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對毒品的認識
對毒品的認識
毒品是什么呢?在我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7條規(guī)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guī)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毒品種類很多,范圍很廣,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大致可根據(jù)毒品的來源、對人中樞神經(jīng)的作用、自然屬性和流行的時間順序來分類:
⑴從毒品的來源看,可分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類。天然毒品是直接從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鴉片。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與化學物質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機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⑵從毒品對人中樞神經(jīng)的作用看,可分為抑制劑、興奮劑和致幻劑等。抑制劑能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鎮(zhèn)靜和放松作用,如鴉片類。興奮劑能刺激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人產(chǎn)生興奮,如苯丙胺類。致幻劑能使人產(chǎn)生幻覺,導致自我歪曲和思維分裂,如麥司卡林。⑶從毒品的自然屬性看,可分為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麻醉藥品是指對中樞神經(jīng)有麻醉作用,連續(xù)使用易產(chǎn)生身體依賴性的藥品,如鴉片類。精神藥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人興奮或抑制,連續(xù)使用能產(chǎn)生依賴性的藥品,如苯丙胺類。
⑷從毒品流行的時間順序看,可分為傳統(tǒng)毒品和新型毒品。傳統(tǒng)毒品一般指鴉片、海洛因等阿片類流行較早的毒品。新型毒品是相對傳統(tǒng)毒品而言,主要指冰毒、搖頭丸等人工化學合成的致幻劑、興奮劑類毒品,在我國主要從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開始在歌舞娛樂場所中流行。
毒品的吸食方式和傳播地點。吸食毒品的方式主要有:煙吸、燙吸、鼻嗅、口服、注射等5種常見方式。毒品的傳播地點主要有娛樂場所,賭場等。
毒品的危害。毒品猛如虎,其危害是眾所皆知的。毒品的危害不僅是對吸食者的,對整個社會也有十分嚴重的危害。對吸食者,吸食毒品會產(chǎn)生生理上和精神上的依賴,一旦染上毒品就很難戒除,嚴重損害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對社會來說,毒品會毀了一個家庭,對社會生產(chǎn)力的巨大破壞,毒品活動會嚴重擾亂社會治安。
目前,日趨嚴重的毒品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災難。毒品的泛濫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給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帶來巨大的威脅。人們應該(1)接受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法律法規(guī)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2)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時髦;(3)不聽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脫煩惱和痛苦,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4)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fā)現(xiàn)親朋好友中有吸、販毒行為的人,一定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報告公安機關;(5)不進歌舞廳,決不吸食搖頭丸、K粉等興奮劑;“遠離毒品,關愛未來”,對每一個人而言,這決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無論是出于主觀還是客觀,有些路,永遠不能走;有的錯,永遠都不能犯!
第二篇:認識毒品—教案
認識毒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種類,認識吸毒行為,認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覺悟目標: 1.讓學生懂得“珍惜生命,遠離毒品”。
培養(yǎng)禁毒意識,提高學生拒絕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覺性。2.自覺與涉毒違法犯罪作斗爭。能力目標: 1.自覺遠離毒品增強他們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
2.認識毒品的種類;認識毒品的危害;認識吸毒成癮的途徑;認識吸毒成癮的原因,如何預防。
3.結合社會現(xiàn)象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點難點
1.認識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認識吸毒行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學方法
觀看《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宣傳片》,談觀后感。上網(wǎng)查找資料及討論禁毒教育宣傳片
四、教具
《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宣傳片》視頻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生的觀看VCD禁毒教育宣傳片談觀后感,讓學生從感性上了解毒品對人類的危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總結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殘人生 對身體的危害:自傷、自殺、自殘,加速死亡。2.吸毒毀滅家庭
傾家蕩產(chǎn)、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貽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會
誘發(fā)刑事犯罪,敗壞社會風氣。(二)進一步了解毒品相關知識。A.毒品的種類; B.毒品的危害; C.吸毒成癮的途徑;
D.吸毒成癮的原因,如何預防;
E.刑法有關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的有關條款。(三)討論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網(wǎng)進一步認識毒品有關知識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法律法規(guī)教育,牢記“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極易成癮,難以戒斷;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違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為由僥幸去嘗試,不受不良誘惑的影響。
3.不聽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脫煩惱和痛苦,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
4.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fā)現(xiàn)親朋好友有吸、販毒行為的人,一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報告公安機關。
5.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杜絕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進入的場所,決不吸食搖頭丸、K粉等興奮劑。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引誘、欺騙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堅決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師總結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生命,要正確地認識毒品,遠離毒品。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時髦。時刻記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將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毒品這東西一碰都不能碰。
(五)作業(yè)
1.課后學生搜集身邊的有關毒品危害人類的案例。2.寫一篇禁毒宣傳觀后感500字以上。
第三篇:禁毒學—毒品問題及對禁毒工作的認識
重慶警察學院
偵查學(刑事技術方向)
《禁毒學》論文
毒品問題及對禁毒工作的認識
姓名:舒琛豪
區(qū)隊:2012級03區(qū)隊 學號:20120315
中國·重慶·沙坪壩
2013年12月
重慶警察學院 2012級3區(qū)隊 20120315 舒琛豪
毒品問題及對禁毒工作的認識
摘要:當今世界,毒品問題蔓延是危害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如何防治毒品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是我們作為預備警官應該考慮的問題。本文從毒品問題的歷史、我國目前的毒品形勢、我國目前的禁毒工作三個方面為大家淺析了毒品問題及對禁毒工作的認識。關鍵詞:毒品 形勢 禁毒工作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7條規(guī)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guī)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當今社會,毒品問題已對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構成重大威脅。因此,清楚地認識到毒品的危害及如何良好地開展禁毒工作是推動當前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一、毒品問題的歷史
世人皆知,中國近200年來,深受鴉片煙毒之害。從18 世紀中期,殖民主義者即懷著險惡目的向中國輸入鴉片。1835年至1839 年,英國殖民者從輸入中國鴉片每年獲利平均折合白銀59.6萬兩。1837年7月至 1838 年6月,廣州從英國進口的貨物中,僅鴉片一項就占了337萬英磅,抵銷了當年中國全部對英出口額314萬英磅有余。
面對鴉片煙毒對國家和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當時朝廷大員憂心如焚。1839年6月,林則徐主持了震驚世界的虎門銷煙,在持續(xù)23天的銷煙活動中,共銷毀收繳的外商走私鴉片2萬多箱。然而,1840年6月,英國發(fā)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先進的英國打敗了落后的中國。于是,中國此次空前的禁煙活動,以失敗和割地賠款而告終。重慶警察學院 2012級3區(qū)隊 20120315 舒琛豪
以后,鴉片煙毒在中國愈演愈烈。1876年,鴉片進出額高達2800萬美元。
1949年前,全國種植罌粟面積約100萬公頃左右;在4億多人口中,以制販毒品為業(yè)的有30多萬人,吸食毒品者有2000萬人。
二、我國目前的毒品形勢
(一)境外毒品對我“多頭入境,全線滲透”的總體態(tài)勢沒有根本改變,對我的危害仍在加劇。目前,“金三角”地區(qū)的罌粟種植面積雖然已從140萬畝降至120萬畝,鴉片產(chǎn)量已從1000噸減至800噸。但是,該地區(qū)販毒組織在泰緬邊境局勢緊張、毒品南下通道受阻的情況下,將大量毒品運往緬北,通過各種途徑向我國販運。此外,在西北境外,受多種因素影響,阿富汗罌粟禁種計劃全面失敗,近幾年鴉片產(chǎn)量超過3400噸,居世界首位,對我的現(xiàn)實危害和潛在威脅繼續(xù)擴大。東南沿海境外流入的新型毒品也呈增多的趨勢。
(二)國內(nèi)販毒組織出現(xiàn)一些新的特點,內(nèi)地毒販到云南販毒的情況突出。目前,在云南、廣東兩地毒品中轉、集散作用不減的情況下,蘭州、成都、重慶、貴陽、長沙、武漢、鄭州、合肥等城市的毒品吸納作用正在增強。同時,內(nèi)地毒販直接前往云南販毒帶回本地加工販賣的情況明顯增多。此外,為逃避打擊,販毒團伙還采取化整為零、“螞蟻搬家”、人體藏毒等多種販毒形式,將毒品販往內(nèi)地。(三)制販、吸食冰毒、“搖頭丸”等苯丙胺類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呈現(xiàn)新的特點,易制毒化學品流入非法渠道的問題依然嚴重。從近些年的情況看,國內(nèi)大宗制造冰毒、“搖頭丸”案件有所減少,但小宗制販活動有所增多,區(qū)域化的特征明顯。廣東、福建已成為國內(nèi)制造“搖頭丸”的重點地區(qū)。
(四)國內(nèi)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總數(shù)繼續(xù)增加,并仍以青少年為重慶警察學院 2012級3區(qū)隊 20120315 舒琛豪
主。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中,青少年占總數(shù)的74%。毒品泛濫嚴重破壞了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吸毒者體質衰弱,喪失了勞動能力,近年來全國吸食毒品過量導致死亡累計達2.5萬余人。毒品問題敗壞社會風氣,誘發(fā)大量違法犯罪活動。據(jù)統(tǒng)計,大多數(shù)省區(qū)市搶劫、搶奪、盜竊等侵財性案件30%以上是吸毒人員所為,一些毒情嚴重地區(qū)甚至接近70%。
三、我國目前的禁毒工作
為切實做好禁毒工作,努力為人民群眾營造一個無毒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我國在禁毒工作方面也做出了積極努力。
(一)制定禁毒法律法規(guī)
為了依法開展有效的禁毒斗爭,中國從70年代末就開始制定有關禁毒的法律法規(guī)。1979年7月1日頒布、1980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將毒品犯罪列入“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一章之中。國家制定全國性禁毒法律法規(guī)的同時,一些省、市、自治區(qū)也陸續(xù)制定了地方性的禁毒法規(guī),為禁毒工作做出了貢獻。
(二)從中央到地方成立禁毒機構,增強緝毒力量
為了統(tǒng)一領導、協(xié)調(diào)全國的禁毒斗爭,1990年11月,國務院決定成立由16個部委負責人組成的國家禁毒委員會,針對國內(nèi)毒品犯罪活動的形勢,明確提出了禁販、禁吸、禁種“三禁并舉、堵源載流、嚴格執(zhí)法、標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針;制定了動員全社會力量,實行禁毒工作的綜合治理,開展禁毒人民戰(zhàn)爭的具體措施,有力地推動了禁毒斗爭在全國的深入開展。與此同時,在公安、海關、邊防等部門,都加強了緝毒力量,充實緝毒隊伍,配備備項設備,增撥緝毒專項經(jīng)費,改進緝毒手段。
(三)廣泛開展禁毒宣傳教育
利用展覽、報刊、電臺、電視臺、小冊子、掛圖等多種形式,開展重慶警察學院 2012級3區(qū)隊 20120315 舒琛豪
廣泛、持久、深入的禁毒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深切認識毒品的危害,自覺遠離毒品,抵制毒品,做好預防吸毒的工作,并檢舉揭發(fā)毒品犯罪活動,使禁毒斗爭成為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和支持的活動,從而取得禁毒斗爭的良好的社會效果。
(四)加強毒品問題研究工作
毒品問題是一個涉及法學、社會學、犯罪學、生理學、心理學、醫(yī)學等多種學科的問題。為了使禁毒斗爭建立在科學基礎上,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大學和科研機構從不同角度開展了對毒品問題的研究工作,出版發(fā)表了一批既有學術價值又有社會價值的學術專著、論文和調(diào)查報告,這也為我國禁毒工作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結 語
雖然,我國目前禁毒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并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國際毒潮對中國危害加劇的狀況,不會在短期內(nèi)徹底消除;毒品在中國仍處于蔓延階段,禁毒任重道遠。早日解決毒品問題,建設一個健康、文明、幸福、美好的世界,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新的階段,政府要在全國深入持久地開展禁毒斗爭。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刻不停。政府要一如既往地與世界各國加強合作,為徹底消除毒害、建設一個無毒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認識毒品 珍惜生命
認識毒品珍惜生命
一(2)班
教學內(nèi)容:認識毒品
珍惜生命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了解有關毒品的知識。
2、通過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圖片故事,教育和引導學生遠離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識。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種類
1、談話:同學們一定都聽說過毒品,那么,什么是毒品呢?毒品有哪些呢?誰能說一說?
2、毒品是指常見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讓學生看圖片)鴉片、海洛因、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搖頭丸。這些毒品長期飲食都會成癮,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過量,則可導致死亡。
3、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交流)
三、介紹毒品的危害
1、毒品毀人毀健康
(1)毒品摧毀人的消化功能(2)摧毀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
(3)摧毀人的呼吸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
(4)傳染性疾病及“艾滋?。ˋIDS)
2、毒品令人傾家蕩產(chǎn)、家破人亡
(1)喪失工作能力
(2)傾家蕩產(chǎn)
(3)給家人帶來無盡折磨
3、吸毒導致墮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會,成為世界公害
四、給學生讀有關吸毒者的故事,使學生受到教育
五、討論交流體會
1、了解有關毒品的知識以及危害性,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由發(fā)言
六、讓學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防毒有五種措施:
創(chuàng)設情境(1):路人問學生甲想不想嘗試一下快樂的感覺?路人見學生甲沒有表態(tài),就拿出了一包白粉狀的物品倒在錫紙上用煙點著錫紙,隨即就看到縷縷白煙升起。路人讓學生甲用鼻子聞一聞,這時如果你是學生甲你會怎么辦?
1、直接拒絕
2、找借口溜走
創(chuàng)設情境(2):路人對學生說:“現(xiàn)在的學習都很緊張,想不想減輕學習的壓力?”學生說:“想?!甭啡苏f:“那我想向你推薦一種藥就是搖頭丸。”學生知道這是毒品,但是他應該怎么靈活的應對呢?
3、提出反對意見或轉移話題
4、秘密報案
5、當毒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脅你時,要第一時間告訴師長。
七、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了解了有關毒品的知識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對家庭、社會的危害。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發(fā)現(xiàn)有人吸毒,已有毒品犯罪時,立即舉報;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家人的幸福,為了社會的安定,請你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第五篇:中學生法制教育材料——認識毒品
中學生法制教育材料——認識毒品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guī)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藥品和精神藥品”。毒品被稱為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國是一個曾遭受毒品嚴重危害的國家,歷史上的毒禍曾給中國帶來深重的災難,幾乎使中國陷入亡國的境地。今天,毒品死灰復燃,再次向我們發(fā)起了挑戰(zhàn)。由于毒品在我國死灰復燃的時間相對較短,預計毒品的蔓延還將有一段發(fā)展時期。
毒品的分類(1)麻醉藥品
A.鴉片類:包括天然來源的鴉片以及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如嗎啡、可待因,也包括半合成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芬太尼及鹽酸二氫埃托啡等。
B.古柯類:柯卡因、古柯葉和古柯糊。
C.大麻類:大麻、大麻脂、大麻成品。
(2)精神藥品:
A.鎮(zhèn)靜催眠藥和抗焦慮藥,如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
B.中樞興奮劑,如苯丙胺、亞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
C.致幻劑,如麥角酰二乙胺、北美仙人球堿、苯環(huán)利啶(PCP)。
毒品知識13問
1、什么是毒品?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指出:“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guī)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p>
2、什么是罌粟?
罌粟是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有紅、紫、白等色,果實為球形,未成熟果實中有白漿,是制鴉片的原料。罌粟的原產(chǎn)地并不是中國,罌粟及其制品傳入中國始于唐代。
3、什么是阿片?
阿片一詞來自希臘文OPium,是“漿汁”之意,是罌粟科植物罌粟的未成熟蒴果切開口后流出的液汁干燥而成,又稱鴉片、烏煙、大煙土、阿芙蓉、大煙。小劑量的阿片具有鎮(zhèn)痛、鎮(zhèn)咳、止瀉等藥用功能。
4、什么是嗎啡?
嗎啡是從鴉片中提取的生物堿,是鴉片中起主要藥理作用的成分。臨床醫(yī)療適用于持續(xù)性鈍痛或銳痛,還可與鎮(zhèn)靜藥聯(lián)合作為麻醉前給藥。嗎啡具有很強的成癮性。
5、什么是海洛因?
嗎啡與乙酐加熱化合后得到一種白色結晶粉末,學名二乙酰基嗎啡,海洛因被作為其商標名使用。海洛因具有極強的成癮性,目前國內(nèi)外只有吸毒者濫用(稱其為白粉),臨床治療并不使用,被列為非醫(yī)療用毒品。
6、什么是大麻?
大麻是生長于溫熱帶地區(qū)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種植大麻的目的主要是用其纖維紡織布類及其它織物(如繩索、麻袋)。大麻中的酚性成分具有精神活性作用,易被濫用,目前已成為毒品植物中最大眾化最具有世界危害性的一種。
7、什么是可卡因?
可卡因是從古柯樹葉中提煉出來的白色結晶狀細微粉末,屬中樞興奮劑,其藥用價值是作為局部麻醉劑??煽ㄒ蛩幮悦?、成癮快,具有極強的成癮性。國際上被稱為“百毒之王”。在非法毒品交易中又被稱為“雪”。
8、什么是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也稱甲基安非他明,是一種以麻黃素為原料制造出的純晶體,故稱為冰或者冰毒。它是一種強烈的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
9、什么叫藥物濫用?
藥物濫用通常指的是人們反復大量地使用與醫(yī)療目的無關的具有依賴潛力的藥物或化學物質,是一種有侼于社會常規(guī)地使用藥物或其它成癮物質的行為。
10、什么是吸毒?
吸毒也稱為藥物濫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委員會所下的定義,是指非醫(yī)療用途的、長期、反復并以不斷增加用藥劑量為特征的強迫性自行藥物攝入行為。
11、什么叫身體依賴性?
身體依賴性亦稱生理依賴性。是由長期、反復使用依賴性藥物造成的一種機體的適應狀態(tài)。一旦中斷用藥(或突然減少用量),身體便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癥狀即戒斷綜合癥。
12、什么叫精神依賴性?
精神依賴性亦稱心理依賴性。是指多次用藥成癮后,導致精神或心理上對毒品的一種主觀渴求或繼續(xù)使用該藥的強烈欲望。如人們通常所說的“心癮”即是心理依賴性的具體體現(xiàn)。
13、什么叫藥物耐受性?
許多藥物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產(chǎn)生一種藥物耐受現(xiàn)象,主要特點是在長期用藥中個體對該藥物的反應減弱,為達到相同的藥效或得到相同的反應,就必須增加該藥的用量。
吸毒對社會的危害
(1)對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現(xiàn)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毀滅的同時,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經(jīng)濟破產(chǎn)、親屬離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
(2)對社會生產(chǎn)力的巨大破壞: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chǎn),其次是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和浪費,同時毒品活動還造成環(huán)境惡化,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
(3)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毒品活動加劇誘發(fā)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擾亂了社會治安,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威脅。無論用什么方式吸毒,對人體的肌體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吸毒對身心的危害
(1)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diào)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diào)、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
(2)戒斷反應: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嚴重和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藥或減少用藥劑量后發(fā)生。許多吸毒者在沒有經(jīng)濟來源購毒、吸毒的情況下,或死于嚴重的身體戒斷反應引起的各種并發(fā)癥,或由于痛苦難忍而自殺身亡。戒斷反應也是吸毒者戒斷難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礙與變態(tài):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礙是幻覺和思維障礙。他們的行為特點圍繞毒品轉,甚至為吸毒而喪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靜脈注射毒品給濫用者帶來感染性合并癥,最常見的有化膿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擔憂的艾滋病問題。此外,還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易感染各種疾病。
女性吸毒危害尤甚
女性與男性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差異,她們在社會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決定了女性吸毒為艾滋病傳播提供的空間更廣闊,帶來的社會危害更大。
目前全國登記在冊的吸毒總人數(shù)為86萬,女性吸毒人數(shù)為13.8萬人,在一些省區(qū),女性吸毒所占比例高達40%多。
專家指出,為從根本上遏制毒品和艾滋病的流行,應建立有效的三級預防體系。
在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毒品和艾滋病問題的今天,女性吸毒因其特殊性而開始受到關注。由于女性與男性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差異,她們在社會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女性吸毒為艾滋病傳播提供的更廣泛的空間,決定了女性吸毒帶來的社會危害更大。
聯(lián)合國禁毒署、艾滋病規(guī)劃署和中國國家禁毒委不久前在南寧舉行了名為“女性濫用毒品社會后果與健康危害”會議。來自聯(lián)合國的官員和專家會同中國專家學者就女性與毒品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jù)聯(lián)合國禁毒署對亞洲國家的一項減少毒品需求的調(diào)查顯示,亞洲國家的吸毒在繼續(xù)增加,并不斷出現(xiàn)更為有害的吸毒方式。許多人吸食多種物質,注射多于吸入,共用針具、注射器、吸毒用具、毒品溶劑和制劑現(xiàn)象嚴重。而這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艾滋病病毒的加速傳播。在被調(diào)查的7個國家中,毒品和艾滋病的形勢非常嚴峻。注射毒品人群成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體。在緬甸,62%的吸毒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泰國為30%-40%,尼泊爾為45%。馬來西亞大約77%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為吸毒人員,越南為65%,而目前中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總數(shù)的72%是吸毒者。專家們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女性吸毒在這中間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中國女性吸毒問題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在過去的10年中,我國女性吸毒者數(shù)量上升,占總吸毒人數(shù)的比例也在上升。根據(jù)公安部統(tǒng)計的數(shù)字,目前全國登記在冊的吸毒總人數(shù)為86萬,女性吸毒人數(shù)1999年為11.8萬人,到2000年上升為13.8萬人,上升幅度近17%,在一些省區(qū),女性吸毒所占比例高達40%多。
女性吸毒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俗話說,一個女人一個家。女人在家庭中承擔著生育和哺養(yǎng)后代的重任。而目前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吸毒女性年齡偏低且未婚。據(jù)衛(wèi)生部的一份專家調(diào)查報告,女性吸毒者平均年齡在22-27歲之間,比男性平均年齡小三四歲,高中以下文化居多,一半以上未婚。她們面臨著成家和生育的問題,對家庭和后代的危害可想而知。吸毒女性由于長期吸毒、賣淫,健康受到嚴重損害,性病、傳染病比較普遍。調(diào)查顯示,吸毒女性的丙型肝炎感染率在8.3%-79%之間,梅毒感染率在1.4%-29.2%之間。
更令人擔憂的是,女性吸毒者普遍存在“以淫養(yǎng)毒”現(xiàn)象,通過賣淫獲取高額毒資,這一比例高達一半以上。重慶市公安局的調(diào)查顯示,該市女性吸毒群體中以淫養(yǎng)毒者高達95%以上,年齡最小的僅有11歲。而女性吸毒共用注射器比例高的特征,決定了她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機率加大,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達25%。由此產(chǎn)生的惡果是,吸毒女性特別是已感染艾滋病病毒女性的性亂及高比例的賣淫行為,將艾滋病病毒從吸毒人群向正常人群擴散。專家說,從社會人群的角度來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吸毒女性的性行為,是一個地區(qū)艾滋病流行最具威脅的因素。
在廣西百色市文明街永安巷,有一個家里11人全部染上毒品的家庭,家長叫凌玲,44歲,不務正業(yè),游手好閑,曾經(jīng)因為盜竊被判處有期徒刑,勞釋后不久就成了百色市的第一代吸毒人員。他1990年在云南做生意時染上毒癮,從此不可自拔,并走上了以販養(yǎng)吸的道路。他的妻子、妻妹、女兒最終都走上了吸毒道路。為了謀求毒資,凌氏家族成了毒品“零包批發(fā)站”,他們將毒品分成一小包一小包賣給吸毒者,賺取高額的利潤。1991年,凌氏家族靠賣“白粉”居然蓋起了一棟三層的樓房。
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下,原本性格外向、聰明伶俐的女兒凌敏無心學習,經(jīng)常跟一幫13、14歲的爛仔吃喝玩樂,并且染上了吸毒,從此像一朵放縱的野玫瑰,誰有錢和白粉就和誰睡覺。
不到一年,凌敏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免疫力明顯下降,經(jīng)常感冒喉嚨痛,然后就發(fā)起低燒。自治區(qū)衛(wèi)生檢疫部門來到戒毒所進行艾滋病毒血液檢測時,發(fā)現(xiàn)凌敏不但感染了艾滋病毒,而且右腿并發(fā)癥引起動脈血管瘤。2000年5月13日,凌敏在與吸毒人員廝打時,右腿被人踢了一腳,造成動脈瘤爆破,右腿全部萎縮潰爛,逐步變成了干枯的木乃伊的樣子。凌敏看著自己可怕的右腿,歇斯底里地大喊:“我還活著干什么,讓我去死吧!”
艾滋病今天已經(jīng)成為人類健康的殺手。艾滋病影響到很多國家的人口死亡率、生育率、人口增長以及家庭結構。聯(lián)合國最新發(fā)表的一份人口報告稱,今后5年內(nèi),全球預計將有1500萬人死于艾滋病。2000年,全球有3610萬人攜帶艾滋病病毒,因艾滋病而死亡的達300萬人,為歷年來最高數(shù)字。更讓人擔憂的是,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目前每天有約1.5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95%以上在發(fā)展中國家,其中有1700人是15歲以下的兒童,約1.3萬人年齡在15至49歲之間;婦女占50%,約50%年齡在15至24歲之間。
艾滋病在我國也呈現(xiàn)加速流行趨勢,專家最新測算顯示,我國目前實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過60萬人,性病發(fā)病實際病例數(shù)至少為400萬例。由于吸毒與艾滋病感染的真實規(guī)模難以統(tǒng)計,有關專家估計的數(shù)字遠遠高于公布的數(shù)字。官方和專家對此深感憂慮。針對女性吸毒所帶來的社會危害,專家們呼吁有關部門應對女性吸毒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愛,必須加強落實針對女性吸毒者的預防艾滋病干預措施,盡快控制這一核心人群把艾滋病病毒感染繼續(xù)向一般人群擴散。
衛(wèi)生部艾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吳尊友博士認為,過去人們對女性吸毒的嚴重性未充分認識,研究人員也忽視了這一點?,F(xiàn)在國家有關部門已開始重視女性吸毒問題。但從可觀察性看,女性獲取毒資的手段與男性不同,更具有隱蔽性;女性濫用毒品后,比男性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女性有著比男性更好的毒品藥理感覺,她們具有上癮快、感覺好、依賴性強和戒斷難等特點,而由于女性的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所以她們更容易陷入復吸。這些都給研究和預防工作增加了難度。吳尊友說,在吸毒傳播艾滋病嚴重的地區(qū),公安和衛(wèi)生部門應該信息資源共享,加強溝通和交流,以便決策時更科學、更有針對性。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現(xiàn)在女性吸毒和低齡化日趨嚴重,而我們的家長缺少毒品危害意識和危機意識,總覺得毒品和艾滋病離我們的生活還很遠。我們做過一些調(diào)查,一幢樓里有一個孩子吸毒,很快就有另一個孩子也跟著吸,會一個傳染一個。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有緊迫感,告訴孩子今天是一個有毒品存在的社會,及早采取預防教育行動。否則,毒販子就會搶在我們前面。
如何從根本上遏制毒品和艾滋病的流行?云南省藥物依賴防治研究所副所長李建華認為,應建立有效的三級預防體系。
首先是建立面向公眾的預防宣傳教育體系。李建華指出,目前我國關于毒品與艾滋病的宣傳流于簡單化,一些公益性廣告生硬、單一,沒有根據(j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傳方式,且宣傳呈階段性,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26”國際禁毒日和12月1日的國際艾滋病宣傳日。專家建議宣傳體系的建立應以社區(qū)為依托,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功能,通過社區(qū)輻射到全社會。
其次是建立針對脆弱人群的預防體系。對行為易于出問題或已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的人群除了進行有關預防知識的教育外,還應提供生活技能的幫助。這一工作應以非政府即民間社團組織為主,強化非說教性和非強制性色彩。
第三是建立針對吸毒者和艾滋病感染者的關懷體系。通過社區(qū)和家庭對已吸毒人員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給予幫助和關懷,從根本上幫助他們恢復生理特別是心理的健康。目前我們的強制戒毒所雖然有心理恢復治療,但大多都很粗淺,并沒有真正有效的心理恢復手段。這也是為什么吸毒人員復吸率達90%以上的一個重要原因。
專家們呼吁,針對女性的特點,社會應給予吸毒女性以更多的關愛。吸毒女性的心理壓力比男性更大。一個家庭如果丈夫吸毒,妻子往往幫助他戒毒,而如果妻子吸毒,丈夫通常的做法是跟她離婚。女性吸毒者大多不能過正常的婚姻生活。她們由于吸毒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巨大變化,失去家庭生活的信心,已婚女性也往往因為染上毒癮而導致婚姻破裂。因此,需要對吸毒女性進行專門的幫助和治療,開展心理咨詢,為她們重返社會提供社會支持系統(tǒng),這包括醫(yī)療關懷、心理支持、法律、經(jīng)濟、就業(yè)等支持,使女性遠離毒品。
毒品的定義和范圍
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癮的藥物,種類很多,各國因其流行的種類不同而設定其范圍。
我國在1990年12月28日頒布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毒的決定》中,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將毒品定義為“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guī)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國際禁毒公約將具有依賴特性的藥物分為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兩大類進行國際管制,它們有時候被統(tǒng)稱為“精神活性藥物”。這些藥物如果濫用即是毒品。
從自然屬性講,這類物質在嚴格管理條件下合理使用具有臨床治療價值,那就是藥品。
從社會屬性講,如果為著非正常需要而強迫性覓求,這類物質失去了藥品的本性,這時的藥品就成為了毒品。因此毒品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然也有些物質成癮性大,早已淘汰出藥品范圍,只視為毒品,如海洛因。
“毒品”、“吸毒”是我國的習慣講法,而國際上習慣只講麻醉品、精神藥品的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