證明活動,必須在一定時限內終結,否則即是對人權的褻瀆。

      (三)從司法結果進行檢討,客觀真實模式容易導致不良的司法后果

      在司法實踐中,由于主、客觀原因,當有案件無法查得水落石出,因而形成疑難案件。對這類案件在處理時候,由于要求“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但在無法做到時,就會出現(xiàn)久拖不決,超期羈押的現(xiàn)象。

      三、兩大法系刑事證明標準的比較分析

      在英美法系國家的刑事訴訟中,以可能性或確定性的不同程度來劃分訴訟中的證明標準。如在美國證據(jù)法則和證據(jù)理論中,證明標準不僅包括偵查機關采取重大偵查行為應當遵循的標準:懷疑,可以開始偵查。而且包括檢察機構起訴的標準:可能的原因;還包括法院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標準:排除合理懷疑??梢哉f,在英美法系國家的刑事訴訟中,在不同的訴訟階段存在著不同的證明標準,從偵查、審查起訴到審判,證明標準在可能性或確定性程度上呈遞進的態(tài)勢,對被告人作有罪判決要求達到最高的證明程度——排除合理懷疑。在大陸法系國家的刑事訴訟中奉行自由心證原則,對于刑事證明標準未作類似英美法的嚴格劃分,在一些大陸法系國家的刑事訴訟法中,將法院判決被告人有罪的證明標準表述為“內心確信”。

      關于兩大法系中刑事證明標準的劃分,我們大致可作如下比較分析:其一,英美法系中的證明標準偏重于從訴訟階段上進行劃分,證明標準成為不同訴訟階段的主導者對案件進行實體處理——逮捕、搜查、起訴、定罪等的尺度;大陸法系中的證明標準偏重于從證明對象上進行劃分,在理論上不同訴訟階段遵循不同證明標準的觀念并不十分明確,證明標準的劃分主要立足于審判程序。其二,從劃分證明標準的依據(jù)看,英美法系國家主要根據(jù)可能性或確定性程度的不同來進行劃分;而在大陸法中,主要根據(jù)證明的方式及法官心證確信程度的不同來進行劃分。其三,無論英美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在法庭審判階段,對于被告人有罪的證明均要求達到訴訟證明標準的最高程度,盡管前者表述為“排除合理懷疑”,后者表述為“內心確信”。

      綜合其規(guī)定,證明標準的分類可從訴訟階段、證明對象、證明主體這三個方面出發(fā),對我國刑事證明標準略作分析:

      (一)關于不同訴訟階段的證明標準。我國刑事訴訟階段可以區(qū)分出立案、批準逮捕、偵查終結、提起公訴,審判定罪階段的證明標準。我國的刑事訴訟立法對立案和逮捕規(guī)定了相對較低的證明標準,而對后者作出同一的標準要求,這些可以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看出。可見,英美在刑事訴訟的不同階段適用呈梯狀遞增的證明標準原則在我國刑事訴訟中并未得到充分體現(xiàn)。

      (二)關于不同證明對象的證明標準。根據(jù)不同的證明對象可以區(qū)分為程序性事實和實體性事實的證明標準。在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國家都存在著不同的證明對象適用不同的證明標準的理論和實踐,實體法要求相對較高的證明標準,而程序法事實只要求相對較低的證明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未對證明對象做出明確規(guī)定,理論研究方面看,通說認為,刑事證明對象的基本部分是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實體法事實;同時,從廣義上說,某些程序法事實如關于管轄、回避、強制措施、訴訟期限、違反法定程序等應當作為證明對象。《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是指對案件中的實體法事實的證明所要達到的程度,至于訴訟程序上的某些事實,立法則未作如此要求??梢?,大陸法中對

      不同的證明對象適用不同證明標準的原則在我國刑事證據(jù)理論中得到了承認。

      (三)關于不同證明主體的證明標準。根據(jù)證明責任承擔主體的不同,可以將刑事訴訟證明標準區(qū)分為控方證明標準和辯方證明標準。在刑事訴訟中,無罪推定原則要求證明責任原則上由控方承擔,被告方不承擔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無罪推定是現(xiàn)代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該原則在各國刑事訴訟中的貫徹有程度上的差異。在舉證責任問題上,法律關于被告人承擔舉證責任的例外規(guī)定意味著對無罪推定原則的某種減損。但是,司法實踐中有時存在著由被告人承擔舉證責任更為方便也更為合理的情形。比如,為了懲治腐敗,在此類訴訟中顛倒舉證責任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實踐。在英美及日本等國家,被告人承擔舉證責任的根據(jù)是:在某些情況下,由被告人舉證更為方便。一些國家在環(huán)境犯罪中,運用推定原則來確定環(huán)境污染案件中的因果關系,從而將推翻這種推定的舉證責任轉移給了被告人。我國刑事證據(jù)理論認為,刑事訴訟中的證明責任———即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由控訴方承擔,被告人不承擔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例外是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的案件。不同證明責任承擔主體適用不同的標準,在被告人承擔舉證責任的情況下,顯然需要對被告人舉證的證明標準做出回答。

      四、完善我國刑事證明標準的建議

      (一)建立不同階段適用不同的證明標準。我國的刑事訴訟標準在移送起訴、提起公訴和定罪判決三個階段作出了互相一致的標準,違背了訴訟認識過程的規(guī)律。我國在偵查、提起公訴,審判等不同階段都規(guī)定為同等的要求,使得律師的辯護活動和取證工作沒有意義了,并且給辦案人員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于是在辦理案件、收集證據(jù)的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指供、誘供乃至刑訊逼供等違法辦案現(xiàn)象,某些案件由于種種原因難以取證,難以達到證據(jù)確實、充分程度,于是此類案件易出現(xiàn)久拖不決,超期羈押等侵犯人權現(xiàn)象。

      (二)不同的證明對象適用不同的證明標準。實體法事實和程序法事實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事實,它們的證明標準也應當不同;一是對于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適用客觀真實證明標準。二是對于量刑情節(jié):從保護公民合法權益出發(fā),對其不利情節(jié)的證明應適用較高的證明標準,而對其有利情節(jié)可適用較低的證明標準;三是對程序法事實,如回避、強制措施、訴訟期限、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方面的事實,可適用較低的法律真實證明標準,以確保訴訟效率。

      (三)不同的證明主體適用不同的證明標準,對推定的事實無需證明。其證明責任在于被追訴方。我國《刑法》第395條規(guī)定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就是一個典型:只要查明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或者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本人不能說明其來源合法的,即可認定構成犯罪。

      參考文獻

      [1]樊崇義.刑事證據(jù)法原理與適用[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1:283

      [2]李學寬,張小玲.關于刑事證明標準層次性問題的探討[A].何家弘.證據(jù)學論壇(第2卷)

      [3].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48 [3]徐靜村.我的證明標準觀[A].陳光中,江偉.訴訟法論叢,(第七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1

      [4]齊樹潔.英國證據(jù)法[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第二篇:淺析新刑訴法的刑事證明標準

      龍源期刊網(wǎng) http://.cn

      淺析新刑訴法的刑事證明標準

      作者:王樾

      來源:《法制博覽》2013年第05期

      【摘要】2012年新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在總結實踐經(jīng)驗和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刑事證明標準,將刑事證明標準進一步完善化、具體化,其中最大的突破在于首次把排除合理懷疑引入到證明標準之中,從而使這一標準從法官主管自有判斷的標準變?yōu)橐罁?jù)邏輯和經(jīng)驗常識等知識進行綜合判斷的標準。本文將通過分析我國刑事證明標準的內涵和證明條件,以期為正確理解和應用我國刑事證明標準提出個人看法。

      【關鍵詞】刑事證明標準;排除合理懷疑;新刑事訴訟法

      一、引言

      刑事訴訟的過程,實則為訴訟主體搜集、審查、運用證據(jù)對待證事實進行求證而依法處理案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公訴機關對證據(jù)材料的分析、把握和運用顯得至關重要,只有當刑事證明達到一個合理的標準才可提起公訴,因而證明標準可謂是刑事訴訟工作所需堅持的核心之所在。

      二、刑事證明標準的內涵

      關于證明標準的內涵,學術界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有學者從證明主體的角度加以確定,如證明標準“是指承擔證明責任的人提供證據(jù)對案件事實加以證明所要達到的程度”[1],或證明標準“即法律關于負有證明責任的訴訟主體運用證據(jù)證明爭議事實、論證訴訟主張所須達到的程度方面的要求”[2]。也有學者從裁判者角度加以確定,如“刑事訴訟中的證明標準,是指法律規(guī)定的公安司法機關作出有罪認定所要達到的證明程度”[3]。還有學者從證明主體與裁判者兩個角度加以確定,如“證明標準術語是指卸除證明責任必須達到的范圍或程度,它是證據(jù)必須在事實審理者頭腦里形成的確定性或蓋然性的尺度;是負擔證明責任的當事人在有權贏得訴訟之前必須運用證據(jù)說服事實審理者的標準。[4]從法理的角度分析,證明標準具有法律規(guī)定性,案件發(fā)生過程具有不可回溯性,法定證明標準的基本出發(fā)點是規(guī)范證明主體的證明活動并為中立裁判者形成心證設定門檻,證明標準與中立裁判者形成心證是密不可分的。[5]

      而就刑事證明標準而言,則是指承擔刑事證明責任的訴訟主體提供證據(jù)進行證明應達到規(guī)定的程度才能確認待證實施的真?zhèn)?,從而可以解除其證明責任。[6]證明標準是證據(jù)的質量和說服力應達到的尺度,它是承擔證明責任的訴訟主體依法運用證據(jù)進行證明以確認待證事實成立應達到的成都,由于證明責任密切相關。證明標準的到達與否,決定了訴訟主體證明責任的解除與否。承擔證明責任的訴訟主體運用證據(jù)要達到證明標準,方能解除其證明責任,將案件向下一個階段或者終結案件。

      三、我國刑事證明標準的制度突破

      根據(jù)我國1996年刑事訴訟法第129條、第141條和第162條的規(guī)定,證明被告人有罪的標準是“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對于這一證明標準,存在諸多的問題:其一,對其涵義存在不同理解。關于法律規(guī)定的證明標準,單單理論界即存在三種不同的理解:即客觀真實說、法律真實說和訴訟真實說。[7]這些不同的認識不僅反映了法律規(guī)定的不完善,也影響了司法人員的司法活動。其二,在實踐中缺乏可操作性?!鞍讣聦嵡宄?,證據(jù)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過于原則化,實踐中的運用以來司法人員的主觀認知,對案件的評判極易出現(xiàn)“同人不同判”的現(xiàn)象,司法人員的自由裁量限度過于寬泛,說明該證明標準不具有約束司法人員的實踐可操作性。

      為了彌補原規(guī)定的不足,明確刑事訴訟中的刑事證明標準,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對證明標準進行了具體化和明確化,是此次刑事訴訟法修訂的重大突破。在修正案第五十三條規(guī)定: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jù)證明;

      (二)據(jù)以定案的證據(jù)均經(jīng)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jù),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基于上述規(guī)定,關于我國的刑事證明標準進一步具體化、規(guī)范化和明確化,與此同時,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大條件的問題應運而生。

      四、對我國刑事證明標準的分析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jù)證明

      筆者認為,“定罪量刑的事實”包括“定罪的事實”和“量刑的事實”兩個方面,其中,“定罪的事實”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與犯罪構成要件有關的事實,或者犯罪構成各個構成要件的事實;“量刑的事實”則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應系那個某個犯罪量刑輕重各種情節(jié)的事實,如行為人的年齡、主管罪過形態(tài)、犯罪的結果等。

      基于這一規(guī)定,對公訴機關所應掌握的證據(jù)的“量”提出了要求,即應對與定罪和量刑都有關的證明對象均提供證據(jù),才能達到證明標準。在司法實踐中,有部分錯案甚至冤案的出現(xiàn),并不是因為沒有證據(jù),而是因為證據(jù)并不全面,特別是對定罪量刑有關的重要證明對象并沒有足夠的證據(jù)達到證明標準并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因而,新刑訴法對這一條件的規(guī)定,是保證案件質量的基礎條件。

      (二)據(jù)以定案的證據(jù)均經(jīng)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這里的“定案”是指法院對案件作出裁判;“法定程序”是指法律規(guī)定的法庭審理程序;“查證屬實”是指有關證據(jù)經(jīng)過法庭控辯雙方的質證和辯論,被認為是真實的。

      筆者認為,這是對證據(jù)的“質”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既強調了據(jù)以定罪的證據(jù)的性質必須是經(jīng)法定程序查證后屬實的“結果”,有強調了證據(jù)需要經(jīng)法定程序(如庭審程序)查證(如法庭質證、辯論)這一過程,從而確保了證據(jù)的證明力。值得一提的是,該規(guī)定也應和了新刑訴法中關于非法證據(jù)排除的明確規(guī)定,檢察機關對非法證據(jù)負有證明、排除的責任,從而進一步確保了證據(jù)本身以及案件的質量。

      (三)綜合全案證據(jù),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這里的“全案證據(jù)”是指經(jīng)過法定程序被查證屬實的所有證據(jù),不包括被排除的非法證據(jù);“排除合理懷疑”是指根據(jù)查證屬實的所有證據(jù),對案件事實得出唯一合理的結論,不存在其他任何合理的可能性。

      筆者認為,“排除合理懷疑”應是對據(jù)以定罪量刑的案件事實,按照任何有理性的人正常判斷,都是確定的、不抱有懷疑的,這是法院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決的根本要求。如若公訴機關不能達到該證明標準,或是法官認為還存有“合理懷疑”,那么就應該由公訴機關承擔不利后果,同時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推定,即公訴機關撤銷控訴或是法院判定被告人無罪。同時,基于案件事實無法徹底還原即并非絕對確定的,因而排除合理懷疑這一證明標準的本質應為一個無法與事實認識主體剝離的主觀范疇,它并不意味著排除一切任意性的懷疑而達到結論的唯一性、排他性,而是排除確有根據(jù)的懷疑。

      五、對我國刑事證明標準的評價

      眾所周知,刑事訴訟的過程需要通過證據(jù)的揭示不斷還原事實的真相,但絕不可能達到絕對真實,而是不斷地接近真實,因而客觀真實和法律真實并不是相互對立的。筆者認為,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對刑事證明責任的規(guī)定在堅持原有客觀真實的基礎上,承認了證明標準的主觀性,即在據(jù)以定案的證據(jù)經(jīng)法定程序查證屬實的情況下,需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才可作出判決,這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主客觀平衡的標準,體現(xiàn)了實質追求的客觀性和表達形式的主觀性的統(tǒng)一,既強調了對客觀、真實的追求及評判,又強調了主體認知的重要性及其應達到的要求。

      與此同時,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中對證明標準的規(guī)定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確定了綜合運用證據(jù)的過程,要求全案證據(jù)相互印證,形成完整的證據(jù)料條,同時也要求定案的證據(jù)之間不能存在矛盾。如此辯證理性地運用和對待證據(jù),將對我國刑事證據(jù)制度的完善發(fā)揮其積極作用,也將不斷促進我國的刑事訴訟程序的規(guī)范化、合法化。

      參考文獻:

      [1]樊崇義,鎖正杰,等.刑事證據(jù)法原理與適用[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215.[2]卞建林.刑事證明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235.[3]陳光中.刑事證據(jù)制度與認識論[J].中國法學,2001,(01).[4]Peter Murphy,Murphy,Murphy on Evidence,Blackstone Press Limited,2000:119.[5]吳憲國.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下檢察機關的證明標準[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2,(12).[6]龍宗智.我國刑事訴訟的證據(jù)標準[J].法學研究,1996,(06).[7]童建明主編.新刑事訴訟法理解與適用[M].1版.上海: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04.[8]陳瑞華.法律程序改革的突破與限度[M].1版.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8.

      第三篇:刑事再審申請書標準格式

      刑事申訴狀

      申訴人:(刑事案件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委托律師)

      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yè)或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等基本情況,律師只需寫明姓名及其所在律師事務所名稱。如果申訴人正在服刑,還應當寫明判刑情況和服刑的處所。如果申訴人是未成年人,應在其項后寫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性別、職業(yè)、工作單位以及與申訴人的關系等。

      申訴人因**一案,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號刑事判決(或裁定)不服,提出申訴。

      請求事項:應寫明具體的請求事項,即請求人民法院如何處理該案。申請人的具體的請求事項應當根據(jù)具體的生效判決或裁定提出。如量刑過重或適用法律不當,可根據(jù)具體情況,提出撤銷原判、宣告無罪或者減輕處罰;如果對民事訴訟部分提出申訴,申訴人應就民事責任部分提出請求,并根據(jù)具體情況寫明賠償責任及其具體數(shù)額。

      事實與理由:應簡要寫明基本的案情事實和審判結果,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重點分析和闡述判決或裁定的錯誤,包括認定事實錯誤、法律適用錯誤以及程序錯誤等,闡述申訴請求的正當性與合法性。

      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訴人:

      代書人:

      年 月 日

      附:

      1、原審判決書(或裁定書)復印件*份;

      2、證據(jù)材料*份。

      行政申訴狀 申訴人:申訴人為公民的,寫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yè)、住址;申訴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寫明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申訴人是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應寫明其法定代理人的基本情況及其與申訴人的關系。委托律師的,應寫明其姓名及其所在律師事務所名稱。申訴人因**一案,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號行政判決(或裁定或調解)不服,提出申訴。

      請求事項:簡明扼要地提出請求人民法院對本案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進行再審,并依法變更或撤銷原裁判。

      事實與理由:首先陳述案件事實,并以相關確鑿的證據(jù)加以證實。在此基礎上,可從以下方面闡述生效裁判的錯誤。通過提供新的證據(jù),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事實基礎,揭示原裁判所存在的證據(jù)矛盾或證據(jù)不足、原判決或裁定適用法律的錯誤、違反法定程序判決、裁定。歸納原裁判所存在的錯誤,根據(jù)法律有關規(guī)定提出申請再審的具體請求。此致

      **人民法院

      申訴人:

      代書人:

      年 月 日

      附:

      1、原審判決書(或裁定書等)復印件*份;

      2、證據(jù)名稱、份數(shù),證人姓名、住址。

      第四篇: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標準

      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標準

      為進一步貫徹“警務公開”制度,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推進我市公安機關的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步伐,我們收集整理了公安機關刑事執(zhí)法中常見案件的立案標準,現(xiàn)公布如下:

      1、失火案

      過失引起火災,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戶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資料燒毀的;

      (四)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二公頃以上,或者過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積四公頃以上的;

      (五)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2、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案

      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十萬元以上的;

      (三)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毒鼠強、氟乙酰胺、氟乙酰鈉、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劑五十克以上,或者餌料二千克以上的;

      (四)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者造成傳染病流行、暴發(fā)的;

      (五)造成嚴重環(huán)境污染的;

      (六)造成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丟失、被盜、被搶或者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七)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

      3、違規(guī)制造、銷售槍支案

      依法被指定、確定的槍支制造企業(yè)、銷售企業(yè),違反槍支管理規(guī)定,以非法銷售為目的,超過限額或者不按照規(guī)定的品種制造、配售槍支,或者以非法銷售為目的,制造無號、重號、假號的槍支,或者非法銷售槍支或者在境內銷售為出口制造的槍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違規(guī)制造槍支五支以上的;

      (二)違規(guī)銷售槍支二支以上的;

      (三)雖未達到上述數(shù)量標準,但具有造成嚴重后果等其他惡劣情節(jié)的。

      4、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案

      違反槍支管理規(guī)定,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持有、私藏軍用槍支一支以上的;

      (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藥為動力發(fā)射槍彈的非軍用槍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壓縮氣體等為動力的其他非軍用槍支二支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私藏軍用子彈二十發(fā)以上、氣槍鉛彈一千發(fā)以上或者其他非軍用子彈二百發(fā)以上的;

      (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彈、炸彈、地雷、手雷等具有殺傷性彈藥一枚以上的;

      (五)非法持有、私藏的彈藥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

      5、非法出租、出借槍支案

      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或單位,非法將槍支出租、出借給未取得公務用槍配備資格的人員或單位,或者將公務用槍用作借債質押物的,應予立案追訴。

      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或單位,非法將槍支出租、出借給具有公務用槍配備資格的人員或單位,以及依法配臵民用槍支的人員或單位,非法出租、出借民用槍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輕傷以上傷亡事故的;

      (二)造成槍支丟失、被盜、被搶的;

      (三)槍支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6、丟失槍支不報案

      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丟失的槍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員輕傷以上傷亡事故的;

      (二)丟失的槍支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三)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7、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刀具、危險物品危及公共安全案

      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攜帶槍支一支以上或者手榴彈、炸彈、地雷、手雷等具有殺傷性彈藥一枚以上的;

      (二)攜帶爆炸裝臵一套以上的;

      (三)攜帶炸藥、發(fā)射藥、黑火藥五百克以上或者煙火藥一千克以上、雷管二十枚以上或者導火索、導爆索二十米以上,或者雖未達到上述數(shù)量標準,但拒不交出的;

      (四)攜帶的彈藥、爆炸物在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發(fā)生爆炸或者燃燒,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五)攜帶管制刀具二十把以上,或者雖未達到上述數(shù)量標準,但拒不交出,或者用來進行違法活動尚未構成其他犯罪的;

      (六)攜帶的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在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發(fā)生泄漏、遺灑,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七)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8、重大責任事故案

      在生產、作業(yè)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guī)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發(fā)生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9、強令違章冒險作業(yè)案

      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y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發(fā)生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10、重大勞動安全事故案

      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發(fā)生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11、大型群眾性活動重大安全事故案

      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違反安全管理規(guī)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12、危險物品肇事案

      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guī)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fā)生重大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13、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案

      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jiān)理單位違反國家規(guī)定,降低工程質量標準,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14、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案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重傷三人以上或者輕傷十人以上的;

      (二)其他致使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的情形。

      15、消防責任事故案

      違反消防管理法規(guī),經(jīng)消防監(jiān)督機構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zhí)行,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二公頃以上,或者過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積四公頃以上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16、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二)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17、生產、銷售假藥案

      生產(包括配制)、銷售假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guī)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五)其他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18、生產、銷售劣藥案

      生產(包括配制)、銷售劣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輕傷、重傷或者死亡的;

      (二)其他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19、生產、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案

      生產、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標準的有害細菌的;

      (二)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標準的其他污染物的。

      20、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應予立案追訴。

      使用鹽酸克侖特羅(俗稱“瘦肉精”)等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品或者含有該類藥品的飼料養(yǎng)殖供人食用的動物,或者銷售明知是使用該類藥品或者含有該類藥品的飼料養(yǎng)殖的供人食用的動物的,應予立案追訴。

      明知是使用鹽酸克侖特羅等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品或者含有該類藥品的飼料養(yǎng)殖的供人食用的動物,而提供屠宰等加工服務,或者銷售其制品的,應予立案追訴。

      21、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yī)用器材案

      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醫(yī)療器械、醫(yī)用衛(wèi)生材料,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醫(yī)療器械、醫(yī)用衛(wèi)生材料,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進入人體的醫(yī)療器械的材料中含有超過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進入人體的醫(yī)療器械的有效性指標不符合標準要求,導致治療、替代、調節(jié)、補償功能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可能造成貽誤診治或者人體嚴重損傷的;

      (三)用于診斷、監(jiān)護、治療的有源醫(yī)療器械的安全指標不合符強制性標準要求,可能對人體構成傷害或者潛在危害的;

      (四)用于診斷、監(jiān)護、治療的有源醫(yī)療器械的主要性能指標不合格,可能造成貽誤診治或者人體嚴重損傷的;

      (五)未經(jīng)批準,擅自增加功能或者適用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或者人體嚴重損傷的;

      (六)其他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22、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案

      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易燃易爆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產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23、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案

      生產假農藥、假獸藥、假化肥,銷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或者生產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冒充合格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使生產遭受損失二萬元以上的;

      (二)其他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情形。

      24、生產、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化妝品案 生產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化妝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化妝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他人容貌毀損或者皮膚嚴重損傷的;

      (二)造成他人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致使他人精神失?;蛘咦詺ⅰ⒆詺堅斐芍貍?、死亡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25、走私淫穢物品案

      以牟利或者傳播為目的,走私淫穢的影片、錄像帶、錄音帶、圖片、書刊或者其他通過文字、聲音、形象等形式表現(xiàn)淫穢內容的影碟、音碟、電子出版物等物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走私淫穢錄像帶、影碟五十盤(張)以上的;

      (二)走私淫穢錄音帶、音碟一百盤(張)以上的;

      (三)走私淫穢撲克、書刊、畫冊一百副(冊)以上的;

      (四)走私淫穢照片、畫片五百張以上的;

      (五)走私其他淫穢物品相當于上述數(shù)量的;

      (六)走私淫穢物品數(shù)量雖未達到本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guī)定標準,但分別達到其中兩項以上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26、侵犯著作權案

      以營利為目的,未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fā)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或者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或者未經(jīng)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fā)行其制作的錄音錄像,或者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違法所得數(shù)額三萬元以上的;

      (二)非法經(jīng)營數(shù)額五萬元以上的;

      (三)未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fā)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復制品數(shù)量合計五百張(份)以上的;

      (四)未經(jīng)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fā)行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復制品數(shù)量合計五百張(份)以上的;

      (五)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27、銷售侵權復制品案 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guī)定的侵權復制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違法所得數(shù)額十萬元以上的;

      (二)違法所得數(shù)額雖未達到上述數(shù)額標準,但尚未銷售的侵權復制品貨值金額達到三十萬元以上的。

      28、強迫交易案

      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被害人輕微傷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二千元以上的;

      (三)強迫交易三次以上或者強迫三人以上交易的;

      (四)強迫交易數(shù)額一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shù)額二千元以上的;

      (五)強迫他人購買偽劣商品數(shù)額五千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shù)額一千元以上的;

      (六)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29、偽造、倒賣偽造的有價票證案

      偽造或者倒賣偽造的車票、船票、郵票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車票、船票票面數(shù)額累計二千元以上,或者數(shù)量累計五十張以上的;

      (二)郵票票面數(shù)額累計五千元以上,或者數(shù)量累計一千枚以上的;

      (三)其他有價票證價額累計五千元以上,或者數(shù)量累計一百張以上的;

      (四)非法獲利累計一千元以上的;

      (五)其他數(shù)額較大的情形。30、倒賣車票、船票案

      倒賣車票、船票或者倒賣車票坐席、臥鋪簽字號以及訂購車票、船票憑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票面數(shù)額累計五千元以上的;

      (二)非法獲利累計二千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31、強迫職工勞動案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管理法規(guī),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強迫職工勞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強迫他人勞動,造成人員傷亡或者患職業(yè)病的;

      (二)采用毆打、脅迫、扣發(fā)工資、扣留身份證件等手段限制人身自由,強迫他人勞動的;

      (三)強迫婦女從事井下勞動、國家規(guī)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或者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或者強迫處于經(jīng)期、孕期和哺乳期婦女從事國家規(guī)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以上的勞動或者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的;

      (四)強迫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國家規(guī)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或者從事高空、井下勞動,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huán)境下從事勞動的;

      (五)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32、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案

      違反勞動管理法規(guī),雇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國家規(guī)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或者從事高空、井下勞動,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huán)境下從事勞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傷亡或者對其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

      (二)雇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三人以上的;

      (三)以強迫、欺騙等手段雇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危重勞動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33、故意毀壞財物案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34、破壞生產經(jīng)營案 由于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jīng)營,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壞生產經(jīng)營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壞生產經(jīng)營的;

      (四)其他破壞生產經(jīng)營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35、非法生產、買賣警用裝備案

      非法生產、買賣人民警察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警械,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成套制式服裝三十套以上,或者非成套制式服裝一百件以上的;

      (二)手銬、腳鐐、警用抓捕網(wǎng)、警用催淚噴射器、警燈、警報器單種或者合計十件以上的;

      (三)警棍五十根以上的;

      (四)警銜、警號、胸章、臂章、帽徽等警用標志單種或者合計一百件以上的;

      (五)警用號牌、省級以上公安機關專段民用車輛號牌一副以上,或者其他公安機關專段民用車輛號牌三副以上的;

      (六)非法經(jīng)營數(shù)額五千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一千元以上的;

      (七)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八)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36、聚眾斗毆案

      組織、策劃、指揮或者積極參加聚眾斗毆的,應予立案追訴。

      37、尋釁滋事案

      尋釁滋事,破壞社會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隨意毆打他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持械隨意毆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jié)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他人,嚴重影響他人正常工作、生產、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殺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jié)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價值二千元以上,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38、非法集會、游行、示威案

      舉行集會、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規(guī)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又拒不服從解散命令,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應予立案追訴。

      39、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參加集會、游行、示威案

      違反法律規(guī)定,攜帶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參加集會、游行、示威的,應予立案追訴。

      40、破壞集會、游行、示威案

      擾亂、沖擊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依法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應予立案追訴。

      41、聚眾淫亂案

      組織、策劃、指揮三人以上進行淫亂活動或者參加聚眾淫亂活動三次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42、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案

      引誘未成年人參加聚眾淫亂活動的,應予立案追訴。

      43、賭博案

      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組織三人以上賭博,抽頭漁利數(shù)額累計五千元以上的;

      (二)組織三人以上賭博,賭資數(shù)額累計五萬元以上;

      (三)組織三人以上賭博,參賭人數(shù)累計二十人以上的;

      (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十人以上赴境外賭博,從中收取回扣、介紹費的;

      (五)其他聚眾賭博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以營利為目的,以賭博為業(yè)的,應予立案追訴。

      44、開設賭場案 開設賭場的,應予立案追訴。

      45、故意延誤投遞郵件案

      郵政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故意延誤投遞郵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二萬元以上的;

      (二)延誤高校錄取通知書或者其他重要郵件投遞,致使他人失去高校錄取資格或者造成其他無法挽回的重大損失的;

      (三)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其他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46、故意損毀文物案

      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應予立案追訴。

      47、故意損毀名勝古跡案

      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嚴重損毀的;

      (二)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三次以上或者三處以上,尚未造成嚴重損毀后果的;

      (三)損毀手段特別惡劣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48、過失損毀文物案

      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珍貴文物嚴重損毀的;

      (二)造成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嚴重損毀的;

      (三)造成珍貴文物損毀三件以上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49、妨害傳染病防治案 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guī)定,引起甲類或者按照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供水單位供應的飲用水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衛(wèi)生標準的;

      (二)拒絕按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出的衛(wèi)生要求,對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糞便進行消毒處理的;

      (三)準許或者縱容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從事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規(guī)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的;

      (四)拒絕執(zhí)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

      50、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案 從事實驗、保藏、攜帶、運輸傳染病菌種、毒種的人員,違反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造成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導致甲類和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傳播的;

      (二)導致乙類、丙類傳染病流行、暴發(fā)的;

      (三)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

      (四)嚴重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的;

      (五)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51、妨害國境衛(wèi)生檢疫案

      違反國境衛(wèi)生檢疫規(guī)定,引起檢疫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應予立案追訴。

      52、非法組織賣血案

      非法組織他人出賣血液,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組織賣血三人次以上的;

      (二)組織賣血非法獲利二千元以上的;

      (三)組織未成年人賣血的;

      (四)被組織賣血的人的血液含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等病原微生物的;

      (五)其他非法組織賣血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53、強迫賣血案

      以暴力、威脅方法強迫他人出賣血液的,應予立案追訴。

      54、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案

      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采集、供應的血液含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等病原微生物的;

      (二)制作、供應的血液制品含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等病原微生物,或者將含有上述病原微生物的血液用于制作血液制品的;

      (三)使用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藥品、診斷試劑、衛(wèi)生器材,或者重復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采集血液,造成傳染病傳播危險的;

      (四)違反規(guī)定對獻血者、供血漿者超量、頻繁采集血液、血漿,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

      (五)其他不符合國家有關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規(guī)定,足以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55、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事故案

      經(jīng)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guī)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獻血者、供血漿者、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或者其他經(jīng)血液傳播的病原微生物的;

      (二)造成獻血者、供血漿者、受血者重度貧血、造血功能障礙或者其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等身體嚴重危害的;

      (三)其他造成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后果的情形。

      56、醫(yī)療事故案

      醫(y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應予立案追訴。

      57、非法行醫(yī)案

      未取得醫(yī)生執(zhí)業(yè)資格的人非法行醫(yī),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就診人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或者中度以上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甲類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有傳播、流行危險的;

      (三)使用假藥、劣藥或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標準的衛(wèi)生材料、醫(yī)療器械,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四)非法行醫(yī)被衛(wèi)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罰兩次以后,再次非法行醫(yī)的;

      (五)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58、非法進行節(jié)育手術案

      未取得醫(yī)生執(zhí)業(yè)資格的人擅自為他人進行節(jié)育復通手術、假節(jié)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jié)育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就診人輕傷、重傷、死亡或者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難以治愈的疾病的;

      (二)非法進行節(jié)育復通手術、假節(jié)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jié)育器五人次以上的;

      (三)致使他人超計劃生育的;

      (四)非法進行選擇性別的終止妊娠手術的;

      (五)非法獲利累計五千元以上的;

      (六)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59、逃避動植物檢疫案

      違反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guī)定,逃避動植物檢疫,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國家規(guī)定的《進境動物一、二類傳染病、寄生蟲病名錄》中所列的動物疫病傳入或者對農、牧、漁業(yè)生產以及人體健康、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其他動物疫病在國內暴發(fā)流行的;

      (二)造成國家規(guī)定的《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中所列的有害生物傳入或者對農、林業(yè)生產、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人體健康有嚴重危害的其他有害生物在國內傳播擴散的。

      60、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案 違反國家規(guī)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臵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應予立案追訴:

      (一)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他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并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五)致使傳染病發(fā)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分級Ⅲ級以上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六)其他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情形。

      61、非法處臵進口的固體廢物案

      違反國家規(guī)定,將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臵的,應予立案追訴。

      62、擅自進口固體廢物案

      未經(jīng)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許可,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它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并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五)致使傳染病發(fā)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分級Ⅲ級以上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六)其他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情形。

      63、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guī),在禁漁區(qū)、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在內陸水域非法捕撈水產品五百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五千元以上的,或者在海洋水域非法捕撈水產品二千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二萬元以上的;

      (二)非法捕撈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的水生動物苗種、懷卵親體或者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內捕撈水產品,在內陸水域五十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五百元以上,或者在海洋水域二百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二千元以上的;

      (三)在禁漁區(qū)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捕撈的;

      (四)在禁漁期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捕撈的;

      (五)在公海使用禁用漁具從事捕撈作業(yè),造成嚴重影響的;

      (六)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64、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應予立案追訴。65、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案 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應予立案追訴。

      66、非法狩獵案

      違反狩獵法規(guī),在禁獵區(qū)、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狩獵野生動物二十只以上的;

      (二)在禁獵區(qū)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獵的;

      (三)在禁獵期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獵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67、非法占用農用地案

      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占用土地用途,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占用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的;

      (二)非法占用防護林地或者特種用途林地數(shù)量單種或者合計五畝以上的;

      (三)非法占用其他林地十畝以上的;

      (四)非法占用本款第(二)項、第(三)項規(guī)定的林地,其中一項數(shù)量達到相應規(guī)定的數(shù)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兩項數(shù)量合計達到該項規(guī)定的數(shù)量標準的;

      (五)非法占用其他農用地數(shù)量較大的情形。

      68、非法采礦案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guī)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或者擅自進入國家規(guī)劃礦區(qū)、對國民經(jīng)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qū)和他人礦區(qū)范圍采礦的,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guī)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經(jīng)責令停止開采后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價值數(shù)額在五萬至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69、破壞性采礦案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guī)定,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價值在三十萬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70、非法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 違反國家規(guī)定,非法采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應予立案追訴。

      71、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制品案

      違反國家規(guī)定,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應予立案追訴。

      72、盜伐林木案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盜伐二至五立方米以上的;

      (二)盜伐幼樹一百至二百株以上的。73、濫伐林木案

      違反森林法的規(guī)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濫伐十至二十立方米以上的;

      (二)濫伐幼樹五百至一千株以上的。

      74、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案

      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二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一千株以上的;

      (二)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75、組織賣淫案

      以招募、雇傭、強迫、引誘、容留等手段,組織他人賣淫的,應予立案追訴。

      76、強迫賣淫案

      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強迫他人賣淫的,應予立案追訴。77、協(xié)助組織賣淫案

      在組織賣淫的犯罪活動中,充當保鏢、打手、管賬人等,起幫助作用的,應予立案追訴。

      78、引誘、容留、介紹賣淫案 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引誘、容留、介紹二人次以上賣淫的;

      (二)引誘、容留、介紹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賣淫的;

      (三)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的人患有艾滋病或者患有梅毒、淋病等嚴重性病。

      (四)其他引誘、容留、介紹賣淫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79、引誘幼女賣淫案

      引誘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賣淫的,應予立案追訴。80、傳播性病案

      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嚴重性病賣淫、嫖娼的,應予立案追訴。81、嫖宿幼女案

      行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而嫖宿的,應予立案追訴。

      82、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

      以牟利為目的,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制作、復制、出版淫穢影碟、軟件、錄像帶五十至一百張(盒)以上,淫穢音碟、錄音帶一百至二百張(盒)以上,淫穢撲克、書刊、畫冊一百至二百副(冊)以上,淫穢照片、畫片五百至一千張以上的;

      (二)販賣淫穢影碟、軟件、錄像帶一百至二百張(盒)以上,淫穢音碟、錄音帶二百至四百張(盒)以上,淫穢撲克、書刊、畫冊二百至四百副(冊)以上,淫穢照片、畫片一千至二千張以上的;

      (三)向他人傳播淫穢物品達二百至五百人次以上,或者組織播放淫穢影、像達十至二十場次以上的;

      (四)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獲利五千至一萬元以上的。

      以牟利為目的,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通訊終端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影、表演、動畫等視頻文件二十個以上的;

      (二)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音頻文件一百個以上的;

      (三)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刊物、圖片、文章、短信息等二百件以上的;

      (四)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的淫穢電子信息,實際被點擊數(shù)達到一萬次以上的;

      (五)以會員制方式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注冊會員達二百人以上的;

      (六)利用淫穢電子信息收取廣告費、會員注冊費或者其他費用,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

      (七)數(shù)量或者數(shù)額雖未達到本款第(一)項至第(六)項規(guī)定標準,但分別達到其中兩項以上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八)造成嚴重后果的。

      利用聊天室、論壇、即時通信軟件、電子郵件等方式,實施本條第二款規(guī)定行為的,應予立案追訴。

      以牟利為目的,通過聲訊臺傳播淫穢語音信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向一百人次以上傳播的;

      (二)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嚴重后果的。

      明知他人用于出版淫穢書刊而提供書號、刊號的,應予立案追訴。

      83、為他人提供書號出版淫穢書刊案

      為他人提供書號、刊號出版淫穢書刊,或者為他人提供版號出版淫穢音像制品的,應予立案追訴。

      84、傳播淫穢物品案 傳播淫穢的書刊、影片、音像、圖片或者其他淫穢物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向他人傳播三百至六百人次以上的;

      (二)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不以牟利為目的,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通訊終端傳播淫穢電子信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數(shù)量達到本規(guī)定第八十二條第二款第(一)項至第(五)項規(guī)定標準二倍以上的;

      (二)數(shù)量分別達到本規(guī)定第八十二條第二款第(一)項至第(五)項兩項以上標準的;

      (三)造成嚴重后果的。

      利用聊天室、論壇、即時通信軟件、電子郵件等方式,實施本條第二款規(guī)定行為的,應予立案追訴。

      85、組織播放淫穢音像制品案

      組織播放淫穢的電影、錄像等音像制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組織播放十五至三十場次以上的;

      (二)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86、組織淫穢表演案

      以策劃、招募、強迫、雇用、引誘、提供場地、提供資金等手段,組織進行淫穢表演,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組織表演者進行裸體表演的;

      (二)組織表演者利用性器官進行誨淫性表演的;

      (三)組織表演者半裸體或者變相裸體表演并通過語言、動作具體描繪性行為的;

      (四)其他組織進行淫穢表演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87、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裝備、軍事設施案

      明知是不合格的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而提供給武裝部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輕傷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十萬元以上的;

      (三)提供不合格的槍支三支以上、子彈一百發(fā)以上、雷管五百枚以上、炸藥五千克以上或者其他重要武器裝備、軍事設施的;

      (四)影響作戰(zhàn)、演習、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完成的;

      (五)發(fā)生在戰(zhàn)時的;

      (六)其他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裝備、軍事設施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88、過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裝備、軍事設施案 過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裝備、軍事設施給武裝部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三)嚴重影響作戰(zhàn)、演習、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完成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89、聚眾沖擊軍事禁區(qū)案

      組織、策劃、指揮聚眾沖擊軍事禁區(qū)或者積極參加聚眾沖擊軍事禁區(qū),嚴重擾亂軍事禁區(qū)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沖擊三次以上或者一次沖擊持續(xù)時間較長的;

      (二)持械或者采取暴力手段沖擊的;

      (三)沖擊重要軍事禁區(qū)的;

      (四)發(fā)生在戰(zhàn)時的;

      (五)其他嚴重擾亂軍事禁區(qū)秩序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90、聚眾擾亂軍事管理區(qū)秩序案

      組織、策劃、指揮聚眾擾亂軍事管理區(qū)秩序或者積極參加聚眾擾亂軍事管理區(qū)秩序,致使軍事管理區(qū)工作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輕傷以上的;

      (二)擾亂三次以上或者一次擾亂持續(xù)時間較長的;

      (三)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五萬元以上的;

      (四)持械或者采取暴力手段的;

      (五)擾亂重要軍事管理區(qū)秩序的;

      (六)發(fā)生在戰(zhàn)時的;

      (七)其他聚眾擾亂軍事管理區(qū)秩序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91、煽動軍人逃離部隊案

      煽動軍人逃離部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煽動三人以上逃離部隊的;

      (二)煽動指揮人員、值班執(zhí)勤人員或者其他負有重要職責人員逃離部隊的;

      (三)影響重要軍事任務完成的;

      (四)發(fā)生在戰(zhàn)時的;

      (五)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92、雇用逃離部隊軍人案

      明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而雇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雇用一人六個月以上的;

      (二)雇用三人以上的;

      (三)明知是逃離部隊的指揮人員、值班執(zhí)勤人員或者其他負有重要職責人員而雇用的;

      (四)阻礙部隊將被雇用軍人帶回的;

      (五)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93、接送不合格兵員案

      在征兵工作中徇私舞弊,接送不合格兵員,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接送不合格特種條件兵員一名以上或者普通兵員三名以上的;

      (二)發(fā)生在戰(zhàn)時的;

      (三)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94、非法生產、買賣軍用標志案

      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等軍用標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成套制式服裝三十套以上,或者非成套制式服裝一百件以上的;

      (二)軍徽、軍旗、肩章、星徽、帽徽、軍種符號或者其他軍用標志單種或者合計一百件以上的;

      (三)軍以上領導機關專用車輛號牌一副以上或者其他軍用車輛號牌三副以上的;

      (四)非法經(jīng)營數(shù)額五千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一千元以上的;

      (五)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95、戰(zhàn)時拒絕、逃避征召、軍事訓練案

      預備役人員戰(zhàn)時拒絕、逃避征召或者軍事訓練,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無正當理由經(jīng)教育仍拒絕、逃避征召或者軍事訓練的;

      (二)以暴力、威脅、欺騙等手段,或者采取自傷、自殘等方式拒絕、逃避征召或者軍事訓練的;

      (三)聯(lián)絡、煽動他人共同拒絕、逃避征召或者軍事訓練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96、戰(zhàn)時拒絕、逃避服役案

      公民戰(zhàn)時拒絕、逃避服役,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無正當理由經(jīng)教育仍拒絕、逃避服役的;

      (二)以暴力、威脅、欺騙等手段,或者采取自傷、自殘等方式拒絕、逃避服役的;

      (三)聯(lián)絡、煽動他人共同拒絕、逃避服役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97、戰(zhàn)時窩藏逃離部隊軍人案

      戰(zhàn)時明知是逃離部隊的軍人而為其提供隱蔽處所、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窩藏三人次以上的;

      (二)明知是指揮人員、值班執(zhí)勤人員或者其他負有重要職責人員而窩藏的;

      (三)有關部門查找時拒不交出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98、戰(zhàn)時拒絕、故意延誤軍事訂貨案

      戰(zhàn)時拒絕或者故意延誤軍事訂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拒絕或者故意延誤軍事訂貨三次以上的;

      (二)聯(lián)絡、煽動他人共同拒絕或者故意延誤軍事訂貨的;

      (三)拒絕或者故意延誤重要軍事訂貨,影響重要軍事任務完成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99、戰(zhàn)時拒絕軍事征用案

      戰(zhàn)時拒絕軍事征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無正當理由拒絕軍事征用三次以上的;

      (二)采取暴力、威脅、欺騙等手段拒絕軍事征用的;

      (三)聯(lián)絡、煽動他人共同拒絕軍事征用的;

      (四)拒絕重要軍事征用,影響重要軍事任務完成的;

      (五)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100、盜竊案:

      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農村縣(包括市郊縣,下同)達到700元,城市(城區(qū)及郊區(qū),下同)達到1000元的,立為刑事案件;盜竊未遂,情節(jié)嚴重的(以數(shù)額巨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的),多次盜竊的(一年內入戶盜竊或者在公共場所扒竊三次以上的),均應立為刑事案件;盜竊數(shù)額接近一般案件的起點,情節(jié)或后果嚴重的,也應當立為刑事案件。

      101、詐騙案:

      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達到2000元的立為刑事案件。 102、搶奪案:

      搶奪公私財物數(shù)額達到500元的立為刑事案件。 103、敲詐勒索案: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shù)額達到2000元的立為刑事案件。

      104、聚眾哄搶案:

      公私財物達到5000元以上,或數(shù)額接近5000元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立為刑事案件。

      第五篇:刑事錯案論文:論刑事案件證明標準的適用

      刑事錯案論文:論刑事案件證明標準的適用

      【中文摘要】刑事案件證明標準是刑事訴訟中定罪量刑活動的核心,其能否正確得到適用攸關刑事案件審判的質量。近年來,發(fā)生的一系列冤假錯案,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刑事訴訟中司法人員對于我國刑事案件證明標準“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的理解和認識出現(xiàn)了偏差。由于該規(guī)定過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司法實踐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適用標準,致使司法審判中出現(xiàn)諸多的問題。如本案中僅有被告人的口供,在缺乏證明被告人有罪實物證據(jù)的情況下,就被法院認定“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而據(jù)以有罪的處罰。這種嚴重曲解刑事證明標準而作出的不公正裁判,值得我們反思我國刑事案件證明標準適用的現(xiàn)狀。本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來分析論證我國刑事案件證明標準的適用。即探究冤假錯案的發(fā)生與刑事案件證明標準的適用不當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的。首先,通過分析介紹“趙作海案”的案情,來引出我國刑事訴訟證明標準存在的問題。此部分主要論證了刑事案件定罪證明標準存在的問題,即我國法律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刑事案件定罪的證明標準,“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刑事證明標準,是從相關法律規(guī)定中總結出來的。而且司法實踐中對于該證明標準的理解和適用也是莫衷一是。對于刑事證據(jù)是否達到確實充分,據(jù)以認定案件事實清楚的證據(jù)取得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由此給法官形成的內心確信程度等問題的考量,司法人員也是因人而異。此外,分析論證了我國“留有余地判死緩”刑事政策在趙作海案中被司法人員嚴重誤

      解。其次,根據(jù)刑事案件證明標準的適用引申出了死刑案件與非死刑案件證明標準的辨析,依次論述了我國死刑案件與非死刑案件在證明標準中的的現(xiàn)狀與不足,并在此基礎上論證了兩者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此外,分析了我國刑事案件定罪與量刑證明標準一體化存在的不足以及兩者分離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非法證據(jù)排除在我國刑事案件證明標準中存在的意義。

      【英文摘要】Standard of proof in criminal cases is the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of criminal activities in the core of its ability to get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criminal trial and death.In recent years, a series of enemy miscarriage occurred,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judiciary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the standard of proof for criminal cases in China, “facts of the case clear, the evidence is reliable and 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has gone wrong.As the provisions are too abstract, the lack of maneuverability, the formation of a unified judicial practice does not apply to standard, resulting in the emergence of a number of justice issues.As in the present, only the defendant’s confession, in the absence of physical evidence to prove guilt of the accused’s case, the court held that the “facts of the case clear, the evidence is reliable and su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guilty punished.This serious distortion of the

      criminal standard of proof made unjust judge, we should reflect on our standard of proof applicable in criminal cases the status quo.In this paper, the form of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e argument of China’s standard of proof applicable in criminal cases.That explore the enemy and the occurrence of erroneous standard of proof applicable in criminal cases there is a natural link improper.First, by analyzing the introduction, “Zhao Zuohai case,” the facts of the case to lead to China’s criminal standard of proof problems.This part of the main argument of the standard of proof in criminal cases, the problems conviction that our law does not clearly defined standard of proof in criminal cases, convictions, “facts of the case clear, the evidence is reliable and sufficient,” the criminal standard of proof is summarized from the relevant legal provisions out.And judicial practice, the standard of proof for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is no

      agreement.Whether for criminal evidence is ample, according to the facts of the case made clear evidence of compliance with statutory procedures, which form the heart sure to judge the extent of the problem considered, the judiciary also vary.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and appraisal of China’s “l(fā)eave room for the sentence reprieve” Zhao Zuohai criminal policy in the

      case of judicial officers was a serious

      misunderstanding.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ble

      standard of proof in criminal cases come out of death penalty cases and non-capital cases the standard of proof of Analysis, followed by discussion of China’s death penalty cases and non-capital cases in the standard of proof and lack of status, and argues on this basi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In addition, analysis of China’s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in criminal cases the standard of proof and lack of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separate existence of the need.Finally, the

      analysis of the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 in our standard of proof in criminal cases,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關鍵詞】刑事錯案 刑事證明標準 非法證據(jù)排除

      【英文關鍵詞】Criminal InjusticeCriminal Proof Standard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 【備注】在線加我索購全文 :1-3-9-9.38-8-4-8

      同時提供論文發(fā)表委托服務和一對一論文寫作指導。

      【目錄】論刑事案件證明標準的適用

      59-10Abstract5-6序言8-9中文摘要

      一、案情介紹

      (一)二、該案證明標準適用中存在的問題10-1

      4該案在定罪問題上沒有達到法定證明標準10-121.評析我國

      刑事案件定罪的證明標準10

      10-1

      111-122.對趙作海案的證據(jù)評價3.趙作海案中影響證明標準適用的因素分析

      (二)該案“留有余地判處死刑”降低了死刑適用的三、對證明標準適用的進一步思考證明標準12-14

      14-20

      14-17

      (一)死刑與非死刑案件的證明標準辨析1.分離說14-152.統(tǒng)一說15-17

      (二)定罪與量刑證明標準的分離17-18

      體化的不足17

      17-18

      18-20

      23-24 1.定罪與量刑證明標準一2.定罪與量刑證明標準分離的必要性

      (三)非法證據(jù)排除在證明標準適用中的意義結語20-21參考文獻21-23致謝

      下載刑事證明標準word格式文檔
      下載刑事證明標準.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wǎng)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lián)系你,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范文推薦

        證明標準在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中的差異

        證明標準在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中的差異摘要:證明標準是證據(jù)法學的基礎問題,無論是在兩大法系國家,還是我國,證明標準在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中是不同的。本文通過對兩大法系以及我......

        未受刑事處罰證明

        未受刑事處罰證明茲證明,我所管內居民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為:,現(xiàn)居:),經(jīng)查該同志至今未受過任何刑事處罰,無違法犯罪記錄。 特此證明。(蓋章) 年月日......

        無刑事處罰證明

        證明 茲有我轄區(qū)居民***,男,**鎮(zhèn)**村居民,身份證號:******************。該同志一慣遵紀守法,無受到刑事處罰記錄。 特此證明! ****市**派出所 年*月**日......

        新刑訴法修改后刑事證明標準的評述及研判

        龍源期刊網(wǎng) http://.cn新刑訴法修改后刑事證明標準的評述及研判 作者:徐凌華 馮佳斌來源:《法制博覽》2012年第07期【摘要】我國刑事證明標準在2012年的刑訴法立法中得到新的......

        刑事證明標準的理解:最大限度的真實(共五篇)

        刑事證明標準的理解:最大限度的真實關于刑事證明標準的爭議文章可謂蔚為大觀,觀點的劇烈碰撞如電光火石,論據(jù)的旁征博引似織女飛梭,讓我等求學之輩望而卻步。然而,筆者以為,證明標......

        中國未受刑事制裁證明

        Certificate without suffering criminal sanction (Go Abroad) SGWXJZi(2007)No. XXX Name Other Names Sex ID Card No. Present (Original) Residence Whether he......

        標準證明

        標準證明范文1 xx先生/女士/小姐自20xx年01月01日入職我公司擔任人力資源部人力資源助理職務,至20xx年xx月xx日因個人原因申請離職,在此間無不良表現(xiàn),經(jīng)公司研究決定,同意其離......

        四川省刑事立案量刑最新標準

        四川省刑事立案量刑最新標準 一、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條) (一)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