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張寧寧
自立自強—揚帆拼搏之星申報材料
市政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
環(huán)境工程09-1班
張寧寧
個人簡介
大家好,我是來自環(huán)境09-1班的張寧寧,1990年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小山村里,四歲時隨父母搬遷至遼寧省營口市。2009六月年畢業(yè)于熊岳高中,2009年九月進入沈陽建筑大學環(huán)境09-1班。曾獲獎勵:社會工作獎學金兩次,三等獎學金一次,二等獎學金一次,優(yōu)秀學生干部,校文明大學生,勵志奮進標兵,優(yōu)秀寢室長等榮譽。
學生工作方面,在班委選舉時當選生活委員。大一上學期曾在勵志服務中心辦公室當委員,楓林外聯(lián)部部長。
社會工作方面,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我一直在校內以及校外做勤工助學工作,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不需要家里支付生活費用。學習方面,積極努力,遇到不會的積極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學習成績良好。
我是一個能積極樂觀的對待生活的人,雖然沒有出生在一個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我也沒有能給自己創(chuàng)造好一切的父母,但是,我卻堅信生活的美好,只要自己夠努力,只要自己夠堅強,那么幸福早晚有一天會降臨的。
揚帆拼搏之星
——自立自強之星申請書
我叫張寧寧,來自市政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環(huán)境09-1班,在班級擔任生活委員職位,曾在大學生勵志服務中心辦公室擔任委員,楓林文學社外聯(lián)部部長,曾獲二等獎學金一次,三等獎學金一次,社會工作獎學金兩次,優(yōu)秀學生干部,校文明大學生,勵志奮進標兵,優(yōu)秀寢室長等榮譽。
大學的三年里,我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時時以高標準要求自己的同時,妥善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系,積極幫助困難中的同學,努力做到了全面發(fā)展。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我還要繼續(xù)自己的學業(yè),在申請了助學貸款的同時,自己賺取生活費養(yǎng)活自己,不但沒跟家里要錢,還用自己賺的錢定期給家里買東西補貼家用。為了節(jié)省支出,除非家里有事,我很少回家。為了多賺些錢幫助家里,我假期留校打工,有時候也很想念,很掛念家里年邁的爸爸媽媽,因為爸爸身體特別不好,所以我每兩天都要給家里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家里的父母,也算是減輕一下自己的思念。省下來的時間用來打工,省下來的錢用來給爸爸媽媽買東西寄回家。爸爸的身體靠常年吃藥維持,每次回家我都會給爸爸買很多備用藥,給爸爸媽媽買補身體的食品。在學校我團結同學,熱愛集體,積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自立自強,給同學和老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家里,我也一直是個孝順的孩子是父母的驕傲。
時間如梭,記不清怎樣就過去三年,三年的經歷教會了我如何在風雨中堅韌,在逆境中成長,也曾經絕望的想哭泣,也曾經很想放棄這樣艱難的路途,背負著責任,堅挺著信心,一路走來,那些經歷換回的不再是悲傷,不再是絕望,相反,我滿載著信心繼續(xù)著腳下的路,不再膽怯,不再彷徨。我相信生活永遠不會向一個愿意屈服的人低頭,為了自己的愿望而努力著,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斗著,兩年的生活雖然讓我吃盡苦頭,但是我卻在困難中越挫越勇,我知道困難不是要哭泣,也不是要逃避,只是要努力。三年的路走的不易,也讓我更加堅信自己也可以勝利!我愛我的家人,愛我身邊的人,為了這些愛,我從沒有停止過腳下的路。
我的家庭條件很不景氣,爸爸媽媽都是農民,原本靠家里租的幾畝地維持生活,因為不是本地人,家里享受不到國家補貼,最近幾年家里又出現(xiàn)了很多意外變故,加上土地被收回,爸爸媽媽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卻沒有得到與之相應的補償,家里失去住所,失去土地。又因為大爺離世,家里又遭受逼債,強拆等一系列突發(fā)事故,家里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困境,爸爸媽媽終日惆悵,爸爸身體狀況極度不好,家里到了拿不出一分錢的窘境。媽媽也因為家里的事勞累過度,用壞了身體,爸爸媽媽大病一場,這些急壞了學校的我,我不得不趕回家照顧爸爸媽媽很長時間。這些對于原本貧窮,只靠媽媽支撐的家庭無疑是個噩耗,爸爸媽媽不再有任何能力供我讀書,我只有自己想辦法,面對這一切,我不應該退縮,更不應該畏懼,而是應該勇敢地承擔起所有的責任幫助家里度過困境。
學費對于我的家庭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shù)字,我不得不貸款給自己交學費。我知道我要做的不只是將來還貸款那么簡單,因為我不想再拿家里一分錢,我知道哪怕是一分錢可能都是爸爸媽媽要去借才有的,我的家又有什么能力還錢呢?我決定用自己的力量養(yǎng)活自己。
沈陽的十月真是很冷,為了生計,我每天下午放學都會去一個電腦學校拿宣傳海報,每個晚上去宿舍發(fā)宣傳單,去學校的宣傳板上張貼海報,因為作業(yè)很多,完不成作業(yè)要扣分,沒預習又跟不上老師講課進度,所以我經常晚上回來學習,為了趕進度,經常開臺燈到十二點多,因為要工作,早上很早就要起床,趁大家都沒有起來的時候把海報貼完。天真的太冷了,不過算算工資,幾天下來那些海報全部貼完賺30塊錢夠一周的飯錢還是很開心的呢!每次見到熟人覺得尷尬的時候我都會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工作,沒什么丟人的,我要做好,就能養(yǎng)活自己了。時間久了也覺得沒什么了。雖然有時候有人對我的行為也會不理解,但是我明白有些事其實是不需要講原因的。每天貼完海報簡單吃口飯,再跑去教室預習功課。天太冷了,因為早上早起貼海報,每天去教室手都需要暖和很久才會寫字。日子就這樣過著,我漸漸地發(fā)現(xiàn)那些代理真的賺不了幾個錢,也完全賺不夠自己的生活費,后來我決定自己當老板,自己去進貨,晚上去各個宿舍賣小食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需求量增長很快,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進貨,我試著招收學生兼職把生意做大,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后來了解校規(guī),我知道這并不是個合適的工作,于是我決定放棄這份雖然很有前途卻不合適的工作。后來我通過認識的學姐找到飯店兼職,我就經常帶我身邊的貧困生出去打工,后來和學姐協(xié)商,我做了中間代理,招收兼職賺取中間提成,這些提成使我不再需要出去上班。后來因為沒有辦法保證學生的安全我又放棄了這份看似很好的工作。中間有幾次因為飯店下班誤點,我回來晚,宿舍鎖門挨樓下阿姨訓話,我也因為這些事情哭鼻子,但后來我向阿姨坦白自己的情況,阿姨給了我很多幫助。這些經歷使我和樓下阿姨有很好的關系,這也使我很欣慰。再后來我通過貼海報時認識的學長介紹,做了幾份家教工作,家教的工資很豐厚,我不再需要出去做那些很辛苦又賺不到錢的工作,感覺很不錯,我又介紹我的同學也參加工作,讓他們也能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減輕家里負擔。其實作為貧困生的我知道,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貧困就認為自己那里都貧困,我會積極鼓勵身邊的貧困生,不要畏懼困難,我也經常給他們介紹可以做的工作。就就這樣我通過一次次的摸索,一次次的失敗,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我還通過學校的勤工助學——保衛(wèi)處賺一部分工資,工作得到了負責人的好評,我也因此一直堅持這份工作。學校還有相應的貧困補助,我真的不需要家里的錢,不僅這樣我還經常能給爸爸媽媽買東西,補貼家里,因為今年工作比較順利,課程又相對比較輕松,我除了賺取正常的生活費之外,總會有結余,每個月我都會給家里寄一些東西,因為爸爸媽媽年紀大,牙壞掉不能吃硬的東西,我還特意用自己的工資給家里買了豆?jié){機。
寒暑假期對于我來說是個特殊的時間,因為每個假期都是我可以全天打工賺錢的時間,這也是我計劃里最重要的時間,出去做工作既能鍛煉自己,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又能為自己下個學期的生活費做準備,何樂而不為呢!我始終堅信不向困難認輸,就是勝利。堅持自己起初的夢想,就是前進的動力。
我沒有因為困難就一蹶不振,相反,困難卻成為我挑戰(zhàn)困難的動力,作為一名貧困生,我深知困難對于我們代表著什么意義,就是我們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奢侈,不能像他們一樣毫無顧忌的花錢,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時刻該記住的,同時,如果我們能幫助別人,一定要幫,因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就是幫助自己。作為班級生活委員,我一直在盡力去幫助身邊的困難同學,至少,我不想讓他們像我一樣,為了生活如此勞累。作為一名大學生,作為班級學校的一份子,作為班級的生活委員,誠實守信是我的做人原則,關心集體,真正關心到每個人也是我的最大的愿望。
雖然有時候我也不懂為什么別人不費力氣就有的東西自己卻要付出多幾倍的努力去獲得,但是時間推移,我漸漸明白了,原來那些事情并不需要去問,也許命運就是那樣,你不可以選擇,能做的只是怎樣的努力去改變你那些所謂悲慘的命運,而不是坐在地上怨天尤人。
我一直認為,人生不需要苛求太多,對于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更不需要過分奢求,不需要把什么事都找出答案,因為很多問題似乎并不需要答案,有些答案就算要來了也不會有任何意義。就像生命中,有的人從來不需要為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活考慮或者憂愁什么,有些人卻需要勞碌一生,每天為了不同的事而發(fā)愁,但是那又能怎樣呢?或許,自己就是沒有那么幸福,就是沒有那么優(yōu)秀,但是我們卻絕對沒有理由選擇放棄,因為生命既然賦予了人們不同的意義,就不必在意那么些。我一直記得那個最崇拜的老師說過的那句話,凡事不必那樣在意,因為,無論遇到什么,總會有解決的一天,因為時間在走,怎么可能積淀的事情就一直被停留呢?
我就是這樣一個女孩,一個堅強努力的女孩,一個自立自強的女孩,一個對家充滿愛,團結同學的女孩,一個為了自己夢想和責任一直在不停奔走的女孩······
第二篇:張寧寧讀書筆記
傳承
大連市第十二中學 張寧寧
文化是一種生命現(xiàn)象。文化本不屬人類所獨有,我們應該以更開放和更寬容的態(tài)度解讀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具有人文意味或生命意味的現(xiàn)象,是與生俱來的。許多生命的言語或行為都有著先天的文化屬性,我們也許為示人之高貴而從來只愿稱其為本能。
—李二和《舟船的起源》
文化,一個極其普通卻又無比復雜的詞語。它是人類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凝結于物質形態(tài)之中卻又深刻體現(xiàn)了人們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文化,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它的多樣性已深入到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華民族,一個擁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其文化底蘊和民族精髓自然也成為了無數(shù)全世界專家學者爭相研究探討的對象。自21世紀以來,國際文化交流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關注中國的發(fā)展和進步,他們開始承認中國在世界大國中的地位,渴望了解中國,甚至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工作生活。2008年北京奧運會更是提供了一個更大的平臺讓世人用新的眼光看待中國。葉朗和朱良志教授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用這樣一本書“Insights into Chinese Culture” 把人們的視線又一次放在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上。而我,作為一個平凡的炎黃子孫也有幸借此機會,又一次接受了中國文化對于我靈魂的洗禮。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敬佩這民族的魂,敬佩這無聲的傳承。
對精神的追求-信仰
翻開書的前幾頁,目錄上清晰地列下了幾位中國古代圣人的名字,孔子、老子、孫子。華人,乃弘揚文化于天下的人。幾位前輩對于信仰的執(zhí)著讓從古至今的一輩輩人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文化的力量。
孔子,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的“仁義禮智”,“為政以德”學說,甚至在當下仍是領導者們可受用之良言。其在教育界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視。相信幾百年以后,我們的后輩也仍會記得“溫故而知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老子,主張無為而治,辯證地看待事物,認為一切皆具有正反兩面?!暗溬飧V?,福兮禍之所仗”。同樣對中國的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的孫子,其撰寫的《孫子兵法》被譯為英法日等多國語言,是世界軍事家爭相研究的一本兵法著作,更是中國文化的一塊瑰寶。
自古以來,人們就一直在思索人類怎樣才能長久不衰地在自然界中生存下來并不斷
發(fā)展。古人們?yōu)槲覀冏龀隽俗詈玫脑忈專簩袷澜绲淖非笫俏幕瘋鞒械幕A。人不可
能孤立于一切而存在。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離不開自然,離不開其它個體及其本體。所以
人只有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與人為善,不斷反思,堅守信仰,才能興而不衰。
對藝術的創(chuàng)造-靈感
對藝術的創(chuàng)造與再創(chuàng)造是人類智慧的產物,也是文化不斷發(fā)展的完美足跡。書中以
大量的篇幅詳細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寶貴的藝術財富,讓我的民族自豪感一次又一次的升華。從張騫的絲綢之路到鄭和下西洋,從唐朝善畫人物的閻立本,“畫圣”吳道子
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人王維,從中華民族的脊梁萬里長城到雕梁畫棟,氣勢
恢宏的紫禁城,從音樂到詩歌,從書法到繪畫,五彩斑斕的藝術世界里到處都能夠感受
到創(chuàng)造的靈感的碰撞與力量。藝術的美不僅在于表現(xiàn)者的創(chuàng)造,變化和呈現(xiàn),更在于欣
賞者的感知,共鳴和享受。藝術與靈感就這樣攜手傳承著一幅幅美輪美奐的作品。
對生活的熱愛-味道
提起文化,人們自然會想到思想,藝術,卻往往會忽視文化其實正滲透在我們每段
平凡的生活中。書中提到的北京四合院,茶文化,傳統(tǒng)服飾乃至蹴鞠的形成和發(fā)展都體
現(xiàn)了作者對于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其中對于中國食物的詮釋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中國是個擁有眾多民族,人口的國家,幾千年沉淀下來的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有獨特的餐桌文化和美食。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最近熱播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一個
個人物,一種種美食,見證著生命的誕生,成長,相聚和別離,那些熟悉的味道,讓人
們永遠牽掛著家和親人。中國的烹飪文化無比神秘,祖輩的智慧,家族的秘密,食客的領悟,每一種味道,每一個瞬間,無不體現(xiàn)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創(chuàng)造,代代傳承。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和事物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
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承千年的信
仰,樸素,但有力量。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事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腳步怎樣
匆忙,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提醒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2》
人類的發(fā)展,歷經了文化的洗禮。也正是這樣,才創(chuàng)造出中華民族的勤奮,謙和,與人為善的美德。中國,堅守信仰,收獲靈感,沉淀味道。中國人,傳承著祖先的智慧,延續(xù)著對極致的追求,與自然攜手,在每個平凡的瞬間創(chuàng)造著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奇跡。
第三篇:寧寧作文
我的小小調查報告
鄂佳寧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一篇調查報告。我調查的是土壤污染,因為我想:天空,水都被污染了,土壤也一定被污染了呀。帶著好奇心,我翻開了《天氣與環(huán)境》。
土壤污染一般都是人們把用完的物品亂扔到某個地方,土壤也不例外。紙杯分解時間為20年以上,木筷分解時間也是20年以上。塑料容器分解時間竟然達到了50或80年以上!一次性尿布和鐵罐還有牙刷分解時間是100年以上!泡沫塑料,鋁罐分解時間是500年以上!在日本熊本縣鹿兒島上有一個叫水俁的小村莊,這是一個有著大海灣的村莊??勺詮?956年開始,在這個村莊里發(fā)生了奇怪的事:村民們因為一種不知名的病一個接一個的病例,臥床不起。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后來,發(fā)現(xiàn)村莊附近的工廠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把混有有害物質的工業(yè)廢棄物經過土壤流進大海造成的。海里的魚被流進大海里的有害物質所污染,吃了那些魚的人也一起中毒這是一場多大的災難呀!我建議要減少垃圾,不作過多的消費,并且少用一次性物品也很重要哦!
通過這次調查,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可能自己會讓自己滅亡,所以環(huán)保要從現(xiàn)在開始行動哦!
第四篇: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的心得體會張寧寧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的心得體會
石廟梁家小學 張寧寧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我反復閱讀了《小學語文新課標》,從中我受益匪淺,收獲豐厚,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tǒng)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應體現(xiàn)以下幾點新的教學觀念:
一、體現(xiàn)“語文味”。
所謂的語文味即是語文的文學藴味。
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復涵詠體味。教師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復涵詠體味,讓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圍繞“語文本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chuàng)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本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贊賞,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創(chuàng)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體現(xiàn)兒童味小學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
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是通過文本向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臺。要在語文課體現(xiàn)“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xiàn)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xiàn)。在語文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三、挖掘小學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的探究性。
語文教學的探究性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探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在攝取已有知識或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同化、組合和探究,獲得新的知識、能力和態(tài)度的教學活動。語文教學中探究的領域十分廣泛,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可以是詞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學生感悟學習方法的過程,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學生產生疑問的,都可以作為探究的對象。兒童的思維和認知具有獨特的視角,不同生活經歷、個性特點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師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承認差異,不搞統(tǒng)一標準。
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達到人人參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的途徑。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新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是對以往注重學習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評價觀念的挑戰(zhàn),應引起我們的思考
五、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余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yè)。為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并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第五篇:石寧寧作文
<<成長中的快樂>>觀后感
民辦魯冰花小學 五年級二班 石寧寧
指導教師:束慶翠
你知道嗎?十月二十一日,我們全校師生都去了中國福利會上海兒童藝術劇院,觀看了兒童劇-----《成長中的快樂》。表演實在是太精彩了,表演者各自表現(xiàn)出姿態(tài)優(yōu)美,高難度的動作,真是太厲害。
劇情講述了兩個小孩的故事,這兩個小孩在學校是同桌,是好朋友。我覺得同桌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他們都是網絡游戲的愛好者,男孩子的網名叫森林王子,女孩子的網名叫草原公主。為了緩解繁重的學習壓力,他們在網絡游戲的世界里尋找快樂,可我覺得沉迷在網絡游戲可不是好習慣。他們在班主任的引導下,他們穿越進入到了一個名叫“綠野傳奇”的游戲中,他們個個機智,可愛,活潑,勇敢。
兩個孩子到了那里,遇到一個奇怪的精靈,這個精靈掌控著一切,兩個孩子分別變成了一頭梅花鹿和一只小老虎。在學校,他們是互相幫助的同桌,好朋友。在這個神奇的世界里,他們一樣是好朋友,雖然在大自然的規(guī)律中,老虎追鹿,鹿逃跑??伤麄儾]有這樣,而是,跟著自己的鹿王,虎王,斗智斗勇,最終還成為好朋友。
從這個事例中,我知道了朋友之間沒有什么比友誼更重要,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會幫忙,就像據(jù)中的兩個小孩,他們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他都會用盡所能幫助自己的朋友。也讓我知道玩網絡游戲是個不好的習慣,所以不要迷戀。但是,為了緩解學習壓力,玩一玩也可
以,一定記在網中選對學習有幫助。我知道,不要老是坐在教室里刻苦學習,我們也要出去走走嗎,呼吸新鮮的空氣,認識外面的世界。
總而言之,還是多認識新知識,多交新朋友,生活會更加有趣快樂,讓我們一起向劇中的兩個人物一樣,在快樂中成長,在成長中快樂吧!
五(2)石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