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文學名著和文化欣賞
[鍵入文檔標題] ——《西方文學名著和文化欣賞》作業(yè)
Fanqi
2011/11/2
3學院:核自學院
專業(yè):測控技術與儀器
姓名:范琪
教師:周毅老師
學號:20090601021
2《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后感
看完這部書之后為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忠貞不渝的愛情,特別是他們身上那種永不熄滅的人文主義精神,還有語言文字的藝術魅力感到一種心靈的震顫和憾動。古今中外的經典文學作品,描寫愛情生活的多如牛毛,譬如《牡丹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梁山伯與祝英臺》等等,從藝術表現(xiàn)的角度講,各有千秋,《羅密歐與朱麗葉》并不見得高出多少,但這部作品中所充溢著的那種人文主義精神卻是許多作品所匱乏或沒有的,這就顯示了這部作品的思想高度。
人文主義是人的一種生活觀、理想觀、價值觀,是人的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在任何時候都是人們應當努力去實踐和追求的,因此它是永恒的。今天,人類社會已進入21世紀,物質文明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但物質文明的高度發(fā)展并不等于精神文明的相應提升;相反,利己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等正在大面積地侵蝕著人類的精神生活。羅密歐和朱麗葉對人文主義精神的執(zhí)著追求,更顯示了他們作為人的一種尊嚴和價值,這正是劇本激動人心的地方。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里,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思想表現(xiàn)得最為充分,藝術性也最高。他的作品為資產階級的興起作了最有力的輿論準備。他的創(chuàng)作從思想和藝術上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了寫了大約十部喜劇,一部悲劇。他的喜劇主要不是諷刺社會現(xiàn)實,而是表現(xiàn)人文主義者的理想,歌頌愛情和友誼,宣揚個性解放、婚姻自由和個人爭取幸福的權利。同時,批叛門閥觀念、封建道德和封建壓迫的種種表現(xiàn),也揭示資本主義所暴露的一些丑惡。這一類喜劇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無事生非》《皆大觀喜》等。1595年創(chuàng)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惟一一部悲劇,但在思想內涵上則和這一時期的喜劇完全一致。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了愛情悲慘地死去了,但他們的愛情是那樣純潔而美麗,他們的愛情終于戰(zhàn)勝了封建壓迫和偏見,顯示了人文主義精神的蓬勃生命和最終勝利。
人文主義精神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劇本中的“靈魂”,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這兩個概念。文藝復興是指14—16世紀在歐洲許多國家先后發(fā)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運動。這個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重新得到發(fā)掘和重視,因而得名。最初開始于意大利,后來擴大到德國、英國、荷蘭等國家。在14、15世紀,由于城市手工業(yè)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在歐洲封建制度內部逐漸形成,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為旗幟,提出人道主義——即人文主義思想體系,反對中世紀的禁欲主義和宗教觀,擺脫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打倒作為神學和經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威和傳統(tǒng)教條。在自然科學方面也有極大發(fā)展,哥白尼的日心說,哥倫布等人在地理方面的新發(fā)現(xiàn),伽利略在數(shù)學物理方面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粉碎了陳舊的宗教觀念,促進了人們對宇宙、自然的新認識。在民族的形成過程中,逐漸產生了帶有民族特點的文化,建立了民族的統(tǒng)一語言。這一時期,歐洲的文學藝術有了長足發(fā)展,如但丁的詩歌、薄伽丘的小說、達·芬奇的繪畫、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蒙田的散文、莎士比亞的戲劇等等。人文主義是指貫穿于資產階級文化中的一種基本的價值理想和哲學觀念,即資產階級的人性論和人道主義。它強調以人為“主體”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質、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以及人的多種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的可能性。人文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其主流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和市民階級反封建、反中世紀神學和禁欲主義的新文化運動。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莎士比亞是如火如荼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的一位巨匠,他高昂的人文主義思想貫穿在他的整個戲劇創(chuàng)作中,《羅密歐與朱麗葉》強烈地體現(xiàn)了他的人文主義人生觀和理想觀。這個劇本之所以有那么長久的藝術魅力,就是因為其中灌注著飽滿的人文主義精神。
《羅密歐與朱麗葉》通過波瀾起伏的戲劇沖突,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優(yōu)美抒情的人物語言,描繪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愛情悲劇。男女主人公出生在兩個世代為仇的封建家族,他們在偶然的相會中一見傾心,卻根本不可能結合。他們求助于勞倫斯神父,神父同情和理解他們,秘密給他們舉行了婚禮。但封建家長凱普萊特卻要把女兒朱麗葉許配給少年貴族帕里斯,并強令馬上成婚。朱麗葉再一次求助于勞倫斯,神父贈以安眠藥讓她假死過去,以躲過這場劫難。羅密歐則因在格斗中殺死了凱普萊特夫人的內侄提伯爾特而受到了放逐曼多亞的懲罰。羅密歐得到妻子的“死訊”,悲痛萬分,抱了以死殉情的決心連夜返回維洛那,在朱麗葉的身邊服毒自殺。從昏迷中醒來的朱麗葉見丈夫已死,也飲毒、自刎死去。羅、朱的悲慘結局使雙方的家長看到了世仇的慘重代價,在親王的主持下言歸于好。從這個故事梗概中可以看出,凱普萊特和蒙太古兩位封建家長,代表了陳腐沒落的封建思想和傳統(tǒng),他們心胸狹窄、武斷專橫,無視青年人的自由和愛情,釀成了家族之間的仇恨和沖突,給所在的城市帶來了**,又自食其果失掉了自己的兒女。而羅密歐與朱麗葉,則代表了一種新的人文主義思想,他們同封建思想和傳統(tǒng)作著勇敢、機智的斗爭,盡管斗爭的結局是一場悲劇,但換來的卻是人文主義精神的勝利和弘揚,我們在悲劇中感受到的是莎士比亞那澎湃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當然,在這部劇作中,人文精神體現(xiàn)得最集中、最強烈的還是兩位年輕的主人公——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兩個人物,是作家寄托人文主義理想的藝術形象。羅密歐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卻沒有繼承封建傳統(tǒng)和思想,而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背叛了封建家庭,成為一個堅定的人文主義者;他真誠、勇敢,有文化、有能力,有一顆博愛之心;他追求一種自主、自由、美好的愛情生活,哪怕是“錯愛”了仇人的女兒,也毫不退縮;他沒有門戶之見,愛上了朱麗葉,就把凱普萊特的家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一心期望化解宿怨;他對愛情忠貞不渝,為了愛情和愛人,他甘愿被放逐他鄉(xiāng),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注重友情,在朋友被仇人所殺,他的愛情面臨“風險”的時候,他拔刀相助殺了仇人,卻使自己的愛情遭遇了一場“災難”,顯示了他的高尚品格。正是在家族矛盾、愛情磨難和朋友情誼等一系列故事發(fā)展中,他那人文主義者的精神和風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朱麗葉只是一個14歲的貴族小姐,但她勇敢、堅強、智慧,她沖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縛,大膽地愛上了羅密歐,并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給了情人;她深知羅密歐被放逐“回歸”無望,卻絕不愿與少年貴族帕里斯再結姻緣;她幾次用智謀騙過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服下安眠藥,都是為了實現(xiàn)她的美好愛情;她把愛情看得和生命同等重要,羅密歐一死,她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生死戀情,真是驚天地而泣鬼神。這種純潔、高尚、悲壯的愛情,使無數(shù)世俗的愛情顯得黯然失色。
第二篇:西方文學名著論文
品讀《巴黎圣母院》
讀高中時就聽語文老師談到過《巴黎圣母院》這部名著,當時只從老師口中得知,書中講的是一個丑陋的敲鐘人悲慘的一生。只因當時條件有限,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一看究竟。上大學后,我便給自己定下一個要求,每學期仔細讀一部名著,這學期的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如愿以償。
現(xiàn)在回憶當時看《巴黎圣母院》時的情景,還記憶猶新。我坐在一個安靜的角落里,書中的文字仿佛有一股魔力,將我牢牢吸引??赐旰笥X得全身酸軟,繃緊的神經頓時得到放松,這種感覺我想是很難讓人忘卻的。主要內容:該書講訴了一個被人遺棄的又丑又聾的孤兒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教士克洛德收養(yǎng)了。某日,克洛德看見在路上跳舞的吉卜賽姑娘愛斯梅拉達,對她著迷,并指使卡西莫多強行帶走愛斯梅拉達。正當他將要如愿以償時,巡邏的騎士隊長弗比斯聽到了她的呼救聲,趕來救下了愛斯梅拉達,并帶走了企圖擄走她的卡西莫多。愛斯梅拉達因此愛上了弗比斯??寺宓陆淌恐篮?,十分憎恨弗比斯,趁漆黑夜色作掩護,一刀捅暈了弗比斯,然后匆匆逃走。當官兵發(fā)現(xiàn)了昏死過去的弗比斯,以為是愛斯梅拉達殺死了他,因為案發(fā)當時只有愛斯梅拉達和他在一起,政府武斷地下了結論,并很快把愛斯梅拉達抓了起來審問。在審問期間,官兵發(fā)現(xiàn)弗比斯并沒有死,在向他了解情況時,弗比斯誤以為愛斯梅拉達就是想殺死他的兇手。于是政府有了證詞,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可是愛斯梅拉達一直沒有承認,在嚴刑拷打的驅迫下,她只好屈打成招。她被判死刑,就在行刑時,卡西莫多又大膽地將愛斯梅拉達救走并藏進巴黎圣母院中。乞丐幫為了帶走愛斯梅拉達,試圖沖進教堂,于是他們就和卡西莫多打起戰(zhàn)來,克洛德趁此時悄悄帶走了愛斯梅拉達。最后,愛斯梅拉達在司法宮廣場被絞死,卡西莫多知道她失蹤的真相后,將養(yǎng)父克洛德從教堂房頂傷心地推下……
尤其是作者對卡西莫多將副主教克洛德推下深淵的那段描寫令我印象深刻?!翱R莫多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把他從深淵中拖上來,可是他連看都不看他一眼。他凝望著河灘,凝望著絞刑架,凝望著埃及少女。聾子雙肘撐在欄桿上,就在副主教剛才站過的地方,目不轉睛地死盯著此刻他在世界上唯一的目標,紋絲不動,無聲無息,就像遭雷打電劈似的。他那只獨眼在此之前還只流過一滴眼淚,這時卻默默地淚流如河。”以及文章最后一句“人們要把他從他所摟抱的那具骨骼分開來時,他頓時化作了塵土”。當然里面還有許多精彩的片段,如愛斯梅拉達的母親先對女兒的痛恨(當時她不知道那是她女兒)到后來寧死不肯交出自己的女兒,母女之間感情的突然轉變再到后來的生死訣別,怎不讓人感到痛心?
文中吸引我的不僅有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還有作者煞費苦心地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內心活動的刻畫,還有周圍環(huán)境的描寫,讓我體會到經典作品的偉大之處。
第三篇:西方文學名著心得體會(共)
西方文學名著心得體會
兩個月的學習即將結束,對于《西方文學名著導讀》這門課程來說,收獲頗多。在這門課程中,主要是為我們介紹西方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但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提升個人文化素養(yǎng),這不能僅僅局限于對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了解與領悟,同樣應該對西方文學有所認識,文化是相通的,通過這兩個月來對《西方文學名著導讀》這門課程學習,我認為自己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的提升。
相對于中國文學來說,兩者之間最大的相同點就是文化都是對社會的折射與反映,這也是全世界文學的基本立足點,好的文學作品就應該給讀者留來深刻的映象并帶來反思,對社會發(fā)展以及文學發(fā)展起促進作用。
在《西方文學名著導讀》這門課程中,文學名著主要分為各種流派進行闡釋。通過一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學主義來進行分類介紹。在學習中,我認識了自古希臘羅馬文學到現(xiàn)代主義文學這幾千年來的各種文學思潮,在這些文學主義中,它們都各自帶著時代的烙印。
古希臘羅馬文學與希伯來文學時期,這時的文學藝術是豐富多彩、激情活潑的。神話、史詩和悲劇代表著古希臘文學的主要成就,古希伯來文學又被稱為圣經文學,以《圣經》為主,可以看做是一種宗教文學。這一時期的文學總的來說是西方文學的開端,為后來文學的不斷發(fā)展起著引導作用。
人文主義文學是文藝復興時期誕生的一種文學思潮。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絕大多數(shù)都具有強烈的人本意識,表現(xiàn)自我意識覺醒后人的精神個體的無限多樣性,作家倡導藝術模仿自然,把文學作為反映自然的鏡子,遵循寫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人文主義文學是這一時期歐洲文壇上占主導地位的文藝思潮。
古典主義文學形成并繁榮于法國。這一時期的文學具有3個特征,第一是政治上擁護中央王權主張國際統(tǒng)一,第二是創(chuàng)作原則上主張理性主義,第三是在歷史傳統(tǒng)上崇尚學習古典主義。這一時期的文學在多個領域都有建數(shù),但以戲劇成就最高。古典主義文學在今后成為全歐性的文學思潮。
啟蒙文學是18世紀歐洲文學的主潮。這一時期的文學帶有政論性和哲理性,現(xiàn)實主義色彩和平民精神,同時在形式上有革新,并出現(xiàn)了哲理小說。啟蒙文學從文學革命的角度提出了社會改革的強烈要求,對促進德國民族意識的覺醒起著積極作用。啟蒙文學為19世紀文學的繁榮準備了條件。
浪漫主義文學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這時的文學是張揚個性,崇尚自由的。浪漫主義文學崇尚自我,具有強烈的個人主義傾向,強調感情的抒發(fā),偏重理想的追求,有很強的主觀性,著力于表現(xiàn)自然景物和鄉(xiāng)間的淳樸生活,歌頌和贊美大自然,擅用夸張手法,追求強烈的藝術效果,重視民間文學和民族傳統(tǒng)。
現(xiàn)實主義文學則分為兩個階段,即十九世紀現(xiàn)實主義文學與二十世紀現(xiàn)實主義文學。
十九世紀現(xiàn)實主義文學以人道主義為武器,具有強烈的批評性,重視藝術描寫的客觀真實性,重視人與社會環(huán)境關系的描寫,以敘事文學為主。
二十世紀現(xiàn)實主義文學是對之前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繼承與發(fā)展。它繼承了傳統(tǒng)的人道主義,追問人的意義與價值,借鑒現(xiàn)代主義的藝術手法,豐富了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藝術表現(xiàn)力。
現(xiàn)代主義文學是由多種流派組成的文學思潮。突出的表現(xiàn)異化主題,強調表現(xiàn)內心生活和心理真實,具有主觀性和內傾性,運用象征隱喻的神話方式追求藝術的深度模式,提倡以丑為美。
西方文學在不斷的發(fā)展,于創(chuàng)新中不斷提升,用文字表現(xiàn)社會,用情感觸動讀者,時代促進文學,文學影響社會。
第四篇:《英美文學名著欣賞》教學大綱
《外國文學名著欣賞》教學大綱
學時學分
適用專業(yè)課程性質
一、課程的地位與作用
《外國文學名著欣賞》是專門為非英語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選修課程。該課程旨在幫助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了解英美社會、文化發(fā)展的脈絡,以及英美社會發(fā)展各個階段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具體體現(xiàn)。同時,在學習該課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從文學的角度了解英語語言發(fā)展概況及英語語言表達的各種形式,從而提高學生對目的語的感性認識,掌握語言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為培養(yǎng)跨世紀綜合素質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課程的教學目的與基本要求
通過課程的傳授使學生了解英美文學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和文學思潮流派的基本內容以及演變情況,對英美文學各個發(fā)展階段主要作家的生平、創(chuàng)作道路、主要作品、思想、藝術特點、成就及意義有一個宏觀的了解。通過對不同題材及體裁作品的閱讀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和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掌 握文學批評的基本方法,不斷提高對文學作品的自學欣賞能力,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 提高。
三、課程內容
英國文學部分美國文學部分
第一章 中世紀文學第一章概述
1、中世紀文學
1、美國文學的發(fā)展
2、喬叟——英國文學之父及其《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二章 前浪漫主義時期
第二章文藝復興時期文學
1、前浪漫主義
1、文藝復興及人文主義
2、華盛頓 歐文及其作品
2、莎士比亞及其作品
3、培根及其作品第三章后浪漫主義時期
1、后浪漫主義
第三章浪漫主義時期
2、霍桑和他的《紅字》
1、英國的浪漫主義
2、羅伯特 彭斯第四章現(xiàn)實主義時期
3、華茲華斯
1、美國的現(xiàn)實主義
2、馬克 吐溫及其作品
第四章 維多利亞時期文學
3、歐 亨利及其作品
1、歷史背景
2、簡 奧斯丁及其作品第五章現(xiàn)代主義文學
2、狄更斯及其作品創(chuàng)作
1、美國的現(xiàn)代主義
2、海明威及其作品
第五章 二十世紀英國文學
3、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
1、現(xiàn)代主義
2、現(xiàn)代派小說
3、勞倫斯及其作品
四、課程時間安排
該課程總學時為32節(jié),其中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各占16課時。英國文學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章——2節(jié);第二章——4節(jié);第三章——3節(jié);第四章——4節(jié);第五章——3節(jié)。美國文學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章——2節(jié);第二章——3節(jié);第三章——3節(jié);
第四章——4節(jié);第五章——4節(jié)。
五、必要的說明
1、課程英文名稱:An Appreci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2、主要教材及參考書:《英國文學史》,陳嘉著,商務印書館出版。
《英國文學選讀》,楊豈深,孫銖編,上海譯文出版社。《英美文學選讀》,桂揚清著,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睹绹膶W簡史》,常耀信著,南開大學出版社。
《美國文學教程》,胡蔭同,劉樹森著,南開大學出版社。
第五篇:西方美術作品欣賞
嶺南文化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就到了第九周,《西方美術作品欣賞》這門選修也接近了尾聲。再回首,發(fā)現(xiàn)自己也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對一些美術作品也有了一些了解,老師講得也很專業(yè),只是課堂上的氣氛不夠活躍罷了。論文還沒寫,多少讓人感到焦慮,所以周末約了幾個朋友一起到嶺南印象園游覽了一遍,來體驗一下地道的嶺南文化。星期六早上九點,和朋友騎車來到嶺南印象園,買了門票后,我們從南門開始進入,觀看了嶺南話劇、陸豐皮影戲及粵劇折子戲等精彩表演,將這個4A級旅游景點一覽無余。下面是我從網上找的對嶺南印象園的一些介紹。
嶺南印象園位于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南部,原練溪村的區(qū)域內,總占地面積 16.5 公頃,是集觀光、休閑、娛樂、餐飲、購物,體驗嶺南鄉(xiāng)土風情和嶺南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區(qū)。
嶺南印象園中富有特色的街巷、宗祠、民居和店鋪等,充分展現(xiàn)了嶺南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景區(qū)突出原生的嶺南文化和鄉(xiāng)土景觀,復原嶺南民間繁榮生活場景,將成為以嶺
南建筑完整、民間文化深厚、田園鄉(xiāng)村風情濃郁,成為現(xiàn)代人了解嶺南古文化的窗口,嶺南人回味溯源本土文化的沃土,外地人短時間了解嶺南文化的課堂,滿足了廣大游客一天了解嶺南民間千年古文化的心愿。
嶺南印象園是典型的嶺南傳統(tǒng)風格建筑群落。民居依水而建,或窄門高屋,或鑊耳高墻。悠長的青云巷、古樸的趟櫳門、壯觀的蠔殼墻、精致的滿洲窗,小溪蜿蜒,池塘清澈,處處散發(fā)著嶺南水鄉(xiāng)的韻味。
嶺南印象園匯聚了大量的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許多工藝美術大師和傳承人的展示下,您可以親眼看到親身體會到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如廣繡、珠繡、廣彩、木雕、欖核雕、牙雕、灰雕、木雕、石雕、粱雕,端硯、粵劇、佛山剪紙、佛山陶瓷、黃振龍的百年老店等等,除了參觀之外,許多民間手工藝的大師還現(xiàn)場授藝,教游客現(xiàn)場制作,這些凝聚了眾多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心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嶺南印象園可以找到你對懷舊的所有要求,兒時的鐵皮玩具,、小人書,再次體驗滾鐵環(huán),打陀螺,扔沙袋,彈波子,我們還有西洋鏡、雞公欖、飛機欖、荔灣湖畔的小船滑梯、西關木屐、燒玻璃、畫糖畫、捏面人、吹糖人、陶笛、草編、剪紙、做米餅、織布、廣式涼茶,讓您也過足懷舊癮。還有真實場景還原的巡捕房、老衙堂、老報館、老藥店、老影院應有盡有,就等您來賞玩
喜歡特別的您也可以在這里找到樂趣,除了奇趣青瓦屋外,還有以傳統(tǒng)嶺南民居改造的阿凡達系列的潘多拉小屋,伸手不見五指的彈丸之地卻用熒光刻畫出無限寬闊的潘多拉星球風光。
除了建筑特色和人文環(huán)境外,嶺南傳統(tǒng)節(jié)慶節(jié)目也是少不了,嶺南印象園新推出的大型衍生態(tài)歌舞集“印象嶺南”里囊括了舞獅舞龍、菠蘿雞鳴,賽龍奪錦、祭華光帝、搶包山等傳統(tǒng)嶺南文化項目,讓我們從節(jié)目中感受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除此之外,還原傳統(tǒng)婚嫁儀式的互動式繡球招親,陸豐皮影戲,五華提線木偶戲,嶺南雜耍,嶺南絕技,活人雕塑等天天上演,讓歡樂祥和的伴隨大家左右。
嶺南的傳統(tǒng)食俗當然不能少,我們準備了湯圓酒糟,盆菜年糕,還有傳統(tǒng)考究的艇仔粥、及第粥,原汁原味的云吞面、牛腩粉、布拉腸,鮮嫩豆腐花,爽口缽仔糕,大良雙皮奶,潮汕功夫茶??應有盡有,練溪茶樓還供應廣式茶點,一盅兩件,嶺南美食俯拾皆是。
廣州嶺南印象園
嶺南特色禮品一應俱全,除了廣東特色的工藝品如廣繡、廣彩、骨雕、欖雕、木雕、石灣陶瓷、剪紙等等外,我們還有各式各樣的廣東土特產,如廣州的雞仔餅、沙彎姜埋奶,佛山的盲公餅、大良磞砂,梅州的客家娘酒、菊花糕,河源的五指毛桃、酸蘿卜,珠海的蠔油、粉葛??另外,現(xiàn)做現(xiàn)賣的小磨香油、自家釀制的廣東米酒、古色古香的油紙傘、惟妙惟肖的西關公仔、古典雅致的西關木屐等,都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景區(qū)文化
嶺南印象園是典型的嶺南傳統(tǒng)風格建筑群落。民居依水而建,或窄門高屋,或鑊耳高墻。悠長的青云巷、古樸的趟櫳門、精致的滿洲窗,小溪蜿蜒,池塘清澈,處處散發(fā)著嶺南水鄉(xiāng)的韻味。
形狀獨特的鑊耳墻又名鍋耳墻,因其形狀與菜鍋的手柄相似得名。在元明清時代,只有擁有功名的人才有此資格建造,官位大小決定鍋耳的高低。民間還有一種傳說:修鍋耳墻可以保佑子孫當官,蘊涵富貴吉祥豐衣足食。鍋耳墻后又稱為“鰲頭墻”,有“獨占鰲頭”的寓意。
簡易耐用的蠔殼墻是練西村居民的日常建材。練溪村依山傍江,村民就地取材使用蠔殼建房或建圍墻。墻心采用石塊,外墻用黃泥加石灰,然后把蠔殼斜著貼上,在保持美觀的同時,又可讓雨水排流通暢。此外,蠔殼墻因其結構材料特點更具堅固耐用、冬暖夏涼、防火防臺風等優(yōu)點,為村民喜愛,并成為嶺南建筑特色。
祠堂是封建社會家族觀念濃厚的反映。練溪村曾生活著幾大姓氏的家族,目前保留下來比較典型的是霍氏大宗祠和蕭氏宗祠。這些祠堂包含了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等傳統(tǒng)工藝,凝聚了眾多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心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個人感覺嶺南印象園的建筑風格古樸自然,有種懷舊的味道,同時又讓人感慨時光流逝的悲傷,仿佛是昨日的的一場夢,又重現(xiàn)在眼前。夕陽下,找個人一起漫步于其中也算是一種浪漫吧。古色古香的印象園的古樸與典雅是它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最讓我喜歡的原因,身在廣工久了人也變得有點煩躁,今日一游讓人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喜歡它的風格,更喜歡它的自然。
《西方美術作品欣賞》這門課即將結束,有種失落,也許是因為我還有很多不會,不過還是很感謝老師能帶領我們去體會豐富精彩的藝術世界。雖然這門課程結束了,但我還是會一如既往的喜歡西方美術,一如既往的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