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四完?。核诬娖浇虒W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并認識本課的相關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3.讀懂課文內容,對死后器官捐獻的行為產生敬佩之情,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看法,并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生動細致的描寫,從而表現(xiàn)人物精神破內置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后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教學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查找搜集關于“器官捐贈”的資料或者故事。2.了解周圍的人對捐贈器官的看法和態(tài)度,以及具體原因。教學過程:
1、圖片談話導入
孩子們看了這幅畫有什么感受?現(xiàn)在慢慢把眼睛閉上,大家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生會說什么也看不到。)此時此刻,你們最渴望什么?其實,世界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美麗的東西,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是盲人,那他們怎樣才能和我們一樣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眼睛的課文《永生的眼睛》(板書)齊讀課題。看著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去哪里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
2、提示學習方法,明確學習目標。
師:孩子們瞧*告訴我們這是一篇什么課文呢?那我們一起來讀讀自學提示,看看給我們學習本課提出了幾個要求?
學生讀,交流明白:第一個要求就是說說琳達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他們是怎么做的。第二個要求就是從課文中找出含有“驕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討論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識字詞,理清脈絡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默課文,用筆標出自然段,畫出本課的生字詞。出示詞語,各種形式的朗讀。
2、思考:琳達一家為盲人重見光明做了些什么?
三、自讀自悟,相互交流
過渡:這樣的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天日各自都做了一些事情,我想只要你們細細品讀課文,一定有讓你感動的地方,現(xiàn)在我們再次來默讀課文,畫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
四、感悟重點語句 課件隨機出示:“我痛苦難忍……也應該完整地離去。(注意片段中有個詞“哭喊”請用哭喊的語氣再來讀一下。讀了這些話,你們有什么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愛,和對父親捐贈母親角膜的強烈反對。)”
是呀!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也是我們最愛的人,作者還沒來得及孝敬媽媽,她就永遠離開了我,此時作者心里什么感受(傷心、難過)就在作者無比傷心、難過之時,父親竟然決定將母親的眼角膜捐贈出去,這時作者心里會怎么想(憤怒)讓我們帶著傷心、憤怒的心情再來讀讀這段吧!當我想起媽媽照顧我的一幕幕,我忍不住沖著爸爸哭喊…… 我無法接受爸爸捐贈媽媽的眼角膜,我忍不住沖著爸爸哭喊…… 那是我最最疼愛我的媽媽呀!想到這里,我忍不住沖著爸爸哭喊……
還有哪些地方感到著你們?
出示;“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父親說這話時什么語氣?那我們來用平靜的語氣賭俠吧,讀了這些話你認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五、感悟含有“驕傲”的句子
1、學習最后自然段,從課文中找出含有“驕傲“的句子(1)溫迪告訴我:“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出示句子,師提問:溫迪為什么為母親、外公所做的一切驕傲呢? 學生思考發(fā)言。(因為外公把外婆的眼睛角膜捐贈給了別人;溫迪的媽媽把外公的眼睛角膜捐贈了出去)
師:是啊,有了他們的捐贈,就會有盲人可以重見光明,為別人帶來了幸福,多么令人驕傲??!我們一起通過朗讀表達出溫迪的驕傲吧!(生齊讀)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孩子們,琳達一家人為盲人做了這么多,那我們能為盲人做些什么呢?
那你最喜歡文中的誰?對她寫幾句話吧
四、深化內涵,升華情感
師:孩子們上課前,你們就提出了“眼睛如何能得到永生”這個問題,現(xiàn)在你們明白嗎?(一個人死后,通過角膜捐贈,使盲人重見光明,自己的眼睛就會得到永生)永生的只是眼睛嗎?還有什么也得到永生?
師總結:同學們,永生的不僅僅是眼睛,還有生命。自古以來都有人追求長生不老,其實真正能讓我們得到永生的是無私的愛心,只有愛心才是永恒的!
五、布置作業(yè)(任選一題完成)
(一)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和之前他們的態(tài)度作比較,了解他們的看法變化。
(二)自己重新思考“捐贈器官”這個問題,根據課文內容寫一篇讀后感。
六、板書設計
永生的眼睛 捐贈眼角膜 母親 父親 溫迪
驕傲 琳達
第二篇:《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永生的眼睛》教案
05級現(xiàn)代教育技術班李艷課時 1
一、教材概述
《永生的眼睛》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文章,本單元的主題是關愛他人,熱愛生命。授課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課文講述的故事中,感悟生命的美好,體會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觀念;二是學習作者通過對人物的語言生動細致的描寫,展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的寫作方法。由于目前死后捐獻器官在中國,大多數人還不可能做到,因此在學習本課應該注意的便是《永生的眼睛》有一定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同時本篇課文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為下面幾課進行一個情感的鋪墊,營造一個愛的氛圍。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在整個小學階段我認為是處于過渡階段,為什么這么說呢?1——3年級的學生更多是抓生、字、詞,他們還不具備完全自己解決生字詞的能力;而5、6年級則更多注重課文思想感情的領悟,此時期的學生已初步具備完全決生字詞的能力。
三、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1、學會、掌握本課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3、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幫助別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生動細致的描寫,從而初步感知這種 1
寫作方法。
5、對器官捐贈樹立正確的觀點。
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是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體會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難點為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幫助別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
四、教學環(huán)境及課前準備
1、教學環(huán)境為多媒體教室。
2、課前準備則是讓學生搜集或查閱一些關于器官捐贈的資料、及預習這篇課文。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
教師:(出示盲童圖片)問學生當春天到來的時候,他們是怎么樣來感受春天的呢?請同學們也閉上自己的小眼睛自己來感受一下身邊的事物?他們能夠擁有一雙美麗的眼睛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眼睛的課文。
(二)、啟發(fā)式提問
教師:為什么眼睛會是永生的呢?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完成以下教學要求:
1、疏通課文,學習生字詞;
2、勾劃出你們不理解的字詞句;
3、劃出你喜歡的字詞句或是人物。
(三)、檢驗、交流
1、教師出示課件檢查生字。請學生起來讀(生字和多音字),讀完后全班一起讀
2、解決學生不懂字、詞、句。(在這里的解決方法為學生先解決,解
決不了的老師再來解決。)
教師:同學們有什么不懂的字、詞、句嗎?
3、交流自己喜歡的字詞句或是人物并說一說原因。
教師:讀完課文后你們有喜歡的句子嗎?有喜歡的人物嗎?老師也有自己喜歡的句子和人物。
(四)、情感提煉
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派請一個小組長,集體來完成以下要求:
1、感知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什么事。
2、體會課文,讓學生以讀來感受課文。
在分小組讀時讓他們分角色來讀,琳達、溫迪、外公、旁白。
(五)選出段落進行賽讀
教師:誰來告訴老師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按照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小組進行朗讀比賽,勝出的小組進行表揚,沒有勝出的小給予鼓勵。然后針對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評價,先由學生評再由老師評。
(六)學生說出體會,老師總結。說想說的話
教師:同學們最想對課文中的誰說點什么?或同學們你最欣賞誰?為什么?[出示課件]
教師:同學們,永生的不是眼睛,而是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就像溫迪一家人。雖然這堂課結束了,但這種無私的愛會長留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田,它將伴隨著我們走完一生。
[在歌曲《愛的奉獻》結束]
第三篇:《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永生的眼睛》教案設計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祁家廟明德小學 王亞龍
教材分析:
《永生的眼睛》是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語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鮮明,作者刻畫了兩個讓人終身難忘的形象:善良,樂于助人的父親和可愛、才華橫溢的女兒。他們熱愛生活、關愛別人的心,讓人尊敬,讓人懷念。結合本單元主題“眼睛”,使學生理解:如果能給失明者帶來光明,那將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這個眼睛將得到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觸動心靈,升華感情,熟悉文章內容。這篇課文安排在本單元第二課,旨在讓學生運用第一課中學到的學習方法,又是中段教材的最后一期學習,為高段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設計理念:
整個單元教學以言語表達為主,在進入閱讀之前或之后的階段是學生都圍繞主題進行了言語自由表達,在閱讀過程中主要也是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的解讀,用自己淋漓酣暢的語言,用自己的經驗使書面的文本語言內化,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即利用閱讀使學生的表達逐步完善,包括思想和語言的積累。
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重視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情境中一步步地品味教材,主動探究,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內容,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抓住人物語言進入作品角色,使學生對器官捐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體會到器官捐獻的意義,達到感情的升華,加深對課文內涵的理解。以學定教,學生的情感體驗盲點通過想象說話,資料閱讀進行補充,豐盈學生的體驗。
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中段閱讀初步方法的學習,已積累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朗讀感悟、抓關鍵句、聯(lián)系上下文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文本的能力已初步具有。本課就適宜學生遷移運用本單元第一課中所說抓人物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品質,為中段寫話人物類文章打下堅實基礎。教學目的:
1、認識9個生字,積累四字詞語
2、讀懂課文,領悟抓住人物語言感悟人物品質的學習方法。
3、對死后器官捐獻的行為產生敬佩之情,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看法。
4、學生能夠領悟有一定內涵的語句的含義,培養(yǎng)其有感情地朗讀的能力。
學習重點:
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后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學習難點:
領悟父親的話的含義,培養(yǎng)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學習抓住人物語言感悟人物品質的學習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音樂片段 寫話練習單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入課 激趣導學(3分鐘)
1、在上一課《觸摸春天》中我們認識了熱愛生活的盲姑娘安靜,我們多么想送給她一雙明亮的眼睛。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一篇關于眼睛的故事。
2、請大家齊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有怎樣的疑問呢?
二 初讀課文,理清脈絡(10分鐘)
1、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走進課文,老師相信大家學完課文以后會對“永生”這個詞有更深更新的理解。
請看大屏幕,哪位同學愿意來為大家讀讀閱讀提示。(ppt)
1、通過讀課文,你會認識哪些新朋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邊讀邊找出你受感動的句子。
2、課文中已經捐獻了眼角膜的是誰?面對兩次捐贈,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
(過渡語)讓我們打開課文第86頁,帶著閱讀提示中的這些問題走進課文,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去感受。
2、剛才讀課文大家讀得非常認真,老師考考大家把這些詞語能否讀正確。
3、通過讀課文你認識了哪些新朋友?
讓我們來看這張照片,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是:(琳達),這位是(琳達的爸爸),這個小女孩是(溫迪)。(PPT圖片)
4、那么這篇課文又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歸納總結主要內容的方法)
追問:這篇課文中,已經捐贈眼角膜的是誰?面對每次捐贈,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是本環(huán)節(jié)重點,也是本冊的訓練重點。在初讀環(huán)節(jié)出示閱讀提示是為了給學生明確的思考方向,也幫學生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寫了兩次角膜捐獻。降低了總結主要內容的難度,又巧妙地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p>
三 研讀語言,感悟品質(20分鐘)
1、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琳達的童年,去了解她母親捐贈時的心情。在琳達14歲的時候,她的母親去世了,而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父親竟然要將母親身體的一部分捐贈給他人,此時此刻琳達的心情是怎樣的了?你能通過默讀,快速地找到琳達心情的自然段嗎?(PPT展示段落)
追問:誰能理解琳達此時的心情了,請用一個詞說說好嗎? 你也能像他那樣讀一讀嗎?讀出琳達難過和傷心的心情。
2、琳達是我們的同齡人,正是在母親身旁嬉戲、歡笑的時候,可她再也得不到媽媽給她的愛了,如果此時此刻你也是琳達,你也會對父親怎樣的哭喊,讓我們一讀這兩句話。“你怎么能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沖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保≒PT)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讀懂了琳達的心,琳達是如此地反對捐贈母親的眼角膜,然后父親是非常的平靜,他對琳達說了怎樣的一段話呢?你從父親的這段話中讀懂了什么?
3、是的,母親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是她的眼角膜給黑暗中的人帶來了光明,在她人身上得到了延續(xù),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這樣的眼睛是永生的。文中寫道,父親說這段話時很平靜,他的內心真的很平靜嗎?
如果,你是琳達的朋友,你想對她說什么?
4、從同學們的話語中老師知道大家已經漸漸明白捐贈的含義,也讀懂了父親的話,讓我們帶著對父親的理解和尊敬讀讀這段話,“一個人??”
5、很多年過去了,琳達漸漸長大,父親也老了,然而父親捐贈器官的心愿一直沒有動搖,當琳達把父親捐贈器官的心愿告訴同樣只有14歲的溫迪時,她的反應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看看課文第9自然段,(PPT)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這段話,在這段話中找出帶有“驕傲”這個詞語的句子。
(追問)讀了這3個句子,想想溫迪為什么感到驕傲,與你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感受。
【設計意圖:抓住人物語言感悟人物內心世界是對本單元學習方法的延續(xù),抓住人物的話回環(huán)朗讀理解課文,一踏三復,上引下聯(lián),左叩
右擊,在語言環(huán)境里品味,內化,讀懂驕傲,生成驕傲,讓每個學生都為這一幕精彩留下永恒的記憶?!?/p>
四、聯(lián)系實際,升華情感(7分鐘)
1、小小的溫迪在內心深處有這么深厚的感受。我想同學們肯定也有自己很多的想法,這個故事中,你為誰感到驕傲,因為什么呢?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個角膜,還留下了什么?請大家對照大屏幕上的提示,完成手里的寫話練習,寫下你的感受。(PPT,音樂)
2、同學們的發(fā)言都非常的精彩,父親留下了很多很多,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關愛人”,還有很多同學提到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板書)
資料出示: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而失去光明的患者,其中70%的人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于捐贈的角膜奇缺,我國每年僅3000人能實施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等待。為這樣的人們,我們能做些什么了?怎樣盡到自己微薄的努力呢?
3、同學們建議的發(fā)倡議,呼吁自己身邊的人去幫助他們,甚至捐獻自己的眼角膜,這些想法都非常好。咱們的課文到這里就結束了,但這個感人的故事本身并沒有結束,讓我們看看故事原本的結尾。(ppt音樂)
4、失去父親僅僅兩周以后,琳達又失去了她的女兒,才華橫溢的溫迪,這對于她來說,這又是一個多么大的打擊呀?然而此時的琳達已經能夠平靜地面對這一切了,她簽署了溫迪的器官捐贈同意書,這對父親來說是一個多么令他驕傲的女兒,這對女兒溫迪來說這又是一個多么令她驕傲、偉大的母親啊。
5、看完這個結尾,你對咱們的課題有沒有更深更新的理解了。(總結)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通過捐贈,眼角膜可以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續(xù),他的眼睛永生了,同時琳達一家這種關愛生命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永生了。(板書連線)
(過渡語)其實,像琳達一家人一樣感動我們的人還很多,大家一起來讀讀下面感人的故事。
(總結)親愛的同學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們的內心深處的愛是無限的。如果我們的生命因為自己的無私付出而延續(xù)下去,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溫暖。
【 設計意圖:將情感體驗內化為言語表達是由讀到寫,讀寫結合的最佳方式,在感悟了琳達一家高尚的情操后寫下自己的感受更加強化了對課文主題“永生”“奉獻”的感受和體驗。】
拓展訓練
1、課后寫一份倡議書,向家長和社會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板書:
永生的眼睛
↑
捐贈
↓
關愛 奉獻
第四篇:《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琳達一家?guī)Ыo我們的感動和驕傲!
3、教會學生通過抓關鍵詞和聯(lián)系上下文這兩種方法來理解、感悟有一定內涵的語句。
4、在感悟全文的基礎上,領會課題的深層次內涵。
學習重點:
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后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學習難點:
領悟父親的話的含義,培養(yǎng)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從故事中進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體會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器官捐贈的正確觀念。
教學準備:1教師方面:ppt2 學生方面:課前了解器官捐贈的相關知識。教學過程:
一 開門見山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1)今天,老師和同學們要一起學習一篇感人的文章——永生的眼睛(板書)
(2)指導學生讀好課題。(聲音語調上)
(3)初次讀這個課題時,有什么疑惑嗎?(眼睛為什么能永生???)(板書?)2學習提示。
(1)過渡: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同學們平時是怎么學習這類課文呢?
(2)出示學習提示。學習提示中提出了哪幾個方面的學習要求?
(3)出示:①琳達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他們是怎么做的?
②從課文中找出含有“驕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討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過渡:同學們很會學習,也知道怎么去學習。那么,帶著學習要求,走進這篇感人的文本,要注意邊讀書邊思考剛才的兩個問題!開始吧!
二 初讀課文 感知驕傲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出示詞語
(1)給予捐贈角膜沖進沖著
(2)不由自主 不假思索 不顧一切
痛苦難忍 熱淚盈眶 奪眶而出
栩栩如生 與世長辭 重見天日
①讀準第一行詞語。相機正音!還有什么不理解的詞語?(出示角膜,幫助學生理解角膜的作用。)
②出示第二組詞語。讓學生在學習中注意積累四字詞語。(齊讀)交流初讀學習任務。
(1)過渡:詞語學得不錯,下面我們來交流剛才的兩個問題。
①琳達一家人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他們是怎么做的?
②從課文中找出含有“驕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討從中
體會到了什么?
(2)既然是琳達一家人,那么琳達一家都有哪些人?(板書:父親 母親 琳達 溫迪)
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他們是怎么做的?
(3)課文中有哪些含有“驕傲”的句子?
出示:①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②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說說這兩句話告訴我們是誰為誰感到驕傲呢?)
4過渡:為什么他們彼此為對方感到驕傲呢?也許我們再去讀讀課文后會有更深的感悟!同學們,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動和驕傲再次走進這個故事。一邊默讀一邊找一找:琳達一家人的哪些言行令人驕傲,令人感動呢?劃出相關句子并好好體會?。ㄒ部梢栽诳瞻滋幒喴貙憣懪ⅲ?/p>
三 默讀全文 品位驕傲
1學生默讀交流匯報
▲聚焦父親父親第一處語言描寫
出示: “琳達,”爸爸坐到我身邊,平靜地說,“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p>
(1)說說父親這句話為什么讓你感動,令你驕傲?(剛才這位同學從總的方面說出自
己對父親這句話的感受??)
(2)把父親的話放在心里讀讀,哪些地方或者說是哪些詞語讓你體會到這種感動和驕
傲呢?(肯定學生的說法并相機引導)
(3)最珍貴的東西。那么,最珍貴的東西,在你認為往往是什么東西?(除了這些,還有哪些看得見的珍貴的東西嗎?)(為什么這些東西都不如身體來得珍貴?)
小結品讀:是啊,其他身外之物我們失去了還可以重新得到。惟有身體的一部分失去了,我們就永遠無法得到。所以,身體的一部分才是最珍貴的東西。然而,父親和母親為了幫助他人恢復健康,愿意給予他人如此最珍貴的東西——身體的一部分。這樣的舉動能不讓人感動和驕傲嗎?把我們的感動和驕傲放進去,讀讀父親這句話。品讀!
(4)有意義。(這個詞語如何讓你體會到父親的感動和驕傲?)(父親認為人死后的身
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為什么父親會這樣說呢?聯(lián)系父親說的其他話,也許我們會有更深的感悟。找找,父親還說了什么話?相機出示父親第二句話!
(5)其他詞語??隙ú⑾鄼C引導!父親第二處語言
出示: “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并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么美妙!”
(1)父親說的有意義體現(xiàn)在哪?
(2)過渡:是啊。這的確是美妙有意義的。出示說話訓練:一個盲童在我們的幫助下,恢復健康,重見光明,他就能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還能像溫迪一
樣。(學生暢快說,師不要介入)
(3)品讀。這是多么美妙多么有意義的事情??!所以父親才說——很久以前?? 3 學習小結:是啊,父親的言語透露出的是一份無私的關愛?。∵@能不讓人感動,令人驕傲嗎?所以說,琳達的父親是令人——驕傲的,還有誰的言行也令人感動驕傲?我們繼續(xù)學習交流!
▲聚焦琳達
1出示:我痛苦難忍,不顧一切地沖進了自己的房間?!澳阍趺茨茏屗麄冞@樣對待媽媽!”我沖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p>
(1)為什么這句話令你感動和驕傲?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體會“完整”)為什么琳達
非要堅持母親應完整地離開?(琳達深愛著自己的母親,所以??)品讀
(2)原來,琳達對母親的那份愛讓你感動??!琳達深愛著自己的母親還體現(xiàn)在哪?(痛苦 難受??)(讀出這種情感)
(3)琳達內心的痛苦難忍,你還可以從文中的哪些地方體會到?聯(lián)系上文去找找?。焖俳涣鞯谝欢挝淖郑熒献髯x第一段。是啊!失去摯愛的母親,怎能不讓人心痛呢?
音樂起琳達深愛著自己的母親,所以在失去母親后,她的內心才會如此的痛苦。內心悲痛中的她聽到父親要捐贈母親的眼睛角膜時才會沖著爸爸哭喊——那么,琳達讓我們感動和驕傲的難道僅僅是她對自己母親的愛嗎?(不是,是她態(tài)度的轉變??)學習小結:如此反對捐贈眼睛角膜的琳達,后來卻遵從父親的遺愿,捐贈了父親的眼睛角膜。沒有多少人會有這樣的變化。琳達從原來的愛自己的父母轉變?yōu)閻凵鐣夏切┬枰獛椭娜恕_@種愛的轉彎、改變、放大真令人——驕傲啊!感悟了父親和琳達令人感動和驕傲的言行,那么溫迪令人驕傲和感動的言行又體現(xiàn)在哪呢?
預案:學生先講“父親與世長辭后??”
(這句話為什么讓你感動和驕傲呢?)(聯(lián)系琳達的其他言行,也許你對琳達的驕傲會有更深的體會?。?/p>
▲聚焦溫迪
“當然,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我死后,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捐給失明的人,讓他們重見天日?!?/p>
(簡單交流、品讀)
3串聯(lián)引讀回歸整體
過渡:琳達一家給我們留下太多的感動。讓我們再來讀讀令人感動和驕傲的句字吧!出示:(1)“琳達,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保者_十四歲時,不顧一切地反對捐贈母親的眼睛角膜,而父親卻安慰我說??)
(2)“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并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么美妙!”(很多年過去了,父親也老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他卻愉快地說??)
(3)“當然,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我死后,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捐給失明的人,讓他們重見天日?!保氐喜攀臍q,卻體會到了盲人的痛苦,懂得了關心他人??)
四 出示結尾 練筆表達過渡:可是,琳達一家給我們的感動又何止這些。同學們,挺直身體,用心默讀課文真正的結尾。音樂起。出示:沒有想到,僅僅是兩周之后,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
失去溫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F(xiàn)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發(fā)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1)此時此刻,你還有哪些新的感動嗎?
(2)出示練筆:外公走了,溫迪也走了。然而,他們留下的遠非一副眼睛角膜!
他們還留下了,留下了(3)交流
(4)學習小結:是啊,溫迪和她的外公雖然永遠地離開了,但他們給我們留下了無私奉
獻的精神,關心他人的大愛,人間的真情,盲人重新活下去的希望??還留下了一雙——課題
(5)思考:此刻,你對課題永生的眼睛是否有了新的認識?(留下了——板書:愛生
命??)
(6)帶著這份新的體會和感悟讀讀課題。下課!
永生的眼睛?
父親愛
琳達(我)驕傲生命
溫迪??
第五篇: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永生的眼睛》這篇課文作者刻畫了兩個讓人終身難忘的形象:善良,樂于助人的父親和可愛、才華橫溢的女兒。他們熱愛生活、關愛別人的心,讓人尊敬,讓人懷念。本文情感美,語言美。在理解課文內容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觸動心靈,升華感情,熟悉文章內容。
學情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22人具有一定的朗讀技巧,對朗讀很感興趣。有一定合作學習的能力。大部分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參加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個別學生學習時主動精神還不夠,討論時不夠積極。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15個新詞,并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過程、一、課題質疑
1、師:眼睛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是心靈的窗戶,我們擁有它就擁有光明,擁有美好的人生。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永生的眼睛》。
2、師,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
3、師小結: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老師看到了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
二、學習新課
1、檢查生字認識,朗讀課文。
2、課文最讓你感動的是哪個地方。
3、教師質疑,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三、圍繞重點解決問題
1、“身體發(fā)膚,受之與父母”“入土為安”的傳統(tǒng)思想,琳達也有,她也不愿意捐獻母親的角膜,課文哪兒表現(xiàn)了她的這種心情?
指導朗讀:你能夠讀出琳達強烈的痛苦和難以接受嗎?
2、琳達一開始極力的反對,他的看法改變了嗎?能夠簡單地說說嗎?
3、是什么促使她發(fā)生了這樣的轉變呢?你能從文章中找出依據嗎?采取你喜歡的讀書方式,邊讀邊劃
4、全班交流
1)從父親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你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p>
2)你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指導朗讀:多么無私的奉獻精神啊,你們自己也讀一讀。
師:僅僅4年的時間就能夠坦然接受并且身體力行,多么令人欽佩呀,能讀出他們的無怨無悔嗎?指名讀
3)還有什么地方還有什么地方表達了父親的這一觀點?
“如果一個盲童能夠借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并像你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
那有多美妙!想想看,另一對父母如果看到他們的女兒也像溫迪一樣,將會多么高興。當你們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們將會多么自豪!”
指導朗讀:那個盲童將多么快樂,多么幸福,帶給人么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讀出你的感受嗎?(生讀)
4)投影:“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他所遺留的是輝映在我女兒的眼睛里的一種驕傲!”
請你自己來讀讀這句話,談一談你的理解。
5)祖孫兩代人對角膜捐獻的支持,使得琳達在失去了可愛的小溫迪后主動捐獻了女兒的角膜,她再也看不到女兒那栩栩如生的畫兒,但她卻仿佛看到了
(投影:我的金發(fā)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你又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指導朗讀:是呀,可愛的金發(fā)的小溫迪無時無刻不活在每一個人心中,她手中的畫筆——
6)我們了解了琳達一家人的故事,你有了什么新的體會嗎?
7)永生的僅僅是他們的角膜嗎?
四、總結全文
1、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學習了這篇文章,有哪些收獲?
2、師生共議:我們能不能改變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喚醒人們的捐獻意識做些什么?
(1)將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身邊的人聽。
(2)替重見光明的角膜受捐者寫一封感謝信。
(3)利用收集和調查到的資料,辦一份手抄報。
(4)寫一封捐獻器官倡議書
:
三、交流體會,課外延伸
電腦課件出示:當人體的某一器官出現(xiàn)病變導致功能衰竭,威脅到人的生命時,植入健康的器官代替原有的器官成為現(xiàn)代醫(yī)學延長生命的重要手段。器官移植被列入20世紀人類醫(yī)學三大進步之一。每年數以萬計的病人在器官移植后得以生存,腎移植的10年生存率已經超過60%,心、肝、肺移植的5年生存率也已經達到50%以上,前景非常可觀,然而器移植供體短缺的矛盾也日趨嚴重,目前大約有五分之四需器官移植的病人在等待供體的過程中死亡,因此急需解決器官移植供體的來源問題。
四、總結全文
放錄音《愛的奉獻》,集體朗誦父親的話。
板書設計: 角膜捐獻 “我”的態(tài)度
母親 不情愿
父親 遵從遺愿
女兒 主動捐獻
教學反思:這篇教學設計從情景到質疑,到延伸拓展,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都滲透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同時本文在四次質疑問難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這個設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效的完成了教學任務,是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白灾鳌⒑献鳌⑻骄俊笔潜敬握n程改革積極提倡的學習方式,本課學生合作很好。同時學生聯(lián)系課內外知識,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器官捐獻的行為能夠正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