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兒童教案-大班歌曲教案:把我的名字唱出來
大班歌曲教案:把我的名字唱出來
教學目標:
1.以快樂的情緒進行歌唱活動,體驗歌曲旋律的流暢和接龍形式的有趣。
2.饒有興趣地演唱自己的名字,產(chǎn)生自豪感。
教學重點:掌握歌曲的旋律,學習填詞哼唱。
教學準備:
1.兩張人物卡片(湯米、杰西卡)
2.幼兒每人一張名字卡(貼胸前)
教學過程:
一、分段熟悉旋律和歌詞
1.熟悉A段旋律和歌詞
(1)教師出示卡片(湯米)并演唱A段歌曲,提問:他叫什么名字?你覺得歌里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這個字藏在名字的什么地方?
(感知歌曲的情趣,了解歌曲的結(jié)構、歌詞)
(2)教師再次演唱A段歌曲,提問:湯米在唱的時候,像在做游戲,你覺得他像在做什么游戲!
(教師用歌聲來回應,以幫助幼兒熟悉旋律)
2.熟悉B段旋律和歌詞
教師出示卡片(杰西卡)并演唱B段歌曲,提問:
湯米的妹妹叫什么名字?她是怎么介紹的?
(在回答問題的過程,讓幼兒了解名字兩個字與名字三個字的不同唱法)
3.辨別A、B段旋律不同的地方
(通過聽辨、模唱,掌握旋律中的難點并唱好音準)
二、學習完整演唱,初步學習接唱
1.幼兒完整學唱。
(掌握旋律,學會演唱)
2.幼兒分角色進行接唱。
(學習自然、和諧的接唱)
三、學習填詞演唱
1.把握填詞演唱的要點
a.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是幾個字的?兩個字該怎么唱?三個字該怎么唱?
b.再想想,名字最后一個字是什么字?
(再次幫助幼兒掌握名字兩個字與名字三個字的不同唱法)
2.在琴聲的伴奏下,請幼兒輕聲填詞哼唱自己的名字。
(讓幼兒自由嘗試,自主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
3.教師示范填詞演唱自己的名字
(既為幼兒做了示范,也拉近師幼的距離,增進師幼的情感)
4.請個別會唱的幼兒(兩個字、三個字名字的小朋友)上臺填詞演唱自己的名字
(交流展示,既為幼兒提供同伴互學的機會,又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以適時、重點指導)
5.請兩名(或四名)幼兒以接唱的形式填詞演唱自己的名字
(為下面接龍演唱自己的名字做好鋪墊)
四、自豪地演唱自己的名字
以接龍演唱的形式全體幼兒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一一介紹給大家。
(幼兒一個接一個地用演唱的方式介紹自己的名字將活動推向高潮,同時也大大激發(fā)了孩子的演唱激情)
附歌曲:
《把我的名字唱出來》
1=C 2/4 4 3 2 | 1 5 2 3 | 1 — || 1 1 | 2 4 3 2 | 5 5 | 5 6 3 4 |
來 來 我是湯米 湯 米 米米米米 2 | 2 4 3 2 | 1ⅰ 7 6 | 5 4 3 2 | 1 0 | 1 1 | 2 4 3 2 | 米米 米米米米 米米 米米 米米米米 米。來來 我是杰西 5 | 5 6 3 4 | 2 2 | 2 4 3 2 | 1 5 2 3 | 1 — ||
卡呀 卡卡卡卡 卡 卡 卡卡卡卡 卡卡卡卡 卡。
“教師教得輕松,孩子學得主動、快樂”,這是教學活動中我們一直努力在追求的目標。如何實現(xiàn)?本文出自:www.erge.tv
一、教材是活動的載體,我們應該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教材
教材是教師用以教學的工具,我們應該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對象,在具體教學情景下,對教材進行修正、開發(fā)和創(chuàng)造,使教學活動充滿活力,產(chǎn)生超出預設的“溢出效應”。
對孩子來說,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介紹給他人,既充滿情趣,又具有挑戰(zhàn)性?!栋盐业拿殖鰜怼犯枨闪鲿成鷦樱柙~單一,初次哼唱覺得比較簡單,不過由于此曲是一首外國歌曲,旋律不容易快速掌握,就教師自身學唱了五、六遍也還是有些記不住。再者,此曲有兩個難點:一個是“| 11 76 | 54 32 |”,這一句的音準不易掌握;另一個A、B段銜接較緊湊,要讓幼兒自然、順暢地接唱有點困難。為了解決這兩個難點,讓孩子更好地、更自然地掌握旋律,我們對原教材作了修改:(1)將“| 11 76 |”改為“|1i 76 |”,因為“|1i 76 |”比“|11 76 |”音準更容易掌握且其旋律也動聽;(2)在A段尾聲(54 32)后面加了一小節(jié)“1 0”,這樣有了預備的時間,孩子就便于接唱。
對選用的教材內(nèi)容做出適當處理,教材便更適合于幼兒的實際能力與水平,因此,活動中教師教得輕松,幼兒學得也輕松。
二、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我們應該重視幼兒學習方法的指導
從“教”轉(zhuǎn)向“學”是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新動向。因此,我們要把幼兒的“學”放在第一位思考,關注幼兒是如何學習的。教學中,老師要恰當?shù)鼐徒虒W內(nèi)容設計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并把學習的方法逐一滲透,教給幼兒。
《把我的名字唱出來》活動中,我們采取分散難點、逐一突破的方式,在層層推進、步步深化?;顒舆^程中,通過引導幼兒用聽辨、分析、比較的方法理解歌曲基本結(jié)構、掌握旋律并正確填詞演唱。如“湯米(杰西卡)是怎么介紹?”(掌握名字兩個字與名字三個字的不同唱法);“他們誰唱得更高些?”(區(qū)別旋律不同把握音準);“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是幾個字的?兩個字該怎么唱?三個字該怎么唱?名字最后一個字是什么字?”(掌握填詞演唱的要點)等等。這樣,將學習的方法逐一滲透在學習的過程中,幼兒知道了“學什么”和“怎么學”,其學習積極性盎然,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同時,幼兒學會了學習的方法,便能較快地嘗到成功的滋味,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課堂是師幼互動的場所,我們應該保持有效的互動
要實現(xiàn)“師生互動”教學,就得改變課堂教學機械、沉悶、缺乏生氣與樂趣的局面,處理好影響幼兒主動性的各種因素,想方設法引導幼兒參與教學全過程。
《把我的名字唱出來》的活動通過聽辨、師幼問答、模唱,老師與幼兒的自我介紹等信息交流,從中掌握歌曲旋律并學會正確填詞演唱介紹自己。其中,教師既是幼兒學習的引導者──引導幼兒在聽辨、比較、分析中逐一掌握旋律及填詞演唱的方法;也是幼兒學習的合作伙伴──學習用歌唱方式介紹時,老師首先把自己的名字唱出來并讓幼兒學唱老師的名字,這樣,既給幼兒作了示范,同時也拉近了師幼之間的距離,增進了教師與幼兒互動的情感與行為,更加激起幼兒想把自己名字唱出來的欲望,因此,活動中幼兒學地既主動也輕松。
此外,本活動的教具也是平時教學常用的,即兩張人物卡片及幼兒名字卡(便于借班教師能叫出及檢驗孩子是否唱對了自己的名字,本班孩子名字卡可以省略)。這樣既可減少執(zhí)教教師為制作教學具花費太多的精力,也便于大家學習、借鑒。
ID:as7123688
第二篇:把我的名字唱出來教案
大班主題活動《把我的名字唱出來》
重點領域:藝術
設計意圖:
在上學期的磨課活動中,通過對“科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的嘗試,汲取眾人智慧,我對科學領域的活動組織有了一定的思路和自己的模式。本學期咱班的孩子大部分剛滿四歲,他們的年齡與教材所符合的年齡相差甚遠。在這種前提下:“我們的藝術特色如何凸顯出來?”特別是“不容易用固定的物化模式展現(xiàn)出來的音樂教育如何能顯見成效?”成為我思考得最多的問題?!懊帧笔呛⒆觽兯熘?,從孩子們熟悉的事物入手,融入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切水果”,旨在探尋適合我們的孩子的音樂活動模式?;顒幽繕耍?/p>
1.喜歡參加音樂活動,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感與成功感。2.熟悉歌曲《把我的名字唱出來》的節(jié)奏、旋律和歌詞內(nèi)容,能較準確地唱出歌曲。
3.大膽地嘗試用自己的名字和生活中的物或事創(chuàng)編歌曲?;顒訙蕚洌?/p>
知識經(jīng)驗準備:了解自己名字的字數(shù)和最后一個字。
環(huán)境材料準備:《康康舞曲》、《把我的名字唱出來》、《我是一顆菠菜》等音樂;相關課件;節(jié)奏圖譜?;顒舆^程:
一、導入部分 1.聽音樂《康康舞曲》入活動場地,感受這段音樂歡快的節(jié)奏和旋律。
2.看《母雞表演》視頻,激發(fā)幼兒的表演和表現(xiàn)欲望。
二、主體部分
1.聽歌曲《把我的名字唱出來》的鋼琴伴奏,初步感知本次活動的主旋律。
2.出示節(jié)奏圖譜,玩游戲“切水果”。3.播放ppt1,幼兒完整地感知歌曲。4.播放ppt2,了解歌詞的內(nèi)容和結(jié)構。5.兩位老師分角色范唱:(1)范唱原歌曲。
(2)范唱用老師名字改編的歌曲。6.嘗試用自己的名字創(chuàng)編歌曲。
(1)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是幾個字?名字的最后一個字是什么?(2)個別幼兒范唱。
(3)歌唱接龍《把我的名字唱出來》:幼兒依次跟鋼琴伴奏唱出自己的名字,以擊掌交換歌唱者。
三、結(jié)束部分
欣賞古天樂演唱的歌曲《我是一棵菠菜》離開活動場地。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平時大膽歌唱,唱出生活中的事物或事情。
第三篇:大班歌曲抱抱我 教案
大班:歌唱活動——愛我你就抱抱我
目 標:1、2、3、理解歌詞內(nèi)容,能連貫完整的演唱。
能用說唱、接唱的形式掌握單聲部合唱的方法。體驗合作演唱的快樂。
重點:能用說唱接唱的方式演唱歌曲。難點:接唱節(jié)奏正確自如。準 備:
經(jīng)驗——幼兒會接唱發(fā)聲練習“我來自中國”和“說哈羅”
物質(zhì)——;課件、錄像、音樂磁帶、錄音機、鋼琴、圖譜 過 程:
一、開始:
1、進 場:《好朋友》做律動進場。
2、發(fā)聲練習:“我來自中國”和“說哈羅,運用接唱、領唱和齊唱的方式練習。
二、中心:
1、欣賞歌曲導入,激發(fā)幼兒歌唱的興趣,2、清唱歌曲,引導幼兒聽清楚歌詞的內(nèi)容,同時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3、教師示范演唱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激發(fā)幼兒演唱的興趣。
4、完整演唱,感受歌曲活潑的風格,熟悉歌曲接唱、說唱的部分、。(1)節(jié)奏說唱部分,看圖譜說唱。(2)旋律歌唱部分,看圖譜演唱
★第一遍清唱,邊看圖譜邊演唱,注意幼兒的咬字吐字。
★第二遍聽琴聲演唱,注意引導幼兒聽琴聲。
5、游戲玩唱,幫助幼兒鞏固記憶歌詞。
★(游戲一)領唱與齊唱:教師先來演唱,幼兒接唱說唱部分?!铮ㄓ螒蚨┙映c齊唱:教師分別帶領兩部分幼兒進行說唱、接唱?!铮ㄓ螒蛉⑸厦嬗螒蚪粨Q角色再玩唱一次,教師提出要求:
注意聽琴聲。
還要要讓大家聽得清楚。
6、。通過課件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的接唱說唱,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不同形式演唱時效果的不同,請幼兒嘗試,借鑒同伴之間的經(jīng)驗幫助幼兒提升演唱技能。
★第一遍集體練習,說唱完整歌曲
★第二遍分組練習,幼兒一起分角色演唱,讓幼兒感受合唱的效果。
“大家一起分開角色進行演唱,你們有什么感受?你們覺得這一次咱們演唱的聲音怎樣?”引導幼兒感受合唱效果的同時,三、結(jié)束:邊唱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做律動,放松活動離開活動室。
第四篇:大班《為什么》歌曲教案
大班歌曲《為什么》
一、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記住歌詞,會用提問的語氣歌唱。2.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并創(chuàng)編動作。3.對探究科學、自然現(xiàn)象有濃厚的興趣。
二、重難點
重點:初步學會歌曲,記住歌詞。
難點: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并創(chuàng)編動作。
三、準備活動
小魚、小鳥、星星、河水的圖片;“?”標志的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出示圖片:“?”。
提問:老師帶來的這個朋友,大家還認識嗎?設么么時候用它? 2.復習兒歌《我班有個小問號》。
(二)學習歌曲
1.欣賞伴奏歌曲《為什么》。幼兒隨樂曲做不同的身體動作,感受旋律、節(jié)奏。并跟著樂曲哼唱。
師:溫暖的春天來到了,讓我們跟著樂曲來晃動一下我們的身體吧!我們也可以跟著樂曲小聲的哼一哼。
2.師分別出示圖片,學說歌詞。
⑴出示圖片小魚。提問:這是什么?看到小魚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nèi)容回答:小魚兒為什么游得歡?(邊有節(jié)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
⑵出示圖片小鳥。提問:這是什么?看到小鳥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nèi)容回答:小鳥兒為什么飛得高?(邊有節(jié)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
⑶出示圖片星星。提問:這是什么?看到星星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nèi)容回答:天上星為什么亮眼睛?(邊有節(jié)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
⑷出示圖片結(jié)冰的河水。提問:這是什么?看到河水你想問什么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nèi)容回答:河里水為什么會結(jié)冰?(邊有節(jié)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⑸師:科學知識真不少,怎么樣才會知道?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nèi)容回答:好 好學習一定會知道。(邊有節(jié)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3.師示范唱歌曲。
師:我們還可以把有趣的問題唱出來。師示范唱歌曲。
4.幼兒和老師一起唱一遍,聽完說出最喜歡哪一句。
幼兒說到哪一句,集體就學唱哪一句。
5.鼓勵幼兒跟隨教師演唱,重點指導幼兒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6.引導幼兒用提問的語氣唱歌。
師:你發(fā)現(xiàn)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學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7.給歌曲起名。
師:你覺得給這首歌取什么名字比較好?(《為什么》)
(三)、根據(jù)音樂內(nèi)容一起創(chuàng)編動作,能邊唱邊做動作,表演歌曲 1.引導幼兒模仿歌詞提出問題,一起創(chuàng)編表演歌曲。2.幼兒自由組合,隨歌曲伴奏邊演唱邊表演。
(四)、活動小結(jié)
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思考,好好學習,解更多的知識。
了
第五篇:幼兒園大班歌曲教案
幼兒園大班歌曲教案《老師再見了》
活動目標: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回憶幼兒園生活,激發(fā)愛老師情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讓幼兒參觀小學,了解上操、上課、課外活動等情況,活動前對幼兒進行入學教育。
2、錄音機、磁帶活動過程:
一、談話(記住在幼兒園的每一天,記住自己的小伙伴,記住幼兒園的美好日子)
1、播放優(yōu)美抒情的樂曲,師幼一起進入活動室。
共同回憶幼兒園的生活:說一說在幼兒園里都學到了什么本領?以后你會想起幼兒園的生活嗎?會想起什么?
2、談話進入主題,萌發(fā)幼兒的惜別之情:
你們即將上小學,要離開每天朝夕相處的小伙伴有什么感覺?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有許多祝福的話要告訴老師或好朋友?請小朋友想想要對好朋友說些什么?
二.欣賞(感知歌曲內(nèi)容,體會即將離開老師依依不舍的心情。)
1、欣賞樂曲:
1)聽音樂,做三步舞動作,并用拍手、拍腿動作表現(xiàn)三拍子節(jié)奏。
2)這是一段幾拍子的音樂,什么感覺?
2、欣賞歌曲:
1)、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2)、聽了這首歌后,你有什么想說的?
三、學唱:(唱出3/4拍歌曲的強弱規(guī)律,掌握好前奏和間奏,唱準附點音符。)
1、你覺得歌里哪句最好聽?
2、我們唱附點時,應該注意哪些?
3、幼兒一起演唱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4、這首歌聽上去感覺怎樣呢?我們應該怎樣唱才好聽?
5、師生共同演唱歌曲:
1)老師輕聲唱,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薄弱之處,在下一環(huán)節(jié)加強。
2)完整跟琴學唱歌曲。
3)分組演唱歌曲,表達小朋友之間的離別之情
五、創(chuàng)編。(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性)
1、那么好聽的歌,我們邊唱邊跳吧,想想怎么做好看的動作?
2、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教師整理。
3、教師示范跳一遍,給幼兒以美的感受。
教學反思:在歌唱活動中,我們充分運用教學策略,促進幼兒主體性發(fā)展。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是密不可分的,在活動中,教師和幼兒都是能動的角色和要素,互為主體、互相配合,因此,歌唱活動是教師與幼兒交互作用的雙邊活動。從情感體驗入手,由內(nèi)向外,以情帶聲,身體自然參與體驗和表達。我班幼兒進入大班后,表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強了。大班音樂活動:閃爍的小星星
活動目標:
1、在初步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學習用跳躍和連貫的長法演唱,表現(xiàn)歌曲中星星閃爍和睡覺兩種不同的感覺。
2、學習輪唱和跳躍連貫的聲音伴唱,要求兩聲部較協(xié)調(diào)一致。
活動準備:
1、學會兒歌(歌詞)。
2、星星圖形譜。
3、人手兩顆小星星。
活動過程:
1、在音樂《閃爍的小星》伴奏下,幼兒兩手各拿一個小星星,邊唱邊跳進教室。
2、發(fā)聲練習:《星星真美麗》,根據(jù)老師的問答,幼兒回答。
3、新授歌曲。
(1)熟悉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A、聽前奏回憶名稱。
B、幼兒齊唱歌曲。
C、看星星圖形譜唱歌曲。
(2)學習伴唱。
一半小朋友唱歌詞,另一半小朋友來伴唱,讓幼兒自己討論用什么聲音來伴唱。
(3)教師出示星星睡覺和星星閃爍的兩張圖片。小朋友觀察討論說說兩顆星星在干什么?
老師要唱小星星的歌,你們聽聽老師唱的是哪顆星星?為什么?
(4)老師用輕輕的舒緩的連貫的聲音唱一遍,啟發(fā)幼兒從音樂的力度、速度、聲音的連貫去分辯。
幼兒學唱睡覺的星星。
(5)讓幼兒學會用“嗯”來伴唱,教師先示范。
(6)學習用輕快、跳躍的唱法表現(xiàn)出歡快的星星眨眼,跳舞的情感。
“快樂的閃爍的小星星,一眨一眨的眼睛應該怎么唱?”啟發(fā)幼兒試唱。
幼兒用歡快跳躍的聲音唱,老師用跳躍的“叮”的聲音配唱,啟發(fā)幼兒聽辯。
老師用一跳一跳叮叮的聲音伴唱,好像小星星在一閃一閃地眨眼睛。
幼兒分成兩部分,一半幼兒唱歌詞,一半幼兒用叮的聲音伴唱,邊唱邊用小星星表演。
聽辯不同的情緒《閃爍的星星》的前奏,啟發(fā)幼兒用相應的聲音唱出。
4、哎呀,外面的天空真美呀,讓我們?nèi)タ罩斜M情的玩吧!聽音樂出教室。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小籬笆(歌唱)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表達的藝術美,體驗歌曲歡快優(yōu)美的情緒。
2、初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2、準備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藝術·小籬笆》。
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jīng)驗,啟發(fā)幼兒從春天的氣候、動植物、人們的服飾以及河流的變化方面進行討論。
2、欣賞教育掛圖,了解歌詞內(nèi)容。
3、欣賞歌曲,探索歌曲演唱風格。
4、欣賞歌曲,幼兒可以小聲地跟著哼唱,教師用動作、表情提示歌詞,暗示歌曲的演唱風格。
5、教師用填空式演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6、幼兒嘗試用探索的方法演唱歌曲:歌詞部分唱得連貫、優(yōu)美,象聲詞部分用輕快、跳躍的方法演唱。
7、集體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師用動作、表情暗示。
8、欣賞同伴演唱,教師在需要時助唱。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演,體驗傾聽、等待以及自己表演所帶來的愉快情感。
教學反思:
歌曲《小海軍》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堅定、有力、雄壯的氣氛,學習自豪地演唱歌曲。
2、學習用簡單、形象的動作表現(xiàn)小海軍打仗及勝利歸來后的情節(jié)。
3、體驗扮演海軍角色的自豪感?;顒訙蕚洌?/p>
1、了解海軍的特征和海軍的職責,激發(fā)幼兒對海軍的崇拜與熱愛。
2、準備實物或自制的海軍帽一頂。
3、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將幼兒座位擺成方陣,前后左右間隔30厘米左右。組織幼兒整隊,教師發(fā)出“立正”、“稍息”等各種口令,引導洋剖而像海軍叔叔一樣快速地反應,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2、玩游戲《小海軍練本領》:
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模仿軍艦在“大?!敝写┧?,做敬禮、踏步前進、開船、瞄準等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
3、讓幼兒說說小海軍是怎樣學本領的,引導幼兒神氣地跟著音樂節(jié)奏邊朗誦歌詞邊做相應的動作表演。
4、出示海軍帽,教師范唱,幼兒可跟著哼歌曲。
5、請個別小朋友來扮演小海軍邊唱邊表演,其他幼兒可一起唱,最后請全班小朋友邊唱邊表演歌曲。
活動延伸:在區(qū)角投放一些材料如:蠟光紙、吸管、膠水等,讓幼兒自制彩旗、海軍帽等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大班音樂教案:夢之船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呼吸及歌唱方法,表現(xiàn)出歌曲中連與跳的演唱形式,能較流暢地吟唱出歌曲。
2、學唱并唱準C大調(diào)音階,能區(qū)分三種高音及節(jié)奏型,初步認識四種音符。
3、在優(yōu)美的旋律及故事的陪襯中,激發(fā)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顒訙蕚洌轰撉?、磁帶、撞鐘、節(jié)奏型和音符的卡片,《夢之船》和《三個小矮人》歌片。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活動室門口等侯,音樂響起(圣桑的《天鵝》)。(教師旁白)在一個幽靜的湖邊,有一只美麗的小天鵝,正在輕輕地拍著它的翅膀,慢慢地跳著舞,因為這個夜晚實在是太美了。
2、幼兒隨音樂進入教室,輕輕入座,音樂漸弱。(旁白)“啊!這兒的空氣太好了!”小天鵝高興地叫著,緊接著就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后又慢慢地將它呼了出來。它一共吸了三次,呼了三次。
3、氣息練習,慢吸慢吐三次。(旁白)“y a—yo一y i一”,小天鵝唱起了歌??我們跟它一起唱吧!
4、發(fā)聲練習:1353 ︳1— ‖(1=C、D、E)y a——yo——y i——(旁白)小天鵝有點兒累了,想睡覺了。它剛剛閉上眼睛,就看見有一只船劃了過來,小天鵝一下子變成了白雪公主,高興地喊了起來:“夢之船,可以帶我去旅行嗎?”(“當然?!?“小音符,你們想上船和我們一起去嗎?”(幼兒扮小音符:“想?!?“那我們就一起上船吧!”
5、教師示范唱:搖啊,搖啊,搖啊,我的夢之船,在那遙遠的天邊輕輕飄蕩?!?旁白)“喂!你們快來看呀!”白雪公主興奮地叫了起來,那就是神秘的椰子島?!?/p>
6、教師唱:“喂!你快來看,那就是神秘的椰子島?!?旁白)船長拿著望遠鏡看了看:“哇!太神奇了,太漂亮了!哎??岸邊還有人在跳舞!是小矮人!”
7、教師唱:“可愛的小矮人正在岸上快樂地跳舞、歌唱?!?旁白)我真想去椰子島和七個小矮人一起玩,你們想嗎?可是白雪公主說:“‘夢之船’需要我們唱出最好聽的歌聲,它才會開門,我們一起來試試吧!用最好聽的歌聲!”
教學反思:
大班語言下 《樂樂的名片》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鼓勵幼兒大膽的猜想和表達
2、了解名片在人們交往活動中的過程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交往的性格 活動準備:圖片、音樂、名片
活動重、難點:重點:目標1、2 難點:目標3 活動過程:
1、音樂《找朋友》入場,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坐下。
2、手指游戲?qū)搿缎∝i過馬路》,引出本課的新朋友,小豬樂樂(出示樂樂的名片)這是小豬樂樂帶來的特殊禮物,請小朋友說一說這是什么?(名片)
3、展示名片請小朋友說說名片上都有些什么? 名片是用來干什么的?名片上需要寫上自己名字,家庭住址等??
4、出示圖片,并觀察圖片,請小朋友說一說圖上發(fā)生了什么事,逐圖展示。
5、第四幅圖,樂樂用什么樣的名片把大灰狼嚇跑了?討論,教師總結(jié)。展示其中一種方法。
6、小豬樂樂用名片找到了很多好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制作自己的名片來交新朋友吧,發(fā)紙,制作名片。(放輕音 樂)
7、展示幼兒名片。
8、帶幼兒出場,去其他班尋找自己的新朋友,并把名片送給他們(放音樂找朋友)教學反思:
金雞冠的公雞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重復式的結(jié)構情節(jié),知道公雞貪吃狐貍狡猾的人物性格特征。
2、能用完整連貫流暢的語言復述角色對話,并能通過動作表情來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3、豐富詞匯:探、黑幽幽、急騰騰、高聳聳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錄音機、電腦。
2、貓、狐貍、畫眉鳥、公雞的頭飾、圖片及胸飾、字卡。
3、簡單的布置出表演場景。
三、活動過程 :
(一)、開始部分:
課前導入: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公雞狐貍貓鳥的模仿動作進入教室,突然出現(xiàn)公雞的叫聲.小朋友們,聽,誰在叫?讓我們?nèi)タ纯春脝幔?/p>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欣賞故事及動畫,初步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
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誰?逐一出示貓、畫眉鳥、公雞、狐貍的圖片及字卡,初步認識漢字貓、畫眉鳥、公雞、狐貍。
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通過動畫理解故事重復式的結(jié)構情節(jié),了解公雞貪吃、狐貍狡猾的人物特征,豐富幼兒詞匯.(1)狐貍想抓公雞它是怎么騙公雞的?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狐貍夸公雞漂亮,還要給它吃的,公雞上當了,探出頭,結(jié)果被狐貍抓走.(2)公雞被救回來后貓和畫眉鳥是怎么叮囑公雞的?狐貍一開始是怎么騙公雞的?公雞上當了嗎?狐貍見公雞沒有上當又想了什么辦法?它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狐貍用舊辦法騙公雞不成又想了新辦法騙公雞,說不給它吃的,公雞貪吃就上當了,結(jié)果又被狐貍抓住.(3)當貓和畫眉鳥再次出門是怎么叮囑公雞的?公雞記住了嗎?它為什么又上當了?引導幼兒說出狐貍很狡猾,它知道公雞貪吃,用舊辦法騙不了公雞,就又想了一個新辦法騙它,結(jié)果貪吃的公雞又被抓了。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公雞是一只什么樣的公雞?(4)最后貓和畫眉鳥是怎樣救出公雞的?
3、通過角色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
請個別幼兒分別扮演角色,其他幼兒和老師講述故事。
四、結(jié)束部分:集體表演故事。教學反思:
不開心小樹
活動目標:
1、體驗不開心會受冷落,開朗的人會有更多的朋友。
2、通過游戲領悟,如何讓自己的消極情緒轉(zhuǎn)化為積極情緒。
準備: 表情臉譜、幼兒學會表情歌、故事相關圖片一套、故事錄音磁帶、情境圖片
過程:
一、唱表情歌引出: 師:高興的時候是怎樣?生氣的時候又是怎樣 ?(請幼兒上前表演)師:我們有高興和生氣的時候這里的小樹也有情緒呢,瞧!它們是怎樣的?出示圖片一:幼兒回答(有一些開心小樹和一棵不開心小樹)
二、引出故事
師:這些是開心小樹而這棵是不開心小樹,為什么這棵小樹不開心呢?(一)教師講述故事片段一
1、師問:風兒輕輕吹過,開心小樹怎樣?怎么說?;不開心小樹呢? 小雨了,開心小樹怎樣?怎么說?不開心小樹是怎樣?怎么說的? 小朋友來森林里玩,開心小樹又是怎樣?怎么說?不開心小樹怎樣?
2、我們一起來學學開心小樹和不開心小樹
教師表演風兒吹、小雨、小朋友來玩的情景,幼兒分組表演開心小樹與不開心小樹。
3、師:小樹那么不開心,誰幫小樹想想辦法讓它變開心起來? 你幫了小樹心里感覺怎樣 ?(二)到底后來誰幫助了小樹呢?教師講述故事片段二
1、問:下雪了,不開心小樹想怎樣 ?小雪花怎么做?
2、不開心小樹不再皺眉頭,扳著臉的時候小朋友都到它這里玩,它感覺怎樣?
3、不開心小樹變開心后,大家怎么對待它?(引出——認識開心的人,大家都喜歡。)
三、游戲問答
1、教師舉例: 出示圖片1(一個幼兒端著水杯一個幼兒從對面跑來)出示圖片2(兩個孩子撞上了,水灑在了地板上)(1)師:你認為這是件不開心的事嗎?為什么?;有人認為這是件開心的事嗎?為什么?(2)那這個被撞的小朋友到底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出示圖片3(被碰到的幼兒微笑著拿著抹布和撞倒她的小朋友一起擦地板嘴里還在說:“沒關系,我還可以幫地板擦得更光亮呢”。)
2、問:如果你摔了一交覺得很疼,你會覺得不開心嗎?你那時候會怎么想讓自己開心起來?
3、媽媽出差了,好想媽媽,不開心了,你又是怎么想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
四、結(jié)束
總結(jié):讓我們一起做開心小樹把不高興的事變成開心的的事吧。教學反思:
大班科學教案:沉下去浮起來
目標:能知道物品在水中會有沉或浮的現(xiàn)象
準備:大的容器、石頭、油畫棒、氣球、洗澡玩具、回形針、等
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在盛有大的容器中加水,請幼兒觀察桌上的物品,在每放一件物品時猜猜會是下沉還是浮起。
2、請幼兒觀察容器里的所有物品哪些浮起哪些沉下去
3、教師將東西全部撈起,逐一問幼兒后將東西分成沉和浮兩類
4、教師將會浮的物品再放進容器里,但是這次請幼兒利用手壓的方式將可壓或可放氣的東西放出氣泡。如海棉、氣球等讓幼兒觀察有氣泡跑出來,并說明這些物品里有氣體,因此才會浮起來。
5、再把沉下去的東西放入,提問:這些東西有氣泡跑出來么說明它們因為里面沒有空氣,所以沒有氣泡,才會沉下去。
6、將會浮的物品傳給幼兒摸一摸,提問:它們把空氣藏到哪里
二、幼兒操作活動
1、幼兒用書中哪些物品會沉哪些會浮
2、在書中做記錄
3、討論:想想怎樣才能沉下去的物品浮起來
三、結(jié)束活動
教學反思:
健康活動
《小手小腳一二一》
活動目標:
1、發(fā)展手和腳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力。
2、訓練幼兒動作的迅速性和準確性?;顒訙蕚洌?/p>
1、用紙板制作的手掌、腳掌圖卡若干;繩子2條,拱型門2個,內(nèi)裝玩具的盒子2個。
2、《健康歌》錄音帶。
3、場地圖:略 活動過程:
一、小手小腳真快樂
1、隨《健康歌》音樂,幼兒與教師一起做伸展、轉(zhuǎn)體、起踵等動作,活動肢體關節(jié)。
二、小手小腳一二一
1、出示手掌、腳掌圖卡,請幼兒分清左右。
2、幼兒兩人一組,每組一套紙手掌、腳掌,一幼兒把圖卡放在地上,另一幼兒用手和腳去對應圖卡,練習彎腰、四肢著地的動作。
3、用兩條繩子把場地布置成一條河流,在“河面”上放上手掌、腳掌圖卡,請幼兒把手腳放在“河面”上的圖卡上來過河,必須做倒手對手掌卡,腳對腳掌卡。
三、游戲“跟蹤尋寶”
玩法:幼兒分成兩隊,分別站在起點處,教師發(fā)出命令,每對排頭幼兒順著腳印手印前進,到拱型門彎腰鉆入“山洞”;然后第二個幼兒再出發(fā),重復第一個幼兒的動作,依次進入“山洞”。每組的最后一名幼兒進入后打開盒子,看一看是什麼寶貝。先說出寶物名稱隊為勝。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鐘表
活動目標:
1、能辨認出鐘表上的整點、半點。
2、知道時針、分針及其表示時間的關系。
3、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培養(yǎng)幼兒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實物鐘表4塊,幼兒人手一個鐘表模具。
2、錄音機、磁帶。
3、太陽娃娃頭飾、一教師扮太陽娃娃
4、彩筆、長布、小籃子。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嘗試情境,激發(fā)幼兒嘗試欲望。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到“天線寶寶樂園”去做客,你們高興嗎?(在《天線寶寶》音樂伴奏下幼兒做活動前的熱身運動,激發(fā)幼兒興趣,導入課題)(一教師戴太陽娃娃頭飾,扮太陽娃娃)說:小朋友們好!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好多禮物,看看他們都是什么?引出課題并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觀察活動: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
師: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么?
師:鐘面上有多少數(shù)字?這12個數(shù)字是怎么排列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9、3、6)
師: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的?(長短、粗細)短短粗粗的這根針我們叫它時針,長長細細的這根針我們叫它分針。(加深鞏固)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觀察時間為12點鐘表)師: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上)師:請小朋友上來把分針撥1圈,看一看時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一格)
師總結(jié):當分針走1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規(guī)律,建立正確概念
1、(對比時間為12點、1點鐘表)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師總結(jié):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對比時間為12點半、1點半鐘表)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6)
師總結(jié):當時針指在兩個數(shù)字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半點。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總結(jié)出:分針指6,時針后面的數(shù)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3、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玩游戲“我說你撥”
①、結(jié)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幼兒相互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shù)字。
②、每組推舉1位代表進行比賽,看誰撥的又對又快。
五、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培養(yǎng)幼兒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1、師: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表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表?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表呢?
2、教師歸納:鐘表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朋友認識了鐘,就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了。時間離開我們就不會回來了,小朋友,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你們記住了嗎?
教學反思:
大班美術活動:大鞋的聯(lián)想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根據(jù)鞋的造型特點展開聯(lián)想,設計出形態(tài)各異的鞋型畫。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顒訙蕚洌?/p>
幼兒有關于鞋的認知基礎,各種各樣的鞋。音帶《大鞋和小鞋》,輕音樂。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鞋”,老師這里有兩只鞋,請小朋友來猜一猜,它們分別是誰的鞋。(出示大鞋和小鞋的圖片)
爸爸的鞋和娃娃的鞋有什么不一樣?(爸爸的鞋大,娃娃的鞋小。)爸爸的鞋那么大,娃娃的鞋那么小,如果讓我們小朋友穿在腳上走一走,會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唱《大鞋和小鞋》)
二、比較想象:
歌曲里說了爸爸的鞋象什么?(兩只船,開在大大的海洋里。)娃娃的鞋象什么?(兩頂帽,套在小小的腳趾上。)
呀,真有趣!那鞋子除了會象船、帽子,還會象什么呢?我們一起先來看一看鞋子有哪些形狀吧。(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鞋子的特點。)請小朋友選一只你最喜歡的鞋回到座位,再仔細看一看,想一想,你的鞋子象什么? 幼兒交流,(請三到五名幼兒,再同伴間交流。)
三、示范創(chuàng)作:
剛才,老師也選中了一只鞋,(出示)你們覺得它象什么呢?(花瓶、數(shù)字
七、長頸鹿的身體……)那老師就來把它變成一只長頸鹿。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長長的鞋幫,扁身子,鞋子鞋子,變變變,加頭、加尾,加上腳,再穿一件新衣服,伸伸脖子,把葉咬。)看,一只長頸鹿變出來了,你們想不想也來變一變?
那好,我們也來做一位魔術師,看誰能把鞋子變得最有趣,最漂亮。
四、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欣賞評價:
魔術師們,變好了嗎?誰先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把鞋子變成了什么?(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介紹。)
教學反思:
大班科學:尋找根的秘密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根的不同形態(tài),知道植物的根生長在土里。
2、在活動中能大膽表述,體驗探索不同植物根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樹根、黑板、籃筐。
2、園內(nèi)種植園
3、幼兒問卷《列舉三種根的樣子》(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樹根,讓幼兒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2、你們還知道什么植物有根?
3、教師小結(jié):原來,大部分植物都有根。
二、第一次探索
1、幼兒動手找青菜的根
(1)今天,我們來到了種植園,那你們知道我們的種植園都有哪些蔬菜呢?
(2)你們真棒,那我要考考你們:請你們找一找青菜在哪里,它的根又在哪里?請你動手拔一拔,看誰的動作最快。
2、集合,提問:請你說一說青菜的根在哪里?你從哪里找到青菜的根?
2、小結(jié):原來根喜歡住在泥土里。
三、第二次探索
1、請你說一說青菜的根長得什么樣子。
2、小結(jié):青菜的根是直直的,旁邊有許多小毛毛。
3、我們的種植園里有那么多植物,是不是每種植物的根都和青菜的根長的一樣呢?想不想一起去探索發(fā)現(xiàn)根的秘密呢?
4、接下來給你們一個任務:請你去找一找、拔一拔、看一看,菜園里其他植物的根。要求:(1)自由組合,三人為一組,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選好組長到老師這里拿筐。(2)每種植物只能拔一顆,并且拔的時候把它記錄下來(出示記錄紙)(3)聽到鈴鼓聲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三人坐在一起。
5、集合:幼兒分組介紹自己的記錄(從幼兒記錄的方法、形式上進行點評)
6、幼兒觀察自己拔的蔬菜的根。
提問:你們找到了哪些植物的根?他們的根分別是怎樣的?(每組一個代表發(fā)言回答,其他組員補充)
7、根據(jù)幼兒觀察到了不同根的特征進行分類。
小結(jié):我們今天都發(fā)現(xiàn)了根的秘密,想菠菜、青菜這樣直直的根,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直根系。像韭菜、大蒜的根,像老爺爺?shù)暮?,叫須根系。像蘿卜這樣的根粗粗大大的,叫變態(tài)跟。
四、結(jié)束
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了根的秘密,那你們知道根有什么用途嗎?回家查查資料,我們下次再討論。教學反思:
總結(jié)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