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節(jié) 幼兒園游戲的玩具
第七節(jié)
幼兒的玩具
一、幼兒的玩具的教育作用
幼兒的玩具是供幼兒游戲使用的物品,是游戲的物質基礎, 幼兒的玩具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㈠可以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離不開活動,玩具可以任意為幼兒擺弄,操作和運用,既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又符合他們的能力水平,可以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激起他們活動的積極性。
㈡促進幼兒的感官的發(fā)展。玩具具有直觀形象性,幼兒可以看、聽、模、吹、拿玩具,這對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功能的健康發(fā)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㈢促進幼兒智力的發(fā)展。玩具的直觀形象性和仿造生活的真實性,可以不斷激發(fā)幼兒的聯(lián)想活動,從而活躍他們的思維,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鍛煉他們的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最終促進他們智力的發(fā)展。
㈣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幼兒在運用玩具進行活動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才能順利的活動。有的玩具則需要幼兒共同使用,比如電話玩具,幼兒必須和同伴合作才能進行。因此,玩具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觀念和合作精神及不畏困難、勇于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
㈤有助于幼兒動作協(xié)調能力的培養(yǎng)和身體健康。
玩具之所以被幼兒喜愛,其原因是:①玩具是一種具體的事物,與幼兒的認識發(fā)展牌動作感知階段水平相適應。②玩具一般具有彩色鮮艷、有聲響、會活動、可操縱的特點,因而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力。③玩具一般具有變化多端、無固定形狀等特點,這與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究心理相適應。④玩具是幼兒滿足自己參與成人社會生活、學習愿望的一種手段。⑤玩具可以滿足孩子的求知欲。⑥玩具可以磨練幼兒的意志力。
二、幼兒玩具的種類
在幼兒園中,供幼兒游戲的玩具可分為兩大類,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㈠成型玩具
成型玩具又稱專門化玩具,是指經過精心設計和專門制作而形成各種物象的玩具。比如玩具汽車、娃娃、玩具餐具等。他們一般形象逼真,可以直接用來代替或模擬其它物品而進行游戲。供幼兒游戲選用的成型玩具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⒈角色游戲玩具。主要有娃娃玩具;房子、炊具、餐具、家具、裝飾、陳設、生活用品等玩具;模擬動物玩具;主題玩具,如商店玩具、交通工具玩具等。
⒉表演游戲玩具。主要有服裝、頭飾、背景及其它用品。
⒊結構游戲玩具。主要有積木、積塑;裝拆建造玩具;玩沙、玩水等使用的工具等。
⒋智力游戲玩具。主要有各種套、裝、鑲嵌的玩具;圖片型智力玩具;實用型智力玩具;各種棋類和競賽性智力玩具。
⒌體育游戲玩具。主要有蕩船、滑梯、轉椅、爬梯、秋千、攀登架、平衡木、腳踏滾桶等大型體育設備;兒童兩輪車和三輪車、木馬、拱型圈、地上墊等中型玩具;套圈、球、繩、沙包、啞鈴、投擲環(huán)、小拉車、小推車等小型及玩具。
⒍音樂游戲玩具。主要有小鈴鐺、小喇叭、玩具鋼琴等發(fā)音玩具以及其它兒童樂器。
⒎娛樂玩具。主要有游戲棒;滑稽造型的動物、人物玩具;供球和球類玩具等。成型玩具在游戲中代替的物體,一般只能是固定的物體,而不容易有其它功能。
㈡未成型玩具
又稱非專門化玩具,指一些廢舊品被幼兒當作各種玩具,如各式小瓶子、碎布、小棍、紙盒子、木片等。未成型玩具在幼兒游戲中有特殊的作用。幼兒在利用這種物品進行游戲時,可以一物多用,代替多種用途。例如幼兒把半個皮球當成“碗”、當成“船”,當成“鍋”。其功能比成型玩具的要大,為發(fā)展幼兒的想象、活躍他們的思維提供了便利條件。當幼兒不滿足于用未成型玩具代替別的實物時,他們往往會利用各種未成型玩具制作新的玩具來開展游戲,這就滿足了幼兒的智力活動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需要。幼兒園應注重收集無毒、無污染、安全的廢舊物品,為幼兒提供多種多樣的未成型玩具。
三、選擇幼兒玩具的標準
好的玩具才對幼兒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才能給予幼兒使用。怎樣的玩具才是好的玩具呢?好的玩具應具備以下的條件:
㈠有教育性
玩具要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要有助于從多方面促進幼兒智力、體力發(fā)展,要能激起幼兒游戲的興趣和培養(yǎng)美感等。具體地說,玩具要能從多方面激發(fā)幼兒進行想象力、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要求能夠一物多用,以促使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要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久玩不厭等。而一些通過想象或色彩引起幼兒恐懼或反映低級趣味的玩具,以及一些不宜幼兒在游戲中使用的玩具都是不符合教育要求的。
㈡具有藝術性
玩具是藝術品,既要符合藝術的要求,還要符合幼兒的欣賞水平和特點。這就要求玩具色彩鮮明,形象性,裝飾美觀,富有趣味性。玩具也應有民族風格,要吸取民間藝術的優(yōu)點。
㈢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
不同年幼兒對玩具的需求是不同的。年齡小的幼兒用過于復雜的玩具或年齡大的幼兒用過于簡單的玩具都是不妥當?shù)模荒馨l(fā)揮其在促進幼兒發(fā)展上的功能。因此,為小班幼兒選擇的玩具應注意種類不必過多,主要是促進動作發(fā)展的玩具及簡單的智力玩具,但相同品種的玩具數(shù)量要多一些,以適應他們好模仿的特點。中、大班幼兒的玩具種類較為廣泛,多樣的,復雜化的體育玩具,供角色游戲用的各種玩具材料以及具有一定難度的智力玩具等,都深受幼兒的喜愛。
㈣符合衛(wèi)生與安全的要求
玩具和制作玩具的材料,必須是無毒的,便于清洗,便于晾曬的。帶聲響的玩具,聲音要和諧,避免噪聲。玩具要絕對保證幼兒的安全,防止劃傷、碰傷、刺傷等一切可能引起的傷害。
㈤要經濟、輕便、結實、耐用
玩具在幼兒手中主要是操作使用,不是觀賞,而且在幼兒園中玩具使用率是很高的;因此,給予幼兒玩的玩具必須是結實耐用的,易損壞的玩具會給幼兒帶來失望和不快,甚至還會給幼兒帶來不必要的緊張,進而降低游戲的娛樂性,因為幼兒在使用玩具時,為了不損壞玩具,幼兒玩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再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容易損壞也不利于培養(yǎng)幼兒愛惜玩具的品質。玩具輕便、易于操作,便能充分滿足幼兒使用玩具做游戲的愿望。玩具的價格與其功能的大小應基本相符,不要買過于昂貴、華麗而沒有多大教育作用或者根本無教育作用的。
四、幼兒園玩具設置和使用
為充分發(fā)揮玩具在游戲中的作用,需要教師注意以下幾點:
㈠教師要具備使用、制作各種玩具的技能,教師本人要研究各種玩具的玩法,掌握玩和制作方面的豐富知識和技能,才能較好地對幼兒進行指導。
㈡要經常保持玩具的新穎、整潔。教師可采取玩具輪換、交替陳列的辦法,即將一些玩具玩得時間比較長的玩具暫時收起,過一段時間后再擺出來,則可以再度引起幼兒的興趣,在此期間要擺放另外的一些玩具。不要擺放破損的玩具,因為這樣的玩具一方面使幼兒對它失去興趣,另一方面將造成幼兒不愛惜玩具的后果。對破損的玩具應及時整修。
㈢讓幼兒自由地選擇玩具。玩具屬于幼兒,要便于幼兒使用。因此,玩具應放在幼兒易于取放的地方,一般可設高度適合幼兒的玩具柜,玩具架和玩具箱,并且要允許幼兒在自由活動的時候自由地選擇玩具。要改變由老師向幼兒分發(fā)玩具的做法,還要改變當幼兒選擇完之后,不允許幼兒更換玩具的現(xiàn)象??傊?應給幼兒以玩玩具的充分自由。
㈣指導幼兒正確使用玩具。每當新玩具出現(xiàn),應向幼兒交待該玩具的性能、玩法以及如何保護它。如小班出現(xiàn)盒式新積木,為了使幼兒懂得怎樣地玩它,老師應先教幼兒學會收裝新積木,可以分小組教,可以對幼兒說:誰會按要求將積木裝入盒中,誰就可以去玩這盒積木了。幼兒為了獲得自由玩積木的機會,便會認真學習如何收裝積木。此外,還要在班上建立玩玩具的規(guī)則,如要按每一種玩具的玩法去玩;想玩別人的玩具要跟人家商量,經人家允許才能玩;誰拿的玩具,玩完后由誰收好;玩具要收回原來的地方,要擺放整齊,拿放玩具要輕,要小心,不要損壞;玩完一樣玩具收好以后再取另一樣玩具等。建立規(guī)則的過程中,還要具體地向幼兒示范怎樣做才是愛護玩具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要求幼兒遵守規(guī)則時,不應加給幼兒不必要的清規(guī)戒律。如有的教師規(guī)定,幼兒拿了玩具就不許下座位了,這樣的限制是不恰當?shù)摹?/p>
思考題:
1.幼兒游戲對幼兒有什么教育作用?幼兒游戲有什么特點?
2.結合幼兒游戲活動組織的要求,談談應怎樣組織好幼兒開展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結構游戲和智力游戲?
3.幼兒園游戲活動組織得好壞,以什么標準來評價?
4.怎樣為幼兒選擇玩具?怎樣更好地發(fā)揮玩具在游戲中的作用?
第二篇:淺談幼兒園游戲與玩具研究
淺談幼兒園游戲與玩具研究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幼兒園張迎晨
《幼兒園規(guī)程》中指出:“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游戲活動是幼兒主體性發(fā)揮的重要途徑,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兒童的權利。游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們已經把游戲引進幼兒園并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而游戲活動的質量最大限度取決于游戲材料對幼兒游戲和游戲材料進行研究,掌握幼兒游戲行為、參與態(tài)度和輕嘆體驗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更好地指導幼兒游戲。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孩子在家里玩具多,游戲伙伴缺少合作的機會與對象,在園內雖有玩伴卻是相互模仿,在游戲過程中經常發(fā)生矛盾,發(fā)生矛盾時,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毒V要》指出“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yǎng)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態(tài)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幼兒應“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合作既是社會交往中必備技巧、也是現(xiàn)代社會人才的重要內容,因此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在游戲中孩子變得越來越靈活并有自己的想法,促進了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的發(fā)展?;顒訁^(qū)游戲是幼兒園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實際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的過程和幼兒自主選擇、操作與擺弄材料的過程融合起來進行的。要使幼兒在游戲中得到發(fā)展,就必須提高游
戲質量。而影響游戲質量的關鍵因素就是游戲材料。豐富而適宜的材料,為每一個孩子提供了活動的條件和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是決定幼兒主動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響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玩耍中各種能力得到提高。
(一)游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重要性
兒童要游戲,首先我們必須創(chuàng)設必要的游戲環(huán)境,幼兒在自由、輕松的空間環(huán)境里很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興趣的帶動下就能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提供參加游戲的積極性。在了解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共同參與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環(huán)境及均等的游戲機會,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游戲,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游戲,共同分享游戲帶來的快樂和學習彼此的經驗,促進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
(二)游戲材料的適宜投放
材料是支撐幼兒游戲的基礎,活動區(qū)游戲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對本班幼兒當前的教育目標有清晰地理解和把握,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那些對幼兒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從而使材料能夠滿足幼兒現(xiàn)階段發(fā)展的實際需要,我們小三班的幼兒,幼兒年齡段偏小,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有待提高,從培養(yǎng)最基本的幼兒觀察探索、動手操作的能力,結合目標投放材料,通過材料投放適宜性,使孩子在游戲活動中得到發(fā)展,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有針對性,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投放不同的材料,突出材料的豐富性,能夠吸引幼兒更多地自主的參與游戲活動中,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在音樂區(qū)、語言區(qū)投放
相應的材料。
(三)兒童是游戲的體驗者 也是游戲的操作者
材料的豐富性、有趣性,能夠吸引幼兒更多的自主參與到游戲活動中,讓幼兒有更多的動眼、動手、動腦的機會,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全面發(fā)展。
游戲中,幼兒充分體驗了“自由——我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或者“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享有創(chuàng)造的自由,游戲具有一種自由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精神。正是游戲,為幼兒提供了一種激勵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適宜氣氛。
我們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自制材料,自制玩具的過程是游戲的一個階段,兒童制作玩具往往是從仿制開始的,逐漸發(fā)展到獨立實際,創(chuàng)造新材料,制作出新穎的作品。制作玩具是為了幼兒操作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極為有利的機會,在制作過程中的模仿、想象和創(chuàng)造,一方面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另一方面使雙后變得更加靈巧。因而,玩具既能改善兒童的認知結構,流動性未知欲,又能促使幼兒將知識、經驗轉化為創(chuàng)造,在提高操作能力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兒童的自信心和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所以說,兒童是游戲的體驗者,也是游戲的操作者。
(四)游戲與玩具是幼兒進步的“工具”
游戲是兒童玩的一種方式,玩具是兒童玩的一種工具,兒童在游戲學習中,玩具是幼兒最基本的學習工具,玩具在幼兒游戲中起著非
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兒游戲的基礎,在游戲中,幼兒的舉止言行都是圍繞著玩具這個物質中心發(fā)展的,它給幼兒帶來無限的歡樂。正是這種工具促進幼兒的發(fā)展,也是一種必然,又是一種必須,因為它是兒童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對兒童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必須通過游戲才能實現(xiàn)其身體的發(fā)育和心理的發(fā)展,游戲是幼兒心理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游戲兒童體現(xiàn)并確認了自己的存在,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好奇竟與科學道理相結合在一起時,心里會得到極大地滿足,孩子游戲時往往還會有美得創(chuàng)造,如他們在折疊糖紙,粘貼樹葉,制作玩具,積木等過程中都能顯示出自己的智慧,因此,我們應放手讓孩子去游戲,讓他們用積木建構公園、家具、立交橋等。即使是最簡單的游戲,也有助于孩子智力的開發(fā)和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五)玩中作樂 樂中作學 學中作思 思中作智
游戲中,幼兒自己支配游戲主題、游戲環(huán)節(jié)、游戲角色以及游戲
規(guī)則,體驗了那份專著與執(zhí)著,這是創(chuàng)新所必須的,我們經??梢钥吹竭@樣一些場面;為了壘起一座高高的城堡,幼兒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倒了重來,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最后終于達成心愿…….在游戲中,幼兒堅忍不拔地克服困難,不斷索取,鍥而不舍。這是因為,孩子認為自己能勝任游戲任務,所以才如此專注與執(zhí)著。
幼兒愉快的游戲,在游戲中體驗了游戲的趣味性,樂于探索,樂于創(chuàng)新。如,游戲中的“以物代物”“一物多用”等,這些都克服了物體的固有功能,訓練了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
造性。在游戲中,幼兒敢作敢為,不怕失敗,勇于探索,勇于嘗試,新奇感與成功感始終伴隨著幼兒,這些都明顯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正是這種自信心,使得孩子有創(chuàng)新的動力,這種動力有助于孩子,更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
我們要鼓勵孩子別出心裁的玩,讓他去做他喜歡的事,如折紙船、捏動物、放風箏、過家家、收集石頭、樹葉、糖紙、貝殼、捉昆蟲、飼養(yǎng)小動物以及集體游戲等,不要遏制孩子的玩性,當孩子憑借自己淺拙的審美意識去欣賞、鑒別它的形態(tài)美、紋理美、色彩美、并思量著能否把他們做成一幅“藝術展品”。
游戲作為兒童發(fā)展的一種存在的狀態(tài)和存在方式的游戲,在現(xiàn)代社會更有充分的理由找到自己應有的地位,我們不僅僅要把兒童游戲堪稱是一種教育方式,還要把它當成為兒童的生活,游戲應該屬于兒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篇:幼兒園游戲與玩具研究
幼兒園游戲與玩具研究
摘要:《幼兒園規(guī)程》中指出: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游戲活動是幼兒主體性發(fā)揮的重要途徑,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兒童的權利。游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們已經把游戲引進幼兒園并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而游戲活動的質量最大限度取決于游戲材料對幼兒游戲和游戲……
關鍵詞:游戲;玩具研究;游戲活動
《幼兒園規(guī)程》中指出:“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游戲活動是幼兒主體性發(fā)揮的重要途徑,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兒童的權利。游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們已經把游戲引進幼兒園并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而游戲活動的質量最大限度取決于游戲材料對幼兒游戲和游戲材料進行研究,掌握幼兒游戲行為、參與態(tài)度和輕嘆體驗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更好地指導幼兒游戲。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孩子在家里玩具多,游戲伙伴缺少合作的機會與對象,在園內雖有玩伴卻是相互模仿,在游戲過程中經常發(fā)生矛盾,發(fā)生矛盾時,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毒V要》指出“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yǎng)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態(tài)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幼兒應“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合作既是社會交往中必備技巧、也是現(xiàn)代社會人才的重要內容,因此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在游戲中孩子變得越來越靈活并有自己的想法,促進了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的發(fā)展?;顒訁^(qū)游戲是幼兒園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實際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的過程和幼兒自主選擇、操作與擺弄材料的過程融合起來進行的。要使幼兒在游戲中得到發(fā)展,就必須提高游戲質量。而影響游戲質量的關鍵因素就是游戲材料。豐富而適宜的材料,為每一個孩子提供了活動的條件和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是決定幼兒主動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響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玩耍中各種能力得到提高。
(一)游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重要性兒童要游戲,首先我們必須創(chuàng)設必要的游戲環(huán)境,幼兒在自由、輕松的空間環(huán)境里很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興趣的帶動下就能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提供參加游戲的積極性。在了解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共同參與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環(huán)境及均等的游戲機會,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游戲,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游戲,共同分享游戲帶來的快樂和學習彼此的經驗,促進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
(二)游戲材料的適宜投放材料是支撐幼兒游戲的基礎,活動區(qū)游戲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對本班幼兒當前的教育目標有清晰地理解和把握,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那些對幼兒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從而使材料能夠滿足幼兒現(xiàn)階段發(fā)展的實際需要,我們M中二班的幼兒,幼兒年齡段偏小,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有待提高,從培養(yǎng)最基本的幼兒觀察探索、動手操作的能力,結合目標投放材料,通過材料投放適宜性,使孩子在游戲活動中得到發(fā)展,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有針對性,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投放不同的材料,突出材料的豐富性,能夠吸引幼兒更多地自主的參與游戲活動中,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在音樂區(qū)、益智區(qū)投放相應的材料。
(三)兒童是游戲的體驗者 也是游戲的操作者材料的豐富性、有趣性,能夠吸引幼兒更多的自主參與到游戲活動中,讓幼兒有更多的動眼、動手、動腦的機會,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全面發(fā)展。
我們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自制材料,自制玩具的過程是游戲的一個階段,兒童制作玩具往往是從仿制開始的,逐漸發(fā)展到獨立實際,創(chuàng)造新材料,制作出新穎的作品。制作玩具是為了幼兒操作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極為有利的機會,在制作過程中的模仿、想象和創(chuàng)造,一方面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另一方面使雙后變得更加靈巧。因而,玩具既能改善兒童的認知結構,流動性未知欲,又能促使幼兒將知識、經驗轉化為創(chuàng)造,在提高操作能力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兒童的自信心和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所以說,兒童是游戲的體驗者,也是游戲的操作者。
(四)游戲與玩具是幼兒進步的“工具”游戲是兒童玩的一種方式,玩具是兒童玩的一種工具,兒童在游戲學習中,玩具是幼兒最基本的學習工具,玩具在幼兒游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兒游戲的基礎,在游戲中,幼兒的舉止言行都是圍繞著玩具這個物質中心發(fā)展的,它給幼兒帶來無限的歡樂。正是這種工具促進幼兒的發(fā)展,也是一種必然,又是一種必須,因為它是兒童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對兒童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必須通過游戲才能實現(xiàn)其身體的發(fā)育和心理的發(fā)展,游戲是幼兒心理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游戲兒童體現(xiàn)并確認了自己的存在,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好奇竟與科學道理相結合在一起時,心里會得到極大地滿足,孩子游戲時往往還會有美得創(chuàng)造,如他們在折疊糖紙,粘貼樹葉,制作玩具,積木等過程中都能顯示出自己的智慧,因此,我們應放手讓孩子去游戲,讓 他們用積木建構公園、家具、立交橋等。即使是最簡單的游戲,也有助于孩子智力的開發(fā)和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五)玩中作樂 樂中作學 學中作思 思中作智游戲中,幼兒自己支配游戲主題、游戲環(huán)節(jié)、游戲角色以及游戲規(guī)則,體驗了那份專著與執(zhí)著,這是創(chuàng)新所必須的,我們經??梢钥吹竭@樣一些場面;為了壘起一座高高的城堡,幼兒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倒了重來,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最后終于達成心愿…….在游戲中,幼兒堅忍不拔地克服困難,不斷索取,鍥而不舍。這是因為,孩子認為自己能勝任游戲任務,所以才如此專注與執(zhí)著。
我們要鼓勵孩子別出心裁的玩,讓他去做他喜歡的事,如折紙船、捏動物、放風箏、過家家、收集石頭、樹葉、糖紙、貝殼、捉昆蟲、飼養(yǎng)小動物以及集體游戲等,不要遏制孩子的玩性,當孩子憑借自己淺拙的審美意識去欣賞、鑒別它的形態(tài)美、紋理美、色彩美、并思量著能否把他們做成一幅“藝術展品”。
游戲作為兒童發(fā)展的一種存在的狀態(tài)和存在方式的游戲,在現(xiàn)代社會更有充分的理由找到自己應有的地位,我們不僅僅要把兒童游戲堪稱是一種教育方式,還要把它當成為兒童的生活,游戲應該屬于兒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參考文獻:
張迎晨:《淺談幼兒園游戲與玩具研究》【N】學前幼教報 2015-03-13(2)
第四篇:第八章第一節(jié) 幼兒園游戲教案
第八章第一節(jié)
幼兒園游戲定義、特點及與幼兒園教育
教學目標:
1、掌握幼兒園游戲的定義、特點;
2、能夠用游戲定義、特點分析游戲案例;
3、樹立“游戲是幼兒園基本活動” 的理念并用以評析實踐中教學行為。教學重點:游戲的定義、特點及游戲在幼兒園地位。教學難點:用游戲相關專業(yè)知識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
教學準備:布置學生在超星上觀看游戲視頻《小人國》之截選片斷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幼兒園集體婚禮鬧劇引出課題
園方稱幼兒園集體婚禮是孩子們玩的過家家,是孩子們的游戲。幼兒園說希望通過此游戲幫助孩子們增強責任感。何是游戲?
二、幼兒園游戲定義及特點
(1)名人論游戲
席勒:游戲的本質是超越功利活動范圍的“自由”活動,想象的、創(chuàng)造性的審美活動是人所特有“游戲”。
“只有當人是充分意義上的人的時候,他才游戲,而只有當他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全的人?!?---席勒
赫伊津哈:游戲不同于平常的生活。(2)幼兒園游戲概念界定及解析
幼兒園游戲:是兒童借助對現(xiàn)實的認知、理解、在假想的情境中模仿與再造成人的實踐活動,是兒童內部動機驅使的感知與操作活動。解讀概念:
1、借助對現(xiàn)實的認知、理解——游戲來自于現(xiàn)實;
2、在假想情中模仿與再現(xiàn)——游戲是虛構活動;
3、內部動機驅使——游戲是一種自主自愿的活動。(3)游戲特點
1、自主自愿性——“我想玩”,主動性,非外界壓力或考慮教師評價根據(jù)
2、虛構性——假想:①角色的假想(以人代人);②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③情景的假想(情景轉換)
3、趣味性——形式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適合兒童心理和年齡特征,能使兒童主動參與。
4、想象和再造——來源于現(xiàn)實又高于現(xiàn)實
5、具體和形象的活動——游戲有內容、情節(jié)、角色、動作、語言、活動、玩具和游戲材料,是孩子真實存在的活動。
(4)解讀視頻游戲活動:
1、游戲同伴、主題孩子自選,情節(jié)推動孩子自定——自主自愿;
2、以布娃娃代人、狗,以帳篷當家(以物代物);辰辰是媽,南德是爸(以人代人);南德出門看房、出差(情景轉換)——假想,虛構
3、角色安排、情節(jié)推動幼兒自來,不用擔心或考慮教師評價——快樂
4、看房、出差、死后埋葬、吃了東西就不死——源于想象,生活經驗再現(xiàn)
5、孩子真真實實在游戲,眼前活動——具體與形象
三、游戲在幼兒園
(1)游戲是幼兒園基本活動
1995年《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當中第一次提到,“以游戲為基本活動”,2001年《幼兒園教育綱要》重申“以游戲為基本活動”,2012年《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再次強調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園教育專業(yè)標準》四部文件也明確規(guī)定了幼兒園教師應當具備“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專業(yè)能力。
前后24年間學前教育專業(yè)四部權威文件再三強調游戲,足見兩點:1、游戲對幼兒之重要;
2、“游戲為基本活動”理念在現(xiàn)實中落實不理想。
(2)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
幼兒園小學化現(xiàn)象:“五多五少 ”——對“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規(guī)律的違背。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十三屆人大會議上強調:好多幼兒園有小學化傾向,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游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要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作業(yè):請同學們上超星系統(tǒng)討論專欄探討你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之危害”的看法。
第五篇:幼兒園玩具與游戲案例分析
幼兒游戲與玩具 案例分析 第一個案例
游戲治療法
維維長得身強力壯,雖然只有5歲,但個頭超過了同齡。他愛打架,力氣大,鄰里及幼兒園的孩子都打不過他。他愛挑起事端。小朋友們都躲著他。老師家長反復批評他………………….媽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甚至懲罰他,試圖矯正他的打擾行為,但無齊于事。
答;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游戲可以讓幼兒學習與他人進行交往,學習建立人際關系,學習按社會行為規(guī)范去行動。于是我們建議維維接受游戲治療;通過角色游戲,模仿游戲,畫畫游戲,象征性游戲,規(guī)則游戲讓幼兒改掉不良行為,和小朋友建立起融合的關系,并且在游戲中能遵循游戲規(guī)則。具體表現(xiàn)在如下方面。
1.角色游戲的作用;第一,角色游戲有助于語言能力的發(fā)展。第二,有助于社會性的發(fā)展。第三,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的獨特的想象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和發(fā)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2.模仿游戲的作用;模仿游戲可以使幼兒通過模仿,發(fā)展自我意識,培養(yǎng)他們自我約束的能力。3.畫畫游戲的作用;這一游戲目的使幫助幼兒利用實物控制自己的動作行為。4.象征性游戲的作用;第一,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規(guī)則意思。第二,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思。第三,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第四,幫助幼兒控制情緒,培養(yǎng)自制力。第五,培養(yǎng)幼兒的意志品質。第六,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第二個案例
向日葵
繪畫“向日葵”,目的是要在認識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學畫各種大小,高低,顏色不同的,向日葵。我們以故事形式請孩子給向日葵“找朋友”而且找不同的朋友;可以把莖朝下彎,畫“彎腰”的向日葵;畫,彎彎扭扭,的莖,變成“跳舞的向日葵;畫長長葉子作手,畫大大“O”形嘴。變成“唱卡拉OK的向日葵……………………….孩子們邊畫邊樂,還不時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大作。在這樣的活動里,畫畫不僅僅是畫畫,它早就成了孩子們的游戲了。
答;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教師組織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認識大小,高低,顏色等繪畫要素,這個目的的達成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實現(xiàn)的。幼兒沒有被各種繪畫知識束博,而是在教師營造的游戲氛圍里,輕松于愉悅地完成著教學的任務。
對于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探索,不僅僅改革教學的模式,更要注意教育觀的轉變,我們要充分挖掘游戲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探究如何將要傳授的內容巧妙地滲透到游戲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娛樂和學習的有機統(tǒng)一,使幼兒在游戲中愉快地學習,健康成長。
總之,在活動中追求游戲教學化和教學游戲化的相互整合,并不是突出一方而淡化另一方,而是要保證游戲的主體地位,賦予教學以游戲精神,這才是游戲教學整合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