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制取乙烯乙炔實驗演示教案
制取乙烯實驗演示教案
【提出理論】乙烯分子在結構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有一個碳碳雙鍵,其中一個鍵易斷裂,使得它的化學性質非?;顫姡瑢嶒灛F(xiàn)象非常清楚。下面,我們一起來通過實驗來驗證乙烯的化學性質。在驗證乙烯的化學性質之前我們應該先要制取乙烯氣體,有哪個同學能告訴老師,實驗室制取乙烯的方法。
【學生回答】實驗室制取乙烯氣體的方法是將無水乙醇和濃硫酸共熱至170℃,用排水法收集氣體。
【板書】2CH3CH2OHHSO
→
△
CH2=CH2↑+H2O 【演示實驗】
⑴按圖2將儀器裝置好,檢查氣密性。蒸餾燒瓶內加入10mL的無水乙醇,再用量筒量取30mL的濃硫酸沿燒杯壁緩慢加進蒸餾燒瓶內。加入幾粒沸石防止爆沸。
⑵用排水法收集一試管的乙烯氣體,用拇指堵住,觀察乙烯的顏色,聞氣味。⑶將導氣管先后通入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中,觀察溶液的變化。⑷將導氣管換成尖嘴導管,然后用火柴點燃乙烯氣體,觀察火焰?!緦嶒灛F(xiàn)象板書】(1)蒸餾燒瓶中溶液開始加熱后幾分鐘逐漸變黑。
(2)氣體通入溴水和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褪色。
(3)點燃氣體,火焰明亮,有少許濃煙?!菊砺?lián)系】
乙烯氣體的制取中濃硫酸起到催化劑和脫水劑的作用。
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具有還原性,可以將高錳酸鉀還原為錳酸鉀,與溴水反應為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乙烯中含碳量較大,火焰有少許濃煙。【結論板書】 乙烯的化學性質(1)氧化反應
① 燃燒—火焰明亮,伴有少量黑煙。
反應方程式:C2H4+3O2 =2CO2+2H2O ② 被KMnO4氧化
反應的實質: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具有強氧化性,能使乙烯被氧化(產物中有CO2)反應方程式:12KMnO4+18H2SO4+5C2H4==12MnSO4+6K2SO4+10CO2↑+28H20(2)加成反應
反應實質:C=C斷開一個,2個Br分別直接與2個價鍵不飽和的C結合。反應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第二篇:乙烯 烯烴 乙炔 炔烴教案
乙烯 烯烴 乙炔 炔烴
一、學情分析
乙烯是烯烴的代表物,教材內容特別強調從實驗、學生生活實際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回避類別性質的歸納。教材介紹了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目前生產乙烯的主要途徑是從石油中獲取,它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還介紹了乙烯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從乙烯用途的角度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根據(jù)物質結構的知識,緊緊圍繞結構—性質—用途的關系,使學生掌握一般有機知識學習方法,掌握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學生,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對有機物中的淀粉、油脂、化學燃料、蛋白質等就有一定的了解,上一節(jié)課已經(jīng)學習了烷烴的知識,為乙烯和不飽和烴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并掌握乙烯分子的組成、結構式和電子式、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了解烯烴、炔烴的物理性質的規(guī)律性變化。
3、掌握烯烴、炔烴的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乙炔的實驗室制法。
4、了解烯烴、炔烴的系統(tǒng)命名法?!具^程與方法】
注意不同類型脂肪烴的結構和性質的對比;善于運用形象生動的實物、模型、計算機課件等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學會方法、形成能力;要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厩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根據(jù)有機物的結果和性質,培養(yǎng)學習有機物的基本方法“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
烯烴、炔烴的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乙炔的實驗室制法。
四、教學難點 烯烴的順反異構
五、教學設計
一、乙烯
1、乙烯的結構特征
分子式C2H4 電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CH2=CH2
空間結構:平面型結構,6個原子在同一平面內,鍵角都約為120°。
2、物理性質
無色氣體,稍有氣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在標況下的密度與空氣接近(相對分子質量28)
3、化學性質
(1)、乙烯的氧化反應 ① 乙烯的燃燒:② 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檢驗乙烯)
(2)、乙烯的加成反應
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別的物質的反應。
① 與鹵素加成:CH2=CH2+Br2→CH2Br-CH2Br(使溴水褪色,可用于檢驗乙烯或除去乙烯)
② 與氫氣加成:
③ 與鹵化氫HX加成:(可用于制氯乙烷)
(火焰明亮,伴有黑煙)
④ 與水加成:(3)加聚反應:
(可用于工業(yè)上制酒精)(可用于制聚乙烯塑料)加聚反應是指不飽和單體通過加成反應互相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
4、乙烯的用途
水果催熟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重要的化工原料。
二、烯烴
1、不飽和烴:烴分子里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比烷烴分子中氫原子數(shù)少的烴。
2、烯烴:分子里含有碳碳雙鍵的不飽和鏈烴叫做烯烴。
通式:CnH2n(n≥2)例:
乙烯
丙烯
1-丁烯
2-丁烯
3、烯烴和炔烴的系統(tǒng)命名(與烷烴類似)(1)選主鏈,定某烯(炔):將含雙鍵或三鍵的最長碳鏈作為主鏈,稱為某烯或
某炔
(2)近雙
(三)鍵,定位號:從距離雙鍵或三鍵最近的一端開始給主鏈上的碳原子依次編號定位(3)標雙鍵(三鍵),合并算:用阿拉伯數(shù)字標明雙鍵或三鍵的位置,用二三等標明雙鍵跟三鍵的個數(shù)。
4、烯烴的物理性質
變化規(guī)律與烷烴相似。
5、化學性質(與乙烯相似)
(1)烯烴的加成反應:(要求學生練習)
1,2 一二溴丙烷
丙烷
(簡單介紹不對稱加稱規(guī)則)
(2)
(3)加聚反應:
2——鹵丙烷
聚丙烯
聚丁烯
(4)二烯烴的加成反應:(1,4一加成反應是主要的)
6、烯烴的順反異構
由于碳碳雙鍵不能旋轉(否則就意味著雙鍵的斷裂)而導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團在空間的排列方式不同所產生的異構現(xiàn)象,稱為順反異構。
順—2—丁烯
三、乙炔和炔烴
1、分子結構
分子式:C2H電子式:
反—2—丁烯
結構式:H—C≡C—H
結構簡式:CH≡CH
空間構型:直線型結構
2、乙炔的實驗室制法:(1)反應原理:(2)反應裝置:固液不加熱型。(似(3)收集:排水集氣法或向下排空氣法
問題:制CH≡CH時為什么用飽和食鹽水代替純水?
3、物理性質:純乙炔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4、化學性質
(1)加成反應:(分步加成)、、、等)
1,2—二溴乙烯
或
實驗現(xiàn)象:乙炔使溴水褪色。再例:
1,1,2,2—四溴乙烷
氯乙烯
2.氧化反應
(二)炔烴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鍵的不飽和鏈烴叫做炔烴。
如:CH≡C—CH
3丙炔
CH≡C—CH2—CH3
1—丁炔 通式:CnH2n-2(n≥2)
2、物理性質:遞變規(guī)律與烷烴、烯烴的相似。
3、化學性質(與乙炔相似):可發(fā)生氧化反應,即可以燃燒,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也能發(fā)生加成反應等。
四、脂肪烴的來源及其應用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教學要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加強知識前后的聯(lián)系,挖掘結構和性質的內在規(guī) 律,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以及橫向比較、根據(jù)事實歸納總結的能力。教材把三類結構不同的脂肪烴放在一起,不是簡單的重復代表物結構→性質→制法→用途→同系列物質的敘述方式,而是具有以舊帶新、比較歸納、螺旋上升的特點,并且三類烴的學習各有側重。首先,通過“思考與交流”的兩個表格復習烷烴和烯烴的部分物理性質(主要是沸點和相對密度),第二個“思考與交流”則從分類的角度讓學生復習烷烴和烯烴的化學反應(主要是取代、加成和加聚反應),再以“學與問”引導學生從分子結構特點、代表物和主要化學性質等方面對烷烴和烯烴進行比較,目的是鞏固必修2的相關知識,有意識地強調了結構與性質的關系以及比較、歸納方法在有機物類別學習中的重要性。其次,突出烯烴的順反異構現(xiàn)象,通過對比順、反-2-丁烯的熔點、沸點和相對密度,使學生了解順反異構體的化學性質相同,物理性質有差異,使學生對“結構決定性質”有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對于炔烴的介紹則比較全面,先是用類比遷移的方法引入炔烴的概念,然后提供代表物質乙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除雜)及性質實驗的有關現(xiàn)象及化學反應方程式,最后通過學與問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炔烴的結構特點,并與烯烴作對比。對于三類脂肪烴的來源及用途則通過原油的分餾及裂化的產品和用途讓學生自主閱讀、鞏固。建議:
1、教師設計好教學流程,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每一環(huán)節(jié)學習前應明確學習任務,點撥學習方法,學習任務結束時要有知識技能以及方法的小結。
2、結合球棍模型或計算機演示順反異構體的空間結構,增強教學的直觀效果。
3、乙炔的學習可以從結構出發(fā),圍繞“實驗證明乙炔的不飽和性”這一主題,對乙炔的實驗室制法、性質實驗進行整合教學。
第三篇:制取氧氣實驗教案
§2—3制取氧氣實驗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回顧制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
2)練習連接儀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
過程與方法:
1)根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條件,反應原理決定實驗裝置。氣體的性質決定氣體的收集方法和驗滿方法。
2)學習通過實驗進行科學探究方法
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查閱資料→實驗制定→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反思與評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活躍性
2)逐步認知用實驗驗證化學理論,從而進一步體會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氧氣的制取及實驗操作 2.氧氣在制取中的注意事項
三、教學方法
實驗操作:提出問題→實驗操作→分析總結→遷移創(chuàng)新
四、課時
1課時
五、課型
綜合課
六、教具
燒杯
導管
鐵架臺
鐵夾
棉花
酒精燈(火柴)
集氣瓶(毛玻璃片)水槽
七、教學過程
知識回顧 環(huán)節(jié)一: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主要在工業(yè)和實驗室兩個方面學習了制取氧氣的原理和方法,大家都還記得嗎?下面找同學說一說在工業(yè)上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氣?
學生: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教師:這種方法屬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學生:物理變化
教師:非常好,請坐。這位同學記得不錯。
(化學反應,列舉紅豆,黃豆,綠豆,黑豆—菜豆)
環(huán)節(jié)二: 教師:實驗使制取氧氣有三種方法,重點是這三種方法的文字表達式,請同學們拿出作業(yè)本,聽寫。
(學生邊寫邊巡視)
教師:同桌互相交換,用紅筆批改。強調幾個方面:丟生成物,寫錯條件,寫錯字,生成的符號。
教師:聽寫的效果不好,課下背誦不夠努力,把寫錯了的表達式每個寫三遍。
新授課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環(huán)節(jié)三:
教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如何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下面我們以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為例制取氧氣。
環(huán)節(jié)四:
板書:實驗目的:制取氧氣
教師:我們?yōu)槭裁醋鲞@個實驗,做這個實驗做什么就是目的。板書:實驗原理:高錳酸鉀受熱分解
教師:我們知道做實驗有什么用了,做試驗用的方法就是原理 教師:我們知道如何制取氧氣了,那又如何收集呢?小組討論 學生:1.根據(jù)密度
:ρ氧氣>ρ空氣 → 采用向上排空氣法
2.根據(jù)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采用排水法 板書: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板書:實驗用品:藥品,儀器
教師:根據(jù)原理我們選用了一套儀器,首先
我們一起認識基本儀器。
燒杯
試管(量筒)
導管(橡膠塞+橡膠管+玻璃管)
鐵架臺
鐵夾(試管夾)
棉花
酒精燈(火柴)
集氣瓶(毛玻璃片)(廣口瓶)水槽(水缸)高錳酸鉀
教師:我們一起切都準備好了,該具體操作了,大家一定要認真聽講
環(huán)節(jié)五:
板書:實驗步驟:
1.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教師:為什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有如何檢驗呢?
學生:防止漏氣
教師:回答的非常好,不知道的同學翻第一章。板書:2.裝:裝藥品
教師:高錳酸鉀為粉末狀固體,加入時應注意寫什么?
學生:一斜二送三直立
教師:為什么要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學生思考后:不知道
教師: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使集氣瓶內氧氣變紅 板書:3.定:固定儀器
教師:固定儀器時試管口應向下,防止冷凝水回流進入導管 板書:4.點:點然酒精燈
教師:能不能直接用酒精燈加熱呢?
學生:不能,受熱不均勻,易炸裂
教師:所以應該先均勻受熱后固定加熱。
教師:加熱時弄酒精燈的什么焰? 學生:外焰
板書:5.收:收集氣體
教師:我們收集氣體是能否一冒氣泡就立即收集? 學生:不能,里面有空氣 教師:非常好
教師:那什么時候進行收集? 學生:等一會(學生回答不準確)教師:等連續(xù)且均勻時
教師:什么時候就收集滿了呢? 學生:等沒有水的時候
教師:非常好,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根據(jù)氧氣的性質 學生:用帶火星的木條(回答不夠準確)
教師: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入集氣瓶口,若復燃則證明已收集滿,否則不滿。板書:6.離:撤離導管
7.熄:熄滅酒精燈
教師:正確的操作步驟是先撤離導管,后熄滅酒精燈,如果操作錯誤會有什么后果?
學生:試管溫度降低,壓強變小,水會倒吸,炸裂試管。
教師:回答非常好,不僅化學學習好,物理學習也不錯,真是理化不分家,所以要想學習好就要好好學習每一科,科科相連。
八、總結
教師:實驗步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簡單記憶為 查 裝 定 點 收 離 熄7個字
也可以記憶為茶 莊 定 點 收 利 息
板書:查 裝 定 點 收 離 熄
茶 莊 定 點 收 利 息
九、課堂練習
教師:這個實驗是以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為例制取氧氣,如果用過氧化氫需要那幾步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小組可以討論
學生:查 裝 定 收 離 5字步驟,因為過氧化氫分解不需要加熱,注意事項是過氧化氫是液體,安裝時豎直。
教師:學習的非常好,說明你們這節(jié)課都完全學會了。
十、下課作業(yè)
1.把黑板上的筆記認真抄寫一遍
2.練習冊1—10選擇題,11題實驗題
十一、板書
2—3制取氧氣實驗
一、實驗目的:
四、實驗步驟:
制取氧氣
(茶)1.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二、實驗原理:
(防止漏氣)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莊)2.裝:裝藥品
收集方法:
(加棉花: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1.根據(jù)密度 :ρ氧氣>ρ空氣 → 向上排空氣法(定)3.定:固定儀器 2.根據(jù)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 排水法
三、實驗用品
(點)4.點:點然酒精燈
1.實驗儀器
(先均勻受熱,后固定加熱)
2.實驗藥品
(收)5.收:收集氣體
(連續(xù)且均勻)
(利)6.離:撤離導管
(息)7.熄:熄滅酒精燈
}(防止倒吸)
第四篇:演示實驗感想
演示實驗感想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規(guī)律的學科, 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因此物理學理論與實踐永遠不能分離。在物理學理論的教學過程中, 演示實驗教學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理論來源于現(xiàn)象而不是純粹的邏輯推導。
同學們普遍認為大學物理抽象難懂、深奧復雜、枯燥乏味。物理演示實驗能夠將抽象、深奧的物理知識轉變?yōu)榫唧w、簡單的趣味內容, 使模糊、枯燥、復雜難懂的內容變得清晰、生動、津津有味。另外, 物理演示實驗能把我們在生產、生活中看到的和聽到的現(xiàn)象, 通過實驗手段再現(xiàn)出來。實物演示真實、直觀, 能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極大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主動性以及激發(fā)創(chuàng)造的潛能。
上兩周的物理演示實驗課上,可以說真的是讓我大看眼界,也讓我對物理世界有新的認識,原理物理的世界不是像我們平時在課堂上接觸的那樣,只有復雜的公式,繁瑣的定理,物理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物理的世界有美麗的光,有神奇的波,有威力的電磁,只要你用去接近它,用心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美。
在演示實驗室中,老師給我們講解并演示了二十多個實驗裝置。那些裝置的原理大多都很簡單,但是通過巧妙的設計讓我們對那些我們早就熟知的物理原理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理解。同時啟發(f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客觀地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去分析一個現(xiàn)象而不是憑自己的感覺去猜想,以此了解事物的本質。
我清楚地記得老師演示的一個實驗室把一個類似于自行車車輪的東西轉動后放在一個豎立的杠桿上,奇跡發(fā)生了,車輪沒有掉下來,而是在杠桿上轉動起來了。老師由此現(xiàn)象展開了解說,聯(lián)系到了上學期大學物理上的知識,剛體轉動的知識,因為車輪繞著杠桿的中心轉動,兩者之間的夾角沒改變,所以不會掉下來,由此不禁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兒時玩過的陀螺還有雜技團騎得獨輪車,原理其實和這個也差不多。另外還有一個演示的是一個錐體由低出自動往高處滾動的實驗,這個實驗的原理比較的簡單,因為這個物體的重心看似是往高處的滾動,其實它的重心是在降低的??此七`背的人們生活中的水往低處流的道理,其實不然,這句話更好的說明了眼見不一定為實的,恰恰是這個假象欺騙了我們眼鏡,讓我們誤以為物體真的可以有低處自己往高處走。還有一些裝置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那是因為它們的設計都比較巧妙。比如“看得見的聲波”和“角速度矢量合成演示儀”這兩個裝置,都是利用生理上的視覺暫留效應講一些原本比較抽象的現(xiàn)象可視化,讓我們更加直觀的觀察到一個原本不能直接觀察到的現(xiàn)象。雖然“看得見的聲波”這個裝置有缺陷,就是會讓聲波的縱波顯示成橫波。
還有好多實驗裝置我沒能一一贅述,通過這次演示實驗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一些原本不是那么直觀的現(xiàn)象原理,對物理和它在現(xiàn)實中的應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體會到,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現(xiàn)在的中國是一個急需創(chuàng)造性的中國。
第五篇:大學物理演示實驗
大學物理演示實驗
實驗報告
71110419 顧兆倫
2011.11 1.大型閃電盤(輝光盤)演示實驗
【實驗目的】:
觀察平板晶體中的高壓輝光放電現(xiàn)象。
【實驗儀器】:大型閃電盤演示儀
圖11 大型閃電盤演示儀
【實驗原理】:
閃電盤是在兩層玻璃盤中密封了涂有熒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 充有稀薄的惰性氣體(如氬氣等)??刂破髦杏幸粔K振蕩電路板,通過電源變換器,將12V低壓直流電轉變?yōu)楦邏焊哳l電壓加在電極上。
通電后,振蕩電路產生高頻電壓電場,由于稀薄氣體受到高頻電場的電離作用二產生紫外輻射,玻璃珠上的熒光材料受到紫外輻射激發(fā)出可見光,其顏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熒光材料決定。由于電極上電壓很高,故所發(fā)生的光是一些輻射狀的輝光,絢麗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實驗步驟】:
1.將閃電盤后控制器上的電位器調節(jié)到最??; 2.插上220V電源,打開開關;
3.調高電位器,觀察閃電盤上圖像變化,當電壓超過一定域值后,盤上出現(xiàn)閃光; 4.用手觸摸玻璃表面,觀察閃光隨手指移動變化;
5.緩慢調低電位器到閃光恰好消失,對閃電盤拍手或說話,觀察輝光歲聲音的變化?!咀⒁馐马棥浚?/p>
1.閃電盤為玻璃質地,注意輕拿輕放;
2.移動閃電盤時請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與盤面連接斷裂; 3.閃電盤不可懸空吊掛。
【實驗感想】:通過本實驗我們看到了小時候只能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面,在了解了它的原理之后,我對物理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知道物理不僅能夠做一些很高深的研究,還能將成果很好的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物理真的很強大,也很奇妙。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學好物理來更好的服務大眾。
2.偏振光干涉演示實驗
【實驗目的】:
學習偏振光干涉原理?!緦嶒瀮x器】:偏振光干涉演示儀
圖13 偏振光干涉演示儀
【實驗原理】:
偏振光干涉演示儀內的圖案分兩種:
(1)層數(shù)的薄膜疊制而成的蝴蝶、飛機、花朵等圖案(中心厚,四邊?。?,薄膜內部的殘余應力分布均勻。
(2)光彈性材料制成的三角板和曲線板,厚度相等,但內部存在著非均勻分布的殘余應力。
白光光源發(fā)出的光透過第一個偏振片后變成線偏振光。
線偏振光通過這些模型后產生應力雙折射,分成有一定相差且振動方向相互垂直的兩束光。這兩束光通過最外層的偏振片后成為相干光,發(fā)生偏振光干涉。
對于蝴蝶、飛機、花朵等模型,由于應力均勻,雙折射產生的光程差由厚度決定,各種波長的光干涉后的強度均隨厚度而變化,故干涉后呈現(xiàn)于層數(shù)分布對應的色彩圖案。
對于三角板和曲線板,由于厚度均勻,雙折射產生的光程差主要與殘余應力分布有光,各波長的光干涉后的強度隨應力分布而變,則干涉后呈現(xiàn)與應力分布對應的不規(guī)則彩色條紋。條紋密集的地方是殘余應力比較集中的地方。
U形尺的干涉條紋類似于三角板和曲線板,區(qū)別在于這里的應力不是殘余應力,而是實時動態(tài)應力,所以條紋的色彩和疏密是隨外力的大小而變化的。利用偏振光的干涉,可以考察透明元件是否收到應力已經(jīng)應力的分布情況。
轉動外層偏振片,即改變兩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夾角,也會影響各種波長的光干涉后的強度,使圖案顏色發(fā)生變化。
【實驗步驟】:
1.輕地從儀器上方抽出儀器內的兩種圖案,看到它們都是由無色透明的材料制成,原樣放回;
2.打開光源,這時立即觀察到視場中各種圖案偏振光干涉的彩色條紋; 3.旋轉面板上的旋鈕,觀察干涉條紋的色彩也隨之變化;
4.把透明U形尺從窗口放進,觀察不到異常,用力握U形尺的開口處,立即看到在尺上出現(xiàn)彩色條紋,且疏密不等;改變握力,條紋的色彩和疏密分布也發(fā)生變化。
【注意事項】:
取玻璃片也小心輕放,注意安全?!緦嶒灨邢搿浚和ㄟ^物理下冊的學習,我們光的干涉以及偏振光有了理論上的認識,這次演示實驗我們對其產生的現(xiàn)象有了感官上的認識。理論結合實際,用理論解釋實際現(xiàn)象,用實際現(xiàn)象探索新的理論觀念,這是物理之路更加長久、更加平坦的必要條件。
3.聲波可見
【實驗目的】:
借助視覺暫留演示聲波; 【實驗儀器】:聲波可見演示儀
圖6 聲波可見演示儀
【實驗原理】:
不同長度,不同張力的弦振動后形成的駐波基頻、協(xié)頻各不相同,即合成波形各不相同。本裝置產生的是橫波,可借助滾輪中黑白相間的條紋和人眼的視覺暫留作用將其顯示出來。
【實驗步驟】:
1.將整個裝置豎直放穩(wěn),用手轉動滾輪;
2.依次撥動四根琴弦,可觀察到不同長度,不同張力的弦線上出現(xiàn)不同基頻與協(xié)頻的駐波; 3.重復轉動滾輪,撥動琴弦,觀察弦上的波形。【注意事項】:
1.滾輪轉速不必太高。
2.撥動琴弦切勿用力過猛。
【實驗感想】:以前對聲波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想像層面,當看到立體存在的聲波后感覺非常奇特,本實驗很好的利用了視覺暫留原理,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物理研究對象。實驗對物理原理的應用實在是妙不可言。
通過這次演示實驗的參觀,我們對物理這門奇妙的學科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對物理理論上模糊的地方通過對實際現(xiàn)象的觀察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希望以后能多一點實驗內容,更大的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更好的推動物理學科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