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級上語文教學實錄-4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蘇教版【小學學科網】
xiaoxue.xuekeedu.com
六年級上語文教學實錄-4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蘇教版
師: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在中國文壇上占據(jù)重要地位的偉大詩人(課件出示:杜甫畫像),誰知道他是誰?(生紛紛舉手)
師:都知道,一起說。生(齊):杜甫。
師:這是杜甫的畫像。他就是我國偉大的詩人杜甫。(板書:杜甫)
師:杜甫的一生寫了許多的詩,流傳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詩宛如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xiàn)實生活。因此,他的詩風格深沉,旋律悲壯。但有一首詩例外,那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齊讀課題。
生(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師:誰知道這首詩題目的意思。用自己的話簡單說。生:聽說王朝的軍隊收復河南河北地區(qū) 師:河南河北的什么? 生:河南河北的消息。
師:誰能把詩題目的意思再說一遍,加上誰聽到什么完整地說一說。
生:杜甫聽到唐朝的軍隊收復河南河北。師:收到河南河北的(生齊:消息)師:我們來認識一下河南河北。(課件)
師:這是福建,我們在這兒。這是河北省,這是河南省,河南就
xiaoxue.xuekeedu.com
是杜甫的
生(齊):家鄉(xiāng)。師:家鄉(xiāng)。很好。
師:杜甫是在什么地方聽到這個勝利的消息的? 生:四川。
師:杜甫為什么會在四川聽到這個消息呢?在它的背后有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誰知道,那是什么事件?
生:安史之亂。
師:安史之亂爆發(fā)于河北省,叛軍一路南下,攻陷了洛陽。洛陽四面數(shù)百里州縣皆成廢墟,出現(xiàn)了千里人煙斷絕的慘景。無數(shù)受苦受難的百姓背井離鄉(xiāng),逃離了家園。杜甫隨著逃難的人群離開了他的故鄉(xiāng),一路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四川。八年以后,他在四川的劍外聽到了官軍收復失地的勝利喜訊。你說,詩人這時心情怎樣?
生:詩人的心情非常高興和喜悅。師: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再讀課題。生(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師:同學們,打開書,把這首詩讀兩遍。老師的要求是:第一遍,找出詩中的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把課文讀通了。第二遍,借助注解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可以小聲交流。還有不理解的,請做上記號,等下提出來。讓我們拿起筆來,一邊讀,一邊想。開始。
(生自由小聲讀,做批注。師巡視,指導。)
xiaoxue.xuekeedu.com
師:誰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生讀詩,到第二句。)
師:等一下。你知道“涕淚”是什么意思,你理解了嗎? 生:因欣喜而淚下。
師:所有的涕淚都因為欣喜而淚下嗎? 生:涕淚指眼淚。
師:是啊。古人不說眼淚。涕淚就是眼淚。請繼續(xù)讀。(生讀完整首詩)
師:你讀得非常的通順。同學們,剛才讀詩的過程你有問題嗎?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嗎?大膽提出來,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生:巴峽和巫峽位居哪里?
師:好的。我們來看一下。(課件)你能從課件上找到巴峽和巫峽嗎?
生:能。
師:它們在長江的支流上。這就是著名的長江三峽,也稱為疊嶂三峽。還有問題嗎?
生:“卻看妻子愁何在”是什么意思? 師:“卻看妻子愁何在”是什么意思?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回去看看妻子兒女,他們的愁容變沒有了。師:你把那個字理解為回去? 生:卻。
師:詩人在他的家中聽到勝利的消息?!皡s看”是回頭看,再看
xiaoxue.xuekeedu.com
看的意思。還有問題嗎?
生:“漫卷詩書喜欲狂”是什么意思? 師: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意思是胡亂卷起詩書,高興得就要發(fā)狂。
師:漫卷詩書就是胡亂卷起詩書,喜欲狂的意思就是高興得要發(fā)狂。理解得很好。還有問題嗎?
生:“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是什么意思?
生:“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的意思是美妙的春光做伴,正好回到我的家鄉(xiāng)。
師:還有問題嗎?沒有了。讀了這首詩,你體會到詩歌描寫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呢?
生:我理解到詩人十分愉快十分喜悅的心情。生:還有作者強烈的愛國心。
師:你能體會到詩人強烈的愛國心,你很了不起。這首詩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讓我們一邊品讀,一邊感悟,一起體會詩人那激動不已的心情。誰來把詩的一二兩句讀給大家聽。聽的同學有一項任務,請你邊聽邊想,詩人聽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樣?
生讀詩的一二兩句,很小聲。師:把聲音放出來。生大聲讀。
師:詩人聽到了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樣? 生:詩人聽到唐朝的軍隊收復薊北。
xiaoxue.xuekeedu.com
師:詩人聽到唐朝的軍隊收復薊北的什么? 生:詩人聽到唐朝的軍隊收復薊北的消息。師:他的心情怎樣? 生:詩人的心情十分高興。師:詩人十分高興,高興得 生:涕淚滿衣裳。
師:詩人高興得哭了,淚流滿面,淚灑衣裳。詩人的淚是怎樣的淚呢?詩人僅僅因為高興才哭的嗎?讓我們看看八年戰(zhàn)亂詩人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吧。(課件)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zh?n)?!驹娢慕忉尅?/p>
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戰(zhàn)火連綿,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痛苦中我的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誰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生讀詩,把杜甫讀成杜p“)
xiaoxue.xuekeedu.com
師:等一下,詩人是名字不叫杜p“,應該讀 生:杜甫。師:再來。生(齊):杜甫。師:繼續(xù)讀。生讀《春望》
師:戰(zhàn)亂開始,詩人背景離鄉(xiāng),逃離了家園。他在逃難的路上,曾被叛軍抓獲,被囚禁在長安,長達七年之久,深受戰(zhàn)爭之苦,這首詩是他被禁長安時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請你借助詩文的解釋,好好讀讀,好好想想,詩人的淚是怎樣的淚?
生1:詩人的淚是痛苦的淚。
師: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痛苦的淚。生2:是悲傷怨恨的淚。
師: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悲傷怨恨的淚。生3:是思念親人的淚。
師: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相思的淚。生4:是懷念家鄉(xiāng)的淚。生5:想到國家還沒有統(tǒng)一。
師:想到國家還沒有統(tǒng)一,那是國破家亡的淚。
師:八年里,詩人流的淚可多了,經歷的苦難可多了。那是苦難詩人的苦難人生。(板書:苦難)
八年的漂泊,兩千多個日子的顛沛流離,在勝利的喜訊中成為過
xiaoxue.xuekeedu.com
去。詩人“初聞涕淚滿衣裳”的淚又是怎樣的淚啊?
生:那是百感交集的淚。
師:那是百感交集的淚,那淚中有喜悅,更有悲傷。生2:詩人的淚是感動的淚。
師:詩人的淚是感動的淚,是激動不已的淚。
師:詩人的淚中有悲有喜,那是詩人悲喜交集的淚。(板書:悲喜交集)
師:哪位同學能讀出詩人那百感交集,激動不已的感情。生1讀。
師:那是詩人感動的淚。生2讀。
師:讓我們一起感受詩人那百感交集,激動不已的心情,讀。生齊讀。
師:哭過之后,詩人看到什么?誰來讀詩的三四兩句。指名讀。
師:詩人看到了什么?
生:詩人看到妻子兒女的臉上也是笑容滿面,根本就沒有憂愁,而且也高興得快要發(fā)狂。
師:患難與共的妻子兒女,歷經苦難的一家人就要團聚了,詩人的心情怎樣呢?
生:詩人十分高興。
師:漫卷詩書喜欲狂的詩人曾經是一位“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
xiaoxue.xuekeedu.com
神”愛書如命的人。此時,他會怎樣的漫卷詩書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詩人杜甫的身邊,說看看他是怎樣的漫卷詩書喜欲狂吧。
(生努力想象,但顯得有點兒難。)師:古時候的書是怎樣的? 生:長長的。
師:詩人平時讀完書總是小心翼翼地卷起來。此時,他會怎樣地漫卷詩書呢?
生1:他胡亂地卷起書,迫不及待地想回家。生2:他胡亂地隨手一丟,就把書丟到行李箱去了。
師:那時候,他的心情實在是欣喜若狂啊!詩人顧不上他的那些寶貝書籍了。
那是一個欣喜若狂的詩人?。。ò鍟盒老踩艨瘢煟赫l能把這兩句詩讀一讀?(生讀詩,語氣平淡)
師:詩人是那樣的激動不已,欣喜若狂?。≌l來讀出詩人激動不已,欣喜若狂的心情?
生讀。
師:讓我們一起和詩人欣喜若狂一回吧!讀。生齊讀。師:漫卷詩書——
師生(飽含激情):喜欲狂!
xiaoxue.xuekeedu.com
師:哭過之后,詩人還做了什么呢?誰來讀詩的五六兩句? 生讀。
師 :怎樣是放歌縱酒呀?(板書:放歌縱酒)你見過別人放歌縱酒了嗎?
生:放歌是放聲歌唱的意思,縱酒是盡情喝酒的意思。師:詩人的一生活了五十八歲,當時的詩人已經是一個四十八歲的人了。戰(zhàn)亂的生活,歷經磨難的生活讓四十八歲的他成了一個白發(fā)蒼蒼的暮年老人。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者在大白天里又是放聲歌唱,又是縱情喝酒,那是因為他聽到什么?
生:那是因為他聽到官軍收復薊北的消息。師:那是因為他看到什么? 生:他看到妻子兒女沒有了愁容。師:在陽春三月里,詩人就要干嘛呢? 生:詩人就要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了。
師:在陽春三月里,在回鄉(xiāng)的路上,詩人會看到怎樣的美景呢? 生:詩人會看到春天的景物。師:春天的景物是什么樣的? 生1:到處花紅柳綠。生2:到處生機勃勃。生3:到處百花盛開。生4:到處鳥語花香。生5:還有蝴蝶紛飛。
xiaoxue.xuekeedu.com
師:那是一路的美景和詩人做伴。還有誰和詩人做伴? 生:美麗的春景。
師:除了春景,還有誰和詩人做伴? 生1:還有帶著勝利的消息。生2:還有他的妻子兒女。師:就他們一家人嗎?還有誰? 生3:還有無數(shù)叛亂后回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
師:還有無數(shù)的父老鄉(xiāng)親。他們都要在明媚的春光里重歸故里,讓我們和他們一起放歌吧。把書捧起來,一起讀詩的五六兩句。
(生齊讀)
師:詩人在縱情歌唱,讓我們放聲讀。(生齊讀)
師:詩人不醉不休。讓我們再讀。(師生齊讀)
師:還鄉(xiāng)的路是那么近嗎?讓我們看看,在歌聲和美酒中,詩人的心飛到了哪兒。誰來讀師的最后兩句。大聲讀,把聲音放出來。
(生讀詩)
師:你能從課件上看出詩人回鄉(xiāng)的路要經過怎樣的一條路程嗎?(課件)
生:能。巴峽、巫峽、襄陽、洛陽。
師:詩人從劍外起程,在巴峽下船,穿過疊嶂巫峽,順長江而下,經過襄陽到洛陽。這回鄉(xiāng)的路是山一程,xiaoxue.xuekeedu.com
生(齊):水一程。師:那是千里 生(齊):迢迢。
師:可是,故鄉(xiāng)在召喚著詩人啊。你看,(課件)這是綠樹掩映的關林寺,這是先人留下的文化遺產龍門石窟,這是留下詩人無數(shù)足跡的白馬寺,還有享譽全國的洛陽牡丹在風中綻放。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呢?
生1:我體會到詩人迫不及待的心情。師:迫不及待要回鄉(xiāng)的心情。
生2:我還體會到詩人十分興奮和激動。生3:我還體會到詩人欣喜若狂的心情。生4:我還體會到詩人非常思念家鄉(xiāng)。
師:此時,詩人已是迫不及待地要還鄉(xiāng)了。那是詩人的一顆似箭歸心啊。(板書:歸心似箭)
師:杜甫的好朋友李白曾有一句詩和這句有異曲同工之妙。誰知道那句詩是什么?
生沉默。
師:《早發(fā)白帝城》后面兩句。記起來了嗎? 生: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師:那是詩人怎樣的心情? 生:那是迫不及待的心情。
師:在漫漫旅途中,詩人把千里迢迢回鄉(xiāng)的路想象成眨眼即到。
xiaoxue.xuekeedu.com
你能從詩句中找出相關的詞句體會詩人的心情嗎?誰把詩句讀一讀。
生讀。
師:在詩句中,你能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呢? 生:我能體會到詩人高興不已,激動的心情。
師:那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輕松愉快的心情啊。同學們,捧起書,我們一起讀詩人那輕松愉快的似箭歸心吧。
生:齊讀。
師:詩人的心飛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陽。風餐露宿算什么,千里迢迢算什么。故鄉(xiāng)在心里,美景在眼前。讓我們再讀這兩句詩。
生齊讀。
師:同學們,這是一個杜甫,這是一個詩人,這是一顆心。誰能把這首詩完整地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讀詩。
師:那是詩人一顆跳動的心。請你展開豐富的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以前,來到杜甫的身邊,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杜甫呢?
生閉眼想象。
師:此時,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杜甫? 生1:我看到一個高興得快要發(fā)狂的杜甫。
師:那是一個欣喜若狂的杜甫。你還看到一個怎樣的杜甫? 生2:我看到了一個縱情高歌,縱情飲酒的杜甫。生3:我看到一個像小孩子一樣高興得蹦蹦跳跳的杜甫。
xiaoxue.xuekeedu.com
師:那師一個欣喜若狂的杜甫啊!生4:我看到了一個白發(fā)蒼蒼的杜甫。
生5:我看到一個歸心似箭,迫不及待還鄉(xiāng)的杜甫。生6:我還看到一個放聲歌唱的杜甫。
師:勝利的喜訊帶給詩人的那種激動不已的心情啊,實在難以用語言來描述。同學們,詩人是那樣的喜悅。這份喜悅是詩人一個人的嗎?你還看到哪些人和杜甫一樣欣喜若狂,激動不已。
生1:我看到了杜甫的妻子和他的孩子。
生2:我還看到和杜甫一樣背景離鄉(xiāng)來到薊北逃難的父老鄉(xiāng)親。師:來到薊北逃難嗎?來到哪兒? 生:來到薊北逃難的鄉(xiāng)親。師:來到哪兒?
生:來到劍外逃難的父老鄉(xiāng)親。
師:逃到異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百姓啊,也跟杜甫一樣欣喜若狂,放歌縱酒。那是杜甫的心聲,那是無數(shù)人們群眾的心聲。詩人總是用他的心來體察民情,詩人總是用他的歌來描寫人民的心聲。(板書:人民)這是人民詩人杜甫的人民情結。詩人心中的激情噴薄而出,寫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詩。(師配樂深情誦讀)
師:同學們,讓我們和詩人一起放聲歌唱吧。拿起書,來。(師生在音樂中深情誦讀。)
師: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啊,他們在放聲歌唱,在縱情喝酒。讓我們和他們一起歡呼慶祝吧!
xiaoxue.xuekeedu.com
生:師生深情誦讀。
師:詩人杜甫用他的詩記錄了一生中激動人心的難忘時刻,噴薄而出,寫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詩,成為千古絕唱。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激動人心的時刻。比如:(課件)香港回歸了,還有
生:澳門回歸了。師:還有 生:伸奧成功了。師:還有 生:神六上天了。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有這樣激動人心的時刻?;厝ヒ院?,請搜索你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片斷,憑借杜甫的這首詩改一改。希望能吟出一兩句或一首小詩來,相信你會成為杜甫的知音,杰出的詩人。
師:杜甫回到故鄉(xiāng)以后,是否過上了安寧幸福的生活呢?是否過上了他日夜期盼的美好時光呢?回去以后,搜索杜甫的詩讀一讀,好好體會,杜甫為什么被稱成為苦難的詩人,人民的詩人。
下課。
第二篇:4、《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說課稿
4、《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說課稿
一、說教材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朝大詩人杜甫的作品,這是杜甫生平的第一快詩。這首詩既是學生學習古文化的好教材,又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這首詩顯著的特點是通俗易懂,沒有華麗的詞藻,難懂的典故。針對以上教材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涕、洛”,理解詩句、了解內容。
2、了解詩的寫作背景,體會詩中抒發(fā)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3、會背誦這首詩。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
二、說教法
設計學生讀書、自學、質疑、教師釋疑的環(huán)節(jié),教學以“讀”為本,讓學生多讀,反復品味。(這一教法的設計意圖是培養(yǎng)學生自能讀書的習慣。)
三、說學法
回憶學習古詩的一些學習方法和學習古詩應掌握的一些知識。(意在激活學生的記憶信息為古詩的自學提供思路)并鼓勵他們采取適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突出教給學生一些方法,(例如:弄懂詩句的意思,串詞成句,串句成篇。讓學生在反復的讀的訓練中學會體會詩的感情。)就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學了。
四、說教學程序
1、解詩題、知詩人,了解時代背景。
(1)首先從檢查學生的預習導入,問學生誰了解杜甫?誰知道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找學生說。不過課上還是要強調一下詩人、寫作背景
介紹詩人:杜甫,唐代大詩人,他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篇,他的詩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發(fā)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稱為“詩史”,他個人享有“詩圣”之稱。家鄉(xiāng)是洛陽。(這里有必要讓學生回憶“朝代歌”,“夏商周,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以此讓學生對詩所反映朝代有所感知。對朝代有個時間概念,同時也為語文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與營養(yǎng)。)
時代背景;當時安史之亂的叛軍頭目史朝義兵敗自殺,河南河北失地相繼被收復,詩人聽到這一喜訊后寫下了這首詩。因為長達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讓詩人流落四川的劍外,無時無刻不盼望早日結束戰(zhàn)亂,結束背井離鄉(xiāng)之苦,回洛陽安居。
(2)進而解詩題,題目:《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聞”,聽說;“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收”,收復。題目的意思是聽到唐王朝的軍隊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以上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幫助學生弄懂作者聽到這個消息后會如此喜欲狂的原因,為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作下了一個很好鋪墊。)
2、抓字眼,明詩意。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通過查讀,完成教學任務,重點指導個別字的讀音。(2)再讀古詩,弄不懂的地方作下記號(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用筆圈點批注的自能讀書的習慣。)這里針對學生的質疑重點明確兩個問題:
A:詩中表示地點的有六個詞語:劍外、薊北、八峽、巫峽、襄陽、洛陽。表示地區(qū)的有兩個詞語:河南、河北。學生對這些地名沒有空間概念。利用地圖直觀地向學生介紹它們的地理位置,(介紹時我指著地圖這樣說:安史之亂時,叛軍占領了這里:河南、河北。而詩人也由老家洛陽流落到四川的劍外。當唐王朝軍隊平定叛亂,相繼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傳到四川的劍外時,詩人是欣喜若狂,心中早已計劃好回鄉(xiāng)的路線,那就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如此介紹學生便有了空間的概念,明了了這幾個表示地名詞語之間的關系了。有助于對詩文的深入理解。)
B:古今異義的詞:妻子:古義是妻子和孩子。今義是男子的配偶。青春:古義是明媚的春光。今義是青年時期。
(這里的設計意圖是:一為學生自學古詩掃清了障礙,為“放手”讓學生自學作了鋪墊。二為學習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3)理解詩的句意及全詩的詩意
4句詩掃清文字、詞語的障礙之后,引導學生串詞成句,說句意,串句成篇,說詩意。(這里的設計只是對詩的意境的初步體驗,猶如蜻蜓點水。要使頭腦中對詩的意境體驗更具體、更豐富,真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要悟詩情。)
3、想意境,悟詩情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的問題是:詩中哪個詞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情?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這種心情?從中可以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為了順利解題,我設計了讓學生邊聽配樂范讀,便展開想象,走近作者,完成問題)
4、誦詩句,品詩味
“好詩不厭百回讀”,為了使學生讀出味來,讀出感受來,我分為三點進行教學:①嘗試讀,讓學生自己標上停頓、重音記號,有感情地朗讀;②示范讀,準確地標出停頓、重音帶讀,要求學生讀出喜悅心情來;③反復練讀,采取個別讀,小組讀,男女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進行,最后熟讀成誦,達到詩中情,作者情,學生情三情和諧的共鳴,受到感情的熏陶。
5、擴展延伸。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習這首古詩后,可提問:你還學過杜甫的哪些詩?如課內我們學過的《絕句》,《江畔獨步尋花》,課外可向學生推薦讀杜甫的名詩,如《望岳》、《春望》、《恨別》等,從課內到課外延伸,增加學習的積累,拓展學習的范圍。
6、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喜欲狂愛國情感
7、隨想:
我覺得用海洋來形容語文知識是最恰當不過的,所以語文的學習不應該是為了學語文而學習。語文知識的攝取應是多角度、夠深度、多層面、全方位的。
第三篇:六年級下語文教學實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人教版(2014秋)【小學學科網】(推薦)
xiaoxue.xuekeedu.com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課堂實錄
師:[板書“杜甫”]請問杜甫是誰? 生:杜甫是古代詩人。生:杜甫是唐朝的大詩人。師:你對大詩人杜甫了解多少? 生:人們把杜甫稱作詩圣。生:成都有座杜甫草堂。生:我們學過他的《絕句》。師:大家一起背背。
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師:還知道些什么?
生:杜甫字子美,人稱杜工部。生: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生:他是河南鞏縣人。
生:杜甫曾經為蓬溪縣客館寫了一篇《唐興縣客館記》。師: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我是從《川中名勝赤城山》這本書中看到的。師:我得學習學習。這本書能借我嗎? 生:行。下午我就帶來。
師:杜甫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與李白齊名,二人并稱“李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板書課題]“聞”是什么意思? 生:“聞”的意思是聽。師:誰聽?
生:詩人杜甫聽。師:他聽到什么?
生:他聽到“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消息。師:官軍指什么? 生:“官軍”指國家的軍隊。師:“國家”準確嗎? 生:“官軍”指朝廷的軍隊。
師:[在“河南河北”下畫線]什么意思? 生:指河南省和河北省。
師:是嗎?[生沉默]這里的“河”特指黃河—— 生:“河南”指黃河的南邊,“河北”指黃河的北邊。師:[在“收”字下畫三角符號]怎么理解? 生:朝廷的軍隊收復了黃河南北兩岸的地方。師:題目的意思應該是——
生:詩人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黃河兩岸的消息。師:把消息換個詞語。
生:詩人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黃河兩岸的喜訊。師:對。唐朝曾經爆發(fā)過“安史之亂”,安祿山和史思明叛亂,占領了黃河兩岸的廣大地區(qū),詩人杜甫的故鄉(xiāng)也淪陷了。國家四分五裂,詩人有家不能歸。當他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失地之后,興奮不已,寫下了這首詩。學古詩,首先要讀準字音[板書“讀準字音”]同桌的兩人
xiaoxue.xuekeedu.com
一組互相檢查,聽聽對方把哪些字讀錯了。生:[互相檢查] 師:現(xiàn)在,請聽老師讀。比較一下,看看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哪些讀錯的字音? 生:我把“即”讀成了“ji”。生:我把“還”讀成了“ hai ”。師:為什么要讀“ huan ”?
生:詩中的“還鄉(xiāng)”是回到家鄉(xiāng)的意思,所以要讀“ huan ”。師:你的理解完全正確。還有嗎?
生:我把“妻子”的“子”讀成了輕聲。生:老師,為什么要讀“ zi ”? 師: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生:讀輕聲時,專門指丈夫的老婆。師:讀三聲呢? 生:“妻子”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讀讀,注意,一定要讀準字音。[生齊讀全詩]顯然,同學們剛才的朗讀還不夠味,什么原因呢?因為我們還不完全理解詩句意思。學習古詩,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還得理解詩句[板書“理解詩句”]這是重要的步驟。詩中有六個地名,找出來,說說他們所在的省份。[生默讀思考] 生:劍外是四川省的代稱。
師:[隨學生的回答借助幻燈片(杜甫計劃中的返鄉(xiāng)示意圖)揭示詩中涉及到的地名。] 生:薊北指河北省的北部。生:襄陽在河北,洛陽在河南。
生:巫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在重慶市。
生:巴峽是長江上的一段山峽,在四川省境內。
師:這些地名有什么聯(lián)系呢?杜甫將從哪里出發(fā),經哪些地方,最終目的地在哪里?我們來看看詩中有沒有答案。
生:杜甫當時正在梓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四川省三臺縣。我估計他從這里出發(fā),[教師在幻燈片中借助箭頭符號演示杜甫返鄉(xiāng)的路線圖]可能到重慶乘船,穿過巴峽和巫峽,到了襄陽后,北上回到洛陽。
師:請大家看著大屏幕,一起背背詩的后兩句。生: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師:還存在哪些問題?
生:老師,請問“漫卷”是什么意思? 師:問得好。想想看,詩人在卷什么? 生:卷詩書。
師:唐代一般沒有裝訂成冊的書籍,文字大多寫在紙卷上,所以收拾的時候要卷起?!奥怼笨赡苁窃鯓泳?? 生:慢慢地卷。
生:這里的“漫”不是快慢的慢。生:我覺得應該是漫不經心地卷。師:理由呢?
生:詩人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故鄉(xiāng)的喜訊,非常高興,收拾書籍的時候就可能漫不經心。生:我不贊成這種說法。我覺得詩人決不會漫不經心,應該是胡亂地收拾書籍。
xiaoxue.xuekeedu.com
師:為什么?
生:喜訊傳來,詩人太高興了,巴不得馬上就出發(fā),所以收拾書籍時一定顧不了那么多,很隨便。
生:杜甫是大詩人,他一定很愛惜書籍,不會胡亂地收拾。
生:雖然他很愛惜書籍,但是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已經到了“喜欲狂”的程度,所以才會胡亂地收拾書籍。
師:有道理。再沒有不懂的字詞嗎?那好,大家分組說說詩句的意思。
生:[小組交流后抽生說]朝廷的軍隊收復了黃河兩岸的失地!當我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喜訊后,高興得眼淚灑滿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們,他們也沒有一絲憂傷,趕緊胡亂地卷起詩書,我高興得簡直快發(fā)狂了!在這晴朗的好天氣里,放聲歌唱,暢飲美酒,讓美好的春光伴我回到故鄉(xiāng)去。我乘上船兒,過巴峽,穿巫峽,襄陽一過,就一直奔向洛陽。
師:看來,你們基本上理解了詩的意思。讓我們再來讀讀全詩吧。[生齊讀后]這次的朗讀比上次有進步,但還不夠味,有點生硬的感覺,因為你們還沒有完全讀懂詩人的感情。讀古詩,一定要體會和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感情。[板書“體會情感”]你認為詩人寫這首詩時是一種什么心情?
生:詩人一定心情舒暢。
生:詩人十分興奮。[板書“興奮”] 師:哪個詞語直接點明了這種心情? 生:喜欲狂。
師:[板書“喜欲狂”]怎么理解? 生:杜甫高興得簡直快要發(fā)狂了。
生:詩人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又唱又跳。
師:你還從哪些詞語體會到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 生:我從“漫卷詩書”也體會到了詩人的喜悅。師:對。我們剛才也研究了這一點。
生:從“白日放歌須縱酒”可以看出,詩人以縱情歌唱、暢飲美酒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
生:我從最后兩句體會到了詩人的心情。師:這兩句中的哪些詞語用得好? 生:“即”、“穿”、“便”、“下”用得特別好。因為這幾個詞語在詩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可以看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師:我們學過的詩中也有這樣的詩句,比如—— 生: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師:背背。
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師:的確,此時此刻,詩人高興得流淚,高興得發(fā)狂,高興得手舞足蹈。他之所以這么高興,是因為——
生:朝廷的軍隊收復了被叛軍占領的地方。師:哪一句詩直接點明了高興的原因? 生:劍外忽傳收薊北。
師:[板書“收薊北”]“收薊北”的消息是什么時候知道的? 生:剛剛知道。師:怎么看出來的?
xiaoxue.xuekeedu.com
生:“忽”字說明消息來得很突然。
師:忽然間得知故鄉(xiāng)已經收復了,為什么就這么高興? 生:流亡的日子終于結束了,能不高興嗎? 生:詩人為終于可以回家而高興。生:因為國家統(tǒng)一而高興。
師:你們理解得很深刻。由此可見,詩人不僅僅是寫自己的歡快心情,他還想表達—— 生: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之情。
師:[板書“愛國思鄉(xiāng)”]如果帶著和詩人一樣的心情、一樣的感情去朗讀,效果肯定大不一樣。想讀嗎? 生:想![齊讀] 師:你們讀得真棒!不過,我擔心有人濫竽充數(shù),所以想聽聽你們單獨讀。[抽二人讀] 因為讀準了字音,讀懂了詩句,讀懂了詩人的感情,所以和前兩次朗讀相比,又上了一層樓。讀了杜甫的這首詩,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香港和澳門的歷史。
生:我想到了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
師: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的時候,你們還小,老師的感受很深。在香港回歸之前,我特意寫下了一首詩《心聲》。想聽嗎?[生鼓掌]那好,我就讀給大家聽聽。也許它能幫助你進一步理解杜甫的這首詩。[師朗誦《心聲》(見個人主頁)]杜甫的詩寫的是1200多年前的事情,可是我們今天依然有這種情感。為什么?因為我們同是炎黃子孫,愛國的主題是永恒的,也是神圣的。讓我們再次齊聲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生齊背]
第四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實錄(xiexiebang推薦)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實錄
師:[板書“杜甫”]請問杜甫是誰?
生:杜甫是古代詩人。
生:杜甫是唐朝的大詩人。
師:你對大詩人杜甫了解多少?
生:人們把杜甫稱作詩圣。
生:成都有座杜甫草堂。
生:我們學過他的《絕句》。
師:大家一起背背。
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師:還知道些什么?
生:杜甫字子美,人稱杜工部。
生: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
生:他是河南鞏縣人。
生:杜甫曾經為蓬溪縣客館寫了一篇《唐興縣客館記》。
師: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我是從《川中名勝赤城山》這本書中看到的。
師:我得學習學習。這本書能借我嗎?
生:行。下午我就帶來。
師:杜甫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與李白齊名,二人并稱“李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板書課題]“聞”是什么意思?
生:“聞”的意思是聽。
師:誰聽?
生:詩人杜甫聽。
師:他聽到什么?
生:他聽到“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消息。
師:官軍指什么?
生:“官軍”指國家的軍隊。
師:“國家”準確嗎?
生:“官軍”指朝廷的軍隊。
師:[在“河南河北”下畫線]什么意思?
生:指河南省和河北省。
師:是嗎?[生沉默]這里的“河”特指黃河——
生:“河南”指黃河的南邊,“河北”指黃河的北邊。
師:[在“收”字下畫三角符號]怎么理解?
生:朝廷的軍隊收復了黃河南北兩岸的地方。
師:題目的意思應該是——
生:詩人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黃河兩岸的消息。
師:把消息換個詞語。
生:詩人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黃河兩岸的喜訊。
師:對。唐朝曾經爆發(fā)過“安史之亂”,安祿山和史思明叛亂,占領了黃河兩岸的廣大地區(qū),詩人杜甫的故鄉(xiāng)也淪陷了。國家四分五裂,詩人有家不能歸。當他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失地之后,興奮不已,寫下了這首詩。學古詩,首先要讀準字音[板書“讀準字音”]同桌的兩人一組互相檢查,聽聽對方把哪些字讀錯了。
生:[互相檢查]
師:現(xiàn)在,請聽老師讀。比較一下,看看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哪些讀錯的字音?
生:我把“即”讀成了“ji”。
生:我把“還”讀成了“hai ”。
師:為什么要讀“huan ”?
生:詩中的“還鄉(xiāng)”是回到家鄉(xiāng)的意思,所以要讀“huan ”。
師:你的理解完全正確。還有嗎?
生:我把“妻子”的“子”讀成了輕聲。
生:老師,為什么要讀“zi ”?
師: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生:讀輕聲時,專門指丈夫的老婆。
師:讀三聲呢?
生:“妻子”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讀讀,注意,一定要讀準字音。[生齊讀全詩]顯然,同學們剛才的朗讀還不夠味,什么原因呢?因為我們還不完全理解詩句意思。學習古詩,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還得理解詩句[板書“理解詩句”]這是重要的步驟。詩中有六個地名,找出來,說說他們所在的省份。[生默讀思考]
生:劍外是四川省的代稱。
師:[隨學生的回答借助幻燈片(杜甫計劃中的返鄉(xiāng)示意圖)揭示詩中涉及到的地名。]
生:薊北指河北省的北部。
生:襄陽在河北,洛陽在河南。
生:巫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在重慶市。
生:巴峽是長江上的一段山峽,在四川省境內。
師:這些地名有什么聯(lián)系呢?杜甫將從哪里出發(fā),經哪些地方,最終目的地在哪里?我們來看看詩中有沒有答案。
生:杜甫當時正在梓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四川省三臺縣。我估計他從這里出發(fā),[教師在幻燈片中借助箭頭符號演示杜甫返鄉(xiāng)的路線圖]可能到重慶乘船,穿過巴峽和巫峽,到了襄陽后,北上回到洛陽。
師:請大家看著大屏幕,一起背背詩的后兩句。
生: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還存在哪些問題?
生:老師,請問“漫卷”是什么意思?
師:問得好。想想看,詩人在卷什么?
生:卷詩書。
師:唐代一般沒有裝訂成冊的書籍,文字大多寫在紙卷上,所以收拾的時候要卷起?!奥怼笨赡苁窃鯓泳??
生:慢慢地卷。
生:這里的“漫”不是快慢的慢。
生:我覺得應該是漫不經心地卷。
師:理由呢?
生:詩人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故鄉(xiāng)的喜訊,非常高興,收拾書籍的時候就可能漫不經心。
生:我不贊成這種說法。我覺得詩人決不會漫不經心,應該是胡亂地收拾書籍。
師:為什么?
生:喜訊傳來,詩人太高興了,巴不得馬上就出發(fā),所以收拾書籍時一定顧不了那么多,很隨便。
生:杜甫是大詩人,他一定很愛惜書籍,不會胡亂地收拾。
生:雖然他很愛惜書籍,但是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已經到了“喜欲狂”的程度,所以才會胡亂地收拾書籍。
師:有道理。再沒有不懂的字詞嗎?那好,大家分組說說詩句的意思。
生:[小組交流后抽生說]朝廷的軍隊收復了黃河兩岸的失地!當我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喜訊后,高興得眼淚灑滿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們,他們也沒有一絲憂傷,趕緊胡亂地卷起詩書,我高興得簡直快發(fā)狂了!在這晴朗的好天氣里,放聲歌唱,暢飲美酒,讓美好的春光伴我回到故鄉(xiāng)去。我乘上船兒,過巴峽,穿巫峽,襄陽一過,就一直奔向洛陽。
師:看來,你們基本上理解了詩的意思。讓我們再來讀讀全詩吧。[生齊讀后]這次的朗讀比上次有進步,但還不夠味,有點生硬的感覺,因為你們還沒有完全讀懂詩人的感情。讀古詩,一定要體會和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感情。[板書“體會情感”]你認為詩人寫這首詩時是一種什么心情?(語文課堂網004km.cn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聞官軍)本文轉載
生:詩人一定心情舒暢。
生:詩人十分興奮。[板書“興奮”]
師:哪個詞語直接點明了這種心情?
生:喜欲狂。
師:[板書“喜欲狂”]怎么理解?
生:杜甫高興得簡直快要發(fā)狂了。
生:詩人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又唱又跳。
師:你還從哪些詞語體會到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
生:我從“漫卷詩書”也體會到了詩人的喜悅。
師:對。我們剛才也研究了這一點。
生:從“白日放歌須縱酒”可以看出,詩人以縱情歌唱、暢飲美酒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
生:我從最后兩句體會到了詩人的心情。
師:這兩句中的哪些詞語用得好?
生:“即”、“穿”、“便”、“下”用得特別好。因為這幾個詞語在詩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可以看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師:我們學過的詩中也有這樣的詩句,比如——
生: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
師:背背。
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師:的確,此時此刻,詩人高興得流淚,高興得發(fā)狂,高興得手舞足蹈。他之所以這么高興,是因為——
生:朝廷的軍隊收復了被叛軍占領的地方。
師:哪一句詩直接點明了高興的原因?
生:劍外忽傳收薊北。
師:[板書“收薊北”]“收薊北”的消息是什么時候知道的?
生:剛剛知道。
師:怎么看出來的?
生:“忽”字說明消息來得很突然。
師:忽然間得知故鄉(xiāng)已經收復了,為什么就這么高興?
生:流亡的日子終于結束了,能不高興嗎?
生:詩人為終于可以回家而高興。
生:因為國家統(tǒng)一而高興。
師:你們理解得很深刻。由此可見,詩人不僅僅是寫自己的歡快心情,他還想表達——
生: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之情。
師:[板書“愛國思鄉(xiāng)”]如果帶著和詩人一樣的心情、一樣的感情去朗讀,效果肯定大不一樣。想讀嗎?
生:想![齊讀]
師:你們讀得真棒!不過,我擔心有人濫竽充數(shù),所以想聽聽你們單獨讀。[抽二人讀] 因為讀準了字音,讀懂了詩句,讀懂了詩人的感情,所以和前兩次朗讀相比,又上了一層樓。讀了杜甫的這首詩,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香港和澳門的歷史。
生:我想到了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
師: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的時候,你們還小,老師的感受很深。在香港回歸之前,我特意寫下了一首詩《心聲》。想聽嗎?[生鼓掌]那好,我就讀給大家聽聽。也許它能幫助你進一步理解杜甫的這首詩。[師朗誦《心聲》]杜甫的詩寫的是1200多年前的事情,可是我們今天依然有這種情感。為什么?因為我們同是炎黃子孫,愛國的主題是永恒的,也是神圣的。讓我們再次齊聲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生齊背]
第五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教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古詩,讀出詩歌韻味,理解詩歌的意思。
2、在品詞析句中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
3、感受詩人內心的喜悅,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領學生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感受詩人聞訊的喜悅。
難點:引領學生抓住關鍵詞進行品詞析句,從而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收集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背景音樂等,并制作成課件。學生準備:收集并了解杜甫及安史之亂的相關信息,并進行課前預習。教學過程:
一、對話詩人,知背景,解詩題。
1、(出示杜甫畫像)知道這位大詩人是誰嗎?誰來說說你對大詩人杜甫的了解?
2、老師收集了一些杜甫的資料,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杜甫資料)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 別號少陵,今河南省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李杜”。他詩藝精湛,被奉為“詩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真實的記錄了當時的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稱為“詩史”,對后世影響很大。
3、杜甫生活在一個怎樣的動蕩社會呢?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資料。(課件出示介紹時代背景)公元755年,唐朝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讓原本繁華安定的國家岌岌可危,國家四分五裂, 杜甫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戰(zhàn)爭持續(xù)了八年,在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有家不能歸。他親眼看到了叛軍的燒殺搶掠,看到了路有餓死骨的種種慘像。(影視停)
忽然,傳來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喜訊。一下子沖破了杜甫憂郁以久的情感閘門,噴涌出他生平第一首快詩——(生讀題)
4、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杜甫這篇獨具風格的佳作——官軍收河南河北》。(課件出示詩題)【板書詩題]】齊讀詩題一遍。
(1)同學們,誰來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 重點點撥:這里的“河”特指黃河,“河南”指黃河的南邊,“河北”指黃河的北邊。河南河北指的是黃河兩岸。題目的意思應該是——詩人聽到朝廷的軍隊收復了黃河兩岸的消息。
(2)同學們,這可是個好消息呀,讓我們大聲地把勝利的喜訊告訴所有前來聽課的老師吧!(齊讀詩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特別正音涕、子、裳、還、即。(1)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的詩中。(課件出示整首詩)請同學們先自己好好讀讀這首詩,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讀詩句通,尤其要注意紅色字體的字。然后再和同桌一起讀一讀,看看哪幾個字的讀音要注意,等一會兒請你來給大家一個提醒。
(2)檢查朗讀
A、誰來讀一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看字音是否讀準確了(指名朗讀)。你覺得哪幾個字的讀音要注意。
①“即”應讀“jí”;“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中的“還”是個多音字,應讀“huán ”; “漫卷詩書喜欲狂?!敝小奥怼睉xjuǎn不讀juàn。
②“衣裳”中的“裳”讀cháng。(課件出示)古人上為衣,下為裳(cháng),③卻看妻子(zǐ)愁何在,”中“妻子”的“子”應讀三聲?,F(xiàn)在生活中妻子(qī zi)指老婆。古詩中的妻子(qīzǐ)你猜是什么意思呢?(課件出示)
B、誰再來讀讀?(個別生讀)(真不錯,字正腔圓)
2、師生共同讀出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
(1)同學們,讀詩只是讀正確讀通順是遠遠不夠的,咱們還得讀出重音,讀出詩的節(jié)奏來,這是一首七言律詩,一般在停頓的時候有什么規(guī)律?(兩個字兩個字一個字再兩個字,而且第四個字后面的停頓時間要更長一些。)有些字還要讀出重音,我們應該知道音樂里有強拍由弱拍,在我國古代詩與歌是不分家的,詩就是歌,歌也是詩,這里的重音好比音樂里的強拍。(出示節(jié)奏線、重音符號)請同學們再練一練,讀出他的節(jié)奏來。
(2)誰再來讀一讀?多好呀,字正腔圓,有板有眼,抑揚頓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讀出詩歌的抑揚頓挫。(生齊讀)
三、小組合作,自學古詩,理解詩意。
同學們,這首詩我們讀準了字音,也讀出了節(jié)奏,但還要盡可能讀出詩歌的味道,也就是要有韻味。要想讀出古詩特有的韻味,你們有什么好辦法?(我們要明白古詩的意思。)
1、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習古詩,理解詩意一般有哪些方法?(課件出示:①結合注釋,串詞意成句意,串句意成詩意②聯(lián)系上下文③結合時代背景④查閱工具書⑤借助已有知識經驗⑥反復誦讀品味)
2、讓我們小組合作,借助一些學習方法,試著理解詩的意思。(生討論)
3、誰來說說你明白哪句詩的大意?(小組派代表匯報)重點點撥:這里劍外在哪兒?薊北又在哪兒?(出示地圖)(劍外在劍門關外,四川一帶,也就是當時杜甫所在地。薊北指河北省的北部,也就是當時安史叛軍的根據(jù)地。)
4、誰還想挑戰(zhàn)自己,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生說)
5、你理解到位,語言清晰,真不簡單。同學們請帶著你們對古詩的理解一起讀讀。(齊讀)
四、細讀品味,想意境,悟詩情
1、詩讀到這里。你從詩中感受到詩人寫這首詩時是一種什么心情呢?詩中哪個詞語最能表達詩人當時的心情?【板書:喜欲狂】
2、“喜欲狂” 是什么意思?你遇到過喜欲狂的事嗎?那時你有怎樣的言行舉止?
過渡:詩人又是怎樣表現(xiàn)自己的“喜欲狂”的, 我們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詩人“喜欲狂”的心情?讓我們再靜靜地讀讀這首詩,拿起筆來,畫出讓你感受到詩人“喜欲狂”心情的詩句,抓住關鍵詞想象當時的畫面,細細地品一品,可以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體會,然后和同學交流交流。(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1)“涕”出的淚,讓狂喜傾瀉而下。品析:“初聞涕淚滿衣裳” ①這是一種怎樣的淚水呀?高興得哭了這叫——喜極而泣。
②請你想象一下詩人他的眼里,他的臉上是什么樣子?(生說)臉上是笑,眼里卻是淚啊。請你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個別生讀)
小結:是啊,真是悲喜交加、淚流滿面啊。(齊讀)(2)“漫卷詩書”的胡亂席卷狂喜。
引導過渡: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喜欲狂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幌驉蹠缑亩鸥Γ山裉靺s——(生齊讀:漫卷詩書喜欲狂)這真是喜極而狂啊。
?此時此刻和他患難與共、歷經風雨的妻子兒女又是怎樣呢?(愁云不在,高興萬分。)可曾經的妻子兒女又都為什么而憂愁,為什么而擔心?
③妻兒老小、黎民百姓心中的憂愁也正是杜甫的憂愁啊。(課件出示音樂和《春望》)聽,一首《春望》道盡了杜甫多少憂愁啊!(師配樂讀)(指畫面)此時此刻,詩人的心情如何?(傷心、悲痛、無奈)
師:山河依舊,國已破碎,此刻,詩人心情怎一個痛字了得,他不禁感嘆道——(個別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出示課件)
師:人煙荒蕪,妻離子散,此刻,詩人心情怎一個悲字了得,他不禁感嘆道——(個別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師:突然傳來官軍收復黃河兩岸的喜訊,這又怎能不讓他——(個別讀:初聞涕淚滿衣裳)
師:惡夢已去,痛定思痛,悲天憫人的大詩人,又怎能不——(生齊讀“初聞涕淚滿衣裳”)
④想象表達:聽到收復黃河兩岸的喜訊,杜甫一家人是何等的高興??!此時,杜甫、妻子以及孩子們會說些什么?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一寫。
小結:是啊,從此以后,不必妻離子散,天各一方,不用顛沛流離,遠走他鄉(xiāng),怎不讓詩人“喜欲狂”!(齊讀)
(3)“放歌”與“縱酒”的癲狂釋放狂喜。
引導過渡: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詩人喜欲狂?
?詩人當時已經52歲了,在古代52歲已經是很老很老的老人了。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竟然像個孩子似的又唱又跳,開懷暢飲,這真的是“喜欲狂”呀!
男生們,端起酒杯與杜甫一起暢飲一杯吧!(男生一起讀: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當詩人想到,在鳥語花香的宜人春色中與妻兒相伴還鄉(xiāng)、安享晚年,又怎能不欣喜若狂。
女生們,端起手中的酒杯,與杜甫一起高歌一曲吧!(女生一起讀)小結:這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千杯萬盞也不醉。”(4)“即”與“便”的速度讓狂喜跨越千山萬水。引導過渡: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詩人喜欲狂?
?此時此刻,詩人只想去哪里?這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回家的心情怎樣?(迫不及待、歸心似箭)
?你是從哪些詞感受出他歸心似箭的?(將即、從、穿、下、向變紅)“即”“穿”“便下”“向”用得特別好。因為這幾個詞語在詩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請你來讀讀這兩句。
③同學們,學以至此,你知道此時此刻杜甫身在何處?心在哪兒?(身在巴峽.心在洛陽)【板書:身 心】)
④兩地之間相隔多遠?途中又要經過哪些地方?(課件出示詩人回鄉(xiāng)路線圖)(詩人從四川三臺出發(fā)經過巴峽,然后經過重慶沿長江而下經過巫峽,一路
長途跋涉來到洞庭湖邊,經過漢口北上到達襄陽。然后再到洛陽。)
師:巴峽、巫峽在四川,襄陽在湖北、洛陽在河南,回鄉(xiāng)之路跨越了三個省。那是千里之遙?。「螞r從巴峽到巫峽,一路山高路陡,極其艱險。可詩人卻想得如此輕松——生齊讀: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更何況出巫峽到襄陽,從襄陽到洛陽,一路長途跋涉,風塵仆仆??稍娙藚s說得這樣簡單——生齊讀: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詩人李白《早發(fā)白帝城》中也有類似的詩句,他們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一起來讀讀——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出示課件)
小結:是啊,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萬水算什么,在詩人心里,故鄉(xiāng)就在眼前,洛陽就在眼前。
五、誦讀詩句,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1、師:詩人之所以這么高興都是因為什么?(生 劍外忽傳收薊北)(出示:劍外忽傳收薊北)
師:詩人高興得涕淚滿裳,是因為——劍外忽傳收薊北;高興得漫卷詩書,是因為——劍外忽傳收薊北;高興得放聲高歌,縱情飲酒, 也是因為—— 劍外忽傳收薊北;高興得歸心似箭,還是因為——劍外忽傳收薊北。
師:聽到這個喜訊,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竟然會欣喜若狂,喜極而泣,這“涕淚”之中包含著什么?(自己回故鄉(xiāng)的歡快心情!)更包含著他對國家的——熱愛,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因為在杜甫內心深處有一顆強烈的——愛國之心,有一份強烈的——憂國憂民之情。【板書:愛國 憂國憂民】
2、師:同學們,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感受詩人那憂也為國,喜也為國的情懷吧?。ㄉ号錁俘R讀)(播放音樂)
3、杜甫的詩寫的是1200多年前的事情,可是我們今天依然要有這種情懷。為什么?因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愛國的主題是永恒的,也是神圣的。讓我們一起來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4、課后作業(yè):
(1)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用本堂課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陸游的《示兒》,想一想,《示兒》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想想詩人陸游寫《示兒》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六、板書: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身
喜欲狂
心
憂國憂民 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