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酸的和甜的》教案設(shè)計
17、酸的和甜的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3.引導學生理解“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這兩個詞語。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角色的不同性格。教具準備:
多媒體,動物圖片,動物頭飾。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識字,激趣導入
1.看圖識字:(課件出示葡萄圖,認讀“葡萄”)你覺得葡萄成熟了嗎?成熟的葡萄把小狐貍吸引過來了。(出示狐貍圖,認讀“狐貍?!保?/p>
2.激趣導課:可是狐貍卻說葡萄是酸的,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讓我們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3.板書課題:17 酸的和甜的
指名讀題,認識“酸”,強調(diào)平舌音。
(通過看圖,既激發(fā)興趣,又進行分散識字,由此質(zhì)疑導入新課,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
(二)初讀感知,自主、合作、游戲中識字
1.激趣引讀,感知課文:大家想不想讀讀這個故事呢?請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下面的樹葉。自己讀書吧!
2.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自練帶拼音的生字:這個有趣的故事發(fā)生在葡萄園里。葡萄園里有許多可愛的字寶寶正想和大家交朋友呢!看,它們出來了,你會讀嗎?(學生先自己練,然后讀給你的同桌聽。)
4.合作識字,交流方法:你認為哪個字難記?。空l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5.共同練讀不帶拼音的字:生字寶寶把帽子摘下來了,你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指名讀與齊讀相結(jié)合。)
6.指讀課文,了解學情,集體正音。
(通過循序漸進的識字過程,學生在自主、合作、游戲中識字,能力有所提高。這種愉悅的識字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三)指導朗讀,讀中悟情 1.師范讀,生邊聽邊想: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2.看圖讀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a 指導看圖:狐貍在干什么呢?
b 指導有感情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狐貍非常想吃葡萄的感情來。(指名讀,挑戰(zhàn)讀。)
3.學習第2、3自然段:
a.引語:小松鼠和小兔子是怎么想的呢? b.指名讀二三自然段。
c.總結(jié)引讀:他們都相信了狐貍的話。這時來了一只小猴子。它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對小松鼠和小兔子說的呢?請自由讀4-7自然段。
1.在自讀、合作讀中學習4-7自然段。a.生自由練讀。
b.四人小組合作練讀。
c.請兩個小組匯報表演讀。在評價中指導讀出感情。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
2.齊讀感悟,學習第八自然段。
a引語:小松鼠和小兔子有些不明白,它們不明白什么呀?讓我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b小朋友你們明白嗎?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
3.總結(jié)全文,揭示文意:通過這個學習,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在自讀、表演讀、評價讀、挑戰(zhàn)讀、合作讀的過程中明白道理,積累語言。教師的引導讓他們在讀中再上新高。)
(四)指導書寫:
1.投影出示,指導觀察。
2.教師范寫,學生練寫,注意評價。
教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旧R讀《酸的和甜的》】
2.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今天早上小朋友學完以后都非常喜歡,你們還記得在葡萄架下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嗎?讓我們再去看看,好嗎?你們想怎么讀?(有感情地讀、齊讀、大聲讀等)
(二)、質(zhì)疑想象,朗讀感悟
1.這個故事多有趣啊,剛才,我用耳朵去聽,用我的心去感受,你們讀得真不錯。課文中還講到了(學生說,教師貼出圖片)為了讓你們能把這段話讀得更好一些,老師要帶你們?nèi)ヒ粋€地方,到葡萄架下去看看。(課件)你們看到了什么?
【紫色的葡萄、圓圓的葡萄、香甜的葡萄】
2.看到一串串紫紅紫紅的,水靈靈的大葡萄,你想嘗一嘗這些葡萄嗎? ?師:真的想吃呀,小狐貍看到這樣的葡萄,他想吃嗎?
你怎么知道他也想吃呀?【讀課文還能觀察邊上的圖,真好。】
?找句子:葡萄架下有一只狐貍,它一會兒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一顆也沒有摘到。
師:這里面哪個句子可以發(fā)現(xiàn)狐貍最想吃?(它一會兒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
師:你找的跟老師找的一樣,請看大屏幕。(出示句子)你們自己讀一讀。
?指導朗讀:狐貍很想吃葡萄,可是你們這樣讀,有沒有讓人感覺到它很想吃葡萄?想一想,要怎樣讀?再讀。
?師:真是一只著急的小狐貍,小狐貍望著那誘人的葡萄,一會兒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墒撬活w也沒摘到。真把他急壞了!現(xiàn)在,咱們來一起讀一讀這句話,看誰讀得最著急!
?師:咱們還可以給它演一演!邊讀邊加上動作!全部起立!開始。
葡萄摘到了么?小狐貍?哦,一顆也沒有摘到!大家請坐!你們忙乎了半天,沒摘到葡萄,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老師在學生說出一種心情后就讓他帶著這種心情讀讀這句話:它指著葡萄架上的葡萄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大家讀得都非常好,那讀到這兒,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生:我不明白小狐貍也沒有吃到葡萄,他為什么說葡萄是酸的呢? 生:葡萄紫紅紫紅的,為什么小狐貍吃不到葡萄就硬說葡萄是酸的呢?】 師:同學們可真會讀書,能夠自己提出問題,那么老師相信聰明的你們一定會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自己解決的,對嗎?
3.接下來你們還想學哪一部分呢?(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教學)(1)小猴子:
a.想先學小猴子這部分的小朋友請舉手。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我們讀課文的第幾自然段?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段。
b.師:讀完了嗎?讀完了請你們看黑板。出示:迫不及待,讀迫不及待??矗疫@兒就有一串香甜的葡萄,哪一位小朋友從你的座位上迫不及待地跑上 來摘葡萄吃?
c.這只小猴子可真是迫不及待呀,我們還可以說小猴子怎樣爬上葡萄架呢?
你們真了不起,能用這么多詞語來表現(xiàn)小猴子著急的樣子?,F(xiàn)在請你看看大屏幕,這兩句話,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d.師:是啊,小猴子心里很著急,那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就讓我們迫不及待地讀讀這句話吧。
(指導朗讀)
e.正當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時,小兔子來了,他是怎么阻止小猴子的?
這只熱心的小兔子多著急呀,誰能學學他?(生讀)可真像。咱們一起加上動作和表情來學學小兔子吧!
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
學習2、3兩段?!舅麄儍啥际锹爠e人說的,自己去試過嗎?】 f.所以小猴子沒有相信小兔子的話,還是吃到葡萄了,你們看:
(出示句子: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你認為哪句話更好呢?
學生討論交流。你什么時候也大口大口地吃過東西?
師:我聽出來了,你當時一定吃得很香,那誰愿意來讀讀這句話呢?
g.小松鼠和小兔子見大家吃得這么開心,也忍不住了,嘗了一顆,不由地說(生接:啊,真甜!)我還想感受一下葡萄甜不甜。(生讀。)【老師及時表揚,還不夠甜,再甜的、有進步,再來一次更甜的?!?/p>
師:葡萄真甜呀,小猴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甜的?
小猴子因為自己去嘗試,才知道葡萄是甜的??墒牵∷墒蠛托“淄脟L到這么甜的葡萄之后,他會怎么想呢?
師:他們不明白,那你們明白了嗎?(交流說說葡萄明明是甜的,狐貍為什么說是酸的?)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小朋友們都很會想,就讓我們把這篇課文連起來讀讀好嗎?
(三)拓展延伸。
1.讀完了課文,大家一定有許多心里話想跟這些小動物們說,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嗎?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他們聽了你們的話以后,一定很有啟示。
2.你看他們多可愛呀,你們想不想讓他們動起來來到我們身邊呢? 我們就戴上頭飾演一演吧。
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夠像小猴子一樣,勤于思考,大膽嘗試,那你們一定會有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板書設(shè)計
17、酸的和甜的
狐貍
狡猾
松鼠
輕信別人的話 兔子 輕信別人的話 猴子
聰明 敢于實踐
教后反思:
第二篇:二年級上冊語文酸的和甜的
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組中的第四篇課文。本課是一篇非常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狐貍“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狐貍用這種“精神勝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卻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親自嘗嘗,他們都將錯過這一頓美餐。它告訴我們做事要親自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結(jié)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教學目標
1、認識九個生字,會寫八個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迫不及待”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嘗試著把這個小故事表演出來。
3、通過朗讀,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教學重點:
1、認識九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教學難點:
1、寫好帶反犬旁的字。
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借助工具書自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猜謎語:
遠看瑪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圓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
(打一水果)】
出示葡萄的圖片,問同學們有沒有吃過?并隨機認讀“葡萄”兩個生字,再出示“一串葡萄”認讀生字“串”。葡萄是酸的還是甜的?圍繞這一問題幾只小動物展開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這個故事吧——《酸的和甜的》,齊讀課題,學生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同學們自己讀課文,讀書小幫手: A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圈畫課文中的生字,并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C文中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 2檢測學生生字認讀情況
A出示本課生字,就學生讀不準的字重點指導,如翹舌音、平舌音、輕聲等
B讓學生說一說有什么好的辦法認識這些字,采用多種方法識字,總結(jié)識字規(guī)律
C開火車讀生字
D把生字放到句子中去,讓同學們再讀,鞏固識字。
3課文中講到了哪些小動物? 狐貍 松鼠 小兔子 猴子
三 再讀課文,讀中感悟,整體感知
1同學們再自由的讀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動物認為葡萄是酸的,哪些動物認為葡萄是甜的?為什么?
狐貍 松鼠 小兔子 認為葡萄是酸的 猴子 認為葡萄是甜的
2我們一起讀課文去看一看為什么狐貍、松鼠、小兔子認為葡萄是酸的,而猴子卻認為葡萄是甜的?
出示課文上的第一幅插圖,問這幅插圖對應(yīng)著課文中的第幾段?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說一說狐貍想不想吃葡萄,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指導朗讀,讀出猴子想吃葡萄的急切心情)——(狐貍一會兒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狐貍吃到葡萄了嗎?那狐貍吃不到葡萄他的心情是怎樣的?最后只能無奈的說了句:“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哪位同學把狐貍的這句話讀一讀,讀出狐貍的懊惱、無奈?
3狐貍的這句話被樹上的松鼠聽到了,它又是怎樣做的呢?
松鼠把狐貍的話告訴了小兔子,那小兔子和松鼠他們是怎么想的呢?
同學們讀一讀第二段和第三段找一找,并說一說,你認為松鼠和兔子聰明嗎?你從哪個詞語看出松鼠和兔子非常相信狐貍的話,一點質(zhì)疑都沒有?(松鼠:“那一定是酸的 兔子:“那一定不能吃“)同學們都知道小松鼠是爬樹的高手,摘葡萄架上的葡萄對它來說很簡單,但它卻相信了狐貍的話,沒有去嘗嘗,真是可惜呀。誰來讀一讀松鼠和小兔子心里想的話?要讀出感情來。
4再出示一幅圖畫:圖中有松鼠、小兔子、小猴子。同學們看著這幅圖畫說一說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同學們先小組分角色讀一讀他們?nèi)齻€的對話,然后我們請幾組同學上臺來給大家表演一下。
松鼠、小兔子、小猴子分角色朗讀,在讀中領(lǐng)悟故事內(nèi)容。
5、出示句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奥?lián)系上下文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體會小猴子著急的心情)
比較句子:
1A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B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2A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B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比一比,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讀一讀,有不同的感受嗎?說一說。(突出語言訓練,感受語言魅力,體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小猴子最后吃葡萄了沒有?松鼠、兔子見它吃的這么開心,也嘗了一顆,味道怎么樣?(讀好“??!真甜?!保?/p>
吃著甜甜的葡萄,松鼠兔子卻皺起眉頭來,為什么呢?(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你能告訴他們原因吧!(狐貍吃不到葡萄硬說酸)四 拓展延伸:
1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學習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要說的?
2.老師也想說說(出示兒歌):
串串葡萄大又圓,狐貍吃不到葡萄硬說酸。松鼠兔子不分辨,小猴品嘗知酸甜。凡事親自去實踐,不能光聽別人言。
五、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狐、貍、串、告、訴、顆、兔、猴”)
2.觀察這幾個字,哪個字容易寫錯,你來提醒大家。
(注意提示:“訴、兔”不要少一點;“顆”與“棵”要區(qū)分。)
3.教師范寫難寫的字,提示關(guān)鍵筆,學生觀察。如反犬旁:上撇寫短,與彎鉤相交,彎鉤為主筆,先彎后直再鉤出,要曲而有力。下撇稍長,從彎鉤中間處起筆向左下方撇出。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學生作業(yè),師生評價。
六、作業(yè)超市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如果有興趣,你們還可以給這個故事續(xù)編個結(jié)尾,比如松鼠和小兔子又一次遇到了狐貍,這回他們會說些什么?他們之間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相信同學們編得一定很有趣!
第三篇:《酸的和甜的》教案設(shè)計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shè)計
吳里鳳
教材簡析: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選編了5篇能給人以啟迪的故事,《酸的和甜的》是最后一篇。故事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編排,通過松鼠、兔子和猴子對待“葡萄是酸的”這個說法的不同態(tài)度及表現(xiàn),告訴我們平時做事要親自去體驗、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設(shè)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是學生學習、活動、發(fā)展的重要場所,是他們自己的課堂。教師在教學中應(yī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點燃孩子思維的火花,開啟心靈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樂。在構(gòu)思教學設(shè)計時,我始終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理念。所謂統(tǒng)一,我的理解是工具性的訓練與人文性的滲透二者有機結(jié)合,辨證、和諧地存在于課堂。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3.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識字、學詞,對故事內(nèi)容有所感悟。教學難點:
1.寫好“犭”的三個字。
2.在朗讀感悟故事中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動物頭飾 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2.自學生字。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師:這有兩杯水,我說都是酸的,你們相信嗎?要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味道,該怎么辦呢?誰愿意上來嘗一嘗?什么味道?(酸的、甜的),這位同學沒有輕信老師的話,自己去試,去嘗,嘗出了酸的和甜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出示課題。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shè)了情境,一下子就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而滲透文本內(nèi)涵;則更能激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真實的體驗來交流感受,自然而生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桌互相讀課文,在互讀互聽中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用讀句子的方式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師:同學們一定收獲不小,認識了很多的生字寶寶,這些生字寶寶,可真夠調(diào)皮的,正藏在句子家中呢!你們還能認識他們嗎?讓我們一起喊喊他們的名字。
出示句子
hú lí pú táo suān
1、狐 貍 說:“這 葡 萄 是 酸 的,不 能 吃!”
p? dài
2、小 猴 子 迫 不 及 待 地 爬 上 葡 萄 架,摘 下 一 chuàn
串 就 要 往 嘴 里 送。
yìnɡ
3、狐 貍 為什 么 硬 說 葡 萄 是 酸 的 呢? 先讓學生讀生字,再讀句子。
(評析:識字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第一做到隨文識字,因時制宜地把生字分散在在課題中,句子里,第二做到依托,不組織學生識記單個生字,因地制宜地賦予生字具體的環(huán)境。這樣的設(shè)計,在前瞻后顧后和潛移默化中達到識字教學目標的水到渠成。)
三、圖文結(jié)合,學習課文。
過渡:你們讀得又正確又流利,文中的四個小動物都來夸你們呢!(出示動物圖),快喊喊他們的名字吧!你們一定知道,他們當中誰說葡萄是酸的,又是誰說葡萄是甜的?
(一)學習課文第1一3自然段,了解狐貍、小松鼠、小兔子的想法。
師:為什么狐貍、小松鼠、小兔子都說葡萄是酸的呢?讓我們到葡萄架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瞧,他們來了,出示課件
1、仔細觀察圖,找出描寫這三幅圖的自然段。
2、齊讀1一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狐貍、小松鼠、小兔子為什么說葡萄是酸的?
師:誰來說說狐貍為什么說葡萄是酸的?
出示課件:“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并指導朗讀。師:這話被樹上的小松鼠聽了,心里想:
出示課件:狐貍很聰明,它說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師: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小松鼠相信了狐貍的話,誰能讀出相信。師:小兔子知道這個消息嗎?誰說的?小兔子心想:
出示課件:狐貍和小松鼠都說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師:課文中哪個詞告訴我們小兔子也十分相信,在文中畫出來。指導讀出相信的語氣。
(評析: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扣住“為什么狐貍、小松鼠、小兔子都說葡萄是酸的呢?”這一問題展開,抓住重點詞語讓學生體會動物的想法,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理解語言文字,朗讀指導具體而生動)
(二)學習課文4—7段,朗讀感悟?qū)υ挕?/p>
過渡:松鼠、兔子是因為聽了別人的話就認為葡萄是酸的,如果你們正站在葡萄架下,你們會相信葡萄是酸的嗎?瞧,這只小猴子也跟你們一樣,不相信葡萄是酸的,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小兔子、小松鼠看見了,會說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之間的對話嗎?
1、教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畫出動物之間的對話。
2、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3、指導朗讀對話。
當學生找出動物對話后,教師可以這樣引導:老師把動物們的對話都請出來了,誰愿意讀讀小兔子說的話?出示課件,教師依次指導朗讀動物之間的對話。(重點指導讀出小兔子的著急和不好意思的語氣。)
4、師生互動分角色讀動物之間的對話。
5、學生分角色讀動物之間的對話。
6、朗讀、體會寫小猴子的句子,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體會“大口大口”的用法。
當學生分角色讀完對話之后,老師上前問小猴子:聽了他們的話,你現(xiàn)在是怎么想的?接著出示課件。
師:課文中哪一個詞是形容小猴子很快地爬上葡萄架的?(迫不及待)小猴子為什么要迫不及待呢?指導讀出急。
師:你在平時生活中有過迫不及待的時候嗎?(相機指導說話)師: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一摘到葡萄就怎樣吃?(指導體會”大口大口”的用法)
7、學習第7自然段
師:見小猴子吃得這么開心,松鼠和兔子會怎么做?指導讀出葡萄的甜。(評析:精心創(chuàng)設(shè)童話情境,引導學生去聆聽、朗讀葡萄架下的對話,去想象、琢磨動物之間的語言,努力做到融文入境,文與境和諧共生,體現(xiàn)童話教學的基本特點。另外,把“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兩個詞語的訓練放在重點句子中、朗讀體會時,生活經(jīng)驗里去學習、理解、運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三)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領(lǐng)悟文章內(nèi)涵。
1、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你們明白了嗎?
2、聽了你們的話,小松鼠和小兔子他們終于明白了原因。老師替他們謝謝你們了。
3、動物們是各有特點,你們喜歡他們嗎?你想對他們說什么呢? 出示:
我想對狐貍說:
我想對小松鼠和小兔子說:
我想對小猴子說:
(評析:感悟、體驗誠可貴,遷移、運用價更高。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讓學生暢談收獲,自主地進行語文實踐,充分地讓學生自己去思、去悟、去總結(jié),既說出文本的內(nèi)涵,又強化了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大有益處。)
四、出示兒歌:
葡萄大,葡萄圓,串串葡萄狐貍愛,摘不到,硬說酸,松鼠兔子太輕信,小猴子, 不輕信,迫不及待爬上架,大口大口葡萄甜,凡事都要親體驗。(評析: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chǔ)上,這首兒歌不僅讓學生興趣盎然,而且還集鞏固識字、概述內(nèi)容、體悟內(nèi)涵、總結(jié)課文為一體,這一過程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人格熏陶,真正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第四篇:酸的和甜的(教案設(shè)計)
酸的和甜的
—九年義務(wù)教育新課標實驗版教材二年級下冊
楚雄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 趙華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讀出不同角色的特點,讀出不同的情感體驗。
2、通過學生的感情朗讀、比較詞句等形式幫助學生深入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和說話能
3、讓學生懂得做事不要輕信別人的話,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從小動物們的對話、表情中體會它們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讀出不同性格特點的小動物的說話語氣,感悟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質(zhì)疑導入
1、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酸的和甜的》。首先,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出示課件齊讀生字)
2、你們還記得在葡萄架下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嗎?現(xiàn)在讓我們再一起看一看吧!(點擊課件,播放課文動畫。)
3、提問:故事中誰說葡萄是酸的?誰又說葡萄是甜的?(教師貼出相應(yīng)的動物圖片。)
3、學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二)、圖文結(jié)合,朗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你們看,小狐貍在干什么呢?點擊課件(2)、那書中是怎么寫的呢?誰愿意為大家讀一讀?
(3)、小狐貍摘不到葡萄心情怎樣?現(xiàn)在,請大家看屏幕,自由讀一讀這句話,看誰能把小狐貍著急的樣子讀出來。
課件出示句子:他一會兒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一顆也沒摘到。
(學生自由練讀句子。指名讀。)
小狐貍望著那誘人的葡萄,一會兒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他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4)、這時,小狐貍又說了什么呢?請大家自由讀一讀那句話,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也可以加上喜歡的表情和動作。
2、學習第4到第7自段。(1)、指名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2)、小猴子看見架上一串串紫紅紫紅的,水靈靈的大葡萄,他迫不及待地爬上了葡萄架。出示句子: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我們還可以說小猴子怎樣爬上葡萄架呢?(急不可耐、三下五除二)
課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這兩句話,你喜歡哪一句呢,為什么?
小猴子那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他心里會怎么想??? 誰愿意試試把小猴子迫不及待的樣子讀出來呢?
(3)、可正當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時,小兔子來了,他是怎么阻止小猴子的?
這只熱心的小兔子多著急呀,誰能學學他?
(4)、同樣是寫小猴子吃葡萄,你認為哪句話更好呢?讀一讀,同桌討論討論。
課件出示句子:
1、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2、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5)、小松鼠和小兔子見大家吃得這么開心,也忍不住了,摘下一顆放在嘴里,生接:啊,真甜!
(6)、現(xiàn)在,請你們小組合作分角色讀一讀課文的第4—7自然段,好不好?
哪組同學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聽,說一說你認為誰讀得最好?
3、學習第2、3自然段。
小松鼠和小兔子為什么一開始認為葡萄是酸的?學生自由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把小松鼠和小兔子心里想的話用線劃出來。
指名讀一讀。
4、可是后來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吃到了香甜的葡萄,這時它們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你們知道是什么嗎?讀第8自然段。
(三)、實話實說,深化明理 1、他們真不明白葡萄明明是甜的,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你們明白了嗎?
2、小朋友們可真了不起,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你們都知道了。這些小動物都很喜歡你們,那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嗎? 3、在生活中,你犯過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這樣的錯誤嗎?
4、教師總結(jié):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夠像小猴子一樣,勤于思考,大膽嘗試,那你們一定會有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
(四)、引導復述
師出示插圖,引導生看圖復述全文。
第五篇:酸的和甜的教案設(shè)計
酸的和甜的教案設(shè)計
發(fā)布者:學校系統(tǒng)管理員 來源:新鄭市外國語小學 陳 慧
時間:2008-12-15 9:40:41
酸的和甜的教案設(shè)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個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是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編排的,共分為8個自然段。在這個短短的寓言故事里,蘊涵著豐富的內(nèi)涵和深沉的人生哲理。值得每一個人去咀嚼。語言生動活潑有趣,是小孩子喜歡的形式,是適合進行感悟教育的好文章。教學時,可以借助連續(xù)的插圖,閱讀課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仔細觀察每幅圖中幾個動物的神態(tài)、動作,想象他們的語言,猜猜他們的心理,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以達到體會深刻道理是本課的宗旨。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明白課文內(nèi)容大概內(nèi)容。
2、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讀出不同語句應(yīng)表達出的語氣,培養(yǎng)學生分析的能力。
3、通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討論“你是怎么看這四位動物伙伴的”。
4、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能懂得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從小動物的對話、表情中體會它們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讀出不同性格特點的小動物的說話語氣,感悟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課前準備:
生字圖片、課文插圖、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上課之前咱們先來猜一則謎語好嗎?生:(好)彎彎樹彎彎藤,藤上掛著水晶鈴,水晶鈴密密層,有的紫來有的青。你們知道是什么嗎?(生:葡萄)喜歡吃葡萄嗎?(喜歡)我們今天就學習一篇小動物們吃葡萄的故事,出示課題:《酸的和甜的》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生齊讀課題,出示“酸”字的生字卡片,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字“酸”。
二、初讀文本,學習生字
1、這是一篇連環(huán)畫故事,想自己讀一讀這個連環(huán)畫嗎?那就自由地讀一讀吧!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請教課文下面的大樹葉或身邊的小伙伴吧?。ㄉx課文)
2、老師看你們讀書可真認真,讀通了嗎?那就讀給你的同桌聽聽吧!你讀一段我讀一段,互相當小老師,檢查是否讀準了字音。
3、會讀了嗎?出示幾句帶生字的句子,哪位勇敢的孩子來讀讀?抽查讀。師生指出讀錯或讀不準的字,要想讀通課文還得先把生字寶寶抱回家才行。
4、出示葡萄架。看!9個生字寶寶都戴著帽子跑到葡萄架上來了!看他們多神氣呀!他們都干什么來了呀?哦!原來他們說:“誰能很快很準地叫出我們的名字,誰就可以把這爽口的葡萄摘下來,把我們抱回家了。”看出來了,大家都等不及了。那就趕快準備吧!
5、指名拼讀容易讀錯或難讀的音節(jié),如“萄、貍、硬、串、迫”。去掉了帽子,能很快很準地認出來嗎? 指名認讀生字,開小火車認讀,開大火車認讀,可順讀倒讀。說說你們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生交流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拆部件換偏旁、猜字謎等如:小白坐汽車就是“迫”,兩個人站在少林寺門前就是“待”)葡萄說,你們學習這么認真,瞧我也成熟了,上來摘葡萄吧。指名生摘葡萄。
6、你們可真能干,這么快就認識了我會認的生字,看看課后我會寫的生字,自己先來讀讀,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生交流。注意告訴的“訴”和兔子的“兔”不能少一點。
7、這么快就把生字寶寶抱回家了。高興嗎?
8、課文的四個小動物也可高興了,他邀請我們走進童話故事,我們來一起讀讀課文,好嗎?(師生共讀課文)
9、是呀葡萄是甜的,可狐貍為什么硬要說葡萄是酸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10、小朋友認字讀課文的本領(lǐng)這么高,不知道寫字的本領(lǐng)怎么樣,這節(jié)課我們來寫一個詞“告訴”能把這兩個字寫好嗎?告訴老師你有什么好辦法?打開書好好觀察觀察。需要老師指導嗎?
三、指導書寫
“告”字用字謎來記,一口要掉牛尾巴,上面“?!辈怀鲱^。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識字導入
1、談話: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酸的和甜的》。
2、卡片復習生字(個別讀、齊讀)
3、引入:讓我們重新回到這么誘人的葡萄架下,去看看葡萄架下發(fā)生的故事吧?。ǔ鍪痉蹲x)
4、提問:故事中誰說葡萄是酸的?誰又說葡萄是甜的?
5、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展示一下咱們的朗讀水平,這是一篇連環(huán)畫,每一段都和連環(huán)畫相對應(yīng),你們看這幅圖指的是哪一段(師出示第一幅圖,對應(yīng)讀第一段,出示第二幅圖,指名讀第二段,第三段??)
6、邊看圖邊讀故事可真有意思
二、圖文結(jié)合,朗讀感悟
1、故事是有四個小動物的對話和心理活動組成的,你們出個建議,應(yīng)該怎樣讀呢?(分角色)分角色之前,先來了解每一個小動物的特點和語氣,你們怎么看這只狐貍?(聰明,狡猾,很壞)
(1)你們看,小狐貍在干什么?(看圖)
(2)那書中是怎么寫的呢?誰愿意為大家讀一讀?
(3)小狐貍摘不到葡萄心情怎樣?現(xiàn)在,請大家看屏幕,自由讀一讀這句話,看誰能把狐貍的樣子讀出來。
課件出示 句子:他一會兒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一顆也沒摘到。(學生自由練讀句子。指名讀)
小狐貍望著那誘人的葡萄,一會兒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他心里會想些什么呢?(4)這時,小狐貍又說了什么呢?請大家自由讀那話,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也可以加上表情和動作。
2、學習4到第7自然段。
小猴子呢?誰來讀讀小猴子的句子
(1)指名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2)小猴子看見架上一串串紫紅紫紅的,水靈靈的大葡萄,他迫不及待地爬上了葡萄架。我們還可以說小猴子怎樣地爬上葡萄架呢? 出示: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猴子爬上葡萄架,這兩句你喜歡哪一句呢? 為什么?
誰愿意把猴子迫不及待的樣子讀出來呢?
(3)可正當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時,小兔子來了,他是怎么阻止小猴子的?這只熱心的小兔子多著急啊,誰能學學他?
(4)同樣是寫小猴子吃葡萄,你認為哪句話更好呢?讀一讀,同桌討論。
出示:
1、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2、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5)小松鼠和小兔子見小猴子吃得這么香甜,也忍不住了,摘下一顆放在嘴里,生接:??!真甜,哪組同學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評一評誰讀得最好?
3、學習2、3自然段。
小松鼠和小兔子為什么一開始認為葡萄是酸的?學生自由讀課本的2、3自然段,把小松鼠心里想的用線劃出來。指名讀一讀。
4、可是后來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吃到了香甜的葡萄,這時它們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問題嗎?請看第8自然段。
三、實話實說,深化明理
1、他們真不明白葡萄明明是甜的,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你們明白嗎?
2、小朋友們可真了不起,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你們都知道了。這些小動物都很可愛,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嗎?(出示:我想對——說——)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小動物們的語氣。
五、情趣導入,指導寫字。
1、還有很多小朋友想對他們說,我們可以把想說的寫下來,給他們送去,不過,首先得寫好他們的名字。
2、出示狐 貍 猴 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哪些地方要對小朋友“友情提醒”一下?
3、范寫、練寫、評議
六、課拓展延伸、培養(yǎng)能力
1、說:請把這個故事說給你的家人或朋友聽
2、演:請與小伙伴合作,加進你的想象,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板書設(shè)計
狐貍
小松鼠
小猴子
小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