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關于自然美的形態(tài)與自然美的類型
關于自然美的形態(tài)與自然美的類型
自然美的形態(tài)包括兩種:一種是經(jīng)過勞動改造的自然景物,另一種是未經(jīng)勞動改造的自然景物。
經(jīng)過勞動改造的自然景物,凝聚著人的勞動,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直接現(xiàn)實,自然與生活的聯(lián)系是直接的,明顯的。因此,我們較容易理解這種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的社會實踐。
未經(jīng)勞動改造的自然景物之所以能夠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其根源也在于人的社會實踐。雖然它們沒有直接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但它們具有自然美的特征,仍然是因為它們直接或間接地與人的社會實踐與生活發(fā)生聯(lián)系。這類聯(lián)系包括幾種情況:
1.作為人的生活環(huán)境出現(xiàn),或者是為人們提供生活資料的來源。它們是人類生活、勞動所不可缺少的東西。
2.與社會生活發(fā)生以形式美為中介的間接聯(lián)系。由于人們在審美活動中直接感受的是美的形式,經(jīng)過千百次的重復,人們僅僅看到美的事物的形式而不必去考慮它的內容便能引起美感。于是,人們看到那些與美的事物具有相同或相似形式的事物時,也年產(chǎn)生美感。正因如此,未經(jīng)勞動改造的一些自然景物,以其形式美為中介,與社會生活發(fā)生了間接的聯(lián)系,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
3.自然事物的某些特征(包括經(jīng)過勞動改造的和未經(jīng)勞動改造的自然美)與人的某些性格品質相似。人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自然事物的某些特征與人的品質、個性具有相似之處,于
是常常賦予客觀對象以人的某些特性,借以激發(fā)斗志,抒發(fā)情懷,寄托理想、情思,從而使自然事物具有了美感。自然事物與社會屬性的聯(lián)系有時還表現(xiàn)出兩個特點:一是同一自然事物的多種屬性和特征中,有的會使人產(chǎn)生美感,有的不能,甚至有的是丑的屬性和特征。二是自然事物的同一屬性或特征,在不同條件下引發(fā)人們對不同生活實踐的聯(lián)想,因而可以成為美的,也可以成為丑的。
自然美的主要類型是指不同自然特征給人的不同美感。
自然美重在形式,雖然自然事物能夠給人美感的根源在于自然事物與人的社會生活體驗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聯(lián)系,但人是通過可感的自然事物的外在特征直接產(chǎn)生美感的。盡管具有不同社會經(jīng)歷和生活體驗的人對同一自然事物的感受不同,引發(fā)的思情、美感有許多具體差異,但人們對自然美現(xiàn)象也有基本認同的一面。尤其是對于文化修養(yǎng)相當、生活閱歷相近的人,更容易對同一自然事物產(chǎn)生相近的美感。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自然特征給人的不同美感,把自然美大致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壯美。也可以稱為雄偉美。構成壯美的基本條件是景色壯麗、體積巨大且氣勢磅礴。如我國的泰山、三峽的夔門、萬里長城、驚濤駭浪。對壯美自然景觀的欣賞,是人類在自然事物中直觀自身巨大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xiàn),能夠激發(fā)人們的巨大熱情和克服困難的無畏勇氣。
2.奇美。構成奇美的基本特征是變化多端,離奇曲折,令人感到驚異,玩味無窮。如被譽為“天下奇”的我國黃山,其奇美主要表現(xiàn)為峰奇、石奇、松奇、云奇“四絕”上。人們對“奇美”自然景觀的欣賞體現(xiàn)了人類對創(chuàng)造新的、獨特的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過程中進步發(fā)展的。同時,奇美景觀的變換無窮,還使人產(chǎn)生對豐富的社會生活的聯(lián)想,使熱愛生活的人對這類景物也產(chǎn)生熱愛之情。
3.秀美。構成秀美的的基本條件是景色清新、柔和、恬淡、秀麗。如我國的峨眉山、漓江、西湖等。人們之所以對這類自然景觀產(chǎn)生美感,是因為這類自然景觀與美好的和平社會生活、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與情感、充滿生命活力的姣好人物形象等具有相似之處,從而使人們在欣賞中產(chǎn)生愉快的美感。
4.幽美。構成幽美的基本自然特征是叢山深谷,古木濃蔭,寂靜幽深。幽美的景觀一般視域狹窄,光亮微弱,景深而有層次,空氣清新,氣氛凝重。如位于我國四川的青城山,當游客們三五成群地行進在茂林掩映的狹長小路中,或坐在聽寒亭小憩時,會不由得被周圍的幽靜氛圍所感染,以致于放輕腳步,輕言慢語,渾然一種欲靜心松之感。這是由于這種自然的幽深仿佛一種使人大徹大悟的深奧的人生哲理,仿佛人在安然沉睡時刻的美好。因此,臵身于幽美的大自然之中,能夠撫慰心靈的創(chuàng)痛,啟發(fā)人們對生活哲理的遐思,給人以特殊的美感。
5.曠美。構成曠美基本自然條件是視域開闊,美景無邊。比如我國云南的滇池,一眼望去,水面坦蕩浩淼,微波蕩漾,云水相結;乘舟其上,如在天空。這種景觀能夠直觀人的寬闊胸懷和豪邁氣魄,能夠直觀人對自由的無限向往。因此,欣賞這種自然美,能夠使人頓感
心胸開闊,意志高昂,激發(fā)人們去盡情馳騁。
6.險峻美。構成險峻美的一般自然特征是危崖峭壁聳立,只有險道比鄰絕壑深淵。如華山。人類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艱難困苦,不斷絕處逢生地戰(zhàn)勝似乎難以戰(zhàn)勝的自然災害、疾病、戰(zhàn)爭等,就仿佛攀登了無數(shù)次看起來難于登頂險峻山峰。人們欣賞自然的險峻美,攀登險峻的山峰,能夠從中得到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勝利的喜悅。
第二篇:生命自然美
生命 自然 美
早春的紅杏
沾染著晶瑩的露珠
各個含苞欲放,朝氣蓬勃
不曾有人為她涂脂抹粉
但為何依舊美麗動人
那是自然的力量
造就了她的自然之美
生命的自然之美
初生的綠芽
享受著甘甜的雨露
絲
絲嬌氣可人,青翠欲滴
不曾有人為她整理妝容
但為何依然清翠可愛
那是自然的神奇
顯示她的平凡之美
翩飛的彩蝶
攜帶著鮮花的芳香
時時翩然起舞,無拘無束
不曾有人為她選購嫁衣
但為何始終惹人憐愛
那是自然的杰作
方顯她的高雅之美
燦爛的天空
閃爍著奇妙的光彩
顆顆流光四溢,星光閃耀
不曾有人為她撲粉遮瑕
但為何一直光彩閃耀
那是自然的偉大
展示她的大氣之美
… …
生命
因自然而誕生
更因自然而美麗
強加在自然美上的“美”
只不過是一種片面的
不切實際的美
惟有自然之美
才是真實,自然的
呵
無所謂季節(jié)的變遷
無所謂時光的流逝
無所謂春去冬來,周而復始
無所謂……
但只追求生命的自然
第三篇:自然美教案
一:導入
孩子們,仔細觀察老師出示的畫面,想想它是咱們學過的哪篇課文里的內容,大聲告訴老師
通過剛才的回顧,大家覺得大自然怎樣,還想繼續(xù)去領略大自然的風光嗎?那好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fā)給大家的課文,課文都讀熟了吧?文中有沒有讓你喜歡或讓你感動的地方想跟大家分享?
二、片段分享
1、四人小組分享。
在與他人分享時請告知你的伙伴:請看到哪篇課文第幾自然段。如能簡單說下自己喜歡的理由會讓大家與你的感受更靠近哦,可以是語句優(yōu)美,也可以是表達生動具體……當然也可以不用說理由,就單純的喜歡。
2、全班分享。
三、精彩賞析
(一)、總結學法,并明確學習目標
師:剛才孩子們讀得可真好,讓老師也忍不住想與大家一起來讀讀這些文章。愿意讓我加入你們嗎?謝謝孩子們的盛情。在開始之前,咱們一起來回憶下讀書都有哪些方法好嗎: 生答師板書:勾畫、批注
師:哪咱們讀好的文章可以從中去學些什么呢:
板書:積累優(yōu)美詞句。感悟作者情感;學習作者寫作方法
(二)、《草葉上的歌聲》,1、這是一首寫得很優(yōu)美的兒童詩,對于這樣的文章咱們首先得明白文中都寫了哪些事物?
2、帶著自己的理解美美地讀
3、此時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或者呀聞到了什么? 師:孩子們可真會想象,你們知道嗎?想象也是一種讀書的方法,(板書:想象)可以讓你眼前的文字變得生動,變成一部只有自己才能看見的電影,而你就是導演。如果有人要我從電視電影、同名小說中選擇一種方式了解故事的話,老師則偏向于選擇讀小說,因為人的想象空間是無限的。
4、讀出韻味,讀出畫面,讀出美感。
5、此時你覺得這是一塊什么樣的草坪呢?師引導出主題詞:生機勃勃
(三)《霧在哪里》
師:讓我們踏著生機勃勃的草坪,聽著草葉上的歌聲,來到這美麗的仙境,(出示關于霧的圖片)孩子們看到了什么?
1、對,霧,你們讀了課文《霧在哪里》,現(xiàn)在知道霧都出現(xiàn)在哪些地方?干了些什么事?
2、運用剛才老師教你的想象的方法去默讀下課文,看看哪里讓你覺得最美或是最有意思?可以把這些語句勾畫下來,并寫上自己的感受,也就是批注。
3、匯報,師引導著感情朗讀相關語句。
4、你覺得文中的霧給你個什么印象?引導出主題詞:淘氣頑皮、美
小結:不知同學們注意了沒,剛才這兩篇課文在寫法卻是有共同之處哦,(都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這樣會讓文章中的事物成為有血有肉的人物,更貼近讀者的心靈,文章也更生動有趣。
(四)《一碗水》 師:孩子們剛才讀得多么認真,覺得口渴了嗎?那老師就領你們去喝甘甜的泉水如何?還記得“珍珠泉”它的特點是從潭底冒出小水泡,在陽光的照耀下就像一串串珍珠,因此得名。
1、那課文《一碗水》又因何得名??? 泉水很小很小,只有一碗那么多
2、就這么小小的一碗水卻給山里的人們和動物帶了許多的快樂,你能說說都有哪些快樂嗎?
3、是啊,多快樂,多幸福啊,怪不得山里的老人說它是一眼靈泉,阿哥說它是大山的乳汁。咱們來想象一下,山里的老人喝了會變得——;孩子喝了會——;山里的小鹿會——;受傷的動物喝了會——??那咱們喝了會怎樣?
4、這么美好的靈泉是哪兒的呀?明白為什么要寫這一碗水了嗎?引導出主題詞:感激熱愛
(五)《滄海日出》
孩子們,在山里呆了這么一會兒,疲勞及干渴全被那一碗水掃光了。老師帶你們去看日出怎么樣?(出示日出課件)美嗎?其實課文《滄海日出》寫得更美,在欣賞這篇課文之前老師提個小問題:如果讓你來寫寫畫面中的日出,你打算怎樣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作家峻青是怎么觀察怎么寫的,好嗎?其實這也是咱們在讀文章時要注意的一點。
1、你覺得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滄海日出的呢?(日出前、日出中、日出后)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呢?
2、能給大家說說你認為文中哪些地方讓感受到了日出時的美麗呢?
3、請用個詞語形容下滄海日出的景象,引導出主題詞:美麗壯觀
4、是呀,從作者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了多么美麗壯觀的日出景象。你們知道為什么作者會寫得這么美嗎?(善于觀察,并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細致的描述)你們學會了嗎?
小結:感謝大家辛勤勞動和堅持努力,這棵珍貴的大樹終于被我們培育得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了。我們來回顧下這節(jié)課所學到的讀書方法:勾畫、批注、想象、學習寫法、感悟情感??
四、主題拓展——我為自然美做代言 這節(jié)課,老師與孩子們一同聆聽了草葉上的歌聲、沐浴了神秘頑皮的濃霧、品嘗大山的乳汁、觀看了美麗壯觀的日出,說到這里,我不得不說,大自然可真美啊,在大自然的懷抱,我們可以自由呼吸新鮮空氣,終日與大自然為鄰,生活會變得多姿多彩。
前幾天,老師要求同學們帶上美之眼睛,舉起手中的相機去到山水間尋找你心中的“自然美“并為這幅圖片做個代言。完成了嗎?指名交流。
第四篇:李白詩歌的自然美i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淺談李白詩歌的自然美
李白是唐代最有成就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繼承了《詩經(jīng)》、《楚辭》、“樂府”民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漢魏時期的“建安風骨”,以及陳子昂詩歌革新的精神,產(chǎn)生了他“想落天外”、“橫被六合”的優(yōu)秀作品,表現(xiàn)出他推陳出新的創(chuàng)造力。王安石曾說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此李白所得也?!钡拇_,無論是他的山水詩,他的詠懷詩,還是他的贈友詩,他的抒情詩,都是那樣的自然,令人感覺到非常的清新爽心。
李白詩的“清水芙蓉”之美,首先表現(xiàn)在思想感情上,其詩都以純真之情相見,毫無掩飾吞吐之語和矯揉造作之情。后來有人評論他是真豪放,是思想性格的自然流露、真感情的自然抒發(fā),不是故作風雅、扭捏作態(tài)。比如和李賀、李商隱相比,李白詩歌的感情確實明了得多,外露得多。李賀、李商隱常常給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蒙上一層又一層煙霧,讓它在煙霧中忽隱忽現(xiàn),它是那樣一種美:如食橄欖,讓人在咀嚼中回味;如游江南園林,九盤十八曲,別有洞天。李白的詩的感情美,卻是那樣一種美。例如,《古朗月行》中,明月和兒時的回憶連在一起:“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天真爛漫的感情洋溢詩中,直率可愛。在《靜夜思》中,明月和思鄉(xiāng)相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睂枢l(xiāng)的思念深摯真誠,詩的意蘊異常豐富,有許多潛臺詞,而又十分素樸自然。這就使得讀者讀李白詩,就好比和一個胸懷坦蕩、率真質樸又遠見卓識、文采飛揚的老朋友談天,無拘無束,如坐春風,不覺壯思飛動,飄飄欲仙。
李白詩歌的“清水芙蓉”的美,還表現(xiàn)在他的詩歌語言上。他的詩歌語言樸素自然,即使是那些高度夸張的詩,也沒有什么華麗辭藻,大多寫得明白如話。白居易的詩歌,平易到“老嫗能解”,被傳為千古佳話。把李白的詩和白居易的詩作個比較便會發(fā)現(xiàn),青蓮居士詩歌的平易處可謂并不遜色于香山居士。李白的詩很少用生僻字,所用的典故絕大部分是人們熟知的,組句口語化,思路很清晰,讀者容易理解。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仿佛口語,寫來毫不費力,仿佛他不是在寫詩,而是在說話,他的許多詩都是如此。再如:“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一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篇,就像是相對話別,濃郁的詩情非常自然地蘊含在明白如話的詩的語言中。這種語言表面上樸素無華、毫無修飾,而實際上通體光華、珠圓玉潤。此外,李白不愿受詩歌形式和格律的束縛,不屑于細微的雕琢對仗,不肯殫精竭慮地“為了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他用自由的詩筆,淋漓揮灑,在詩中盡情涂寫著心中的印象和情感,其中《蜀道難》、《將進酒》、《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等作品完全沖破了格律的束縛,熱烈、奔放、自由自在,把種種法度都拋向了九霄云外。神奇莫測,出人意表,變化多端,同時又顯現(xiàn)出那么不可思議的美妙:句式參差不齊而顯得自然,音韻速變而顯得順暢和諧;在似乎絕無規(guī)律之中,又顯示出流暢的節(jié)奏和生動的氣韻之美。
李白詩歌的“清水芙蓉”美在與其題材的選擇有很大關聯(lián),他最愛寫晶瑩透徹、光輝美好之物,如明月、白日、金樽、玉階、碧草、白露等,給人清純圣潔之感。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钡?。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兩句詩是李白詩歌語言最生動的形容和概括。那么他的詩歌語言為什么能達到這樣理想的樸素的自然境界呢?我們對李白生活的時代和李白個人的生活道路創(chuàng)作歷程進行探討就不難看出個中原因。
一個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族心理對作家作品有著重大影響。李白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時期,經(jīng)濟的繁榮產(chǎn)生了強大的國力,培育了作家昂揚奮發(fā)的精神、造就了作家開闊的胸襟和健全的魄力。其時南北文風交融,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文學的發(fā)展,營造了一個空前的唐文化氛圍。李白生活在這個文化氛圍中,和其時其他作家一樣自然地受到它的影響,他的詩具有盛唐詩歌的辭采綺麗、剛勁質樸的特點。然而李白畢竟是李白,他具有別的詩人不具備的才華和人生經(jīng)歷,因而他的詩就有另一番風味和特色。
李白出生在商人家庭,長期過著“混游經(jīng)商”的生活,一生遍游祖國名山大川。他熱愛祖國河山,同情底層百姓,政治上有著遠大抱負,對權貴勢力和一切封建壓迫持叛逆態(tài)度。這一切集中地表現(xiàn)在他詩歌的浪漫主義精神上,形成“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筆觸。他自由地駕馭純熟的詩歌語言抒發(fā)自己的感情。他認真學習漢魏六朝樂府民歌,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樂府詩歌的特色,特別是樂府詩歌的語言。他的《長干行》很大程度上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孔雀東南飛》和《西洲曲》。詩中采用年齡序數(shù)法?!笆臑榫龐D,羞顏未償開”“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十六君遠行,瞿塘滟預堆”這和《孔雀東南飛》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極為相似,因而它也具有樂府民歌清新質樸的語言特色。不同的是李白在繼承學習樂府民歌這種敘事方法時,有了創(chuàng)造有了發(fā)展,不像《孔雀東南飛》那樣平面羅列時間,單純敘述交待,缺乏具體描寫,而是選取了極為生動的富有特征的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來充實每一段時間的生活內容,顯示出人物性格的發(fā)展變化。詩的后半部采用四季相思法,學習了南朝民歌《西洲曲》,但并不用四季景物轉換來抒發(fā)離別之情,而是通過這種寫法刻劃女主人翁對愛情的忠貞執(zhí)著,把景物描寫與心理描寫結合起來,筆調清新自然,毫無雕飾的痕跡,像出水芙蓉,清麗可餐。
正是對樂府詩歌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李白的詩歌語言才形成獨具一格的特色。他的《子夜吳歌》很大程度上模仿《子夜歌》、《子夜四時歌》。寫的仍是思婦,仍似樂府民歌筆調,非只如此,綜觀李白的詩篇,絕大多數(shù)詩歌都有樂府民歌語言的特色,即天真自然的風致。
除了樂府民歌外,李白還對楚辭進行了學習,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特色。李白把他所學的一切在自己的思想里進行鍛煉、熔鑄,形成了他獨具一格的詩歌語言風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詩歌的清新自然美,顯示了他的天才抒發(fā)、本色天成,但更顯示了盛世詩人對自然美的追求,顯示出了那個時代的詩人們反對世俗丑惡,追求精神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需要。我敬重杜甫的沉郁頓挫、憂國憂民,但更欣賞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
第五篇:自然美——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自然美——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看完了這本書,我便被書中所描述的自由、舒適、悠閑學院給迷住了。我不止一次的想過,要是我的身邊也有這樣那個一所學院,我肯定會第一個成為它的學生。那新奇的電車教室,那自由的課程表,那佇立一排的樹……
小豆豆本是一個天性貪玩,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可是她做的事情一一都被大人們否認,責怪。大人們并沒有很好的去引導她,沒有輕聲細語的告訴她哪里不對,為什么不可以那樣做。如果她沒有去到巴學園,想必她一定會在大人們的否認聲中自卑的長大,對她的人生也會造成影響。在她去到巴學園的第一天,一個奇特的大人便獲得了小豆豆的喜愛。原因很簡單——從來沒有一個大人那么耐心的聽她講話,以往她說話太多都是不被允許的。是的,想獲得一個孩子的喜愛是很容易的,只要你對她有一點點的恩惠,她都會把真心奉獻給你。正式如此,孩子也容易受到傷害,一點點的責罵都會讓她陷入迷惘、困惑。不解當中。
巴學園的宗旨是——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最生動的美。
是啊,孩子們在巴學園中,沒有人教他們需要遵守紀律、排好隊、安靜,但他們確是在和大家一起生活的時候,學會了關心他人、博愛不自私。這是校長最成功的教學——讓孩子的天性自然的流露,讓他們感受大自然,傾聽大自然,與大自然為師。
對于校長來說,孩子們在微風中的一張張笑臉是最動人的,那是世界上最真摯的,最純凈的,最不容玷污的臉龐。
在我們?yōu)樽鳂I(yè)多而煩惱時,不妨抬頭看看窗外,鳥兒是否翻飛,樹下是否陰涼,生命還在延續(xù),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她會撫平你的憂慮,將最純凈的快樂給予你。
東莞市湖景中學初一:李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