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談二部合唱談二聲部合唱教學的技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廣大少年兒童對音樂的求知欲望越來越高,在教改的浪潮推動下,為了加強深化美育教育和素質教育,根據(jù)大綱對中學音樂教學中必須掌握的合唱基本知識要求,結合自己二聲部合唱的教學實踐以及摸索出的一些技巧談談體會。
合唱藝術是音樂、文學與演唱的結晶,對學生道德的培養(yǎng),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維的豐富,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一種互相配合,互相協(xié)作的集體藝術,又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水平,顯示出一代少年兒童的精神素質和精神面貌,因此,合唱藝術已經(jīng)成為國際交往的一種常見形式。
合唱的表現(xiàn)力要比齊唱豐富得多,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排除干擾的堅定信念。二聲部合唱在中學音樂課本中出現(xiàn)較多,但由于學和習慣于單聲部歌曲演唱,所以一開始訓練時感到很不適應,其主要原因就是互受干擾和影響,并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現(xiàn)象:
一、唱著唱著會變成一個聲部;
二、一部分學生會捂著耳朵唱;
三、兩個聲部的學生都大聲唱,企圖壓倒對方。這種唱法常會“跑調”。這些不良現(xiàn)象都給二聲部的訓練帶來一定的困難。
我認為,合唱首先要“合”,這對唱歌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除各聲部都要具有齊唱應具備的各種唱歌技能的一致性外,還應具有比齊唱更好的節(jié)奏感、聽辨能力和視唱能力以及使各聲部間協(xié)調與均衡的能力,并且,音準是聲部協(xié)調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強學生的聽覺訓練,要有單音或單旋律的聽音練習,也可采取不彈琴清唱的訓練,這樣對音準的提高有很大的好處。另外,各聲部協(xié)調層次應清楚,一般主旋律聲部應當強一些,和聲聲部應當弱一些,并要培養(yǎng)學生在唱自己聲部的同時能聽到另一聲部而不受干擾的能力,這就要求每一個音樂教師應以認真、耐心的態(tài)度為對待。
音樂課本第一冊第一單元的歌曲“七色光”是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少年歌曲,它以歡快的情緒,表現(xiàn)了廣大少年在太陽的七色光照耀下(這里的太陽蘊含著祖國和黨的哺育與培養(yǎng))茁壯成長,走向未來。歌曲的前半部分是24小節(jié)的單聲部齊唱,后半部分出現(xiàn)了22小節(jié)的二聲部合唱以及穿插其中的8小節(jié)齊唱,結構十分完美。在教唱中,為使二聲部訓練順利,學生能盡快掌握,我采取了以下幾個訓練步驟:
一、在未分聲部訓練前,我讓所有的學生均衡地將兩個聲部進行單一訓練,以防止對主旋律聲部過于熟練而影響低聲部的訓練
二、我唱高聲部時,讓學生唱低聲部,然后再交換訓練;
三、把重點放在低聲部,因為不熟悉低聲部就不能很好地同高聲部構成較好的和聲效果,所以在彈伴奏時,我彈低聲部,也跟著低聲部唱,讓低聲部有一個依靠。
四、找?guī)讉€音準節(jié)奏較好的同學唱高聲部,或來唱低聲部,讓其他同學聽效果,大家都感覺到合唱要比齊唱的表現(xiàn)力豐富,也優(yōu)美多了。有了感性的認識,提高了練唱的興趣,這時再讓大家分聲部合起來練習,并提出要求: 1、輕聲唱,不互受干擾;
2、不能老想著要在音量上壓倒另一聲部,一定要力求均衡; 3、強調速度、節(jié)奏、強弱、音準等必須注意的問題;
4、當初步能合起時,再要求用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得當?shù)膿Q氣,吐字的清晰,輕松愉快的情緒唱好這首自豪而歡快的歌曲。
這樣的訓練,確實起到了互相烘托,互相補充的作用,也做到了速度、強弱、節(jié)奏的一致,學生在這樣的練唱中初步掌握了二聲部的唱法,更感受到了合唱效果之美。
第二篇:談二聲部合唱的教學方法
談二聲部合唱的教學方法
二聲部教學合唱是音樂合唱隊的一項重要的教學,也常是一個有難度的實踐課題。如果學生能具備有一定質量的合唱能力,那么這支合唱隊必將有相當?shù)乃健?/p>
合唱教學的難度大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
1、學生的音樂基礎、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習慣等方面參差不齊,而且常是較差者占多數(shù)。
2、二聲部合唱中的第一聲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調比較順暢,音區(qū)又較高,學生易聽、易唱、易記,而第二聲部正好相反,這就是合唱常常因唱不好第二聲部而失敗。
3、學生的合唱觀念淡薄,缺乏對于聲部和諧美的感性體驗和合唱成功的經(jīng)驗,因而興趣不高,甚至視合唱為畏途。
針對上述原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教學:
1、強調唱譜。唱詞只有音高上的區(qū)別,詞則完全一樣,容易混淆。而唱譜的兩個聲部唱名不同,較易分辨,也較易唱準區(qū)別音高。如果不先認真地教唱歌譜,甚至直接教唱歌詞,勢必事倍功半。
2、加強二聲部聽覺的訓練。對于二聲部歌曲,除了必要的分聲部視譜聽琴外,還應讓學生多聽兩聲部同時彈奏的琴聲。當學生還不習慣同時聽兩個聲部時,教師可先用雙手隔開一個幾度彈奏兩聲部,拉開兩聲部的距離,使學生更易聽辨。待他們聽覺上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改用單手奏兩個聲部。
3、先教唱第二聲部。學生對于曲調的印象,常有先入為主的情形。第一聲部本身易給他們以較深的印象,我們在教學之初暫且把第一聲部擱在一旁,先教第二聲部。例如《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這類歌曲第一聲部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對于第二聲部則可能相當陌生,可以只教第二聲部,待唱準唱熟后,也許直接就可以與第一聲部合起來。所以,兩個聲部的教學不能平均用力,要有先后,主次的不同安排。這種安排并不是按主旋律,副旋律的地位,而是以先難后易為原則以利于學生唱好合唱為前提的。
4、與不同聲部合作的輔助訓練。可以先由教師奏或唱第二聲部,與擔任第一聲部的學生合作,以后讓第二聲部的學生先輕聲,再逐漸放開聲音跟自己一起唱,當教師感覺到第二聲部唱得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唱隨機地由大聲轉為小聲,由完整地唱變?yōu)橹辉谛枰钠瑪嗌踔林皇窃谀承┮羯稀巴旆觥彼麄円幌?,待達到這種“火候”時,再讓學生兩部合起來,這樣就“水到渠成”了,當然這些都是視學生的普遍實際水平?jīng)Q定取舍。在教師預計到學生兩聲部合作還沒有相當把握時,最好不急于直接將兩聲部合起來,然后再去反反復復“炒冷飯”那將會使他們失去信心和興趣。在合唱中,許多學生怕受其它聲部的干擾和牽制,讓他們捂著耳朵來唱或是隔離開來學,都不是好辦法,合唱的根本價值和意義正在于“合”,要讓學生學會互相傾聽、互相配合,做到默契合作。
5、利用錄音機向學生反饋合唱效果。每一個學生在合唱時,由于比較專注于唱和受自身所處位置的限制,對于合唱的總體效果和自己的歌聲在其中的作用,不一定能聽得十分清楚和準確。在合唱已經(jīng)大體合成以后,教師為之錄音,放給學生聽或再讓他們自己適當?shù)卦u論,這對于提高學習興趣和水平起到促進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二聲部合唱時的一些體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探索、反思,總結,使小學生合唱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第三篇:二聲部合唱送別2
二聲部合唱《送別》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體驗合唱的魅力。通過學習,挖掘學生對音樂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2,體驗整首歌曲的意境 3,唱好《送別》,使二聲部和協(xié)
二,教學重點
1,二聲部合唱部分的聲部整齊和音準。2,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唱好歌曲《送別》
三,教學難點
1,低聲部教學 2,聲音柔和優(yōu)美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一首合唱歌曲《天路》
師:欣賞完了這首歌曲,請同學們告訴我,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合唱)師:什么叫合唱?(集體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師:合唱的魅力在于聲音很和諧,像一個人在唱歌,強弱對比很明顯,氣息控制的很好。同學們在唱合唱的時候要從這三個方面去努力。
(二)模唱
師:剛才聽到這么美的聲音,下面老師想聽聽你們的聲音,請大家模仿老師。老師邊做柯達伊手勢邊唱音階,同學們模仿(唱音階連線)師:音程練習(13,35)用WU來練(要求聲音要集中在眉心上)
(三)感受體驗
師:下面老師播放一首歌曲,請大家認真聽,認真看,體驗這首歌曲情感的同時用心記歌詞。
播放 合唱《送別》,用PPT播放一些關于送別的場景和畫面)
師:請問這首歌曲表現(xiàn)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緒?(先讓學生回答,回答不上來老師再提示)是深情的帶點傷感還是歡快的尖銳的?(學生回答)歌曲描繪了一副怎樣的畫面?(這一部分換成《品讀》李叔同的《送別》)
老師介紹歌曲背景:有朋友的離別,家人離別,同學們畢業(yè)離別。。)
師:請大家用剛才說的柔和的帶點傷感的情緒,跟著老師一起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學生跟著老師朗讀一遍。
師:剛才同學們朗讀的非常有感情。
(四)二聲部教唱 1,用電子琴帶唱兩遍低聲部旋律,老師彈高聲部,學生唱低聲部。分組接唱低聲部,不會的地方把曲譜寫到黑板上。放主旋律,學生唱低聲部旋律。2,分組合,選唱的比較好的組合唱。魚咬尾的游戲(輪唱形式)
兩條魚在游泳,大魚來咬小魚的尾巴?!按篝~小魚向前游,大魚咬住(咬?。┬◆~尾)(學生打節(jié)奏,老師請一個同學配合)
(五)展示表現(xiàn)
1,第一行,獨唱 2,第二、三行,合唱 3,第四、五行,輪唱 4,第六、七行,輪唱
老師指揮,同學們站起來有感情的唱。(注意學生的站姿)
第四篇:有關二聲部合唱歌曲的教學反思
有關二聲部合唱歌曲的教學反思
在上周與本周,對三四五六年級的班級嘗試了二聲部合唱歌曲的教學,總體來說,效果不是很滿意,所用的教學時間過長,但是也有一些成功的嘗試,現(xiàn)對教學過程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反思:
在合唱歌曲教學中,我將“二聲部合唱”的教學設為重點,但我們的學生不像合唱團的孩子那樣大都具備較好的基礎條件,能受到長期、系統(tǒng)的訓練,所以他們的接受能力也相對的慢些,而教學所用的時間也相對的長些。在進入合唱之前,我只是很理論的講解了二聲部關系后,就分聲部學習。可是學生們識譜的能力也有限,在短時間內唱準一個聲部都有問題,在合唱時就更唱不穩(wěn)自己的聲部,甚至有一大部分的學生找不到自己聲部的調。以至于有一部分學生沒有了學習的興趣,最后合唱只是流于形式。
基于目前我課堂教學的狀況,反思以后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合唱前,我應該我設計很多讓學生逐漸適應多聲部旋律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兩聲部之間的關系,可以以圖譜、畫旋律線、比喻等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用很形象、生動的語言來解釋。如五年級《小鳥小鳥》,在教唱合唱環(huán)節(jié)時,可把高聲部比作鳥媽媽,低聲部比作鳥寶寶,兩個聲部的關系則是鳥寶寶剛學會飛翔,飛得不高,而鳥媽媽為了保護她,飛在離它不遠的上空,而且總是保持著幾乎一樣的距離。這些形象的比喻,效果會更好。
在教唱歌曲環(huán)節(jié)中,不管是歌曲齊唱部分還是合唱部分的教唱,始終保證對學生音準、音質等質量的要求。根據(jù)學生自己的情況,扎實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被教案的課時安排所局限。
為達成較好的演唱效果。在合唱前,根據(jù)學生的嗓音條件,做演唱位置的調換,盡量將學生安排在其適合的聲部,效果會更好。
本周的教學也有一些成功的嘗試:
在教唱歌曲前,我首先對歌曲做了深入的挖掘,如歌曲的情感、結構、創(chuàng)作手法、旋律走向、二聲部旋律間的關系等。如在教唱五年級《小鳥小鳥》一課時,首先感受歡悅而又奔放的曲調,歌曲為8/6拍,二段體結構,第一段(8小節(jié))為齊唱,第二樂段為合唱。每段均由兩個變化重復的大樂句組成,音樂素材十分精煉而集中。通過對6/8拍子的學習,掌握6/8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以及旋律的表現(xiàn)力,以三拍子為基點體會歌曲的情緒。
三年級兩個班級通過《兩只老虎》這首歌曲,進行了二聲部輪唱練習。學生能做到唱好自己聲部的旋律,但是合唱的聲音效果不是很協(xié)調,出現(xiàn)了一個聲部聲音大,另一個聲部聲音小,在這種情況下,我把兩個聲部再次細分為兩組,一組一組的演唱,讓學生感受兩聲部合作的協(xié)調,通過多次聆聽改正,輪唱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五篇:演繹課堂精彩,打造高效課堂-教材二聲部合唱教學
演繹課堂精彩,打造高效課堂
——教材二聲部合唱教學
【摘要】作為我國在歌唱活動里最為普通的歌唱方法,不但是我國很多學校所采取的歌唱教學方式,能夠比較好地使得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很好培養(yǎng),不但如此,對于學生合作能力以及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大有裨益的,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音樂美,能夠對于教學的實際效率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課堂精彩;二聲部;合唱教學
二聲部合唱,顧名思義就是有兩個不同的聲部進行相關的演唱,從專業(yè)的層面來說,二聲部就是在演唱同一首歌曲時,出現(xiàn)了高低兩個不同的聲部,每個聲部因其特色而產(chǎn)生區(qū)別,交錯在一起會形成婉轉而動聽的美妙曲調,十分動人心弦,所以,二聲部合唱因其特有的特點而成為了合唱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一、二聲部合唱的課堂教學背景
對于音樂課而言,進行二聲部合唱是一門在課堂上的必修專業(yè)課程,但是,鑒于二聲部合唱的靈活性、不易掌控性的特征,致使二聲部合唱的教學常常會不易進行。所以,二聲部合唱的教學過程又是不容易進行控制的,如果教的太多,學生的自我發(fā)揮性便會因此缺失,但是如果不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言傳身教,又會導致其對相關音樂內涵一竅不通,在演唱時會因此變得蒼白無力、缺乏技術上的音準以及情感方面的投入。相比小學以及幼兒園學生來說,初中生對于感情的理解以及技術層面的了解更加完整,但是,由于對于音樂的思維模式已經(jīng)基本固定,所以,可塑性相比較幼兒園以及小學學生來說更加弱一些,教師要想通過教育來激發(fā)初中學生的情感是非常不容易的。除此之外,因為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是參差不齊的,有的學生慣于喜歡學習音樂樂理知識,而常常缺少表現(xiàn)力,即對于實際的歌唱并沒有興趣,要想調動這部分學生的歌唱積極性非常不容易,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雖然掌握并且對音樂知識存在一定的了解,換言之,他們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這種音樂素養(yǎng)可能會對他們的歌唱表現(xiàn)有所制約,進而促使他們不能夠很全面地發(fā)揮自己的歌唱水平。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部分人的授課難度甚至比對于音樂一竅不通的人的授課難度更大??偟膩碚f,二聲部演唱起來的難度比一般的合唱的演唱難度要大得多,但是,因為二聲部能夠表現(xiàn)出同一首音樂的不同風格特色出來,所以,二聲部演唱是備受教材推崇的一種集體演唱形式。二、二聲部合唱教學的問題解決方案
1.準備階段:二聲部教學從平時抓起。談到二聲部教學,我想每位音樂老師都覺得不易。初中一年級就涉及了二聲部的歌曲教學任務。我們?yōu)槭裁床话压φn做在前面呢?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即興表現(xiàn)剛進校的學生表現(xiàn)力很好,他們愿意而且樂意去展現(xiàn)自己的歌喉,表現(xiàn)自己的舞姿。教師可以在這個時候就滲透二聲部的教學,為以后初中二年級的二聲部教學打好基礎。比如,在初中教授《買菜》這一課時,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都非常濃厚,他們也都會熟練地演唱或者表現(xiàn)歌曲了,這時我在學生唱最后一樂句“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時,同時加入我唱“—哎呀呀—哎呀呀—拿不了”和學生配合,讓學生一下子就覺得很好玩,對這種形式產(chǎn)生了興趣。這樣,在升入初中二年級的時候,他們也就不會覺得那么很難接受了。1.1基本訓練
在每節(jié)課上課前,老師大多安排練聲或者節(jié)奏、音符等的基本練習,這為接下來的課堂歌曲教學打好基礎。這時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穿插設計二聲部的練習。不一定非要等到哪天學唱二聲部歌曲的時候才進行,工作可以做在前面。比如,我們可以用相同節(jié)奏但不同音高的兩個聲部曲子進行練習。一個聲部保持同音(可以先從入手),另一聲部唱三度的上行音列。等到掌握以后可以增加難度,進行下行音列的合唱教學。
2、進行階段: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2.1“平行”教唱兩個聲部
對于一首新的二聲部歌曲,在平時教學中把兩個聲部分別作為一首歌曲來學習,讓學生平行地學唱兩個聲部,然后再分聲部合起來,形成合唱。在教唱時教師可以從兩個聲部的關系找到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較輕松地學習第二聲部,切記不能讓學生把第二聲部(低聲部)認為是較難的聲部,要讓學生把兩個聲部同等對待,在心里對它們有學習的欲望,而不是害怕唱低聲部。教師要讓學生找兩個聲部的不同和相同之處,或者讓學生找樂句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學會唱高聲部的基礎上自學,教師只要稍加點撥,相信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比如某次活動中某老師執(zhí)教的《蝸?!?,該老師就引導學生找出兩個聲部的不同,把難句單獨摘出來練習唱,只要把難句練好,其余學生自己也就搞定了。2.2輪唱入手
輪唱是合唱的一種特殊形式,單聲部歌曲由兩組人演唱,在第一組開始唱幾拍或幾小拍后,第二組加入唱同一旋律,稱為輪唱。它的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guī)則地相互模仿,也就是后面的聲部按一定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在唱二聲部的初期,可以讓學生多次體會輪唱的效果,讓他們感受音樂的魅力,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教師再找來二聲部曲目,這樣由易到難就順利多了。比如在教授《月亮鉤鉤》這首歌中就運用了輪唱的形式,一句“舅舅在前,我在后,我們怎樣用歌聲表現(xiàn)呢”自然地引出了輪唱,在輪唱的基礎上再找出兩個聲部的不同,再整合演唱,也就簡單多了。多種形式讓學生感受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只有讓學生充分聆聽了,欣賞了音樂,才能夠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單聲部歌曲是這樣,二聲部歌曲更是如此。教師應該充分把握音樂輔助設備、鋼琴、人聲之間的關系,把學生的聽覺充分調動起來,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讓他們體驗、感受。這樣多體驗多感受的方法,不用教師生硬地去教,學生就已經(jīng)在玩中、游戲中學會這二聲部了。具體可以分成以下幾種:教師和音樂配合演唱,教師唱第二聲部,音樂播放第一聲部在學唱主旋律之后,教師和著音樂加入第二聲部,讓學生覺得新鮮,原來音樂這樣豐富,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心里也就迫不及待地想學第二聲部了。2.3跟伴奏音樂唱
開始時學生可以先跟著合唱音樂,分別找到自己相應的聲部,并輕聲演唱。等到掌握后,可以跟著伴奏音樂分別進行配合唱。比如活動中的馮老師,就是在教唱的時候讓唱第一聲部的同學和第二聲部的音樂配合演唱,而讓唱第二聲部的同學和第一聲部的音樂配合演唱。除了用伴奏音樂進行交替外,教師還可借助鋼琴進行練習,效果也是一樣的。
3、后續(xù)階段:多方位聆聽多聲部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校園中感受著名的合唱曲目,感受音樂魅力校園是音樂傳播的主要空間,平時不僅要播放著名的國內外單聲部曲目,而且可以播放一些多聲部的歌曲,讓學生有不一樣的聽覺沖擊,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領悟能力。進行班級、校園二聲部演唱比賽學校應多借助“六一”、春節(jié)等孩子們喜歡的節(jié)日,讓他們向全校師生展示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果,讓他們有音樂學習后的成就感,增加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比賽活動可以是班級形式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學校還可以把優(yōu)秀的合唱隊員組建成校合唱隊,由專人負責,多參加多表演,還可把比賽成果錄制成視頻,向小演員及家長展示,這樣他們學習合唱的熱情將愈發(fā)高漲。
三、結語
通過各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從中感悟到二聲部合唱的各種魅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領悟能力。進行班級、校園二聲部演唱比賽學校應多借助國慶、春節(jié)等學生們喜歡的節(jié)日,讓他們向全校師生展示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成果,讓他們有音樂學習后的成就感,增加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比賽活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也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學校還可以把優(yōu)秀的合唱隊員組建成校合唱隊,由專人負責,多參加多表演,還可把比賽成果錄制成視頻,向家長們進行展示,這樣他們學習合唱的熱情將愈發(fā)高漲。參考文獻:
[1]蔡曉鷗.潤物細無聲—— —初探小學二聲部的教學,[J].新課程:小學經(jīng)驗交流,2012(9):75 [2] 黃希庭.心理學導論 [M ] 1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德庫爾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學原理(上下冊)[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1)[4]俊榮.淺議格式塔及四個原則對調式和聲學的啟發(fā)[J].天籟: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02 ,(1): 55-59.[5] 王安國.王安國教復調 [M].長沙: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2 1 [6] 羅小平(編譯).音樂心理學薈萃 [C] 北京: 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