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級信息技術(shù)上冊 第十四課 我為熊貓“療傷”教案 華中師大版
第十四課 我為熊貓“療傷”
一、教學內(nèi)容及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畫圖程序中放大鏡工具、取色工具的認識及運用。教學活動是圍繞著學生給一只受傷的大熊貓“治傷”而展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隱含在給大熊貓“治傷”的這一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探索的動機,讓學生在給大熊貓“治療”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去尋找“藥方”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該年齡段的學生對電腦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在講授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通過前面的學習掌握了打開文件的方法以及鉛筆、用顏色填充等工具的使用,為掌握用放大鏡、取色等工具修補圖畫打下了基礎。該年齡段的學生還具有很強的探索精神,在教學時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的探索和實踐,讓他們在探索和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目標
1.能利用放大鏡、鉛筆等工具修補圖形上的小缺口。2.能利用畫圖中的取色工具吸取圖畫上的顏色。3.培養(yǎng)同學們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讓同學們認識到保護珍稀動物的重要性,滲透環(huán)保意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放大鏡、取色工具的使用。
難點:靈活地運用放大鏡工具、取色工具修改圖畫。
五、教學準備:畫圖軟件、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課外收集信息)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guān)珍稀動物受傷害的事例,填寫好《珍稀動物受傷害案例表》,了解珍稀動物受傷害的情況。(表格見附件)
2.學生制定保護珍稀動物的方案。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游锱笥?,你們想知道它們都是誰嗎? 播放課件:一段動物世界的視頻。
師:你們喜歡這些動物嗎?這些動物都是珍稀動物,是我們的朋友,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這些動物的數(shù)量在急劇減少,珍稀動物受傷害的案件也在頻繁發(fā)生。你們在課前都收集到了哪些珍稀動物受到傷害的信息?
學生介紹課前收集到的有關(guān)珍稀動物受傷害的信息。
師:同學們面對這么多珍稀動物受到傷害的案例,我們應該為保護有限的珍稀動物做些什么呢? 學生談如何去保護珍稀動物。
師:同學們,你們的方案真不錯,老師希望你們能把這些好的方案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現(xiàn)在在我們的電腦里就有一只受傷的大熊貓,需要大家的幫助。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它,為它“療傷”嗎?(愿意)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珍稀動物的重要性,培養(yǎng)他們愛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師:請同學們打開存放在“我的文檔”中的名為“受傷的大熊貓.BMP”的文件,調(diào)出這只熊貓。學生打開文件,迫切的想看到“受傷的大熊貓”。
師:多可受的大熊貓!可惜它的身體受傷了,請同學們仔細地為大熊貓“診斷”一下,看看它身體的哪些部位受傷了?
學生通過“診斷”發(fā)現(xiàn)熊貓左邊的耳朵、眼睛、手和腳沒有涂顏色。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三)主動探索 師:同學們你們診斷的真仔細,看來這只大熊貓還真是病得不輕,它全身上下都是傷,同學們快救救它吧。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大熊貓的病因,下面我們就來針對它的病因“對癥下藥”。針對它左邊的耳朵、眼睛、手和腳沒有顏色這個病,你們準備怎樣給它醫(yī)治?
學生回答:用顏色填充工具給這些受傷的部位涂上顏色。
師:你們的想法很不錯,下面就請你們試著給大熊貓“治療”吧,看你們的“藥方”是否能治好它的病。
學生操作,教師巡回的看學生的操作情況。師:在治療的過程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嗎? 學生在操作中可能會遇到以下的困難: 1.給大熊貓涂顏色時,顏色從身體里流了出來 2.找不到和右耳相同的顏色。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引導學生分析,顏色從身體里流出來是因為有缺口的原故)師:要想給大熊貓涂上顏色,看來必須先解決缺口的問題。
師:有缺口這個病應該怎樣治呢?學生很快想到要把缺口補起來。師:用什么工具來補缺口呢?學生想到了用鉛筆和刷子來補缺口。師:如果缺口很小怎樣觀察“傷口”?
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或從老師提供的信息卡中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然后再操作。學生操作時教師巡視,然后請完成情況好的同學到前面來演示并講解。
師:在修補缺口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的同學?
學生說出自己在操作時遇到的困難。學生之間相互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老師再幫助解決。師:缺口堵上了,下面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為熊貓涂顏色了??墒俏覀冇龅降牡诙€困難是找不到和右邊相同的顏色。
師:怎么辦呢?我們怎樣才能獲得和右邊相同的顏色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或從信息卡中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師:你們找到了解決困難的方法嗎?
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演示,邊演示邊介紹:這里要用到“取色”工具,將取色工具指向熊貓的右耳,單擊左鍵,右耳的顏色就成為當前的繪圖色。再使用顏色填充工具就可以使另一只耳朵得到一樣的顏色。
師:請同學們用取色工具讓熊貓左右兩邊的顏色一樣。學生操作,完成“治療”。(四)知識鞏固
師:同學們,你們把大熊貓的傷治好了嗎? 師:你們真能干這么快就把大熊貓的傷治好了。瞧!大熊貓現(xiàn)在多高興呀!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電腦里還有一些受傷的小動物,它們也想得到大家的幫助,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師: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種小動物給它“治傷”。學生十分高興,很樂意為這些小動物“治傷”。
(五)自由創(chuàng)作
當學生給小動物治好了傷以后,鼓勵學生用所學的繪畫知識為這些小動物們設計一個美麗的家園,比一比看誰的作品更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學生自由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六)作品展示 互評
在評價學生作品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自己說出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自己先來評價,然后學生交流評價。教師給予適度的表揚和鼓勵。
(七)課堂小結(jié)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學生談收獲,然后師小結(jié)。師:在這節(jié)課里,我們不僅學會了放大鏡工具和取色工具的使用,而且還了解了如何去保護動物。老師希望課后你們能用所學的繪畫工具畫出更多更美的圖畫,同時也希望你們從小樹立起保護動物的意識,人人爭做愛護動物和保護動物的小衛(wèi)士。
第二篇:《我為熊貓“療傷”》教學案例(一等獎)
《我為熊貓“療傷”》教學案例(一等獎)
教學案例基本信息
設計者 陳華輝 單位 湖北省建始縣實驗小學 案例名稱 《我為熊貓“療傷”》 適應范圍(標明年級和模塊)三年級 課 時 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及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畫圖程序中放大鏡工具、取色工具的認識及運用。教學活動是圍繞著學生給一只受傷的大熊貓“治傷”而展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隱含在給大熊貓“治傷”的這一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探索的動機,讓學生在給大熊貓“治療”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去尋找“藥方”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該年齡段的學生對電腦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在講授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通過前面的學習掌握了打開文件的方法以及鉛筆、用顏色填充等工具的使用,為掌握用放大鏡、取色等工具修補圖畫打下了基礎。該年齡段的學生還具有很強的探索精神,在教學時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的探索和實踐,讓他們在探索和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目標
1、能利用放大鏡、鉛筆等工具修補圖形上的小缺口。
2、能利用畫圖中的取色工具吸取圖畫上的顏色。
3、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珍稀動物的重要性,滲透環(huán)保意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放大鏡、取色工具的使用。
難點:靈活地運用放大鏡工具、取色工具修改圖畫。
五、教學準備:畫圖軟件、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課外收集信息)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guān)珍稀動物受傷害的事例,填寫好《珍稀動物受傷害案例表》,了解珍稀動物受傷害的情況。(表格見附件)
2、學生制定保護珍稀動物的方案。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游锱笥?,你們想知道它們都是誰嗎? 播放課件:一段動物世界的視頻。
師:你們喜歡這些動物嗎?這些動物都是珍稀動物,是我們的朋友,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這些動物的數(shù)量在急劇減少,珍稀動物受傷害的案件也在頻繁發(fā)生。你們在課前都收集到了哪些珍稀動物受到傷害的信息? 學生介紹課前收集到的有關(guān)珍稀動物受傷害的信息。
師:同學們面對這么多珍稀動物受到傷害的案例,我們應該為保護有限的珍稀動物做些什么呢? 學生談如何去保護珍稀動物。
師:同學們,你們的方案真不錯,老師希望你們能把這些好的方案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現(xiàn)在在我們的電腦里就有一只受傷的大熊貓,需要大家的幫助。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它,為它“療傷”嗎?(愿意)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珍稀動物的重要性,培養(yǎng)他們愛護珍稀動物的意識。師:請同學們打開存放在“我的文檔”中的名為“受傷的大熊貓.BMP”的文件,調(diào)出這只熊貓。學生打開文件,迫切的想看到“受傷的大熊貓”。
師:多可受的大熊貓!可惜它的身體受傷了,請同學們仔細地為大熊貓“診斷”一下,看看它身體的哪些部位受傷了?
學生通過“診斷”發(fā)現(xiàn)熊貓左邊的耳朵、眼睛、手和腳沒有涂顏色。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二)主動探索
師:同學們你們診斷的真仔細,看來這只大熊貓還真是病得不輕,它全身上下都是傷,同學們快救救它吧。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大熊貓的病因,下面我們就來針對它的病因“對癥下藥”。針對它左邊的耳朵、眼睛、手和腳沒有顏色這個病,你們準備怎樣給它醫(yī)治? 學生回答:用顏色填充工具給這些受傷的部位涂上顏色。
師:你們的想法很不錯,下面就請你們試著給大熊貓“治療”吧,看你們的“藥方”是否能治好它的病。學生操作,教師巡回的看學生的操作情況。師:在治療的過程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嗎?
學生在操作中可能會遇到以下的困難:
1、給大熊貓涂顏色時,顏色從身體里流了出來
2、找不到和右耳相同的顏色。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引導學生分析,顏色從身體里流出來是因為有缺口的原故)師:要想給大熊貓涂上顏色,看來必須先解決缺口的問題。師:有缺口這個病應該怎樣治呢?學生很快想到要把缺口補起來。師:用什么工具來補缺口呢?學生想到了用鉛筆和刷子來補缺口。師:如果缺口很小怎樣觀察“傷口”?
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或從老師提供的信息卡中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然后再操作。學生操作時教師巡視,然后請完成情況好的同學到前面來演示并講解。師:在修補缺口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的同學?
學生說出自己在操作時遇到的困難。學生之間相互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老師再幫助解決。
師:缺口堵上了,下面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為熊貓涂顏色了。可是我們遇到的第二個困難是找不到和右邊相同的顏色。
師:怎么辦呢?我們怎樣才能獲得和右邊相同的顏色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或從信息卡中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師:你們找到了解決困難的方法嗎?
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演示,邊演示邊介紹:這里要用到“取色”工具,將取色工具指向熊貓的右耳,單擊左鍵,右耳的顏色就成為當前的繪圖色。再使用顏色填充工具就可以使另一只耳朵得到一樣的顏色。師:請同學們用取色工具讓熊貓左右兩邊的顏色一樣。學生操作,完成“治療”。
(三)知識鞏固
師:同學們,你們把大熊貓的傷治好了嗎? 師:你們真能干這么快就把大熊貓的傷治好了。瞧!大熊貓現(xiàn)在多高興呀!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電腦里還有一些受傷的小動物,它們也想得到大家的幫助,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師: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種小動物給它“治傷”。學生十分高興,很樂意為這些小動物“治傷”。
(四)自由創(chuàng)作
當學生給小動物治好了傷以后,鼓勵學生用所學的繪畫知識為這些小動物們設計一個美麗的家園,比一比看誰的作品更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自由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展示`互評
在評價學生作品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自己說出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自己先來評價,然后學生交流評價。教師給予適度的表揚和鼓勵。
(六)課堂小結(jié)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學生談收獲,然后師小結(jié)。師:在這節(jié)課里,我們不僅學會了放大鏡工具和取色工具的使用,而且還了解了如何去保護動物。老師希望課后你們能用所學的繪畫工具畫出更多更美的圖畫,同時也希望你們從小樹立起保護動物的意識,人人爭做愛護動物和保護動物的小衛(wèi)士。
第三篇:三年級上冊美術(shù)第十四課《假如我變小》教案
《假如我變小》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能夠理解大小的對比關(guān)系,并能夠利用對比關(guān)系表現(xiàn)出有情趣的畫面。
2、能夠較好地組織畫面和配置畫面色彩。
過程方法:課采用欣賞動畫片,觀賞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用討論式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通過語言表達自己豐富的幻想世界,在討論交流的過程里相互啟發(fā)思路,分享想象帶來的樂趣,多元性評價,使學生在交流與繪畫過程中體驗愉快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 愿意從多個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體會生活的樂趣。教學過程設計
預設教學路徑 預設學生活動 備擇方案
一、課前游戲
師:(微笑著說)大家好!又到了我們快樂的美術(shù)課時間,今天繼續(xù)我們的課前小游戲,反命令,不過今天老師要加深難度,如果我說右手摸左肩你就要左手摸右肩。我命令你們執(zhí)行。
二、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切入課題)教師給大家講解自己非凡的經(jīng)歷。昨天老師到天空里轉(zhuǎn)了一圈,和白云做伴,跟小鳥一起飛翔,后來我又在水上行走,卻沉不下去,正玩的高興,忽然從水里跳出一只大怪物,你們猜是什么?
師:我也沒看清,就大叫一聲坐了起來,睜眼一看,原來是一場夢。雖然是個夢,但老師真希望有翅膀愿去哪兒就去哪兒!你們有沒有幻想過或希望自己有什么特殊的本領,變成超人之類的想法?
師:大家是否想過自己變小(大)以后發(fā)生的事呢?現(xiàn)實生活中不能實現(xiàn)的,就讓畫筆來幫你實現(xiàn)這個夢想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想象畫練習《假如我變小》。
三、欣賞動畫片(激發(fā)興趣)師:同學們,誰看到過或聽過這方面的影片和故事? 師:你們想看動畫片嗎?(想)(教師播放動畫片段《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學生觀看,邊看邊露出諒訝的表情并不時發(fā)出大叫聲,很是興奮)
四、討論設想(引導探究欲望,相互啟發(fā)思路)師:(看完后)假如你變小(大)了,你希望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同桌或小組之間相互說一說,一會兒用簡短的兩三句話表達出來。
五、欣賞作品(拓寬學生思維,豐富視野,找出特征)師:大家的想法真棒!老師希望一會你們的愿望能實現(xiàn)。同學們想不想看看別人的想法?他們是用電腦制作的,也有漫畫作品和年畫。
(教師播放課件關(guān)于變小(大)的招貼圖片及作品并找?guī)赘庇写硇缘囊龑W生分析是如何發(fā)現(xiàn)人物變小(大)?有什么共同特征?學生發(fā)現(xiàn)并得出結(jié)論,每副作品里都有一個參照物,來襯托人物的“大”或“小”。)
六、分析范作(為后面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
七、學生創(chuàng)作,自由選擇表現(xiàn)手法和形式。教師輔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可以合作,可以單獨制作。
八、展示評價(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評述能力)
九、總結(jié)延伸
教師展示作品,師生共同分析,討論作品的立意、畫面構(gòu)圖及色彩的運用,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補充,教師從旁啟發(fā)學生思考,你所表現(xiàn)的畫面的主題物是什么?用什么來做參照物……學生對如何創(chuàng)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學生先評述自己的作品,然后進行他評,主要看作品里是否選擇了適當?shù)膮⒄瘴镞M行表現(xiàn),作品表現(xiàn)內(nèi)容是否完整,富有情趣性。
第四篇:(華中師大版)四年級信息技術(shù)上冊教案 廢品回收站
廢品回收站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讓學生熟悉回收站的基本用途,掌握刪除、還原文件和文件夾的操作方法。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協(xié)作動手能力。情感目標:
讓學生自我展示,體驗成功,在不斷的練習中激發(fā)求欲,在不斷的探索中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認識回收站的基本用途;
教學難點:
掌握刪除、還原文件和文件夾的操作方法。
教學準備:
演示型課件《廢品回收站》和練習型課件《丟垃圾》
教學過程:
(一)介紹回收站的小知識--時間2分鐘--以課件形式--老師活動 導入:同學們,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垃圾箱、垃圾桶是什么樣的,它們有什么用途呢?提問導入,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觀察后,討論:為什么有這么多不同的垃圾箱?師答:垃圾分類,環(huán)保利用。(與自然學科、社會學科整合)1.回收站的圖標是什么樣的,我們不要的文件和文件夾都可以放在這里。2.查看回收站在哪里,初步掌握打開回收站的方法
3.回收站的用途與功能——在Windows下,當一個文件被刪除時并沒有真正刪去,而是被放在回收站中,表示該文件被暫時“刪除”。如果需要將該文件恢復,可以從回收站還原過來。回收站是暫時存放被刪除文件的地方。
(二)介紹回收站的拖動操作、刪除操作和還原操作--時間5分鐘--老師演示講解、學生觀察。教師出示課件,介紹幾種不同的操作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拖動操作--將不需要的文件和文件夾放進回收站 2.刪除操作--會用多種方法刪除文件或文件夾 3.還原操作--能從回收站中撿回文件或文件夾
(三)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時間18分鐘--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協(xié)作探究。出示練習型課件《丟垃圾》,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怎么拖動垃圾、刪除垃圾和拾回垃圾。1.老師小結(jié),引導學生運用知識練習三種操作,在游戲中學會基本操作技能。2.發(fā)揮小組作用(每組一個任務)a.拖動操作的多種方法
b.刪除操作的多種方法 c.還原操作的多種方法 3.學生演示(每組一個代表在教師機上演示三種操作)(四)總結(jié)學生演示內(nèi)容并補充講解--時間3分鐘--采用演示歸納法 a、歸納法,尤其要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并得出結(jié)論 b、同一盤符左鍵拖曳是移動,不同盤符左鍵拖曳是復制(讓學生學會觀察)拖曳到回收站就是刪除了。
d、文件、文件夾刪除、還原、徹底刪除的講解(采用形象的比喻方法)(五)布置課堂任務--時間10分鐘--小組長檢查--老師個別指導
小游戲:勇士闖關(guān)(通過同學自評—小組互評—全班同學一起評的方式評出“最佳小勇士”)小實踐練習題自主探究學習,小組間相互交流合作,教師根據(jù)結(jié)果予以獎勵。教師巡回指導,(一是幫助學生解決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二是通過表揚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坐姿。)(六)總結(jié)與思考--時間2分鐘--師生交流、課后實踐
A、師生交流總結(jié)操作要領:兩個回收站圖標各代表什么意義?徹底刪除文件和文件夾的方法你真的會操作了嗎?
B、每位同學回家之后,根據(jù)今天學習內(nèi)容,把自己家里的電腦文件整理一下。c、以上的幾種操作有更簡便的操作方法嗎?它們的快捷方式是怎樣的、如何操作?
第五篇:(華中師大版)三年級信息技術(shù)上冊教案 第10課 我讓小屋更漂亮 1
第十課 我讓小屋更漂亮
教學目標:
(一)探索目標:學習直線、涂色工具的使用,學會使用前景、背景色。
(二)發(fā)展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鼠標的操作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探索。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畫圖程序中直線工具和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注意理解前景和背景、圖形封閉 教學方法:演示、講解
教具準備:課件、教師機、學生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用配樂動畫出示:“彩色小屋”線框圖、涂色動畫。你們也想畫出來嗎?那就趕快跟著小博士一起來學畫“彩色小屋”吧!
二、教學新課:
1、請學生在紙上畫好草圖。
2、學用直線工具。
試一試:師展示不同粗細的直線,請學生用不同工具畫。師生評價后引入直線工具。
練一練:請學生反復仿畫師展示的直線。并填寫書中圖示中的三個框。畫一畫:請同學們用直線工具畫出書中的“房子”圖案。
3、學用填充工具
試一試:師展示一面小旗子,請學生用不同工具涂色。師生評價后引入涂色工具。請同學用鼠標左、右鍵在顏料盒中試著變變色,再把小旗涂色。
練一練:請學生把發(fā)現(xiàn)填入書中示意圖的四個方框中。畫一畫:請把你們的小房子變成“彩色小屋”吧!
4、小博士信息港
讀一讀:請對自己的畫還不滿意的小朋友看看書中的“小博士信息港”,并繼續(xù)修改。
練一練:請同學們把今天學的內(nèi)容填到書中的表格中。
三、課堂小結(jié)
四、板書設計:
我讓小屋更漂亮
一、紙上畫草圖
二、直線工具的使用
三、涂色工具的使用
四、小博士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