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二章習題[五篇模版]

      時間:2019-05-13 00:35:09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二章習題》,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二章習題》。

      第一篇: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二章習題

      物質(zhì)的分類練習題 1.下列各組物質(zhì)按酸、堿、鹽依次排列的是()

      A.硫酸、碳酸鈉、硫酸鈉 B.硫酸、燒堿、膽礬

      C.硫酸氫鈉、生石灰、醋酸鈉 D.磷酸、熟石灰、苛性堿

      2.下列物質(zhì)的分類合理的是()A.氧化物:CO、NO、SO2、H2O B.堿:NaOH、KOH、Ba(OH)

      2、Na2CO3

      C.銨鹽: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堿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

      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分散質(zhì)粒子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的微粒稱為膠體 B.電泳現(xiàn)象可以證明膠體屬于電解質(zhì)溶液 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別溶液與膠體

      D.Fe(OH)3 膠體帶正電荷,可以產(chǎn)生電泳現(xiàn)象

      4.下列關于氧化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酸性氧化物均可以和堿發(fā)生反應 B酸性氧化物在常溫下均為氣態(tài) C金屬氧化物都是堿性氧化物

      D不能與酸反應的氧化物一定能與堿反應

      5.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與NaOH溶液反應

      B.Na2O、Na2O2組成元素相同,與CO2反應生成的產(chǎn)物也相同 C.CO、NO都是大氣污染物,在空氣中形成膠體穩(wěn)定存在 D不能與酸反應的氧化物一定能與堿反應

      6.膠體的介穩(wěn)性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現(xiàn)象會破壞膠體介穩(wěn)性的是()

      A.生產(chǎn)涂料

      B.配制墨水

      C.明礬凈水

      D.用石膏使豆?jié){變成豆腐

      離子反應練習題 1.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鋁片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H=AlO2+H2↑ B 硫酸鎂溶液跟氫氧化鋇溶液反應:SO4+Ba=BaSO4↓

      C 碳酸鈣跟醋酸反應:CaCO3+2CH3COOH=Ca+2CH3COO+H2O+CO2↑ D 銅片跟稀硝酸反應:Cu+NO3+4H=Cu+NO↑+2H2O

      2.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A.澄清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Ca(OH)2+2H== Ca +2H2O B.鈉與水的反應:Na+2H2O==Na+2OH+H2↑ C.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Cu+Ag == Cu+Ag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應:CaCO3 + 2CH3COOH== Ca +2CH3COO + CO2↑+ H2O

      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A.硫酸亞鐵溶液與過氧化氫溶液混合: Fe+2H2O2+4H=Fe+4H2O B.小蘇打溶液與稀硫酸混合: CO3+2H=CO2↑+H2O C.大理石溶解于醋酸:CaCO3+2H=Ca+CO2↑+H2O D.明礬溶液加熱水解生成沉淀: Al+3H2O

      3+

      2+2-

      2+

      3+

      2+

      -+

      2+

      +

      -+

      2+

      2+2+

      2-

      2+

      Al(OH)3↓+3H

      4.①碳酸氫鎂、碳酸氫鈣溶液中分別加入少量(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注意氫氧化美的溶解度比碳酸鎂小)②溴化亞鐵溶液通入少量(過量)的氯氣

      ③碘化亞鐵溶液中通入少量(過量)的氯氣

      ④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少量(過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或硫化氫)

      1.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加OH產(chǎn)生沉淀,加H生成氣體的一組離子是

      + A.Na、Cu、CO3、Cl--++2+2-

      B.Na、Cl、HCO3、Mg

      +

      +

      +

      2-

      +--2+ C.Cl、NO3、K、Ca

      D.NH4、K、H、SO4

      2.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溶液中的下列離子數(shù)目顯著減少的是

      2+A.硫酸根離子 B.碳酸根離子 C.鎂離子 D.鋇離子

      3.在PH=1的無色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Al3+ Na++ NO3 Cl B.K Na-

      +--++

      Cl MnO

      42-

      --

      C.K Na Cl+

      AlO2 D.K NH4 SO4

      SiO3

      2-4.下列各組離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堿性透明的是 A、Na、OH、H2PO4、NO3 C、Al、Cl、AlO2、Na 3+--++---

      B、AlO2、K、CO3、Na

      D、Fe、K、H、NO3

      2+

      +

      +

      -+2-+5.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顏色為無色的是

      A.Na、MnO4、K、NO3、SO3 B.Na、S、CO3、OH、NO3 C.Na、S、OH、K、Cl、NO3 D.Fe、H、Na、Ca、NO3

      6.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當溶液呈強酸性時,有氣體產(chǎn)生;而當溶液呈強堿性時,+2--+

      --2+

      +

      +

      2+

      -+-+-2-+2-2---又能生成沉淀。該組離子可能是

      A.Na、Cu、NO3、CO3 B.NH4、K、Cl、HCO3 C.Mg、NH4、SO4、Cl D.Fe、Na、SO4、NO3

      7.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2++2-

      2+

      2-

      -+2+-

      2-

      - ①無色溶液中:K,Cu,Na,MnO4,SO

      4②在pH=11的溶液中:CO3,Na,AlO2,NO

      3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NH4,Cl,K,SO4

      ⑤在pH=1的溶液中:Fe,MnO4,NO3,Na,SO4

      ⑥酸性溶液中:Fe,Al,NO3,I,Cl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8.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共存的是 2+

      3+

      3+

      —、—

      +

      2—

      +

      +

      2—

      +

      2—

      +

      —+2++—2—①無色溶液中:K、Cl、Na、HCO3、OH

      ++-+--

      ② 使pH試紙變深藍色的4應中:K、CO3、Na、AlO2 ③水電離的c(H)=10+

      -1

      22-+-

      mol·L的溶液中:ClO、HCO3、NO3、NH4、SO3

      2+

      2-

      -1---+2-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NH4、Cl、Na、SO4 ⑤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MnO4、NO3、SO4、Na、Fe ⑥pH=0的溶液中:Fe、Al、NO3、Cl、SO3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⑥

      9.在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H的濃度為1×10 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32+

      3+

      2-

      2-

      2+①K、Cl、NO3、S+--2-

      ②K、Fe、I、SO

      4+2+-2-

      ③Na、Cl、NO3、SO

      4+--2-④Na、Ca、Cl、HCO3+2+--

      ⑤K、Ba、Cl、NO3

      +2+--A. ①③ B. ③⑤ C. ③④ D. ②⑤

      1、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鈉溶液中:

      2、燒堿溶液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硫:

      3、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

      4、氯氣通入水中:

      5、氯氣通入冷的氫氧化鈉溶液中:

      6、足量(少量)氯氣通入碘化亞鐵溶液:

      7、鋁片投入氫氧化鈉溶液:

      8、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

      9、FeCl3溶液與Cu反應:

      10、過氧化鈉和水反應:

      11、銅與濃(?。┫跛幔?/p>

      物質(zhì)的量的濃度練習題

      1.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M的某物質(zhì)在室溫下的溶解度為S g,此時測得飽和溶液的密度為ρg·cm-3,則該飽和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M1000S? A.B.mol?L?1 mol?L?1

      10S?M(100?S)10S?M(100?S)mol?L?

      1C.D.mol?L?1 M1000S?2.將標準狀況下的a L HCl(氣)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鹽酸密度為b g/cm3,則該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aabmol/L

      mol/L

      A.B.22.422400ab1000abmol/L mol/L

      C.D.22400?36.5a22400?36.5a3.取100mL 0.3mol/L和300mL 0.25mol/L的硫酸注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線,該混合溶液中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A.0.21mol/L B.0.42mol/L C.0.56mol/L D.0.26mol/L 4.將2.4mol某金屬投入1.8L 2mol/L的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并產(chǎn)生7.2g氫氣,則該金屬和酸分別是

      A.二價金屬,二元酸 B.二價金屬,三元酸

      C.三價金屬,二元酸 D.一價金屬,一元酸

      5.配制一定體積、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實驗結果產(chǎn)生偏低影響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餾水 B.溶解所用的燒杯未洗滌

      C.定容時仰視觀察液面 D.定容時俯視觀察液面

      6.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4mol/L,SO4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7mol/L,則此溶液中K+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A.0.1mol/L B.0.15mol/L C.0.2mol/L D.0.25mol/L 7.在100g濃度為18mol/L、密度為ρ的濃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釋成9mol/L的硫酸,則加入水的體積

      100mL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

      ?8.密度為0.91g/cm3的氨水,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該氨水用等體積的水稀釋后,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無法確定 9.實驗室常用98%(ρ=1.84g/mL)的濃H2SO4配制1:4的稀H2SO4,此稀H2SO4的密度為1.23g/mL,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A.4.6mol/L

      B.5.7mol/L

      C.3.88mol/L

      D.18.4mol/L 10.由Na2SO4和NaNO3組成的混合物88g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此溶液中Na+的濃度為1.2mol/L,則原混合物中NaNO3的質(zhì)量為

      A.17g

      B.34g

      C.25.5g

      D.51g 11.下列各溶液中,Na+濃度最大的是

      A.0.8L0.4mol/L的NaOH溶液

      B.0.2L0.15mol/L的Na3PO4溶液

      C.1L0.3mol/L的NaCl溶液

      D.4L0.5mol/L的NaCl溶液

      12.已知20g密度為ρg/mL的硝酸鈣溶液中含有1gCa2+,則N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A.ρ/400mol/L

      B.20/ρmol/L

      C.2.5ρmol/L

      D.1.25ρmol/L 13.當溫度為70℃時,Cl2與NaOH溶液能同時發(fā)生兩個自身氧化還原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若反應完全后測得溶液中NaClO與NaCl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4:1,則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為

      A.11:2

      B.9:4

      C.1:1

      D.5:1 14.體積為V、密度為ρ的某溶液中,含有摩爾質(zhì)量為M的溶質(zhì)m克。若此溶液中

      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w,則下列各表示式中不正確的是

      A.c?mc?M

      B.m?V???w

      C.w?c?M D.?? M?V1000w?15.某學生配制0.1mol/L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會造成實際濃度偏高的是

      A.空盤時天平指針指向左邊

      B.把燒堿放在紙上稱量

      C.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D.使用在空氣中部分變質(zhì)的燒堿 16.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時,由于操作不慎,使液面略超過了容量瓶的刻 度(標線),這時應采取的措施是

      A.傾出標線以上的液體

      B.吸出標線以上的溶液

      C.影響不大,不再處理

      D.重新配制

      17.13.5g氯化銅樣品中含有下列某一種鹽類雜質(zhì),當與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應 后,得到AgCl沉淀29g,則樣品中混有的雜質(zhì)是

      A.ZnCl

      2B.MgCl2

      C.BaCl2

      D.KCl 18.配制100mL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A.在托盤天平上放兩片大小相同的紙,然后將氫氧化鈉放在紙上稱取

      B.把稱得的氫氧化鈉放入盛有適量蒸餾水的燒杯中,溶解、冷卻,再把溶液轉(zhuǎn)入容量瓶中

      C.用蒸餾水洗滌燒杯、玻棒2~3次,洗滌液也移入容量瓶

      D.沿著玻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餾水,直至溶液凹面的最低點與刻度相切 19.下列實驗操作所用儀器合理的是

      A.用25mL堿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鹽酸

      C.用托盤天平稱取25.20gNaCl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0mol/L溶液

      20.將12mol/L的鹽酸(ρ=1.19g/cm3)50mL稀釋成6mol/L的鹽酸(ρ=1.10g/cm3),需加水的體積為

      A.50mL

      B.50.5mL

      C.55mL

      D.59.5mL 21.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M的某物質(zhì)在室溫下的溶解度為Sg/100g水,此時測得飽和溶 液的密度為dg/cm3,則該飽和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A.Mmol/L B.10sd1000Sdmol/L C.10SdMM(100?S)mol/L

      D.M(100?S)mol/L

      1000Sd-22.將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釋至b mL,稀釋后溶液中N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5a10abaA.mol/L B.mol/L C.mol/L D.mol/L bb5ab23.在等體積的NaCl、MgCl2、AlCl3三種溶液中,分別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應,則以上三種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為

      A.1:2:3 B.3:2:1 C.1:1:1 D.6:3:2

      三、計算題

      1.常溫下,將150mL 22% NaNO3溶液加100g蒸餾水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變?yōu)?4%。求原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2.向50mL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得到14.51g白

      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加入過量的稀HNO3,充分反應后,沉淀減少到4.66g,并有 氣體產(chǎn)生。

      ⑴原混合溶液中Na2SO4和Na2C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各是多少? ⑵產(chǎn)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多少?

      氧化還原反應練習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化學反應中某元素由化合態(tài)變?yōu)橛坞x態(tài),該元素一定被還原了。B、失電子能力難的原子獲得電子的能力一定強。C、金屬單質(zhì)在反應中只作為還原劑。D、非金屬單質(zhì)在反應中辦作為氧化劑。

      2、鹽酸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是()

      A、只有還原性

      B、只有酸性C、只有氧化性

      D、有酸性、氧化性、還原性

      3、下列粒子不具有氧化性的是()A、Cl--

      B、Cl2

      C、H+

      D、O2

      4、下列變化需要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xiàn)的是()

      A、MnO4 → MnOB、Cl--→ Cl2 C、H2S → SOD、Fe2+ → Fe

      5、在黑火藥發(fā)生爆炸時,可發(fā)生如下反應:2KNO3 + 3C + S = K2S + N2↑+ 3CO2↑,則被氧化的元素為()

      A、氧

      B、碳

      C、氮和硫

      D、氮和碳

      6、下列反應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化合反應

      B、置換反應

      C、分解反應

      D、復分解反應

      7、下列Cl2既表現(xiàn)氧化性又表現(xiàn)還原性的反應是()

      A、Cl2 + 2NaOH = NaCl +NaClO +H2O

      B、2HClO === 2HCl + O2↑ C、Cl2 + 2Na === 2NaCl

      D、MnO2 + 4HCl = MnCl2 + Cl2↑+ 2H2O

      8、根據(jù)下面三個化學方程式: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 = 2FeCl3 2FeCl3+2HI= 2FeCl2+2HCl+I2 有關物質(zhì)的還原性強弱的順序是()

      (A)I->Fe2+>Cl->SO(B)Cl->Fe2+>SO2>I-(C)Fe2+>I->Cl->SO2

      (D)SO2> I->Fe2+>Cl-

      9、根據(jù)反應式:① 2Fe + 2I = 2Fe + I2 ② Br2 + 2Fe = 2Fe + 2Br可判斷離子的還原性從強到弱的順序是()

      A、Br、Fe、Cl B、I、Fe、Br C、Br、I、Fe

      A、1:5

      B、5:1

      C、1:1

      D、2:1

      11、在反應Fe2O3 + 3CO === 2Fe + 3CO2中,是氧化劑,是還原劑;

      元素被氧化,元素被還原;

      是氧化產(chǎn)物,是還原產(chǎn)物。

      12、標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5NH4NO3 = 4N2↑+ 9H2O + 2HNO3-2+--

      2+

      --

      2+

      3+

      -2+

      2+

      3+

      D、Fe、I、Br

      2+--

      10、在3Cl2 + 6KOH = KClO3 + 5KCl + 3H2O的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質(zhì)量比為()

      H2S + H2SO4(濃)= S↓ + SO2↑+ 2H2O

      13、已知:AgF+Cl2+H2O→AgCl+AgClO3+HF+O2(未配平),配平后,若Cl

      2的系數(shù)為a,則AgF的系數(shù)為____________,若AgClO3的系數(shù)為b,O2的系數(shù)為c,則AgCl的系數(shù)為_______.14、在一定條件下,氯酸鉀與碘按下式發(fā)生反應:2KClO3+I2=2KIO3+Cl2,由此可推斷下列相應結論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庸置換反應 B.還原性I2>Cl2 C.非金屬性I2>Cl2 D.氧化性:KClO3>I2

      第二篇: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課后習題答案

      《化學(必修)1》課后習題參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節(jié) p10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

      7.不可靠,因為碳酸鋇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擾了硫酸根的檢驗。

      由于硫酸鋇是難溶的強酸鹽,不溶于強酸,而碳酸鋇是難溶弱酸鹽,可溶于強酸,因此可先取樣,再滴入氯化鋇溶液和幾滴稀硝酸或稀鹽酸,如果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有硫酸根。第一章第二節(jié) p17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1mmol=10-3mol)

      6.這種操作會使得結果偏低,因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質(zhì),相當于容量瓶內(nèi)的溶質(zhì)有損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M=40 g/mol,該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40。)第一章復習題 p19 1.C 2.B 3.A 4.BC 5.C 6.(1)不正確。(標況下或沒有明確O2的狀態(tài))(2)不正確。(溶液體積不為1L)或氫氧化鈉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體積不能確定(3)不正確。(水標況下不是氣體)或水在常溫下是液體(4)正確。(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即為物質(zhì)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個數(shù)比)7.(1)5%

      (2)0.28mol/L 8.

      9.1.42 g,操作步驟

      (1)計算所需硫酸鈉的質(zhì)量,m(硫酸鈉)=0.2mol/L×0.05L×142g/mol=0.56g(2)稱量

      (3)溶解并冷卻至室溫

      (4)轉(zhuǎn)移至50ml容量瓶,并洗滌小燒杯2次~3次,將洗滌液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輕輕搖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第二章第一節(jié) p29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樹狀分類法略 5. 分散系

      分散質(zhì)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舉例

      濁液

      >100 nm

      不穩(wěn)定,不均一

      泥漿水

      溶液

      <1 nm

      穩(wěn)定,均一

      飽和NaCl溶液

      膠體

      1~100 nm

      較穩(wěn)定,均一

      豆?jié){

      6.BD

      7.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質(zhì)特征是膠體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圍。

      膠體的應用,例如明礬凈水、豆?jié){加石膏成豆腐、靜電除塵、江河入??谝仔纬缮持?、血液透析、飽和氯化鐵溶液用于應急性止血等。第二章第二節(jié) p33 1.水溶液熔融狀態(tài)電離陰陽離子陽離子

      H+

      陰離子

      OH-

      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酸根離子

      H+ + OH-=H2O 2.兩種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的反應生成難溶物、易揮發(fā)物質(zhì)、弱電解質(zhì) 3.C

      4.C

      5.C

      6.B

      7.D

      8.(1)NaOH=Na++OH-

      (2)CuCl2=Cu2++2Cl-(3)Fe2(SO4)3=2Fe3++3SO42-

      (4)Ba(NO3)2=Ba2++2NO3-9.(1)SO42-+Ba2+=BaSO4

      (2)2Al+3Hg2+=3Hg+2Al3+

      (3)CO32-+2H+=H2O+CO2

      (4)不反應。10.(1)可溶銅鹽+強堿=可溶鹽+Cu(OH)2

      (2)強酸+強堿=可溶鹽+H2O(3)強酸+CaCO3=可溶鈣鹽+H2O+CO2

      (4)強酸+可溶鹽=可溶鹽+H2O+CO2(5)可溶銅鹽+Fe=可溶鐵鹽+Cu 11.金屬導電的原因是自由電子在外加電場下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于水后發(fā)生電離,電離出來的陰陽離子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形成電流。

      金屬是單質(zhì),不屬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第二章第三節(jié) p38 1.電子氧化還原失去氧化還原得到還原氧化

      2. O2 KClO3 KMnO4 HNO3 H2O2 Fe3+等

      H2 C CO 金屬單質(zhì)等 3.氧化

      S+O2=點燃=SO2

      還原 4.C 5.D 6.C 7.C B 8.B C 9.(1)還原劑 H2 氧化劑 O2 轉(zhuǎn)移電子

      4e-(2)還原劑 P 氧化劑 O2 轉(zhuǎn)移電子

      20e-(3)KClO3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轉(zhuǎn)移電子

      12e-(4)還原劑 H2 氧化劑 WO3 轉(zhuǎn)移電子

      6e-

      10.略

      第二章復習題

      p42 1.(1)A組CO2 ;B組非金屬單質(zhì)或氣體等; C 組 O2 ; D組酸或強電解質(zhì)等(2)2Cu+O2+H2O+CO2=Cu2(OH)2CO3 轉(zhuǎn)移4e-2.還原性

      3. C;S和KNO3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稀硫酸

      H++OH-=H2O

      CO32-+2H+=H2O+CO2↓

      2H++SO42-+2OH-+Ba2+=2H2O+BaSO4

      12.該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鈣和碳酸鉀,可能含有硝酸鋇。

      Ca2++CO32-=CaCO3↓

      CaCO3+2H+=Ca2++H2O+CO2

      Ag++Cl-=AgCl 若還有硝酸鋇,則還有下列反應:

      Ba2++CO32-=BaCO3↓

      BaCO3+2H+=Ba2++H2O+CO2 ↓ 第三章第一節(jié) p53 1.實驗室中將金屬鈉保存在煤油里。這是由于鈉很容易與空氣或水反應。而鈉密度大于煤油,沉入煤油底部,煤油將空氣隔絕,使金屬鈉不和空氣接觸。4Na+O2=2Na2O(白色固體)

      2Na+O2=加熱=Na2O2(淡黃色固體)2Na+2H2O=2Na++2OH-+H2

      2.B

      3.B

      4.D

      5.D

      6.A 7.(1)3Fe+4H2O(g)=高溫=Fe3O4+4H2

      (2)2Al+6H+=2Al3++3H2

      (3)2Al+2OH-+2H2O=2AlO2-+3H2

      (4)Zn+Cu2+=Zn2++Cu 8.6.72L(0.3mol)9.Al放出的氫氣多。第三章第二節(jié)

      p62 1.2Na2O2+2H2O= 4NaOH+O2 轉(zhuǎn)移2e-

      2Na2O2+2CO2=2Na2CO3+O2 轉(zhuǎn)移2e-

      2.酸強堿兩性兩性

      3.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逐漸消失 4.D 5.B 6.B 7.C 8.D 9.D

      10.2Fe3++Cu=2Fe2++Cu2+ 轉(zhuǎn)移2e-

      11.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轉(zhuǎn)為灰綠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沉淀。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轉(zhuǎn)移4e-

      12.Na2CO3

      21.2g

      0.2 mol 第三章第三節(jié) p68 10.55%

      21×103 t 第三章復習題 p70 1.B 2.C 3.D 4.D 5.A 6.C 7.2Cu+O2=加熱=2CuO CuO+H2SO4==CuSO4+H2O CuSO4+2NaOH==Na2SO4+Cu(OH)2 Cu(OH)2=加熱=CuO+H2O CuSO4+Fe==FeSO4+Cu 8.一開始時濃燒堿溶液吸收CO2,使罐內(nèi)氣壓降低,易拉罐變癟;過一會,鋁和燒堿溶液反應,生成氫氣,使罐內(nèi)氣壓變大,變癟的易拉罐又鼓起來。

      2OH-+CO2=CO32-+H2O

      CO32-+H2O+CO2=2HCO3-

      2Al+2OH-+2H2O=2AlO2-+3H2

      9.CaCO3=高溫=CaO+CO2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

      +2NaOH 10.取樣于兩支小試管中。用一潔凈的鐵絲蘸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燈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顏色,若出現(xiàn)紫色,說明原溶液中含有K+;在其中一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燒堿溶液,先出現(xiàn)白色沉淀,繼而沉淀逐漸消失,說明原溶液中含有Al3+;向另一支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和幾滴稀鹽酸,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11.53%

      1:1 Mg + 2H+ == Mg2+ + H2↑ x-----------------------------x 2Al + 6H+ == 2Al3+ + 3H2↑ y---------------------------2y/3 24x+27y=5.1 x+2y/3=5.6/22.4 解得x和y(1)鋁的質(zhì)量分數(shù)=27y/5.1*100%=(2)鋁和鎂的物質(zhì)的量比為y:x 第四章第一節(jié)(P80課后習題)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 2. 材料

      物理性質(zhì)

      化學性質(zhì)

      玻璃

      透明、堅硬、熔點高、不溶于水 穩(wěn)定。其實能與HF、NaOH溶液反應。

      陶瓷

      不透明、堅硬、熔點高、不溶于水

      穩(wěn)定。跟玻璃一樣,與HF、NaOH溶液反應。

      3.Na2SiO3 + H2SO4 + H2O = H4SiO4↓+Na2SO4 H4SiO4 = H2SiO3 + H2O(注:從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實都是原硅酸H4SiO4,書上為了簡便,就把它寫成了硅酸)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與SiO2的反應太慢,故并不選D。)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燒堿時有:SiO2+2NaOH=Na2SiO3+H2O反應發(fā)生,對坩堝造成腐蝕。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學成分為SiO2晶體,屬于原子晶體,非常堅硬,可以做磨料。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 高溫 Na2SiO3+CO2↑(注:其實水玻璃是指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堿”。)8.半導體。用于二極管、三極管及集成電路(IC)生產(chǎn)。9.(1)還原劑(2)化合反應置換反應還原劑

      (3)SiO2(沙灘物質(zhì))—— Si(粗)—— Si(純)——集成電路產(chǎn)品如電腦(用戶)10.(1)同: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4;異:電子層數(shù)不同。二者為同主族元素。

      (2)晶體硅的結構與金剛石的結構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點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單質(zhì)石墨由于結構的關系,卻很軟。

      (3)CO2、SiO2由于結構關系,物理性質(zhì)差異非常大。CO2常溫下為氣體,而SiO2為非常堅硬的固體。但二者的化學性質(zhì)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與堿反應,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還原等。11.(1)n(Na2O):n(CaO):n(SiO2)=::=1:1:6 化學式為:Na2O·CaO·6SiO2

      (2)純堿:72 t 石灰石:81 t 石英:246 t

      12.略 第四章第二節(jié)(P87課后習題)

      1.氯氣溶于水后,部分與水發(fā)生下列反應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不穩(wěn)定,易分解產(chǎn)生新生態(tài)的氧,具有強氧化性,故可以氧化有機色素(漂白)及把細菌、病毒殺死。2.

      實驗現(xiàn)象

      解釋或離子方程式

      滴入硝酸銀溶液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Cl2+H2O=HCl+HClO,Cl-+Ag+=AgCl↓

      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

      先變紅后褪色

      鹽酸使石蕊變紅,次氯酸漂白

      滴入紅墨水

      褪色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略

      4.D

      5.C

      6.B

      7.C 8.漂白粉與漂粉精的化學成分都是次氯酸鈣與氯化鈣的混合物(其實,“漂粉精”只是商人為了多賺錢給漂白粉起的新名字,并無其它含義)。它們是固體,比較便于保存和運輸。而氯水是液體,不便于保存運輸。

      9.因為一旦發(fā)生上述反應,產(chǎn)生出HClO,它不穩(wěn)定易分解造成漂白粉失效。故購買時應該注重看商品外包裝是否破損,若破損則不要購買。保存也是一樣要注意密封。10.防止過多的接觸氯氣,若必須大量制備和使用,最好在通風櫥里進行實驗。11.(1)這樣可以盡快逃離氯氣擴散區(qū)。

      (2)吸收Cl2:Cl2+2OH-= Cl-+ClO-+H2O,減輕其污染。12.(1)Cl2+2Br-= Br2+2Cl-

      Cl2+2I-= I2 + 2Cl-(2)Br2+2I-= I2+2Br-13.(1)可仔細觀察外形,氯化鈉晶體呈立方體透明,而純堿呈不透明粉末狀;(2)純堿溶液有滑膩感,而食鹽水無滑膩感;(3)分別取少量加食醋,有氣泡產(chǎn)生的為純堿;(4)取極少量嘗一下,食鹽咸而純堿澀;(5)用石灰水鑒別? 14.(1)1.43 g(2)要考慮導管、燒瓶內(nèi)會殘留大量Cl2。故必須多取反應物(這就是理論與實際的不同之處)。15.略

      第四章第三節(jié)(P95課后習題)

      1.CaO+SO2 = CaSO3 2CaSO3+O2+4H2O = 2CaSO4·2H2O 2.(1)高溫下促使N2、O2化合,另一可能原因是汽車汽缸內(nèi)用于點燃汽油蒸氣的電火花促使N2、O2放電反應。(2)2NO+2CO 催化劑 CO2+N2(3)①② 3.A

      4.C

      5.C

      6.D

      7.D

      8.C 9.(1)2SO2+O22SO3(2)Cl2+2NaOH=NaCl+NaClO+H2O(3)3NO2+H2O=2HNO3+NO 10.(1)1280 kg= 1.28 t

      (2)448 m3

      (3)720 t

      11.略 第四章第四節(jié)(P103課后習題)1.(1)酸性(酸的氧化性)(2)吸水性(3)脫水性(4)強氧化性(5)強氧化性 2.B 3.C 4.B 5.AB(但要明確,這二者的紅色是不同的)

      6.A 7.C 8.D 9.可以分別先加銅片微熱,溶液變藍色且有少量氣泡逸出的為稀硝酸。另兩份溶液里直接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的是稀硫酸。3Cu+8HNO3(?。?3Cu(NO3)2+2NO↑+4H2O Ba2++SO42-= BaSO4↓ 10.請與你的同學討論解決。

      11.干燥劑有酸性、中性、堿性之分,也有氧化性、非氧化性之分,還有液態(tài)、固態(tài)之分。要根據(jù)被干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干燥劑的性質(zhì),以二者不發(fā)生化學反應、不溶解為原則選擇。SO2——可用濃硫酸干燥,但不能用堿石灰;

      NO——可選用無CaCl2干燥。注意!不能用濃硫酸,因濃硫酸能與NO化合。也不宜用堿石灰。

      NH3——可用堿石灰,或生石灰。不能用濃硫酸,也不能用無水氯化鈣。CaCl2+8NH3=CaCl2·8NH3(類似于結晶水合物)。12.(1)1.0 mol·L-1 0.5 mol·L-1(2)1.0 mol·L-1

      1.0 mol·L-1

      1.5 mol·L-1(3)1.5 mol·L-1(實際上等于溶液里SO42-的濃度)13.略

      第四章復習題(P107)

      1.MnO2+4HCl(濃)△

      MnCl2+2H2O+Cl2↑

      MnO2

      HCl

      KMnO4

      2.(1)N2 N2不活潑,不易與金屬及氧氣反應(2)NH3

      NH3易液化且汽化時能吸收大量的熱(3)NH3

      NH3+H+ = NH4+

      (4)銨鹽

      NH4++OH-△

      NH3↑+H2O 3.(1)2NaCl + 2H2O 電解 2NaOH + H2↑+Cl2↑

      (2)H2+Cl2 點燃 2HCl(溶解于水得鹽酸)

      Cl2+2NaOH = NaCl+NaClO(漂白液、消毒液)4.C

      5.B

      6.D

      7.D

      8.B

      9.D 10.可能產(chǎn)生白煙

      NH3+HCl=NH4Cl(離子化合物,常溫下為固體小顆粒,呈煙狀)

      11.N2+O2放電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硝酸降落后與土壤作用形成硝酸鹽肥料,“發(fā)莊稼”。

      12.煤中的硫元素燃燒時形成SO2排放,在空氣中飄塵表面(飄塵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被氧氣氧化為SO3,SO3+H2O=H2SO4。形成硫酸型酸雨。S+O2==SO2 SO2+H2O=H2SO3 2H2SO3+O2=H2SO4 13.此題中只設計實驗分別證明白色晶體中含有NH4+、SO42-即可。(但其實這樣做的不準確的,因為可能還含有別的雜質(zhì),嚴格應該定量確認一定質(zhì)量晶體中NH4+與SO42-的質(zhì)量和為晶體總質(zhì)量才可以。具體設計略。)14.(1)6.0 g(2)2.2 mol·L-1

      15.2Cu+O2=2CuO

      2CuO+2SO2+O2=2CuSO4

      第三篇:高一化學(必修一)教學計劃

      高一化學(必修一)教學計劃

      一、教學方式方法

      1、針對高一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了“低起點,低難度,注重基礎”的教學方針,對學生的問題盡量作到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直到學生弄懂為止。

      2、對學生的作業(yè)及時批改,對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普遍問題集體評講,對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個別問題,單獨找個別學生輔導,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不交作業(yè)現(xiàn)象和抄襲現(xiàn)象堅決制止,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屢教不改的給予適當?shù)奶幜P。

      3、課前反復研究教材,對教材中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學生忽略的問題加以強調(diào),對考綱中的重點考點反復講解,反復練習,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熟練。

      4、對學生復習中的重點、難點反復練習,特別是實驗題,學生尤其頭疼,對實驗原理、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實驗的誤差等不清楚,更談不上將實驗原理進行轉(zhuǎn)換,進行實驗的設計。針對這些問題,除了仔細給學生講解實驗的原理等,還讓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反復訓練,反復體會,讓學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礙,掌握實驗題的基本解法。

      5、針對當前高考的特點。在注重基礎考查的同時,特別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特別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從繁重的作業(yè)中解脫出來。

      二、教學方案

      1.堅持精心設計和上好每一節(jié)課,研究仔細分析高一新教材的特點,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落實,加強學科內(nèi)綜合的意識。

      2.認真分析學生學習狀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3.授課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新知識的引入

      (2)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樹立化學課堂教學是化學活動教學的觀念。(3)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4)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應用化學的意識和能力。(5)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造精神。4.作業(yè)布置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作業(yè)是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培養(yǎng)各種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記錄學生成長和評價反饋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作業(yè)過多過難,則會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疲于應付,嚴重地束縛和影響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和身心健康。作業(yè)的布置要注意以下幾點:(1)適量性。作業(yè)一定要適量,使適量的作業(yè)既可以達到鞏固所學知識和提高各種能力的目的,又能夠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自學,總結,歸納和反思。

      (2)層次性。首先,作業(yè)本身要有層次,應由易到難。其次,對不同基礎,不同類型的學生,作業(yè)也要分出層次,使各種學生經(jīng)過努力都能完成。(3)針對性。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或布置一些有針對性的,適合其個性發(fā)展的作業(yè),培養(yǎng)和促進每位學生發(fā)展其特長。

      (4)實踐性.作業(yè)要盡可能結合社會,生產(chǎn)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必要時還可以自編一些題目,讓學生動手,動腦,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能力。

      (5)探索性。平時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每次作業(yè)都要盡可能設計一道難度適當?shù)奶剿餍灶}目,讓學生通過做作業(yè)逐步培養(yǎng)分析,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作業(yè)批改要堅持教師全批全改與學生訂正相結合;對學困生的作業(yè),還要在批改后及時具體指導,及時補差。5.測驗評價

      必要的測驗檢查是檢測教學效果,激勵學生學習的一個有效方法。當然,我們也不能把考試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大型考試應該適當減少,學生的成績應該結合學生的平時成績。

      第四篇:高一化學必修2專題一

      高一化學必修2專題一《微觀結構與物質(zhì)的多樣性》檢測試題-蘇教版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2.2003年,IUPAC(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推薦原子序數(shù)為110的元素的符號為Ds,以紀念該元素的發(fā)現(xiàn)地(Darmstadt,德國)下列關于Ds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Ds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為7B.Ds是超鈾元素

      C.Ds原子的質(zhì)量數(shù)為110D.Ds是金屬元素

      3.近來查明,二氧化三碳(C3O2)是金星大氣層的一個組成部分,下列關于二氧化三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A.二氧化三碳的電子式為B.C3O2、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

      C.C3O2和CO一樣可以燃燒生成CO2D.C3O2和CO2都是碳酸的酸酐

      4.X、Y、Z是短周期的三種相鄰元素,X和Y在同一周期,Y和Z在同一主族,這三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9,且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41,則X、Y、Z的元素符號分別為()

      A.N、O、SB.Cl、S、OC.Si、P、ND.S、Cl、F

      5.下列微粒中:①下標13Al3+④F-,其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物質(zhì)中,不含共價鍵的是()

      A.NaClB.Cl2C.HClD.NaOH

      7.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它們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

      10。A與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A原子次外層電子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A<B<C

      B.A的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大于C的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C.C的氧化物的熔點比A的氧化物的低

      D.A與C可形成離子化合物

      8.元素X的原子核外M電子層上有3個電子,元素Y的離子Y2-的核外有18個電子,則這兩種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為()

      A.XY2B.X2Y3C.X3Y2D.X2Y

      9.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為8電子結構的是()

      A.H2OB.NH3C.Cl2D.BCl3

      10.下列氣態(tài)氫化物中最不穩(wěn)定的是()

      A.PH3B.NH3C.H2OD.H2S

      11.短周期元素M和N的離子M上標2+和N2-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原子比N原子多一個電子層 B.M的原子序數(shù)比N小

      C.M和N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等 D.M和N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

      12.幾種微粒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shù),則這幾種微粒()

      A.一定是同一種元素B.互為同位素

      C.可能屬于同一種元素D.核外電子數(shù)一定相等

      14.某金屬氧化物化學式為R2O3,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02,電子數(shù)為50,已知氧原子核內(nèi)有8個中子,R原子核內(nèi)中子數(shù)是()

      A.10B.13C.21D.14

      15.最近發(fā)現(xiàn)一種新微粒O4,有關這種新微粒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的結構與P4相同B.它的摩爾質(zhì)量為64

      C.它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

      D.它是由兩個氧分子通過分子間作用力結合而成的新微粒

      16.下列電子式書寫正確的是()

      17.下列各組順序的排列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Na<Mg<Al B.熱穩(wěn)定性:HCl>H2S>PH3

      C.酸性強弱:H2SiO3<H2CO3<H3PO4D.熔點:NaCl>Na>CO2

      1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完全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B.構成分子晶體的粒子一定含有共價鍵

      C.分子晶體的熔點一定比金屬晶體的熔點低

      D.含有金屬陽離子的晶體一定是離子晶體

      19.與氖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陰離子及陽離子所構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A.溴化鎂B.氧化鈉C.氯化鉀D.硫化鈉

      2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徑越大,其單質(zhì)的熔點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小越容易失去電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氫化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它的沸點一定越高

      D.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越大,其單質(zhì)的沸點一定越高

      21.下列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時,所克服的粒子間相互作用屬于同種類型的是()

      A.液溴和苯分別受熱變?yōu)闅怏wB.干冰和氯化銨分別受熱變?yōu)闅怏w

      C.二氧化硅和鐵分別受熱熔化D.食鹽和葡萄糖分別溶解在水中

      22.科學家根據(jù)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結構理論預測,原子序數(shù)為114的元素屬于第七周期ⅣA族,稱為類鉛元素。下面關于它的原子結構和性質(zhì)預測正確的是()

      A.類鉛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B.其常見價態(tài)為+

      2、+

      3、+4

      C.它的金屬性比鉛弱D.它的原子半徑比鉛小

      23.下列各組元素性質(zhì)的遞變情況錯誤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價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徑依次增大D.Na、K、Rb的電子層數(shù)逐漸增多

      24.決定有機物種類繁多的原因,不正確的是()

      A.有機物分子中,碳原子間只能排列成鏈狀

      B.碳原子有4個價電子,可與其他原子形成4個共價鍵

      C.組成有機物的元素種類較多D.碳原子間可以有多種排列方式

      25.下列對離子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離子化合物一定是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 ②離子化合物一定是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 ③離子化合物熔點高,加熱一定難分解 ④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價鍵,也可能不含共價鍵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①、②兩種元素的名稱。

      (2)寫出⑧、⑨兩種元素的符號。

      (3)在這些元素中,(用元素符號填寫,下同)是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是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是最不活潑的元素。

      (4)這些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對應水化物中,酸性最強;堿性最強;能形成兩性氫氧化物的元素是。

      27.(8分)下表標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用字母標出的14種元素中,化學性質(zhì)最不活潑的是(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同),金屬性最強的是,非金屬性最強的是,常溫下單質(zhì)為液態(tài)的非金屬元素是,屬于過渡元素的是(該空用字母表示)。

      (2)B、F、C氣態(tài)氫化物的化學式分別為,其中以最不穩(wěn)定。

      (3)第二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小的是。

      28.(9分)現(xiàn)有①BaCl2、②金剛石、③NH4Cl、④Na2SO4、⑤干冰、⑥碘片六種物質(zhì),按下列要求回答:

      (1)熔化時不需要破壞化學鍵的是,熔化時需要破壞共價鍵的是,熔點最高的是,熔點最低的是。

      (2)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只有離子鍵的物質(zhì)是,晶體以分子間作用力結合的是。

      (3)①的電子式是,⑤的電子式是。

      29.(13分)A、B、C、D、E分別代表5種微粒,每種微粒中都含有18個電子。其中A和C都是由單原子形成的陰離子,B、D和E都是分子;又知在水溶液中A跟B反應可生成C和D;E具有強氧化性。請回答:

      (1)用化學符號表示上述5種微粒:

      A,B,C,D,E。

      (2)在溶液中A跟B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30.(4分)在一定條件下,ROn-3和氟氣可發(fā)生如下反應:

      ROn-3+ F2+2OH-==RO4-+2F-+H2O,已知R為短周期元素,則可知在ROn-3中,元素R的化合價是;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1.(6分)某元素的同位素AZX,它的氯化物XCl2 1.11 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1 mol/L的AgNO3溶液20 mL恰好完全反應。若這種同位素原子核內(nèi)有20個中子,求:

      (1)Z值和A值。(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把X的單質(zhì)放入水中,有何現(xiàn)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專題1 檢測試題

      1.B 2.C 3.D 4.B 5.C 6.A 7.B 8.B 9.C 10.A 11.A 12.C

      13.B 14.D 15.C

      16.D 17.A 18.A 19.B 20.D 21.A 22.A 23.C 24.A 25.B

      26.(1)碳 氮(2)Si P(3)Na F Ar

      (4)HClO4 NaOH Al

      27.(1)Ar K F Br M

      (2)H2O、HCl、PH3 PH3(3)F

      28.(1)⑤⑥ ② ② ⑤(2)①③④ ① ⑤⑥

      29.(1)S2-HCl Cl-H2S H2O2(或F2)

      (2)S2-+2H+==H2S↑

      30.+5 第三周期第ⅦA族

      31.(1)A=40 Z=20

      (2)第四周期第ⅡA族

      (3)與水劇烈反應,放出大量的熱,Ca+2H2O==Ca(OH)2+H2↑ 有氣體生成

      第五篇:高一化學必修一物質(zhì)顏色

      1.紅色:

      Fe(OH)3(紅褐色固體)

      Cu(紫紅色固體)

      溴蒸氣、NO2(紅棕色)

      品紅溶液(紅色)

      石蕊遇酸性溶液(紅色)

      酚酞遇堿性溶液(紅色)2.紫色:

      KMnO4固體(紫黑色)

      MnO4—(紫紅色溶液)

      鉀的焰色反應(紫色)3.橙色:溴水(橙色)

      4.黃色:

      AgI(黃色固體)

      FeS2(黃色固體)

      Na2O2(淡黃色固體)

      S(黃色固體)

      碘酒(黃褐色)

      Na的焰色反應(黃色)

      Fe3+的水溶液(黃色)

      5.綠色:

      Fe2+的水溶液(淺綠色)

      Cl2、氯水(黃綠色)

      6.藍色:

      石蕊遇堿性溶液(藍色)

      硫、氫氣、甲烷、乙醇在空氣中燃燒(淡藍色火焰)

      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藍色火焰)

      淀粉遇I2變藍色

      7.黑色:

      絕大多數(shù)金屬在粉末狀態(tài)時呈黑色或灰黑色。8.白色:

      Fe(OH)2沉淀在空氣中的現(xiàn)象:白色→(迅速)灰綠色→(最終)紅褐色

      pH試紙:干燥時呈黃色;中性時呈淡綠色;酸性時呈紅色,酸性越強,紅色越深;堿性時呈藍色,堿性越強,藍色越深。

      紅色石蕊試紙:紅色(用于檢驗堿性物質(zhì))

      藍色石蕊試紙:藍色(用于檢驗酸性物質(zhì))

      淀粉試紙:白色(用于檢驗碘單質(zhì))

      KI—淀粉試紙:白色(用于檢驗氧化性物質(zhì))

      ①黑色:CuO、Fe3O4、MnO2、炭粉、鐵屑

      ③紅色:Cu、Fe2O3(紅棕)、Fe(OH)3(紅褐)。

      ⑤紫黑色:KMnO4。

      ⑦淡黃色:硫粉。

      下載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二章習題[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檔
      下載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二章習題[五篇模版].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wǎng)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的內(nèi)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nèi)聯(lián)系你,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

      相關范文推薦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必修1全冊基本內(nèi)容梳理 從實驗學化學一、化學實驗安全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

        高一化學必修一學習心得體會

        高中化學必修一(第1、2章)教學心得體會敘永二中楊霞 通過一學年的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我深感有很多收獲,其中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進之處,正是對這些不足的反思和改......

        高一化學必修一課時教學案(第一章分課時)1.2.6

        第六課時關于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計算2.溶液的稀釋規(guī)律 稀釋前后:①溶質(zhì)的總質(zhì)量,②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填不變或改變)。設稀釋前某溶液濃度為c1,體積為V1,密度為ρ1,質(zhì)量分數(shù)為w1;稀釋后某......

        高一化學必修一課時教學案(第一章分課時)1.2.4

        第二節(jié)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第四課時物質(zhì)的量濃度及計算 【知識銜接】 1.溶液是 、 、 的 ,由 和 兩部分組成。 2.溶液組成可以用 來表示,公式為 ;若溶液中某溶質(zhì)的溶解度......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二章測試題答案

        第二章《化學物質(zhì)及其變化》測試題參考答案 1.B 2.D 3.C 4.A 5.B 6.A 7.B 8.B 9.C 10.A 11.CD 12.B 13.B 14.⑶⑻(9)(10)(11)(12);(4)(5)(6)(7)(13);(1)(14) 15.Fe3O4、CO、C、Fe 16.略; -17......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精選五篇)

        必修1全冊基本內(nèi)容梳理 第一章 一、化學實驗安全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最新版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總復習提綱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一、常見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鑒別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據(jù)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上差異來分離?;旌衔锏奈锢矸蛛x方法i、......

        高一化學必修一《金屬及其化合物》知識點匯總(大全)

        高一化學必修一《金屬及其化合物》知識點匯總 高一化學必修一《金屬及其化合物》知識點匯總 1.了解鈉、鋁、鐵、銅等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質(zhì) (1).鈉、鋁、鐵、銅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