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當我們在怎樣看待馬克思主義的偉大著作時
馬克思經(jīng)典著作有感
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
周蓉
讀像馬克思這樣的歷史偉人傾其畢生精力給后人留下的財富瑰寶時,需要抱著很虔誠的心態(tài)。我覺得這是表達對他們崇敬之心的最好方法。我很慶幸有這樣一股強制的力量讓我必須去讀,因為這樣通過了時間和實踐檢驗的書籍,可以從中學到的不止是專業(yè)知識,更多的可以是學習的方法,是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認識世界的方法。讓我更感到慶幸的是,還有馬列經(jīng)典著作選讀這門課來引導我們進入這個神奇的世界。
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經(jīng)典著作及相關專題的學習,使自己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的理解,進一步提升了用馬克思主義的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改造主客觀世界的認識。學習原著是一段艱苦的歷程,也是一段啟迪心智的過程,通過導讀與研讀,思考與交流,自己感覺始終處于一種迷惑與理解的輪回之中。當我們在怎樣看待馬克思主義的偉大著作時,各人都有一套自己個人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對于同樣的話語也有不盡相同的理解。當下有很多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過去,已經(jīng)不再適宜于中國時代的發(fā)展了,中國特有的國情已經(jīng)不同于馬克思的時代,應該由一種更為適宜中國發(fā)展的理論來指導中國的實踐,并取而代之。然而,上了老師的課,我深感到自己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淺,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乃需要一定的“修煉”。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絕非我們一直以來被灌輸并稱之為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歷史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鄧小平同志曾有過一個著名的論斷: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打不倒,是因為它的科學性,是因為它堅持徹底的唯物主義思想路線,始終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代表了社會發(fā)展的正確方向;是因為它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開辟自身發(fā)展的新境界;是因為它從實踐中產(chǎn)生,在實踐中發(fā)展,以實踐為檢驗標準,始終隨著時代的需要和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的豐富發(fā)展。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活力和思想先進性的奧秘所在。我們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就在于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和實踐發(fā)展的與時俱進的、科學的、先進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歷史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fā)展的理論體系。馬克思和恩格斯依據(jù)自由資本主義的時代特征,廣泛深入地研究當時歐洲的社會矛盾和工人運動的特點,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學說;列寧立足于俄國實際,科學把握帝國主義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時代的特點,總結和研究無產(chǎn)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經(jīng)驗,創(chuàng)立了列寧主義;毛澤東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把握革命與戰(zhàn)爭時代的特點,研究中國革命的特殊規(guī)律和發(fā)展途徑,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科學把握了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特征,深刻總結了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經(jīng)驗教訓,創(chuàng)立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鄧小平理論;江澤民站在歷史發(fā)展和時代要求的高度,敏銳把握國內國際形勢的新變化,集全黨智慧,提出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在不同時期不斷有新的發(fā)展,是一個開放、不斷發(fā)展的理論體系,其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統(tǒng)一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歷史告訴我們:實踐無止境,創(chuàng)新無止境,發(fā)展無止境。馬克思
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決定著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生命力,也決定著馬克思主義者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應有態(tài)度。這就要求我們勇于實踐、尊重實踐,一切從實踐出發(fā),根據(jù)不同時代的主題和需要,研究不同時代條件下的實踐經(jīng)驗和特殊規(guī)律,準確把握與時俱進之時;要求我們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并和具體事物的特殊性相結合,使理論和實踐不斷豐富、完善和創(chuàng)新,準確把握與時俱進之進,切實使各項工作的進步與發(fā)展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歷史告訴我們:群眾觀念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立黨之本。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和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是社會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植根于人民群眾是馬克思主義鮮明的政治立場。馬克思主義來源于18世紀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工人運動的實踐,馬克思主義政黨來源于無產(chǎn)階級的人民群眾,只有始終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才能建立和鞏固革命政權,才能領導人民群眾投入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才能在社會主義實踐中不斷汲取人民群眾的經(jīng)驗和智慧,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時俱進的歷史還告訴我們: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論基礎。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否則就會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而迷失方向。但是,我們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而非個別結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不是千古不變的教條,而是與時俱進、具有永久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體系,既是對實踐作出的深刻的、成熟的理論反映,又是隨著新的實踐不斷發(fā)展的理論形態(tài)。我們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自覺地把自己的思想從過時的觀念、做法、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總結實踐,創(chuàng)造經(jīng)驗,在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中堅持馬克思主義。
在我們閱讀馬克思的著作時,猶如親耳聆聽他老人家對于世人的諄諄教導,他就像在昨天剛剛與我們交談過他的思想和心得。馬克思不愧為20世紀最為偉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我們不能漠視正是他的思想改變了整個世界,尤其在當今之中國,影響最為深刻且深遠,深深地根植于中國的土壤,已經(jīng)影響并且還將繼續(xù)影響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為美好的生活而不斷奮斗爭取。沒有誰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毫無瓜葛。這也正是馬克思所愿望的那樣,自己的思想能夠增進人類的福祗,造福全人類。但是我們又不能否定對于馬克思著作的誤讀誤解,帶著功利主義的目的去讀馬克思主義的著作。
馬克思主義的著作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而不能強行分割開來。馬克思講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們在理解馬克思的思想,閱讀他的著作的時候不能斷章取義,生吞活剝地去讀,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標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自己都不敢說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并且作為一種工具或手段來使用。這也是我國歷來在應用或解釋馬克思的著作時候經(jīng)常犯的一種理解者自認為正確的錯誤,也是對于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種手段,一種被歪曲的思想,一種被誤讀誤解的思想,一種被人為強行閹割的思想,我們有怎么能從中領悟其中的真正思想的精髓呢?并以這種思想作為我們的指導,帶領我們航向不明的彼岸,想來都是非常之可怕。
統(tǒng)治階級總是希望封殺對其統(tǒng)治不利的思想于萌芽之中,掩蓋歷史的真相,剝奪人民言論自由的權利,使其統(tǒng)治的國家只能用一種聲音說話,用一種方式思考,對于“異端”的出現(xiàn)就一定將其趕盡殺絕,歷史上的很多偉人成為“思想犯罪”的無為的犧牲品,以愚民政策來教導其統(tǒng)治下的人民,此乃統(tǒng)治階級慣用之手段。
馬克思主義不是“萬金油”,能醫(yī)治一切社會的病態(tài),也不是僅僅一個“主義”就能搞定一切的。馬克思在他用自己的理論指導法國的巴黎公社的革命實踐中也并未成功,但實踐的經(jīng)驗是需要積累和摸索出來的,他很快總結了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并為下一次革命寶貴的經(jīng)驗。
批判不等于簡單的批評或判斷,而是在對其思想理解的基礎上以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事實或理論的方式對其進行辯論,從而發(fā)現(xiàn)對方理論的不足之處。馬克思看待任何理論或學說都是用批判的眼光,馬克思的哲學歷來都是批判和革命的哲學,但不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周圍的一切,對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的哲學的批判也是如此之徹底。
當前,我們所處的時代正在飛速變遷,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正在不斷前進,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正在不斷發(fā)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要求我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全面掌握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實事求是、開拓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取得新的勝利。回到馬克思的經(jīng)典文本,細心的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思索你將會發(fā)現(xiàn)馬克思其實遠遠地走在我們的前面,而不是像一些無知的人們自信的以為那樣已經(jīng)把馬克思遠遠的甩在身后了。馬克思博大精深的理論遠遠還未過時,相反正如筆者前文所感悟到的馬克思的一些精神必將閃耀永恒的光芒,馬克思主義在當前中國所取得的成功并被確認為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無疑雄辯的印證了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預言:“他的英名和事業(yè)將永垂不朽!”
第二篇:精華學校復讀感悟:當我們在談論復讀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精華學校復讀感悟:當我們在談論復讀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復讀,不是把高三重新來過。
復讀,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是忍受挫折、痛苦,忍受自我否定、別人的懷疑,最終破繭成蝶,展翅翱翔。
復讀一年,是值得的。
我向來不是一個以結果論成敗的人。誠然,結果十分重要,但成長與收獲,往往是在過程中取得的。我認為復讀最大的好處,不是幫你考上理想的大學,而是讓你自我塑造,自我超越。
高考是每一個中國人青少年時代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它是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學習的成果,又是開啟未來大門的鑰匙。
高考失敗,著實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更關鍵的,是你對這失敗的回應。
是逃避還是迎難而上?
人的一生,總要面臨各種挫折失敗痛苦。越是成大事者,越要準備經(jīng)歷這些。高考失利是個絕佳的機會,如果你選擇迎難而上,那么你就有一個在青少年時代就學會戰(zhàn)勝困難,學會走出挫折,走向成功的機會。
復讀是一件痛苦的機會,你要明白自己為什么輸了,然后把他改過來。大多數(shù)人,都是不愿直面自己問題的。直面挫折,是需要勇氣的;戰(zhàn)勝自我,是需要毅力的。
這是最艱難的,也是最大的收獲。
試想,一個青年在他剛成年時他便學會直面困難,敢于挑戰(zhàn)自我,從黑暗中需找光明,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他的未來會是怎么樣的?我不敢說他前途似錦,但至少在人生之后的階段,在面對那些看似難以戰(zhàn)勝的困難的時候,他不會不知所措。
這是成長,是成熟。
這就是我選擇復讀的原因。
很多人會認為復讀會“耽誤一年”。我想說,在成長的路上,凡是能讓你成長的,恰恰不是耽誤時間;順順利利進大學然后荒廢,才叫耽誤時間。從成長的角度講,復讀恰恰是黃金一年。
很多人會認為復讀很苦,很累,心理壓力大。我想說,如果你天天要求結果,那你肯定苦,肯定累,肯定心理壓力大。如果你明白不管復讀還是人生,重點都在體驗,你怎么會覺得累?
所以我選擇來到這里,不僅僅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更為了自己能真正成人。
轉自:精華學校官方新浪博客
第三篇:我們到底怎樣看待“后進生”1
我們到底該怎樣看待‘后進生’?
我覺得是我們的成長經(jīng)歷讓我們思維成了習慣,總覺得學習不好這個孩子就不行,因為時代在前進,很多傳統(tǒng)不得不打破,隨著專業(yè)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各行各業(yè)都需要精英,只要品行不壞,對社會都是有用之才。我們要寬容孩子們的任性。教育他們只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都會受到他人的尊重
第四篇:當我們遭遇困難時作文
當我們遭遇困難時
人,從呱呱墜地起,就注定要走完這或長或短的人生旅途,苦難史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風景。
沒有汗水,沒有艱難行走的旅途是乏味和無意義的,沒有經(jīng)過坎坷之后才會出現(xiàn)開滿鮮花的康莊大道。泥濘中走過,留下的是永不消褪的足跡!
貝多芬,一位偉大的作曲家,正當他在音樂方面有所成就時,突然患了耳疾,這對他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然,面對突如其來的苦難,他咬緊牙關,沒有屈服,靠著堅韌的毅力和對音樂的熱愛,他依舊昂著高傲的透露,用感覺舞出了世界名曲——《第九交響曲》。聾子能創(chuàng)作音樂已是奇談,何況是創(chuàng)作出人世間最偉大的著作。只有能超越人生的最大苦難的英雄才能為之。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家道中落,人情的麻木冷漠在多年的寒夜后化作那堅冷的磨刀石,磨礪出驚世駭俗、直抵文學巔峰的紅樓夢。幾時載飽受屈辱,壓抑的悲戚錐心泣血,挫敗的人生化作滾燙的鋼水,無數(shù)個365個夜后鑄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泥濘的人生烘焙出的是一個個偉岸的身影,所以,才會有臥薪嘗膽后三千越甲吞吳的豪舉,才會有輪椅上演湊時間簡史的壯行,才會有寂靜無聲里千手盛放的奇跡······
碧透蔚藍的大海里磨難是那駭人的浪和咆哮的風,穿越浪與風才能駛向成功的彼岸;寥廓天空中,磨難是電閃雷鳴和傾盆大雨,穿越這雷雨才能在更高的天空心生呼嘯,抵達至高的人生境界!
生活中,一個人難免遭遇困難挫折,難免陷入低洼沼澤,這都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我們說希望整個人生都一帆風順,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遭遇困難,應該怎么辦?不要動搖,不要氣餒,積極進取,奮力開拓。這,就是我們應取得態(tài)度。
第五篇:當祖國需要時,我們不負眾望
當祖國需要時,我們不負眾望
——聽“英模報告”有感
2010年10月28日上五,學校組織全校官兵聽取了英模報告團的匯報,作為培養(yǎng)未來消防警官的搖籃,我們覺得很自豪,因為這是一只英雄輩出的隊伍,是一只鐵骨錚錚的隊伍,在人民財產(chǎn)安全受到威脅時我們總是會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用汗水與青春來書寫著一部部英雄史。
這5位英雄在演講中,用樸素無華但是飽含深情的語言,為我們演繹和再現(xiàn)了 “生死時速”的戰(zhàn)斗歷程,也給我們展現(xiàn)了兢兢業(yè)業(yè)、默默無聞的畫面,給每一個場內和場外的聽眾、觀眾以的心靈震撼。在聆聽英模報告的過程中,我們的眼睛一次次地濕潤,一次次地被英模們帶到那令人難以忘懷的救災現(xiàn)場,讓我們體會到一種精神,這就是英雄的精神。也只有這樣的精神,才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駕護航,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營造出一片安寧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立新功。
胡錦濤書記的用“三句話”總要求指導消防部隊,我們要用這“三句話”來踐行我們的使命,用“三句話”重要思想指導行動,就必須做到政治堅定。消防部隊的每位官兵都必須貫徹黨的指導精神,打牢思想基礎,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為廣大群眾的利益著想。我們消防部隊不同于其他部隊,它是和平年代唯一一支隨時戰(zhàn)斗、隨時準備犧牲、專門同火災作斗爭的現(xiàn)役部隊。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特殊的使命,這就要求消防官兵必須要堅持黨的領導,做黨的忠誠衛(wèi)士,為人民謀
利益,英勇頑強找文章到互聯(lián)網(wǎng)最大文秘資料站點地同火災作斗爭,忠貞如一,毫不動搖。多少消防衛(wèi)士,在黨和人民最需要他們的關鍵時刻,就算前面是一條不歸路,他們仍然義無反顧地挻身而出,是什么樣的精神在激勵著他們?是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是忠于祖國和人民的實際行動!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消防衛(wèi)士,要時刻弘揚這種奉獻精神,珍惜黨和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唯有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工作熱情,產(chǎn)生奮發(fā)向上的動力,為新世紀的消防工作增輝添彩。
我們都是一名普通的消防人,自從我們穿上警服走進紅門的那一天起,我們就深深地熱愛著消防事業(yè)。曾經(jīng)有人問我們:“消防兵那么危險,難道你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不怕犧牲嗎?”“怕!”誰說我們不怕,但是職責和義務告訴我們:“絕對不能怕,絕對不能后退!”是?。‘斘覀儼菏淄π厝谶M了綠色,義無反顧,踏入了紅門,就注定了要面對濃煙,面對烈焰,面對高高的訓練塔和窄窄的獨木橋,就注定要在汗與水中成長,在血與火中鍛煉,選擇了消防警營,就必須無怨無悔,無畏無懼,為黨和人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甘灑熱血,奉獻青春。
為了更加深入的英模同志學習,進一步緬懷英雄事跡,傳承英雄精神,我們應該把學習英模同志先進事跡與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和作風上更加重視,做到廉潔自律,以誠相待,互相幫助,提高從嚴治警方針、加強隊伍管理,爭當一名讓黨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合格的軍校教師。
從思想上,深刻領會英模們的崇高精神品質,進一步明確我們當前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做到學英模見行動、學英模見實效,從思想到行動上認真剖析,結合教學建設,查找與英模的差距,訂立目標,制定計劃,找準措施。進一步加強全心全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
牢固樹立“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思想,深刻領會英模們胸懷為民之心、多辦為民之事、恪守為民之責、砥礪為民之志崇高品質實質內涵,進一步打牢我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理念,不斷促進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和諧警民關系建設,建立起警愛民、民擁警、民助警的良好社會氛圍。
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將英模們“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發(fā)揮到自身實際工作中,以他們?yōu)榘駱?,讓英模品質、情操、精神在我的思想中扎根、開花、結果。在枯燥中堅守著自己的理想,在平凡中鑄就偉大的情操,也許,今后的路依舊枯燥單調和模式化,但是因為英雄的閃現(xiàn),使得我們有了前進的勇氣,因為黑夜里的星光,使得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也許,正是枯燥之中的堅守,平凡中的鑄就才更顯得英雄的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