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浪拔湖鎮(zhèn)中學地震逃生應急演練方案
浪拔湖鎮(zhèn)中學地震逃生應急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我校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yǎng)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fā)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內容:
(1)、應急避震演練
(2)、緊急疏散演練
2、對象:全校師生。
3、時間:2012年5月22日上午9:00召開全體教師會議部署演練方案。正式演練在23日上午09點10分。
三、演練準備
1、通過學習培訓,使全體教職工明確此次地震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2、演練前班主任利用班會課召開動員大會,講解有關避震知識,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分析我校應急避震的環(huán)境條件,闡述地震應急演練的重要意義,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qū)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fā)生誤解和謠傳。教育學生做到:
①遇事不慌,頭腦冷清。
②判明情況,思考對策。
③積極自救,互幫互助。
④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組成相關工作小組,確定人員,明確職責。
四、演練要求
1、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guī)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
3、按規(guī)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各班主任和相關人員要嚴密組織,認真對待,避免危險情況的發(fā)生。
五、組織機構
(1)領導機構 總指揮:肖 芬 副總指揮:鄭志平
成 員: 劉志國 余政良 曾燚
信 號:范立華(2)教室室內指導組
成員:各班班主任和上課老師
職責:組織學生有序、快速地撤離教室
①“地震警報”發(fā)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②“地震警報”解除后,帶領學生迅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xiàn)場,維持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fā)生(3)場地組:彭智慧 陳佑舒 職責:負責撤離后的場地指揮。
(4)疏散引導組:李全
徐靖
周為
職責:指揮學生疏散撤離,做好人員的疏散自救工作。(5)宣傳組:湯再清
劉志國 職責:負責拍照,發(fā)布相關信息(6)后勤組:余正良
郭正琪
職責:相關器材準備、包括各種意外事故處理
六、演練程序
(一)啟動程序:
總指揮在學校廣播系統(tǒng)中宣布:老師們,全體同學,浪拔湖中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
(二)教室內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fā)出“地震警報”信號。(口哨三聲:短)
2、上課教師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為教室演練負責人,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并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并盡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學面向墻,蹲在墻角處。演練時間為1分鐘。(躲避的姿勢:將一些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勁部。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3、一分鐘后,信號員發(fā)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口哨一聲:長)
4、老師讓學生睜眼抬頭,并告知學生,地震已過,(可頭頂書包、課本,順手帶走飲用水等)馬上按照學校預先規(guī)定的緊急疏散路線快速有序的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huán)節(jié)。
(三)緊急疏散演練(緊急疏散路線:開展大課間的順序和路線)
1、信號員發(fā)出“緊急疏散”信號。
2、每班靠前后門的兩位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教師迅速將全班學生分成兩路縱隊,并指揮其有秩序出門。
3、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并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整隊
4、撤離后在操場集中排隊,各班班長協(xié)助教師清點本班同學人數(shù),并及時上報給班主任。班主任整理并清點本班同學人數(shù),及時上報給現(xiàn)場指揮。
(四)演練總結后有秩序返回教室。
地震疏散演練培訓材料
一、地震知識講解
1、什么是地震?
地震就是地面震動,它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強烈地震,會造成地面破壞和建筑物倒塌。地球上每天都在發(fā)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fā)生500萬次,絕大多數(shù)地震因震級小,人感覺不到。其中有感地震5萬多次,5級以上地震上千次,7級以上地震約18次,8級以上地震1—2次。
2、大震來臨時如何避震?
須掌握三個原則:
(1)因地制宜,正確抉擇。震時每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狀況千差萬別,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行動果斷、切忌猶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決不能瞻前顧后,猶豫不決。如住平房,更要行動果斷,或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切勿往返。
(3)伏而待定,不可疾出。發(fā)生地震時,不要急著跑出室外,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場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靜待地震過去,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能安然無恙。但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3、地震時來不及撤離建筑物怎么辦?
(1)抓緊時間緊急避險。如果感覺晃動很輕,說明震源比較遠,只需躲在堅實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從開始到震動過程結束,時間不過十幾秒到幾十移,因此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不要耽誤時間。
(2)選擇合適的避震空間。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墻墻根、墻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屋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旁。
(3)做好自我保護。要鎮(zhèn)靜,選擇好躲避處應蹲下或坐下,降低重心;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枕頭等物品或雙手保住頭部;保護眼睛,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灰土、毒氣等。
4、在高樓內如何避震?
專家建議,在以樓房為主的城市中,采取以下策略較為合適:
(1)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這是國際通用的避震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fā)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
(2)避震位置到關重要??筛鶕?jù)建筑物的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結實的家具下和承重墻根都可作為臨時避震場所,最好找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地方(如廁所)或金屬管道密集的地方。
(3)特別要牢記不能滯留在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更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電梯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fā)生火災。
二、教師培訓材料
1、講解地震基本知識
2、聽到學校發(fā)生的疏散信號(警報聲)后,全校師生立即快速、安全、有序地進行疏散,告誡學生不再收拾任何物品,在班級中的任課教師需及時打開教室門,如果班主任當天沒有課務,聽到緊急信號后,應在第一時間趕到自己班級和任課教師配合對本班學生進行疏散。
3、聽到信號后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立即自行成隊,每班必須排成單行跑,班與班之間要互相銜接好。
4、每個班疏散的集合點就是本班在操場上做操的位置,每次演練各班都集合在固定的位置上。
5、每班老師應負責班級所有學生安全,每層樓均有老師進行疏散指導,指導學生按秩序疏散。
6、疏散過程中按指定線路,盡量從空曠地上通過,要迅速,自行成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7、各班班主任組織班委會負責本班同學的安全疏散。
8、如發(fā)現(xiàn)有學生在疏散的過程中發(fā)生意外,不要讓其他學生去進行救護,由各樓層教師進行救護,或者馬上聯(lián)系學校的救護人員,如果事件緊急,直接撥打120急救車。
9、到達安全點集合完畢,各班清點人數(shù),看與演練前是否一致,否則班主任迅速尋找,各班將結果及時向總指揮報告。
三、學生培訓材料
本次演練分為兩部分:
1、應急避震。
從意識到“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結束,一般只有十幾秒的時間。要把握好最早的幾秒鐘,趕緊躲避到最近的安全地方,采取正確的避震方式,一直到地面停止搖動為止。
當聽到地震發(fā)生的信號時,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zhèn)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的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蹲下或半臥倒的方式,盡量降低重心、蜷縮身體,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護住頭部,也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躲到桌下或內墻角,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不要靠近窗戶。
(3)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蹲下或半臥倒,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躲在窗下。
(4)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2、疏散。
主震結束后,為防止較大的余震對建筑物造成進一步的破壞,應該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到安全的地方。疏散地點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山坡及高大建筑物。(疏散地點為操場)
(1)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2)疏散過程中,要迅速、有秩序,不要推拉擁擠、慌亂奔跑。
(3)在下樓梯時,下樓的學生在樓梯內彎(右),從本樓層走廊過來的學生走樓梯外彎(左)。
(4)學生在下樓梯時要積極服從相關老師的指揮,發(fā)生意外情況應及時處理。
(5)疏散途中盡量不從建筑物中穿過,要盡量遠離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點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聽到起立的命令后,各班應立即集隊并清點人數(shù),依次向總指揮報告。
第二篇:中學地震應急疏散逃生演練方案
**中學地震應急疏散逃生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我校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yǎng)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
高突發(fā)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內容:(1)應急避震演練(2)緊急疏散演練
2、對象:全體師生。
3、時間:2008年9月15日召開全體教職工會議部署演練方案。正式演練在第二天早上第一節(jié)課擇時進行。
三、演練準備
1、征得相關領導、專家的技術指導,首先使全體教職工明確此次地震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2、演練前班主任動員,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qū)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fā)生誤解而引發(fā)地震謠傳。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組成相關工作小組,確定人員,明確職責。
5、信號發(fā)出:萬再賢
四、演練要求
1、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guī)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
3、按規(guī)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各班級嚴密組織,認真對待,避免危險情況的發(fā)生。
五、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總指揮:山繼聰
成員:校班子及各班班主任
(2)教室室內指導組
成員:各班班主任(或當堂科任教師)
職責:
①“地震警報”(一長哨聲敲緊急集合鐘)發(fā)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②“地震警報”解除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③班主任(或當堂課的任課教師)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xiàn)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fā)生。
六、緊急疏散安排:
1、“地震應急疏散逃生演練領導小組”迅速組織全校師生疏散逃生,班主任及當時上課的教師負責組織本班學生疏散逃生。
2、具體疏散工作安排:
(1)教室疏散指揮員安排:各班當時上課教師78、81班:前面4排從前門,其余后面幾排從后門按順序撤到簡易教室前的帳篷;
80班:從后門依次按順序撤到跑道沖刺處;
79班:依次從后門(原先的前門黑板處換成后門)按順序撤到大門以內階梯以下;
77班:依次從后門撤到大門以內79班站剩下以后的空地;
76班:依次從前門按順序撤到球場與第一幢教工宿舍樓之間的道路。
(2)辦公室人員:依次按順序撤離到第一幢教工宿舍前。
(3)后勤人員:依次按順序撤離到籃球場。
(4)沒有上課的教師(包括家屬):依次從建筑物內撤到空曠的地方。
3、救護組人員安排:
楊真平攜帶緊急藥箱到第一幢教工宿舍前待命,若有傷病員及時處理,若有傷情較重的師生及時送醫(yī)院。
4、演練拍照由華德法負責。
五、地震逃生演練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
1、在疏散前各班要把教室前后門都打開,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前分組,要求學生從前后門逃生。聽到疏散信號時,班主任或上課的老師指揮同學們分別從前后門撤到教室外,再按指令順序跑步到疏散地點。
2、疏散過程中,用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3、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自行成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4、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點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shù),并向總指揮報告。
5、此次演練教室為避震演練,室外為地震疏散演練。演練中要注意活動連貫性。
**中學
2008年9月15日
第三篇:地震逃生應急演練方案
地震逃生應急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校師生尤其是住宿學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我校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本次演練從實際出發(fā),操作演練人員以此時段實在校上班人數(shù)為準,其他組織人員進行觀摩總結,力求接近真實。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yǎng)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fā)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內容:(1)應急避震演練(2)緊急疏散演練
2、對象:宿舍全體師生
3、時間:2017年5月11日下午召開全體教職工會議部署演練方案。正式演練在2017年5月12日下午3:00開始進行。
三、演練準備
1、通過學習逃生技巧,使全體教職工明確此次地震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2、演練前班主任動員,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宿舍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qū)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來臨,以免發(fā)生誤解而引發(fā)地震謠傳。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組成相關工作小組,確定人員,明確職責。
四、演練要求
1、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guī)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
3、按規(guī)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相關人員嚴密組織,認真對待,避免危險情況的發(fā)生。
五、組織機構(1)領導小組
總 指 揮: 張秀艷
副總指揮: 李佳俊、葉紅、馬慶雨、成 員: 鄧天國、安勇、侯云達、丁少華、王藝萌、高婉鑫、杜非非、周奎、楊雪琪、王玉欣、于敬一。(2)宿舍內指導組
馬慶雨、安勇、侯云達、丁少華、高婉鑫、杜非非。(3.)樓外疏散組
1.男生宿舍口由李佳俊老師及鄧天國老師負責。2.女生宿舍口由葉紅老師及王藝萌老師負責(4)避難場所指揮工作組
楊雪琪、王玉欣、于敬一。職責:
①組織師生在指定位置避震
②穩(wěn)定師生情緒、維護秩序,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
(5)衛(wèi)生醫(yī)療小組: 校醫(yī):柳穎
⑹后勤服務保障小組:
組長:溫士東
成員:周奎
⑺綜合組織、協(xié)調小組:
組員: 王宏影、劉雪 職責:全面負責演練準備、組織全過程;統(tǒng)籌協(xié)調、調度各小組工作。同時兼任記時員。
(各班主任全部參加演練,負責本班學生的指揮協(xié)調)
六、演練程序(一)啟動程序:
總指揮在學校廣播系統(tǒng)中宣布:老師們,全體同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二)公寓樓內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fā)出“地震警報”信號。
2、宿舍教師及值班班主任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并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床下旁邊,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并盡可能用枕頭保護頭部;演練時間為1分鐘。
3、一分鐘后,信號員發(fā)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
4、老師讓學生睜眼抬頭,并告知學生,地震已過,現(xiàn)在撤離宿舍,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huán)節(jié)。(三)緊急疏散演練
1、信號員發(fā)出“緊急疏散”信號。
2、每宿舍靠門的兩位學生立即把門打開,值班教師迅速將本樓層學生分成兩路縱隊,并指揮其有秩序下樓。
3、學生在老師指揮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并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整隊。
4、具體演練撤離路線根據(jù)《學校地震逃生通道示意圖》中規(guī)定的路線確定,并告知每名班主任。
5、五分鐘后,一聲長哨,結束演練。
七、演練總結
1、由總指揮張秀艷副校長組織,各組成員匯報。
2、總結、并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
2017
年10月
第四篇:地震逃生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地震逃生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為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學校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yǎng)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fā)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一、領導組織
組
長:xx
副組長:xx
組
員:xx
二、現(xiàn)場組織
現(xiàn)場指揮:xx
西部指揮:xx
救援組:
xx
后勤保障組:xx
現(xiàn)場計時:xx
三、演練原則
xx
四、演練時間
xx
五、疏散步驟
(一)各系部召開班主任會,做好工作布置和培訓工作。
(二)各班利用課間時間,由班主任老師向學生作演練動員,講解動作要領和疏散要求及各項安全注意事項,演練路線及紀律要求。
(三)發(fā)布緊急疏散警報。
(四)學校在各教室門口安排疏導員,負責疏散指令的傳遞,并協(xié)助各班主任老師處置疏散過程中的突發(fā)情況。
(五)聽到緊急疏散警報后,所有同學先進行原地避險,用手護頭迅速鉆到桌下,待平穩(wěn)后每個教室前面四排同學,以靠門、靠窗各一組為序,同時迅速從前門離開教室;
后排的同學,同時迅速從后門離開。(六)嚴格遵守紀律,學生上下樓一律有序通行,不擁擠,按規(guī)定線路通行,保證通道正常秩序。
(七)在教室門口,要按照疏散順序,在老師的指揮下,由各班老師組織學生有序疏散。
防止學生相互推擠、掉隊和踩踏,防止出現(xiàn)摔倒和踩踏事故。(八)所有師生離開教室之后,迅速到指定地點集合。
(九)在集合地建立臨時疏散指揮部;
各個班級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按預案規(guī)定的路線,迅速、有序地撤離至操場指定區(qū)域。各班主任開始清點人數(shù),清點結果由班長向總指揮匯報。第五篇:地震逃生演練方案
溝溪小學地震逃生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震后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我校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一切行動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fā)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內容:
(1)、應急避震演練(2)、緊急疏散演練
2、對象:全體師生
3、時間:2017年5月3日宣布預案實施的步驟,5月10日9:20開始演練。
三、演練準備
1、全體教師明確此次地震應急逃生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2、演練前班主任做好宣傳動員工作,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組織學生學習有關自我保護的知識。并進行以班級為單位的疏散練習,熟悉疏散線路,進行自救逃生練習。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組成相關工作小組,確定人員,明確職責。
四、演練要求
1、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guī)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嚴禁把演練當兒戲。
3、按規(guī)定路線疏散,不得串線。
4、各班主任要嚴密組織,認真對待,避免危險情況的發(fā)生。
五、疏散演練逃生線路:
1、新教學樓:四年級從西邊樓道下樓。六一班由西邊樓道下樓。六二六三由東邊樓道下樓。
五一五二直接有序撤出教室,操場集合
2、老教學樓:一年級排隊由天橋直接去外操場
二年級由東邊樓道下樓去外操場
三年級由西邊樓道下樓去外操場
(注:在樓梯口的教師一定要維持好疏散的秩序,不要出現(xiàn)兩個班級同時下樓的情況。)
六、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總指揮:陳勇 副總指揮:徐致平成員:全體教師
2、教室內指導組成員:各班主任
職責:(1)、“地震警報”發(fā)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2)、“地震警報”解除后,帶領學生迅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3)、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xiàn)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fā)生。
3、其他成員:其他任課教師:
(1)信號員:張瑜
職責:負責地震信號和疏散演練信號的發(fā)出。
(2)各樓道負責人:
新教學樓東面:二樓三樓樓道負責人:危志剛; 一樓二樓樓道負責人:謝卸泉;
新教學樓西面:二樓三樓樓道負責人:危霞;
一樓二樓樓道負責人:方志剛;
老教學樓東面:二樓三樓樓道負責人:毛美仙
老教學樓西面:二樓三樓樓道負責人:巫開洪
職責:負責學生集結地秩序維護及撤離時的場地指揮。負責維持各樓道學生疏散時的安全。
(3)外操場負責人:章俊芳
職責:維持外操場的秩序,外操場各班級人數(shù)清點。
(4)內操場負責人:楊慧萍
職責:維持內操場的秩序,內操場各班級人數(shù)清點。
(5)拍照:方紅建
楊麗君
職責:負責本次活動的拍照。避震和疏散演練時方紅建負責新教學樓拍照
楊麗君負責舊教 學樓拍照。
(6)操場秩序維持:外操場:呂偉斌
內操場:齊月星 職責:學生疏散到內外操場后秩序維持和整隊
七、演練程序
(一)、啟動程序:信號員通過學校廣播宣布:老師們,同學們,溝溪小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
(二)、教室內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fā)出“地震警報”信號。
2、上課教師(演練時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為教室演練負責人,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并打開教室前后門。然后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并盡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學面向墻,蹲在墻角處。演練時間為1分鐘。
3、一分鐘后,信號員發(fā)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
4、老師讓學生睜眼抬頭,并告知學生,地震已過,現(xiàn)在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huán)節(jié)。
(三)緊急疏散演練
1、信號員發(fā)出“緊急疏散”信號。
2、教師迅速將全班學生分成兩路縱隊,并指揮學生有序逃離教室,到達安全集結地點。
3、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序逃離教室,并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到達事先指定的地點整隊。
4、集結地點:一、二、三年級集結到外操場空曠地中間;幼兒園、四、五、六年級集結到內操場空曠地中間。所有學生都要遠離前后排教室,保證安全。
5、到達集結點后,各班級集中排隊,各班班長協(xié)助老師清點本班人數(shù),并及時上報給班主任。班主任整理并清點本班同學人數(shù),及時上報給現(xiàn)場指揮員。
6、疏散演練時,各樓道負責教師要在主要路口指揮學生有序逃離。
(四)演練結束后有秩序地返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