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熱作模具鋼3Cr3Mo3VNb鋼的特性與應用舉例[小編整理]

      時間:2019-05-12 12:00:39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熱作模具鋼3Cr3Mo3VNb鋼的特性與應用舉例》,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熱作模具鋼3Cr3Mo3VNb鋼的特性與應用舉例》。

      第一篇:熱作模具鋼3Cr3Mo3VNb鋼的特性與應用舉例

      熱作模具鋼3Cr3Mo3VNb鋼的特性與應用舉例

      ⑴模具鋼特性國產超高韌性熱作模具鋼,該鋼的Mo量也為3%(范圍為2.70~3.20%),Si的量≤0.60%,其性能優(yōu)良的一個原因也緣自 低Si高Mo,是為解決航空材料熱鍛模具問題,在吸取國外有關的Cr13-Mo3-V型熱作模具鋼優(yōu)點的基礎上研制的。

      從化學成分上看,這是屬于Cr13-Mo3-V型熱強鋼,鉬含量是H13平均鉬含量的2倍,Nbd 在3Cr3Mo3VNb鋼中與碳形成穩(wěn)定性很高的NbC化合物,Nb不僅有抑制奧氏體晶粒長大、細化晶粒的作用,而且可以顯著提高鋼的熱強性,并有助于提高基體的韌性。

      該鋼與國際中所列的所有熱模具鋼的碳含量相比,它是最低的,所以其塑性、韌性和耐冷熱疲勞性要比其他鋼種要高,雖然該鋼經熱處理后在常溫下的硬度并很高,但它在使用狀態(tài)下的熱強度卻保持很好,這是與其Cr13-Mo3-V的合金化組分分不開的。在高于600℃時,該鋼比4Cr5MoSiV1、4Cr5W2VSi、3Cr2W8V鋼具有更高的高溫強韌性、熱穩(wěn)定性、熱強性、耐磨性和抗熱疲勞性能,冷熱加工性能好。

      ⑵供貨狀態(tài)退火態(tài)。

      ⑶化學成分(質量分數(shù),%)C 0.24~0.33、Cr 2.60~3.20、Mo 2.70~3.20、V 0.60~0.80、Nb 0.087~0.15、Si≤0.60、Mn ≤0.35、P≤0.030、S0.030。

      ⑷淬火、回火規(guī)范淬火溫度1060℃,油淬,回火溫度600℃、570℃各一次。⑸典型應用舉例

      ①用該鋼制作的模具鍛造GCr15時,壽命是3Cr2W8V的5倍;用做軸承內套沖頭模具鍛造35號鋼時,壽命曾超過3Cr2W8V的十多倍。

      ②自采用該鋼制作軌頭模后,不僅模具壽命大為提高,而且成本降低。

      ③用于制作鋁型材料行業(yè)擠壓模具,其壽命遠高于H13鋼,原采用3Cr3Mo3VNb鋼制作擠壓槍、喂料板等模具,用于生產鋁管,模具表面工作溫度在500℃左右,超過進口的H13鋼模具鋼。

      ④用該鋼制作高速熱輸送滾輪,安裝在生產φ20的建筑螺紋鋼軋機生產線上,比原滾輪提高使用壽命5~8倍。

      ⑤用其制作的生產無縫鋼管穿孔頂頭也充分地證明了它的熱強性高的特點,與3Cr2W8V鋼和H13鋼相比較,其頂頭模具可生產的無縫鋼管數(shù)量之比為6:3:2.⑥采用該鋼釬肩擠壓模的壽命是原采用的5CrNiMo鋼的6倍。

      ⑦高溫耐熱鋼螺栓采用該模具鋼,在它們的應用條件下,超過高速鋼W18Cr4V。⑧用該鋼制作的各種類型模具用在模鍛錘、摩擦壓力機、環(huán)軋機以及等溫鍛等鍛造設備上,用以鍛壓各種合金結構鋼、不銹耐熱鋼、高溫合金和鈦合金等產品。

      ⑨在鍛造高溫合金和不銹耐熱鋼時,鍛模壽命達到4Cr5W2VSi鍛模壽命的2倍,5CrNiMo鍛模壽命的5倍;鍛造GCr15鋼時,其鍛模壽命是3Cr2W8V我,鋼鍛模的5倍以上。

      第二篇:輕資產模式與舉例應用

      輕資產商業(yè)模式與舉例應用

      武漢東湖學院管理學院2010級電子商務 鐘向宇

      摘 要:輕資產商業(yè)模式即拋棄龐大的生產制造過程及下游物流配送系統(tǒng),僅僅保留核心的銷售部分,其余所有部分外包。應用電子商務互聯(lián)網技術和電話通信技術完成銷售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其結果是大大縮減了費用開支門檻明顯降低。效率將大大提高。但是對于上下游的控制不能很好的把握。同時,由于沒有很好的渠道建設,企業(yè)必須完全依靠廣告提高知名度。在企業(yè)文化建設中由于不能很好的與用戶相互交流,不能及時得到用戶關于產品的感知度。增大企業(yè)對客戶認知的難度。

      關鍵詞: 輕資產商業(yè)模式

      企業(yè)文化

      客戶感知度

      廣告

      正 文:

      一、輕資產商業(yè)模式

      麥肯錫咨詢公司曾給光明乳業(yè)公司戰(zhàn)略規(guī)劃時提出輕資產的商業(yè)模式:以很少的投入資金通過互聯(lián)網等先進媒體首先迅速壯大起來。并且通過扔掉龐大的、笨重的上游制造業(yè)下游物流業(yè)專注于中間銷售、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等即為典型的輕資產商業(yè)模式。輕資產運營的模式可以降低公司資本投入,特別是生產領域內大量固定資產投入,以此提高資本回報率。

      輕資產商業(yè)模式突出內容是輕資產。具有門檻低、公司運轉方便等。資產運營是一種以價值為驅動的資本戰(zhàn)略,是網絡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企業(yè)戰(zhàn)略的新結構。輕資產運營必須根據(jù)知識管理的內容和要求,以人力資源管理為紐帶,通過建立良好的管理系統(tǒng)平臺促進企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在某些方面可以“輕”,但是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其獨特的商業(yè)模式決定其特點。主要有:

      (一)投入小產出大。作為輕資產模式的典型,凡客誠品2007年以最初的475萬成立,不到4年創(chuàng)造出市值32億美元的成績,不得不引起驚嘆。當然,這得益于良好的市場細分,同時市場空間足夠大。

      (二)產品必須具有高附加值。由于在輕資產公司一般都是需要通過迅速占領市場的同時獲得市場認可。而傳統(tǒng)品牌都是在通過數(shù)年積淀在公眾心目中留下印象。所以,輕資產模式下的公司在產品方面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且有高附加值,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

      (三)品牌價值要高。品牌價值是一個企業(yè)的靈魂。塑造一個好的品牌需要多年的時間,而輕資產模式下的品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讓一個企業(yè)廣為人知。而品牌知名度打開了并不代表該產品具有很高的品牌價值。

      二、對于輕資產模式的運營,有一系列要素

      (一)運營輕資產的基礎:核心競爭力。精準地得知自己的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才能知該怎么去專注、該怎么去放棄、依托什么去運營、運用什么方法手段去進行市場擴張。光明乳業(yè)正是因為具備了突出的營銷能力和品牌優(yōu)勢,同時在得到了市場甚至競爭對手的認同,才成功實現(xiàn)低成本擴張和輕資產運營。

      (二)運營輕資產的基礎:知識。以智力資本等作為基礎,企業(yè)才能夠在市場運營中運用杠桿,以小博大。任何企業(yè)在研發(fā)能力、管理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營銷能力、公關能力、文化能力、整合能力等歸根到底都是知識。

      (三)運營輕資產的利器:品牌。品牌是形態(tài)上的無形資產。它不出現(xiàn)在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但品牌卻能夠集中體現(xiàn)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是最具價值的輕資產。

      (四)運營輕資產的主要手段:業(yè)務外包。要實現(xiàn)輕資產運營就必須實現(xiàn)業(yè)務外包。

      (五)運營輕資產的要務:質量控制。業(yè)務外包由于不能親自控制產品質量,在生產過程中對于供應商的選擇嚴格把關是很重要的。

      (六)運營輕資產的關鍵:業(yè)務整合。輕資產運營的過程中包含著大量復雜的業(yè)務外包。因此業(yè)務整合就顯的尤為重要了。

      (七)運營輕資產的捷徑:價值鏈定位。

      三、輕資產模式的發(fā)展方向與面臨問題

      對于各式各樣企業(yè)來說,輕資產模式下的企業(yè)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其中門檻低是最為關鍵的因素。由于門檻低的特點一大批的公司開始進入。小米手機、鉆石小鳥等互聯(lián)網企業(yè)。

      (一)對于低成本的宣傳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包括移動互聯(lián)網上,因此互聯(lián)網和移動互聯(lián)網平臺是輕資產模式的最主要推廣途徑。這里主要體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的獨特性:互聯(lián)網作為一種獨特的資源共享平臺,使得用戶可以通過很簡便的方式獲得最新的信息。

      (二)企業(yè)的發(fā)展在更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其核心業(yè)務的成敗。輕資產運營企業(yè)通過整合企業(yè)內外各種資源將一些很難形成明顯競爭力的環(huán)節(jié)外包,將企業(yè)的資金和精力集中于核心業(yè)務。比如核心技術研發(fā)、品牌提升、市場拓展等。從而極大地提升本企業(yè)的核心競爭,使企業(y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長久地立于不敗之地。

      (三)而由于輕資產模式下的企業(yè)對于具有投資低廉的特點,在管理方面容易存在誤區(qū)。主要體現(xiàn)在:輕經濟模式拋開了上下游產業(yè),發(fā)展獨立核心產品,就容易導致在上下游出現(xiàn)問題。

      (四)對于這一模式下的企業(yè)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市場細分足夠細。把市場細分到不可再細分程度。在公平的原則上面,搶占傳統(tǒng)份額,獲得市場認可。凡客誠品作為第一家在互聯(lián)網服裝品牌迅速獲得了巨大的利潤空間和市場份額。鉆石小鳥是第一家在互聯(lián)網上面賣鉆石產品的公司,迅速占領了市場份額。

      四、輕資產模式下的互聯(lián)網公司應用舉例

      關于凡客誠品:凡客在發(fā)展初期在充分應用輕資產模式發(fā)展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在之后直到現(xiàn)如今卻面臨了一系列的問題。凡客誠品從2007年以474萬創(chuàng)立2008年銷售額1.6億再到2010年20億。發(fā)展尤其迅速。但是在2011年的預計銷售額100億中廣告投資達到10億。在資本市場不景氣等一系列因素下凡客100億銷售額落空,因此債務危機加重導致了一些列問題。時到今日,凡客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服裝品牌了。VANCL.COM已經作為電商平臺,參與電子商務的一系列活動。比如:價格拼殺,瘋狂燒錢。已經完全忘記自己是互聯(lián)網品牌而轉型到互聯(lián)網平臺中。如今凡客的產品線已經越來越臃腫,并且其中較多產品都是瘦狗業(yè)務,嚴重制約企業(yè)發(fā)展。比如凡客的自營化妝品業(yè)務妙稞。

      同時,凡客的售后服務體系做的很龐大,但是反映出來的問題依然是與用戶交流不夠,信息反饋不夠準確及時。

      在關于小米手機的運營中,雷軍在質量控制方面很下功夫。同時售后服務做的較好。但是在智能手機越來越廉價的今天,小米手機所剩下的機會也不是很多。因此,拓展開小米盒子、小米電視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孫黎 朱武祥 《輕資產運營》 [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2]黃金火 《市場營銷學》 [M]上海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0年9月版 [3]馮英健 《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 [M]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6月版 [4]金永生 《市場營銷管理》[M]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3-9-1 [5]海恩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M] 北京 世界圖書出版社 2012-3-1 [6]百度百科.凡客誠品.[D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278486.htm

      第三篇:復數(shù)知識點梳理與應用舉例

      復數(shù)知識點梳理與應用舉例

      【知識點歸納】

      1、復數(shù)集

      ???整 數(shù)有 理 數(shù)????實數(shù)(b?0)??分 數(shù)??復數(shù)a?bi(a,b?R)?小數(shù))?無理數(shù)(無限不循環(huán)

      ? 虛 數(shù)(a?0)?虛 數(shù)(b?0)?純???非 純 虛 數(shù)(a?0)?

      應特別注意,a=0僅是復數(shù)a+bi為純虛數(shù)的必要條件,若a=b=0,則a+bi=0是實數(shù)

      2、復數(shù)的四則運算

      若兩個復數(shù)z1=a1+b1i,z2=a2+b2i,(1)加法:z1+z2=(a1+a2)+(b1+b2)i;

      (2)減法:z1-z2=(a1-a2)+(b1-b2)i;

      (3)乘法:z1·z2=(a1a2-b1b2)+(a1b2+a2b1)i;

      (4)除法:z1(a1a2?b1b2)?(a2b1?a1b2)i; ?22z2a2?b

      2(5)四則運算的交換率、結合率、分配率都適合于復數(shù)的情況。

      (6)特殊復數(shù)的運算:

      ① i(n為整數(shù))的周期性運算;②(1±i)2=±2i;

      ③ 若ω=-n13+i,則ω3=1,1+ω+ω2=0.223、共軛復數(shù)與復數(shù)的模

      (1)若z=a+bi,則?a?bi,z?為實數(shù),z?為純虛數(shù)(b≠0).(2)復數(shù)z=a+bi的模,|a

      且z??|z|2=a2+b2.注:復數(shù)a+bi的共軛復數(shù)是a-bi,若兩復數(shù)是共軛復數(shù),則它們所表示的點關于實軸對稱。若b=0,則實數(shù)a與實數(shù)a共軛,表示點落在實軸上。

      4、復數(shù)a+bi的模的幾何意義是指表示復數(shù)a+bi的點到原點的距離。

      【學法指導】

      1、在運用復數(shù)的基本概念解題時,應掌握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內容:

      (1)理解復數(shù)的分類;

      (2)兩復數(shù)相等的充要條件是它們的實、虛部分別相等;

      (3)實數(shù)的共軛復數(shù)是其本身;

      (4)注意把復數(shù)問題實數(shù)化。

      2、應熟練掌握復數(shù)的代數(shù)形式以及利用代數(shù)式的運算法則進行四則運算;在運算過程中記住一些常見性質及結論,簡化運算。

      【典型例題】

      2m2?3m?2例

      1、當m為何實數(shù)時,復數(shù)z=+(m2+3m-10)i; 2m?2

      5(1)是實數(shù);(2)是虛數(shù);(3)是純虛數(shù).

      解:此題主要考查復數(shù)的有關概念及方程(組)的解法.

      ?m2?3m?10?0(1)z為實數(shù),則虛部m+3m-10=0,即?,2m?25?0?

      2解得m=2,∴ m=2時,z為實數(shù)。

      ?m2?3m?10?0(2)z為虛數(shù),則虛部m+3m-10≠0,即?,2m?25?0?2

      解得m≠2且m≠±5.當m≠2且m≠±5時,z為虛數(shù).

      ?2m2?3m?2?0?(3)?m2?3m?10?0,?2?m?25?0

      11解得m=-, ∴當m=-時,z為純虛數(shù). 22

      詮釋:本題應抓住復數(shù)分別為實數(shù)、虛數(shù)、純虛數(shù)時必須具備的相應條件,還應特別注

      意分母不為零這一要求.

      2、(1)使不等式m2-(m2-3m)i<(m2-4m+3)i+10成立的實數(shù)m=.解:此題主要考查復數(shù)能比較大小的條件及方程組和不等式的解法.

      ∵ m2-(m2-3m)i<(m2-4m+3)i+10, 且虛數(shù)不能比較大小,?m2?10?|m|?10???,解得?m?0或m?3,?m?3.∴?m2?3m?0

      ?2?m?3或m?1m?4m?3?0???

      當m=3時,原不等式成立.

      注:本題應抓住復數(shù)能比較大小時必須都為實數(shù)這一條件。

      (2)已知z=x+yi(x,y∈R),且 2x?y?ilog2x?8?(1?log2y)i,求z.

      解:本題主要考查復數(shù)相等的充要條件及指數(shù)方程,對數(shù)方程的解法.

      ?2x?y?8?0?x?y?3∵ 2?ilog2x?8?(1?log2y)i,∴?,∴?,?xy?2?log2x?1?log2y

      ?x?2?x?1解得?或?, ∴ z=2+i或z=1+2i. ?y?1?y?2x?y

      注:本題應抓住復數(shù)相等的充要條件這一關鍵點,正確、熟練地解方程(指數(shù),對數(shù)方程)。例

      3、若復數(shù)z滿足z=1?ti(t∈R),求z的對應點Z的軌跡方程. 1?ti

      解:此題主要考查復數(shù)的四則運算,點的軌跡方程的求法等.

      1?ti(1?ti)21?t22t設z=x+yi,(x, y∈R),∵ z==??i,1?ti(1?ti)(1?ti)1?t21?t

      2?1?t2

      x??2?1?t∴ ?,消去參數(shù) t,得x2+y2= 1,且x≠-1.

      ?y?2t

      ?1?t2?

      ∴ 所求z的軌跡方程為x2+y2=1(x≠-1).

      詮釋:解此題應抓住復數(shù)相等的充要條件,從而得到參數(shù)方程,消去參數(shù),或者利用模的定義和性質,求出|z|即可.

      【模擬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設條件甲:x=0,條件乙:x+yi(x,y∈R)是純虛數(shù),則()

      A、甲是乙的充分非必要條件B、甲是乙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C、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條件D、甲是乙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

      2、已知關于x的方程x2-(2i-1)x+3m-i=0有實根,則實數(shù)m應取的值是()

      111B、m≤-C、m= 441

      2?2?i

      3等于()?1?2iA、m≥- D、m=-1 1

      2A、0B、1C、-1D、i4、設f(z)=|1+z|-,若f(-)=10-3i,則z等于()

      A、5+3iB、5-3iC、-5+3iD、-5-3i5、方程x2+(k+2i)x+2+ki=0至少有一實根的條件是()

      A、-22≤k≤22B、k≤-22或k≥2

      2C、k=±22D、k≠226、若2+3i是方程x2+mx+n=0的一個根,則實數(shù)m,n的值為()

      A、m=4,n=-3B、m=-4,n=1

      3C、m=4,n=-21D、m=-4,n=-

      5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7、已知下列命題:

      (1)在復平面中,x軸是實軸,y軸是虛軸;

      (2)任何兩個復數(shù)不能比較大??;

      (3)任何數(shù)的偶次冪都是非負數(shù);

      (4)若 t+si=3-4i,則 t=

      3、s=-4.

      其中真命題為.

      1||=-1+2i,則z29、設z∈C,|z|=1,則|z+3+i|的最大值為

      8、若復數(shù)z滿足z+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題,共50分)

      10、設z是純虛數(shù),求復數(shù)z對應的點的軌跡方程. z?

      111、已知復數(shù)z滿足|z|=5,且(3+ 4i)z是純虛數(shù),求z.

      試題答案

      1、B7、(1)

      8、-

      2、C3、A4、B5、C6、B 8+2i39、310、解:此題主要考查復數(shù)的有關概念及性質,四則運算和點的軌跡方程的求法.

      zzzz??0, 是純虛數(shù),∴()??0,即z?1?1z?1z?1z?

      12z??z??0,∴∴2z+z+=0,(z≠0,z≠-1),(?1)(z?1)∵

      設z=x+yi,(x,y∈R),2(x2+y2)+2x=0(y≠0)

      ∴(x+1221)+y=(y≠0)即為復數(shù)z對應的點的軌跡方程. 2

      4詮釋:解此題應抓住虛數(shù)的定義和共軛復數(shù)的性質,利用運算法則進行求解。

      11、解:此題主要考查復數(shù)的有關概念,復數(shù)的運算,模的定義及計算.

      設 z=x+yi(x, y∈R),∵|z|=5,∴x2+y2=25,又(3+4i)z=(3+4i)(x+yi)=(3x-4y)+(4x+3y)i是純虛數(shù),∴ ??x?4?x??4?3x?4y?0或?,聯(lián)立三個關系式解得?,y?3y??3??4x?3y?0?

      ∴ z=4+3i或z=-4-3i.

      第四篇: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問題歸納及應用舉例

      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問題歸納及應用舉例

      一、1、社會調查研究的對象首先是社會的基本要素,另外還有形形色色、種類繁多的具體對象。

      2、社會調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對社會的影響,主要是看人口的數(shù)量、質量、密度等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社會調查研究分析和研究分析的研究社會對人口的影響,則主要是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對人口的構成和人口過程的影響。

      3、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的歷史實踐中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部分內容。狹義的文化專指后者。社會調進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狹義的文化。

      4、社會調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對象有個人、初級社會群體社會組織、階級和階層、民族、社區(qū)行為、社會產品等。

      5、社會調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描述事實、解釋現(xiàn)象和探索本質、科學預測和對策研究。

      6、直到奴隸社會的科學中心轉移到古希臘之后,才逐漸產生了以認識社會為目的的經驗的社會調查研究方法。

      7、近代社會調查產生于資產階級革命后的西歐,發(fā)展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

      8、英國哲學家培要的經驗論,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盧梭等的社會政治觀點,法國社會學家孔德的實證主義,德國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各個階級、各個派別的近代社會調查研究提供了系統(tǒng)化、學科化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

      9、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社會調查研究的數(shù)理化傾向日趨明顯,推動了社會調查研究向定量化進步。

      10、社會調查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類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則等。

      11、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結合是社會調查研究的最佳形式,這樣才能更加深入、準確地認識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事物。

      12、普查一般分伙一次性普查和常規(guī)性普查兩類。13、20世紀初期,抽樣方法逐漸發(fā)展起來,與問卷法和統(tǒng)計分析結合在一起,形成投擲調查,成為現(xiàn)代社會調查研究的主要標志。

      14、我國在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長期使用著一種通過個案說明總體性質的調查方式,并賦予它一個特殊稱謂,即典型調查。

      15、社會調查研究準備階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確定課題、設計調查方案與具體準備。

      16、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理論是指社會調查研究的指導思想和有關社會調查研究對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則和公式等。

      17、各種具體的資料收集方法是調查方法的核心內容,可分為兩大類,即直接調查方法和間接調查方法。

      18、在社會調查研究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必須防止只重現(xiàn)象或只重理論這兩種傾向。

      19、縱貫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趨勢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三是追蹤研究。20、社會調查研究課題的產生必須根據(jù)理論和實際的需要以及現(xiàn)實可行性而定。

      21、社會調查研究的觀點具體由概念和變量、命題和假設等理論要素聯(lián)系而成。

      22、社會調查研究無論是核心概念還是一般概念,都可劃分為具體概念和抽象概念兩種。社會調查研究涉及并關注的許多概念都是后者。

      23、自變量是指能夠影響其它變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自身產生變化的變量。而因變量是指不能影響其它變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響而變化的變量。

      24、變量間的相互關系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變量之間的相聯(lián)系的性質,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因果關系和相關關系。

      25、假設可由理論演繹得到,或由經驗觀察得到。

      26、社會調查研究中的命題一般就表現(xiàn)為觀點或邏輯上的判斷。

      27、社會調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邏輯分析、經驗判斷和試調查三種。

      28、在社會調查研究中,需要對概念的變量進行度量,這就要將抽象定義轉化為操作定義。

      29、界定概念的方式有兩種,即抽象定義和操作定義。后者就是通過一些具體的、可測量的指標對概念所作的說明。

      30、有效的測量規(guī)則必須符合三個條件,即準確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31、信度是指測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測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測量結果的可靠。

      32、測量的效度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測量的效度,第二,方法的效度。

      33、測量的效度又有兩層含義,即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項測量的方法、資料和結論對該測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則是指一項測量的結論在普遍應用時的有效 性。

      34、信度和效度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35、可信且有效的測量是優(yōu)秀的測量,是社會調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36、在現(xiàn)代社會中,抽樣與問卷方法、計算機技術、統(tǒng)計分析方法相結合,形成了社會調查研究的最主要關型,即抽樣調查。

      37、抽樣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辯證唯物主義個別與一般的理論的建立在概率論基礎上的大數(shù)定律與中心極限定律決定的。

      38、抽樣誤差是用樣本統(tǒng)計值去估計總體參數(shù)值時所出現(xiàn)的誤差。

      39、總的來說,各種抽樣都可以歸為概率抽樣與非概率抽樣兩大類。40、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直接抽樣法、抽簽法和隨機數(shù)表法。

      41、按照確定分層樣本數(shù)量的不同方式,分類抽樣分為比例分類抽樣和非比例分類抽樣兩種。

      42、主觀抽樣是調查者根據(jù)研究的目標和自己主觀的分析,來選擇和確定樣本的方法。它又可分為印象判斷抽樣和經驗判斷抽樣兩種。

      43、統(tǒng)計學中通常以30個單位為界,把樣本分為大樣本和小樣本。但社會調查研究中的樣本規(guī)模至少不能少于100個單位。

      44、按照簡明的文獻分類方法,零次文獻和一次文獻稱作原始文獻、直接文獻或第一手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稱作間接文獻、第二手文獻或次級文獻。

      45、按照資料來源的不同,文獻可分為個人文獻、社會組織文獻、大眾傳播媒介文獻和官方文獻。

      46、文獻檢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獻檢索、計算機文獻檢索和參考文獻查找法。

      47、目前,搜集文獻的渠道主要有個人、機構和互聯(lián)網三種。

      48、傳統(tǒng)的記錄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獻的記錄方法,主要有:標記、批注、編制綱要和撰寫札記等。

      49、文獻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計詞法、概念組分析法、空間分析法和語義強度分析法幾種。

      50、文獻分析的正確途徑和發(fā)展方向應當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結合。

      51、文獻法是具有間接性和無反應性的特點,所以不會因調查對象不配合百對收集資料產生影響。

      52、根據(jù)問卷分發(fā)和回收形式的異同,問卷法分為直接發(fā)送法和間接發(fā)送法,根據(jù)問卷填答者的不同,則分為自填式和代填式兩種。

      53、一份調查問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封面信、指導語、問題及答案、編碼等。

      54、問卷指導語分為卷頭指導語和卷中指導語。

      55、問題和答案是問卷的主體部分,有三種基本類型,即開放型問卷、封閉型問卷和混合型問卷。

      56、在問卷調查中,人們設計出了一種專門用于主觀性指標的問卷——量表,作為在經驗層次上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主觀評價的具有結構強度順序的測量工具。

      57、語義差異量表是設計一系列形容詞和它們的反義詞,作為極端對立的兩端,在每一兩端之間又設計若干等級,分別賦予一定分值,讓被調查者選擇,以此了解人們對觀念、事物或人的態(tài)度和看法。

      58、設計問卷的問題與答案的傳統(tǒng)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圖法。

      59、問卷設計好以后,一定要進行試調查,具體方法有二:一是客觀檢驗法,二是主觀評價法。

      60、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盡可能采取電話問卷、直接送發(fā)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以保證問卷的回復率。

      61、訪談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內容可以分為結構式訪談和非結構式訪談,按照訪談對象的人數(shù)可以分為個別訪談和集體訪談。

      62、個別訪談的實施一般包括訪談準備、接觸訪談對象、正式訪談、結束訪談四個環(huán)節(jié)。

      63、一定的提問方法與一定的行為方式是控制訪談的兩個重要因素。

      64、在訪談中,訪談者可以通過自己的一定行為影響被訪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運用自己的表情和動作控制訪談進程。

      65、一般的訪談的時間不宜過長,以1-2小時為宜。訪談者對結束訪談和告別一定要有所重視,爭取給被訪者留下一個關于訪談的整體的美好回憶。

      66、集體訪談也叫會議調查法,實際上是個別訪談的一種擴展形式。

      67、按照調查的方式不同,集體訪談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訪談,一類是間接訪談。

      68、集體訪談的具體實施方式和方法與個別訪談大體相同,只是對訪談過程的控制和訪談的效率要求更高。這是訪談成功與否的關鍵。

      69、觀察法通常用于在實地調查中收集社會初級信息或原始資料,而且通常結合其他調查方法共同使用。

      70、觀察的內容及其結論究竟如何,除了取決于觀察對象的客觀狀況和觀察者感 覺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決于觀察者的認識能力。

      71、根據(jù)觀察者的角色不同,觀察法可分為非參與觀察和參與觀察兩大類。72、觀察法多數(shù)是非結構式觀察,適用于定性類型的調查研究。73、觀察法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制定觀察計劃和進行必要的物質準備。74、當場記錄是觀察法最常用的一種記錄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關鍵一點是不能破壞觀察現(xiàn)場的自然狀態(tài)。

      75、觀察誤差來自觀察主體和觀察客體兩個方面。

      76、對于非參與式觀察來說,關鍵是不能驚擾觀察對象。而在參與式觀察中,關鍵是與觀察對象建立良好的關系。

      77、實驗法的主要任務就是明確實驗對象和實驗激發(fā)之間的因果關系,由此認識實驗對象的本質及其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

      78、實驗法的基本原理是:實驗者假定某些自變量會導致某些因變量的變化,并以驗證這種因果關系假設作為實驗的主要目標。

      79、實驗法在驗證假設時,必須排除那些非實驗激發(fā)引起的自然變化成分,否則會影響對因果關系判斷的準確性。

      80、在多數(shù)實驗設計中,要特別注意實驗對象和實驗環(huán)境的匹配問題。84、實驗調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實驗過程。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引入自變量的控制,二是對無關變量的控制。

      85、提高實驗的信度,除了要采用各種方法努力排除非實驗因素的干擾之外,還應注意測量工具的標準化和精確度問題。

      86、提高實驗的效度,要從實驗的外在和內在兩方面著手。

      87、多組實驗設計,一般是設置兩個實驗組、兩個對照組,通過對各組檢測結果的交叉比較,得出實驗結論。

      88、資料整理階段是從調查過渡到研究、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個必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89、文字資料一般有兩個來源,一是實地源,一是文獻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90、對于文字資料的審查,主要解決其真實性、準確性和適用性問題。91、對文字資料進行分類的方法有兩種,即前分類和后分類。

      92、文字資料匯編首要的目標就是系統(tǒng)和完整,其次,要求匯編后的資料集中、簡明。

      93、數(shù)據(jù)資料是社會調查中最具價值的重要資料,其整理也叫定量資料的整理。94、數(shù)字資料是否正確,主要是看資料是否符合實際和計算是否正確。95、資料整理中的計算機匯總的主要方法是資料編碼和資料錄入。

      96、一般認為資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內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論分析。94、定量分析是最復雜的資料分析。它按照性質可難忍為兩大類,一類是描述性分析;另一類是推論性分析。

      95、常用的集中量數(shù)有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與眾數(shù)。

      96、常見的離中量數(shù)有極差、標準差、標準差系數(shù)與四分位差。

      97、目前最流行的專業(yè)電腦統(tǒng)計分析軟件是SPSS軟件和SAS軟件。另外應用比較普遍的還有Office中的Excel等。

      98、定性分析的基本內容主要是識別屬性、要素分析和歸類。

      99、常用的辯證分析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具體和抽象分析法、現(xiàn)象和本質分析法。100、證實和證偽統(tǒng)稱證明,是社會調查中相互聯(lián)系且相互對立的兩種思維方式。實踐證明和邏輯證明則是證明的兩種基本類型。

      101、理論分析中的比較法首先需要指標,另外還需要比較對象。102、抽樣推斷主要由參數(shù)估計和假設檢驗這兩部分內容組成。103、覺見的線性回歸分析有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104、綜合評價法的具體操作方法較多,其中聚類分析法和綜合指數(shù)法應用范圍較廣。

      105、社會調查研究總結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總結調查工作、評估調查結果和撰寫調查報告。但許多社會調查研究并不專門進行前兩項工作,而是與撰寫調查報告合并進行,調查報告的完成,就是社會調查研究結束的主要標志。

      106、一般認為,調查報告根據(jù)其性質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普通調查報告,也叫社會調查報告或事務文書類調查報告;二是學術調查報告,也叫科研調查報告。

      107、調查報告雙行標題必須避免內容文字重復,而且不能將正副標題顛倒。108、調查報告主體部分的結構方式由于調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結構方式主要有三種,即橫式結構、縱式結構和交叉結構。

      109、在標題之下要署明調查研究參加者和撰寫調查報告撰寫者的名稱,以明確調查報告的責任者和知識產權的歸屬。

      110、結尾也叫結語,是調查報告的結束部分。它沒有固定的格式。從內容上看,大致有總結性結尾、建議性結尾和預測性結尾三種。

      111、調查報告提綱的內容通常包括標題、觀點句和內容綱要。

      112、從形式上看,調查報告除了文字表達以外,要更多地采用圖表和數(shù)字等非純文字表達形式。113、修改調查報告須經過檢查和修改兩個階段,常用檢查法有誦讀法、冷卻法和請教法。

      二、1、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專門性 系統(tǒng)性 客觀性 針對性 實證性)

      2、社會的基本要素是(自然 環(huán)境人口 文化)

      3、被認為提出現(xiàn)代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邏輯的方法是(古希臘人)4、20世紀20年代以后,社會調查研究的重心轉移到了(美國)

      5、初級社會群體主要是指(家庭村落 非正式組織)6、20世紀50年代以后,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社會調查研究沒有取得很大進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fā)展是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7、美國蕞著名的民意測驗機構是(蓋洛普)

      8、歷時七年之久完成社區(qū)研究杰作《定縣社會概況調查》的我國著名社會學家是(李景漢)

      9、目前國外流行的社會調查研究的哲學理論基礎主要是(實證主義)

      10、各種具體的資料收集方法之中,屬于直接調查方法的是(訪談法 觀察法 實驗法)

      11、社會調查研究的類型按目的可劃分為(描述性研究 解釋性研究)

      12、縱貫調查研究的主工形式有(趨勢研究 同期群研究 追蹤研究)

      13、按調查對象的范圍,社會調查研究的類型主要有(普查 抽樣調查 個案調查)

      14、個案調查是一種(定性研究方法)

      15、一般而言,社會調查研究可以分為以下階段,即(準備調查 分析 總結)

      16、社會調查研究必須遵循的原則概括起來主要有(客觀性 科學性 系統(tǒng)性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倫理道德原則)

      17、在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測量時常用的四種變量概念中,屬于定性變量的是(定類)

      18、只反映質的區(qū)別,而不反映量的差異的變量是(離散變量)

      19、當一個變量的數(shù)值發(fā)生變動(增加或減少),另一個變量的數(shù)值隨著發(fā)生大致均等的變動時,這種關系稱為(直線相關)

      20、命題是指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公理 定理 假設 經驗概括)

      21、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查閱文獻 咨詢 實地考察)

      22、設計社會調查研究方案應注意的問題主要有(實用性 系統(tǒng)性 時效性 經濟性 彈性)

      23、社會測量的要件有(測量對象 測量工具 測量規(guī)則 測量數(shù)值)

      24、社會測量的四個層次之間有兼容性,它們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應當是(定類測量、定序測量、定距測量、定比測量)

      25、每一個測量對象的屬性和特征只能又一個數(shù)字或符號來表示,指的是(互斥性)

      26、目前,人們大都按照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拉扎斯菲爾德的主張,將概念的具體化和操作化的過程分為以下階段(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界定 選擇測量指標 編制綜合指標)

      27、檢驗測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再測法 分半法 相關法)

      28、一項測量的結論在普遍應用時的有效性是指(外在效度)

      29、抽樣存在的必要性緣于總體本身所具有的(異質性)

      30、抽樣的一般步驟有(確定總體 制定抽樣框 決定樣本容量 決定抽樣的組織形式 抽取樣本 評估樣本)

      31、一次直接的抽樣所使用的基本單位叫(抽樣單位)

      32、關于樣本中某一變量的綜合描述叫(統(tǒng)計值)

      33、在社會調查研究中,抽樣主要解決的是(調查對象的選取問題)

      34、在總體規(guī)模較小、調查所涉及的范圍較窄的情況下,既節(jié)約又效果好的抽樣類型是(主觀抽樣)

      35、非隨機的抽樣的方式有(主觀抽樣 定額抽樣 偶遇抽樣 滾雪球抽樣)

      36、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直接抽樣法 隨機數(shù)表法 抽簽法)

      37、當今社會的任何文獻都必須具備的特性是(必須有知識內容的表現(xiàn) 必須有一定的客觀物質載體 必須有有人類的記錄行為)

      38、在文獻之中,屬于對知識的第一次加工,是信息的基礎,也叫信息源的是(一次文獻)

      39、按照資料來源的不同,文獻可分為(個人文獻社會組織文獻 大眾傳播媒介文獻 官方文獻)

      40、文獻法的基本步驟包括(文獻搜集 摘錄信息 文獻分析)

      41、查找文獻要盡可能采用(檢索工具查找法)

      42、摘取信息一般的步驟是(瀏覽 精讀 篩選 記錄)

      43、現(xiàn)代社會最常用的抽樣調查的使用的主要調查方法(問卷法)

      44、問卷封面信的內容主要包括(調查的主辦單位或個人身份調查的內容和范圍 調查的目的 調查對象的選取方法)

      45、最為簡單、同時也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量表是(總加量表)

      46、問卷法的實施步驟包括(設計問卷 選擇調查對象 分發(fā)問卷 回收問卷)

      47、問卷中的問題基本上可分為(背景性問題 客觀性問題 主觀性問題 檢驗性問題)

      48、在設計問卷時,敏感性強、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應該安排在問卷的(后面)

      49、實踐證明,報刊問卷和網上傳達問卷的最終回復率一般為(10%-20%)50、問卷法適用于(成分單一的社會群體)

      51、非結構式訪談因實施方式不同,通常有(重點訪 談深度訪談 客觀陳述式訪談)

      52、便于對訪談結果進行統(tǒng)計和定量分析的訪談類型是(結構式訪談)

      53、訪談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類型是(個別訪談)

      54、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訪談記錄方式是(機器記錄)

      55、個別訪談法的優(yōu)點主要有(訪談者與被訪談者互動,收集資料更為深入 靈活性大,適用性強環(huán)境可以控制,資料的質量可以保證)

      56、集體訪談的缺點主要是(收集意見有時不夠充分 了解事實往往不夠細致 不宜了解個人問題或特殊問題)

      57、觀察法是指主要通過(人們的感覺器官)進行調查的一種方法。

      58、觀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易受觀察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資料整理的分析難度大;獲得合作有一定難度;難以進行定量分析)

      59、根據(jù)觀察對象的不同,觀察法可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60、觀察法多數(shù)是非結構式觀察,主要用于(定性研究)。

      61、和其他的一些調查方法相比,觀察法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就是(法律和道德倫理問題)。

      62、確定觀察現(xiàn)場必須要考慮一些條件,其中最為關鍵、也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條件的(當?shù)夭块T和觀察對象不反對)

      63、在各種調查方法中,最復雜最高級的是(實驗法)

      64、實驗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調查方法的特點是(實驗主體的實踐性;實驗對象的動態(tài)性;實驗目的的因果性;實驗過程的可控性;實驗方法的綜合性)

      65、經典實驗設計指的是(兩組前后測實驗設計)

      66、對實驗過程的干擾最多也最復雜的非實驗因素主要來自(實驗環(huán)境)67、實驗法的優(yōu)點主要有(控制性強;可重復運用;適于對理論、方針、政策的檢驗)68、檢驗多個自變量的引入順序對因變量的影響的設計是(拉丁方格設計)69、文字資料整理通常情況下的基本步驟是(分類;匯編;審查)

      70、數(shù)字資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檢驗;匯總;分組;制作統(tǒng)計表或統(tǒng)計圖)71、資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真實性原則)

      72、文字資料的真實性審查也稱信度審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外觀審查;內涵審查;邏輯審查;來源判斷)

      73、對數(shù)字資料進行分組的一般步驟是(選擇分組標志;確定分組界限;編制變量數(shù)列)

      74、正式統(tǒng)計表的組成,一般有(標題 欄目 數(shù)字 表注)

      75、資料分析中常見的描述性分析有(相關和回歸分析;集中量數(shù)和離中量數(shù)分析;因素分析;動態(tài)分析)

      76、常用的表示發(fā)展水平的指標有增長量,平均增長量,發(fā)展水平,平均發(fā)展水平。常用的速度指標有發(fā)展速度,增長速度,增長1%的絕對值,平均發(fā)展速度,平均增長速度等。對它們的統(tǒng)計分析屬于(動態(tài)分析)

      77、當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視的資料分析是(定量分析)

      78、頻數(shù)是指分布在各組中的個體數(shù)量。用頻數(shù)表示結果的分析方法屬于(動態(tài)分析)

      79、用以概括描述數(shù)據(jù)間差異程度的統(tǒng)計指標是(離中量數(shù))

      80、對具有相關關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變量,根據(jù)其關系的具體形式選擇合適的數(shù)學模型,并將變量間的相關關系與具體數(shù)學模型相結合,以近似地表現(xiàn)變量間的平均變動關系,這種統(tǒng)計分析是(回歸分析)

      81、以術本的實際資料為依據(jù),計算一定的樣本指標,并用以對總體做出數(shù)量上的估計和判斷的方法是(抽樣方法)

      82、運用系統(tǒng)分析法應該著重注意(分析系統(tǒng)的構成要素;分析系統(tǒng)的內在結構;分析系統(tǒng)的整體性質和整體功能;分析系統(tǒng)與外部環(huán)境的關系)

      83、從整個社會看,知名度最高的電腦統(tǒng)計分析軟件是(Excel)

      84、按照目的、作用內容分類,調查報告的種類大致有(情況調查報告;事件調查報告;經驗調查報告;問題調查報告;對策調查報告)

      85、被稱作調查報告靈魂的是(針對性)

      86、目前最常見的調查報告的結構包括(標題 署名 前言 主體 結尾)

      87、調查報告無論采取何種類型、格式,其撰寫都要包括(確定主題、形成觀點;精選素材;擬訂提綱;修改定稿)88、在篩選調查資料時應把握的原則主要有(選取可靠的資料;選取充分、完整而又適量的資料;選取有力的資料;選取新鮮的資料;選取易于理解的資料)

      89、調查報告作為一種應用性文體,在語言表達方面要掌握的原則主要是(樸實準確 簡明 莊重 修辭)

      90、修改報告須經過檢查和修改兩個階段。檢查的范圍是(觀點 格式 資料 字句)91、從文體性質上看,調查報告是(記敘性、說明性和議論性相結合的文體)92、定量研究是運用概率和統(tǒng)計原理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的研究。

      93、同期群研究是對同一種社會現(xiàn)象在在不同時間內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94、調查研究課題的選擇要從理論和實際兩個方面的需要來考慮。

      95、深度訪談是希望通過訪談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重要因素,此類訪談主要適用于探索性研究。

      96、為了搜索到真實可信的資料,采用觀察法應遵循全方位原則和求實原則。97、文獻研究具有深度回顧和縱向剖析的功能。

      98、根據(jù)試點環(huán)境不同,試點調查可分為實驗室和實地試點。

      99、會議調查根據(jù)調查方式的不同可劃分為列席旁聽型、專門舉行型和附帶進行型。

      100、目前國外流行的社會調查研究的哲學理論基礎理論主要是指實證主義。101、社會調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邏輯分析、經驗判斷和試調查三種。

      102、可信且有效的測量是優(yōu)秀的測量,是社會調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103、定量研究是運用概率和統(tǒng)計原理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的研究。

      104、同期群研究是對同一種社會現(xiàn)象在不同時間內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105、調查研究課題的選擇要從理論和實際兩個方面的需要來考慮。

      106、深度訪談是希望通過訪談發(fā)現(xiàn)在一些新的重要因素,此類訪談主要適用于控索性研究。

      107、為了搜索到真實可信的資料,采用觀察法時應遵循全方位原則和求實原則。108、文獻研究具有深訂回顧和縱向剖析的功能。

      109、根據(jù)試點環(huán)境不同,試點調查可分為實驗室和實地試點。

      110、會議調查根據(jù)調查方式的不同可劃分為列席旁聽型、專門舉行型和附帶進行型。

      111、離中量數(shù)在經濟領域中,主要用于評價產品生產的穩(wěn)定程度和質量可靠性。112、社會調查研究的對象是社會現(xiàn)象、社會問題、社會狀態(tài)、社會矛盾等諸多問 題。

      113、概念是構成社會現(xiàn)象的本質量性,明確概念的基本方法是給出定義。114、探索性研究亦稱理論準備,它是一種先行的摸索性的初步研究。

      115、問卷調查的關鍵工作是設計問卷,調查問卷的總框架往往是采用圖示法。116、調查問卷語句的類型有三種,即直接提問,間接提問和假設提問。117、調查報告有較強的應用性,因此它的語言應該嚴謹、簡明、通俗。118、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是哲學理論基礎和具體科學原理。119、普查的具體方式有逐級上報普查和快速普查。

      二、名詞解釋

      1、社會調查研究:社會調查研究,顧名思義,其調查研究的最基本對象就是現(xiàn)實社會。社會是一個完整的、復雜的系統(tǒng)。社會調查研究所要面對的首先是社會的基本要素,另外還有形形色色、種類繁多的具體對象。

      2、定性研究:是以現(xiàn)有的文獻資料或調查材料為依據(jù),對某一社會現(xiàn)象運用演繹、歸納、比較、分類、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斷事物性質為目的的社會調查研究。

      3、定量研究:是運用概率、統(tǒng)計原理對社會現(xiàn)象的數(shù)量特征、數(shù)量關系和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數(shù)量變化等方面進行的研究。

      4、普查:是普遍調查或全面調查的簡稱,是指對研究對象的全體進行無一例外的逐個調查。它是最全面、最準確的調查類型,其目的是把握某一時期的一定范圍內的社會現(xiàn)象的總體情況。

      5、抽樣調查:是非全面調查的一種,是從調查對象的總體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選出一部分個體進行調查,并通過所選樣本的情況推論總體狀況,也就是從“點”到“面”,用部分反映整體。

      6、變量:是概念的一種類型,是指本身可變動的概念。

      7、命題:是關于事物的一個或多個概念及其關系的表述,它通過這種表述,使各種社會現(xiàn)象和事物聯(lián)系起來。社會調查研究中的命題一般就表現(xiàn)為觀點或邏輯上的判斷。

      8、假設:是未經調查研究資料證實的命題,通常是陳述兩個社會現(xiàn)象和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或相關關系。

      9、探索性研究:對社會調查研究的許多其他問題也應有所考慮。為此,調查才通常要圍繞它們,進行先期的試探性的初步研究,即所謂探索性研究。

      10、社會測量:是指對所確定的調查指標進行有效的觀測與度量的方法。

      11、信度:是指測量的可靠性。這種可靠性一是測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測量結果的可靠。信度有兩個方面:一是調查手段的信度,二是所取得資料的信度。評價、檢驗所得資料的信度,通常有以下方法:再測方法、復本方法、對分方法。

      12、效度:指的是測量的有效性,即一個測量的準確測量的程度。一個測量無論其信度有多高,若效度很低也是無用的。

      13、抽樣:指的是從組成某個總體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單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選擇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過程和方法,或者說是從總體中按照一定方式選擇或抽取樣本的過程和方法。

      14、總體:它是構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單位的集合。

      15、樣本:它是從總體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6、概率抽樣:是依據(jù)概率論的基本原理,按照隨機原則進行的抽樣,因而它能夠避免抽樣過程中的人為誤差,保證樣本的代表性。

      17、非概率抽樣:是依據(jù)研究者的主觀意愿、判斷或是否方便等因素來抽取對象,它不考慮抽樣中的等概率原則,因而往往產生較大的誤差,難以保證樣本的代表性。

      18、文獻:所謂文獻最早是指歷史典籍,后來又泛指社會中記載信息的一切書面文字材料。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文獻被賦予了更廣泛的含義和內容,人們把利用各類物質載體所記錄并用以交流傳播的一切文字、圖表、數(shù)字、符號、音頻、視頻等知識信息資料統(tǒng)稱為文獻。

      19、文獻法:也稱歷史文獻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種種現(xiàn)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取信息,以達到某種調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20、文獻搜集:所謂文獻搜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獻搜集是指將文獻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組織和存儲起來,并按照文獻用戶需求查找同有關文獻或文獻包含的信息內容過程,包包括文獻的存儲和文獻的檢索兩個過程。狹義的文獻搜集則專指后者。

      21、文獻定性分析:是通過文獻內容的分析,來揭示文獻所反映事物的性質本質特征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法。

      22、文獻定量分析:也叫內容分析,是對各種文獻的明顯內容進行客觀的、系統(tǒng)的和定量的描述。

      23、問卷法:也稱問卷調查法,它是調查者運用統(tǒng)一設計的問卷向被選取的調查對象了解情況或征詢意見的調查方法。

      24、量表:一種專門用于主觀性指標的特殊類型的問卷。它是在經驗層次上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主觀評價的具有結構強度順序的測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通過間接的、定量的方式測量那些難以直接觀測和客觀度量的人們的主觀態(tài)度,特別是測量態(tài)度和觀念的不同程度和差異。量表通常由多項測量內容綜合而成,測量的是變量的綜合指標。量表通過對變量的不同變異賦予相應的分值,使不同選項能夠反映變量變異的強弱,這是量表和問卷等其它測量工具之間的最大的區(qū)別。量表在現(xiàn)代社會調查研究中應用十分廣泛,其類型從內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類型是態(tài)度量表,此外還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績量表、社會地位量表等多種類型。從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總加量表、語義差異量表和累積量表。

      25、訪談法:是由訪談者根據(jù)調查研究所確定的要求與目的,按照訪談提綱或問卷,通過個別訪問或集體交談的方式,系統(tǒng)而有計劃地收集資料的一種調查方法。

      26、結構式訪談:又稱為標準化訪談、問卷訪談,是按照統(tǒng)一設計的、有一定結構的問卷所進行的訪談。

      27、非結構式訪談:又稱為非標準化訪談、深度訪談、自由訪談。它是一種無控制或半控制的訪談,事行沒有統(tǒng)一問卷,而只有一個題目或大致范圍或一個粗線條的問題大綱,由訪談者與訪談對象在這一范圍內自由交談,具體問題可在訪談過程中邊談邊形成邊提出。

      28、集體訪談:也叫會議調查法,就是調查者邀請若干被調查者,通過集體座談方式或集體回答問題方式搜集資料的調查方法。

      29、觀察法:也叫實地觀察法,是觀察者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和輔助工具,能動地了解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的社會客觀現(xiàn)象的方法。

      30、結構式觀察:也稱有結構觀察、有控制觀察或系統(tǒng)觀察,是根據(jù)事行設計好的觀察項目和要求進行觀察的類型。

      31、非結構式觀察:也稱無結構觀察、無控制觀察或簡單觀察,是沒有先期具體設計要求的觀察類型。

      32、參與觀察:也稱局內觀察,就是觀察者參與到被觀察者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關系之中,并通過與觀察者的共同活動從內部進行觀察。

      33、非參與觀察:也稱局外觀察,就是觀察者不加入被觀察者的群體,不參與他們的活動,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觀者的身份進行觀察。

      34、實地觀察:是指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場景中所進行的觀察。

      35、實驗法:也稱實驗調查法,是實驗者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改變某些社會環(huán)境的實踐活動來認識實驗對象的本質及其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的方法

      36、對照組實驗:也叫平行組實驗,是指既有實驗組又有對照組(控制組)的一種實驗方法。

      37、單一組實驗:也叫連續(xù)實驗,是對單一實驗對象在不同的時間里進行前測與后測,比較其結果以檢驗假設的一種實驗方法。

      38、經典實驗設計:也叫兩組前后測實驗設計,就是選擇一批實驗對象作為實驗組,同時選擇一批與實驗對象處于相同環(huán)境、條件相同或相似的對象作為對照組;然后,只對實驗組給予實驗激發(fā),而對對照組去職的其自然;最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前后檢測的變化進行對比研究,得出實驗結論。

      39、資料整理:指對文字資料和對數(shù)字資料的整理。

      40、定性資料整理:定性資料是指文字資料,主要包括無結構式訪問和觀察的記錄和以文字形式敘述的文獻資料。定性資料的整理方法在通常情況下可劃分為審查、分類和匯編三個基本步驟。

      41、定量資料整理:數(shù)據(jù)資料是社會調查中最具價值的重要資料,主要是指所收集到的數(shù)字及其組成的圖文、圖表資料。數(shù)據(jù)資料是調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依據(jù),因此數(shù)據(jù)資料的整理也叫定量資料的整理。

      42、資料分析:是運用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對社會調查所獲得資料進行研究、判斷和推測,以揭示社會事物或現(xiàn)象的性質、特征與規(guī)律的過程。

      43、資料定性分析:是對調查資料所反映的社會事物或現(xiàn)象的性質的分析方法,著重于確定研究對象上個具有哪種性質及特征。

      44、資料定量分析:也叫統(tǒng)計分析,是運用統(tǒng)計學原理對資料進行定量的研究、判斷和推測,以揭示事物內部數(shù)量關系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分析方法。

      45、資料理論分析:是對調查資料進行系統(tǒng)化的理性認識的分析方法,著重于對感性資料的理論升華與總結,揭示社會事物事現(xiàn)象的本質及規(guī)律。

      46、調查報告:是對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問題,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之后,根據(jù)調查資料所寫出的真實反映情況的書面報告。

      47.個案調查:是從研究對象中選取一個或幾個個體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的類型。其調查目的不是描述大量樣本的總體特征,而是針對具體調查對象的獨特情況進行研究,以了解其全貌。個案調查是一種定性研究方法,調查方式多樣化,適用于對事件、人物和個別問題的深入研究。

      48.全面調查:是指對被調查對象的所有單位逐一進行的調查。它的形式有:普查、經常性調查、專門調查。

      49.相關關系:社會現(xiàn)象間的非確定性關系為相關關系。相關關系是客觀存在的,而關系數(shù)值是不固定的。

      50.操作化:是指在社會調查研究中,將抽象概念和命題逐步分解為可測量的指 標與可被實際調查資料檢驗命題的過程。操作化在現(xiàn)代社會調查研究中被廣泛應用。

      51.試點調查法:就是為了取得實行某一政策或方案的經驗,固守一個有代表性的基點,進行一個時期的持續(xù)調查,系統(tǒng)地搜索和積累第二手資料,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改變某些社會環(huán)境的實踐活動來認識試點對象的本質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借以指導全面工作的調查方法。0

      四、應用題。

      1、實際操作部分:擬訂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提綱。

      寶安中學學生消費調查報告提綱

      一、導語。述說進行此次調查的目的,起因,意義。

      二、主體。從三部分去簡述學生的消費。

      1、學生消費概念。

      2、學生消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①個人的消費觀點。

      ②在欠缺問題上需要培訓和加強嗎? ③消費差距大,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嗎? ④消費因素是否合量? ⑤是否存在攀比心理?

      3、當前學生消費的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三、結語。

      引導消費者養(yǎng)成健康消費心理的行為建議和總結中學生消費的心理問題。

      2、實際操作部分:擬問卷或另定題目,擬訂簡單提綱,進行訪談。

      訪新安中學學生消費調查提綱

      學校:新安中學 姓名:章法 性別:男

      年齡:16 民族:漢

      1、每月零用錢多少?

      2、在校住宿時的生活費用多少?

      3、購買教材所需支出?

      4、佩帶手機嗎?

      5、該談戀愛嗎?

      6、在校期間能追求時尚嗎?

      7、學生該常去娛樂場所?

      8、學生能無計劃消費嗎?

      9、學生消費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起沖突嗎?

      10、讓學生外出打工,體驗生活是錯是對? 調查者:劉響

      訪問時間:2006年3月14日 地點:新安中學校園內

      3、實際操作部分:設計一份調查問卷。

      關于深圳大學教職工工作調查問卷

      一、在以下內容內打“√”或自己補充填寫。

      1、年齡:□20歲-30歲□31歲-40歲 □41歲-55歲□其他

      2、學歷:□本科□??啤醺咧小跗渌?3:性別:□男□女

      4、工作崗位:□干部 □教師□職員 □其他

      二、在下列問題的答案中選出你認為最適合的一項。選□A3分□B2分□C3分

      1、我對我的工作滿意度:□滿意 □不滿意 □一般

      2、同事之間的關系:□滿意 □不滿意 □一般

      3、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滿意 □不滿意 □一般

      4、學校提供的福利待遇:□合理 □不合理 □一般

      5、我對學生的態(tài)度:□熱情 □冷淡 □一般

      6、對學校的教學設施:□滿意 □不滿意 □一般

      7、學校的工作制度:□合理 □不合理 □一般

      8、學校常組織活動嗎?□是 □否□很少

      9、教職工下班后是否對學生進行家訪?□是 □否 □偶爾

      10、如果重新選擇,你會選擇其他職業(yè)?□會 □不會

      4、實際操作部分:根據(jù)本人的興趣或條件的便利,選擇和確定一個社會調查研究課題,并設計出總體方案。

      深圳中學教職工工作滿意度調查

      一、引言。

      了解教職工對學校工作滿意調節(jié)的高低是教育管理學研究的重要因素之后,教職工行為心理,生活方式的變化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因為教職工對自己工作滿意程度是組織的行為方面最重要的變量。

      二、調查總體方案。

      1、題目。

      2、問題、目的和內容。

      3、方法、步驟:①調查對象。②調查方式及要求。③時間、地點。

      4、調查問卷具體內容:①問卷標題。②指導語。③樣題。④問卷正式項目。

      5、對問卷內容結構的解釋及評價標準。

      6、注意事項。

      7、調查問卷。

      8、參與文獻。

      9、研究進度及調查方式。

      10、經費預算。附錄。

      5、設想一個個別訪談案例,就訪談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提出針對性措施。答:小張是一家飲料公司的一名職員,最近公司要調查消費者對這個飲料是否滿意,在訪談中小張遇到了一些問題,在開始訪談時,訪談者與被訪者之間存在的陌生感,在訪談中題目轉換時都進行得不太順利,他的同事幫他提出幾個針對性措施。

      個別訪談是指對訪談對象進行單獨訪談,是訪談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類型。在訪談中,訪談者與被訪談者初次見面時,很容易出現(xiàn)不自然,拘束的尷尬的局面。在避免這一點,訪談者保持親切友好的微笑和對訪談對象表示禮貌非常重要。一些細節(jié)問題,例如對被訪者的稱呼,一定要入鄉(xiāng)隨俗,親切自然,否則容易引起對方反感,還會影響訪談正常進行。

      被訪者開始回答問題時總有一個心理醞釀過程,因此訪談者的提問應從簡單逐漸向復雜過渡,切忌一開始就提出一些大而復雜的問題。

      在訪談中,有時被訪者的陳述會存在一些疑點;有時對問題的回答含糊不清甚至前后矛盾不能自圓其說;有時出于顧慮對問題避而不談或清描淡寫;有時回答不夠完整或未能充分闡明某些重要內容;有時訪談者希望被訪者談出未涉及的新的內容,這些都需要進行追問。追問可以使訪談者和訪談對象真正互動起來,使訪談更加全面和深入。在訪談中,需要從一類題目不斷轉換到另一個題目,這種轉換如果太突然,會使調查對象因為毫無心理準備而產生困惑,要避免這種情況,通常要提一些過渡性的問題,使問題自然轉換。

      6、設計一個小型問卷。

      答:提示:要求用混合型問答形式;起碼有十個問題。內容自定。這是一個應用題。

      關于對殘疾人情況的調查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需要關愛,需要幫助,同時也需要就業(yè),作為一名健全人,我們應該多關心他們,讓他們拾起生活的信心,在此次調查中,調查者無需填寫姓名,答案也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請您根據(jù)實際情況,在每題的答案中選擇一項打勾(如無特殊說明,每題都只有一個答案)。

      下面開始我們的調查,讓朋友認真填寫。

      1、您知道深圳有多少殘疾人嗎? □知道 □不知道。

      2、您歧視殘疾人嗎?□是□否

      3、你愿意跟殘疾人交朋友嗎?□愿意 □不愿意

      4、在公交車上,您會主動為殘疾人讓座嗎?□會 □不會

      5、在公共場所,您看到的殘疾人無障礙設施齊全嗎? □是 □否

      6、在您工作的地方,有殘疾人就業(yè)嗎?

      □有□沒有

      7、如果您是一名私營企業(yè)的總經理,會招收殘疾人嗎? □會 □不會

      8、如果您是一名招聘官,在人才市場招聘時,遇到人符合條件的殘疾,會優(yōu)先考慮嗎? □會 □不會

      9、在走路時,您會主動為殘疾人讓路嗎?□會 □不會

      10、在過馬路時,見到一名盲人,您會主動挽扶他嗎? □會 □不會

      第五篇:新型陶瓷材料的特性與應用

      新型陶瓷材料的特性與應用

      摘 要: 綜述了新型陶瓷材料的分類、特性及需求,闡述了其在航空航天、汽車、軸承、軍事等方面的應用,探討了新型陶瓷材料研究近況與發(fā)展趨勢。關鍵詞:新型陶瓷 ;特性;應用;發(fā)展

      前 言

      材料是人類文明的里程碑,是人類賴以生存和得以發(fā)展的重要物 質基礎。長期以來 曾被作為劃分歷史時期 的標志。正是材料的使用、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才使人類在與自然界的斗爭中,走出混沌蒙昧的時代,發(fā)展到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當今世界,能源、信息、材料己成為人類現(xiàn)代文明進步的標志,繼金屬、有機 高分子材料以后,無機非金屬材料正以其卓越的性能、繁多的品種和廣泛 的用途進入各行各業(yè),大有后來者居上之勢,被稱21世紀的材料。新型陶瓷材料作為無機非金屬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展之快,作用之大,令世人矚目。新 型陶瓷材料已引起了世界各國尤其是發(fā)達國家的高度重視,紛紛投入巨資進行研究開發(fā),把新型陶瓷作為本國高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領域。

      陶瓷有著悠久的歷史,人類的文明史從一定程度講又是一部陶瓷的發(fā)展史。新型陶瓷是相對于傳 統(tǒng)陶瓷而言的,是采用人工精制的無機粉末原料,通過結構設計、精確的化學計量、合適的成型方法和燒成制度而達到特定的性能,經過加工處理使之符合使用要求尺寸精度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陶瓷無論從原料的選用、制備工藝,還是結構性能、應用領域等方面均突破傳統(tǒng)陶瓷的范疇,原料從天然礦物到人工合成的高純的原料;制作工藝從手工作業(yè)到高自動化成型;燒成從柴、煤窯到自動化的油、電、氣窯進而發(fā)展為氣相、微波、等離子 等現(xiàn)代燒結技術;研究測試方法更是從經驗、外觀到科學、微觀,這 些重大 的質的變化使其應用從傳統(tǒng)的滿足生活需要發(fā)展到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航天、能源、軍事、生物醫(yī)學等領域中。新型陶瓷材料特性與應用

      1.1 新型陶瓷材料分類與特性

      新型陶瓷材料按照人們目前的習慣可分為兩大類,即結構陶瓷(或工程陶瓷)和功能陶瓷,將具有機械功能、熱功能和部分化學功能的陶瓷列為結構陶瓷,而將具有電、光、磁、化學和生物體特性,且具有相互轉換功能的陶瓷列為功能陶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各種超微技術和復合技術的運用,材料性能和功能相互交叉滲透,確切分類已逐漸模糊和淡化。根據(jù)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通過對材料結構性能的設計,新型陶瓷材料的各種特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1.2 新型陶瓷材料應用發(fā)展 1.2.1 市場需求

      據(jù)美國陶瓷工業(yè)部門統(tǒng)計,1993年全球陶瓷總產值約 900億美元,其中先進陶瓷為183億美元,占20%,比1992年增長23%,精細結構陶瓷為48億美元,占先進陶瓷的24%。全球精細陶瓷超億美元的生產廠有22家,超過2000萬美元的生產廠有54家,超過1000萬美元的生產廠有66家,超過100萬美元的生產廠有102家。其中前10家的總產值達146億美元,占80%。.1,2.2 應用領域 1)航空航天材料

      當前,耐高溫材料已經成為航天先進材料中的優(yōu)先發(fā)展方向,材料在高溫下的應用對航天技術特別是固體火箭等領域具有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航空技術的發(fā)展,氣體渦輪機燃燒室中燃氣的溫度要求越來越高,固體火箭的工作環(huán)境十分惡劣,加上燃燒室噴管、喉襯、渦輪葉片、導向葉片等部件都需用高溫材料,均已超過金屬和超合金的耐熱極限而必須采用冷卻系統(tǒng),這勢必降低了發(fā)動機的熱 效率。對固體火箭發(fā)動機噴管喉部和其它熱端部件提高效率的追求,已經對未來高溫材料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并更緊密地依賴于高溫材料的研究開發(fā),而先進陶瓷及其 陶瓷基復合材料具有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質量輕等優(yōu) 異性能,是最有希望替代金屬材料而用于熱機部件的候選材料。2)陶瓷軸承

      陶瓷軸承作為一種重要的機械基礎件,由于具有金屬軸承所無法 比擬的優(yōu)異性能,近十多年來,在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中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在 航空航天、核工業(yè)、石油工業(yè)、化學工業(yè)、輕紡工業(yè)、食品工業(yè)、高速機床等高溫、高速、耐腐蝕、真空、電絕緣、無磁、干摩擦的特殊環(huán)境下,陶瓷軸承的作用正在被人們逐漸地認識。隨著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工藝水平的日益提高,陶瓷軸承的成本不斷下降,已經從過去只在一些高、尖領域小范圍內應用,逐步推廣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陶瓷軸承全面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當今世界上著名的軸承企業(yè)無一不在開發(fā)、生產陶瓷軸承,而產品質量的高低,已成為衡量其企業(yè)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3)軍事應用

      由于特種陶瓷集許多優(yōu)點于一身,因此它在軍事領域也有許多用途。在現(xiàn)代軍事中,無論是海陸空或其它兵種 的現(xiàn)代武器中,都有用特種陶瓷制成的 部件。如B4C陶瓷可作為飛機、車輛和人員的防彈裝甲,用玻璃纖維和 B4C復合材料制成的0.6cm厚的 BC內襯可阻擋小口徑的裝甲彈的穿透作用。另外,宇宙飛船外壁的陶瓷隔熱瓦 即為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具有輕質、耐熱、耐沖擊、低熱導等優(yōu)良性能,是理想的軍用隔熱材料。9.11事件發(fā)生后,配合全世界的反恐怖主義活動,防彈服的需求成倍增長。新型陶瓷材料研究近況與發(fā)展

      2.1 陶瓷膜材料

      近年來,陶瓷分離膜的研究開發(fā)已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并在液相分離與凈化、氣體分離與凈化和膜反應器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涉及到環(huán)保、食 品、化工、生物技術等諸多領域。陶瓷分離膜具有高分子材料等無法比擬的一些優(yōu)異性能:化學穩(wěn)定性好,耐酸、耐堿、耐有機溶劑;機械強度高,可承受幾十個大氣壓的外壓,并可反向沖洗;耐高溫,使用溫度可達800℃以上;孔徑易控,孔徑分布窄,親水性能好,滲透率高;抗維生物侵蝕能力強,可用于生物工程和醫(yī)學領域。

      2.2金屬---陶瓷

      金屬陶瓷(Cermet)具有優(yōu)良的機械力學性能高溫性能正如其名稱所寓意的那樣,既具有 陶瓷(Ceramics)材料的高硬度,又具有金屬(Meta1)材料的強韌性,而且價格相對較為低廉。這種材料具有高硬度、耐磨性能強、抗彎強度 高的特點,特 別是抗韌性值好,能抗 氧化、抗粘刀性能強,其功能已覆蓋 了硬質合金WC基的大部分使用范圍。2.3 納米陶瓷

      納米陶瓷是近1O年發(fā)展起來的新型超結構陶瓷材料。它由納米級水平(O.1-100nm)顯微結構組成。其中包括晶粒尺寸、晶界寬度、第二相分布、氣孔尺寸、缺陷尺寸等只限于納米量級的水平。納米陶瓷的研究是當前先進陶瓷發(fā)展的三大課題之一。

      2.4 仿生層狀復合陶瓷材料

      仿生通常指模仿或利用生物體結構、生化功能和生化過程的技術,把這種技術用到陶瓷材料設計中,獲得接近或超過生物材料優(yōu)異性能 的陶瓷新材料。為了改變陶瓷材料的脆性,人們已注意到貝類的外殼具有特殊的強韌性,如蝸牛等軟體動物的外殼實質上是一種由碳酸鈣層和薄的蛋白質層交替地組成的層狀結構。3 結語

      新型陶瓷材料是當今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物質基礎,除了作為高強、耐磨、耐腐 的結構陶瓷而廣泛應用,在微電子技術、激光技術、光電子技術、光纖技術、傳感技術、超導技術和空間技術的發(fā)展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國防工業(yè)和軍用技術歷來是新材料、新技術的主要推動者和應用者,在武器和軍用技術的發(fā)展上,新型陶瓷材料及以其為基礎的新技術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新型陶瓷材料還是建立與發(fā)展新技術產業(yè)、改造傳統(tǒng)工業(yè)、節(jié)約能源和保護環(huán)境及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所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會對新型陶瓷材料的性能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地開拓進取,在新型陶瓷材料制備技術、新的材料體系上不斷創(chuàng)新,使其對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參考文獻 欽征騎,錢杏南,賀盤發(fā)等.新型陶瓷材料手冊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2 曾令可,王慧,張海文等.高性能陶瓷材料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展望. 佛山陶瓷.2002,63(6):1-7 3 陳達謙,陳磊.精細陶瓷制備工藝與發(fā)展.陶瓷,2002,(6):9-13

      4王濤.展望中國陶瓷軸承的發(fā)展方向及市場前景.新材料產業(yè),2002,(4)5周竹發(fā),王淑梅.陶瓷分離膜材料的制備技術及發(fā)展. 江蘇 陶瓷,2003,(4):5-8

      齊婉如 化學學院 1430070210

      下載熱作模具鋼3Cr3Mo3VNb鋼的特性與應用舉例[小編整理]word格式文檔
      下載熱作模具鋼3Cr3Mo3VNb鋼的特性與應用舉例[小編整理].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lián)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范文推薦

        熱動力設備與應用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 學生姓名:學號:專業(yè)班級: 實習單位:內蒙古蒙牛乳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習時間:20090801111熱動力設備與應用蒙牛銀川廠 2011-9-6至2012-3-282012年4月8日一,實習目的 (1) 加......

        熱工基礎與應用2014復習稿 [★]

        一、題型 ? 1.單項選擇題,15個15分; ? 2.填空題,20個20分; ? 3.名詞解釋題,6個12分; ? 4.簡答題,5個20分; ? 5.論述題,10分; ? 6.畫圖題,4問8分; ? 7.計算題,2個15分。 二、概念 ? P2 能源按性質......

        納米材料的結構及其熱力學特性的研究與應用

        納米材料的結構及其熱力學特性的研究與應用 張成12721617 (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 200072) 摘要:文章簡要地概述了納米材料的結構和基本效應,分別從納米材料的熱容、......

        淺析國內外橋梁鋼發(fā)展與典型工藝技術應用

        淺析國內外橋梁鋼發(fā)展與典型工藝技術應用 點擊次數(shù):1 發(fā)表時間:2013-6-4 15:35:15 所屬分類:工作學習隨著公路、鐵路和跨海大橋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及結構橋梁向全焊接結構和高參數(shù)......

        工程電磁場理論與應用課程總結報告 選題舉例

        工程電磁場理論與應用課程總結報告 選題舉例 一、針對電磁場正問題或逆問題數(shù)值分析理論的某一專題:(針對某一專題的理論分析) 1. 開域問題的一般解法 2. 永磁體磁特性在電機電......

        超聲波傳感器選型要點與典型的應用舉例(最終定稿)

        超聲波傳感器的基本原則 超聲波傳感器是利用傳感器頭部的壓振陶瓷的振動,產生高頻人耳聽不見的聲波來進行感應的,如果這聲波碰到了某個物體,傳感器就能接收到返回波。傳感器......

        2012年一級建造師建筑裝飾材料的特性與應用

        2012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建設工程管理與實務》---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的特性與應用 1A412020 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的特性與應用 1~2分 天然花崗石與天然大理石的技術要求與應用。P5......

        汽車先進高強鋼的應用與前景(精選5篇)

        先進高強鋼 吳文亞 材料0901 20091590 先進高強鋼的定義: 先進高強度鋼,也稱為高級高強度鋼,其英文縮寫為AHSS(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國際鋼鐵協(xié)會( IISI) 先進高強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