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園設計關于空間設計的植物配置論文
【摘要】隨著居民對環(huán)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保護環(huán)境的理念下,公園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公園的設計過程中,其植物配置問題非常重要。鑒于此,論文對公園的空間設計及植物配置進行研究,以提升公園設計的植物配置水平,更好地豐富公園植物種類,提升公園視覺效果。
【關鍵詞】公園設計;空間設計;植物配置
1引言
公園是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綠地系統(tǒng),而公園的植物配置是公園空間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居民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居民對公園中植物的關注度也有所提高。植物作為公園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在公園的設計過程中,要與公園的地貌情況相結合,才能達到公園的設計效果,為居民提供舒適的公園環(huán)境,進一步促進城市綠色化建設以及城市生態(tài)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公園是居民日常休閑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對城市環(huán)境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公園中的植物不僅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起到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還能利用植物的觀賞性豐富公園的景觀,為居民帶來良好的視覺效果。因此,在公園的設計過程中,植物配置是設計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做好植被的配置工作才能使公園的社會效益最大化,為居民的業(yè)余生活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
3公園植物配置原則
3.1生態(tài)原則
在公園的設計過程中,植物配置應符合生態(tài)建設。公園在空間設計過程中采用的植物要能產生一定的生態(tài)作用,使植物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美化環(huán)境。在遵循生態(tài)原則的基礎上種植合適的植物,從而提高植物成活率,節(jié)省公園建設成本[1]。公園管理部門要對植物進行科學的管理,進一步提高植物的生態(tài)效果,維護公園植物的多樣性和穩(wěn)定性,進一步促進公園的生態(tài)建設。
3.2藝術原則
在公園的設計過程中,植物的配置不僅要遵循生態(tài)原則,還應遵循藝術原則。在公園的設計過程中,將生態(tài)與藝術有機地結合才能使公園的各種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使公園的使用效果達到最佳[2]。例如,將植物與建筑物等其他設施進行搭配,如果公園的建筑物顏色較深,那么公園的植物應選取顏色較淺的;當公園的建筑物顏色較淺時,應采用顏色較深的植物與之搭配,將二者有機的結合,才能使公園的建筑物與植物相得益彰。另外,如果公園有一定的主題,還應針對不同的主題挑選合適的植物。
3.3整體性原則
公園在設計過程中應堅持整體性原則,即堅持整體與部分相統(tǒng)一[3]。公園設計部門不僅要考慮內部結構的整體性,還應考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性,例如,在公園的設計過程中,應將公園所設置的椅子與樹木進行搭配,不同樹木或不同的植被應種植在不同的椅子周圍,同時也可以在椅子周圍搭配不同種類的花朵,進一步提高公園空間的整體性。
4公園設計過程中植物配置的具體要求
4.1注重留白設計
設計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設計效果。公園在空間設計過程中,應注重留白設計,給居民一定的想象空間,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植物的配置過程中,植物的種類往往不同,不同的植物間形成虛實結合的效果不同,植物的高度與枝葉的疏密程度也有所不同,這些不同可以使公園的空間效果更美觀。公園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特點可以在搭配過程中出現透過植物觀看另一植物的現象。例如,公園設計過程中選用的植物是柳樹,居民可以透過垂下的柳枝觀看遠處的樹木,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居民的視覺效果。同時,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應注重植物間的距離,距離越大,視覺效果越寬闊,距離越小,視覺效果越狹窄。例如,在同一公園水面沿岸種植同一種樹木,但樹木之間的距離有所不同,距離較寬的樹木就會有寬闊的視覺效果,距離狹窄的樹木就沒有寬闊的視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還會為居民帶來壓抑感,不利于公園的建設與發(fā)展。因此,在公園的設計過程中,要注重留白設計,并且將留白設計與植物相結合,使公園的視覺效果達到最佳。
4.2充分利用植物特征
公園設計部門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植物的特征,根據植物的外觀形象進行不同的設計。植物的形態(tài)就是植物的外觀形象,植物的外觀形態(tài)主要表現在植物的高度和植物的外觀2方面。一方面,在植物的形態(tài)中,植物的大小是公園空間設計的主要因素,在公園設計過程中運用不同大小的植物,使大小不一的植物有機地結合,可以進一步提高植物的觀賞效果。例如,可以將大喬木作為設計主體,確定主體位置后,對大喬木搭配大小不同的植物,進一步豐富視覺效果。同時,在搭配過程中選用不同的植物,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公園設計者可以對公園的植物進行模擬,進一步提高公園視覺效果,吸引視線。另一方面,公園設計者可以對公園內不同的空間選取不同的植物。例如,在老人活動區(qū)和公園的活動區(qū),可以采用高大整齊的樹木,達到遮陽的目的。
4.3植物與其他元素有機結合在公園的設計過程中,不僅應注重植物的種植,還要關注植物與其他元素的有機結合。(1)在植物與地形方面,公園設計部門可以利用地勢的高低不同種植不同的植物,進而達到不同的視覺效果。(2)在植物與水方面,在公園建設過程中,一些公園的水資源比較豐富,且面積較大。公園設計部門在設計過程中應將水資源與植被相結合,在沿岸兩側種植不同的植物,使植物和水有機結合在一起,進一步美化公園,為居民提供更好的視覺效果。(3)在植物與建筑物方面,應注重建筑物與植物的有機結合。公園的建筑物一般包括公園管理部門、廁所等公用設施。在設計過程中,只有將公園建筑物與植物相結合,才能進一步加強公園的整體效果。
5結語
公園的空間設計與植物配置是其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做好植物的配置工作,才能進一步提高公園的視覺效果,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園環(huán)境。本文通過研究植物配置在公園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及公園植物配置在配置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提出注重留白設計、充分利用植物特征、植物與其他元素有機結合等植物配置具體要求,提高公園設計中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以期為研究公園植物配置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并為公園設計者提供借鑒和參考,使公園的生態(tài)效果與視覺效果有機結合,促進公園空間設計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建劍,王亞,張艷,等.“慢生活”理念下的大學校園濱水景觀設計探析———以西南林業(yè)大學東大溝景觀設計為例[J].綠色科技,2017,25(17):9-12.【2】張祥永,于鯨.基于地域特色的海南鄉(xiāng)村道路植物景觀設計——以國道223線陵水段景觀提升工程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7,21(5):87-88.【3】王爽,王鵬,李少娟,等.大型城市會展地土壤養(yǎng)分空間分布特征研究———以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為例[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17,22(1):129-138.
第二篇:養(yǎng)老院植物配置論文
養(yǎng)老院植物應用與配置研究
摘要:植物配置是養(yǎng)老院綠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發(fā),對養(yǎng)老院植物造景的功能、配置原則和造景手法三個方面探討了養(yǎng)老院中植物的應用和配置。
研究起源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愛幼”、“百善孝為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勞我以壯,息我以衰老”,讓老人安然養(yǎng)老是每個兒女應盡的責任。中國傳統(tǒng)的養(yǎng)老方式都是在家庭中進行的,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fā)展,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fā)展,我國逐漸出現“四二一”家庭成員構成,即一對夫妻撫育一個孩子而贍養(yǎng)4位或6位老人,家庭的養(yǎng)老、護老功能正在減弱,入住機構養(yǎng)老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對高齡老人來說,養(yǎng)老院和老年公寓是他們首選的養(yǎng)老模式;另一方面,國家和社會有義務對那些無配偶、無子女以及大災難(如512地震)后形成的孤寡老人這一個群體進行集中安置。這對我國養(yǎng)老事業(yè)的發(fā)展是很大的促進,同時也對養(yǎng)老院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養(yǎng)老院的質量除了服務質量外最重要的就是養(yǎng)老院的環(huán)境,而在大多數養(yǎng)老院的環(huán)境設計中,人們往往只考慮到建筑、道路、水體等方面的特殊需要,而忽略了植物應用與配置。本文從老年人心理和生理方面出發(fā)對養(yǎng)老院植物應用與配置進行了研究。并以綿陽市xx養(yǎng)老院為案例
1我國養(yǎng)老院植物配置現狀
養(yǎng)老院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集體居住,并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它里面的環(huán)境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年是人類必經的生命階段,老年人退出職業(yè)崗位,生活結構轉變,由于這種自然衰老機制和社會角色的改變給老年人帶來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客觀上對國家和社會必然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年齡群體的特殊要求。老年人構成了我國社會必不可少的一個特殊群體,其特殊要求與其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好的環(huán)境不僅可以為養(yǎng)老院老人提供安全、舒適的休閑環(huán)境;而且適宜的園林植物和植物景觀,能夠幫助他們緩解壓力、排解孤獨感、提高生活情趣,進而安享晚年。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對于這個特殊的居住環(huán)境,它里面的植物配置通常僅僅是簡單地將綠色植物堆積到一起,或者將其等同于其他場所的進行植物應用和配置,并沒有從心理和生理上考慮到這個群體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植物應用不合理
養(yǎng)老院中種植帶刺及根莖易露出地面的植物,這些植物造成老年人行走的障礙。在養(yǎng)老院植物選擇上誤區(qū)很多,如種植有毒植物如夾竹桃等;有刺植物如薔薇等;有刺激性或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植物如漆樹等;易發(fā)生病蟲害的植物,如鉆天楊等;選用一些不宜管理、不易生長、多蟲害、有飛絮、有毒、有刺激性的樹種
1.2植物配置形式單一 1.3空間營造氛圍不強
我們卻常常見到;而有些養(yǎng)老院植物品種單一,以草代木,缺少觀賞價值。此外,在植物季節(jié)景觀的配置上也不科學,通常將一些花色單
一、季節(jié)變化不明顯的花、灌木和喬木機械地放在一起,無法讓老年人在視覺上、心理上感受到植物景觀的季相變化,降低他們的生活熱情。除此之外,在養(yǎng)老院的植物配置中缺少“以人為本”的思想,忽視老年人這個特殊群體的心理需求,如老年人視點偏低,輪椅使用者視點更低,在造景時應予以考慮,不能因為喬灌的配置影響到觀賞者的觀賞,應注意空間的分割和圍合,注意樹種的選擇、疏密和搭配;又如身在養(yǎng)老院的老年人難免會心理上感到孤獨,他們的內心也會渴望一份歡快、熱鬧的生活環(huán)境,那么可以通過選擇一些會帶來野趣的植物增添生機,如光葉海桐的果實是紅色的,常常會招來一些鳥類,從而會營造一片歡騰的景象。
2養(yǎng)老院植物配置的功能 2.1凈化環(huán)境
植物作為一個特殊的生命群體,在對城市環(huán)境進行有限索取的同時,對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貢獻主要有:減少粉塵污染、凈化空氣、殺滅病菌、吸收有毒氣體、吸收紫外線、降低溫度、減少噪聲等。因此,在養(yǎng)老院中配置植物時,應該根據各地不同環(huán)境的差異,合理配置。例如:位于工礦附近、城市主干道兩側、人流稠密地區(qū)的養(yǎng)老院,應該多配置一些側柏、青桐、槐樹、懸鈴木、毛白楊等易于吸滯粉塵的樹木,可以降低粉塵污染;在地表覆蓋植株低矮的木本或多年生草本的地被植物,不僅能使表土免于暴露而減少水土流失和塵土飛揚,而且能與灌木、喬木緊密銜接,組成多層垂直混交的植物生態(tài)群落;此外,植物還可以同流水、山石等自然元素共同構成有機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使養(yǎng)老院的老人真正回歸自然。
2.2美化功能
園林植物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的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碩果磊磊,冬季枝干遒勁。這種盛衰榮枯的生命節(jié)律,為我們創(chuàng)造園林四時演變的時序景觀提供了條件。根據植物的季相變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種植,使得同一地點在不同時期產生特有的景觀,給老年人不同的感受,體會時令的變化。除此之外,在園林景觀創(chuàng)造中可借助植物抒發(fā)情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松蒼勁古雅,不畏霜雪嚴寒的惡劣環(huán)境,能在嚴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巔;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竹則“未出土時先有節(jié),便凌云去也無心”。三種植物都具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所以被稱作“歲寒三友”。其造景形式,意境高雅而鮮明。因此可以在養(yǎng)老院中宜設置一些有助于激發(fā)老人生命激情的景觀,通過景物引發(fā)聯想,喚起老人的活力或引發(fā)他們美好的遐想,調劑心情。如植物中老莖生花的紫荊、深秋紅葉、花開百日的紫薇以及青松、翠竹等都可以激發(fā)老人們的遐想,煥發(fā)其生命活力。
2.3空間構筑功能
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樣,具有構成空間、分割空間、引起空間變化的功能,造園中運用植物組合來劃分空間,形成不同的景區(qū)和景點,而且通過人們視點、視線、視鏡的改變會產生“步移景異”的空間景觀變化。對于養(yǎng)老院,利用植物創(chuàng)造不同類型的空間,可以滿足他們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由于年齡的關系,老年人的活動能力逐年下降,他們多喜靜不喜動,因而多選擇不太劇烈的休閑活動,利用植物營造的私密空間,可以滿足他們的這種心理,方便他們休息,曬太陽,下棋,喝茶等活動;另外,老年人生活中常有孤獨感受,因而渴望與人交流并得到理解,植物所營造的一些開敞空間,方便他們進行群體交往,如可以聚在一起進行跳舞、打拳、跳健美操、吹拉彈唱等群體娛樂活動。
2.4實用功能
植物不僅能塑造形式美,還有一些實用功能。在老人院中,座椅旁種植的植物除了美化環(huán)境外,在炎熱的夏天還能起到遮陰的效果,特別是在黃昏時分,老人可以坐在樹下乘涼,聊天;在水體旁邊種植的植物,除了修飾水體外,對老人還可以起到安全的作用,因為植物相當于一個障礙物,可以阻擋老人太靠近水邊而發(fā)生危險;另外,有些芳香植物還有保健作用,如具有松樹、香樟、薄荷等,它們會散發(fā)一些香氣,這些香氣中的特殊成分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樞,從而促進人體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使大腦供氧充足,能長時間保持旺盛精力。另外,花草樹木茂盛之處,空氣中的陰離子特別豐富,它可以調節(jié)人體的神經系統(tǒng),從而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機體活力。
3應遵守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3.1指導思想
它是個什么東西,具有什么功能,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養(yǎng)老院是為普通老齡人提供集體居住,并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它是一種社會性的服務機構,服務目的是針對健康狀況良好的普通老齡人使其過上既處于群體生活又相對獨立的生活方式,為老齡人營造一種愉悅的生活環(huán)境。一個特殊的居住環(huán)境,在植物應用和配置上,應依據養(yǎng)老院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生態(tài)群落的穩(wěn)定性進行規(guī)劃設計。通過科學合理的植物配置,突出養(yǎng)老院自然生態(tài)與休閑養(yǎng)生相結合的主題,并達到安全性、3.2設計原則
4植物配置與造景的形式 5不同植物搭配的效果
第三篇:新天地公園植物材料配置調查
新天地公園植物材料配置調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城市建設突飛猛進,高樓大廈比比皆是,城市公園顯得尤為重要。世界上一些經濟發(fā)達的國家均十分重視城市公園的建設,且把城市綠化的面積和數量作為該城市環(huán)境質量、城市文明及市民素質的衡量標志。公園作為整個城市的形象建設,其重要性不容忽視。目前很多城市在公園植物材料配置上,因生物學和氣候因素相互作用,常常達不到很好的觀賞效果,再加上建植和管理不科學,植物景觀和生態(tài)價值大大下降。植物材料的配置在公園建設中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何延長公園植物的綠期,保持植物景觀的效果,增加植物的景觀價值和美化城市的功能,營造一個四季有景的城市公園景觀,是現在許多城市公園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園林植物是指栽植或保留于庭園、公園、林間、路旁、水濱、巖際、地面、盆中,以增加景色供人們觀賞的植物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植物配置.是以植物材料為主體迸行合理的搭配。合理的植物配置,對生態(tài)園林建設.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諸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造成城市建筑密集,人均綠地減少,工廠和車輛排放的各種煙塵、廢氣污染了城市的空氣,機械和車輛制造出的各種噪音嚴重損害了人們身心健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導致城市的“熱島”、“雨島”、“干島”、“霧島”等環(huán)境問題,城市生態(tài)失調、環(huán)境質量下降,人們越來越渴望回到郁郁蔥蔥、鳥語花香的綠色世界之中去
植物配置成為現代景觀設計的發(fā)展趨勢。植物不僅能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在景觀設計中還發(fā)揮著重要的空間構建功能和美學功能,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視線與視覺感受。
二、園林植物配置的方式
1、孤植。主要體現樹木的個體美,常作為園林空間的主景。對孤植樹木的要求是:姿態(tài)優(yōu) 美、色彩鮮明、體形略大、壽命長而有特色。周圍配植其他樹木時,應保持合適的觀賞距離。但在珍貴的古樹名木周圍,不可栽植其他喬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獨特風姿。用于庇蔭的孤 植樹木,要求其樹冠寬大、枝葉濃密、葉片大、公園植物配置 病蟲害少,以圓球形、傘形樹冠為好。
2、對植。即對稱地種植大致相等數量的樹木,多應用于園門、建筑物入口、廣場或橋頭的兩旁。在自然式種植中,則不要求絕對對稱,對植時也應保持形態(tài)的均衡。
3、列植。也稱帶植,指成行成帶栽植樹木,多應用于街道、公路的兩旁,或規(guī)則式廣場的周圍。如用作園林景物的背景或隔離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樹屏。
4、叢植。三株以上不同樹種的組合,是園林中普遍應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 用作背景或隔離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藝術構圖規(guī)律,務求既能表現植物的群體美,也能顯示出樹種的個體美。
5、群植。相同樹種的群體組合,樹木的數量較多,以表現群體美為主,具有“成林”之趣。
第四篇: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設計
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設計
1、水杉+黃連木+烏桕+連香樹——衛(wèi)矛+石楠+十大功勞+粉花繡線菊+棣棠——鳶尾
2、馬尾松+栓皮櫟+麻櫟——山茶+垂絲海棠+棣棠——酢漿草
3、全緣欒樹+合歡——灑金東瀛珊瑚+海桐+南天竹——沿階草
4、全緣欒樹+合歡——梔子+金絲桃+大吳風草
5、懸鈴木+垂柳+黑松——金鐘花+紫珠+麻葉繡球——二月蘭
6、垂柳+丁香——桃花+桂花+紅葉李——草本地被
7、鵝掌楸+廣玉蘭+桂花——八仙花+天目瓊花+珍珠梅——萱草+玉簪
8、廣玉蘭+白玉蘭——山茶——闊葉麥冬
9、廣玉蘭+白玉蘭——含笑+八角金盤——玉簪
10、雪松+廣玉蘭——紫荊+紫薇+黃馨——鳶尾+紅花酢漿草+其他地被
11、雪松+龍柏+紅楓——大葉黃楊球+錦繡杜鵑——雛菊+沿階草
12、重陽木+烏桕+金錢松+黑松——毛白杜鵑+錦繡杜鵑——連錢草
13、雞爪槭+紅楓+桂花——海桐+錦帶花+金鐘花——花葉蔓長春花
14、臭椿——紅瑞木——玉簪
15、刺槐——棣棠+紫珠——二月蘭
16、欒樹——天目瓊花+糯米條——鳶尾
17、泡桐——柳葉繡線菊+連翹——白三葉
18、楝樹+龍柏——黃楊+石楠+棣棠——二月蘭
19、銀杏——石楠+胡頹子——麥冬
20、香樟+銀杏+馬尾松——木本繡球+杜鵑+灑金東瀛珊瑚——沿階草
21、香樟——海桐+梔子花——紅花酢漿草
22、香樟+榔榆+烏桕——小棕櫚+石楠——二月蘭
23、香樟+烏桕——南天竹+蚊母——狗牙根
24、香樟+櫸樹——八仙花+衛(wèi)矛——自然地被
25、猴樟+無患子——八角金盤+海桐——自然地被
26、深山含笑+桂花——闊葉十大功勞+南天竹——馬蹄金
27、三角楓+楓香+烏桕——八仙花+蝴蝶繡球——花葉長春蔓園林水景植物配置設計水是園林藝術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種園林要素。古人稱水為園林中的“血液”、“靈魂”。古今中外的園林,對于水體的運用非常重視。在各種風格的園林中,水體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為我國園林游樂的內容,在中國傳統(tǒng)園林中,幾乎是“無園不水”。有了水,園林就更添活潑的生機,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搖曳的形聲之美。所以,在園林規(guī)劃建設中,重視對水體的造景作用、處理好園林植物與水體的景觀關系,不但可以營造引人入勝的景觀,而且能夠體現出真善美的風姿。
水體在風景園林中的作用在園林諸要素中,以山、石與水的關系最密切。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園?!耙怀厝健薄ⅰ吧剿嘁馈钡榷汲蔀橹袊剿畧@的基本規(guī)律。大到頤和園的昆明湖,以萬壽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園”,也必有巖石相襯托,所謂“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論風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稱:“山光水色與人親”。園林水體可賞、可游、可樂。大水體有助空氣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著藍天,也可使人的視線無
限延伸,在感觀上擴大了空間。園林中各類水體,無論其在園林中是主景、配景,無一不借助植物來豐富景觀。水中、水旁園林植物的姿態(tài)、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強了水體的美感。
先賢們將水的本性以擬人化的手法評價歸結為德、仁、義、智、勇、善、正的品德??鬃诱J為水無私給予萬物,“似德”;所到之處有生命成長,“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萬折必東“似意”。同時,水能“不清以人,鮮潔以出”,洗凈污濁,與人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不同的水體構筑物可以產生不同的水態(tài);以水環(huán)繞建筑物可產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鄉(xiāng)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閣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動中,與山石、河岸、塘堤產生摩擦,發(fā)出各種聲音?!吧绞星逡簟笔菒偠拿栏?;“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則氣勢磅礴。水聲,增添了天然韻律與節(jié)奏,顯示空間的樂感美。
總之,水是構成園林景觀、增添園林美景的重要因素。縱觀當今許多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都無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來提高園景的檔次和增添實用功能。各類水體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靜態(tài)水景,或是動態(tài)水景,都離不開花木來創(chuàng)造意境。
1.水邊的植物配置水邊植物配置應講究藝術構圖。我國園林中自古水邊主張植以垂柳,造成柔條拂水,同時在水邊種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氣根的小葉榕等,均能起到線條構圖的作用。但水邊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種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畫意。在構圖上,注意應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邊大喬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層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駁岸的植物配置駁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則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體,又對水面的空間景觀起著主導作用。土岸邊的植物配置,應結合地形、道路、岸線布局,有近有遠,有疏有密,有斷有續(xù),曲曲彎彎,自然有趣。石岸線條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則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軟多變,一般配置岸邊垂柳和迎春,讓細長柔和的枝條下垂至水面,遮擋石岸,同時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變色鳶尾、黃菖蒲、燕子花、地錦等來局部遮擋(忌全覆蓋、不分美、丑),增加活潑氣氛。
3.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觀低于人的視線,與水邊景觀呼應,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觀賞。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體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境。但若岸邊有亭、臺、樓、閣、榭、塔等園林建筑時,或設計種有優(yōu)美樹姿、色彩艷麗的觀花、觀葉樹種時,則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擁塞,留出足夠空曠的水面來展示倒影。
4.堤、島的植物配置水體中設置堤、島,是劃分水面空間的主要手段,堤常與橋相連。而堤、島的植物配置,不僅增添了水面空間的層次,而且豐富了水面空間的色彩,倒影成為主要景觀。島的類型很多,大小各異。環(huán)島以柳為主,間植側柏、合歡、紫藤、紫薇等喬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層次,具有良好的引導功能。另外用一池清水來擴大空間,打破郁閉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自然活潑的景觀,如在公園局部景點,居住區(qū)花園、屋頂花園、展覽溫室內部、大型賓館的花園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園,配以水際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畫圖。
第五篇:居室空間設計論文1
四川農業(yè)大學成都校區(qū)
風景園林學院
居室空間設計論文
論題:家居綠色設計的要素指導老師:張萍老師專業(yè):風院09級園教3班姓名: 馬 秀 華學號:2009929
1家居綠色設計的要素
作者:馬秀華專業(yè):風院園林教育
班級:09級3班 學號:20099291 指導老師:張萍
摘要:隨著歷史的車轍不斷前進,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同的價值觀念,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以及不同的社會修養(yǎng)造成了不同的審美觀念,人與自然協(xié)同共進,和諧共存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理想追求,“綠色設計”就是駕馭于人們的如此審美觀念和理想追求之上的建筑空間形態(tài),綠色設計就是符合生態(tài)環(huán)境良性循環(huán)的設計系統(tǒng),所以家居綠色設計的要素不僅包括材質的選擇,而且更重要的是設計配置的生態(tài)科學性以及藝術性。
關鍵詞:綠色設計生態(tài)科學性良性循環(huán)藝術性以人為本
改善環(huán)境、美化生活正日益在人們心中成為主流時,家居綠色設計已成為人們生活品質提高和文明前進的標志。無論是綠色材料的運用還是每一寸空間的劃分與布置以及家居綠色設計的其他要素,它們都應該體現綠色設計的宏觀概念,以及要素的綜合性,在綠色設計目標的綜合性上劃分家居綠色設計的要素更能體現一個環(huán)保、節(jié)能、健康、舒適、方便的室內文化發(fā)展,室內布局、即空間尺度、裝飾材料、照明條件、色彩配置以及綠化植物對室內環(huán)境調節(jié)等等都是以人為本的家居綠色設計的要素。在環(huán)保上找家居綠色設計要素,那么家具的設計方案必須是健康的、安全無害的,能與環(huán)境融洽且產品生命周期長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盡可能節(jié)省材料;選用可再生和易于再生的原材料;盡可能避免使用危害環(huán)境和不易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在生產、消費和廢棄過程中對環(huán)境的污染最小,并節(jié)約能源和降低能耗。
1.以人為本是家居綠色設計的本質
1.1人性化設計的目標是在環(huán)境的系統(tǒng)約束下,提高使用者工作的有效性,根據人的接受能力和環(huán)境特性來設計和選擇材料,盡可能適合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特性,能夠讓居家者愉快地完成生活、工作、學習和娛樂,以讓人們身心系統(tǒng)的最佳效率與效能,提高人們的工作的效率和生活質量。因而在家具設計選擇過程中應注重功能設計,比如現代許多人都喜歡簡約風格設計,我也喜歡現代簡約風格的室內設計,當然無論哪種風格,它設計的空間從顏色、形狀到尺寸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本質需要,體現高度的舒適性和實用性,避免因功能的不合理而導致資源的浪費。家既然從最原始的時期就是人的生活主要空間,當然以人為本是家居綠色設計的本質。
1.2家作為人最初的生活環(huán)境,也是人和自然最初的接觸和影響的空間,居室空間的設計是體現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的標志。而設計源于生活,從生活需求入手,引導人們在生活品質、藝術品位上的正確追求,不忽視生活細節(jié),同時考慮整體生活氛圍,考慮環(huán)境塑造人的發(fā)展,人影響環(huán)境的形成,“以人為本”就是從環(huán)境于人的需求和人給環(huán)境的影響的一種理念設計。家應該集科學性、文化性、藝術性一體展現家居的富有人性化設計的本質特征。
2.家居綠色設計的重心——綠色材料的選用
2.1經濟的發(fā)展,為室內設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商品材料,不同的材料可以代表不同的時代特征,不同的材料可以創(chuàng)造不同的空間樣式,即不同的室內設計風格。隨著環(huán)保、節(jié)能、低碳、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日益?zhèn)鞑?,綠色材料已左右室內設計的流行時尚,從材料上突破了設計的目標。綠色材料不僅僅代表有生命的綠色植物來裝飾室內,而是包括環(huán)保性材料其他部分,其主要本身內部構成物質不存在危害環(huán)境的成分,以及那些具有再生性的材料也是綠色材料部分,即可循環(huán)使用的家具用品。
2.2 現在許多建筑都遵循把室外的元素引進室內,使室內更加自然化。比如房屋建筑的采光性,大量使用有機玻璃來進行采光,以及建筑之間的通風性,還有室外最重要的元素是許多對人體有益的植物種類,在室內運用造型藝術來展示當代的文化魅力,主要有盆景、插花以及綠化盆栽等。
2.3綠色材料又稱生態(tài)材料、環(huán)保材料和健康材料,既然作為健康材料,所以居室中的植物配置與選擇要有科學性和藝術性兩方面的設計,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追求健康與長壽,比如最近幾年人們發(fā)現栽有紅豆杉的庭院有助于長壽,這些現象均說明人的生活空間與自然越接近,那么就越健康,當然有些植物對人體也是有害的,那么就不宜做室內植物。以下是一些植物對人體的影響,綠色植物作為居室綠色材料重要成分,那么在考慮設計元素時不得不收集植物的許多功能:比如茉莉:它的幽香可增強機體應付復雜環(huán)境的能力,消除引起精神和軀體方面缺陷的綜合征;石竹:石竹香可增強記憶力,以利于更好地接受外部信息;薰衣草:失眠癥患者的“良藥”,改善抑郁癥狀和歇斯底里癥,去除緊張,平
肝息火,抑制挑釁沖動;橙:最受白領的青睞。橙的香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上班族在辦公室壓抑氣氛中產生的緊張、不安感。橙的芳香還能加快抑郁思緒的排除,增強對環(huán)境的應激能力;薰衣草:失眠癥患者的“良藥”,改善抑郁癥狀和歇斯底里癥,去除緊張,平肝息火,抑制挑釁沖動。
2.4在現代家庭別墅中,許多居室空間都有花園存在,這樣更接近自然,那么在選材上就更需求植物以及山石營造空間,比如人們都喜歡種樹栽草、堆山疊石、造水景、水車、小型噴水池,使它們有山野之趣,再擺些小桌凳或樹陽傘,創(chuàng)造一個休閑、舒適的寧靜環(huán)境。光線較弱而陽光直射時間短,那么可栽種些耐陰的小灌木,如杜鵑、山茶、楓樹、佛手、葡萄等。也可盆栽龜背竹、萬年青、吊蘭、棕竹、君子蘭、馬蹄蓮、橘子等置放在花園中或四周,也可放在窗前或落地門上,若再懸掛些觀葉的蕨類如鐵線蕨、鳥巢蕨、腎蕨及其它觀葉植物,如長春藤、泡葉冷水花,那么上下呼應,會勾勒出風韻美、形態(tài)美的效果。
2.5生態(tài)美學是藝術美的一個新發(fā)展,綠色植物更能體現綠色材料的生態(tài)美學,所以選擇室內植物更應該從植物功能中擇優(yōu)。比如凈化空氣的植物:吊蘭、黛粉葉等,對裝修后室內殘存的甲醛、氯、苯類化合物具較強吸收能力;蘆薈、菊花等可以減少居室內苯的污染;雛菊、萬年青等可以有效消除三氟乙烯的污染;月季、薔薇等可吸收硫化氫、苯、苯酚、乙醚等有害氣體。在室內養(yǎng)虎尾蘭、龜背竹、一葉蘭等葉片碩大的觀葉花草植物,能吸收80%以上的多種有害氣體,凈化空氣。蘆薈、景天等,晚上不但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還能使室內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增加;芳香植物:植物的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如仙人掌、文竹、常青藤、秋海棠氣味有殺菌抑菌之力,同時,植物的芳香還可以調節(jié)人的神經系統(tǒng),如丁香、茉莉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玫瑰、紫羅蘭可使人精神愉快,有發(fā)奮工作的欲望;夜來香、錦紫蘇、驅蚊草等氣味有驅蚊除蠅作用。但香味不能太濃,否則會引起副作用,如丁香久聞會引起煩悶氣喘,影響記憶力;夜來香夜間排出廢氣使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感到郁悶;郁金香含毒堿,連續(xù)接觸兩個小時以上會頭昏;含羞草有羞堿,經常接觸引起毛發(fā)脫落。
2.6裝修材料要避免有過多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使用不含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材料。很多人在裝修房子的時候,總喜歡討價還價,想著怎樣才能比較省錢,卻沒想過商家為了賺錢,會不會提供符合健康安全的材料。健康是無價的財富,綠色材料能保證健康的持續(xù),尤其是如今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了許多物質上的不健康,綠色材料在選擇時不應該在物質的表面機理作選擇,更應該在構成成分上挑健康。
3.科學的空間布局與合理的家具設計是家居綠色設計最主要的內容
3.1空間的分隔與聯系是家居綠色設計的重要內容。綠化分隔空間范圍很大,比如在在兩廳室之間,大廳與走道之間或者客廳太大要分隔成小空間等這些地方都可以用綠色分隔,合理劃分、改造、裝飾每一寸空間時,最主要是要把握空間,充分考慮通風、采光、噪音、開放與私密、干燥與潮濕等因素。
3.2在家居科學的空間布局時,還不得不考慮家居設計的風水學,這也是中國室內設計的一個重要元素。房屋有如人體,室內各部位功能有如人體各個器官,均有新陳代謝的作用,風水學在家居上有時猶如控制新陳代謝的激素,我們不能忽視許多民居的風水原理,比如在選用室內綠色植物時,也要考慮到風水學,像陽臺養(yǎng)花的旺宅植物利用陽臺養(yǎng)花,已成為居家美化,更是旺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花木的選擇,要因樓房的陰陽不同,八卦方位所屬而有所區(qū)別。也可以根據命主的五行宜忌進行旺宅植物選擇植物花草是有靈性的,分金、木、水、火、土,有五種不同的屬性。
3.3家具作為一種特殊的綠色產品,其內涵為采用木材或其他無污染材料,在制造和使用過程中不損害健康和污染環(huán)境,產品廢棄或也不會污染環(huán)境,并且實現低能耗、低消耗,零部件易拆裝分解和實現部分零部件的回收和利用。此外,綠色家具還必須通過精心設計以完善其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從而達到延長產品生命周期的目的。
3.4僅做到技術上的室內生態(tài)化設計設計已不能達到這個社會人們的理想綠色,在精神追求上往往大于人們對生活基本的需求,所以在空間布局和家具設計時必須渲染上高品味的文化以及藝術感,藝術生活是包括生活的許多小細節(jié),無論是新中式風格還是人們追求的現代風格,每一層風格上都要有時代的文化氛圍。藝術的設計才是家居綠色設計的品味元素,所以許多人可以在家居設計上看到家居者的品味與文化。
綠色設計是現代室內設計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追求與目標,指引人們生活環(huán)境美化的方向,隨著人類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人類對未來環(huán)境的分析以及生態(tài)意識強化,家居綠色設計的元素也會不斷范圍化和綜合化。參考文獻:《居室空間設計--實例教程》肖友民
《環(huán)境藝術設計概論》肖友民
《正統(tǒng)玄空派家居風水秘本》玄空大師
《綠色家居新概念》楊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