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關于對后進生的特點分析及其轉化方法的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后進生特點分析知識學習成績文化素養(yǎng)思想品德基礎較差觀念淡薄注意力理解力學生興趣能力紀律集中
后進生通常是指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等方面較差的學生。一般說來,后進生往往表現為:紀律觀念淡薄,文化素養(yǎng)較低,知識基礎較差,理解力低下,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有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缺乏信心,興趣不濃等。究其原因,往往是學生不會學或不愿學,雖然有智力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卻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
有關人士指出:“學校要十分重視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轉化一個后進生與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生同樣重要、光榮、有價值?!币虼?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臨的重要問題。我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后進生的特點及后進生的轉化方法,談談一些看法,以期拋磚引玉,與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
一、后進生的特點
1.自卑心強。
大部分后進生比較喜歡爭強好勝,喜歡顯示自己,企望獲得同學的認可,樹立自己的威信;喜歡自吹自擂,盲目自大;有時又自暴自棄,自卑感嚴重;對優(yōu)秀生他們既敬佩又不服氣,喜歡捉弄他們;喜歡在集體中出洋相,搞惡作劇等。
2.精力充沛,性格開朗,興趣廣泛。
一般說來,后進生喜歡一些消耗體力的活動,如:體育活動,郊游,做游戲,上網等;喜歡做一些冒險或破壞性的事情,較任性,自制力差。
3.思想行為帶有明顯的情緒性。
他們情緒變化快,波動速度大,反復性強,喜、怒、哀、樂溢于言表,理智往往無法駕馭,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冷熱病。
二、后進生的轉化方法
盡量使班上沒有一個后進生,這是每個班主任都應追求的工作目標。結合自己的實踐,我認為轉化后進生的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理解和尊重每個后進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上進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走路。”每一個學生都有自信心,都有學好的愿望,但由于后進生在學習中常遇到挫折,造成缺乏自信或產生自卑心理,喪失自信,得不到老師、同學的關心,感受不到班集體的溫暖。他們由于擔心受到或曾經受到他人的嚴厲指責或嘲笑,往往比較心虛、敏感,常常主觀地認為老師對自己輕視、厭棄,甚至有敵意。因此,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當理解他們,懷著濃厚的感情,從多方面關心和幫助他們,用熱心和真誠贏得他們的信任,使他們親身體會到教師的善意,相信教師的真心;要用發(fā)現的眼光去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在班上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找回自信,樹立自信,力求上進。只有這樣,才能使后進生不斷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也才能使我們找到轉化后進生的切入點,后進生的轉化成功才有可能。
我曾經教過這樣一位后進生,他的名字叫張小東。一天,我發(fā)現張小東又沒有來上課。按照學生登記表上提供的地址,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他的家。那是城鎮(zhèn)最北邊的最陳舊的一幢居民樓,他家的房子狹小而黑暗。家里只有張小東年邁的爺爺。從老人的敘說中,我才知道張小東的父母離異多年,各自在外成了新家,常年不回家,只是按時寄回生活費。張小東從10歲那年便和爺爺相依為伴,很懂事,對爺爺很孝順,每天放學回家,就做飯、洗衣服,收拾房間,還燒熱水給爺爺擦身子。聽著老人的一番話,我盡量抑制住情不自禁的眼淚,笑著說:“大爺,您放心,張小東在學校挺好的,聽話、懂事、成績有進步……”看著老人欣慰的笑臉,我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第二天中午,張小東來找我,怪腔怪調地說:“我知道我是差生,你為什么在我爺爺那給我唱贊歌?”我不假思索地說:“第一,我看到你爺爺的身體太虛弱了,我夸獎你,他心情就好,身體也會好一些;第二,差生的帽子是你自己給自己戴上的,至于我沒有這樣認為。如果我對你徹底失去了信心,就不會花時間去家訪了;第三,我知道你是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在有的同學對家人橫眉冷對的時候,你如此心細地照顧爺爺;第四,我相信,你一定會有進步的,就算是為了你深愛的臥床不起的爺爺!”頓時,張小東的臉漲得通紅,晶瑩的淚珠在眼圈里直打轉,囁著嘴說:“謝謝您對我的信任和鼓勵。我不善言辭,您就看我的實際行動吧!”從那次之后,張小東漸漸地變了,不再逃課上網了,經常主動地找我聊天,問我對他有什么看法,主動要求我監(jiān)督他的學習。他認真做筆記,積極交作業(yè),主動回答提問……各科老師經常表揚他,同學們也越來越喜歡他,他的學習成績也大幅度提高。
2.用愛心去感化每個后進生,多寬容,少責備。
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在后進生轉化工作中,必須以人為本。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熱愛學生?!睈?如綿綿細雨,潤澤學生“久旱”之心田;愛,似習習和風,溫暖他們“長寒”之身體。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意識到該做什么還不一定產生去做的意向,如果說是在情感上想做什么便可能立即行動起來。因此,在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用無私的愛去感化他們,多寬容,少責備。清代教育家顏元有一句名言:“數之十過,不如獎之一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正確運用批評的藝術,促使他們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對后進生的教育應以表揚為主,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對他們的錯誤進行批評。事實上,批評也是班主任教育轉化后進生的一種手段,關鍵是班主任在使用批評的手段時要講究藝術,那么,應如何運用批評的藝術呢?
(1)批評的對象應指向學生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的本身,即所謂的“對事不對人”。班主任在批評時,應從愛的角度出發(fā),指出學生行為本身有何錯誤,危害是什么,而不可對行為的主體即人進行人身攻擊、人格侮辱等。
(2)批評要有針對性。批評學生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優(yōu)點,還要考慮學生所犯錯誤的情況,使批評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較強的針對性。
4.充分利用激勵機制,促使后進生的轉化。
常言道:“一好應百好,一錯變百錯?!卑嘀魅尾灰饔猩坨R去尋找后進生身上的缺點,而要拿放大鏡去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科學研究證明,一個人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就會發(fā)揮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否則,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甚至更低。因此,在后進生轉化過程中,充分引入和運用激勵機制顯得十分重要,如:開展爭做文明學生活動,要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精神鼓勵和一定的物質獎勵。
5.培養(yǎng)學習興趣,給他們以學法指導。
后進生之所以成為后進生,許多人是從學習無興趣開始的,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加上分辨是非的能力又差,而過剩的精力得不到利用,難免節(jié)外生枝,做出越軌行為。所以,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一定要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興趣。若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效率低下,就會使他們產生苦惱,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因此,學習方法的指導顯得非常重要。首先,要指導后進生的學習方法,提高課堂聽課效率;其次,要指導他們的復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此外,還要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說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在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中,只要給予他們愛心、信心、誠心和耐心,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相信,后進生一定能轉變成優(yōu)秀生。因此,真正的教育似水的載歌載舞,輕柔、舒適而又不露痕跡,它存在于真情交融的時刻,存在于無言的感動之中。這種不露痕跡的感動與激勵,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轉化后進生的動力。讓我們像流動不息的水一樣,沉下心來,彎下腰來,多一份理智,少一份沖動,多一份寬容,少一份苛刻,多一份耐心,少一句埋怨,將每一個石子都雕琢成美麗的鵝卵石。
第二篇:后進生的特點與教育-后進生轉化
后進生的特點與教育
怎樣使后進生健康成長,一直是教師、家長關注的熱點話題。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應從研究后進生的特點入手。后進生的特點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
一是學習成績差。學習成績差是差等生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與生俱來的智力低下,使學生在接受知識、動手、動腦等方面與一般同學存在一定差距,這可能就是大家稱之為“腦子笨”的人,如果課任教師及這部分學生本人平時不注意加班加點、課下用功,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就會下降,基礎就不牢固,嚴重制約著進一步的學習提高,這是學習成績差的關鍵因素。其次,是受社會和家庭影響。當前在社會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學習無用論的觀點,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腦子笨”學習沒有出息,學不學無所謂,不如早掙錢現得利;有的則認為,即使大學畢業(yè),國家也不包分配,家長也沒能力給孩子安排工作,學了也沒有出路。由于受社會和家庭知識無用論的片面影響,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誤導,這也是造成學習成績差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是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自愛、自強不息,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強大精神支柱。后進生尤其如此,一旦失去了自尊心、自信心,學習也就失去了動力。為什么后進生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呢?一方面是由于學習成績差,受教師、家長批評多,同學們也有不同程度的歧視,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后進生感到自卑,難以在人面前抬起頭來。加上教師、家長有時不僅言出不遜,而且當眾體罰。所有這些都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著名教育學家霍蘇姆林斯基說過:“兒童心靈最敏感的角落就是自尊心”。另一方面,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限度,當前學校教育缺乏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學生普遍存在缺少耐力、缺乏韌勁,尤其是后進生這方面更是突出,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顯而易見,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嚴重障礙問題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也是后進生之所以稱為差的內在特點之一。
三是某些方面有特長??春筮M生也應同優(yōu)等生一樣,一分為二。后進生自有其差的特點,也有其好的優(yōu)勢,在某些方面還有特長,這一關鍵特點,往往被老師、家長所忽視。有的孩子學習成績雖然差,但遵守紀律、關心集體、樂于助人、肯吃苦、愛勞動、思想品質好;有的則在體育、音樂、繪畫等方面比其他同學天賦高;還有的在生活自理能力、獨立完成任務等方面好一些??傊?,無論學習成績多么差的學生,都有其好的一面,這個閃光點千萬不能忽視。
縱觀后進生的特點,按照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以樹立自信心為基礎,以提高學習成績?yōu)橥黄瓶冢源倨浣】党砷L為目的,對后進生應采取三條措施。
一是表揚閃光點,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這里所謂閃光點就是優(yōu)點或特長。曾經記得一位廠長說過:“要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不要總盯著別人的缺點?!苯處煾鼞撋朴诎l(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對差等生取得的一點點進步,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鼓勵、鞭策,積極引導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以喚醒其日益消失的自尊心。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不僅使學生看到缺點,更應該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缺點、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二是因材施教,誠心幫助,努力提高學習成績。我們既然承認人在智力方面的差異,教師在教學時就應該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首先,對后進生要有更大的付出。對一般學生來說用三十分鐘就能教會的知識,可能對后進生就要用四十分鐘;對一般學生來說一點就通的問題,對后進生來說就可能三番五次、不厭其煩、繞來繞去地反復啟發(fā)、誘導。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耐心,又要有科學的教育方法。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其次,要平等對待后進生,誠心與他們交朋友,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教師真正是在幫助自己學知識、求進步。對后進生要民主教學,不能有學霸作風。達到一個目標,可能有多種途徑,強制學生按教師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不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要真心對待后進生,要有師長的風范,更要有朋友的真誠。
三是樹立遠大理想,爭做有用之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教育的責任就在于為國家、民族培養(yǎng)有用之材。生產的失誤是產生次品,教育的失誤將毀掉國家、民族的希望。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認識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教育好每一位學生,首先,要幫助學生尤其是差等生樹立為國家、為民族而學的遠大理想。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沒有奮斗目標,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曾有一位教師問學生:“一個農民和一位科學家相比,誰對國家的貢獻大?”當然,教師沒有貶低農民的意思,而是想通過這個問題,幫助學生樹立為國家、為民族而學習的遠大志向和抱負。其次,要教育學生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刻苦學習。未來世界是科技時代,市場經濟也是知識經濟,經濟的競爭在于科技,科技的競爭在于人才,沒有知識的人將失去立身之本。勤能補拙,先天不足不可怕,只要勤奮學習,笨鳥先飛同樣可以早入林。青少年時期正是學習文化知識的黃金時代,每一名學生都應當珍惜大好時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學習,為將來建設國家打下堅實的基礎。
只要我們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落實到位,就能使后進生前進。
第三篇:后進生轉化的教育論文
又是一周,我打開了學生的周記本,有一行字首先映入了眼簾:“老師,你知道我班上星期二為啥扣2分嗎?這是因為我班的自行車沒人排,所以扣了2分。老師,排自行車的任務可以交給我嗎?我保證會完成任務的,請相信我?!笨戳艘幌蚂轫?,竟是我班的梁建華同學。平時此同學老是遲到、曠課,是一個讓老師學生都頭疼的所謂的后進生。今天他會寫出這樣的周記,真的著實讓我激動了好一陣子。激動之余,靜下心來仔細分析了一下班級:剛進校時,我班的四項競賽通常只能在中等偏上一點,而寢室的分值卻是最低的,學校里的各項參評更是慘不忍睹。這一切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辦?照這樣下去,那怎么得了,如果一進校門就讓學生對這個班級失去信心,那接下去咋辦呢?分析一下現有同學的思想狀況:主要不是他們看不見現狀,主要是他們懶的去理睬,他們的思想有點麻木。“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等是他們的口頭彈。針對這種思想本人以為:轉化后進生的關鍵在于喚醒。
馬克思曾說過:“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所以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苯逃鎸Φ氖浅恋榈榈纳挽`魂,它需要教育者掌握一種神奇的力量,喚醒他們,喚醒他們所接觸的人。所以教育者只有施加情意綿綿的師愛,再加以各種教育喚醒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寬容,驚嘆和鼓勵,期待和發(fā)現,啟發(fā)和引導,教育才會變得靈巧而有效,從而產生“神奇的力量”,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讓年青的心靈歡快地飛躍起來,跳動起來。在具體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喚醒學生以下三個方面:
一、喚醒學生自尊、自信的天性
人類心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自我意識的關鍵所在,是個體人格的核心因素,是人生杠桿不可缺少的支點。
中小學生是未成年人,知之不多經驗甚少,生理、心理發(fā)育具有階段性、不成熟等特點,但他們具有自尊自信的天性。當他們犯下了各種“兒童式”的錯誤行為,遭到了家長、老師的批評時,或遇到挫折失敗而一蹶不振時,當他們對前途信心不足時,就需要教育者用教育藝術喚醒他們的自尊、自信。
特級教師丁榕曾處理一起“偷筆事件”。在她發(fā)現失竊的筆在某個同學的書包里時,沒有聲張,而是課后送他一支筆,說“我知道你需要筆”。結果,這個學生聲淚俱下地承認了錯誤,將筆還給了同學。30年后,這個已成為部門經理的當年的小學生,找到了丁老師,當著自己已上初中孩子的面,向丁老師“撲通”一聲跪下,并對孩子說“你也跪下!當年如果沒有丁老師就沒有爸爸的今天,也就沒有了你!”丁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在于:相信學生是不成熟的個體,并非犯下不可寬恕、原諒的錯誤,浪子可能回心轉意!正是這樣的寬恕,喚醒了學生的自尊。教育家杜威說“尊重的欲望是人類天性中最深刻的沖動?!碧K霍姆林斯基也說:“有時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有甚者強烈。”教育的藝術,請從寬容——維護學生的自尊開始。
我班有個學生因為智力低下,經常遠離群體,有事總一個人默默地做,從不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為了提高他的自信,我給他講加拿大窮孩子瓊尼的故事——因為智力低下被學校勸退,后經心理學家?guī)椭闪寺劽珖?、受人尊敬的園藝家:給他講海倫的故事——戰(zhàn)勝了人生命運給他設置的重重障礙而一舉成名。
希望他能從他們的故事中獲得自信,慢慢地,我發(fā)現:他會跟人交談了。期中考后,他參加了運動會,在1500米長跑中還拿了冠軍。從此,他與班級溶為一體了。其實教育藝術的魅力在于:用鼓勵性的話語,哪怕只是一句;用充滿期待的眼神,哪伯只是一瞥,相信學生一定能行。學生的自信一旦被喚醒,就會產生積極的行為的內動力。學習的激情、生命的能量就會被釋放。在這里我要強調一句:喚醒學生自尊自信的天性要堅信“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是不容忽視的”這個黃金法則。
二、喚醒學生做人的良知
良知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聲音,它告訴你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良知對于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生命底線。沒有了它,你就成了次品、廢品。其實每個人內心都存在這個聲音,只是有些人久未聽到,久而久之,被泯滅了。教育工作者就要干方百計地喚醒學生的良知。首先,找準喚醒的突破口。在平時工作中,常常會感到后進生不可理喻,自覺花費時間、精力不少,但很難喚醒。其主要的原因是未找準突破口,未針對下藥。其實針對后進生只要多和他們接觸,多了解他們的喜好,正確利用和發(fā)揮他們的特長,給其表現的機會,使其嘗到成功的甜頭,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醒過來。其次,要多鼓勵,少責難,注意喚醒的方法。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應引導其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指引前進方向與嚴厲訓斥相比,前者更能引起學生的負疚感,效果更好。再次,注意喚醒的時機。教育良機稍閃即逝,應時時發(fā)現和把握:在校紀律教育大會上;在運動會,勞動春游、觀看電影、放學路上等非嚴肅場所;違紀后稍有認識時。最后,把所握喚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特別是后進變先進這樣的榜樣。尊重是喚醒的基礎,因后進生在學生群體中的地位低下,他們非??释藗兝斫馑麄兒妥鹬厮麄?,哪伯只是一句肯定或表揚,他們就會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就會降低心理防線,使我們得到一次轉化的良機。
三、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
兒童青少年是最富有激情和理想,是個體一生中蘊藏著多種發(fā)展?jié)撃埽ψ顬橥⒌臅r期。探究和創(chuàng)造是孩子本身存在的潛能,猶如種子,在適當的環(huán)境下才能發(fā)芽、開花、結果;不適當的教育環(huán)境使其“沉睡”。所謂的“環(huán)境”這里主要指社會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但關鍵還是學校環(huán)境。作為學校環(huán)境塑造的關鍵人——教育者有責任將已有的才能得以發(fā)揮,已泯滅的潛能得以喚醒。尤其是對班級里的后進生,經過了小學、初中,學生的某些潛盲目實在沉陷的太深。在家的小皇帝、小公主們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勤性沒了;過慣了呼風喚雨的日子,集體性沒了;過慣了百依百順的日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沒了……他們失去了很多,故教育工作者們要將以喚醒。喚醒是人與人的對話,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流,是一個高明的教育者豐富的教育情感和清醒的教育智慧所孕育的一種心靈人格的撞擊和交融。
其實:學生身上并不缺少美,只是做老師的缺少發(fā)現。教育的魅力在于發(fā)現喚醒。
第四篇:小學生后進生轉化的教育方法
小學生后進生轉化的教育方法
小學生后進生轉化的教育方法
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責任是重大的。教師既要傳授科學知識,又要加強基礎道德教育;既擔負著培養(yǎng)優(yōu)秀生的工作,又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既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體會到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育轉化的過程中,有幾點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一、強化矯正法
有些學生從小組織紀律松懈,自由散漫已成習慣。由于學生自制力差,影響了聽課的效果,造成了知識的脫節(jié)。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既要誠心又要耐心。在組織他們認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基礎上,讓他們懂得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并對他們提出切合實際的可行的具體的要求。教師再根據要求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使他們在思想上繃緊遵守紀律這根弦,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力,不斷增強自控能力。
二、目標激勵法
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教師要用切合學生實際的目標激發(fā)他們自身的積極因素,激勵后進學生不斷進取。
比如,一部分學生不但學習不努力,還紀律松散,又沒有奮斗目標。班主任老師就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幫他確立奮斗目標,并分階段給他確立一個個具體的小目標,制定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在培養(yǎng)學習習慣上花力氣,在指導學習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師滿腔熱情地關愛下,這些學生的學習必定會有進步。當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時,老師要及時表揚鼓勵,并提出了新的奮斗目標。在新的目標激勵下,這部分學習就會更刻苦用功,更遵守紀律了。
三、歸因訓練法
學生的學業(yè)狀況和品德狀況決非一日形成,也常常不是一個因素造成的。如果我們把學生學習差只歸因于穩(wěn)定的能力因素,就會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和對學習的恐懼心理。因此,我們要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作具體分析,發(fā)現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相關因素,并向學生指出不良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危害性,使學生既認識自己的問題,又感到成績差是可以改變的,這樣學生就會出現奮發(fā)向上的積極變化。
四、榜樣展示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后進生的群體中樹立榜樣更為重要,不僅使后進生看到了希望,而且增強了后進生轉化的決心。如在后進生的幫教工作中,可請原來因嚴重違反校紀校規(guī)而多次被批評,但在老師們的幫教下轉化過來的學生來講述自己的成長史,使后進學生懂得人人都是可以轉化的。轉化不僅要靠老師的幫助,更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同時,我們不斷尋找后進生的閃光點,發(fā)現點滴進步,及時鼓勵,每當后進生聽到原來與自己差不多的學生受到表揚,他們的心靈總會受到震動,渴望著自己也能得到表揚。
五、情感教育法
在分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時,我們發(fā)現較多的后進生是由于父母的離異、再婚、違法服刑、家庭突變等原因失去家長的關愛而成為后進生的。對于這樣的學生
我們要用身邊生動的事例來感化他們。教育他們正確面對家庭變化的現實,鼓勵他們在逆境中奮起。同時,通過師生共做游戲融洽師生關系,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的關愛、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激發(fā)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困難。
總之,后進生轉化工作是學校工作中重要的一環(huán),是每位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講究制度化、規(guī)范化,把此項工作作為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考核的硬性指標加以落實,并與教師年終考核掛鉤,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五篇:小學生后進生轉化的教育方法
小學生后進生轉化的教育方法
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責任是重大的。教師既要傳授科學知識,又要加強基礎道德教育;既擔負著培養(yǎng)優(yōu)秀生的工作,又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既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體會到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育轉化的過程中,有幾點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一、強化矯正法
有些學生從小組織紀律松懈,自由散漫已成習慣。由于學生自制力差,影響了聽課的效果,造成了知識的脫節(jié)。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既要誠心又要耐心。在組織他們認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基礎上,讓他們懂得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并對他們提出切合實際的可行的具體的要求。教師再根據要求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使他們在思想上繃緊遵守紀律這根弦,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力,不斷增強自控能力。(如:課堂自覺性差得學生,在課堂上教師多給展示的機會和鼓勵)
二、目標激勵法
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教師要用切合學生實際的目標激發(fā)他們自身的積極因素,激勵后進學生不斷進取。
比如,一部分學生不但學習不努力,還紀律松散,又沒有奮斗目標。班主任老師就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幫他確立奮斗目標,并分階段給他確立一個個具體的小目標,制定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在培養(yǎng)學習習慣上花力氣,在指導學習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師滿腔熱情地關愛下,這些學生的學習必定會有進步。當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時,老師要及時表揚鼓勵,并提出了新的奮斗目標。在新的目標激勵下,這部分學習就會更刻苦用功,更遵守紀律了。(鼓勵他支持他。讓他懂得維護班級榮譽,樹立班級目標)
三、歸因訓練法
學生的學業(yè)狀況和品德狀況決非一日形成,也常常不是一個因素造成的。如果我們把學生學習差只歸因于穩(wěn)定的能力因素,就會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和對學習的恐懼心理。因此,我們要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作具體分析,發(fā)現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相關因素,并向學生指出不良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危害性,使學生既認識自己的問題,又感到成績差是可以改變的,這樣學生就會出現奮發(fā)向上的積極變化。(觀察學生,分析問題所在)
四、榜樣展示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后進生的群體中樹立榜樣更為重要,不僅使后進生看到了希望,而且增強了后進生轉化的決心。如在后進生的幫教工作中,可請原來因嚴重違反校紀校規(guī)而多次被批評,但在老師們的幫教下轉化過來的學生來講述自己的成長史,使后進學生懂得人人都是可以轉化的。轉化不僅要靠老師的幫助,更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同時,我們不斷尋找后進生的閃光點,發(fā)現點滴進步,及時鼓勵,每當后進生聽到原來與自己差不多的學生受到表揚,他們的心靈總會受到震動,渴望著自己也能得到表揚。(可以舉例如書上的偉人,書本上的主角。還有生活中的小伙伴)
五、情感教育法
在分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時,我們發(fā)現較多的后進生是主要由于父母外出務工也有部分父母的離異、再婚、家庭條件特差沒有上過幼兒園等原因失去家長的關愛而成為后進生的。對于這樣的學生 我們要用身邊生動的事例來感化他們。教育他們正確面對家庭變化的現實,鼓勵他們在逆境中奮起。同時,通過師生共做游戲融洽師生關系,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的關愛、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激發(fā)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困難。(獻出一點關愛)總之,后進生轉化工作是學校工作中重要的一環(huán),是每位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講究制度化、規(guī)范化,把此項工作作為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考核的硬性指標加以落實,并與教師年終考核掛鉤,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學對策的實施
1、闡述學習數學重要性,激發(fā)學習動機,形成學習數學動力。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好數學達到學習目的的內在動力,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在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向學生闡明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求,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由于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一門工具學科,因此學習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其它學科。
2、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情感是人類對客觀事物和對象的一種態(tài)度與心理體驗。教學中,應積極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感,對學習數學起激勵作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與學生進行感情交流,及時溝通,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為教學打下良好基礎。教師講話明白、簡練、清晰,盡量使用幽默語言,注意觀察學生流露表情,觀察學生心理活動,控制教學節(jié)奏。教師應精神飽滿、樂觀豁達、熱情,學生在教師感染下可感到不慌亂、樂觀,從而自信地對待學習。
3、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補差”只停留于查缺、補漏、改錯是遠遠不夠的,在數學教學中還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只有使學困生的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聯(lián)系,協(xié)調一致了,才能真正的學好數學。
4、意志在學生掌握知識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學生具有堅強的意志,就會在學習上苦下功夫,鍥而不舍,從而取得好的學習成果。教師應當在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探究過程中設置一定的困難,有意識地磨練學生的意志。
5、個別輔導是對差生進行教育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過對差生進行恰如其文的分析,深入觀察,查漏補缺,因材施教,耐心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促使他們把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把“你要我學”變?yōu)椤拔易约阂獙W”,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使差生發(fā)生根本性的轉化。
6、對于自卑感強,自暴自棄的學生,教師尤其要注意引導他們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正確把握。對差生的要求要恰當,一步步地引向深入。在這一過程中重要的是讓差生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發(fā)現的樂趣,逐步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使對差生的要求提得恰當,摸清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成為一件重要的事情。
7、表揚鼓勵為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表揚和鼓勵是推動學生進步的動力,也是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學生學習質量的優(yōu)劣取決于師生間的雙向努力,取決于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對于缺乏毅力、暫時表現后進的學生,更應在學習上關心,在生活上幫助,對他們取得的一點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教師的關心以及殷切的希望。同時教師應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因為教師本身的優(yōu)良品質容易喚起學生的共鳴,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學習目標的實現,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每個數學教師要有整體育人、全面育人的觀念。素質教育的全體性要求教師要對每個學生負責,轉化一個差生和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等生同樣光榮。切實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使第一個學生的數學素質不斷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